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名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1 06:45: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提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提名有度交流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中确定考察对象的一个过程,直接关系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初始提名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是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的统一,是程序与质量的统一。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把握好“度”,对做好初始提名工作尤为重要。

实践中,难以把握的“度”主要表现为“五难”:一是难以把握提名内涵的深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条件、程序、管理、监督等都作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但对初始提名,尤其是初始提名权的问题没有具体的规范和规定。初始提名有没有必要作为干部任用中的一个独立环节,能不能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应由谁提名、提谁的名、怎样提名,提名者应承担哪些责任、如何追究等等,都没有统一的理论标准和操作模式。二是难以把握提名主体的广度。广义上讲,初始提名主体不仅包括组织部门、领导干部,还应包括普通干部群众。前者的提名权比较容易到位,而后者参加什么层次人选的提名,扩大到什么程度,却没有统一的规定。三是难以把握提名范围的宽度。不同的领导职位有着不同的任职条件,在什么对象中进行推荐提名,左右着能不能把最合适的人选提名上来。如果“门槛”过高,难免在“少数人中选人”,如果“门槛”过低,难以“好中选优”。如何选定一个最佳范围,直接关系到提名的准确性。四是难以把握提名方式的维度。提名方式有多种,有个人自荐、领导举荐、组织提名、民主推荐,还有公开选拔、公推直选等等,对某一空缺职位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提名,或同时采取哪几种方式提名,各地做法不一,随意性比较大。五是难以把握提名责任的力度。提名责任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约束提名人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可能束缚提名人的手脚。如何让提名主体出以公心地推荐干部,如何准确界定提名对象出问题后应当承担的责任,如何客观公正地追究提名责任,都是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初始提名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无固定的模式、统一的标准和严谨的制度,实践中有了更大的创新空间和探索形式。笔者认为,在“四个环节”上把握好“度”,有利于提高初始提名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

1、扩大民主,提高初始提名的参与度。提名结果的代表性和最优性取决于提名工作的民主化程度,关键在于由“多数人提名”,在“多数人中提名”。一是要明确提名主体。也就是给哪些人赋予初始提名权的问题,应针对不同级别的提名职位区别对待,因岗制宜,确定不同的提名主体,既不能局限于少数人,又不宜无限制地延伸,必须在扩大民主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二是要提高参与意识。干部群众参与提名的主动性、积极性决定了提名质量的优劣。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初始提名办法、程序及其意义的宣传力度,让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初始提名,熟悉提名的条件和要求。正确引导干部群众树立公正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从大局出发、从对组织对本人负责的高度出发,慎重提名。三是要科学采纳民意。由于工作阅历、价值取向、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不同的提名主体针对同一职位所提出的人选必然不会完全一样。操作中,必须有机地把握提名主体之间的差异性,科学设定不同提名主体在提名结果采纳中的权重,真正把最适合最优秀的人选提名出来。

2、规范程序,提高初始提名的可靠度。根据《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应当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初始提名是对民主推荐结果的运用和提升,虽然没有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但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所处的位置却不容忽视,必须在程序上加以规范。一是向提名主体公布空缺职位。当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时,由组织部门预先公布空缺岗位、选拔条件、提名要求,增强提名推荐的公开性和针对性。同时,适时公开符合提名条件人选的工作实绩和现实表现。二是组织提名主体广泛提名推荐。各类提名主体按照规定的条件、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和领导干部工作实际表现,参考民主推荐测评的结果和年度考核情况,以组织或个人的名义提名推荐干部人选。三是科学分析结果,差额确定初步人选。对初始提名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统筹考虑各提名主体,特别是组织部门和地方党委领导的意见,在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意见,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反馈,按照岗位匹配、人岗相宜的原则,差额提出初步人选。四是组织测评考察。无论是何种方式提名产生的初步人选,都必须重新到被推荐提名对象所在单位接受民主测评和考察,进行进一步“验证”。同时,要把初始提名程序与其他干部工作程序进行有效对接,防止与整体干部工作割裂开来。

