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诗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1 06:06: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题画诗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元好问题画诗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启示

摘要:题画诗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古代一种基于诗画一体理论的独特艺术形式,有助于将平面画作与有声诗歌有机融合起来,传达出画作的言外之意,抒发诗人的感悟之情。梳理中国题画诗的发展历程可知,其于唐朝发展成熟,于宋代实现全面发展,于元代达到全盛时期。不同时代的题画诗具有特定时代的历史背景,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艺术水准。元好问是宋金之际的诗文大家,其所创作的题画诗不仅描述画作景象,而且融入诸多自身对于理想和人生的思考,借助诗词创作为读者构建出图画内容中所没有的意境,传递出诗画创作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例如,元好问常常借助作品来传达隐逸之情、怀乡之情以及爱国之情,对于当代艺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关键词:当代视角;题画诗研究;元好问题

画诗是中国独特的诗歌艺术表现形式,能够达到“写画外意,书画中情”的效果。人们在鉴赏画作时,也可以将诗歌作品与画作内容相结合,实现“诗画互补”,进一步感受诗画作品中所蕴含的深远意境。题画诗最早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题画诗大多为四言诗句。随着人们对书画品评的逐渐推崇以及咏物诗的不断发展,题画诗中出现了许多五言诗作。狭义层面的题画诗特指画家在完成绘画创作时,为了进一步抒发画中意境,在画幅空白处所进行的诗歌创作,其中蕴含作者对书法、绘画、诗歌等多门艺术的推崇。而广义层面的题画诗不仅包含画作上的题诗,也包括脱离绘画而存在的论画诗和咏画诗,通常用于诗人评论绘画的艺术价值或借助画中题材抒发家国之思,表现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使意境更加深远。

一、古代题画诗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一)唐代题画诗——以真写画

文人士大夫自古以来都极为推崇绘画、赏画等艺术活动,同时提出“诗画同源”理论,将“诗”看作无形的“画”,将“画”看作“诗”的具象化呈现。唐代是诗画艺术的重要发展时期,该时期的题画诗大多为古体诗和律诗,到了唐朝中晚期,更多文人士大夫开始推崇题画绝句。唐代国力强盛,社会经济繁荣,古典诗歌于该时期达到发展高峰,绘画艺术也进一步突破了宗教、神话题材的束缚,呈现出世俗化的发展倾向,为以描写自然意象为主,包含花鸟鱼虫、山川景物等诸多元素的题画诗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①当时,画家不再满足于对外界物象的简单呈现,而是希望进行更加主观化的表达;诗人也对人物画产生了浓厚兴趣,“以真写画”是当时题画诗的主要特点,诗人在欣赏人物画作的同时,提高了自身使用诗歌语言的能力以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水平。

查看全文

语文题画诗例说管理论文

题画诗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它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人们有一种既见其画又见其画外之意的妙境。

明代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称的唐寅,有一幅这样的画:水塘的一边,长着几层芦苇,芦苇后一渔父,手持长篙,歪立于船头,篙顶有一圆月,隐约悬于半空。笔墨清润缜密,且有静度。画幅右上方,题有一诗,诗云:“插篙芦清系蚱蜢,三更月上当篙顶。老渔烂醉唤不醒,起来霜印蓑衣影。”诗画合一,令人赏心悦目。

自号八大山人的朱耷,有这样一幅画:在寥寥三五片细长的叶儿间,伸出一枝小花──水仙,在空中摇曳。画面简单而韵味无穷,深得古人“笔简意赅”三味。左旁有石涛题诗,诗云:“翠裙依水翳飘飘,光艳随波岂在描。妒煞几班红粉女,凌风无故发清娇。”诗篇赋予画面更有意义的生命。

我们知道,中国画强调意境,着墨高度凝练、含蓄,善于取舍。在实虚处更为讲究,既要脚下有尘土,又要胸中有丘壑。画中之实,能为诗提供与增补情趣;诗中之虚,又能为画扩大与深化意境。现代书画名家傅心畲有这样一幅画,画的是一个半岛,岛上有树两棵,树的右方有一石,左方有一老翁,席地而坐,身旁有线装书数卷,半岛尽头有两凫,昂首泛游碧波中。画幅右上端题有一诗,诗云:“溪上望清波,回光碧无影,双凫自去来,久坐衣裳冷。”诗和画,有很多地方,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富含蓄美,令人百看不厌。

