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1 10:01: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体态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商务人员运用体态语论文
摘要:在社会交际活动中,由于体态语是整个社会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体态语所表达的含义又是各不相同的,商务人员很多活动均是在与人打交道,所以要想获得商务成功就必须了解礼仪。换言之,遵循商务礼仪要求、规范美化自己的体态语是商务社交获得成功的第一步。此论文主要探讨商务人员如何来设计和运用体态语。
关键词:商务礼仪社交仪态语设计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态、仪式等。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就是美的精华。”秀雅合适的动作美就是我们礼仪中的仪态,即人体在感情流露和交流中表现的各种非语言姿态,包括表情、姿势、动作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态语言”。
一、体态语的内容
体态语言是指通过表情、姿态、动作传达信息的一种非语言行为。它是心灵的外露,具有自观性、模糊性、敏感性、辅助性,是对口头语言的补充和完善,有时比口头语言更具体、丰富、感人。
表情是指人的面部情态,是内心情感在面部上的表现。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把人的情感表达表示为:
探析英语课上“体态语” 的使用
摘要在无声语言中,教师的“体势语”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是一种隐性力量.灵活运用体态语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容易激发出他们的兴趣,贯穿课堂教学,促进师生交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轻松的心理氛围,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运用艺术作用文化差异
一、“体态语”的运用艺术
1.表情的运用艺术。表情具有神奇的魔力,教师的表情渗透会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巨大的震撼力。表情语可以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是向学生传达教师思想情感的桥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能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就可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一些教育家曾提出:“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
2.眼神的运用艺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最微妙的感情。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知道眼神不仅能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有关情感,而且可以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多样化的眼神影响学生,增强感染力。教师在课堂上艺术地运用好眼神,有利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表情及变化中,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的状况,然后做出适当调控。在课堂上,学生时不时无目的地向别处看、目光呆滞,那表明他们心猿意马;左顾右盼,低声细语,则表明他们发现破绽或老师讲错了;眼里迸发欢乐的闪光,表明茅塞顿开……倘若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并会艺术地应用眼神,这将对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
3.手势的运用艺术。手势,是指一个人表达意思时手的动作姿势。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一些优秀的英语教师都非常重视掌握和运用手势语。它有助于教师教学语言的表情达意,可以使教学语言形象、活泼、生动。
大学老师教学体态语
通常人们谈交际时,总是首先想到语言,殊不知语言只是人们交际的一个手段。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还使用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各种信息。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之为非语言交际(Nonverbalcommunication),也称“体态语”或“态势语”。它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等。而“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服装打扮、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等我们称之为“体态语”(bodylanguage)非语言交际还包括副语言(paralanguage)。副语言亦称为伴随语言,包括音质、音幅、音量、语速以及会话中发出的一些非语言的声音。大学生们注重的是教师学养的高深,接受的是教师教有专长。学生追捧的是那些语言富于个性化、语言运用清晰得体的教师的课;尤其是敢说别人不敢说之言,而且言谈语姿要呈现个性化、性情化的教师的课。但非语言交际形式又表现出无可替代的辅助性功能和示范性作用。
据调查研究表明,高校教师在非语言交际中的“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时间观念、空间的使用”等方面表现的比较得体。他们在授课、交流时都能或大方、或庄重、或自然亲切。工作中时间观念强,空间距离运用得好。但在服装打扮、副语言的表现上却差强人意。
高校教师,尤其是国家重点高校的教师,都是素质高、学问深厚、学养深厚的学者、教授;或者也是硕士博士,甚或博士后,学问对他们来说是最可称道的,但如何把自己的学问顺畅精彩的传达给学生,在“言”(语言的声音,语气语调)、“行”(体姿,面部表情)上为人师表且把知识传达的美就应该是“抒情的讲述”,并有“完美的态势”。本文根据大学生的心理成熟程度、接受理解程度,从体态语和副体态语两方面来谈一下需注意的问题。
一、体态语
与语言交际相比较而言,非语言之外所用来交流信息的方式手段,统称为体态语言。这里主要分析以下5个方面。
(一)身势
英语教学体态语运用综述
体态语言即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姿态、外表修饰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意的一种交流手段。体态语不仅能代替语言交际功能,而且能扩大交流范围、表现或掩饰内心情感,丰富语言,使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形象、简洁明了、提供大量信息、深化表达内容等。一直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只强调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然而对于非语言(主要是体态语言)交流的手段则不太重视。根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O%以上的信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语言来传递。可见,体态语在英语教学和实际交际中的重要地位。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体态语,对于习惯使用母语而又没有学英语环境的中学生来说,确实大有裨益。在英语教学中,利用体态语可起到以下几个功能:一是课堂讲授,有利于师生间情感交流,突出重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记忆,二是课堂教学信息I三是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对于学生来讲,学生应用体态语能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增加学生的交际能力。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体态语,是英语教学效果更好呢?