3、完善制度,提高初始提名的公认度。形成一定经验的做法必须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定,才能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严肃性和规范性。在初始提名的推进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制度”。一是定期研究干部制度。每季召开一次集体专题研究干部工作会议,分析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推进干部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和措施,包括拟定干部调整计划,确定初始提名的条件和要求。二是定期民主推荐干部制度。每年对基层领导班子组织一次民主推荐活动,分“近期可任一把手”、“近期可进班子”、“可作为培养对象”三种类型进行普遍推荐,对一些重点、热点岗位,可以进行定向民主推荐,分类型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为初始提名储备充足的干部人才资源。三是领导干部署名提名制度。领导干部和普通干群一样,享有同等的初始提名权,但领导干部所承担的提名责任却比普通干群要大,无论是会议投票提名,还是个人提名推荐,都必须署名。四是提名工作回避制度。虽说举荐不避亲,但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作为干部任用中的特殊身份,不宜把与自己有夫妻关系、直系亲属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的干部作为推荐提名对象。

查看全文

领导首次提名责任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建设,明确领导干部人选的提名推荐责任,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首次提名责任追究,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德才兼备原则;

(三)民主公开原则;

查看全文

领导选拔提名调查汇报

党的十七大申报指出要“标准干部任用提名准则”。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任务第一道关隘,也是进步选人用人质量的首要环节,关系选人用人的精确性。新的前史前提下,若何扩展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科学标准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权,树立优越的用人导向,进步干部选拔任用任务群众称心度,曾经成为新期间干部选拔任用任务亟待研讨处理的一个主要课题。在深化进修理论科学开展观运动中,连系指导干部作风建立年运动要求,对近年来全区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任务进行了归结总结,深化底层干部群众中展开调研,听取定见建议,对标准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任务、构建干部任用新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虑和探究。

一、我区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任务的首要做法

近年来,区委不时完美干部发现选择机制,经过公开选拔指导干部、民主引荐和组织引荐、指导干部小我引荐、从后备干部及干部培训中发现人才、在严重运动和岗亭理论中磨炼人才、在日常审核调查中辨认人才、在共建单元中引进人才等路子,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还,环绕扩展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环节的民主,区委树立了《干部引荐书》准则,制订施行了《关于选拔任用指导干部初始提名方法(试行)》,不时标准处级干部提名顺序和操作办法,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进一步进步。

1、对峙组织任用和群众公认偏重,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一是对峙组织引荐与小我自荐相连系。区委组织部按期组织各单元展开干部群众引荐、党组织引荐提名处级后备干部人选,组织部根据引荐状况,确定处级后备干部,归入后备干部人才库治理,进行集中理论培训,遴派到主要岗亭挂职磨炼,进步综合才能。还鼓舞干部“毛遂自荐”。二是对峙动态引荐与集中引荐相连系。在日常干部调整中,动态引荐运用和治理干部。连系指导班子换届、届中调查,集中组织有关单元召开民主引荐大会,引荐提名干部。2009年,在镇届中调查中,组织各镇(街道)中层以上干部进行民主引荐,依据引荐后果,连系单元首要担任人的定见和日常把握的状况及民主测评后果确定提名人选,最终确定调查对象。三是对峙指导推荐与群众引荐相连系。经过树立《干部引荐书》准则,鼓舞指导干部小我签名向组织提名引荐干部人选。提名人选经组织部分严厉审核后,经过群众引荐再次查验,最终确定调查对象。

2、发扬底层组织能动性,组织各本能机能部分推优荐才。充沛发扬处级单元党委(组)的效果,引荐优异干部,各单元党委(组)从本单元指导班子建立需求动身,依照指导岗亭职责的要求,在充沛思索群众引荐定见的根底上,依据民主集中制准则,经由集体研讨决议,向区委引荐优异人才。还,积极整合伙源,拓宽引荐渠道,组织区委统战部、区妇联、团区委、区国资委等本能机能部分以及底层党组织引荐党外干部、女干部、优异年青干部以及专业治理人才,集中进行培育,不时拓宽干部任务的视野。

3、非定向提名引荐处级干部人选,加强初始提名的公开性。区委合时召开由区委全委会成员、区级指导、区属机关部分和镇(街道)首要担任人等参与的全区干部大会,对处级正职人选进行非定向初始提名。指导干部依据引荐人选的任职资历前提和引荐要求签名填写《初始提名表》,具体引见被引荐人根本状况,并阐明引荐来由。当前已对10名正处职干部人选进行了非定向初始提名,区委依据引荐提名后果,合时把才能强、干部群众承认度高的提名人选选拔到正处职指导岗亭。

