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1 00:24: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天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迎战天灾众志成城
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情,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和港澳台同胞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踊跃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纷纷伸出援手,倾情支援灾区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7.8级地震,波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等8省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3日19时,仅四川地震灾区死亡就已达到12012人,9404人被废墟掩埋,7841人失踪,收治26206人。噩耗接踵而至,死亡人数持续攀升,让我们不忍卒睹,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我国遭受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总书记在灾情发生后不到半个小时就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总理不顾余震危险,星夜兼程抵达灾区指挥救灾工作,发出了坚定而温暖的声音: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救灾工作全面展开,各级党委、政府行动起来了,解放军、武警官兵来了,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和大批的救灾物资来了……
灾难无情人有情,我们虽然无法阻止灾害的发生,无法挽回失去的鲜活生命,但那些埋在瓦砾下的幸存者正期待着我们去拯救,那些缺衣少食的受灾群众和繁重的灾区重建工作正祈盼着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在这危急时刻,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力量大小,每一个中国人都在行动,以自己的方式积极投入到抗灾救灾行动中去,或救灾、或捐款、或献血,大家心相连、手相牵,涓涓细流汇成浩瀚的海洋,展现出一幅幅撼天动地的磅礴画面!
灾难不仅没有摧跨我们的意志,反而愈发显示出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亲情和无坚不摧的战斗力!各级政府反映迅速,精彩诠释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丰富内涵,成为灾区群众最坚实的依靠;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与灾区人民血肉相连、心心相印,携手并肩、顽强奋战,让我们看到了人民子弟兵“钢铁长城”的力量,看到了广大党员干部榜样的力量,更看到了千千万万个普通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力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既是我们“扶危济困”、“和衷共济”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从1998年抗洪、2003年抗击“非典”,到2008年初迎接特大雪灾,实践证明,只要全党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就没有过不了的沟、没有越不过的坎!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化悲痛为力量,拿出信心、决心和勇气来,用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全力以赴给灾区人民以最大的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与他们一起承受、一起抗灾,共同挺起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脊梁!
天灾对吐鲁番农业的影响
1、引言
吐鲁番的气候属独特的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主要特点是:干燥、少雨、高温、多风。对吐鲁番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有:大风、沙尘暴、低温冷害、暴雨洪水、千旱、干热风、持续高温等。
2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晌及防御对策
2.1风沙及防御对策