一、眼神的运用艺术(eyecontact)
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表情变化中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的状况。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一个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内心的疑问、好恶及态度的赞成与否。艾默生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因为,在面部表情中,眼睛会说话、能传神,最能表达细腻的感情。如果课堂上学生时不时无目标的向顶棚或室外望去,目光呆滞,那表明他们心猿意马。飞眼左右,低语暗议,则表明他们发现破绽或老师讲错了。眼睛进发欢乐的闪光,表明茅塞顿开。可见,学生眼神里大有文章,教师就应从眼神中了解真实的东西,提高效果。如何看学生眼神行事呢?教师在讲课时,应不时地用眼神环视整个课堂,使学生感到你在对他讲课,调动他们的参与感,个别学生听课不认真,也可以通过这种环视,提醒他的注意,督促他认真听讲和学习。另外,局部专注能够对学生进行仔细的心理调查,发现自己的讲课效果如何,可以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更重要的是可以制止部分或个别学生的走神或骚动。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课堂效果就不同。会艺术地运用眼神,对教学确实有很大帮助。
二、表情的运用艺术(FacialExpression)
这里所说的表情,主要指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世界语”,一个人的喜、忧、思、悲、恐、惊全部可以从面部表情上反映出来。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针对出现的不同情绪,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就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脸上保持微笑是对学生的一种赞许和鼓励,而面部表情僵硬,就会使学生感到困惑。微笑的运用确实重要。对大多数学生来讲,英语这门课是较困难、枯燥、难以理解的。这样,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使学生产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而微笑正好有此神效。一些教育家曾提出“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如何把微笑带进课堂呢?教师平时可以把亲身经历的有趣故事或是平时阅读中见到的幽默故事讲给学生听,和他们一起分享,还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些滑稽可笑的课堂故事或短剧。教师平时也要培养自己的幽默,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课堂的“第二语言”一一手势(gesture)
高校教师教学体态语综述
论文关键词:教师体态语高校教学个性化完美
论文摘要:体态语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所呈现的作用及形式很有独特性。得体生动的体态语弥补了师生交流的不足,同时也呈现各个教师独特的个性魅力。灵活、合理、恰到好处地运用体态语,不仅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促进师生交流,教师教学效果会更加生动、透辟、传神。
通常人们谈交际时,总是首先想到语言,殊不知语言只是人们交际的一个手段。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还使用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各种信息。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之为非语言交际(Nonverbalcommunication),也称“体态语”或“态势语”。它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等。而“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服装打扮、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等我们称之为“体态语”(bodylanguage)非语言交际还包括副语言(paralanguage)。副语言亦称为伴随语言,包括音质、音幅、音量、语速以及会话中发出的一些非语言的声音。大学生们注重的是教师学养的高深,接受的是教师教有专长。学生追捧的是那些语言富于个性化、语言运用清晰得体的教师的课;尤其是敢说别人不敢说之言,而且言谈语姿要呈现个性化、性情化的教师的课。但非语言交际形式又表现出无可替代的辅助性功能和示范性作用。
据调查研究表明,高校教师在非语言交际中的“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时间观念、空间的使用”等方面表现的比较得体。他们在授课、交流时都能或大方、或庄重、或自然亲切。工作中时间观念强,空间距离运用得好。但在服装打扮、副语言的表现上却差强人意。
