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群体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0 20:00: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特殊群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帮扶特殊弱势群体思考
近年来,**县劳动保障系统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方位服务于企业需求,坚持“四个善待、四个面向”的人文服务理念,在服务特殊、特困和弱势群体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县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腹地,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虽经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传统农业县份的地位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全县80万人口中,农村户籍人口51.2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4.06%。虽然在这部分人群当中,向二三产业转移有相当大的人群,但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城镇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应该占人口的65%左右,但实际在二三产业中的就业人数约16万,约占城镇有劳动能力人口的80%左右。从各类社会保险参保情况来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6.31万人,社保关系封存人数0.8万人,医疗保险6万人,城镇居民医疗统筹4.85万人,工伤保险5.2万人,女职工生育保险4.87万人,农村保险(包括新农保)10.6万人。由此可见,**县各类社会保障人数并不充分。形成社会保障不够充分的原因故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据调查,**县特殊、弱势群体主要由五个方面人群构成:原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的下岗、失业人员,“4050”就业不充分和身体残疾人员,城镇、农村的特困户,因灾病等特殊原因返贫人员,以及村居干部等等。这些人员分布情况是:乡村集镇大于县城中心区;一、二产业兼顾就业的人群大于二、三产业就业的人群;农村户籍人口大于城镇户籍人口。特殊、弱势群体的形成,有企业改制后,年龄偏大,技能水平不适应现代企业需求,或由于不可预见的病灾等特殊情况致使家庭返贫,社会救助又不够充分,以及受政策层面的影响,未能及时进行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特殊、弱势群体若不及时予以帮抚,其后果是令人担忧的:首先,让这部分人员长期游离于社会保障的网络之外,他们老无所养,病无所医,生存危机加剧,将会给这部分人员造成严重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原则,不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从而给社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其次,直接造成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的人数下降,缴费工资基数减少,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基金更加不堪重负,降低了社会保险的抗风险能力,对社会保障体系有序建立危害极大。
针对特殊弱势群体,**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从加速小康社会进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沿着积极构建城乡统筹一体化保障体系的思路,密切关注民生,关注特殊、弱势群体,灵活掌握政策,大胆创新机制,为这部分人员排忧解难,相继出台和施行了八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备受省内外同行业广泛关注。
一是大胆拆除人置障碍,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本着“低标准、广覆盖”的原则,大胆拆除人置障碍尽量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对凡是能纳进社保网络的人员,在参保资格认定上一律“绿灯放行”。
二是关注中断缴费人员,接续关系一律享受优惠政策。从2007年4月份开始,**县率先在全省出台了接续社保关系的优惠政策,凡自愿接续社保关系的下岗失业人员,一律按历年缴费基数缴费,免收利息和滞纳金。截至今年5月底,**县接续社保关系已有8750多人。
城镇特殊群体救助资金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解决城镇特殊困难群体在生活、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障我市处于困难境地群众的基本生活,根据自治区财政厅、民政厅《自治区社会救助资金筹集管理使用暂行办法》(新财企〔20**〕178号),按照“量力而行、广覆盖、低标准、救急、缓难”和“公平、公开、合理”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二条成立**市社会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市社会救助管理工作,负责协调、解决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及使用中的重大问题。
市社会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对各区(县)社会救助资金筹集、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
各区(县)民政部门相应设立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受理本辖区内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申请,负责社会救助资金的管理、使用等工作。
群众文化均等化谈特殊群体文化服务
摘要:现阶段,我国群众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人民群众得到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的文化服务,大大满足了精神文化需求。但是在此过程中,留守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非常容易被忽略。基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文化馆应该为特殊群体量身定制文化服务,使他们也能够同样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关键词:群众文化;均等化;特殊群体文化服务
文化馆的建立,其目的和价值在于落实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里的人民群众指的是人民群众这一整体,当然包括了留守儿童、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针对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体现了文化馆服务的均等化,也为文化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作为县级文化馆而言,应该充分了解特殊群体文化服务的价值和意义,并且通过多渠道来强化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使特殊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一、现阶段国内特殊群体文化服务的现状以及问题概述