风沙是吐鲁番农业生产的一大危害,风沙侵袭农田、坎尔井、房屋的现象有些年份一年数遇造成巨大损失。翻开气象资料可见:近三十年出现()17米渺)大风日数吐、都、托分别为500天、226天、2420天,平均每年出现16.7天、7‘5天、80.7天,其中春季大风分别占全年的42%、39%、41%,所以又将春季称为风季,尤以4月份出现天数最多。吐鲁番市出现大风日数最多为10天(75年4月份),浮尘日数最多为28天(2001年4月份)。厄尔尼诺现象近20一30年更振繁、持久和强烈,导致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增加,近年来各类异常气候事件较多,特别是春季大风无论强度、持续时间,还是破坏性都是罕见的。例如:2001年4月7一9日的大风降温天气,来势迅猛狂风怒吼飞沙走石尘土漫天,能见度最差时不足100米,风口风力达11级以上,瞬间最大风速达31湘秒:持续时间40小时,沙尘暴持续2小时17分,强风将棉苗、麦苗、蔬菜、瓜苗连根刮起,致使农田削地20cm左右,或被沙埋没、沙埋灌溉渠道,狂风刮倒房屋、折断树木、果树、毁坏电力设施,交通运输被迫中断。风后吐、都、托平均气温普遍下降8℃,最低气温分别下降到2.4℃、一1.6℃、住4℃,都善县的地面最低连续三天低于O℃,最低为一7.7℃。使风后余生的葡萄嫩芽大部分受冻,冻死或冻伤,造成减产或绝收。这次灾害给地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235.08万元。风是流沙的动力,沙源是流沙的物质基础。风沙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杀割、沙埋、风蚀。对农业生产来说:沙害更甚于风害。据测定:当风速超过4米砂时,直径0.3毫米的沙子开始流动,达到7.5米/秒时,直径0.6毫米的沙子开始流动,特别是地面斜坡基部的沙粒流动更为活跃。吐鲁番流沙多,分布面广,漫布绿洲边缘和内部,同时又因农田遭风蚀,形成就地起沙,因此风沙灾害严重。要防御风沙,应在风沙前沿建立封沙育草带,合理规划,大力营造防护林网;在农业技术上充分利用农作物生长特性,选育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风前适时灌溉增墒;春季镇压土壤;高矮作物套种,横风向开耕播种等方法来减轻风沙的危害。
2.2干早及防御对策
从现代文学谈论民国天灾人祸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在1912-1948年的37年期间,各类灾害总计造成16698个县次受灾,即平均每年有451个县次受到灾害的侵扰。按照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全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2000个左右,平均每年都有1/4的土地处于灾害的蹂躏之下。在灾害频发的年份,全国竟有一半的国土笼罩在灾害的阴影下,如1928年有1029个县次受灾,1929年有1051个县次受灾。灾害的种类繁多,既有水灾、旱灾、风灾、雹灾等各种气象灾害,还有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既有蝗灾、螟害、鼠灾、瘟疫等生物微生物灾害,也有土地的沙漠化、盐碱化等灾害,并且这些灾害大多并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出现,常常是祸不单行、连续不断或交相发生。在所有的灾害中,最为严重的是水灾,在37年期间全国共有7408个县次受灾,年均200个县次;其次是旱灾,共有5935个县次受灾,年均161个县次;排在第三位的是蝗灾,共有1719个县次受灾。[1]35-37不仅仅是频仍的自然灾害,同时还夹杂着人祸的因素,致使灾荒愈演愈烈。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对于灾荒形成的原因做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饥荒意味着饥饿,反之则不然。饥饿是指一些人未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而非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足够的食物。“虽然饥荒总是包含着饥饿的严重蔓延,但是,我们却没有理由认为,它会影响到遭受饥荒国家中的所有阶层。事实上,至今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在某一次饥荒中,一个国家的所有社会阶层都遭受了饥饿。这是因为,不同社会阶层对食物的控制能力是不同的,总量短缺只不过使各阶层对食物控制能力差异明显地暴露出来而已。”[2]58-59这就说明灾荒现象的出现不是粮食供给不足,而是取决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粮食的支配和控制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社会中的权利关系,而权利关系又决定于法律、经济、政治等的社会特性。具体分析民国时期灾荒形成的原因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其中涉及政治不清、军阀混战、兵匪横行、水利失修、民智低下、囤积居奇等各个方面,也与救济过程中的漠视民命、赈灾不力、贪污腐化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一、横征暴敛、苛捐杂税繁重