查看全文

干部选拔初始提名思考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中确定考察对象的一个过程,直接关系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初始提名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是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的统一,是程序与质量的统一。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把握好“度”,对做好初始提名工作尤为重要。

实践中,难以把握的“度”主要表现为“五难”:一是难以把握提名内涵的深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条件、程序、管理、监督等都作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但对初始提名,尤其是初始提名权的问题没有具体的规范和规定。初始提名有没有必要作为干部任用中的一个独立环节,能不能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应由谁提名、提谁的名、怎样提名,提名者应承担哪些责任、如何追究等等,都没有统一的理论标准和操作模式。二是难以把握提名主体的广度。广义上讲,初始提名主体不仅包括组织部门、领导干部,还应包括普通干部群众。前者的提名权比较容易到位,而后者参加什么层次人选的提名,扩大到什么程度,却没有统一的规定。三是难以把握提名范围的宽度。不同的领导职位有着不同的任职条件,在什么对象中进行推荐提名,左右着能不能把最合适的人选提名上来。如果“门槛”过高,难免在“少数人中选人”,如果“门槛”过低,难以“好中选优”。如何选定一个最佳范围,直接关系到提名的准确性。四是难以把握提名方式的维度。提名方式有多种,有个人自荐、领导举荐、组织提名、民主推荐,还有公开选拔、公推直选等等,对某一空缺职位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提名,或同时采取哪几种方式提名,各地做法不一,随意性比较大。五是难以把握提名责任的力度。提名责任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约束提名人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可能束缚提名人的手脚。如何让提名主体出以公心地推荐干部,如何准确界定提名对象出问题后应当承担的责任,如何客观公正地追究提名责任,都是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初始提名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无固定的模式、统一的标准和严谨的制度,实践中有了更大的创新空间和探索形式。笔者认为,在“四个环节”上把握好“度”,有利于提高初始提名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

1、扩大民主,提高初始提名的参与度。提名结果的代表性和最优性取决于提名工作的民主化程度,关键在于由“多数人提名”,在“多数人中提名”。一是要明确提名主体。也就是给哪些人赋予初始提名权的问题,应针对不同级别的提名职位区别对待,因岗制宜,确定不同的提名主体,既不能局限于少数人,又不宜无限制地延伸,必须在扩大民主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二是要提高参与意识。干部群众参与提名的主动性、积极性决定了提名质量的优劣。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初始提名办法、程序及其意义的宣传力度,让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初始提名,熟悉提名的条件和要求。正确引导干部群众树立公正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从大局出发、从对组织对本人负责的高度出发,慎重提名。三是要科学采纳民意。由于工作阅历、价值取向、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不同的提名主体针对同一职位所提出的人选必然不会完全一样。操作中,必须有机地把握提名主体之间的差异性,科学设定不同提名主体在提名结果采纳中的权重,真正把最适合最优秀的人选提名出来。

2、规范程序,提高初始提名的可靠度。根据《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应当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初始提名是对民主推荐结果的运用和提升,虽然没有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但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所处的位置却不容忽视,必须在程序上加以规范。一是向提名主体公布空缺职位。当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时,由组织部门预先公布空缺岗位、选拔条件、提名要求,增强提名推荐的公开性和针对性。同时,适时公开符合提名条件人选的工作实绩和现实表现。二是组织提名主体广泛提名推荐。各类提名主体按照规定的条件、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和领导干部工作实际表现,参考民主推荐测评的结果和年度考核情况,以组织或个人的名义提名推荐干部人选。三是科学分析结果,差额确定初步人选。对初始提名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统筹考虑各提名主体,特别是组织部门和地方党委领导的意见,在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意见,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反馈,按照岗位匹配、人岗相宜的原则,差额提出初步人选。四是组织测评考察。无论是何种方式提名产生的初步人选,都必须重新到被推荐提名对象所在单位接受民主测评和考察,进行进一步“验证”。同时,要把初始提名程序与其他干部工作程序进行有效对接,防止与整体干部工作割裂开来。

