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癸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0 21:47: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天癸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天癸功能异常分析论文
1天癸功能异常的理论基础
1.1中医学的“心脑-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该作用机制的提出是从新的角度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人体功能的调节不是某一脏器局部的作用,而是全身多脏器、多经络相互作用的结果,并有天癸和气血参与的协同反应。该轴是以肾为主导,天癸是促使生理功能产生的重要物质,冲任是在肾与天癸的作用下,把心、肝、脾、肺等脏腑之气血津液输注于胞宫,使之行使月经与孕育的功能。
1.2中西医结合对两个性腺轴的认识《灵枢·诲论》说:“脑为髓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根据肾藏精、主骨生髓、髓聚为脑的理论,说明肾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在某些生理病理产生的机理中肾具有下丘脑一级的调节功能。“天癸”是肾中精气旺盛的产物,是始终对冲任、胞宫起作用的,从功能的吻合上看,天癸有相当于垂体前叶产生促性腺激素(FSH、LH)、生长素、泌乳素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天癸具有垂体一级的调节功能。《景岳全书》中说:“经本阴血,何脏无之?惟脏腑之血,皆归冲脉,而冲脉为五脏六腑之血海,故经言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由此可见冲脉为月经之本”。可见冲脉的生理作用似西医学子宫内膜的分泌期,即月经前期。任脉为“阴脉之海”,“任主胞胎”,任脉气血充盛,子宫藏、蓄、固的功能正常,月经、孕育亦正常,此阶段似子宫内膜增殖期,即月经后期。[4]可见冲任是直接作用于胞宫的。西医学认为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冲任与胞宫、卵巢及子宫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可以认为冲任类似于卵巢的功能。
2天癸功能异常的病因病机
2.1中医学病因病机
2.1.1六淫之邪,浸淫胞宫,扰乱冲任督带六淫之邪虽然不是疾病发生的决定因素,但却可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六淫之邪侵袭机体,尤其在经期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可循胞脉下袭胞宫,损伤冲任致任脉之气难通,冲脉精血难盛。因妇女以血为本,寒、热、湿邪更易与血相搏,影响“心脑-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正常的反馈调节功能,从而导致各种妇科疾病。
脏腑经络与天癸研究论文
【摘要】天癸是中医学特有名词,男女皆有,是男女青春发育期所产生的与生殖有密切关系的一种阴精物质。它来源于先天,藏于肾,在肾气盛的前提下逐渐成熟泌至,与月经、生殖密切相关,可促使女子任脉流通而冲脉盛满,胞宫行使蓄藏和排出经血的功能,因而出现月经来潮并以时而下。与天癸关系密切的脏腑经络主要是心、肝、脾、肾、胞宫及冲任二脉,其正常与否影响着天癸的功能。
【关键词】脏腑经络天癸
天癸一词最早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在《诸医家》论述中,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有先天之气蓄积也,故为阴精为天癸也”。明·张景岳《类经》说:“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其在人身,是为元阴,亦曰元气人之未生,则此气蕴于父母,是为先天之元气;人之既生,则此气化于吾身,是为后天之元气。第气之初生,真阴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王(旺),故女子二七天癸至,天癸既至,在女子则月事以时下……”女子二七以后,肾气渐盛。肾精渐充,天癸渐盛,天癸达到一定的量,即可在发挥促进生殖机能,胞宫按时行经,孕育胎儿,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并维持性系统功能的作用。
《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曰:“无阴者,既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天癸在一定年龄时期,促进任脉通,太冲脉盛,调节月经依时来潮,表示已具有生育能力;又在一定年龄时期,随着肾气的渐竭,天癸亦渐竭,月经亦不再潮至,生育能力亦衰退。
1天癸与脏腑的关系
天癸的产生依赖于五脏,《素问·上古天真论》:“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五脏皆衰……天癸尽矣”。五脏六腑之精气藏于肾而为之肾精。先天肾精,须赖后天脏腑的供养。《明·万全》:“肾之精不足,取给于脏腑”。
天癸与女性生殖关系研究论文
【摘要】天癸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中医学所特有,涉及中医的生理与病理,对人类性活动及繁衍后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天癸是肾气在主导人类生殖方面的重要分支,在生殖活动中女性所起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天癸女性生殖
生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繁衍后代的现象,对人类而言,生殖即是通过两性生活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人类的生殖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中医学认为新生命的孕育主要是以肾气旺盛,精血充沛,天癸成熟,冲任通盛,男女媾精为基础。肾主生殖的功能就是通过天癸来实现的。