“苛政猛于虎”,国民政府的横征暴敛、苛捐杂税繁重,导致大批农民破产。范长江就描写了一些地方官员在灾情严重之际“救灾不忘收税”,把它奉为政治格言。国民党政府沿袭了北洋军阀的预征制度,预征的年限少则一年,有的竟长达三四十年,比如乐至县在1936年已经开始预征1978、1979年这两年的欠粮。“民国才二十六年,而在二十四年时,已收到民国六十八年。钱粮岁数大过实际民国岁数约三倍之多,这是四川政治的奇迹之一。而尤其的,是此种预征钱粮,二十四年已明令豁免,到二十六年灾荒如此严重期中,反而强收旧欠。民间无力,往往因三五元之欠数,动辄被关押,押后不给伙食,要自备食费,勒索至每日五角至一元之多,这比入监狱还低一等,因为在监狱中还有人给饭吃。”[3]542一些国民党军阀巧立名目,加收各种苛捐杂税。广东军阀陈济棠统治的潮梅地区,“税捐的名目特别多,乡村的房子要抽税,吃点心也要抽税,乡村游神要抽税,妇女正月探亲也要抽很重的捐,大大小小差不多几百种。”[4]难怪人们要惊呼“民国万税”了,这些“赋税的名字绝顶的聪明人也记不完”,农民即使遇上丰年到头来也一无所有。程率真的诗歌《收获》就反映了农民在丰年也一无所获、濒临破产的悲惨命运。“完了粮银,出了捐款,赋税的名字绝顶的聪明人也记不完;地主和债主再要去一半,农人的手中已经没有一文钱。没奈何,只好去推推担担,在肩膀头上磨下几文血汗钱;就这样养活儿女,一步步向前,请看那饥饿的脸,灰暗里永笼罩着一个悲惨!不要说这收获时期的可喜,如今再也找不到农人的笑颜。”
二、军阀割据,政治窳败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与政治窳败,导致了灾民遍地。马罗立在《饥荒的中国》中对于1925年四川发生的饥荒作过如下描述:“在一九二五年里,中国中部,发生过一次饥荒;讲到那次饥荒,贵州和四川两省底启衅,也是其所以发生的原因之一。贵州底军队,起初侵入四川底南部,但一经开战后,重被驱逐出来。当这支军队溃退的时候,将凡是宜于负重的牲畜,一概满载着谷粒,携带出境。驱逐邻军出境的四川军队,因为一路上所获给养过少,于是逞其战胜余威,立即将该地被抢剩的食粮,全部提去,忍使那班和两方军事当局毫无关系的无告良民,惨受饥荒底侵迫。”[6]101军阀割据致使政令不畅,导致救灾物资无法运输到灾区。1929年西北大旱时,“积大米的商人、放高利贷的人和地主,他们由武装警卫保护着,大发横财。令人吃惊的是,就在这些城市里,官员们还在和歌妓舞女跳舞打牌。成千上万吨小麦和小米无法运给灾民,因为西北的一些军阀扣留了他们的全部铁路车皮、不放一节往东驶去,而国民党的一些将领则不让车皮西去,因为他们担心车皮会被对方扣留。”[7]39特别是陕西地区的军阀为了自身利益,鼓励当地农民大量种植鸦片,结果灾荒来临时全省竟无多余的粮食可调剂。面对陕甘大旱,张恨水对灾荒下兵匪为害百姓的行为作了形象的揭露。“平民司令把头抬,要救苍生口号哀;只是兵多还要饷,卖儿钱也送些来。越是凶年土匪多,县城变作杀人窝!红睛恶犬如豺虎,人腿衔来满地拖!平凉军向陇南行,为救灾民转弄兵;兵去匪来屠不尽,一城老妇剩三人!”
四川军阀在灾情严重的情况下还强派鸦片与强验地契。这些鸦片烟款只能从那些善良的并不吸食鸦片的人民身上来收取,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收缴烟款之多少,为地方官吏成绩好坏之考勤标准,逼使地方官吏为自身计,便不顾人民死活。其销烟不力者,则记过等处分随之而来,在急如星火之催款令下,各级地方机关均皆为此而奔忙。”在灾情严重的情形下验换地契,收取验契费,给民众又带来一大负担。“彼等已食树皮泥土,试问有何力量可以纳此重捐?政府催逼验契,农民有将地契奉送催款人者,更有趁此机会故意犯法者,他们希望被拘入狱,以求得囚粮一饱。”[3]558-559军阀之间的混战导致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有的甚至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对水旱灾害起不到应有的调节功能,加大了灾荒发生的机率。1924年,吴佩孚把保护黄河大堤的柳树砍伐卖掉,筹集军费500余万元,对黄河沿岸人民的生命安全视而不见。[9]30年代初,曾将武汉用于修筑堤防的数千万之积存金全部挪用军费,对全国发生的大洪水置若罔闻。[10]1933年5月,四川军阀刘文辉以水代兵将灌县都江堰掘毁,使内江之水涌入外江,致使川西36县良田非涸即涝,不能耕种。[11]更为悲惨的是1938年,为了阻止日本人的进攻,实施以水代兵的战略部署,悍然下令让部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泛区人民因事前毫无闻知,猝不及备,堤防骤溃,洪流踵至,一泻千里,席卷而下,人畜无由逃避,尽逐波臣;财物田庐,悉付流水。当时澎湃动地,呼号震天,其悲骇惨痛之状,实有未忍溯想。闻多攀树登屋,浮木乘舟,以侥幸不死,因而仅保余生……辗转外徒者,又以饥馁煎迫,疾病侵寻,往往横尸道路,填委沟壑,为数不知凡几。幸而勉强逃出,得达彼岸,亦皆九死一生,艰辛倍历,不为溺鬼,尽成流民。”
浅谈天灾对经济运行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
摘要:我国地广人多,地理环境复杂,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2010年以来,自然灾害频发,高于常年水平,给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对自然灾害产生的经济根源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自然灾害;经济运行;分析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自然灾害覆盖面广。突发性自然灾害主要分为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灾害等七大类。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所遭受多种多样的自然灾害几乎囊括了世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洪水、旱灾、地震和海洋灾害发生的频数最高,占全部自然灾害的90%。
