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1 10:05: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梯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梯田

梯田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策略

摘要:庄浪县是甘肃省东部的一个农业大县,共有18个乡镇293个自然村49万人。站立不稳、难以耕作的“黄土高坡”曾经是制约庄浪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改善恶劣的生产生存条件,庄浪人历经34年苦干、大干,兴修人工水平梯田64266hm2,为庄浪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生产条件,也为发展梯田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章就庄浪县人工梯田建设的基本情况、人工梯田发展文化旅游的潜在资源、发展梯田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庄浪县;梯田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策略

1庄浪县人工梯田建设的基本情况

1.1庄浪县人工梯田建设的历史庄浪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不能解决当地人口温饱问题的农业大县。根据明代万历年间时的《庄浪县志》记载:“立群山之中,居偏隘之区,田不川,山不林,雨少干旱,雨多则寒,一遇早霜,秋木尽萎,果菜桑麻皆非所产”,庄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困县。一提起人们对旧庄浪县的历史印记,就有这样的顺口溜:“十山九坡头,耕地滚了牛,麦子长得像马毛;早吃野菜午吃糠,晚上清汤照月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4年兴修“人工梯田”的群众运动在庄浪大地展开。庄浪县每年组织精壮劳力5万多人次,筐挑、背篼背、推车推,拉开了全县男女老幼齐动员、集中全县人力财力物力兴修人工梯田的历史序幕。截至1998年,庄浪县前后经历了34年的人工梯田兴修历史[1]。

1.2庄浪县人工梯田建设的规模

1964—1998年7月,庄浪县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为梯田建设奋斗了整整34年时间,期间共投工5670余万次,土方移动量为2.76亿m3,依靠纯人力整修水平梯田约64266hm2,占庄浪县总耕地面积的93.6%,让庄浪县18个乡镇、293个自然村、1521个自然社的耕地全部实现了水平梯田化。约64266hm2人造水平梯田让庄浪县从此走出了“农业低产、人民挨饿”的困境,每年可以为庄浪县增收粮食70500000kg,基本实现了全县粮油生产的自足自给,彻底解决了庄浪县43万多人口的温饱问题,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生产基础。庄浪县人工梯田建设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综合生态改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赢的质的飞跃。64266hm2人工梯田是保水、保肥、保土、保丰收的金土地,每年保证全县农业增产增收的基础上,还可以为庄浪县1553km2的土地减少约1000万t的水土流失。庄浪全县“天上下雨地下流,肥土冲到沟里头”“无雨苗枯黄,有雨苗泡汤”农业生产的窘境从此一去不复返,一个人民幸福、生态良好的大美庄浪,逐渐豪迈而又清晰地走入世人的视角。

查看全文

梯田设计与生态文明建设分析

摘要:随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全面开展,辽西地区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将新建梯田与改造既有梯田相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农业。梯田的工程设计是在实测数据基础上将FastTFT与ArcGIS软件相结合,采用方格网法确定梯田断面设计的相关参考因素和计算方法,优化设计阶式梯田,为辽西地区发展梯田生态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量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参考。

关键词:方格网法;ArcGIS;优化设计;生态文明

在全国制定并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基础上,辽西地区在农村土地整治的开展上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促进耕地集中连片,提高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耕地。针对全国土地整治中梯田设计的经验进行深入研究,确定适宜辽西地区的最优梯田断面,建设保水、保土、保肥的有效耕地,提高耕地的合理利用率,益于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境内,地处中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居半湿润易干旱地带。特点是春季干旱少雨、风大,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气温高,多暴雨、冰雹;秋季少雨、降温快;冬季气温低,寒冷少雪。区内降水年内及年际间变化均较大,年均降雨量565.6mm。年平均气温8.2℃,多年平均无霜期156d,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915h,是我国北方太阳总辐射量最高的地方。风向随季节变化而转换,春季以偏南大风为主,日变化大,昼大夜小;秋冬季节以寒潮偏北大风为主,气温急剧下降;夏季为雷雨阵性大风。受河谷、山川、平原的影响,风速差异较大。建昌县地层岩状为侏罗系和第四系,中性火山岩,上部以灰色砾岩、泥岩为主,下部以粗面岩砾岩为主。各区片地质构造并不复杂、工程地质条件比较简单,满足规划的建筑物工程的要求。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堆积孔隙潜水,含量较丰富,冲洪积最大厚度通过曲线分析,最深100m左右,最浅在35m左右,平均在50m左右。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孔隙潜水区,由亚粘土、砂砾卵石组成,主要含水层岩性为砂砾卵石,有少量亚粘土夹层,以花岗岩为主,水位埋深35~40m,区内地下水层潜水类型。水质为重碳酸钙钠型,矿化度0.2~0.5g/L,适于灌溉,单井涌水量2100~4680m3/d。

