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考评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0 07:24: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素质考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文明素质考评方案三则
文明素质考评方案三则
各科、室、处、所:
为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培育文明精神,倡导文明行为,弘扬文明新风,争创文明单位,根据《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县“文明素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江文明〔2011〕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在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文明素质,增强公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创建文明城市、构建文明和谐美好新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有力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工作方法和目标
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研究论文
一、"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
1、"业绩考核"或"考绩"
我们所说的"业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并不只是指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取得的那些可以用经济指标衡量的业务实绩,而是泛指企业中所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所取得的工作进展或完成业务情况;其中有些"业绩"是无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至少是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
2、"素质考评"或"考评"
这是对人们"德"(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能"(管理能力与操作技能)、"识"(理论知识与实际见识)这三方面的结构和程度的考量。
二、"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方法不同
"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区别与应用
"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区别与应用
一、"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
1、"业绩考核"或"考绩"
我们所说的"业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并不只是指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取得的那些可以用经济指标衡量的业务实绩,而是泛指企业中所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所取得的工作进展或完成业务情况;其中有些"业绩"是无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至少是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
2、"素质考评"或"考评"
这是对人们"德"(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能"(管理能力与操作技能)、"识"(理论知识与实际见识)这三方面的结构和程度的考量。
透视业绩考核和素质考评区别论文
业绩考核和素质考评区别和应用一、"业绩考核"和"素质考评"1、"业绩考核"或"考绩"我们所说的"业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并不只是指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取得的那些可以用经济指标衡量的业务实绩,而是泛指企业中所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所取得的工作进展或完成业务情况;其中有些"业绩"是无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至少是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2、"素质考评"或"考评"这是对人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能"(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识"(理论知识和实际见识)这三方面的结构和程度的考量。二、"业绩考核"和"素质考评"的方法不同1、"业绩考核"用的是考核制度和计划管理紧密结合的方法计划管理用"一定质量要求下"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为指标,把企业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转换成可以用比较精确的数字来加以衡量的东西。计划管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计划,而是有着多维精确刻度的一个计划体系、一个计划网络,它使整个企业的工作,从长期、中期到短期,从整个公司、各个部门到每个个人,从生产经营到各方面工作,都成为可以把握、可以衡量的东西。以这样的计划体系为基础,无论是业务人员的考核,还是非业务人员的考核,都可以避免流于空泛、模糊、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2、"素质考评"用的是综合各方面评议的方法评议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利弊,需善加取舍、取长补短、综合使用。大体说来,直接上级的考评,比较细致和准确,但轻易失之过宽;间接上级的考评,比较客观公正,但准确性较差;自我评估有利于上级深入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调动员工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但也轻易失之过宽;下级的评分,虽说比较准确,但一般也有过宽的弊病;同级和协作部门的考评,会造成激烈竞争的局面,从而有助于了解到其他形式的考评所不能提供的情况,但又轻易失之过严;外聘权威评价部门的考评,不言而喻,客观公正性虽说较好,然不免会有隔帘问诊、隔靴搔痒之弊:总之,没有任何一种考评形式是十全十美的,只能通过它们之间的一定比例的互相牵制才能使总的评价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和准确。三、"业绩考核"和"素质考评"的价值导向不同"业绩考核"引导人们重实效、重实绩,积极有为;"素质考评"则引导人们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团体协作:二者均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任何一方面的过分强调,都会造成一系列弊病。