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0 09:25: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苔丝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读苔丝感想
《苔丝》被称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瑰宝,出版于十九世纪末,作者是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个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交界线上的忧郁形象”——托马斯。哈代。
《苔丝》写的是社会把一个纯洁、质朴、正直、刻苦、聪明、美丽的农村姑娘逼得走投无路,终于杀人而被判绞刑的故事。这是一个悲剧,它无情地批判了社会现实,也从一个侧面揭露了英国上流社会的腐朽堕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苔丝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但作为女人,她拥有迷人的外表。漂亮的脸蛋,和恰到好处的身材。哈代给这个人物以重墨描绘,那就是着重写了她的外在形象。这个形象年轻美貌,天真活泼。给我映象最深的是她性感的嘴唇,和她唇上的曲线。粉嫩娇艳,如花沾露的唇,再加之细致分明,乖巧柔美的线条,在顾盼流转间,不动人也难。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美丽质朴的姑娘,她善良纯真的天性却被狠毒自私的上流社会的一位青年贵族亚力克利用欺骗,始终不能摆脱亚力克的阴影,而走向黑暗的深渊。她无力摆脱这种悲惨命运,只能用极端扭曲的方式对加在她身上的压迫进行反抗。可是这反抗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瞬间就会消失,被人们所遗忘,完全不可能动摇整个冷酷残忍的社会。所以说,只靠个人力量的反抗,根本不起作用。这也是人性乃至社会的悲哀。
当她好不容易逃离亚力克的魔掌,随后去农场工作,并遇见了自己今后所爱的人——克莱尔,克莱尔欣赏苔丝的纯真可爱,在工作中交流频繁,感情不断升温,最后坠入爱河并义无反顾地结婚了。就在幸福快要来临时,因为苔丝的对过去不堪往事的吐露,导致两人从幸福的高空一下子跌入了现实的谷底。克莱尔因为接受不了这一事实,毅然离开苔丝,远走他乡,无情地抛弃了可怜的苔丝。就是这样一位遭到命运戏弄的可怜人儿,想要与爱的人在一起幸福生活,就连这样一个简单平凡的愿望也没法实现,最终走投无路,惶惶不可终日,再加上亚力克的骚扰,她万念俱灰,对生活完全失去了希望,而动了杀念,杀死了侮辱她的,一直让她痛不欲生的亚力克。在杀死了亚力克之后,苔丝并没有为此后悔难过,而是一下次轻松了,因为死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解脱,她终于自由了。她以死来证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诚,来成全自己和克莱尔纯洁美好的爱情而没有遗憾。亚力克也为当初抛弃苔丝而感到后悔,带着巨大的悲痛与歉疚归来,并与即将被处死的苔丝度过了她生命最后五天快乐的时光。但是他失去了一个深爱她的人,一个把他当做生命一部分的人,一个可以为了他去死的人。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他的自私和所谓的虚伪道德的约束,而使苔丝陷入悲惨的境地。对于苔丝来讲,克莱尔是她的希望,是她一切快乐的源泉,她为认识他而感到幸福,可是克莱尔把她最后一点希望也给抹灭了,即使后来克莱尔请求苔丝的原谅,以及在苔丝死后怀念追忆她,也无济于事。可以说,克莱尔也间接促成苔丝的死亡,但是直接促使她走向死亡的还是这个社会,是社会的悲剧。其实社会中像苔丝这样的可怜人很多,他们虽然身份卑微,但他们作为独立的人格,不应该被社会歧视抛弃,而是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倾诉的平台。这样才不会出现如此多的悲剧。
如果说卡门的美在于野性叛逆,简爱的美在于倔强顽强,那么苔丝的美一定在于纯净自然,她是大自然的女儿。她的纯洁就像蓝天一样,虽然偶而会被乌云遮住,可是当乌云散去,世界上最纯净透明的依然是蓝天。虽然小说女主人公身份低贱,遭受了无耻之徒的玩弄和侮辱,历经重重磨难,最后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但我们依然赞美苔丝不屈服于命运,敢于和不公平命运做斗争以及为爱奉献的精神,她单纯善良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苔丝悲剧的根源研究论文
摘要:苔丝是一位美丽、善良、纯朴、自爱、自强的农村姑娘。但在所谓的现代社会中,苔丝度过了短暂而悲惨的一生,成为现代社会的牺牲品。原因何在?从外在因素方面讨论了苔丝命运悲剧发生原因,指出苔丝命运的悲惨结局是必然的。
关键词:悲剧;外在原因;牺牲品
1宗教的根源
在维多利亚时代,对于宗教的信仰虽然已经不是活生生的事情,但宗教的影响仍然是巨大而广泛的,尤其在苔丝居住的偏僻乡村角落,宗教崇拜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情感。
正是受周围环境和父母的影响,苔丝如其她乡村姑娘一样,从本质上是一个纯粹的宿命论者。由于她父母的愚昧和她自己幼稚,她被亚历克·德伯维尔诱骗而失贞,她不知道贞节对女性至关重要性——少女的贞节一旦失去便永远失去。出于自尊及对未来美好的希望,苔丝没象其她女性遇到这种事情那样嫁给亚历克而是果断地离开了他。可根据教义信条,少女失去贞节是件可憎的事情,尤其那人不是丈夫,这都恰恰发生在苔丝身上。周围人们嘲笑她,把她看成有罪的,她的父母也责备她。苔丝第一次感到害怕和人情的冷淡,出于根深蒂固的宗教意识,她也把自己看成侵入“清白”世界的“罪恶”之人。就这样苔丝养成了听天由命的理念。
苔丝怀孕了,她认为孩子是无辜的、清白的,而且她非常爱他。可是不幸的是孩子没过多久便夭折了,这在医疗不发达的时代本是正常的。苔丝的宗教意识却认为正是由于自己的“罪过”使得“苦恼”成为无视社会规范的无耻“造化”送来的私生子而且得不到洗礼,最终死亡。
生态女性主义下的苔丝与翠翠形象分析