所谓的特殊群体,乃是指生活困难的家庭与个人、限制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生存质量较低的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因其自身的遭遇,故而在社会流行文化圈面前表现得难以融入。由此使得其长期面临着文化生活困顿的状态,久而久之,其审美水平同社会一般审美水平出现脱节。此外,前述群体收入水平有限,故而其文化诉求亦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更是无从谈起。作为文化馆而言,其成立目的便在于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无差别的文化服务,由此可见,特殊群体抑或是边缘人群,文化馆亦应当给予其文化诉求给予关注。面对特殊群体文化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相当一部分文化馆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不过在实践当中,依然有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由此使得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诉求尚且未能得到有效的应对。
二、特殊群体文化服务的意义
特殊困难群体土坯房改造工作总结
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开局大事,是关系民生福祉的民生工程。我乡一直把优先解决困难群体建房作为土坯房改造的重点之一。
一、加大宣传引导,困难群体宣传采取点对点宣传方式。
在印发宣传单、刊出宣传栏、张挂宣传横幅的基础上,坚持“深入群众、加强宣传、不留死角”的原则,利用阵地宣传、入户宣传、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和解读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针对特殊困难群体,采用乡、村两级干部点对点的宣传方法,一个干部针对一户困难户做宣传动员工作。
二、充分发挥特殊困难群体代建点的示范作用,引导困难群体进行土坯房改造。
我乡在村集中建房点为5户五保、低保、残疾贫困户建设专门的特殊困难群体代建点,他们都是孤苦无依的无房户,通过整合乡级代建款、村级代建款、政策补助款三方资金为他们共建50平方米新房,切实让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阳光普照到急需人群。通过集中代建点的建设,让其他特殊困难土坯房改造农户认识到作为特殊困难群体进行土坯房改造是完全可行的。特殊群体代建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优先解决困难群体建房确保政策真正惠民。
扶贫开发特殊困难群体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瞄准贫困对象,消除贫困“死角”,切实加大对我县特殊贫困群体的扶持力度,我办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工作实际,对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特殊贫困群体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东部。全县总面积222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683.8平方公里。总人口35.1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18万人。特殊贫困群体聚集于水田、西北勒等7个乡镇24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该特殊贫困群体有3923户15357人,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758元的人口有13326人,需易地搬迁736人,未达抗震要求需加固改造2091户,未达抗震要求需拆除重建2407户,有6个行政村不通公路,7个行政村未建立卫生室,17个行政村未建文化活动室,35个自然村未通公路,2个自然村未通电,51个自然村未通广播电视,62个自然村没有安全饮用水。
二、以往项目的覆盖情况
2005年至2008年,××县共实施了159个整村推进项目,分布于水田,老寨等11个乡镇。项目总投资8913.8万元,完成项目建设内容为:村内道路硬化258.87公里,乡村道路44.75公里,蓄水池6个,坝塘4个26250m3,小水窖440口,饮水管道20.04公里,输电线路10公里,农田地改造1299亩,沼气池3771个,文化活动室46间,卫生室17间,卫生厕所71个,危房改造14户,道路绿化0.9公里,扶持发展种植业4.03万亩,大牲畜8740头(匹),科技培训1293期12.96万人次。
三、致贫因素
特殊群体学生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以及当今教学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对高职院校特殊群体学生的人才培养研究,但这一过程似乎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进,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制约着特殊群体学生们的进一步发展。那么究竟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加强对这一群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呢,文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提供给业内有关人士一些启发性的指导。
[关键词]高职院校;特殊群体;职业能力;人才培养
现阶段,各个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正处于一个从外延到内涵不断深化的阶段。但是长期以来,压抑式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群体的职业能力已经成为当今21世纪教育研究发改委员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
职业能力,顾名思义,就是指让学生们在校期间就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要适应未来社会对于人才发展的需求。要知道,在大学阶段是学生们提升自己能力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要将在校所学的基本知识与进入社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这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说这是他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特殊阶段,如果在这个时期出现不可挽回的问题,就会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了真正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各个高职院校一定要制定一套完备的教学体制,结合学生们自身的学习情况,引发他们的职业兴趣,提高其职业技能,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社会激烈竞争当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2高职院校学生特殊群体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人文教育特殊群体就业路径研究
摘要:高校大学生中特殊群体占据一定的比例,他们在学习生活和毕业就业等方面承受更大的压力。如何开展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管理,帮助他们顺利毕业就业,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关键词: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特征;就业路径