在考核新问题上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重素质,二是重业绩。二者其实不可偏废,因为我们不但要"成事",而且要"育人";不但要抓企业业绩,而且要抓企业文化--象任何一个组织体一样,这两方面的均衡发展和相互促进,才有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过于重"素质",会使人束手束脚,过分重视个人修为和人际关系,不讲实效;而且妨碍人的个性、创造力的发挥,使人们但求明哲保身,不思进取;最终是不利于组织体和社会的发展。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人员评价传统的最大弊病,它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消极。过于重"业绩",又易于鼓励人的侥幸心理,令人投机取巧、走捷径、急功近利、不择手段;这就是西方文化经常暴露出来的弊病,它从另一个角度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消极。四、"业绩考核"和"素质考评"的客观性、准确性不同1、"业绩考核"用的是"田径标准"对于企业人员的"业绩",即其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质量要求下完成的任务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我们一般能够做到相当客观、准确的评价,就象体育比赛中的田径项目一样。2、"素质考评"用的是"体操标准"对于企业人员的"素质",即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德"、"能"、"识",就很难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就需要综合来自各方的评议,就象体操比赛要由各方面人士组成的评委来打分一样。五、应当妥善设计好个人考核总分?quot;业绩考核"和"素质考评"所占比重一套好的考核标准,必须在"业绩"和"素质"之间布置好恰当的比例。从实际经验来看,考核制度应在较大地(七成以上)突出业绩考核的前提下,兼顾对素质的要求。为了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积极,引导员工成为积极有为的开拓者而不是谨小慎微的谦谦君子,企业必须侧重于业绩方面的考核;由于业绩考核比较客观、准确,而素质考评选较主观、模糊,因而考核侧重于业绩也有利于提高考核结果的客观、准确性。同时,在"素质"考核内容中,也应有意强调积极的价值导向,不要搞面面俱到、求全责备。要突出抓住少数几个体现企业积极的价值导向?quot;关键指标"。比如对企业管理者,应当侧重考察其管理素质,即主要从其计划、组织、用人、协调、指挥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来考察;其中,非凡要重视其"能否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对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做出较大贡献",作为对管理者的最高要求。六、"业绩考核"和"素质考评"为什么一定要"先分后合"在一些企业的现行考核制度中,"业绩"考核和"素质"考评分工不明,往往是将二者混在一起。结果造成许多混乱:有的企业每月都评"业绩"和"素质",年终又来一次,不免形成重叠和冲突:到底是以"月考?quot;为准呢,还是以"年度考核"为准?不管选择何者为准,都会使另一种考核成为多余。再者,"业绩"本是客观的东西,只适合"考核";而有的企业也将其交付"考评",结果就使本来可以客观准确衡量的东西变成众说纷纭的东西了;其三,"业绩"应该是短线考察项目,"一月事一月毕";年终再来笼统考察一次,有不少弊病:a:干部员工每月的工作情况事过境迁,工作表现逐月不同,到年底笼统打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打分者当时的主观印象;b:假如中途发生主管人变更,年终的评分就很轻易脱离干部员工一年来的工作实际;c:干部员工每月的得分和年终的得分轻易发生冲突,同时评分者也很为难:年终重新给下属打一次分呢,还是按照各月的平均分打分?按照前者,每月的评分就被否定了;按照后者,则使年终评分成为毫无意义的多此一举。?quot;素质"本应是长线考察项目,往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做出评判,却把它放到每月去考察,让人如何能说得清楚?其四,"业绩"考核和"素质"考评混于一处,也使被考核者无法了解自己得分、失分于何处,从而不利于其改进工作、改正缺点。业绩是短线考察项目,素质是长线考察项目,应该明确分工、先分后合。应当每月察业绩,年终评素质,最后综合形成干部员工的全年得分。还有一种往往存在于实际操作中的情况是,当下属完全完成甚至超标完成了工作任务后,主管在进行业绩评分时又加进对下属综合素质或主观印象的评议,挑出员工非业绩方面实际存在或想象中的缺点扣分,使下属有苦难言;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考核制度中将业绩考核和素质考核严格分开;而且要求所有主管和领导在具体评分时将被考核者的"做事"和"为人"二者严格分开,避免使被评议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积极性遭到挫伤。这一点至为重要。最后一点要指出的是,业绩考核主要和工资、奖金挂钩,即和利益分配挂钩;比如每月进行的业绩考核应当和浮动工资、月奖金、季度奖挂钩,年终考绩和年终奖、工资调整相联系等;在同样职位上,广义?quot;业绩"应是决定分配的唯一标准。而素质考评主要和人员任用、干部提拔挂钩;人员任用、干部提拔不但要看有关人员的"业绩",而且要以素质考评为依据,而不能以业绩为唯一依据;正如军队中不以战功为选拔将领的唯一依据、业务员不因其业绩好就能当经理一样。从这一点来说,"业绩考核"和"素质考评"也宜明确区分、先分后合为好
公共管理论文: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区别与应用
公共管理论文
一、"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
1、"业绩考核"或"考绩"
我们所说的"业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并不只是指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取得的那些可以用经济指标衡量的业务实绩,而是泛指企业中所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所取得的工作进展或完成业务情况;其中有些"业绩"是无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至少是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
2、"素质考评"或"考评"
这是对人们"德"(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能"(管理能力与操作技能)、"识"(理论知识与实际见识)这三方面的结构和程度的考量。
员工绩效考评方案
一、目的
1、为了更好的引导员工行为,加强员工的自我管理,提高工作绩效,发掘员工潜能,同时实现员工与上级更好的沟通,创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推动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2、为了更确切的了解员工队伍的工作态度、个性、能力状况、工作绩效等基本状况,为公司的人员选拔、岗位调动、奖惩、培训及职业规划等提供信息依据。
二、适用范围
绩效考评主要是对全体正式员工进行的定期考评,适合公司所有已转正的正式员工。新进实习员工、竞争上岗的见习员工、转岗、晋升、降职等特殊阶段员工的考评另行制定,不适合此考评,但可以引用绩效考评结果的客观数据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
