提问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1 10:33: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提问设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学语文提问设计优化策略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知识,使他们明白事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然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提问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我们深入分析。教师在教学中需不断思考,寻求科学的提问策略,依据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创新策略,不断设计有效的教学问题,满足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发展需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提问设计
现代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是一种构建式思维,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一部分来自于教师的讲解与传授,绝大部分则来自于生活实际,因此合理、适时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巧妙地设计问题可以提升学生对于阅读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创设一定的阅读问题,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自身也可以是某一特定身份,这既满足了学生的思考需求,也增加了学生的不同体验,让学生可以在这一问题中学到知识,最终应用到生活中去,所以这是一种合理、有效的语文阅读教育方式[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育问题探析
(一)学生思想多元,思考角度易出现偏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变得越发迅捷。小学生因为年龄和心理特点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于一些语文阅读信息缺乏筛选和判断的能力。这就会使小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容易形成自以为是的思想,这在无形中增大了小学生自我行为与常规做法之间的差距,给语文阅读教育带来很大困难。这种想法产生的原因在于小学生对社会认知的不完全,而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想法,从而在课堂上难以投入,造成对教师和课堂的疏离,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和谐[2]。(二)学生不认同传统教育,需要教育启迪。在倡导小学生个性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语文阅读教育思想将启迪心灵,促进学生发展当作教育的根本,也让语文阅读教育步入了各种改革尝试之中,然而一些小学生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偏离了原有的发展方向。小学生对于社会和自我的认知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难以认同的观点和理念。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小学生会选择认同自我,对语文教师的教育产生反感情绪,这给语文阅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通过提问环节,不断优化教学效果,将学生代入到教学体系中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三)缺乏课堂互动,师生之间没有高效沟通的桥梁。提问互动对于小学生和语文教师而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方面,教师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要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通过这样的方式达成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在与教师的沟通中解决疑问,提升自己对课文的认知。因此,沟通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活动,也是促进语文阅读教育开展的重要方式。但是在课程提问之中,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年龄和心理差距,使得沟通存在不畅、无效等问题,这也影响了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总之,提问活动是语文阅读教育的催化剂,可以使语文阅读教育变得更加高效。
二、提问设计优化策略
探求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的策略论文
摘要:教师只要提问得当,就能诱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就能在教师创造的语言环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正是这一常用的教学方法,若不精心设计,科学引导,常识课堂教学步入误区。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1.少则有得
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疑问.启发思维。但提问多了,学生被动应付,就难以主动学习。一旦养成习惯则更糟,学生一离开提问就变得无法自学,丧失了学习能力。所以说提问是“少则得,多则惑”是不无道理的。那么,提问要少,又如何做到呢?而“少”又少到何种程度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做到提问少而具有启发性.针对性,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必须十分熟悉,能全面的掌握,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初读.精读.熟读的各阶段提得出具有启发性.导读性.示范性的问题,这样就做到了提问少,才能运用少量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
如我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这课时,初读课文就提出了这样的文题:“课文中的狼与你平时知道的狼一样吗”学生默读两遍课文后我又追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通过朗读讨论,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省去了类似“想想,狼掉进陷阱以后是如何表现的?为什么狼要摇尾巴让羊相信它呢?”的问题。这堂课省去了繁琐的提问,对于学生已经理解的,不在重复提问,这样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达到有效教学,并且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准备与铺垫。