2梯田优化设计及其原则

查看全文

梯田景区安全工作报告

为确保国庆节假日期间旅游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乡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安排部署了全乡国庆期间维稳安保工作,现将具体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交通安全方面

为缓解交通压力,乡加快停车场建设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初步完工的岭顶子停车场已投入使用,可停放车辆60辆。乡联合过埠交警中队和派出所,组建了交通秩序保障组和景区安全维护小组,分组分段分点驻守圩镇至水南梯田景区各个路段,保证道路畅通。

二、饮食安全方面

9月19日,乡联合派出所对全乡景区餐饮店和农家乐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排查,下发了11份整改通知单,全部单位在节前已基本完成整改。国庆首日,圩镇餐饮店17家,景区农家乐有19家,食品临时供应点达14家,完全可满足游客餐饮需求。卫生院节日停休,全部人员在岗在位,保证安全卫生救援力量。

三、卫生整治情况

查看全文

农业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紫鹊界梯田是我国古代的三大梯田之一,承载着我国南方历史上古老的稻作文化和苗瑶渔猎文化,因此是我国的历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由于经济的改革,紫鹊界梯田地域也出现了“空村化”现象,人口的向外流动,无疑会造成紫鹊界梯田的传统稻作文化和苗瑶渔猎文化的流失。开展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与农业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思考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问题,可以有效实现我国文化遗产的良好保护。

一、紫鹊界梯田的农业旅游资源探究

开展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与农业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首先应当充分了解紫鹊界梯田的农业旅游资源。紫鹊界梯田位于我国的湖南省,处于资江水域中游地区,降水量也相对较为充足。紫鹊界梯田坐落于水车镇之中,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为农作物和林业作物。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不断兴起,紫鹊界梯田居民也充分的利用了当地的地理优势,获得了较高的旅游经济收入。紫鹊界梯田的农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梯田的优美的自然风光景色以及历史悠久的文化,都使得紫鹊界梯田具有巨大的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能。因此紫鹊界梯田具有纯正的、不可忽视的耕田耕种文化。开展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与农业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二、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对于农业旅游文化

遗产保护的影响探究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程度,直接决定了紫鹊界梯田居民对于农业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和采取的行为。开展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对于农业旅游文化遗产的影响探究,可以将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程度分为以下的几种类别。

(一)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对于其认知农业旅游文化遗产程度的影响

查看全文

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自2000年以来,××县的旅游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提出建设旅游经济强县的目标,全县上下形成了发展大旅游、培育新支柱、形成大产业的良好氛围,是我县旅游业打基础获得一定发展的时期,旅游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呈现出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宣传促销高潮迭起,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日益增长的可喜局面。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从2001年我县提出旅游发展战略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针对我省旅游发展的大环境以及红河州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定位,立足自身旅游资源优势,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建设旅游强县,哈尼文化特色县”的战略决策,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加以培植和壮大,努力将红河哈尼梯田旅游打造成世界级品牌,加快××旅游大县建设步伐。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旅游业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一)×ד红河哈尼梯田”旅游影响力日渐增强

2008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81876人次,比2001年的3.15万人次增长18倍多,年均增长53.68%;旅游总收入39590.91万元,比2001年的1349万元增长29倍多,年均增长65.71%。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7305人次,比2001年的1516人次增长18倍多,旅游外汇收入1015.12万美元。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当地其它产业的发展,作为“朝阳产业”和“最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旅游业正显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进展

查看全文

局长在梯田建设暨小流域治理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后面,市委张书记、市政府曹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就上半年全市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和下半年工作先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上半年全市梯田建设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通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进展顺利,整体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梯田建设上,今年省上下达我市梯田建设任务22.67万亩,市委二届十六次全委会和市人代会提出完成26万亩,止目前,全市共完成16.34万亩,占省上下达任务的72.1%,占市上目标任务的62.8%。全市共规划落实梯田建设工程244处23.3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工程2处2.2万亩;千亩以上工程68处13.65万亩;五百亩以上工程61处4.27万亩;五百亩以下工程113处1.92万亩。止8月6日,全市共落实资金5908万元,开工建设梯田工程227处,完成面积16.34万亩。其中:区完成3万亩,占任务3.88万亩的77.3%;县完成1.02万亩,占任务2.29万亩的44.7%;县完成3.36万亩,占任务4.44万亩的75.8%;县完成2.56万亩,占任务2.52万亩的101.5%;县完成1.43万亩,占任务1.99万亩的72%;县完成4.75万亩,占任务7.12万亩的66.6%;县完成0.22万亩,占任务0.43万亩的52.3%。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上,今年全市新列重点治理小流域23条。止目前,完成流域综合治理面积73.6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75.3%。其中区列入治理小流域3条,完成治理面积13.26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81.2%;县列入治理小流域3条,完成治理面积2.73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20.9%;县列入治理小流域3条,完成治理面积11.44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81.4%;县列入治理小流域4条,完成治理面积7.64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67.9%;县列入治理小流域4条,完成治理面积15.81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80%;县列入治理小流域3条,完成治理面积10.15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91.3%;县列入治理小流域3条,完成治理面积12.57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103.3%。