三、考评分类及考评内容(考评结构图见附表1和附表2)
全力落实法官业绩目标奖惩方法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以审判工作为中心,将审判质量效率管理与法官业绩考评相结合;职业道德与职业特点相结合;审判技能与调研能力相结合,所形成的这一套法官评价体系,既解决了法官评价标准难以确定的问题,又能对法官综合素质进行客观公正的界定,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促进了审判质量效率和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新的法官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
我院法官评价体系是指在基层法院内部管理中,依据现代司法理念,通过对法官的政治素质、业务技能、职业道德、工作业绩等进行全面考核,用模拟数字的形式累积计分,针对相同法律职务、相同工作岗位,进行同类横向动态比较,从而对法官的综合素质作出客观公正的定位排名式评估,通过相互比较的方式,激发法官追求法律正义,注重审判质量和效率的内在动力,促进优秀法官脱颖而出,为全面提高法院整体司法能力奠定基础。我们认为法官是具有独特职业特点的特殊群体,法官所从事的司法工作具有特殊的行业特征,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符合法官职业特点,能够准确反映法官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为此,我院法官评价体系在框架设计上,按照审判工作规律和法官职业特点,从政治思想、审判业绩、职业道德、业务素质、管理效能、法理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对法官进行记分考核、同类比较、综合评价。为便于操作,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又对上述考核范畴进行了全面细化处理,重点突出以案件质量评查为主体的职业法官审判业绩考核,从办案数量、审判效率、审判质量、审判效果、审判技能、调研能力等六个方面,按法律规范把各个环节的审判质量要求逐项分解、具体量化,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公正合理地进行综合评价。
考核中,我们对每个环节的考核又分解为可直观操作、计分考评的具体内容。如对“办案效果”的考核,以“取得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树立法官良好形象”为考核指标,具体考核所办案件的信访投诉率、上访率和当事人是否息讼服判;执行案件当事人的实体权利是否被全部得到实现;所办案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无导向作用;能否作为上级法院典型案例;是否符合现代司法理念;在审判方式改革方面有无创新。在规范法官考核标准的同时,我们还对庭长、案件质量评查人员、书记员以及特殊事项的考核管理,规定了相应的考核范畴。省高院《关于建立全省法院审判质量效率统一指标体系和考评机制的实施意见》下发后,我院在认真总结考评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省高院的统一要求,对法官评价体系的内容进行了及时的修改,形成了现有的这一套法官评价体系。与传统法院管理机制相比,我们感到现有的法官职业队伍评价体系更贴近审判工作实际,符合法官职业特点。
二、新的法官评价体系的运作方式
为了适应推进法官评价体系的需要,我院党组经过反复论证,决定重新调整管理机构布局,整合管理资源。撤销了原有的管理机构,重新设置了审判管理办公室、行政管理办公室、政工监察办公室等三个办公室。审判管理办公室除承办审判委员会日常事务外,专司审判质量效率评查、审判研究和法官业绩考评之职;行政管理办公室负责包括院务、财务、车辆、物资管理等在内的全部行政事务;政工监察办公室行使以往由政治处和监察室行使的管理职能。事实证明,新的机构特别是审判管理办公室的设立,改变了审判管理职能不清、职责不明的状况,突出了审判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了审判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以确保考核工作的良性运行。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难题与方案
随着股份公司经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项系统管理的水平也日益提高,做为企业三大资源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前进,就目前而言,股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现代管理制度的起步、建立阶段,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不少问题亟待完善、解决,下面作初步的探讨。
一、人力资源素质持续进步中存在的问题
1.形式单一、效果不佳。培训、交流等是人力资源素质持续进步可靠途径,必须敏锐的识别市场需要和知识发展趋势,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不应只局限于有限的几种开发手段。以培训为例,现有培训方式效果不佳,各类培训班通常遵循讲授、讨论加活动的模式运作,缺乏必要的实验、锻炼等其他科学的培训手段;培训过程中忽视素质锻炼和能力提高的教育环节,更不重视心理训练。由于培训形式枯燥单调,重理论不重实践,忽视培训人员的年龄、心理、需要,造成培训低效。
2.开发管理未科学化。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没有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在企业的重要意义。在资金投入上,没有进行合理性分析与评估,资金使用未做到以节俭、实效为原则,未做到科学化。另外,培训人员往往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很好地联系工作实际。
二、企业人员考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评标准不规范。由于企业职位分类线条过粗,制定的考核标准各不相同,致使考核标准不规范、未量化,实际考评难以操作,考评结果准确度不高,考评客观上流于形式。
单位绩效管理的状况与措施
加强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考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更是保证电力行业继续稳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部保障。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员工绩效管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好好加以解决必然会阻碍电力行业的发展。
一、电力行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电力企业的工作重心一直是围绕着如何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多发电,领导没有意识到员工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处于从属地位,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本来就较难获得有力的人、财、物支持,加之对绩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绩效管理实施起来困难较多。电力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员工的收入来源相对固定,对绩效管理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即使实施绩效管理也不会对员工收入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态度上存在消极抵触情绪。