宋代李唐有一《题画》诗:“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诗只用“云里烟村雨里滩”一句写画中之景,借题发挥,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时人有一双富贵势利眼,只喜爱牡丹,而看不出寻常之景中的佳境。

清人郑板桥《竹石》题画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而东西南北风。”从画中可看出“竹石”的高风亮节和坚定不移的形象。从诗中又可体味到诗人鄙薄流俗、顽强不屈的精神。

查看全文

绘画题画诗管理论文

[摘要]传统绘画中诗书画一体和中国电影中字幕与影像的配合,不论在表现形式,还是美学意义上,都有着极大的共通之处。中国电影的字幕艺术会通了传统绘画“题诗”、“题跋”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影片中承载着“言志”、“叙事”、“前传”等功能,营造了中国电影独特的意境之美。

[关键词]电影字幕“题画诗”“题跋”

中国电影和传统绘画在创作实践中所存在的深刻关联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电影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元素,电影字幕会通了中国传统绘画“题画诗”、“题跋”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影片画面、叙事结构紧密结合,营造了中国电影的独特艺术氛围。电影字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演职员表的字幕和语言翻译的字幕;二是在故事进展过程中加入的字幕。此文讨论的主要是后者。这种字幕形态,在中国电影中,正是发挥了传统绘画的“题画诗”或“题跋”的艺术功能。

一、抒情寄义,营造意境之美

众所周知,在画面上题诗、题跋,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它的形成源于书画同源、诗画一体,是诗歌和绘画联姻的产物。一方面,诗与画共同的写意性可以使整幅作品意境会通;另一方面,题诗对于绘画的点醒,既是画意的延伸,同时也暗含着“言志”的艺术传统。明代唐寅作《秋风纨扇图》,画面上是一女子手执纨扇,在庭园中徘徊,面部表情神色忧郁。画家在画幅题诗道:“秋来纨扇合收藏,何时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正是因为有了画面上诗与画两相映衬、相谐合一,所以才能提示观赏者超越画面本身去探知它的画外旨趣,即,去感知与想象画中人物的身世际遇和如此感伤的原因。尤其一句“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不仅有看破世事后的劝慰,也更深层地表现出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愤懑。

同样,在中国电影中,字幕较之于具象的电影画面,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文字给人的想象、联想、思考功能,它与画面的配合,更易于抒情寄意。在王家卫的影片《2046》中,周慕云与另一个苏丽珍在斑驳的墙边分别后,苏丽珍伴着音乐凄婉地走着,字幕插入:一若牡丹盛开/她站起身/走了/留下既非“是”又非“否”的答复。如果只看画面,给人的视觉感受仅仅是一个女人凄婉地走着。而字幕的加入,使这幅画面犹如一曲视觉咏叹调。在影片《东邪西毒》中,一开始就是黄河起伏不定、波涛汹涌的空镜。一组西毒和欧阳峰的快剪之后,波涛翻滚的水的背景上出现竖排三行的字幕:佛典有云:旗未动,风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动。这些字幕犹如写在画卷首端的题跋,从一开始就确定了画幅的基调,它暗示着影片的内涵不止于重现一个武侠世界,而是借武侠的躯壳来探讨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问题。贝拉·巴拉兹在《可见的人电影精神》中说:“各种生动的文字符号是感情运动的书画轨迹。它们不是抽象的,而是内心状态的直接再现。”这里的字幕与绘画的“题画诗”一样,正体现了创作者的“内心状态”。在影片《悲情城市》中,文清去山上看宽荣,转达黄先生之弟死前给黄先生的留言“生离祖国,死归祖国,死生天命,无想无念”,以及文清所言“狱中已决定,此生须为死去的友人而活。不能如从前一样度日,要留此地,自信你们能做的我都能做”的字幕。都有“言志”的功能。

查看全文

诗画一体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文章对徐渭题画诗的艺术功能进行了较全面的解析。指出徐渭大力改造题画诗,使其具备了阐发创作心态、创作主旨,抒发笔墨意趣等诸多功能。