高校教师,尤其是国家重点高校的教师,都是素质高、学问深厚、学养深厚的学者、教授;或者也是硕士博士,甚或博士后,学问对他们来说是最可称道的,但如何把自己的学问顺畅精彩的传达给学生,在“言”(语言的声音,语气语调)、“行”(体姿,面部表情)上为人师表且把知识传达的美就应该是“抒情的讲述”,并有“完美的态势”。本文根据大学生的心理成熟程度、接受理解程度,从体态语和副体态语两方面来谈一下需注意的问题。
一、体态语
新闻主持人体态语
电视新闻节目是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它是电视新闻主持人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为手段,面对镜头、话筒报道新闻信息的创造活动;是最受大众欢迎和重视的节目类型,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通过这类节目,受众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各类事件,全面、广泛地接受舆论引导。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在屏幕上播报新闻稿件、传达信息、评论热点。虽然,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是以有声语言作为传达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电视节目具有可视性的特点,体态语的参与也必不可少。
一、体态语与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关系
体态语是对有声语言起到辅助、强调、替代作用的语言,它和有声语言相互配合共同传情达意。20世纪50年代的一位研究肢体语言的先锋人物阿尔伯特•麦拉宾发现:一条信息所产生的全部影响力7%来自语言,38%来自于声音,剩下的55%则全部来自于无声的肢体语言。[1]研究表明,在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在总信息量中所占的份额不到35%,剩下的超过65%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交流方式完成的。体态语是一个特殊的表义符号系统,它是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人类信息、情感的交流、传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作为一种通用的语言显示了人类的聪明才智。电视节目具有视听结合的特点,观众通过收看电视节目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让感觉器官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中的重要环节,不论是语言还是非语言传播都直接影响电视传播的视觉效果。对于主持人的服装、发型、妆容和体态语这些构成主持人形象的非语言符号来说,其运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电视画面的构成与主持人语言传播的效果。主持人的体态语是内心情感的真情流露,也受到主持人知识、修养、个性、气质、成长环境的影响,成为主持人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电视不仅传播着大众文化,而且承担审美引导的作用,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审美引导过程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视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电视观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包括体态语在内的主持人语言也对电视观众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主持人准确、优美的体态语言和有声语言一样深化着观众的感受和认识,催化着观众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因此,电视新闻主持人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语言表达功力之外,还应重视体态语的运用。
二、电视新闻主持人如何运用体态语
(一)目光语
