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0 12:30: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探究式学习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探究式学习

初中物理探究式学习初探

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通过探究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理解或解释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探究式学习,能够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和探究问题的机会,同时培养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等多种途径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活动中,初中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事物、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身边的实事或亲身体验的物理现象、实验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动机,刺激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常见乐器,让学生观察乐器发声时出现的现象,同时准备一个纸盒和小喇叭作为学生随音乐跳舞的实验,亲身体验发声的变化和规律;在讲“凸透镜成像”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等实验器材,亲自动手找出成像规律,并自制望远镜;在讲“串联电路”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电池、导线等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音乐门铃,安装在家里.教师还要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找到让学生感兴趣和好奇的事,强化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二、重视引导探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行动的指南.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层次上,更应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为纽带,及时引导学生把直观现象加问号的问题转化为要探究的科学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回忆与问题有关的现象,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要探索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对问题提出初步的猜想与假设;通过讨论,修改选择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法(对比、控制变量、实验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事先交代实验的注意事项,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选取合适的器材,阅读相关说明书,了解器材的性能和用法,按照实验方案,正确使用器材进行实验),并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准确地收集实验数据,而学生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得出各种现象及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后得出结论,并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思路、方法、步骤、结果处理等,检查是否有错误和疏漏,从而对探究活动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七个要素.探究活动的组织形式是根据内容来确定的,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探究方式,探究过程可包含几个或全部要素.

三、开展专题教学,介绍科技领域的新发展

查看全文

成本会计探究式学习研究

一“、主体活动探究式”的涵义

“主体活动探究式”是在探究式教学理论基础上,结合中职成本会计课程特点提出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生主体在教师所创设的探究式教学环境下,通过阅读、观察、操作、信息搜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而获得知识、发展情感和态度、培养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与意识的过程,是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主体活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途径,以主体性、活动性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全面和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指导者,要不断地引导、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从教材、从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老师要善于设疑,步步启发,谆谆善诱。这里需要老师极大的耐心,也许学生的思维及反应很慢,但是老师千万不能急,否则又变成“灌输———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多提问题,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多多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和新的见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达到了教学效果。

二、“主体活动探究式”在成本会计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及应用

(一)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这是一堂课的引子。探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是问题,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进一步探究的起点。通过创设真实情景,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其目的是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出课题。在成本会计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用语言描述情境,用图片演示情境,还可以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各种素材再现情境。例如在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教学时,可利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常见的儿童摇摇车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纺织厂生产流程图,同时展示儿童摇摇车图片及简易生产流程图,演示“连续式生产”与“装配式生产”情境,提出问题:儿童摇摇车的生产特点和纺织厂的生产特点有何区别?如何计算一辆儿童摇摇车的成本?通过对比及观察,学生既回顾了逐步结转分步法,又发现了儿童摇摇车属于装配式加工,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没有反映的意义,故可采用不同于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方法,引出本次课题———平行结转分步法。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大量大批多步骤装配式生产)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情境(儿童摇摇车的生产),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又提出任务引发学生求知欲和挑战欲,激发起学习的内在动机。

(二)启发引导,假设质疑

查看全文

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特征分析

(一)过程性特征

在开展探究式学习时,学生一方面能够进行自主地探究,另一方面还能合作交流,要时刻准备发现问题,要详细记录问题并从中找出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探究性学习需要重视问题探究的方式和流程,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模式以及构成能力的手段。由此可见,探究的过程并不是局限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关注方面。

(二)探究性特征

探究式学习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大胆表达出来,同时教师鼓励学生随时产生质疑,即使是对教材产生质疑,也完全可以,要敢于和教师进行争辩,要在争辩的过程中逐渐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问题式探究学习是将探究问题作为主体而展开的知识重组。

(三)创新性特征

查看全文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式学习探究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求我们教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更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单纯的讲授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利用探究式学习,把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主要是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单纯的讲解式教学,引导学生应用合理的、科学的、研究型的方式开展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掌握得更为灵活。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好探究式学习。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无论是对于探究式学习还是普通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更有兴趣、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还可以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减少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敢想敢说,这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关联,这样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才能够从已知推理未知。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事先准备了很多不同大小的圆,先展示给学生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圆。学生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对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能够掌握圆心、直径等这些基本知识。这种自己动手的教学情境可以一下子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当学生都能够自己动手制作圆后,我让学生通过对折圆得到折痕,然后再测量这些折痕的长度,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每一条折痕都会通过圆心;每一条折痕的长度都相同;每一条折痕的两端都在圆的边缘上。当学生能够理解这些自己动手发现的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总结。这样,在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圆的一些基本知识就都能够掌握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开展探究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而且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还锻炼和提高了学习能力。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开展探究活动