关键词:徐渭题画诗笔墨意趣

作为诗人型画家,徐渭大量创制题画诗并对其构成画面、修饰画面的传统功能进行改造,使之具备了阐发创作心态、创作主旨,抒发笔墨意趣等诸多功能。

一、阐发创作心态、创作旨归

作为大写意创始人的徐渭,其画面往往具有强烈的主观抒发特点。情动于中而为画,画不足继之以诗,故其题画诗往往与画面互相生发,成为特定时刻创作心态的写照。

如《画菊二首》其一:“身世浑如拍海舟,关门累月不梳头。东篱蝴蝶闲来往,看写黄花过一秋。”这首诗表明,画家借画面中摇曳秋风中的那一丛萧瑟黄花及花间一只单薄的蝴蝶吟唱出的是一曲孤寂落寞、漂泊无定的身世之歌。

查看全文

中国画与诗的相互影响论文

摘要:传统的中国绘画自发生就与传统诗词结缘,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交融,有“诗画本一律”之论。诗画都属于艺术范畴,诗和画相结合,并不是两种独立形式的交融,它也不能统辖于形式范畴之内,而是艺术精神的一个十分明亮的折射。在文中首先对诗画的关系进行概述,然后详细论述诗画交融的过程。从题画诗的出现到把诗来作为画的题材再到以作诗的方法来作画,以及诗画除精神、意境的交融外,在形式上的真正融和。最后做总结性的阐述道出中国诗画艺术精神交融的本来。

关键词:中国画;诗;交融

我们在欣赏中国画的的时候,经常看到在中国画的空白处,有画家本人或他人在上面题的诗,而诗的内容多是感叹诗的意境,有的诗写的位置在画面上,所以也就成了画的一部分,而与画完整统一起来。

对于诗画问题的研究,是中西方艺术家所共同感兴趣的。但是对诗画问题的理解却有着根本的差异。西方艺术家是在尽心竭力地为诗、画寻找界限,和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如黑格尔认为诗有音乐的一面,也有绘画的一面;西蒙尼底斯已经说过“画是静默的诗,诗是语言的画”。而在中国艺术家看来,观照宇宙,提高和净化人格与实现艺术境界是同步的。真正的宇宙,不是人们可以用感观感受到的层面,而是不可言说的精神——“道”的世界。“道”是无形无色、无声寂寥的,宇宙的本源就是如此,真正、永恒的美也就是如此: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要真实地表现大美,要让艺术创作者用虚静的胸襟去容纳宇宙精神。所以中国艺术精神相融思想的存在,决定了中国画和诗两种不同形式艺术在表现宇宙精神时,自觉的交融在一起。所谓“诗画体一律”正是鲜明的表现出这种审美心态。

诗与画的交融,不是突然出现,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是题画诗的出现。王渔洋《蚕尾集》说“六朝以来,题画诗绝罕见。盛唐如李白辈,间一为之,拙劣不工……杜子美始创为画松、画马、画鹰、画山水诸大篇,搜奇抉奥,笔补造化……子美创始之功伟矣。”

王维早于杜甫十三年出生。在他以前的画家,诗画兼工的极少。而王维则诗画兼工,且两者都对后来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曾自为诗“夙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是画与诗,已经融合于他一人之身了。但从他上面的两句诗看,他只意识到自己兼备这两种艺术,并不曾把自己的诗写在自己的画面上,并且除十五岁时有一首《题友人云母障子》的五绝,及另有《崔兴宗写真咏》的五绝一首外,就没有其他的题画诗。

查看全文

中国文学与绘画互补形态

中国文学的主体是诗歌、散文,中国绘画又以题画诗———诗词题跋形式进入画内。《历代题画诗类》专集中有关山水题画诗约计2732首,诗人画家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趣味,使得中国文人与画家的创作选择具有结构后果上的趋同,造成了创作主体文化心理结构的一致性。对中国文学与绘画审美形式互补形态的主、客观因素的研究与探讨,也是对其进行系统的、整体的对照过程,以促进文学与绘画的创作。

