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0 12:59: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碳排放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碳排放权的私法逻辑构造
[摘要]通过对碳排放权概念的理论溯源,得出碳排放权及其交易框架的构建是以英美法系的财产法律制度为前提,我们不能把它和大陆法系国家私法领域的实体权利简单的相提并论。大陆法系国家“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的繁荣,为碳排放权进入物权领域提供了契合点。将准物权界定为他物权中的一种独立的权利类型,以一般法和特别法双重规定为立法模式,明确了碳排放权的法域归属。最后,笔者以我国《合同法》为碳排放权转让的基础法律形式,对碳排放权转让过程中相应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碳排放权;法律属性;法域归属;权利转让;法律问题
碳排放权及其交易制度是西方国家在探索环境问题市场化解决机制的过程中确立的一项法律制度。该项制度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在总量限定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平等主体间的交易行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转变使碳排放权概念进入私法领域成为可能。由于我国以公法形式对环境要素进行配置的传统,使得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实施遇到了障碍。
一、碳排放权概念的理论溯源
研究内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明晰,是学术研究根本性的前提。不同语境下,相同名词所代表的含义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因而笔者认为,下定义从来都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同理,科学的界定私法语境下的碳排放权的概念,是实现碳排放权私法化调整的根本性前提。但对该概念的理解,离不开对碳排放权产生的理论基础探究。应该说碳排放权的概念之所以能够进入私法领域,源于经济学家对环境问题的反思。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将大气环境容量资源界定为公共物品,无明确的产权特征,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某一特定权利主体在对该资源进行使用时,却不能排斥其他主体也对该标的行使权利的缘由。此时,作为大气环境容量资源的权利载体的碳排放权就倾向于体现出一种应然性的特征。也正是以此为逻辑起点,有学者将碳排放权视为人权或道德权,认为对该权利的享有应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借助政府的行政许可这种行为来确定该权利的存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主体的数量也在大幅度、不断增长,导致了竞争性使用的格局出现,大气环境容量资源稀缺性增强了,其已很难再作为纯粹的公共物品存在。科斯的产权经济学理论认为通过市场机制追求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边际成本的消减,能促使整体减排成本的降低,趋于最小化,从而实现成本—效益的最优。科斯提出“大气环境容量资源是一种产权,可以通过对大气环境容量资源进行交易,促进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在需求者之间的合理配置”。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又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了排污权交易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以满足环境要求为前提,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一样被买进和卖出,以此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同时降低控制成本”[1]23。另外,大气环境容量资源的全球流动性使得碳排放权首先是一个基于国际法而产生的概念,在国际谈判语境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明确了碳排放权作为排污权的下位概念,是国际法律体系下产生的新型权利,同时该公约又以科斯的产权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通过对碳排放权概念的理论溯源,我们可以明确的是碳排放权首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而后才进入法学领域。是科斯的产权经济学理论,使得原本仅具有生态属性的大气环境容量具有了经济属性;同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又为大气环境容量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现实路径。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应然状态下的“人权”已经无法准确诠释《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碳排放权,它是在保障公民基本生存需要的前提下,权利主体有限大气环境容量的使用行为开始受到来自于国家公权力的干预。这种干预涵盖了纵向干预和横向干预两个方面,即对国家许可行为的管理,和对市场交易行为的管理。因此,所谓碳排放权是指权利主体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法律所赋予的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这种权利实质上是权利主体获取的一定数量的气候环境资源使用权[2]29。那么,这种大气环境资源使用权能否作为一项实体权利而为私法所直接吸纳进来呢?如果不能,又如何为其在私法领域的权利谱系中定位呢?笔者认为,无论是科斯的产权经济学理论还是国际谈判语境下的碳排放权及其交易框架的构建,均是以英美法系的财产法律制度为前提,我们不能把它和大陆法系国家私法领域的实体权利简单的相提并论。总之,将碳排放权作为合同履行标的需要更充分的法理依据。
二、碳排放权与其他权利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碳排放权会计处理国际比较
摘要: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及低碳经济的开展有力地控制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作为一种新资源(碳排放权)可在各国间进行交易,由此碳排放权会计出现。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快速发展,参与节碳减排的公司势必会面临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这一现实问题,但学术与实务界未就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方面达成一致。鉴于此,本文以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国际比较为研究方向,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规定及会计确认与计量、信息披露的比较,并得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确认碳排放权信息披露会计计量