谈初中化学课堂提问设计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教师应通过“新课导入、新知探索、生活拓展、总结反馈”四个环节来例谈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设计。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提问;设计
基础教育课程专家余文森在《有效教学十讲》中提到: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和思考都是从课堂问题开始的。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根据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新知探索、生活拓展、总结反馈”等环节,进行了课堂提问的尝试,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导入提问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联系新旧知识,更能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领学生走进自主探索新知的大门。例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节的教学中,笔者首先以播放“死狗洞”视频:有一个人牵着一只小狗进入一座少有人去的山洞中,走着走着,牵着的小狗死了,他便弯下腰,放低手中的火把靠近小狗,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让他吃惊的是,火把也突然熄灭了!学生被视频深深吸引,此时教师抓住时机这样提问:(1)狗死了,火灭了,山洞里可能含有较多的什么气体?(2)狗死了,人活着!又告诉我们这种气体有哪些性质呢?在上例中,教师紧扣“狗与火、狗与人”表现出的不同现象及时提问,使学生自觉地与前节内容“氧气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对比,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学习欲望,起到了“激起千层细浪”的效果,使课堂导入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二、新课提问要启迪学生的思维
高中政治课的课堂提问设计
摘要:高中政治课以素材为依托的课堂提问要注意间隔要适当,提问要有一定深度,设计课堂提问应符合学生实际,设计课堂问题应该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一致,而且要掌握好尺度,课堂提问要符合整堂课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高中政治;素材;提问设计
中心素材教学模式是“以教学素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运用精选出来的素材,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中心素材问题串让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或环节中,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形成教学双向互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活动样式。”在高中政治课上,可以运用中心素材教学模式通过教师提问使学生在思考中进行自主学习。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课堂提问,所以,研究高中政治课的课堂提问设计尤为重要。
1设计课堂提问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1课堂提问的间隔要适当:根据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一些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随机性较强,缺少对课堂问题设置的整体把握。教师的提问不能够紧紧围绕中心素材展开,整堂课的问题设置过多,导致学生忙于回答教师的提问,而减少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和领悟。课堂提问应该围绕中心素材来做整体的计划,在知识推进的过程中,间隔适度的提问题,这样,学生在思考每一个知识点后,可以有时间消化吸收,再进入对下一个问题的思考。教师在设问使要掌握节奏,围绕中心素材,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接受能力进行。1.2课堂提问要有一定深度:课堂提问是最能够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问答来呈现交往互动的关系,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不要太简单,否则对学生来说没有挑战性,也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在问题选取时,要想出具有思考空间的问题,并且尽量能够使回答角度多面性。一个成功的问题设置可以使学生在思考中成长,锻炼政治思维能力。问题设计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否顺利,教师要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总结疏导,如果教师能够说服学生,还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感,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有效性。越是能够吸引学生深入回答的问题越具有提问价值,如果每名学生对同一个提问能从不同角度考虑,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如提问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比较难回答,学生在思考时可以弄清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这两个基本概念,并且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2设计课堂提问应符合学生实际
剖析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的途径
摘要:教师只要提问得当,就能诱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就能在教师创造的语言环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正是这一常用的教学方法,若不精心设计,科学引导,常识课堂教学步入误区。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一、少则有得