目光语是人际交往沟通思想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符号系统。[2]从行为语言学方面说,目光语就是眼部的动作,是在大脑的支配下,主观意识在眼中的流露。眼睛是人类最敏锐的器官,目光语是人与人之间用眼睛交流的态度,它不但传递信息,而且能够表达和流露各种复杂的情绪,可以表达出人内心最深切、最微妙、最复杂的涵义和感情。眼睛的开闭程度、眼光的投射方式、视线的持续时间和力度以及眼神同面部表情的配合都能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因此,眼睛是检验一个人发出各种信息的最主要的器官,就目光语运用的方式来说分为:注视、盯视、环视、眯视、斜视等。斜视表示轻蔑、扫视显得不尊重,瞥视表示鄙夷,较长时间的直视和凝视可以理解为对私人界域或实力的侵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播报新闻时是把摄像机镜头假设成电视观众。正是由于存在这种交流对象的虚拟性,使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具有更多的交流感。电视新闻主持以目光语和头部动作的运用比较多,配以少量手势语,动作不宜过大。因此新闻主持人应具备镜头感,形成内心感觉、有声语言、体态语三位一体的有机和谐感。[3]口播是由电视新闻播音员在电视屏幕上出图像播报新闻稿件的电视新闻播音。[4]如《朝闻天下》《新闻联播》的导语部分。出镜口播多以近景为拍摄方式,播音员的面容在屏幕中的比例较大,头部和面部的细微动作都会被摄像机捕捉下来,因此,播音员的目光语和头部动作以平和、微调为主。新闻播音员应以真诚的目光为基调,亲切的目光为风格,关注的目光为态度,以稿件内容为指向,同观众进行目光语交流。实践证明,出镜口播时,主持人的视线应停留在摄像机镜头下三分之一处,这样的视线会给观众最真实的感觉。由于目前的新闻演播室大多配有提词器,播音员视线容易跟随提词屏幕上的文字顺势上行,这样容易给观众“翻白眼”、傲慢的感觉。主持人还应注意目光语注视的时间。目光语注视时间是有声语言的同步信号,因此在新闻段落的末尾应转移视线进行调整。如果播音员是在看摄像机镜头,在一条新闻或一个段落结束时,低头看看稿件,稍作调整再面对镜头进行下一段新闻的播音。如果是长时间低头播读稿件,在重点部位、段落或稿件的结束处抬头,告诉听众“这是重要内容”或“这一段内容讲完了”。电视新闻主持人眼睛看着镜头播出,同时要配合相应的头部动作,以避免给观众带来呆板、僵直的印象。根据纵向、横向、斜向的方位,头部动作表现为仰头、摆头、点头等几种方式,与有声语言配合使用能是主持人显得端庄、自信、大方。
体态语 变化万端不逾矩
体态语在说话过程中具有特殊的表达功能。但是,它毕竟只是完成表达任务的手段,而不是说话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对于口才来说,体态语并没有独立价值,而只有辅助价值,在谈话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正是这种从属地位决定了体态语的设计和运用必须由表达的内容、情绪、对象等因素的特点来决定。体态语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要服从内容表达的需要。这是体态语设计的根本宗旨。美国历史上有个叫雷布斯的政治家,他在伦敦作《关于劳工问题》的演说时,中途突然停了下来,取出怀表,站在那里望着听众足足有一分多钟。听众都觉得奇怪:怎么回事?难道忘了说辞?就在大家猜疑之际,他突然大声说道:“诸位,方才大家都感到局促不安的72秒钟的时间,就是一个普通工人砌一块砖头所需要的时间。”大家恍然大悟。雷布斯的中途停顿动作的设计,既新颖别致,又生动深刻地表达了他在“劳工问题”上的思想和见解。
二要服从情绪表现的需要。任何表情动作都是人的内在情绪和感情的体现。体态语的设计必须合着感情的脉搏,服从情绪的支配,该哭则哭,该笑则笑,该怒则怒,该怨则怨,所有动作须随着说话情感的起伏自然而然地发出,切不可故作姿态,装模作样。
三要服从对象、场合的需要。无论表情、动作、姿态、衣饰都须考虑和适应特定的对象和场合。跟情人约会与会见同事时的衣着打扮和神态应该是有区别的;参加喜庆活动与参加悼念活动时的举止、仪态也应该不同。
四要服从审美的需要。体态动作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器官,美则令人悦目赏心,丑则令人反感厌恶。因而无论何时何地、坐着站着,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都要注意造型美,以适应人们爱美的心理。一般来说,男尚阳刚,女尚温柔。在设计体态动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体现出性别特征和个性特征。男人要有男人的气质和风度:刚劲、强健、粗犷、潇洒;女人要有女人的柔情和风姿:温柔、细腻、娴静、典雅。阴阳怪气、不男不女以及轻佻的姿态、猥亵的神色、放荡的举止、粗痞下流动作、不合时宜或低级趣味的打扮等等,都是口才和审美的死敌。美是口才的形象,也是口才的境界。因而你的谈吐,举止,都须服从审美的需要。
体态语不可低估的特殊价值
人类生来就富有动作性。当人采取行为的时候,伴随而来的就是动作与表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动作与表情是行为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们以独特的信息形式直接显示着行为的意义。人们将这些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行为的意义,即能够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人体动作,诸如表情、手势、姿态、服饰等等,叫做体态语言,也叫无声语言、人体语言或态势语言。
体态语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器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心理学家有一个有趣的公式:一条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人体动作。这表明,人们获得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印象。因而美国心理学家艾德华·霍尔曾十分肯定地说:“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体态语的独特的有形性、可视性和直接性,对于口才来说,具有不可低估的特殊价值。