一、引言
近年来,极端气候与持续的雾霾天气频发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相关研究显示,造成极端天气与气候变暖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加节制的燃烧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从而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为解决上述日益严峻的问题全球开启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新模式。发达国家中英国最先意识到节碳减排的重要性并宣布至2050年成为一个低碳国家;美国相继出台了有关低碳能源的法律法规,积极开展低碳经济;日本虽领土面积小但对世界环境破坏严重,其大力发展新能源以实现碳排放量的减少。而我国虽是发展中国家但碳排放量不容小觑,节碳减排活动刻不容缓。我国通过创建碳交易所以实现公司间减碳项目的合作,从而为缓解温室效应付诸行动。据全球碳交易所相关数据表明,2007年世界碳排放权交易规模大幅扩张,交易额较往年增长了80%以上,截止到目前,每年碳交易市场总额为700多亿美元以上,由此可见整个碳排放交易市场呈现爆炸式增长。目前,我国现有交易地区数量已达到七个,相关研究者将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置存在的不足作为研究的重点,我国较国外先进理论与实务方面仍较为落后。基于此,本文从国际与国内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的理论与实务进行研究,并从中发现了我国与国际碳排放权处理方式存在的分歧,通过借鉴国际上碳排放权优秀的会计处理方式提出了适合我国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的相关建议,从而促进我国节碳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国际比较
(一)我国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规定。当前我国碳交易产品包括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与配额两种类型,两者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流通范围不同,前者可在全部试点地区流通,后者仅可在本地区范围内流通。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存在以下特点:配额集中度高。与中小型公司相比大型公司获有碳排放权额度更大。政策敏感性高。目前我国市场主要受政府的干预从而明确其价格。我国现有的交易地区普遍存在共性缺陷如碳会计核算准则不一致,导致会计信息不具有可比性;碳市场交易缺乏流动性,交易活跃度与透明度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财政部制定了相关规定,主要针对以下方面。(1)科目设置层面。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发放通常包括无偿与有偿发放两种形式。政府免费分配的碳排放权额度仅登记在备查录中,一般不作任何账务处置;对于公司付出对价获得的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新设“碳排放权”会计科目进行核算;针对公司实际碳排放量与其所承担期末需交付的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新设“应付碳排放权”以反映,若公司所累计的实际碳排放量远远大于政府配额时,应将其作为一项负债。(2)账务处理层面。我国公司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相关会计处理包括三方面:公司免费获得碳排放权分配额度并用于自身生产经营;公司获得无偿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用于出售;公司有偿获得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并以交易为目的进行出售。其中具体会计账务处理如表1所示。(3)财务报表列示。通常公司所拥有的碳排放权期限为一年左右符合流动资产定义及特点,应列报在“存货”后,体现了公司拥有的资产。若公司的实排量远超于其所持有的额度,应将其作为一项负债,并根据公司实际碳排放量的公允价值进行确定,与此同时,在核算公司所承担的义务时,公司应设置“应付碳排放权”会计科目对此进行反映。公司的负债通常归于流动负债,其原因在于每年末公司需支付与实排量相等的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对于公司所负担的义务价值,公司应单独设置“应付碳排放权”在“应付账款”科目之后,并将其列示在流动负债中。与碳排放有关的非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也应披露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二)国外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规定。(1)欧盟国家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规定。欧盟于2003年创建了欧洲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EUETS),该体系规定了须实施低碳减排的主体(能源密集型与电力)及相关行业(石油、钢铁、造纸等)。在欧洲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下,公司可采用政府无偿分配与公司有偿购入两种方式从而获得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随着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快速发展及市场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司获得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已由最初的政府免费分配发展至目前的有偿购入或拍卖方式,由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渐转变为利用市场化机制,预计未来完全取消无偿分配方式,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总量配额交易体系意味着欧盟成员国公司所拥有的碳排放额度并不是无限制的,控排公司应在给定的碳排放权限定额度以内,自由选择出售还是购入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从而满足公司的生产经营运作。该体系还规定若控排公司实排量超过所持有的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相关公司不但要支付对价购买超出部分的碳排放配额,而且要受到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惩处。以下为欧盟成员国碳排放权会计核算具体情况。由表2分析得出,碳排放权初始确认模式下采用存货模式的仅有奥地利与德国两个国家,法国、葡萄牙等四个国家均采用无形资产模式。