[摘要]尽管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处于不同的时代,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与中国作家沈从文将自己对于纯朴民风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分别投注在对威塞克斯与湘西的描写之中,两位作家都呼吁回归自然与纯真的人性。《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与《边城》中的翠翠都是“自然的女儿”,在新旧文明交替之际,相较于翠翠表现出的自始至终的平和之美,苔丝更能代表一种勇于追求不惧牺牲的激情之美。本文将采取平行研究的方法,分析比较生态女性主义的视野下的苔丝与翠翠的形象特征。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沈从文;苔丝;翠翠;生态女性主义
托马斯·哈代,擅长描写新旧文明交替之时的人世百态,他表现出了对威塞克斯纯朴民风的怀恋与对自然的热爱,以威塞克斯为背景创作了多部小说,后被称为“威塞克斯小说”,而《德伯家的苔丝》无疑是这之中十分成功的一部,苔丝的形象早已在世界各地的读者心灵中留下了印记。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中十分经典的作品,《边城》同样赢得了海内外读者的喜爱与认可,其热度经久不衰。沈从文用含蓄隽永的文字描写了湘西茶峒的风土人情,在叙说翠翠、傩送、天保三人之间的爱情故事的过程中,隐含了其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思,其中所蕴含的对自然的崇尚与生命的敬仰,使得这部作品中描绘的“边城”不再局限于普通的地域概念,而是上升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栖居的乐园。两部作品对于人类生活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进行了反思,都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且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中融入了大量对于女性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索。
一、生态女性主义简述
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由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提出,主张将自然概念与女性命运相联系,认为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在父权制社会里,女性处于弱势地位,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的肆意破坏,人类对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呼吁破除因父权制所形成的旧世界观,以生态学原则与女性主义原则构建一个新的更加和谐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将人类看作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大自然互依互存。只有与大自然联系密切的女性摆脱被压迫的地位,才能实现两性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平等对话。生态女性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多元格局,出现了例如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精神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生态女性主义、哲学生态女性主义等分支。总之,生态女性主义“把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Gender)范畴作为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范式,重视女性的地位、价值、体验和利益,以性别视角透视环境伦理、生命伦理、妇女伦理等……从女性与自然关系的视角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生态存在,重视并致力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强调万物和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郑湘萍,2005)。生态女性主十分注重环境哲学与女性主义的综合考虑,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工具理性,在当今全球化以及全球生态日益恶化的背景下,生态女性主义对环境问题、妇女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改善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人物与环境
议苔丝悲剧的根源及宗教思想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苔丝这个人物的分析,揭示其悲剧的根源。并分析作者体现在文本中的宗教思想以及《苔丝》透露出来的作者对悲剧的深刻理解。
【论文关键词】苔丝哈代宗教思想悲剧
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侵人英国农村,小农经济解体,个体农民逐渐走向贫困和破产。哈代对当时现实极为不满,用批判现实主义的眼光来审视观察社会,并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苔丝》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女主人公苔丝的震撼人心的爱情悲剧,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经济、法律、道德等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一、关于苔丝