根据市水利水保部门现场督查了解和统计数据综合分析,总体感到,今年全市梯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是及早安排部署,责任靠得实。各县(区)普遍从去年后季就超前谋划,及早动手,组织技术人员科学选点,统一规划,并动员群众预留地块,各有关部门和乡镇积极组织劳力机械、协调资金,为今年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年初,各县(区)普遍召开专题会议,对梯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编制梯田建设实施方案和重点小流域实施方案,保证了各项工作早安排、早规划、早启动。县3月17日就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工作,并与各乡(镇)、各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2011年计划实施的4条重点小流域落实了县级领导包点责任制和治理措施部门包抓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林、牧、水和交通等部门的力量,靠实了工作责任,确保了工程及早开工建设。、、、等县把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梯田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实行了县级领导包流域、水保局负责人包项目、业务干部包工程的包抓责任制,争取了工作主动,赢得了良好开局。

查看全文

梯田建设实施方案

为确保今年县上下达我乡500亩梯田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根据《县年梯田建设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农业农村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突出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坚持梯田建设与发展旱作农业和特色产业相结合,为我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目标任务

今年全乡新修梯田500亩,实施范围在我乡圈湾村实施完成。建设任务以退耕还林口粮田、土地整理、扶贫整村推进、财政及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为基础,整合项目及资金,突出重点,规模治理。

建设内容及要求

查看全文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分析

摘要: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利用水利工程抑制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本文参照的案例是:富川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基本规划是修整田面,抑制水土流失,并依照当地环境的基本情况,在整个区域内进行了简单的布局,由此,笔者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富川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坡式梯田;水土保持

林富川小流域所在的位置是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境内的水系为淮河水系,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是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对于这一工程的项目设计,是优化对土壤、河流的治理,把治理程度提升到70%,林草的覆盖面积可达到80%以上,并让工程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富川小流域的基本情况

1.自然环境。地形:项目进行的地形是丘陵地区,地形区内形成了东西向的断裂,断裂面向南倾斜。同时,该地区的岩石是花岗岩和石灰岩,整体坡度大约为15°,因为流域闭合,降水沉积后,会自然形成多条沟渠,方向是东北-西南,为主沟,支沟共有5条,另坡面的基本情况是,中部区域坡度平缓,重视作物,两侧较陡,以种植树木为主。土壤:该区域土壤为棕壤,其在山坡的分布是,中下部多为粉粒和粘粒,并掺有部分砂粒,上部土层浇薄,有大量的砂粒与石砾,有好的通透性,但保肥能力不足。其适合种植的作物是玉米、花生、果林等。植被:流域内的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具体包含的林木是温带阔叶林、灌草丛等,目前,整个流域林草的覆盖面积是只有25.3%。水文与气象:山亭区受海洋性季风影响,四季分明,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年平均温度为14.5℃,夏季最高温是40.6℃,最低温是17℃。2.社会经济。人口、劳动力:山亭区经济发展较慢,比如冯卯镇的的总人数是5.6万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差距较大。工程涉及的几个区域——岩马、万庄等,劳动力的人数不足0.5万人,且大部分时间都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当地发展了农业、畜牧业和林业,这些行业的发展为其带来发展的机会,各业在整体经济中各占一定的比例。3.水土流失目前,该区域的基本情况是水土流失严重。调查人员根据对腐蚀面与沟蚀的等位置的分析,总结了水流失的各项数据(如表1所示),从这些数据中,可发现当地水土流失的严重性。从表中,可分析出不同类型土地水土流失的情况,发现坡式梯田在所有土地类型中,水土流失的情况最为严重。所以,本工程的治理方向是,对低标准田、果经林等进行处理,且低标准梯田原有的地堰已经被严重破坏,田地的外侧有大量砂砾,这些都加快了土地的水分流失。由此提出的设计要求是改变天地的排水情况,改善农业条件,挖掘土地的生产力,提高土地的产出。