通常采用政府免费分配与公司购入两种方式获得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针对公司有偿购入的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上述六个国家中仅有葡萄牙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其余成员国均运用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对于政府免费分配的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欧盟成员国均选用了公允价值属性进行计量,未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原因在于未支付对价,也就不存在购买支出的情况,进而不能采用历史成本进行后续计量。(2)美国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规定。IASB与FASB在碳排放权的以下会计处理方面达成统一:一是将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的获得方式为政府免费分配的认定为一项资产;二是与之相关的负债与资产其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统一选用公允价值属性进行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的后续计量;三是控排公司需在本期末交付与本期实际碳排放量相等的碳排放权额度,并将其认定为公司需负担的一项现时义务,也就意味着公司负债应在本期获得分配的额度时确定。由于美国公司获得配额普遍存在两种目的:其一,为促进公司经营运转,并且将其转换至所制造的产品内;其二,为获取交易利差。公司进行短期出售从而获取差价。因此,美国公司选择将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计入存货会计科目中亦或是无形资产会计科目中。针对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所采用的计量属性,美国公司大多利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3)日本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规定。为促进本国节碳减排的快速发展,日本建立了东京总量限制交易体系,并且了《碳排放权指南》,该指南是以公司拥有碳排放配额的目的为基础由此引导公司作出不同的分类处理。一是以进行投资为目的从而获得的碳排放权,将其认定为一项衍生金融工具;二是以履行交付义务为目的从而获得碳排放权,应在初始确认时认定为一项无形资产;三是以交易为目的而获有的碳排放权,将其作为一项存货。指南中相关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的具体会计核算如下:其一,以维持公司生产经营运转为目的,通过购入或拍卖方式获得的配额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入账,与此同时实行减值测试并调节其账面价值。其二,以交易为目的并且是采用拍卖或有偿购买方式以此获得的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将其计入存货会计科目中,并且进行初始计量时需根据其获得时的成本以此核算。(三)国内外碳排放权会计处理对比。(1)国内外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对比。根据对上述国家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相关规定的了解发现国家及地区间存在较多不同之处,具体差异如表3所示。其中我国与其他国家最显著的特点是:我国新设“碳排放权资产”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而其他国家则是基于现存的会计科目从而进行相关会计处理。(2)碳排放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比。针对碳排放权会计信息披露层面的标准各个国家有所不同。法国要求节碳控排公司须在年报中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及控排效果。日本则规定节碳控排公司需公开披露全方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减排措施、战略及效果。我国征集意见稿中规定对于拍卖或有偿购入获得的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的公司应设置“碳排放权”科目进行会计处理,由于拥有的碳排放权期限通常在一年之内符合流动资产的定义,将其作为一项资产列报在“存货”后面;若公司实排量超于所持有的碳排放权额度时,应将其作为负债并按照公司实排量的公允价值入账,设置“应付碳排放权”作为公司的一项会计科目,通常情况下公司在年末交付与实排量相等的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属于一项流动负债,应单独设置“应付碳排放权”会计科目以体现其实值。同时公司还应增加披露拥有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所选用的确认与计量属性、会计政策及方式等。从上述国家对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披露的规定分析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节碳控排公司单独出具披露有关碳排放权会计信息的报告,并将其确认为一个独立的会计核算系统;二是节碳控排公司同时在财务报表与附注中披露,包括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中进行披露,资产负债表中则应在会计科目中进行列示,包括其获得的方式、来源、时期及目的则在附注中进行披露。(四)国内外关于碳排放权会计的分歧(1)碳排放权确认资产类型的分歧。当前世界上有关碳排放权的资产类型包括无形资产、存货、金融资产以及碳排放权资产。第一种是针对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该观点的理由为碳排放权满足无形资产的认定条件(无实物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长期资产的性质,公司拥有碳排放权的期限为1至2年内,并且可递延或跨期使用。公司拥有碳配额的目的为维持经营运作或是交易获取差价,上述观点满足维持经营运作的目的,而交易获取差价是短期行为与上述观点中的长期资产不符,将其认定为无形资产不具有合理性。第二种为确认为存货。该观点认为在一定程度受到美国FERC的影响,且公司排放的温室气体为生产经营中所制造的副产品,是存货价值中的一部分。但该种观点存在一定的问题,碳排放权是无形的其未符合存货具有实物形态的特征。因此将碳排放权认定为存货也是不合理的。第三种将碳排放权认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拥有该种观点的理由为碳排放权可进行期货交易也可现货交易。欧洲气候交易所存在两种期货交易所与两种期权交易所,表明了确认金融资产所需市场环境要求较高,而对于我国现有的碳市场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若运用公允价值进行核算将会导致碳排放权价值发生变动,不利于碳市场的稳定。第四种观点将碳排放权认定为一项新的碳排放权资产会计科目。其理由为我国目前现有的会计科目难以满足碳排放权的确认与核算,且公司持有碳排放权的目的多样且来源复杂。(2)无偿分配的配额是否应确认为资产的分歧。