2.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居于世界首位。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灾害多发期,各类自然灾害年发生频率在时间序列上呈整体上升趋势。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3.灾害的破坏力和造成的损失巨大。近年来,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和影响范围呈递增态势,灾害损失程度不断增大。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了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2010年以来,我国爆发了多次自然灾害。2010年年初新疆连续遭受9次大范围寒潮冰雪天气过程;西南五省区遭受秋冬春连旱;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6月中下旬南方11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8月7日舟曲泥石流;7、8月我国大多省份出现洪涝灾害。2010年上半年,全国受灾人口2.5亿人(次),死亡3514人,失踪48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4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029.4万公顷,绝收面积304.6万公顷;倒塌房屋90.7万间,损坏房屋301.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113.9亿元①。
四川地震国旗下讲话稿天灾无情人有情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灾难无情人有情。
5月12日14点28分,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难忘的日子,在我国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7.8级特大地震,一刹那间华夏儿女的心紧紧地系在那里;一刹那间全球华人的心紧紧的系在那里;一刹那间全世界人民的心紧紧系在那里。随着电视、报纸的不断报道,随着灾区死亡人数的不断增加,我们的心也跟着一起激烈地震荡着。
灾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援。地震会摧毁一些东西,但是它摧不毁我们心中的意志。在抗灾中,那些最可爱的人,将会“是划过我们皮肤的一阵战栗、是闪过我们内心的一丝忧伤、是落在我们精神上的一个刻痕”,让人难以忘记。
我们忘不了这样的一张图片:一位中学生被压在水泥堆下,手腕上牵着根输液管,脸庞尚留血渍;我们忘不了,66岁的温总理不慎摔倒,手臂受伤出血,但为了抢救遇险群众,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
“9个小时救出两母女。”震撼来自于一位记者在灾区的所见所闻,来自于他亲眼目睹的惨状,和在灾难面前永不泯灭的爱心和民族脊梁。9个小时,两条鲜活的生命,所有的人伸出手臂,迎接复活的母女!上天啊,当你降灾难于人间时,可曾被这一幕打动!
我国神话在内容组成上的特征
如果以希腊、北欧、印度等地的神话为参照物,那么中国神话确实有一些不同于这些地区的神话的特征。中国神话在内容构成上的第一个特点,是自然神话的缺少。从现存文献看,中国最典型的自然神话只有烛龙、烛阴神话及伏羲神话、盘古开天辟地等等。一些公认的自然神话如羲和“生十日”及常羲“生月十有二”等,极有可能是对十干纪日及十二月纪年这种历法制度的神话性说明,从根本上说属于人文神话而非自然神话。而另一些解释自然现象的神话均以圣君及文化英雄为主角,以表现他们的非凡事迹为主要目的,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并非其主要职能。从这些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自然界出现严重灾害的情况下,自然才成为神话关注的对象。与西方神话相比,这种现象无疑是极为特殊的。另外,自然神话在文献中出现的年代相对较晚。如女娲神话始见于《山海经》和《楚辞·天问》,很有可能到战国时期才开始流行;盘古开天辟地直至三国时代徐整的《三五历纪》才见于记载。
中国神话在内容构成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天灾神话特别丰富。就中国古代一些最重要的神话而言,“女娲补天”属于洪水神话,“共工触不周山”则是对洪水成因的进一步说明,“后羿射日”是公认的旱灾神话,它以“十日并出”解释旱灾形成的原因。“夸父逐日”同样是一个旱灾神话,夸父在《山海经》中同时又是旱魃,此一神话旨在说明黄河、渭水水位急剧下隐的原因。先民将此归因于夸父将河、渭之水喝干了。而有关英雄圣君的人文神话又往往与对水旱两灾的发生及治理密切相关。鲧禹治水神话不用多说,即便是炎黄之战与蚩黄之战的原因也与水旱两灾有关。由于水旱两灾逼使一些受灾地区的部落集体迁徙,从而与当地的原住民争夺生产与生活资源,由此发生了一些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战争。
中国神话在内容构成上的第三个特点,便是人文神话的相对丰富。除了圣君贤臣与文化英雄事迹以外,中国的人文神话至少还有两类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第一类是以感生情节为核心的始祖神话;第二类就是仙道神话。中国的始祖神话异常丰富,以姓族为单位,华夏集团大部分著名的姓族如夏、商、周、秦、楚都有自己的始祖神话,而东夷、苗蛮、戎狄等尚未融入华夏集团的部落也有自己的始祖神话。这些始祖神话(尤其以华夏集团的始祖神话为代表)往往有一个核心情节,那就是感生。仙道神话的主要内容,是对于彼岸乐土的想象、关于神仙的事迹和对于长生的追求等等。始祖神话、英雄神话和仙道神话三者的数量相当庞大,它们占据了中国神话的绝大部分。由此可见,中国神话就总体而言其实并不稀少,学术界所谓“中国神话缺少”的观点实际上仅仅在自然神话这个范围内才成立。