苔丝聪明漂亮,善良勤劳,是一位有性格有思想的女性。她生活在一个新旧更替时代,出生在一个没落小贵族世家的农民家庭。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她一生似乎从她懂事开始,命运就一次次地捉弄她,灾难一个个地接踵而来。直到生命的结束。许多痴情的读者为她的悲惨命运深深惋惜,有的甚至愤债不平。埋怨哈代不该对苔丝如此”残忍”、”狠心“。然而,处在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哈代,尽管他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的破产农民的悲惨命运中清楚地看到了在”维多利亚盛世”的维幕掩盖下英国社会的深刻危机。纵使他有天大的才能。却也无法解决当时社会不可克服的矛盾。作为现实主义作家,他能够真实生动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而作为思想家他不能全面深刻地了解人间苦难产生的社会根源,也找不到社会的出路。他认为在强大无比的宇宙威力面前,人是很渺小的,人在同现实环境的冲突中,显得非常的软弱无力。人摆脱不了命运的支配。因而他把苔丝的不幸解释为一种神秘力量作弄的结果,似乎与生俱来,不可逃脱。
苔丝的悲惨结局,小说一开始就有某种预示。当苔丝带着弟弟亚伯罕替代酒醉了的父亲去赶集时,弟弟满怀希望对她说:”咱们那个财主本家能帮着你让你嫁给一贵人”。这话并没有使苔丝高兴,却让她感到很不耐烦。甚至”好像看见了那个上等人对她做嘴脸,笑话她家穷”。赶集途中,她家唯一的生活靠山一那匹拉货的老马被邮车撞死。这便为苔丝的不幸命运拉开了序幕。作家也在苔丝和亚雷初次相交时指出。当苔丝天真烂漫地低头看胸前的那些亚雷送给她的玫瑰花的时候,”一点儿也没料想到。那一片弥漫帐棚。有麻醉性的青烟的后面,正伏着她一生的戏剧里那段’悲剧性的灾害,一一条要在她的绮年妙龄的灿烂光色中变作血红的光线”。这些不祥的兆头和预言很快就得到了印证。苔丝在亚雷家干活期间,遭到了亚雷的奸污,回家后生下了一个男孩,不久,孩子病逝。她为了逃避人们的非议来到无人知晓她的塔布篱干上了挤奶女工的活儿。此时她希望平静地生活,可是又遇上了牧师的儿子安现·克莱,并且两人深深相爱。克莱一次又一次诚恳地向她求婚。但以往不幸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她,使她蝎力地克制自己情感,一再拒绝克莱的求婚。最终她还是抵制不住爱情的进攻,答应嫁给克莱。”让自己做他的人,管他叫自己的丈夫,自己的亲人一然后,假如必要的话,死去一”。作者在这两处用了破折号,为什么呢?我想,此时的苔丝对未来幸福的懂憬以及心里老不踏实甚至一种不祥的预感老是搅和在一起。大概作者也觉得自己无法用词语准确恰当地把它们表现出来,或者是知道了不忍把它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因而留下空白,让读者们自个去想象揣摩。苦命的苔丝,仿佛知道”穷欢乐极必有凶终恶果”。她是逃避不了恶运的。就像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安排好了似的。果然新婚之夜苔丝绕恕了丈夫以往风流韵事的同时却未能得到丈夫的原谅并被其遗弃。后来,陷人困境的苔丝,又遇上亚雷·德伯。真可谓无巧不成书。面对重重灾难和窘迫,万般无奈的苔丝接受了亚雷的保护,与他同居了。假如故事到此结束。我们也不会埋怨作家,因为他已经写了一个如此令人心酸的悲剧。再说十九世纪末英国农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们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是普遍现象。像苔丝这般的弱女又有什么法子和出路呢。可是作者还不罢休。他认为上天对苔丝的捉弄还未完,紧接着克莱在巴西经营失败,被朋友劝说后突然归来并找到了苔丝,要求同她和好。当他了解苔丝的状况后怅然离去。此刻悔恨交加彻底绝望的苔丝被亚雷的嘲讽、挖苦所激怒,失去了理智用餐刀刺死了亚雷后冲出家门,追赶上克莱和他一起逃进森林中度过了五天幸福甜蜜的生活,第六天清晨被送上了纹刑架。至此,”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物种的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
试论简爱与苔丝命运下的宗教思想
[摘要]简爱和苔丝均出身贫苦,一生与命运抗争.追求自尊、独立和幸福,但俩人命运却截然不同。本文试从作者创作思想、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发展等角度做了简要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简爱苔丝宗教思想悲观情绪
简爱和苔丝是英国文学史上家喻户晓的女主人公。一位是夏洛蒂布朗特笔下的女家庭教师,在饱尝童年的苦难,经历了艰难跋涉之后终于找到了幸福的爱情归宿;另一位是托马斯哈代塑造的乡间农场挤奶女工,她短暂的一生赤脚走在布满荆棘的路途上,饱受命运的捉弄,最终走上绞架,成了祭坛上的牺牲品。两位主人公均为极富个性的女子,她们寻求自尊,独立、大胆追求幸福,勇敢与命运抗争,然而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结局。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一生追求、抗争的两位女性如此天堂和地狱样的不同命运呢?本文试从作者的不同时代背景及思想意识,小说的情节及主人公性格的发展等方面来加以说明。