针对免费获得的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是否应确认为公司的一项资产并未有明确的定论。一种看法认为,政府免费分配的碳配额应认定为一项资产,同意该看法的研究学者认为获取碳排放配额的来源无论是有偿还是无偿,公司的最终用途是维持公司的经营运作从而将其价值进行交易从中取得差价或是转换为产品成本,不能因来源有差异就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另一种看法认为,无偿获得碳配额无需进行账务处理,理由为免费获得的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未满足资产的认定,且无偿意味着公司未付出对价,没有历史成本,若将其认定为一项资产则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核算,但若该计量属性运用过程中存在难度那么将直接影响碳排放权成本核算的准确性。(3)碳排放权的计量属性分歧。目前研究学者对碳排放权的计量属性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因该模式能更好的体现经济实质,符合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特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规避政府无偿分配碳排配额的初始计量问题。与该观点相反的研究学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碳市场环境要求较高,且需要财会人员的职业判断,受主观影响较大。另一种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理由为该种模式基于受托责任观影响,反映了公司实付对价的具体情况,能够规避公允价值变动所导致的会计核算难度增加,具备了客观性与可靠性的特点。持有反对意见的则认为该模式仅仅反映过去的事项或交易,并且碳排放权的实际价值变动情况难以准确进行反映,进而影响公司做出正确的决策。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研讨
[提要]为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逐渐进入正轨。而随着碳排放权交易额的不断攀升以及碳排放权流动性的持续增加,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在执行的《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也显现出诸多不足。其中,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核算问题尤为明显。结合碳交易市场现状及现行准则,对会计核算处理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碳交易市场;会计核算
一、现行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介绍
在2020年1月1日起发布的现行碳排放权交易的暂行条例中规定,重点排放企业购入碳排放配额后将其作为碳排放权资产,并以购入当日的成本(包括手续费和相关税费等)进行计量,重点排放企业通过政府免费分配等方式无偿取得碳排放配额的,不做账务处理。重点排放企业使用购入的碳排放配额履约(履行减排义务)的,按照所使用配额的账面余额,计入营业外支出,相应减少碳排放权资产。重点排放企业出售碳排放配额,则需要根据配额取得来源的不同,分两种情况进行核算。对于重点排放企业出售购入的碳排放配额的,按照出售日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扣除交易手续费等相关税费),通过银行存款、碳排放权资产、营业外支出等科目核算;而对于其出售无偿取得的碳排放配额的,按照出售日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扣除交易手续费等相关税费),确认为营业外收入的增加。
二、现行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中的问题
(一)成本计量问题。我国碳排放权的购入采用以历史成本计价的方法。历史成本计价是指资产按照交易或取得时的实际价格进行入账,不涉及后续计量。在碳排放权市场体系不甚完善且碳排放配额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历史成本无法有效反映碳排放配额的实际价格和公允价值,从而可能会导致碳排放权资产的高估或低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项目也会被相应错误估计,从而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同时,由于企业碳排放权的购入成本由营业外支出核算,不影响营业成本和营业利润,而企业管理层的绩效考核目标往往与已动用资本回报率等财务指标有关,与这些指标挂钩的数据一般来源于营业利润、总资产等,几乎不受营业外支出的影响。在非财务指标方面,只有较少企业制定了同碳排放相关的考核标准,这就导致大多数企业管理层对碳排放权交易的重视程度和理解能力不到位。
碳排放权交易问题探讨
[摘要]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大气污染成为当下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本文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将稀缺资源碳排放权在企业的会计系统中作为生产要素进行反映。首先介绍了碳排放权交易现状,然后挖掘了我国目前碳排放权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利于我国碳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大气污染;碳排放权;碳市场
2018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2.7122万亿元,我国GDP总量突破80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6.9%。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日渐突显。国内一些中小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环境会计甚至形同虚设。为了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对碳排放权交易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碳排放交易现状