自然神话是否必然是最初产生的,或者是最普遍的神话形态呢?自然学派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如马克斯·穆勒就认为神话之所以产生,乃是因为大自然以它的广大性和无限性唤起原始人一种确凿的、包围与支配着他们的无限的感觉,从而引起惊异与恐怖之情。在敬畏的基础上,宗教与神话产生了。这种理论乍听上去似乎有理,因为人首先接触的是自然,对自然的兴趣当然最先发生,自然神话的产生也必然早于人文神话。然而这只是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推测原始人类。实际上,神话的产生绝不是因为原始人类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想象力。
如果我们的考察对象不限于印欧语系神话的话,就会发现自然神话并非最初产生或最普遍的神话类型。杜尔干的考察对象是澳洲土著,他对穆勒的说法就有过系统的批评。他在《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中说:“如果大自然的事物真是由于它们庞大可观的外形或它们显示出的力量而成为圣物,我们应该看到太阳、月亮、天空、山脉、大海、风,总之宇宙间一切有强大威力的东西首先上升到这种显要的地位,因为没有什么比它们更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感觉与想象了。而事实上,它们只是在后来才被神化的。信仰最早针对的对象……是一些最微不足道的植物和动物,对于它们人至少是处于平等的地位的,它们是鸭子、野兔、袋鼠、鸸鹋、蜥蜴、毛虫、青蛙等等。”随着人类学调查所得材料的日益丰富,人们发现原始人对太阳、月亮、天空和山岳等自然现象几乎没有表现出什么兴趣,他们认为这些现象的运动规则乃是理所当然的。飓风在斐济是一个几乎每年都要遇到的灾难,但埃文斯·普里查德在《原始宗教理论》曾引用过霍卡特对斐济人的调查,指出他从未发现在斐济人中存在解释飓风的有关理论,那里也没有一丝宗教敬畏的气味。原始人的心理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求知的兴趣和诗意的浪漫,然而他们最关切的乃是一些实际的事务,他的一切兴趣最后都要归结于以实用为本的人生观之上。神话之所以产生,乃是因为它在原始社会组织中有着重要的文化功能。也就是说,自然神话缺乏与人文神话丰富这一现象并非中国所特有。
那么,为什么中国会有那么多的氏族起源神话与天灾神话呢?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追溯到中国神话产生时期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就生产方式而言,中国的文化中心——黄河、长江流域很早就进入农耕阶段。根据中国遗存的某些习俗(如吃狗肉)分析,华夏集团似乎未经畜牧阶段而直接从狩猎阶段进入到农耕阶段。对于农业社会来说,天灾(尤其是水旱两灾)最容易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威胁,它们不仅直接威胁人的生存,而且会引发很多的重大事件,如天灾会导致部落之间为争夺资源而产生争斗。又如,由天灾而导致的部落迁徙使得原本平衡的部落生态被打破,从而引发新一轮的动荡。在这个过程中,率领人民战胜天灾的首领会得到长期的景仰与称颂,成为初民心目中的神灵与英雄,这就是中国古代天灾神话丰富的原因。
农电安全管理交流
随着“全国安全生产月”的离去,春季安全大检查的帷幕也徐徐落下。但是,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却不能就此停息。
如果说效益是供电企业永恒的核心,那么安全就是供电企业的永恒的基础。因为安全就是稳定,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才能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尽管农电企业在安全管理上下了很大工夫,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农电安全基础依然较为薄弱,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近年来,农电事故不断发生,给农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造成很大损失。分析起来,这里面既有客观上的困难,但更主要的还是主观上的问题。
一是麻痹大意,心存侥幸。一些领导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事故随时性突发性认识不够,对事故的惨痛性认识不足。存有侥幸心理,经常习惯性违章没有出事,就认为不会出事。所以“安全”常常喊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是心理麻木,得过且过。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起码的责任心,对企业不负责任,对别人不负责任,甚至对自己也不负责任。认为没必要天天喊安全,对安全变得麻木不仁。不放在心上,不去过问。遇到违章现象,要么司空见惯看不出来,要么看出来也懒得指出、纠正。报着得过且过的思想,今天不出事,今天万事大吉,根本不去想着如何预防明天不出事故。
三是遇难而退,消极应付。还有一些管理人员工作中畏难情绪严重,不是积极主动,而是退缩逃避。由于农电设施众多,电网庞大,设备老旧,隐患丛生,难以管理,于是就产生了“怕”字。认为问题太多,客观困难太多,要做的事太多,简直就是管不胜管,防不胜防。认为再怎么干也不可能完全杜绝隐患,于是不胜其烦,就产生不干、不管、不问的念头。