一、文化心理结构的一致性

(一)题材选择结构后果的趋同

中国古代,视人为自然之子,“天人合一”即是古人与自然之间通畅、和谐、完满、契合的态度和对生命精神的自由体验状态。春秋战国后,儒家典型代表人物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汉代刘向的《说苑》中也记载了一段以水比君子之德的论述。其中元代画家倪瓒的《六君子图》画上有黄公望等人的题诗“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物立无偏颇”,就表现了“比德”的审美观以及对自然伦理的追求。在张扬个性的魏晋玄学的推化下又发展为“畅神”的自然审美观。“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招隐诗二首》)左太冲所言的“山水清音”不仅触发了士人纵情山水、经日忘归,也使其探寻生命意蕴的旨趣发散到文艺领域的各个角落。于是乎文道画艺,山水诗文无不以追求动人的生命节奏为上。唐代文学家王维在《山水论》中将山水之神称为“气象”,其诗《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往往皆是“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1]242。使得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画意、境界时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为何山有如此之“意态”,那是因为“看此画令人生此心……此画之意外妙也”。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大部分以山水为题材的诗和画,都表现了“畅神”的审美观。

(二)常规意念上的融通

由于中国艺术精神的自觉,主要表现在文学与绘画两方面,使得这两种艺术相辅相成而成为千载史实。画家涵蕴着的思想感情,每因题诗而得到倾诉,构成了文学与绘画在创作主体常规意念上的融通。古人刘勰也讲:“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2]朱熹在《楚辞集注》中就提到“托物兴词”,后代则有“观物有感焉,则有兴”[1]187。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人画梅、兰、竹、菊“四君子”等植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具有“诗人感兴,不必定理、定情,景逐意生,境由心造”先言他物的意念上的融通。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常规的心理状态和艺术意念,也形成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互补性人生趋向。如宋亡后的爱国诗人兼画家郑所南所画的一幅“寒菊”上题有:“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诗句。由此可看出,文学创作主体乃是缘心感物的过程,同时也就不难理解诗人张鹤野为石涛所画《渔翁垂钓册页》所题绝句:“寒夜灯昏酒盏空,关山偶见图画中,可怜大地鱼虾尽,犹有垂竿老钓翁。”经此一题,石涛那种国破家亡的心情便跃然纸上了。

查看全文

艺术论文古诗美术研究

摘要:古诗和绘画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具有很多相通之处,我国古代很多优秀的诗人,创造了大量的古诗,其中有很多古诗中都具有很高的美术艺术,通过对这些古诗进行细细品味,仿佛可以看到诗中所描述的场景一般。对此,本文明确了古诗中美术艺术的作用,以我国古代几位大诗人为例,具体分析了古诗中的美术艺术。

关键词:古诗;美术艺术;借景抒情

我国古代很多诗人对绘画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理解,他们的诗中都蕴含着很多对美术艺术思想的理解和呈现,通过美术艺术的运用,使古诗变得更有意境,更加优美,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古诗中美术艺术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古诗中美术艺术的作用分析

古诗通过运用具有概括性和韵律的语言,表现生活,表达自身情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意象和情境,来进行感情的抒发。通过运用美术艺术,对色彩、色调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塑造出更加鲜明的意象,进而表达情感。例如在贺知章《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中,诗人运用“碧”“绿”二字,写出了杨柳颜色碧绿、生机勃勃的景象,使读者的视觉形象得到增强。还例如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中写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该句中“碧”和“红”二字形成鲜明的对比,画面的色彩较为绚丽,描写出西湖的景色之美,表达了对友人林子方不舍之情。2古诗中的美术艺术分析我国北宋词人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表明在诗人王维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美术艺术,然而,不仅仅是王维,孟浩然、杜甫等诗人都在他们的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美术艺术,具有独特的诗画合一的见解,本文以下对其进行具体分析。2.1王维诗中的美术艺术分析。王维是我国唐代诗人,其所作的诗如画卷一般,将美术艺术运用于诗中,为人们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场景。例如,在《林园即事寄舍弟》一诗中写到“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画面结构层次都较为丰富,动静结合、远近相宜。还例如,在《山居秋暝》一诗中写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该诗将雨后空旷的山野,在夜晚初至时感到秋天到来了,皎皎月光在松树缝隙间洒下来,清凉的泉水在山石上流过,听到竹林处的笑语喧哗,知道是洗衣的姑娘回来了,渔船归来穿过荷花使得荷叶轻摇。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远景近景、冷暖色调相互协调,充分地展现出诗歌美和绘画美。2.2孟浩然诗中的美术艺术分析。孟浩然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诗在艺术方面具有较高的成就。孟浩然对诗歌创作的艺术方面具有很独特的见解,通过运用诗的语言来塑造出形象,以此来表达思想感情。例如,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到“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该诗前四句写出了八百里洞庭湖磅礴壮丽的景象,水天一体,对洞庭湖进行了浓墨重笔的渲绘,以此引出后四句中自身的政治抱负,含蓄的希望可以得到引荐。还例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写到“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中前两句触景生情,后两句中“低”和“旷”,“近”和“清”相互映衬,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还要矮,天上的明月映在江水中和人的距离那么近,运用诗句描绘出一派具有特色的景象,并以此抒发了自身的羁旅之情。2.3杜甫诗中的美术艺术分析。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于唐代唐玄宗时期,该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较为鼎盛,这为杜甫热爱绘画和具有较高的绘画艺术奠定了基础。杜甫与王维、郑虔等挚友的交往,都极大促进了杜甫美术艺术的提升,在绘画创作以及鉴赏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独特的造诣。杜甫在其作品《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中,通过对偶的方式,写出秋天落叶纷纷而下,长江滚滚奔流不息的场景。另外,杜甫现存诗中存在多首题画诗,通过作诗,对画中的景物和形象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描绘,表达自身的看法和情感,具有强烈的渲染力。2.4刘长卿诗中的美术艺术分析。刘长卿是我国唐代诗人,在其《送灵澈上人》一诗中,写到“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该诗虽然全诗通篇写景,如图画一般优美,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但在字里行间却充分地表达出对友人的情谊。在其《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全诗语句精练,每一句都是一幅图画,诗中有画,共同构成了一幅风雪夜归图。