碳排放权是一种有价值的稀缺资源。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基于环境补偿机制而建设的,将过去的废气等污染物转换为生产者资产的市场机制。换言之,碳排放权交易是给企业设定排放上限,通过配额交易降低减排成本的一种交易制度。它使全社会共同分担节能降碳工作的成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使企业从中受益。假设A企业今年减排8万吨,此配额可以出售给需要配额的人,那么A企业将会多一条融资渠道。假设B公司是有害气体排放大户,每年都会面临高额罚款而导致产能受限,但如果其通过购买配额来提高排放限度,就会降低成本提高产能。经过具体专业的前期考量,再经过后期的交易,碳排放量只会减少而不会增加,所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积极性的激励约束机制。我国对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立场相当明确,从限制碳排放直到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碳减排措施正在逐步实施。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地区成为碳交易试点地区,例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截至2016年9月,试点的碳市场配额现货交易累计成交达到1.2亿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超过32亿人民币,各试点总体运行尚可,企业履约率普遍较高。尽管各试点地区交易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企业意见较多,但企业和政府都从中获得了不少宝贵经验。参与其中的企业大多能够积极应对,配合试点省市政府的减排计划,通过加强企业自身的碳排放管理建设、完善企业基础台账、加强节能技术改造等手段,有效地控制碳排放量,降低履约成本,确保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017年是第四个碳排放权履约期,各碳交易试点地区在运转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我国碳市场建设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深圳于2013年率先启动了碳交易,拉开了我国碳市场的帷幕。2017年,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启动。2018年2月,广州首笔碳排放权交易成功进行。某境外能源公司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买入10万吨碳排放配额,开启了广州地区首笔碳排放权交易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此笔业务成为广东省和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推动以“NRA+”为特殊账号开展跨境金融业务的创新举措。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目前正处于初级阶段,极其成熟活跃的碳排放市场还没有形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会走向成熟阶段,交易机制将会更加完备。
2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存在的问题
碳排放权法律问题思考
我国构建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原则
第一,公平原则,西方学者认为大气是人类的共有资源,因此往往采用全球外部性以及集体行动理论来解释国际气候合作,因此在国际碳减排额承担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不公平的问题。中国只有通过立法保护自己,才会避免其它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国家利益产生侵害。我们要强调我国人均排放水平的现实,全面权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第二,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巴厘路线图要求,在责任与义务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差异,其中发展中国家可以在持续发展的领域进行具体行动与项目行动,而发达国家承诺总体减排目标属于强制性的义务,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严格立法,禁止发达国家向我国施加更多的减排义务。
第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目前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相对较大,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也很难改善,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政府除了要应对碳排放相关的国内问题,更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基于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享有减排达标的豁免权。不过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咄咄逼人,我们需要加快立法的脚步,进一步捍卫我们的权利。
构建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要点
碳排放权交易合法性的问题从某种程度而言,碳排放交易就是指转让含碳温室气体排放行政许可,而要构建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就必须以承认这种行为的合法性为前置性条件。现在我国的基本法律体系中,针对这种行为的合法性还没有明确规定。在我国的《行政许可法》中有规定:行政许可权不得转让,但没有做出行政许可是否能够交易的规定。碳排放权及碳排放权交易均是新生事物,其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会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带来一定的突破。基于我国法律体系稳定性与协调性的角度而言,针对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法规的构建,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形式,以现有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为基础,加大力度在各地区制定地方性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碳排放权指标交易管理探讨
1大型集团公司开展碳排放权指标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2017年是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元年,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央企集团应加强内部对碳排放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归口管理,明确统筹管理部门,理顺内部管理机制,建立集团的碳排放管理机制,制定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工作方案”。对于集团公司来说,通过集中管理模式、或半集中半分散式管理模式,形成统一管理归口是集团公司应对全国统一碳排放管控的必要手段。如果由基层单位分散化管理,将导致集团碳排放权管理整体效率低下,碳交易成本高,甚至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1]。从目前碳市场治理结构来看,存在国家-省市两级,发改-企业-行业三重维度,如果不形成统一归口,很难形成话语权,反而受制于多个管理部门角色与视角差异,陷于被动;相反,如果集团形成统一管理归口,可以在政策倾斜和应对碳交易市场风险时形成有利局面。从国际与国内碳交易试点经验看出,只有形成统一的交易管理归口,聚集交易头寸,统一制定策略,才能形成市场主导地位,确保在市场定价中不被动,并且有能力实现自身经营预期。从推动集团节能降碳工作而言,不形成“数据-定价-技术-资本”四位一体的局面,很难对集团既定节能降碳目标形成推动作用,也无法充分利用碳市场以及其他相关政策带来的机遇,并应对政策形成压力和挑战[2]。