3、完善制度,提高初始提名的公认度。形成一定经验的做法必须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定,才能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严肃性和规范性。在初始提名的推进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制度”。一是定期研究干部制度。每季召开一次集体专题研究干部工作会议,分析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推进干部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和措施,包括拟定干部调整计划,确定初始提名的条件和要求。二是定期民主推荐干部制度。每年对基层领导班子组织一次民主推荐活动,分“近期可任一把手”、“近期可进班子”、“可作为培养对象”三种类型进行普遍推荐,对一些重点、热点岗位,可以进行定向民主推荐,分类型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为初始提名储备充足的干部人才资源。三是领导干部署名提名制度。领导干部和普通干群一样,享有同等的初始提名权,但领导干部所承担的提名责任却比普通干群要大,无论是会议投票提名,还是个人提名推荐,都必须署名。四是提名工作回避制度。虽说举荐不避亲,但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作为干部任用中的特殊身份,不宜把与自己有夫妻关系、直系亲属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的干部作为推荐提名对象。

查看全文

民主推荐提名制度

地方党委的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程序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初始程序,也是决定干部任用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实行地方党委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科学合理地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程序,是当前进一步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干部任用条例》对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等选拔任用工作的程序作了严格的规定。在提名环节也提出了领导干部个人署名推荐、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可以由组织推荐提名等规定。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程序,科学合理地规范初始提名权,使干部推荐提名的过程更加公开透明,有章可循。这是深入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迫切需要。

二是有利于发展党内民主,进一步发挥全委会成员的作用。将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引入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程序,让全委会全体成员直接参与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来,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扩大了党内民主,发挥了全委会成员在干部工作中的作用。将干部任用的初始提名权扩大到全委会的所有成员,还有利于增强全委会成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

三是有利于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程序,是规范和监督领导干部用人权的关键所在。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是地方党委及组织部门履行选拔任用干部职责的基本内容,是有效行使用人权的保证。但如果不规范运作,就很容易失去制约,产生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通过规范初始提名程序,实行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既使地方党委书记应有的用人建议权在确定参考人员名单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又受到了全委会成员民主提名时的合理制约,能够有效防止干部问题上由少数人或个人说了算的现象,防止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的产生。

**《关于试行市、县(市、区)党委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的意见》

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初始程序,也是决定干部任用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实行地方党委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科学合理地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程序,是当前进一步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进一步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程序,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精神,提出如下意见。

查看全文

干部初始提名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选拔任用民主,规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扩大民主,完善程序,努力构建民主、公开、公正、透明的选人用人机制,充分发挥县委委员和其他干部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初始环节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用人上的失察失误,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实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二、基本原则

1、扩大民主、落实“四权”的原则;

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

查看全文

初始提名工作实践思考

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民主化进程的源头,是规范和监督用人权所有程序中的关键环节。谁来提名、提谁的名、怎样提名、如何接受监督,成为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建立全新的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监督制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规范具体的提名办法,有利于营造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公开、公平、公正的,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选人用人环境。近年来,**县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县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初步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是明确提名主体,赋予提名人权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个别提拔任职,由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据此,中共**县委明确了行使干部初始提名权的主体:一是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二是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领导集体或其他个体。并制定了《中共**县委选拔任用干部责任制》,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必须填写《推荐表》并署名。推荐提名人选在提拔使用后,发现提拔前有严重问题的;推荐者搞假推荐、人情推荐、许诺推荐,或搞权钱交易的;党委(党组)、党委工作部门违反规定程序进行推荐,或明知推荐人选不符合提拔任职条件和资格,仍然推荐的;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意见不一致时,负责人以个人意志强行推荐的;组织部门因主观原因造成失察、失真推荐的,根据初始提名责任人的责任大小、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程度等情况,进行责任追究。使领导干部能把工作中真正有用的人才负责任地推荐出来。同时也提高了领导干部直接提名的责任意识。