高校特殊群体是人为划分的、方便研究而存在的非正式的学生群体。高校特殊群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学习困难学生群体、生理缺陷学生群体、心理亚健康学生群体、违纪学生群体、网络成瘾学生群体、单亲家庭学生群体等[1]。他们由于自身或外在客观原因,在经济条件、教育资源享用、竞争能力等一个或多个方面处于劣势境况,在学习生活和毕业就业等方面承受更大的压力。帮助他们成人成才,是目前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一、高校特殊群体就业路径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就业路径是指择业的范围、途径,帮助特殊群体开拓就业路径就是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增加自身实力,最终成功择业就业,有利于创建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维护校园的和谐有序。(二)有利于促进特殊群体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对于特殊群体,我们要心思缜密、善于观察,给他们营造温暖、舒心的学习生活氛围,帮助他们制定适合的学习和择业规划,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既是促进特殊群体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对他们加强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三)有利于建立健全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高校、政府共同协调配合,高校建立的特殊群体档案、特殊群体就业信息网为政府有效开展工作奠定基础,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为高校特殊群体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目前大学生就业普遍较难,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有时不能契合,要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根据市场需求,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特殊群体作为大学校园里占据一定比例存在的群体,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日益增多的趋势,新一代的大学生,明显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更差,更容易引发心理危机。为此,应帮助特殊群体拓宽就业路径,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二、高校特殊群体就业特征分析
街道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服务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根据《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关于开展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服务试点的通知》以及县政府下发的《县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服务试点方案》文件,现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明确工作对象
1、持续做好“兜底保障对象”的社会救助对已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的家庭和个人,持续做好跟踪。对因疫情影响或因病因灾造成生活困境的,给予临时救助。
2、积极关注“低收入贫困对象”的帮扶救助
要对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的1倍(含),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且因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因灾因病因学造成困难的家庭或个人,及时纳入低保救助或临时救助。尤其是要关注受疫情影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临时救助对象、近期申请未通过对象、近期退保对象中新出现的困难对象,做好筛查,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应保尽保,对支出型困难的予以临时救助。
3、重点探索“特殊困难对象”的精准救助
义教学校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办法
一、指导思想
为贯实科学发展观,具体落实《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增强和改良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8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任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9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依照以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推进教育公道,促进社会和谐,加速任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的
紧紧依托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力量,切实构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制地维护好中小学生特殊群体的正当权益。调动一切教育资源,具体关喜欢家庭经济坚苦的贫穷生、学习有坚苦的学困生和爸爸妈妈外出经商、务工的留守学生,努力营建健康、高兴、对等、和谐的生长情况,保证各类学生都能健康高兴生长。
三、工作办法
(一)坚持健全帮扶机制,充分发扬学校主阵地的效果。一是坚持健全指导负责制和科学审核评价方法。各校要成立帮扶工作指导小组,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把推进帮扶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治理的主要构成局部,归入到工作目的系统之中,按期对教员进行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主要根据,使学校成为关喜欢特殊群体学生,促进特殊群体学生健康生长的主阵地。二是坚持健全保证活动人口适龄后代承受任务教育的机制。依照有关文件精神,符合就读要求的活动人口适龄后代依照就近入学的准则到指定中小学就读,享用与当地学生统一待遇,在收费、评优奖励、入队入团、升学测验、坚苦津贴及课外教育活动等方面与当地学生天公地道。三是坚持校内教员与留守学生结对帮扶准则。各校要摸清留守学生的数目,调查留守学生的家庭状况,坚持留守学生档案。要普遍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对家庭坚苦的留守学生进行“一对一”赞助帮扶,为每个留守学生确定一名教员负责帮扶。对学习较费劲的留守学生,教员要耐性认真地指导他们,协助他们坚持学习的决心;关于家庭坚苦的留守学生,学校要积极为他们请求救助,缓解他们经济上的压力。帮扶教员每周要同帮扶对象进行一次谈心交心、每月进行一次家访,实时反应他们在校时期的状况,会同监护人一同做勤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四是坚持校外任务指导员队伍和“家长”队伍。各校要从老党员、老教员、老干部、老兵士、老榜样中延聘一批校外任务指导员,普遍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艰辛斗争教育和喜欢国主义教育,与学校一起做勤学生操行方面的教育指导。