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疑问、启发思维。但提问多了,学生被动应付,就难以主动学习。一旦养成习惯则更糟,学生一离开提问就变得无法自学,丧失了学习能力。所以说提问是“少则得,多则惑”是不无道理的。那么,提问要少,又如何做到呢?而“少”又少到何种程度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做到提问少而具有启发性、针对性,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必须十分熟悉,能全面的掌握,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初读、精读、熟读的各阶段提得出具有启发性、导读性、示范性的问题,这样就做到了提问少,才能运用少量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
如我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这课时,初读课文就提出了这样的文题:“课文中的狼与你平时知道的狼一样吗”学生默读两遍课文后我又追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通过朗读讨论,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省去了类似“想想,狼掉进陷阱以后是如何表现的?为什么狼要摇尾巴让羊相信它呢???????”的问题。这堂课省去了繁琐的提问,对于学生已经理解的,不在重复提问,这样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达到有效教学,并且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准备与铺垫。
语文提问设计管理论文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方法,要提问就必须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通盘考虑,全面安排,使之区分主次,先后有序,发挥整体功能。一.选择切入点从提问的流程看,在明确为什么问的基础上,要善于确定问题的切入点,解决问什么。1.抓住重点词语。抓住重点词语设问,有助于学生掌握词语与词语之间、词语和句子之间的联系,加深理解,也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使阅读训练更扎实。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是本文的重点,教学时,可以抓住中心词“劳苦”、“简朴”进行设问。2.掌握重点句子。抓住重点句子设问可以从一句一句的语言理解,进入连贯性语言的理解,把握句子之间的联系,而且有助于学生认识段落和段落之间、层次和层次之间的联系。例如教学《伟大的友谊》,可以以全文过渡段第四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为切入点设问,这样不但有助于让学生把握全文内容,还可体味过渡段承上启下的结构性作用。3.学习表达方法。以表达方法为切入点进行设问,一般是从运用的角度学习语言文字。这样进行训练,既加深理解,领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又能引导学生认识语言运用的规律,从而做到从读学写。如教学《大海的歌》第二段(包括二、三自然段),可以这样设计并安排提问:①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的结束句:“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认识拟人的写法。②设问:“我的心情为什么那样欢乐,是看到哪些景象引起的?”引导学生由果溯因,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海港的兴旺繁忙和大海的美丽辽阔,并结合学习有关词语。③指导学生用“欢乐”的心情朗读第2、3自然段。④提问、议论,帮助学生小结,认识规律:这两个自然段,先写船的航行,再写看到的景象,最后点明心情。“我”的心情是由看到的景象引起的,所以,可以抓住“心情”,分析原因,读懂课文,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4.分析结构。以文章的结构为切入点进行设问,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思路,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关系,理清叙述顺序,把握内容重点,从中学习连段成篇的方法。例如,教学《赤壁之战》,可以通过以“战”为主线,紧紧围绕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线索来设计提问。让学生初步明白文章要按一定顺序写的道理,从而落实本组教材的训练项目。二.优化问题的表达形式根据设问的目的和学生的认识基础,可以改革常规的问法,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生动活泼地表述题意,富有情趣,让学生乐于思考回答。1.曲问。曲问不是下面发问,而是绕道迂回,问在此而意在彼,形式灵活。适当辅以曲问,可以激发思维,提高答问的训练效果。如教学《将相和》“完璧归赵”部分时,可问“蔺相如是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故意吓唬秦王?为什么?”由于这种问法改变了,就使其中包孕着多种诱答因素,因而问后学生讨论热烈。2.逆问。这是相对于顺问而言的。所谓逆问,即从相反的视角切入,引导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解决问题。例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最后一节,不是顺问:“最后一节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而是问:“有人认为,最后一节表达的也是作者的感想,与上一节重复,建议删去,你的看法如何?”这样就更便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3.换位。即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文章的某一人物,设身处地展开想象,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学《跳水》一课,孩子爬上最高的横木的原因,可问:“如果当时是你,你会感到怎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4.借助情境。设置谐趣的情境,或提供相关的材料,或给予必要的提示等,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但有明确的方向,而且有广阔的思维背景。总之,提问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所以我们要精心地进行设计,善于引导学生答问,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设计管理论文
新大纲强凋:“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还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这里的“引导”,是指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提问或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
系统论有条重要原理:“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化,其效能就越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提问设计应循什么“序”,才能“渐进”,甚至“跃进”呢?我认为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思维发展规律、心理发展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具体地说,在课堂提问中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序”。