二是先行制定科学调配原则,为民主提名定调。为切实改变以往干部选配通常先由组织部门酝酿提出人员配备方案,经县委书记办公会原则同意,再由组织部门到人选所在单位组织民主推荐和考察的做法,**年以来,在乡镇换届和县直机关干部调整中,县委要求组织部门先提出配备原则,并明确强调不能因人设岗,因岗设人,要根据领导班子配备有关精神,制定具体的提名条件,经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后,再由组织部门组织实施。先行制定考察对象确定和班子配备原则,一切按原则规定的办,有效杜绝了选拔任用干部的随意性和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如在确定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考察对象时,制定了坚持在配强班子前提下兼顾结构需要、坚持考察对象适当多于班子职数、坚持考察对象分类确定等原则。使当选的新一届乡镇班子成员全部实现“初始”提名,不存在也没有经书记办公会或部务会先酝酿产生再组织推荐、考察的提名人选。

三是公开推荐职位、任职条件和推荐程序,增强提名工作透明度。一是民主推荐前向有关单位公开拟推荐职位、提名条件,要求各单位严格按提名条件制定《符合提名条件人员名册》,提前发参加推荐会人员,让干部、群众提前“酝酿”。二是公开推荐程序,把民主推荐工作置于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召开民主推荐会前,发出考察预告,预告到各行政村(居委会、社区),各基层单位,并公开参加推荐的人员范围、确定考察对象的程序等,打破干部考察的神秘面纱。三是扩大参加推荐人员范围,实行全额定向民主推荐。在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中,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二级机构(含垂直部门)负责人、各行政村“两委”(包括居委会、社区)负责人参加了推荐会,参加推荐范围首次扩大到村一级甚至部分村民代表,进一步扩大了民主提名范围。并规定经大会民主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第一轮双过半的现任班子成员和符合任职条件的其他人员作为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人员第一人选。经二次民主推荐仍未双过半的现任班子成员不再提名为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人选。鼓励参加推荐人员大胆说话,敢讲真话,切实把那些符合规定条件,政治过硬、政绩突出、能力较强、群众公认的同志纳入干部选拔视野。

查看全文

初始提名权措施

“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是党的十七大针对干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出的一剂良方。目前,在此项工作的开展中,有不少同志因认知上的缺失,还不同程度地存有一些心理上的障碍。

当前,我们认为应坚持从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消除疑虑,调适心态,理顺情绪,以适应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工作的心理需要。

一、坚持从端正思想认识入手,着力消除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工作中的心理疑虑

一是要充分认识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消除“失去用人权不利于干部管理”的心理疑虑。在一次干部工作座谈会上,有位领导同志深有感触地说:“领导干部是人不是神,看人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选人难免有选不准的时候。要弥补此不足,惟有扩大民主,尊重民意,借助群众的眼力和智慧来提高识人用人的水平。”这位领导讲的是真话。现在,确有少数干部在领导面前表现得很诚实,很顺从,办事很认真,实际上往往并不是那回事。他们有的在工作中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虽然有时能把不知情的领导蒙骗得很高兴,但群众却看得一清二楚,根本就不信任他们。从实践看,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让群众成为民主推荐干部的主体,既能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又可促进干部队伍的有效管理。

二是要充分认识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关键环节,消除“程序多影响效率”的心理疑虑。通过民主推荐等程序选任干部比由组织(干部)部门直接任命干部,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肯定要多。但要看到,不是办任何事都是越简单越好。必要的程序与繁文缛节绝不是一码事。那种办事不讲程序,随心所欲,只能把事情弄糟办砸。眼下,在选任干部的程序上,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先定人选,后走程序”的问题。即先提出意向人选,并在一定范围内“统一思想”后再履行民主推荐程序。这些做法明显违背了《干部任用条例》关于“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的规定,难怪群众有意见。另一个是“表面上讲程序,实际上走过场”的问题。显而易见,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澄清认识上的误区,增强按程序办事的坚定性。

三是要充分认识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是遏制用人腐败的有效举措,消除“干部问题向来难解决”的心理疑虑。干部问题难解决的原因很多,其中缺乏善于解决问题的干部,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因素。从近些年发生的买官卖官案件看,问题大多出在初始提名环节上。可见,要从源头解决干部任用方面的问题,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举措。只有通过扩大民主,让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的“隐性权力显性化,显性权力规范化”,才能有效抵制“卖官买官”、“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遏制选人用人的腐败行为。有位社会学家断言: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一旦得以规范,能够真正被多数人所掌握,想通过歪门邪道升迁的人自然就会减少。