1天癸概述
1.1天癸的概念天癸之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说明天癸是男女都有的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物质,源于先天(“人之未生,此气孕于父母,为先天之气”),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人之既生,此气化于吾身,是为后天之元气”),人体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盛,肾中真阴不断得到充实,天癸逐渐成熟。在妇女生理活动中,始终对冲任、胞宫起作用。冲任、胞宫关乎女性生殖,意即天癸与女性生殖关系密切。
1.2天癸的物质基础天癸是肾气在育龄阶段开始发挥作用的特殊内涵,必以肾气盛,肾中真阴不断充实为前提。我们认为,天癸的物质基础是肾精,这种肾精是指肾中的先天之精,即生殖之精,而且新的生命个体形成后,肾中先天精气还需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以更加充实和完善。肾中真阴的日益积累,由量变到质变,产生天癸,完成其主生殖的功能,即肾精是产生天癸的物质基础。
天癸的物质基础分析论文
[关键词】天癸肾精生殖之精
天癸,源于先天,为先天之精,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是促进人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人体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盛,肾中真阴不断得到充实而化生并成熟。本文就天癸的物质基础做一初步探讨。
1历代医家对天癸的认识
1.1肾间动气说《金匾要略》:“先天天癸,谓肾间之动气。”《医学入门》:“人两肾之间,白膜之内,一点动气,大如箸头”即肾间动气。
1.2主阴精说以马玄台为代表。他说:“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积而生,故阴精为天癸也”。
1.3女精学说清·沈尧封《沈氏女科》说:“天癸是女精,由任脉而来,月事是经血,由太冲而来。即认为天癸是女精,为女性所独有的。”
天癸的物质基础研究论文
【关键词】天癸肾精生殖之精
天癸,源于先天,为先天之精,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是促进人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人体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盛,肾中真阴不断得到充实而化生并成熟。本文就天癸的物质基础做一初步探讨。
1历代医家对天癸的认识
1.1肾间动气说《金匾要略》:“先天天癸,谓肾间之动气。”《医学入门》:“人两肾之间,白膜之内,一点动气,大如箸头”即肾间动气。
1.2主阴精说以马玄台为代表。他说:“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积而生,故阴精为天癸也”。
1.3女精学说清·沈尧封《沈氏女科》说:“天癸是女精,由任脉而来,月事是经血,由太冲而来。即认为天癸是女精,为女性所独有的。”
中西医衰老学说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古今文献,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以临床比较为依据,将脾胃虚衰、肾气虚衰、气虚血瘀与现代衰老学说进行比较探讨。现代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缺乏与变化等对寿命产生影响,肾气衰与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降低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微循环障碍可导致机体功能减退,证实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故应把中医衰老理论与现代的衰老学说加以比较和验证,让古老的中医加入到现代医学大合唱中,发展和完善自己,为人类的健康长寿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衰老脾胃虚衰肾气虚衰气虚血淤蛋白质内分泌免疫功能微循环
从古到今,人们对衰老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解,提出了许多的假说和设想。现代医学的衰老学说通常可归纳为两大类:遗传论和环境论。近代诸多衰老学说如生物钟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免疫学说、脑的衰老中心学说等都可以概括在这两大类之中。
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的发展变化无外乎内外两个因素所决定。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互相转化。中医关于衰老的认识,一开始就站在哲学的高度,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和科学的结论。有的甚至是天才的预言和命题。如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夫人生器质既禀于有生之初,则具一定之数,似不可以人力强者。第禀得其全而养能合道,必将更寿;禀失其全而养复违和,能无更大。”徐灵胎也指出:“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焉。所谓定分焉,元气也,其形成之时,已有定数。”中医文献在肯定“天年”“定分”“定数”之类客观规律的同时,也指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如张景岳对《灵枢》“天年有定数”的解释时说:“所谓天定则能胜人,人定则能胜天也。”