3结语

查看全文

郑板桥独特绘画风格论文

摘要:郑板桥是清初画坛上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他积极倡导书画印的综合艺术,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的文人画,为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在对郑板桥生平及绘画的时代背景加以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从竹、兰、石三种题材对郑板桥的绘画风格进行了分析,在书画、题跋、布局、技法方面对郑板桥绘画的形式表现特色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郑板桥绘画风格形式表现

“扬州八怪”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要算郑板桥。他的书画近年来引起各国学者的热烈讨论,备受关注。郑板桥被称为“诗书画三绝”,即以诗、书、画闻名,尤其他的兰、竹之作,驰誉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虽“书画合一”为文人画传统,但郑板桥新颖创新的表现却成为他的独特风格,而且他的美学思想也脍炙人口,对于当时及后世影响很大。近些年虽然有很多人在研究郑板桥,但研究内容多限于诗、题画、书法、文艺理论及词作上,其实郑板桥三绝之一的“画”的成就并不亚于其他。

一、郑板桥生平及绘画时代背景

郑板桥(1693-1765)名郑燮,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金石家,诗人。49岁曾在山东范县、潍县任县令,后被撤职罢官,回到家乡扬州,以卖画为生。他与当时聚居扬州的另7位画家一起,并称“扬州八怪”。郑板桥所处的时代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时期,统治者为了缓和民族冲突,采取许多措施,逐渐稳定了社会秩序,乾隆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了新兴商业都市,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兴盛。当时绘画以山水、花鸟画较为发达,山水方面,清初的“四王”继承明末董其昌松江画派摹古画风,成为清代的正统,而在野的画家如龚贤、八大山人、石涛等人,反对泥古不化,重视师法自然,主张创新,强调个性抒发。花鸟画方面,名家辈出,技法多样,风格各异,以常州画派影响最大。清中期“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使人耳目一新。

二、郑板桥的绘画风格

查看全文

苏轼诗画观及艺术创作探析

【摘要】苏轼作为一名书画家,首先提出了“诗画一体论”观点,在他的绘画、书法作品中尽管没有系统地论述,但已成为一种影响当代和后世的美学理论。通过对苏轼诗画理论提出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对其诗画理论及作品进行分析,挖掘其作品蕴含的艺术美学理论及绘画美学思想,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轼;诗画一体;美学思想