查看全文

干部初始提名工作思考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中确定考察对象的一个过程,直接关系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初始提名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是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的统一,是程序与质量的统一。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把握好“度”,对做好初始提名工作尤为重要。

实践中,难以把握的“度”主要表现为“五难”:一是难以把握提名内涵的深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条件、程序、管理、监督等都作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但对初始提名,尤其是初始提名权的问题没有具体的规范和规定。初始提名有没有必要作为干部任用中的一个独立环节,能不能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应由谁提名、提谁的名、怎样提名,提名者应承担哪些责任、如何追究等等,都没有统一的理论标准和操作模式。二是难以把握提名主体的广度。广义上讲,初始提名主体不仅包括组织部门、领导干部,还应包括普通干部群众。前者的提名权比较容易到位,而后者参加什么层次人选的提名,扩大到什么程度,却没有统一的规定。三是难以把握提名范围的宽度。不同的领导职位有着不同的任职条件,在什么对象中进行推荐提名,左右着能不能把最合适的人选提名上来。如果“门槛”过高,难免在“少数人中选人”,如果“门槛”过低,难以“好中选优”。如何选定一个最佳范围,直接关系到提名的准确性。四是难以把握提名方式的维度。提名方式有多种,有个人自荐、领导举荐、组织提名、民主推荐,还有公开选拔、公推直选等等,对某一空缺职位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提名,或同时采取哪几种方式提名,各地做法不一,随意性比较大。五是难以把握提名责任的力度。提名责任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约束提名人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可能束缚提名人的手脚。如何让提名主体出以公心地推荐干部,如何准确界定提名对象出问题后应当承担的责任,如何客观公正地追究提名责任,都是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初始提名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无固定的模式、统一的标准和严谨的制度,实践中有了更大的创新空间和探索形式。笔者认为,在“四个环节”上把握好“度”,有利于提高初始提名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

1、扩大民主,提高初始提名的参与度。提名结果的代表性和最优性取决于提名工作的民主化程度,关键在于由“多数人提名”,在“多数人中提名”。一是要明确提名主体。也就是给哪些人赋予初始提名权的问题,应针对不同级别的提名职位区别对待,因岗制宜,确定不同的提名主体,既不能局限于少数人,又不宜无限制地延伸,必须在扩大民主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二是要提高参与意识。干部群众参与提名的主动性、积极性决定了提名质量的优劣。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初始提名办法、程序及其意义的宣传力度,让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初始提名,熟悉提名的条件和要求。正确引导干部群众树立公正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从大局出发、从对组织对本人负责的高度出发,慎重提名。三是要科学采纳民意。由于工作阅历、价值取向、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不同的提名主体针对同一职位所提出的人选必然不会完全一样。操作中,必须有机地把握提名主体之间的差异性,科学设定不同提名主体在提名结果采纳中的权重,真正把最适合最优秀的人选提名出来。

2、规范程序,提高初始提名的可靠度。根据《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应当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初始提名是对民主推荐结果的运用和提升,虽然没有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但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所处的位置却不容忽视,必须在程序上加以规范。一是向提名主体公布空缺职位。当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时,由组织部门预先公布空缺岗位、选拔条件、提名要求,增强提名推荐的公开性和针对性。同时,适时公开符合提名条件人选的工作实绩和现实表现。二是组织提名主体广泛提名推荐。各类提名主体按照规定的条件、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和领导干部工作实际表现,参考民主推荐测评的结果和年度考核情况,以组织或个人的名义提名推荐干部人选。三是科学分析结果,差额确定初步人选。对初始提名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统筹考虑各提名主体,特别是组织部门和地方党委领导的意见,在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意见,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反馈,按照岗位匹配、人岗相宜的原则,差额提出初步人选。四是组织测评考察。无论是何种方式提名产生的初步人选,都必须重新到被推荐提名对象所在单位接受民主测评和考察,进行进一步“验证”。同时,要把初始提名程序与其他干部工作程序进行有效对接,防止与整体干部工作割裂开来。