布朗特和哈代均属英国文学史上维多利亚时代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因为他们的作品和同时代大多数其它作品一样,反映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现象和思想意识.比如《简爱》中对孤儿们在寄宿学校里悲惨的生活反映及扼杀人性的残酷的教育制度的批判,《苔丝》中个体农民贫困的生活描写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法律和道德诸方面的观察与审视等等。然而,英国历史上的维多利亚时期(1832-1901),短短的七十年时间却是个社会发生巨变的时期,工业繁荣与信仰矛盾危机同时并存,初、晚期作家在文学中的思想如此不同,似乎成了来自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经历反映。一方面,在维多利亚时代早期.传统的价值观念在人们生活中起很大作用,宗教信仰仍然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另一方面,到了后期,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贫富分化的加剧,加之进化论、实用主义等现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和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动摇,怀疑、迷惘、悲观情绪进人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这种变化在文学领域中得到反映。像狄更斯、布朗特一些早期代表作家,在展示、批判现实的同时,思想仍倾向于传统的宗教信仰,并从中寻求改善社会、拯救个人灵魂的希望。而在哈代、王尔德为代表德一类后晚期作家作品中,信仰动摇、困惑和悲观成了小说的基调,这种情绪和基调成为后来以乔伊斯、爱略特等为首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过渡和序幕。
小说《简爱》的创作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以宗教为基础的,因为主人公性格发展(成人以后)的关键几步最终得益于基督的引导。
简爱与罗切斯特在教堂举行婚礼可谓故事的高潮之一。婚礼被阻止,心中装满幸福憧憬的新娘顷刻间被冰冷绝望的洪水淹没。在这极端痛苦的时刻,尽管罗切斯特一再真心执意挽留,简爱还是要“果断、立即、完全地离开他”。她说:“我关心自己……尊重自己。我将遵守上帝的规定及世人认可的法律”。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理智的。否则,如果简屈服了自己的感情,留下来以情人的身份与他相处,她的内心是无法安宁的。
从苔丝的悲剧看哈代的道德观、人生观
〔提要〕作者哈代通过对苔丝悲惨命运的描写,将她完美的道德品质和资产阶级的虚伪、堕落作了对比,并对当时英国农民所受的痛苦深表同情,对于社会的不公平提出抗议和反对,但由于看不到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性,因而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哈代的人生观、道德观从小说故事的发展表露出来。
〔关键词〕苔丝托马斯哈代人生观道德观
《德伯家的苔丝》是十九世纪末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代表作之一。哈代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长篇小说的创作,到九十年代后期转而写诗歌。这时期的英国,正处于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这一阶段的社会制度是“不能改变”,把这个时期的社会制度理想化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哈代的作品,恰恰与之针锋相对,反映了前一世纪末英国经济由于工业资本侵入农村而发生的巨大社会变化,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英国社会的虚伪,戳穿了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对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表示无限的同情。因而小说一出版1891年在英国社会上就引起了一场风暴,一些“正人君子”之流的批评家和“高雅读者”激烈地反对这部作品,对哈代大肆攻击,认为“这个作家想要借这些书揭起反抗一切社会礼法的旗帜,掀起推翻一切神圣道德的风潮。”此后,逼得哈代不再写小说,而把晚年贡献给写诗了。可见当时英国社会对哈代的攻击到了何等恶毒的地步,同时也可看出哈代的作品的现实意义。
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书里,作者描写了一个美丽、善良、纯朴的农家女孩子的悲惨遭遇。他把她完美的道德品质和资产阶级的虚伪、堕落作风对比,他对封建宗法制家长统治的英国农民所受的痛苦深表同情,他深深地相信,那些朴素、平凡、默默无闻的劳动人民,有高尚的品质,纯洁的道德。这是哈代人生观的特点。当他人生观发展到深刻了解家长统治的农村理想为幻想时,他悲惨地发现了那种理想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对于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提出抗议和反对,但同时,又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
苔丝是哈代女性画廊中最美丽、善良、纯洁、高尚的形象,她的父母是贫苦农民,从早到晚,辛勤劳动,也不能保证自己的七个孩子的温饱。为了摆脱贫困境遇,母亲异想天开,打发女儿和冒牌贵族攀亲,结果使她遭到有钱有势的贵族少爷亚雷·德伯的蹂躏,从此,苔丝永远陷入痛苦的深渊。
后来,苔丝到牛奶厂做工,在那里遇上另一少爷安玑·克莱。单纯的苔丝终于战胜内心的重重矛盾,答应了多情、体贴的克莱的求婚。新婚晚上,为了忠实于丈夫,苔丝将自己的悲惨经历无保留地向克莱吐露,“在他的脚旁跪下”请求他饶恕,但克莱却冷酷无情地向苔丝宣布:“我原来爱的那个女人并不是你”,“而是另一个模样儿跟你一样的女人。”他把苔丝看成了外表纯洁,内里淫荡的女人,而把她遗弃了。
哈代作品的“三农问题”研究