一、由浅入深
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所以课堂提问也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最终才能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想境界。例如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至于看桃花的名所,是龙华,也有屠场,我有好几个青年朋友就死在那里面,所以我是不去的。”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比较隐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可依序设计如下提问:①鲁迅喜爱桃花吗?②龙华既是看桃花的名所,鲁迅理应去看看,为什么不去呢?③这句话主要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感受?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上文找出有关词句,明确鲁迅是喜欢桃花的。第二个问题抓住学生理解的关键,引导学生理解鲁迅不去龙华看桃花的原因。第三个问题深入追问,水到渠成,使学生理解这句话蕴含着鲁迅对死难烈士的深切怀念,对反动派罪行的强烈愤慨,表达了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试想,如果省去前两个问题的铺垫和启发,直接以“这句话主要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感受”设问,那么,学生在问题面前会感到棘手,感到困惑,也就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由点及面
语文教材中知识点的作用并不是一致的,集中力量解决那些重点、难点、特点,能最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抓住教材中的这些点设问,然后从这一点扩散开去,提出一系列问题,形成提问系统,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进行深层的思索,这样,由一点而及全面,启发学生深人理解课文内容。如针对《月光曲》中“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使说说罢了”这个难点,教师可以提出如下四个问题:①盲姑娘的话是“随便说说”的吗?②既然盲姑娘的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发自内心,为什么要那么说?③从盲姑娘的话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一个人?④听了盲姑娘的话,贝多芬会怎么想?教师抓住这一难点启发诱导,使学生明白了盲姑娘是一位酷爱音乐、热爱生活、关爱亲人、具有美好心灵的姑娘;音乐家贝多芬正是被盲姑娘这种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所打动,才毅然“……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为盲姑娘兄妹俩弹奏钢琴。
大学英语教师导向教学提问设计探讨
摘要:提问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作者以外教社第七届“视听说”组特等奖PPT为例,从产出导向法角度去看教学提问设计。结果表明:教师在产出驱动上倾向于诱导性、趣味性的提问设计;在产出促成上,教师倾向于整体性、适用性、启发性的提问设计。
关键词:提问设计;产出导向法;特等奖PPT;产出驱动;产出促成
提问是大学英语课堂常见的教学方法,也是师生互动最频繁的手段。围绕教师提问的相关研究,并不在少数。许多学者从定量和定性分析来研究教师提问话语,如国外学者Brock认为参考性问题更能启发学生[1];Nuan对提问的研究非常细致,主张从问题类型、等待时间、问题分布等方面入手,揭示了“提问”的重要性[2];而Thornbury认为教师作为提问主体一直提问是片面的,应努力营造课堂互动氛围,形成提问主体转变为学生[3]。在国内,许峰[4]、胡青球[5]、林慧华[6]等人分别从问题的分类、提问模式及提问的设计入手,总结出一些指导提问方面的参考建议;滕飞概述了当前我国大学生英语课堂提问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内容。此外,尚有学者研究了课堂话语中的提问,如咸修斌[7]、刘家荣[8]及范海滨[9]等人在教师话语研究中都涉及提问的研究。张沁深入研究了展示性提问,认为展示性提问是教师为了让学生操练语言或检查学生是否熟记了课本中的材料而提出的,是教师已知答案的提问。展示性提问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10]。这揭示了教师“提问”的设置往往是带有教师的“目的”,循循善诱是为了“产出”,从提问的角度来研究产出是存在科学性的。宋婷就应用“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理论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大学英语转型时期以知识输入为促成、以任务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执行该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1]。产出导向法是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演化而来的教学方式,从产出导向法角度探讨大学英语教师课堂的提问设计,可以帮助教师反思提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以提高大学英语课堂的提问质量。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现在各大高校正在逐步推行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困难与挑战并存[12]。面对复杂的改革,有必要多维度地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基于此,我们以第七届“视听说”的特等奖PPT个案为例,从产出导向法的角度,揭示教师在产出驱动及产出促成两个阶段的提问设计,以期给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师提供一些关于提升提问教学设计的建议,增强提问的驱动性和有效性。