体态语 自然真淳及其他
体态语的设计旨在协助有声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必须做到:
自然。自然是对体态语的第一位要求。动作要自然,自然见真淳。有的人说话时,动作生硬、刻板如木偶;有的人则刻意表演,动作和姿态总是那样做作,像在“背台词”。这都使人觉得别扭、不真实、缺乏诚意。孙中山曾这样告诫人们,“处处出于自然,”即使“有时词者严重”,也“不可故作惊人模样”,这样才能博得人们的信赖。因此有人说,宁要自然的雅拙,不要做作的乖巧。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简洁明了。动作要大众化,举手投足要符合一般生活习惯,简洁明了,易于被人们看懂和接受。不要搞得繁琐复杂,拖泥带水,不要龇牙咧嘴、手舞足蹈地像在表演戏剧。否则,不仅会喧宾夺主,妨碍有声语言的正常表达,也叫听的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以。要注意克服不良的习惯动作,无意义的多余的手势务必去掉。
适度适宜。所谓适度,即要求动作要适量,以不影响听者对你说话的注意力为度,不要用得过多。有的人做的动作比说的话还多,那不是口才,而是表演。所谓适宜,即要求动作必须与说话的内容、情绪、气氛协调一致,不要故作姿态、故弄玄虚甚至手口不一。据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招待会上举起双手招呼记者们站起来,嘴上却说:“大家请坐。”使记者们大惑不解。于是,这一说话时动作与内容的不协调成了轶闻。
富有变化。说话时,适当的重复动作是完全必要的,它往往能重现或强调原来的情绪。但不要老重复一种姿势,如果一种表情、一种手势到底,则单调乏味,呆钝死板。因此,要善于随着内容、情绪的变化适当地变换动作和姿态,以期生动活泼、富有朝气和魅力。
幼儿教学体态语的应用
一、用眼睛说话
小时候,上课时我自己经常做小动作、开小差。但是每当抬头看黑板的时候,总会发现老师也正在盯着自己。那严厉的目光好像在说:“注意听讲!”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地感觉到老师眼睛的作用是如此的巨大。所以,每当自己进入课堂时,我就会先用眼睛扫视全班,而不是去说:“坐好了,我们上课!”特别是对幼儿来说,这种以静制动的方法效果更是好极了。教师在讲要求,而下面却又几个乱讲话的幼儿,这时,只要教师紧瞪双眼,停止讲课,教室里顿时会鸦雀无声。可见,此时无声胜有声,用眼睛说话的效果非同凡响。
二、用耳朵提醒
锻炼幼儿大声说话和朗读能力是语言课的重要任务。有的幼儿不喜欢大声读,甚至有的只有嘴动而不出声。发现此类幼儿,我就会忙走过去,把耳朵故意对着他,他便会顿时明白,大声朗读起来。对于课堂上发言声音小的幼儿,教师只要把耳朵凑过去,装作倾听的样子,幼儿便会“豁然开朗”,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嗓门。可见,耳朵的提醒作用远远比一句“大声读!大声说!”的威力大得多。
三、用手势刺激
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有可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手势的作用亦非同小可。上公开课或是借班上课的时候,幼儿会产生一种畏惧或是兴奋的心理,气氛要么过于激烈,要么就是死气沉沉,造成尴尬的局面。有的时候竟然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无一人举手回答,出现冷场;或是七嘴八舌,叽叽喳喳,难于控制。看到这,我会不慌不忙地一边说:“谁先举手谁最聪明!”同时一边举起自己的右手。幼儿的毫不示弱和从众心理,促使他们举起了手,这样上述的局面轻而易举地便会被打破了。对于回答的流利、完整的幼儿,教师只要竖起大拇指,幼儿们便会心领神会了,同时也充分体会到了被老师认可后的愉悦之情。朗诵儿歌时,幼儿的停顿语气有事掌握不准。为让他们准确把握,我不是单单地一遍又一遍地反反复复、机械地教读,而是在教读的同时加上适当的手势代替,手臂时而上扬,时而停住,时而下垂。经过如此反复的训练,幼儿便会很快地投入到儿歌的情感之中,并且使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课堂教学的效果也随之提高了。此外,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面部表情更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师应注意“以境育情”,渲染联合调节气氛,才能是幼儿在不知不觉中酝酿自己的感情。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微笑中显热情,严厉中显慈祥,给幼儿以轻松、愉快、机敏、富有朝气和精神饱满的感觉,从而将“体态语”的各种信息传递给幼儿,激发幼儿的情感随之变化,让他们感觉到教师随时随刻都在注意着他,给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从小就可以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