中医关于衰老的理论。截至目前,计有五种学说:脾胃虚衰学说,肾气虚衰学说,其他脏腑虚损学说,阴阳失调学说,气滞血瘀学说。近年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医衰老理论的研究日趋活跃。笔者纵观中医衰老学说的研究进展与现代医学衰老学说的理论,发现有交织趋同,互相验证的态势。但中医的衰老学说理论有鲜明的特色并具有整体观的优势,同时受时代的限制囿于宏观上的推理和定性分析而缺乏微观方面的探求和定量分析。本文就中医的衰老学说和现代医学对衰老的认识从宏观立论到微观分析,从天才的预言到实验室研究进行综合比较对照。
1脾胃虚衰理论和现代医学认识的比较
抗衰老中医研究论文
【摘要】祖国医学在养生、抗衰老和老年病的防治上,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其理论乃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本文主要以中医理论为依据,总结出抗衰老的有效方法和治疗措施,就中医抗衰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做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抗衰老;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衰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演变的过程,是时间变化长期积累的结果,每一个人的衰老快慢也不一样,老化的快慢与个人养生密切相关。中医对养生、延缓衰老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先秦和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提到养生,并倡导“导行、吐纳”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种药物中,就有120种是抗衰老的药物。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强调抗衰老应以补法、食疗为主。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收藏了延年益寿药物253种,延年益寿方89首,其中有些方剂至今仍被用作老年保健品。古人为现代抗衰老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前,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深入研究抗衰老复方药物,必将有利于我国“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实现。
1病因病机
根据中医理论分析,衰老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1肾肾为先天之本,肾所藏之精气肾气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素问·上古天真论》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固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医学正传》中指出“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指出肾中精气盛衰与否,与人体的衰老密切相关。
多发性子宫肌瘤治疗论文
【关键词】任继学多发性子宫肌瘤并乳癖
某女,53岁。初诊日期:20030607。因月经过多1年就诊。患者1年前出现月经量多,经期延长,遂就诊于市某医院,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曾服用中药治疗而无效。现症: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心悸,乏力,手足心热,盗汗,夜寐多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数。诊断:多发性子宫肌瘤。治法:补气养血调经,凉血活血止血。方药:生绵芪20g,当归头15g,丹皮10g,生地炭20g,大黄炭10g,桂枝15g,茯苓15g,黑芝麻15g,苎麻根20g,益母草10g,莲房炭15g。水煎服。
按:急则治其标,该患者月经过多虽由“多发性子宫肌瘤”所导致,但肌瘤并非一日所生成,亦非一日可消除,且其随着天癸的衰竭而有渐消缓散的趋势,故可暂时不予治疗,而以止血调经为要务。生绵芪、当归头补气养血止血;生地炭、大黄炭、苎麻根、莲房炭凉血止血而不留淤;桂枝、茯苓、丹皮三者伍用化裁于“桂枝茯苓丸”,取缓消癥块之义;益母草活血调经;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全方以炭类止血见长,共奏调经止血之功。
二诊至三诊:20030614~20030621。药后乏力好转,心烦,舌红少苔,脉沉弦有力。此阶段治法不变,或加炒海螵蛸、荆芥炭以止血,或加阿胶、枸杞以补血扶正。
四诊:20030629。自初诊药后,月经至今未潮,体力增加,但胸闷,心悸,舌淡红,少苔,脉沉弦有力。方药:制香附15g,岷当归15g,枳壳15g,桔梗10g,生地15g,茯神木15g,远志15g,大黄炭10g,炙芪15g,丹皮15g,贯众炭15g,桂元肉10g。水煎服。
按:患者冲任失调,肝气郁滞故胸闷;气血不足,血不养心故心悸。制香附疏肝解郁而不耗气伤阴;枳壳、桔梗理气宽胸;炙芪、岷当归、生地、桂元肉补气滋阴养血;茯神木、远志安神定悸;大黄炭、贯众炭、丹皮凉血止血而不留淤。全方以理气扶正为主,兼以止血。
中西医衰老学说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古今文献,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以临床比较为依据,将脾胃虚衰、肾气虚衰、气虚血瘀与现代衰老学说进行比较探讨。现代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缺乏与变化等对寿命产生影响,肾气衰与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降低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微循环障碍可导致机体功能减退,证实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故应把中医衰老理论与现代的衰老学说加以比较和验证,让古老的中医加入到现代医学大合唱中,发展和完善自己,为人类的健康长寿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衰老脾胃虚衰肾气虚衰气虚血淤蛋白质内分泌免疫功能微循环