2、考核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由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对部门职能人员的专业要求不高,大多不是从生产一线电力专业人员改行过来,就是通过各种关系进入该部门,真正人力资源专业出身的廖廖无几,造成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导致在具体实施绩效管理考评工作中问题突出:考核人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模糊,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绩效考评没有明确的界定,在操作上存在技能和知识欠缺,在发现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时缺乏善于总结和分析的能力。有的责任心不强,为了管理便利,在流程上轻视或简化某些环节。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考核的过程中认为人事变动和干部任用主要由领导决定,考核只是履行程序,例行公事,因而对绩效管理的工作不积极投入,考核不够深入,流于形式。
3、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考核的权力过于集中在高层,主管绩效管理的人事部门也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而开展工作,这样就失去了考核的价值。二是考核工作没有制度化和规范化,纯粹是为了考核而考核。绩效管理是为了促进员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考核人员为了迎合上级而制作出与事实不相符合的绩效考评表,没有完善的制度加以规范。三是考评手段、考核角度单一。不同岗位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应该是不同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对岗位加以区分,采用一套标准,这样就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考核便缺乏真实和有效性。考评角度单一主要表现在对员工的考评结果是根据直接上属领导对员工的直接评价为唯一标准,没有从同事和工作性质等多方面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四是考核指标模糊、难以量化。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考评出来的数据无法进行准确真实评价,这样之前的考核工作也就相当于做了无用功。
二、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途径
电力企业绩效监管困境及对策
加强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考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更是保证电力行业继续稳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部保障。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员工绩效管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好好加以解决必然会阻碍电力行业的发展。
一、电力行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电力企业的工作重心一直是围绕着如何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多发电,领导没有意识到员工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处于从属地位,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本来就较难获得有力的人、财、物支持,加之对绩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绩效管理实施起来困难较多。
电力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员工的收入来源相对固定,对绩效管理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即使实施绩效管理也不会对员工收入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态度上存在消极抵触情绪。
2、考核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由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对部门职能人员的专业要求不高,大多不是从生产一线电力专业人员改行过来,就是通过各种关系进入该部门,真正人力资源专业出身的廖廖无几,造成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导致在具体实施绩效管理考评工作中问题突出:考核人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模糊,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绩效考评没有明确的界定,在操作上存在技能和知识欠缺,在发现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时缺乏善于总结和分析的能力。有的责任心不强,为了管理便利,在流程上轻视或简化某些环节。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考核的过程中认为人事变动和干部任用主要由领导决定,考核只是履行程序,例行公事,因而对绩效管理的工作不积极投入,考核不够深入,流于形式。
3、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考核的权力过于集中在高层,主管绩效管理的人事部门也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而开展工作,这样就失去了考核的价值。二是考核工作没有制度化和规范化,纯粹是为了考核而考核。绩效管理是为了促进员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考核人员为了迎合上级而制作出与事实不相符合的绩效考评表,没有完善的制度加以规范。三是考评手段、考核角度单一。不同岗位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应该是不同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对岗位加以区分,采用一套标准,这样就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考核便缺乏真实和有效性。考评角度单一主要表现在对员工的考评结果是根据直接上属领导对员工的直接评价为唯一标准,没有从同事和工作性质等多方面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四是考核指标模糊、难以量化。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考评出来的数据无法进行准确真实评价,这样之前的考核工作也就相当于做了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