在传统美术史的叙述中,宋代历年来被认为是文人画兴起的时代,文人画重意境,提倡画家的才情、学问和思想,这三者缺一不可。同时,还注重诗、书、画相得益彰。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还是中国早期文人画的引导者、倡导者,而绘画艺术的“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这种理念影响了苏轼和他身边的友人,更喜欢就某些特定的题材作画。可以说,他们的士人画,正是文人画的滥觞。苏轼有许多对书画的论述,被后世赞叹为文人画理论的奠基人,他的绘画理论不仅影响了宋代及以后的绘画创作,还和文学创作方面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对宋代文艺理论的集中阐释。一方面,他的文论思想也为创作道路清除障碍,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创作思路;另一方面,苏轼的文学、绘画、书法作品为他的理论思想提供了实践经验与支持,也为后世进行文艺创作给予了启示。本文从苏轼的诗画作品出发,探讨苏轼的美学思想与文论,并进一步说明对当代文艺领域产生的影响。

一、苏轼“诗画一体论”提出的背景

苏轼,北宋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建树几乎是全方位的,具有很高的造诣,说他是中国文化史的一座丰碑也不为过。此外,他还是一位文艺理论家,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创作实践,提出了诸如“诗画一体”“成竹在胸”等诗、画理论。这些杰出的成就与北宋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宋代的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水平,在当时世界上也是位居前列的,几乎达到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巅峰。宋代人口流动性大,货币广泛流通,对内对外贸易繁荣,这些都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北宋的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再加上宋代对于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重文轻武的政策都促使宋代士族阶层的形成和进一步的壮大。一方面,他们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直接参与者;另一方面,也是文化艺术的直接创造者和传承者。宋代的科举制度为士族群体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寒士为官的风气给大批寒门学子创造了通过科举考试被选用的机会。由于出身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文人墨客,推动宋朝成为最有格调的一个朝代。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助推了士人、文人群体的发展壮大,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比如新旧党争、文人倾轧等。苏轼一生多次遭受陷害与打击,仕途坎坷。生活的艰辛,也造就了他对于精神自由的强烈追求。生活中,他通过诗文、书法、绘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书法方面,自成一家,卓有成就。在绘画方面,其代表作品有《枯木竹石图》等,同时还专注于书画理论研究,结合创作提出了“士人画”的思想。这一思想不同程度地在题画诗、题画记及一些绘画品评文章中有体现。文人画从他开始,逐渐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美学理论。陈传席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中指出:“宋代以后,没有任何一种绘画理论超过苏轼画论的影响,没有任何一种画论能像苏轼画论那样深为文人知晓,没有任何一种画论具有苏轼画论那样的统治力。”此外,由于苏轼受到儒家、佛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佛教和道家思想,对于他后来的文艺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倡导的书画理论不同程度地带有禅宗痕迹。

二、苏轼“诗画一体论”及其作品研析

查看全文

古诗词教学画意运用策略

统编教材编者为方便学生学习、理解古诗词,在编入课文的古诗词中安排了大量插图、插画,以直观的表现形式呈现对诗句及意境的理解,使画面与文字相得益彰,能够促进学生对诗词意象、意境的领悟。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画意”的运用,既包括对课文插图、插画的观察、理解,又包括对诗句画面感的想象与感悟,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一、借画入诗,激发诗趣

古诗词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优美的意境。教师要采用以画入诗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吸引学生学习古诗词,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如教学《敕勒歌》,这是一首描写草原风光的北朝民歌,抒发了草原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样的古诗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能仅凭想象去理解大草原的辽阔景象。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以画入诗的方式,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让学生通过画面欣赏大草原的远景、近景,感受牛羊自由自在的生活。然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大草原风景的喜爱之情。学生受到启发,就能说出大草原上“笼盖四野”的天空像什么(蒙古包),从风吹草低之时所看到的画面中,体会到草原物产的丰富。最后,教师问学生想不想去这样的地方,去干什么。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始终伴随着画面去学习和理解诗句,学习兴致就会高涨起来。

二、读画释诗,把握诗境

统编教材中的插图属于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插画,顺利进入古诗词表达的意境,进而有效达成课文学习目标。如教学《宿建德江》,诗人孟浩然在这首诗中刻画了秋江暮色,抒发了羁旅之思。学生学习时,仅从字面理解,对诗中的“烟渚”“天低树”“月近人”等景象和意象是理解不了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从中找出“烟渚”的位置,感知“天低树”和“月近人”的奇特景象,通过交流、讨论,理解“天低树”和“月近人”的意思。有的学生说,从插图看,江水中的月影离人那么近,可是自己思念的人却远在他乡。在这样的由物及人的对比中,诗歌的意境就清晰了。

三、赏画编文,感知诗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