查看全文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探索

一、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

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探究性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尽量唤起学生探究欲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他们不断的发展。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对课堂产生安全感和愉悦感,从而真实地表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容许学生向老师质疑、问难。其次,教师要正确对待教学中的失误,虚心接纳学生的正确意见,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中若出现失误,应及时地向学生致谦,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另外,恰当地运用幽默是启迪学生思维,增强课堂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引起学生注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情感,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从而主动探究。最后,要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教学已成为当前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最大的优势是生生之间信息交流迅速快捷,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心理自由。建立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便是为学生营造探究式学习的快乐天地,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探究式课堂教学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新的知识,那么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吸引学生要探究的问题,探究的知识点感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进入自学探究阶段,让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之中,发挥自主性,自主挖掘潜力,积极地投身于探究过程之中。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活动;善于把课本中的知识、问题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情境,创设一些具有趣味性或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或作业;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创设生动的教育教学情境,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体验,激起求知欲望;要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鼓励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张扬个性

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他在一只花盆的边缘摆放了一些毛毛虫,让它们首尾相接连成一个圈,然后在花盆周围几寸远的地方撒了它们最爱吃的松针。由于毛毛虫天生就有“跟随”的习性,它们就一圈圈行走,最后疲劳饥饿而死。我们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毛毛虫式的人”,那就必须鼓励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张扬个性。人本思想的核心是个性化,个性的魅力就在于心灵的涌动,智慧的闪光,激情的飞扬以及生命力的呈现,自由意识的树立。学生在自主选择、探究、合作中,必然会获得独特的体验,引发个性化生活感应,触动个性化思维过程,产生个性化心灵震憾,溅起个性化联想启迪。特别是在新课堂中,学生经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让老师异常惊讶却又不得不佩服他的独特思维能力。比如,在教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用指定的“零件”拼图,他们的构思就异常丰富多彩。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幅图片“—○—◇◇—”,有位学生对它的解释竟是:“这就像一条人生大道,有时候顺顺利利,有时候却很坎坷,要走一段弯路才能回到直道上。”学生的说法又是各种各样,尽量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和学生一起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人的个性、独立性、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对探究活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就是希望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探究式学习必须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教育要经历过程,要改变过去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方式,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将知识、技能、情感、内化为生命中的财富。

查看全文

诠解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美术教学实践,在教师角色转换、课堂教学操作的具体方法等方面,对美术教学中怎样实施“探究式”学习作出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美术教学探究式学习理念方法

“探究式”学习是由美国教育家萨奇曼(R.Suchman)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生来具有一种好奇倾向,这种本能的倾向会使人们在面对陌生的现象时尽力找出其发生的原因。他坚信儿童具有自然而又旺盛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好奇心。

儿童是与绘画最亲近的人群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儿童天生都应该是一个画家,每个儿童都喜欢在绘画中游弋。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绘画的本性,相反,传统小学美术教育失落了“探究”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的创造特质,却以传授美术知识、训练美术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教学半径,把美术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探究的意识和热情受到极大的抑制。

美术课程改革针对我国中小学目前美术课程的现状和弊端对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新要求。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目标的核心就是“探究”。

我们应根据课程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进行相应的美术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能够主动地、自主地、创造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查看全文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研究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没有思考、提出问题的时间,这种死板的教学方式令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而导致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学不到知识.为此,新课改提出了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它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提出疑问,猜测或者归纳数学定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重视自主探究式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实施情境教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很少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起来,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让学生有兴趣主动学习高中数学呢?教师可以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提出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从而对高中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学习数学.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从学生熟悉的事情入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发散思维进行思考,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二、联系已学知识,引导探究新的知识

高中数学的难度相对于小学和初中来说,其难度有了不少的提升,特别是高中数学中的理论知识较多,这让不少学生在一开始接触数学的时候就望而生畏,再加上理论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如果教师不能针对学生学习进程中的这些问题,巧于设计,将新学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必然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传授新知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石,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而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数学中的大部分理论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推理而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并将新旧知识进行类比,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新知识.