一、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approach,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13]。经过10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产出导向法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教学效果逐渐显现,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14]。POA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教学理念”,指的是总的指导思想,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和总体目标;第二部分是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理论依据,需要逐个检验;第三部分“教学流程”是实现“教学理念”和检验“教学假设”的载体,同时也是实现POA教学目标的步骤和手段。具体流程图如下:图1产出导向法流程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高校出现了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视听说教学。视听说教学作为启动语言习得机制的一种方法,以网络、多媒体为平台,成熟的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具有直观性、新颖性、多样性和趣味性。这种教学模式将语言输入作为语言学习或习得的前提,输入的特点是图文声兼备,集语言知识和文化信息于一体,所以它改变了传统黑板加粉笔为主导的输入模式。在强调输入功能的同时,输出功能也同时被重视,因为输出可以增强对输入的理解,促进输入的吸收[15]。从产出导向法来看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提问设计,即从“产出”来看“提问”设计将帮助大学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提问”上,能够提前预见“产出”,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提问。根据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理念,明确详细、具体的学习目标;其次,教师要明确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课程的三个核心,分别是驱动——促成——评价。一是驱动环节,通过导入教学材料,教师设计合适的交际场景和任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二是促成,通过提供必要的口语输入材料,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听和读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内容、篇章结构等信息;三是评价,即学生完成基本的产出任务之后,教师采用“提问”(如问卷形式)获取学生完成任务后的效果而作出即时评价和补救性评价的教学,甚至调整教学来帮助学生完成“不能产出”的任务,因文章只分析PPT对于提问的设计,评价部分的提问暂不涉及。文章采用POA理论为基础,来分析教师的教学提问设计,以期给广大视听说教师在提问设计上提供一点参考和帮助。
二、研究设计
透析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
摘要:教师只要提问得当,就能诱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就能在教师创造的语言环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正是这一常用的教学方法,若不精心设计,科学引导,常识课堂教学步入误区。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1.少则有得
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疑问.启发思维。但提问多了,学生被动应付,就难以主动学习。一旦养成习惯则更糟,学生一离开提问就变得无法自学,丧失了学习能力。所以说提问是“少则得,多则惑”是不无道理的。那么,提问要少,又如何做到呢?而“少”又少到何种程度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做到提问少而具有启发性.针对性,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必须十分熟悉,能全面的掌握,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初读.精读.熟读的各阶段提得出具有启发性.导读性.示范性的问题,这样就做到了提问少,才能运用少量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
如我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这课时,初读课文就提出了这样的文题:“课文中的狼与你平时知道的狼一样吗”学生默读两遍课文后我又追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通过朗读讨论,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省去了类似“想想,狼掉进陷阱以后是如何表现的?为什么狼要摇尾巴让羊相信它呢???????”的问题。这堂课省去了繁琐的提问,对于学生已经理解的,不在重复提问,这样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达到有效教学,并且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准备与铺垫。
小学数学提问技巧研究
一、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提问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中的提问内容缺乏设计,随意性非常大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课堂提问是有效了解学生特点,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然而实践中很多教师却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没有充分发挥教学提问的作用,尤其表现在课堂教学提问过程中,随意性非常大.即便采取了提问教学策略,但提问方式、内容等启发性、针对性非常小,甚至有些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没有太大的帮助.在此过程中,还有一些教师将问题前后设计得过于简单,缺乏有效的联系,以至于不同的问题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和连续,既对课堂教学不利,又严重影响了知识体系的建构.
2.课堂提问设计缺乏实效性,评价多元性不足
据调查显示,当前很多小学教师为了设计课堂提问内容而“设计”,比如,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习惯性地将备案详细地记录下来,然后将课堂上所提问题、答案等一一记录在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形式化、流程化现象非常的普遍.一些教师为了能够确保课堂提问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在课前组织学生彩排,引导学生对预设问题答案进行课前记忆,这种形式化的教学模式,必定难见成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过程中,教师为确保提问质量和效率,片面地将提问问题的设计对象定位在了优等生层面,设计问题时会不自觉地以此为基础和范围,涉及面显得非常的狭窄,很难照顾到中等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因此也就很难有好的提问效果.同时,提问评价缺乏多元化,教师往往对学生的回答以正确、错误为评价结果.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无论对错,都渴望教师能够给予全面的评价和指导,而且较为单一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