思危才能安居安居才能发展十七大学习体会
当今中国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日新月异”。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令国人乃至世人震惊。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谋发展,奔小康,一派热气腾腾的局面。也正是这股“热”的局面,不免使人多了几份“忧”感。
明明形势一派大好,为何“杞人忧天”?因为有历史的教训。回顾中国的发展历史,还真是要“忧”一点。忧什么?因为“热”的气候常常会使人的头脑“发热”,发热到一定程度,会热错人的头脑。还记得1958年“”吗?一成立,即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运动。那年代,我国的国民经济才比解放初期好一点,人们的头脑就“狂热”起来了,好像“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吃饭不要钱、出门小汽车”的共产主义就要实现了。于是乎,浮夸风就刮起来了。“放开肚子吃饱饭,鼓足干劲加油干”、“快马加鞭赶英超美,砸锅卖铁大炼钢铁”。结果呢?吃了几天“食堂”,粮吃光了,开始饿肚子了,人没劲了,钢铁也炼不出来了。接着就是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加上苏联背信弃义,向中国逼债,致使中国的经济一落千丈,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回顾这段历史,归咎于天灾人祸。但对于天灾和人祸,孰重孰轻?天灾莫过于人祸,人祸莫过于人脑“发热”。故“热”生“忧”并非坏事,因为“”的“热”曾给中国人带来刻骨铭心的记忆。
当今中国的发展热起来了,有的国人因此也开始“忧”起来了,这是件好事。居安思危嘛!当今中国的发展热,绝不是1958年“”热的类同。当今中国的发展是建立在中国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热情和科学精神基础上的,绝不是头脑“狂热”冲动下的盲干瞎干。但是,不能因为中国的发展总体上是健康的,忽视潜在“毛病”。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
当今中国的发展,有哪些问题值得国人忧的呢?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十六大以来中国前进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指出了中国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新的考验,这就是当今中国发展“忧”的所在。例如,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这是中国前进中面临的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是中国人首先要“忧”的问题。又如,长期以来,我国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均存在不平衡问题;金融行业面临转折,竞争日趋激烈,不确定因素增多,加之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企业公司治理和经营机制不完善,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等,增大了金融风险稳患;涉及民生,诸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已成为热点。再如,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大案要案时有发生。极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高中级领导干部违法违纪,影响恶劣。上述这些问题,都是阻碍当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患和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对于这些隐患,如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满足于现有的成就,悠哉游哉,待到“隐患”全面爆发,“天灾人祸”必将劈头盖脸突降而至,引发社会的全面动乱,中国人艰苦奋斗几十年的家业,极有可能毁于一旦。所以,我们要讲“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进忧患意识”,“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我们必须认真领悟同志的告诫:“居安思危”。因为只有“思危”才能“居安”,只有“居安”才能“发展”。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是最讲科学发展观、最讲危机感的执政党。既然看到了前进中的隐患和困难,就要下定决心,百折不挠,排除万难,迎接挑战。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努力解决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切实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摒弃不顾环境代价的发展方式。