二、工程设计与施工

查看全文

夏季梯田建设现场会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全市夏季梯田建设现场会虽然由各县水保局长带队参加,却是市委、行署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目的是通过参观、学习,推动全市夏季梯田建设再掀高潮,为“长治”七期工程开好局。

昨天,我们用一整天时间参观了县、县两县的十个梯田建设典型,刚才,两个县水保局的负责同志又介绍了他们开展夏季梯田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地区水保局局长对全市夏季梯田建设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对下一步梯田建设进一步作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借鉴两个县抓梯田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找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再添措施,再鼓干劲,迅速掀起全市夏季梯田建设的新高潮。下面,我简要强调三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要坚持大搞梯田建设不动摇

这几年,市委、行署对梯田建设一直很重视,坚持大抓梯田建设不放松,今年仍是如此。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大的气力、精力抓梯田建设?相信大家都能说出几条道理来。但是,实践无终结,认识无至境。在这个问题上,有这样几点需要大家进一步去认识和把握。第一,大抓梯田建设是落实“发展抓项目”的必然要求。省委、省政府和市委、行署提出要坚持“发展抓项目”,这个思路切中了发展的实质和要害。由于农业弱、农村差、农村苦,农业投入先天不足,落实“发展抓项目”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从我市这几年的情况看,农业和农村方面的项目投资数额比较大的主要是四块。一是扶贫项目,每年近9000万元;二是以工代赈,每年大约有6600多万元;三是退耕还林,大致上每亩国家投入1890元,每年都是个不小的数目;四是“长治”工程,“七期”立项后,我们算了一下,各个渠道投入水土流失治理的资金每年大约有3550万元,其中用于梯田建设的资金就有1506万元,五年投入资金大约一个多亿,现在的情况是,长江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县在由194个压减到90个的情况下,我市仍然有8个县(区)列入,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省上对我市的关怀和照顾。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争取项目重要,实施好项目更重要,如果只“要”项目,而不去扎扎实实地实施项目,就违背了争取项目的目的和初衷,也不符合“发展抓项目”的要求。特别是长治“七期”有一次审批可研,分年逐步实施,流域综合治理,依照上年验收批准下年计划的要求。这与我们一些县存在的争取项目积极实施项目不积极的问题是格格不入的。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仅要积极争取项目,更要认真负责地实施项目,真正拿出争取项目的劲头来实施项目,把国家的投资管好用好,真正用在项目上,用在刀刃上。第二,大搞梯田建设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就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对我市而言,就是要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努力创建以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新格局”。实施这个战略,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但最基本的、最基础的是要改善生产基本条件。如果离开了这一条,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都是很难的,创建以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新格局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因为我市的基本市情就是山多地少,坡地多、平地少,不仅人均占有耕地少,而且质量差。面对这样的现实,如果我们不从改土兴水抓起,不从改变基本生产条件抓起,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就不会有多大希望,的扶贫攻坚和小康建设就会大打折扣。我们一定要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从加快扶贫攻坚和小康建设的大局着眼,把梯田建设摆上位、抓上手,抓住不放,一抓到底,通过生产基本条件的改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也是多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第三,大搞梯田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意。“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基本要求,“五个统筹”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重要内容之一。我感到,在我们,统筹与人自然和谐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治理水土流失,因为水土流失是最大的生态问题。治理水土流失,一方面要加快植被保护和建设,增加林草覆盖率,另一方面要加快坡改梯的步伐,因为坡耕地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根源。所以,加快梯田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二、要认真学习借鉴县、县等县梯田建设的宝贵经验

查看全文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环境研究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云南省双柏县安龙堡村当地“森林、村落、梯田、河流”四素同构的垂直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村内留守儿童面临生存环境恶劣和身心健康发展不利的问题。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策略进行生态修复,保护地方的辨识度和文脉价值。利用村落土掌房特有的平台系统,设计儿童游乐系统,旨在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充满趣味的成长空间,更重要是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儿童对传统文化的感知。

关键词:留守儿童;土掌房;生态恢复;游乐系统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而产生,并是将长期存在的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发挥学科特色,思考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不仅是风景园林学科应用的一个新方向,亦是风景园林师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1安龙堡村留守儿童生存环境现状

1.1安龙堡村土掌房聚落概况

云南省楚雄市双柏县安龙堡村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古村落,地处贫困山区,有丰富的彝族文化传统,土掌房和梯田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当地景观。安龙堡村坐落在哀牢山山脉腹部山脊之上,面向横跨谷底的绿汁江,海拔1820m,干热河谷气候,现有人口80户,大约280人,村民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生活条件较差,属于贫困村[1]。蜿蜒穿梭于哀牢山山脉的弹石路乡道,是村寨和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干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