[摘要]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身处社会转型期,他敏锐地观察到资本主义扩张使英国农村在社会政治、经济、道德、风俗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及给农民带来的无法回避的苦难。哈代对于社会转型期的英国“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敏锐认识。他开创了农村题材的作品领域,为当代中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三农问题;研究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曾被卡尔•韦伯称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他一生跨越两个世纪,共创作了15部长篇小说、4个短篇小说集、8卷诗、2部诗剧。哈代一生在农村生活并热爱农村生活,对农村的自然环境、农民的精神生态有着难以言表的独特情感。身处社会转型期,他敏锐地观察到了工业革命给19世纪末的英国农村社会带来的旧经济秩序的解体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他的作品描绘了农村自然景色的纯净、清新,同样,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扩张使英国农村在社会政治、经济、道德、风俗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并给农民带来了无法回避的苦难。哈代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社会转型期农业、农村、农民命运的独特关怀,以及对宗法制农村社会价值观的瓦解和重建的思考。在英国文学史上,他开创了农村题材的创作领域,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和研究社会转型期英国的“三农问题”。
一、哈代作品中的英国农业概况
在英国,直到17世纪末,还有80%的英国人务农。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在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双重作用下,英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和转移。大量的农村居民被夺去土地,许多人不得不到村镇和城市里去寻找栖身之地。1851年,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因此到了19世纪,通过圈地运动,与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相结合的租佃农场经营制度最终占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在英国农业中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英国农村劳动力真正的大批转移,实际是社会总劳动在农业、工业和城市之间重新分配、配置的过程。哈下的威塞克斯是一个虚构的地名,但在其一部部作品中,它成为了一个既拥有独特田园风格又深藏着深厚文化传统的美丽乡村。哈代着重描绘了威塞克斯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又用略带忧伤的笔调,深深叹息它正一步步被现代工业文明所侵蚀。然而,威塞克斯也是一个经济结构落后、社会秩序保守的典型乡村群体。在19世纪初,各种以畜力、水力或蒸汽机为动力的农业机器陆续出现。同时,化肥在农业中开始应用。19世纪40年代,玉米法被废除,农业机器(如脱粒机)进入农村。资本主义农场主为了赢利,在田间工作中使用妇女和儿童劳动力(如苔丝和裘德),农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生产方式、贸易形式等发生很大改变。在哈代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探到,英国农业革命使得劳动力、粮食、市场、资金等资源配置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农业领域中独立的自耕农不复存在,旧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们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化。
二、哈代作品中的英国农村变迁
人性与社会习俗的抗争浅议论文
【摘要】托马斯·哈代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不被同代人理解而招来不少非议,但被公认为是哈代最突出的两部小说。近年来西方出现了一股哈代热,说明哈代的作品中蕴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还大有研究的余地,而且人们的思维总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前进。他的这两部杰作表现了人性同社会习俗的抗争。
《苔丝》向传统的贞操观念提出了挑战,否定了男性中心的绝对化贞操观,揭露了它的不公平和造成的危害。《裘德》表现了主人公为实现对事业和对爱情的追求,与当时社会制度和风习进行的坚韧不拔的抗争。哈代虽然因不被同代人理解而遭到不少非议,但在百年后的今天,却以这两部奇书立下了不朽的名声。
【关键词】人性社会习俗抗争
ResistanceoftheHumanNatureagainsttheSocialConventionsandCustoms
ThomasHardyandHisNovelsTessoftheD’UrbervillesandJudetheObscure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小说家、诗人,是跨世纪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势力深入农村经济生活后,英国宗法制农村的巨大变化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乡镇人民的悲惨命运。所写作品对人民贫穷不幸生活充满同情,对资产阶级文明,道德,宗教等观念作了深刻的揭露,具有不可否认的社会意义。他的小说往往遭到当时资产阶级评论界的攻击。
对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思索
摘要:英美经典文学在西方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英美经典文学并对其进行赏析,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以及中外文化差异。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英美经典文学的赏析,尤其能够使我们在主体结构、人物刻画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体会西方语言的魅力,最终在文学赏析中提高自我对英美文学著作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英美经典文学文化差异赏析人物刻画