要下大气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两条腿”的不协调现象,把拉近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距离”,作为中国发展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要全面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来自国内国际的金融风险。对涉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必须采取正确的方式妥善处理,防止其成为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必须突出反腐倡廉建设。对于腐败案件,必须坚决查处。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同时要以创新精神抓紧构建惩防体系,惩防并举,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科学发展观和中央重大部署贯彻落实,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青海抗震救灾捐款感人演讲稿
编者按: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伸出双手,奉献爱心”,以捐款方式为灾区困难群众提供关怀和援助,为灾区重建贡献我们的力量。天灾无情人有情。为做好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学校已经组织我们捐款捐物。我们的心连在一起,就是一座爱的堤坝;我们的手牵在一起,就是一座情的长城。具体材料请详见: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截止15日16时,地震已造成760人死亡,11400余人受伤,1.5万户民房倒塌,有10万户灾民需要转移安置。这场地震给灾区的群众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灾害突如其来,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中国人民在经历了今年的西南旱灾之后,面临又一场严峻的考验!
中华民族素有扶危济困、行善积德的传统美德。玉树灾区人民的痛苦和面临的巨大困难,深深牵动着我们的心。看着受灾现场的残垣断壁,看着被埋生命在废墟中挣扎,看着数10万灾区人民缺衣少药,我们心中都涌起无限悲情。
天灾无情人有情。为做好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学校已经组织我们捐款捐物。在此,我也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踊跃捐款捐物,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早日赢得抗震救灾的胜利!
一衣一物皆心意,一元一分总关情。
“伸出双手,奉献爱心”,以捐款方式为灾区困难群众提供关怀和援助,为灾区重建贡献我们的力量。您所捐助的每一分钱都饱含着无价的爱心,都将化成一缕缕阳光,汇成一条爱的河流,给灾难中的人们以无限的力量!
十月份国旗下讲话—让红十字会旗飘扬在我们心中
老师们、同学们:
世界上有一面旗帜,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政治体制,只要出现了天灾人祸、只要出现了危害人类共同利益的事件,那一面旗帜就会高高飘扬在那里。这一面旗帜就是今天飘扬在我们眼前的红十字会旗。
红十字的起源同学们已经在晨会课上听过,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在战争和灾难的陪伴下,一步步走向文明与昌盛,原创:人类为了减轻战乱、天灾、人祸而进行的拼搏和抗争从没有停止过。年来,国际红十字运动,因其关爱生命,倡导和平的宗旨,赢得了全人类的认同和信赖,因为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人道主义行为,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甚至不同宗教已经取得共识的呼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同志对这一组织作过这样的评价:红十字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红十字会所信奉的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口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我校红十字组织正是按照这一时展之需从本学期正式建立,我们已有众多的老师和高一、高二的同学加入这一组织。高三学生虽然在形式上不作为正式成员,但我们相信你们的心灵、你们的思想是与红十字精神相通的。红十字会旗虽然不是天天飘扬在旗杆上,但我们要让她永远飘扬在我们心中。为此,我提议:今天让我们全校师生同时举起右手,站在红十字前庄严宣誓:
我志愿加入中国红十字会,自觉遵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章程》,坚持弘扬红十字运动的人道宗旨,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友谊、合作与和平,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用真情和爱心凝聚起周围的人,为了上海美好的明天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