从古到今,人们对衰老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解,提出了许多的假说和设想。现代医学的衰老学说通常可归纳为两大类:遗传论和环境论。近代诸多衰老学说如生物钟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免疫学说、脑的衰老中心学说等都可以概括在这两大类之中。
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的发展变化无外乎内外两个因素所决定。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互相转化。中医关于衰老的认识,一开始就站在哲学的高度,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和科学的结论。有的甚至是天才的预言和命题。如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夫人生器质既禀于有生之初,则具一定之数,似不可以人力强者。第禀得其全而养能合道,必将更寿;禀失其全而养复违和,能无更大。”徐灵胎也指出:“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焉。所谓定分焉,元气也,其形成之时,已有定数。”中医文献在肯定“天年”“定分”“定数”之类客观规律的同时,也指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如张景岳对《灵枢》“天年有定数”的解释时说:“所谓天定则能胜人,人定则能胜天也。”
中医关于衰老的理论。截至目前,计有五种学说:脾胃虚衰学说,肾气虚衰学说,其他脏腑虚损学说,阴阳失调学说,气滞血瘀学说。近年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医衰老理论的研究日趋活跃。笔者纵观中医衰老学说的研究进展与现代医学衰老学说的理论,发现有交织趋同,互相验证的态势。但中医的衰老学说理论有鲜明的特色并具有整体观的优势,同时受时代的限制囿于宏观上的推理和定性分析而缺乏微观方面的探求和定量分析。本文就中医的衰老学说和现代医学对衰老的认识从宏观立论到微观分析,从天才的预言到实验室研究进行综合比较对照。
1脾胃虚衰理论和现代医学认识的比较
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复方用药的应用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卵巢早衰中药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近10年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有关卵巢早衰的中医文献,筛选运用EndnoteX8软件、SPSS22.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及挖掘用药规律。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181篇文献,其中使用药物2628次,包括不同中药148味。对使用频次超过平均频率以上的药物进行分析,发现使用频次前3位的单味药物分别是熟地黄、当归、菟丝子;中药治疗卵巢早衰多选用补虚药,其次是活血化瘀药。中药多归肝经、肾经、心经;聚类分析得到药物组合42个。结论治疗卵巢早衰多从肝、肾论治,用药多以温补为主,多从补虚及活血化瘀等方法进行组方治疗。卵巢早衰主要指女子于月经初潮至40岁前,闭经持续时间至少4个月或以上,而在激素检查上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血清促卵泡激素(FSH)>40U/L,促黄体生成激素(LH)>30U/L,同时雌二醇(E2)<20pg/mL[1]。临床上多表现为闭经、不孕、绝经期症状(潮热、多汗、情绪改变、失眠、记忆力减退、感觉异常、性交困难等)、第二性征及生殖器官的萎缩[2]。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压力不断增加,有研究表明患有卵巢早衰的女性有逐年上升趋势,年龄也逐渐年轻化[3]。因此,卵巢早衰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现代中医治疗卵巢早衰多以中药人工周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疏导等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因此笔者通过阅读探究近10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的文献,对治疗本病的中医用药规律进行了整理,以期为临床中医治疗卵巢早衰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选用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平台(WanFang)、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2010年1月—2020年5月以中药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关键词为“卵巢早衰”“卵巢功能早衰”,检索日期为2010年1月—2020年5月。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明确诊断为卵巢早衰,有相应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2)治疗组以中药复方为主且病例数≥20例,有效率≥70%,均设有对照组。可合并其他西医药物、手术及中医针灸等辅助治疗手段。排除标准:(1)单纯动物组织形态学实验研究文献。(2)诊疗评价、具体方剂或诊断标准不清晰者。(3)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及综述研究。从中筛选出与治疗卵巢早衰有关的文献180篇、复方2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