2大型集团公司开展碳排放权指标交易管理的工作要点
2.1建立集团碳交易管理体系并统筹管理碳指标。借鉴欧盟碳交易体系(EUETS)实践经验,以及目前国内碳交易试点的交易管理实践,通过集团层面或分公司层面统一开展碳交易业务,同时指导下属企业完成碳排放履约。这样做的优势是可以发挥规模优势实现盈利或降低履约成本,同时实现了低成本减排,并通过碳市场的妥善管理获得盈利。因此,大型国有集团公司在实现集团碳资产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自身碳资产在碳市场中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以有效降低履约和交易带来的市场风险[3]。2.2统筹管理抵消额(CCER)的开发与使用。大型国有集团公司应合理制定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规划和进展,并统一规划CCER项目开发规模和进度,可以优先满足下属排放企业需求,兼顾目标市场碳交易经营需要。针对下属排放单位配额盈缺情况,确定需求与履约方案,根据市场价格趋势决定集团下属CCER项目和外购CCER数量配置。2.3借助碳金融工具,支撑集团相关业务发展。结合可行的碳金融工具(如质押、回购、大型减排项目债券融资、碳资产证券化、期货等),探索适合集团的碳金融发展模式,评估企业节能降碳、参与碳交易资金需求,确定资金机制与规模,最大限度发挥集团碳资产的金融属性,创造资金价值。
3集团公司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展碳排放权指标交易管理的目标
基于可靠的碳管理软件系统实施集团公司碳排放权管理,替代低效的逐级填表上报方式,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内部碳排放/减排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对集团公司内部历年基准碳排放摸底统计和未来的碳资产管理能力均有重要价值[4]。结合集团公司的管理需求,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展碳排放权指标交易管理的目标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分级分类建立集团统一的碳排放基础信息库;包括碳资产总量及其地区分布、行业分布、重点排放设施情况等信息。(2)绘制重点碳排放设施的数据地图。(3)满足各单位碳核查、碳交易和信息披露的要求。(4)及时关注研究国家的碳减排政策和碳交易情况,为碳市场启动后的履约管理和交易管理作准备。(5)为集团内部企业转让配额提供信息,促进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配额的内部交易,降低企业发展的履约成本。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分析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现今人类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人类要长期面对的持久战。气候变化不仅和经济社会环境相关,对我国的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意义深远。2015年举办的巴黎气候大会,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形成了巴黎协定,我国也做出了承诺,许诺到2030年达到碳峰值,并且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60%到65%。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将会把减少碳排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把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放在重要的位置。巴黎气候大会之后,国内外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也达到了空前的状态,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提到,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到2020年力争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公开透明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我国碳市场建设已经提上日程,本文分析碳市场建设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推动碳市场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碳市场建设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1碳市场建设情况
我国碳市场的建设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与建设阶段,时间为2015-2016年,目前,我国已经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正在启动碳市场的建立;第二阶段为试运行与逐步完善阶段,时间是2017-2019年,在这一阶段,我国将全面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建立碳市场;第三阶段为全面实施阶段,时间是2020年以后,在这一阶段,将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完善碳排放交易体系,并且进一步探讨如何与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形成对接。目前,中国已经在七个省市全面启动了碳交易试点,各试点在运转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由于七个试点横跨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域,全国各地方经济差距相对明显相差显著,制度设计能够展现出各区域的特点。深圳设计制度指导目标是市场化,湖北的重点是市场能否有活力生机,北京和上海重视履约管理,而广东的重点则是一级市场,重庆企业配额自主申报的配发模式形式。各个试点碳交易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截至2016年9月,试点的碳市场配额现货交易累计成交达到了1.2亿t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超过32亿人民币[1]。