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许多语言学习和应用上的障碍。因此,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通过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尤其是英美经典文学,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外文化差异。鉴于此,笔者在介绍西方英美文学赏析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分析了英美文学的特点、灵魂,并进一步对如何进行英美经典文学赏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学习研究中重视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重要意义
作为学者或者文学研究者,只有阅读原著,才能捕捉西方文学阅读的经验,为日后的文学研究和文学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英美经典文学的阅读赏析,不仅可以了解英美经典文学的基本架构,而且可以熟知欣赏、评价西方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文字所蕴含的艺术魅力是源于文本自身的,这就要求必须从文本出发,来品味,来体会。此外,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对文中所描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情感加以琢磨,在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对西方文学的学习兴趣,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英美经典文学的特点
文学形象叙事翻译和语用翻译论文
摘要:翻译的首要标准是“忠实”,即对原来文本意义的准确理解和用新文本作准确再现。然而,文本的意义受作者、文化系统、读者等多方面的制约,具有自身的语义不确定性和理解上的多重含义性。本文以人物形象,包括动作、对话和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几方面的具体实例探讨了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叙事学理论和语用学理论如何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等效。作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必须对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进行分析,确定有关成分的意义。并以不同的视角对意义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准确恰当地译成目标语,达到与原文的动态等效。
关键词:文学形象;翻译;叙事学;语用学
一、引言
文学形象的艺术表现,包括外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为(动作)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环境与人物、人物与事件的关系的描写,等等。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既要忠实于原作的灵魂,又要便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既注意原作信息的正确传递,又注意原作者美学意图的充分体现。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译论里(曾文雄,2005,p.62-67)。在翻译领域,由于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认识模糊而陷入重艺术、轻语言或重语言、轻艺术的倾向,翻译实践的随意性和翻译批评的极端化等现象不时出现。本文尝试将叙事学理论和语用学理论运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基于对人物刻画的多视角、多方位的考察,着重从微观层次,即人物的动作语言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探讨这两种理论对文学作品翻译的指导作用,以求拓宽翻译的研究领域。
二、人物动作语言翻译
人物描写方式属于正面描写,人物描写的方式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采用人物描写方式,能以形传神,增强人物形象的鲜明性,揭示人物心理和性格,表明人物的思想品质。人物的动作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艺术表现方法。武松、林冲、李逵、鲁智深、张飞、诸葛亮等典型艺术形象塑造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人物的行动描写。一提起武松,妇幼皆知他景阳冈的打虎行动;一说到关羽,人们总忘不了他过五关斩六将的一系列行动。因为打虎这一行动成了武松勇气和力量的标志;而过五关斩六将的一系列行动,则充分揭示了关羽勇猛善战的英雄豪气。也就是说,行动是人的精神状态的表露。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及精神面貌,主要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来揭示的。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通过一个人的行动,可以窥见其思想和心理活动。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