倡议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镇村干部、有帮扶才能的社会各界喜欢心人士做留守学生“家长”。在“家长”中履行“五个一”活动,即每周与学生联络交流、指导功课一次;每月与学生爸爸妈妈、任课教员、托管人联络一次;每两月到学生家中走访一次;每学期初制订一份帮扶方案书;每学期末撰写一份帮扶工作总结或教育经历文章。五是坚持保证学生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应急机制。各校要坚持和完善安全教育和治理的各项规章准则,执行安全工作责任制,制订安全工作预案,实时妥善处置安全事故和突发事情。学生在校时期碰到突发事情,要实时奉告家长或托付监护人。要层层签署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保证学生在安全的情况中生长。六是坚持心思健康绿色通道。各校要充分应用心思健康教育课、收集、“心思征询室”等方法,积极开通亲情电话或电子信箱,坚持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给学生以心思征询和指导。对留守学生、贫穷生和学困生的心思妨碍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思征询活动。要增强对特殊群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指导和练习,并结合实践开展德育实践,加强学生的心思调适才能。经过按期举办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使特殊群体学生都能在欢欣敦睦、积极向上的情况中学习生长。
衔接特殊群体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进行心理上的衔接形成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进行师生情感的衔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进行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培养会学习的能力;分层教学实现语言知识上的衔接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中小学英语教师共同努力搞好衔接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流动人口子女在汉上学的有11.33万人、生理因素是造成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心理因素与学习困难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情感态度还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语言学习、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有效保证、养成根据发音规律记单词的习惯、每天坚持自觉听、读、背、说英语的习惯、课前预习、课堂记笔记、课后整理的习惯、城乡学生同坐在一个教室,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更加明显、中学英语教师应深入小学英语课堂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进城务工子女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是大家所要关注的问题。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中学英语教师应该采用正确有效的策略,做好这一特殊群体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才能使七年级的新生尽快地适应新环境,以乐观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到中学英语学习当中,掌握行之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培养他们会学习英语的能力和持续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进城务工子女心理情感衔接策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通知指出“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接受主渠道作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要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的接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就学。……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占已达1.14亿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有643万人。据统计,武汉流动人口已达115万人。流动人口子女在汉上学的有11.33万人。武汉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从2005年开始实行免收借读费,让进城务工子女到就近的指定的公办中小学就读。我校就是其中之一。我校是中小学“一条龙”的学校,免收借读费以来,各年级每学期都有农民工子女前来就读。这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给初中英语起始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这给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这一特殊群体,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衔接策略。结合一线工作实际,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衔接:
一、进行心理上的衔接形成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
心理学表明:生理因素是造成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心理因素与学习困难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地位的低下,导致他们普遍有一种自卑心理,而这种自卑心理又影响到他们的孩子,我们老师首先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以免因经济条件的差异而造成心理障碍。这些学生当中年龄差距较大:十一岁至十四岁进初中一年级就读的都有,这种生理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心理上的差异,如果英语老师不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势必给日后的英语教学工作留下隐患。这些学生与城里的学生相比,普遍身材矮小、面黄肌瘦,而且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心理成熟较晚,行为好像是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营养不良所致。老师一方面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希望他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孩子进行体检、科学地给孩子补充营养,另一方面要告诉他们:你们已经是中学生了,要尽快成熟起来,再不能像小学生。多次的心理暗示能促进他们早日成熟起来。我们还会听到城里孩子喊他们“乡里人”,老师要及时利用进城务工子女刻苦学习、努力向上的事例教育城里学生;开展《家乡美》主题班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消除进城务工子女受歧视、不平等的心理。总之,我们要全方面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从根本上为以后的学习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