2碳市场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2]2.1排放总量的确定和分配具有不确定性。巴黎协定以后,中国与国际社会、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关于碳减排指标的分配存在很多博弈点,碳排放总量的确定以及怎样分配主要受经济、政治、环境、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2030年达峰的目标具体该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目前还没有制定准确的方式和方法,总量如何分配需要进行具体的研究,如果提前完成2030年达峰目标,则经济会受到影响,如果过于宽松则2030年达峰目标实现成问题。各个地方的本底条件不同,碳排放的控制难易程度也不同,这就需要政府来宏观的对碳排放的总额进行合理科学的分配,才能够在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情况下达到碳排放控制的目标。2.2碳市场产品价格随高耗能市场发展影响。碳市场中“碳”是一种虚拟物品,其价格是由卖卖双方的供需量来决定的,目前控排企业大多都是高耗能、高环境污染的大型企业,电力、供热、工业制造企业类型的大型企业居多,这些企业的排放往往较多。也就是说碳市场的产品———“碳”是在高耗能大户之间进行交易,如果一个企业超过了国家的配额,就会找配额多的企业进行购买,以完成任务,这样就使得“碳”的价格随着高耗能行业的发展而受到波动。在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高的时候,“碳”价就会很高,能源需求少的时候,“碳”价就会很低。2.3碳市场交易体系具有封闭性。从国际上碳市场交易体系的现状以及我国碳交易试点城市的现状来看,碳交易市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每个地区的试点是相互独立的,各地有各自的办法以及市场交易价格。七个试点城市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碳排放交易所,各自安排各自区域进行碳排放交易,如湖北、重庆等地方还限定了只能本地的碳进行交易,这就使得碳市场的主体之间各自独立。众所周知,市场只有开放和具有竞争才能够达到最优的配置效率,而目前相对封闭的市场是形不成成熟的碳市场,这对碳市场的建立也是一种挑战。
3推动碳市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碳排放权法律属性浅议
[提要]碳排放权在我国法律属性不是很明确,主要有物权说、准物权说、特许权说等。对于碳排放权这种新型权利的模糊界定,可能导致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出现漏洞。在碳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将其归为行政特许权更适合我国实际国情。
关键词:碳排放权;法律;物权;特许权
我国历来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2020年向世界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碳排放权市场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控制温室气体的制度工具,2021年7月16日,我国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以说中国市场的成败将决定气候变化的未来。从2011年分区域试点模式的地方碳排放市场,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制度明晰、监管有序、减排有效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体系,形成了全国性与地方性交易市场并存的格局。目前,全国碳市场的市场活跃度不高,参与行业和主体单一;交易量波动大,交易品种较少,只有碳排放权配额现货交易,尚未形成稳定可持续的成交量。我国法律对碳排放权是私法调整范畴还是公法调整范畴没有明确,目前主要是部委规章、地方文件,缺少统一的法律或行政法规。碳交易制度不完善、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不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碳市场的良性发展。
一、碳排放权的主体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已公布施行,其第四十二条定义的碳排放权“是指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第二十条指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按照第二十条和第四十二条规定,我们可以推导出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对象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种权利——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权益,这种权益大小可以通过配额的形式被量化,交易的本质是将这种权益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通过市场化行为促使资源合理配置。根据《办法》第二十一条可以知道,我国碳排放权的交易主体是机构和个人,在现阶段,机构主要指的是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企业,即两千多家火力发电企业;个人无法以普通投资者身份直接参与碳排放市场的交易。
二、碳排放权的客体
新时期中国碳排放权法律综述
本文作者:吴迪潘静工作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节能减排是我国“十二五”时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战略课题。减少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点。要实现减少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低碳试点示范”。去年9月,国务院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明确将“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建立自愿减排机制,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作为推广节能减排的重要市场化机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1]。
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一个新的国家战略安排,必须通过各种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才能得以确立,走低碳发展道路,制度创新是关键,法治建设是保障。首先,应当明确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基本规则。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碳排放权交易是指国家设定一个允许排放的含碳温室气体污染物的总额限制,向被纳入到交易机制的公司或工业部门授予一定数额的配额,以此作为排放该数额污染物的权利,分配到各公司或工业部门的许可之和不得超过总额限制。若企业通过技术革新等手段实现实际排放量小于分配到的排放许可量,该企业则可以将剩余的排放权拿到排放市场上进行交易以获取利润;反之,企业就必须到市场上去购买排放权,否则,超过许可量的排放将会受到管理部门的重罚[2]。其次,应当厘清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中的基本法律行为。法治建设的核心就是以法的形式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以“行为规范”为主线,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方能切合实际、有的放矢。