3、完善制度,提高初始提名的公认度。形成一定经验的做法必须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定,才能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严肃性和规范性。在初始提名的推进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制度”。一是定期研究干部制度。每季召开一次集体专题研究干部工作会议,分析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推进干部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和措施,包括拟定干部调整计划,确定初始提名的条件和要求。二是定期民主推荐干部制度。每年对基层领导班子组织一次民主推荐活动,分“近期可任一把手”、“近期可进班子”、“可作为培养对象”三种类型进行普遍推荐,对一些重点、热点岗位,可以进行定向民主推荐,分类型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为初始提名储备充足的干部人才资源。三是领导干部署名提名制度。领导干部和普通干群一样,享有同等的初始提名权,但领导干部所承担的提名责任却比普通干群要大,无论是会议投票提名,还是个人提名推荐,都必须署名。四是提名工作回避制度。虽说举荐不避亲,但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作为干部任用中的特殊身份,不宜把与自己有夫妻关系、直系亲属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的干部作为推荐提名对象。

查看全文

群众初始提名权思考

落实群众的初始提名权,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十分关键,关系到在干部工作中是否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关系到“群众公认”原则能否落到实处。特别是工作人员较多、下属单位较多的县级机关,在机关内部酝酿拟提拔人选时,将初始提名权交给群众既非常重要又十分必要,不仅有利于体现群众意愿、更好地集中群众意愿,而且有利于将更多优秀的同志纳入选拔视野。

一、群众初始提名权不能落实的提名情况及原因分析。实践证明,当市级机关领导班子职位出现空缺,需要从机关内部酝酿拟提拔人选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提名情况。1、单位“一把手”直接提名。一些单位主要负责人将初始提名权控制在手上,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了解,未经集体研究,个人提出拟提拔人选。2、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提名。初始提名权由领导班子掌握,班子成员提出拟提拔人选交党委(党组)会议讨论,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决定提名人选。3、临时组织推荐由群众提名。推荐活动往往比较突然,群众对拟任职位及资格条件等不清楚,不一定能推出最合适的提名人选。4、只组织一次民主推荐决定提名。由于群众识人标准不一,所推荐的范围相对较大,推荐人选的得票容易分散,群众意愿难以集中,最优秀的人不一定得到最先提名。

综观上述几种提名情况,实际上不同程度地忽视或剥夺了群众的初始提名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不到位。二是党管干部原则和群众公认原则未能有机统一。三是提名程序不够规范。

二、规范群众初始提名权的主要措施。1、将拟提拔职位、人数、所需资格条件及推荐范围等在本单位及时公开,并向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通报。要求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照拟提拔职位、资格条件等及早酝酿合适人选。2、召开第一次民主推荐大会,组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照拟提拔职位的资格条件,每人推荐出3名拟提拔职位的预备人选。3、领导班子根据群众推荐得票情况,确定3名预备人选。并将3名预备人选在本单位进行公布,同时将他们的主要工作实绩、获得荣誉、年度考核等情况一并公布,接受群众监督。4、召开第二次民主推荐大会,组织本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对所确定的3名预备人选进行推荐,每人推荐出1名拟提拔职位的预备人选,现场公布得票情况。5、党委(党组)对预备人选进行推荐。按照群众得票占70%、领导班子成员得票占30%的比例,计算综合得票,按照得票多少确定3名预备人选的提名顺序,并在本单位进行公示。

三、规范初始提名权时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1、进行第一次民主推荐时,参加推荐的范围尽量广一些,除了本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外,做好要扩大到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2、第一次民主推荐后,党委(党组)在讨论确定3名预备人选时,预备人选的得票必须是较多的,但不能简单以票取人,要综合考虑拟提拔职位所必备的工作能力等。3、对3名预备人选情况进行公示时,如有反映存在问题的要及时组织调查,情况属实的要立即取消被提名资格。4、进行第二次民主推荐时,要充分考虑到被推荐人不同的岗位特点,特别要考虑到他们和基层的接触程度,选择推荐人的范围为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比较公平。5、在确定群众推荐票与领导班子成员推荐票权重时,要根据人数分布情况,确定一个相对合适的比例。6、在整个酝酿推荐过程中,要严肃组织纪律,特别是3名预备人选确定后要防止出现拉票现象,对有违规行为的要取消被提名资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