三、课后扩展延伸,鼓励学生巩固探究

查看全文

小议学案式探究性语文学习

一、学案式探究性语文学习的基础内涵

学生以课文为学习探究的基本内容,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多渠道、多角度地获得相关信息,经过筛选,分析、整理,编制成学案,展示自己创造性学习成果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学案式探究性语文学习的操作过程

在第一次独立学习阶段中,完成课文注悟与相关信息的收集,在此基础上进入互动学习阶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处理信息,交流领悟,力求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进而产生新的问题,新的领悟。把上述学习的过程,独立整理成书面材料,制成一份学案。

学案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平台,它扩充了教材的信息容量,它记载了学生瞬间的思维火花和长久思考的轨迹,保留了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和过程中的学习经验。而这些动态生成的内容也是课程的一部分。

三、学生在本次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几个步骤:

查看全文

中职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研究

摘要:中职学生文学素养普遍较低,对于语文学科带有一定的轻视或抵触情绪,因此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创新教学路径,以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准确把握中职语文的教学特点和学生需求,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全面评价等环节开展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自主探索并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质疑思维

探究式学习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合作探索精神为目的,具有主动性和实践性特点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知识爆炸性发展的当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未来长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中职语文教师对此均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惑。本文将从原因、路径两方面对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展开讨论。

一、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的原因

(一)中职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低。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应试教育下学习成绩不理想。他们大多因成绩落后而无法考上普通高中,为了未来能够在社会生存而不得不来到中职学校学习一技之长。故而这一群体对于语文这一基础学科带有强烈的不满和厌恶,主观上拒绝学习;客观上也存在知识储备不足,人文素养低下的问题。因此中职院校急需寻求解决中职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难的有效办法。(二)传统语文教学难以满足当前需求。传统语文教学主要由老师大量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具有课程结构单一,教学内容简陋的弊端。而无论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还是社会对于人才的考量,都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所以之前的中职语文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展趋势,难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目标,需要中职语文教师弥补传统缺漏,改变创新语文教学方式。(三)探究式学习符合中职教育的根本目的。中职教育在于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以培养学生掌握优秀的职业技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未来就业发展为主要目标。而探究式学习可以让同学们在更为简单开放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并可以通过质疑思考、自主实践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学生未来就业奠定良好的智力基础和专业素养,与中职院校教育的根本目的紧密贴合。

二、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的路径

查看全文

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分析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

从上世界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就成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角度的不同,自主学习也就表现为不同的含义,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主要观点如下:其一,根据自主学习的范围,分为广义和狭义自主学习。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个体自主学习。而狭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能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其二,根据学习的各个方面综合定义自主学习的本质属性,即从横向角度给出定义。其代表人物如齐莫曼,他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进而又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的行为表现、学习的物质环境、学习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对自主学习的实质做出了解释。他认为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应该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达到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结果,并对学习过程做出自我监控;他们还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其三,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即纵向角度给出定义。美国人缤特里奇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其四,我国学者庞维国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主张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完整定义自主学习。从横向角度是指从学习的各个方面或维度来综合界定自主学习。认为如果学生本人对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自觉地做出选择和控制,其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从纵向角度界定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整个过程来阐释自主学习的实质。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如果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全依赖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调控,其学习就不是自主的。综上,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学习的定义虽然存在分歧,但是其本质是相同的,通俗的讲,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活动又是一种学习能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运用元认知策略、动机策略和行为策略,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的方式。

二、通过创设情境开展自主学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我们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和事物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和熟悉感。这样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起着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作用,同时它也能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1.从实际生活中创设情境,使情境具有趣味性;2.从问题中创设情境,使情境具有启发性;3.从错例中创设情境,使情境具有针对性;4.从悬念中创设情境,使情境具有引导性;5.从疑惑陷阱中创设情境,使情境具有主动性。

三、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在课堂上,不应该是我们教师教数学,而是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自主探究过程不一定非得学生独立完成,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究和思考,可以分小组讨论,也可以“一对一”讨论。这样既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讨论时,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聆听学生的思路、见解,并及时指导、点拨,激励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始终保持求知欲。采取这种形式不但好学生的思路更加准确、敏捷,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在老师的关注和同学的帮助下,丢掉了胆怯怕错的心理,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了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又促进了全体学生学习的进步和发展。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掌握了学生学情的第一手材料,以便采取恰当的策略手段来调控课堂气氛,让整节课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保持饱满的学习兴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