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中的法律行为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行政行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为保证交易符合国际和国内的法律规定,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所进行的行政许可、行政指导和监测监督行为,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基础;第二,市场中介行为。排放权交易的中介机构为交易双方提供排放权配额的供需信息、为交易创造和提供便利条件的行为,是保证排放权交易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第三,买卖行为。交易主体基于意思自治而进行的买卖富余排放权配额的行为,是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的主要法律行为,它决定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性质;第四,碳排放评价行为。由独立的核证主体对排放主体减排后的碳排放进行的定期的独立审评和事后确定,使减排量获得公信力的行为是维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3]。围绕对上述四个法律行为的规范,在保证法律稳定性的前提下,采取循序渐进方式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需要重点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解决碳排放权交易合法性问题
碳排放权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即指含碳温室气体排放行政许可的转让,承认这种行为的合法性是构建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前置性条件。目前我国基本法律体系中并没有对这种行为的合法性作出明确规定。我国《行政许可法》第九条规定,行政许可不能转让;第十二条规定了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特殊行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但并没有规定行政许可能否交易。因此碳排放权及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事实上对我国现有法律体系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突破[4]。从维护我国法律体系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出发,对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规制应该采取渐进的立法形式,在现有《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鼓励各试点地区积极制定地方性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以2010年9月出台的《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为例,该规章就明确规定排污权以排污指标进行交易,并对交易主体及条件、交易方式及程序和交易管理及职责作出了具体规定[5]。待各项条件成熟之后,国家再以专门立法形式制定《碳排放权交易法》对含碳温室气体的排放许可、分配、交易、管理,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详加规定,并在《环境保护法》中明确增加碳排放权及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将其作为我国一项环境基本法律制度加以确定。
2.建立具体的总量控制机制
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
一、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体系构建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全球变暖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各国都开始发展低碳经济这一新型经济模式,企业开始将碳排放权作为资产的一种,同时也是会计核算的一部分,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碳排放权核算作为会计核算的一部分,将会计的理论体系和核算范围扩大了;第二,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从碳核算得到合理的信息,为企业低碳发展和经济管理做出贡献;第三,低碳经济理论发展也受到企业碳排放权核算的促进。我国的碳会计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也没有一致的统一的标准,除了碳排放权核算,还有碳成本核算等内容。目前国内外都开始深入研究碳会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各国也将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作为研究重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都颁布了核算方法,但是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处理标准,学者在碳排放权是资产的一种上意见一致,但是对于如何计量、属于何种资产却不一而同。此外,除了核算碳排放权,还包括分配、归集和计算碳排放成本等。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政府强制披露企业的碳排放信息,披露方式不尽相同,内容也不够标准和完整,也缺乏可比性,信息使用者无法运用这些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这也是构建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体系的意义。
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完善
目前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已经超过了美国这个工业大国,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开始试着执行排污权交易制度,也积极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督促企业加强节能减排。1988年确定包括上海和北京在内的八个城市为水污染排污权交易试点城市。清洁发展机制自2005年开始在我国快速发展,相应的带动了碳排放权交易所数量的增加,只2008年一年就有上海能源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等交易所成立,这也反映出低碳经济的观念开始在国内普及,个人、企业都重视节能减排,2009年天平车险公司完成了第一笔减排项目交易,我国并没有实质上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但是基本政策正在逐步完善。
三、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目标和对象
(一)核算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