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0 07:09: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素质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素质教学观分析论文
当前,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可谓热火朝天,"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两军对垒可谓箭拔弩张。《课堂内外》99年12期"指点江山"栏目就曾大声疾呼:"身在其中(应试教育)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请拿起你们的笔,控诉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摇旗呐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高文教授也认为:"这两种教育形态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见《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2)难道它们之间真的不可调和了吗?可是我们的学生必须要参加全国高考啊!为了素质是不是非要取消应试呢?这不由令我想起了""那一场空前浩劫,考试取消了,人才的素质提高了吗?所以我认为:应试也是一种素质,即"应试素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处理一切问题的根本点、出发点,脱离了现在社会不可能取消考试这一现实而空谈"素质教育"是唯心的,形而上学的。"十几年来语文教改的呐喊声此呼彼应,摇山振岳。虽说教改给语文教学大动脉增添了新鲜血液,但并未激活语文教学的''''中枢神经'''',也没有消除''''大动脉''''里积淀的''''栓塞'''',因而使语文教学依然在低谷中徘徊。"(包勃《审时度势改弦更张》《中语参》99.11)这也许是每一个教改有心人的共鸣吧。每个老师恐怕都要面对这样一个环境:教育机构要指标,家长要分数,学生要前途。如果没有这三方面的压力,素质教育的步伐不会如此缓慢,但在人口众多,处处充满竞争,高考、招工等不同形式的考试比比皆是的社会,要想离开考试来谈人才恐怕是行不通的。记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某厂招工5人,经面试符合条件的却有50人,厂长冥思苦想偶得良策--加试外语。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的人才录用特色。尽管现在大学招生计划年年增加,但人人上大学仍然不现实,加之社会下岗工人的冲击,要想不通过考试就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谈何容易。那么,学校、家长、学生的指标叮嘱、分数期盼、前途担忧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而在高考制度还是一种唯一可行的人才选拔方式的情况下,脱离"应试"而只谈"素质"的教学思想显然是形而上学、自欺欺人、徒劳而无功的。离开了"应试"而空谈"素质"的结果只能是背学校、家长、学生而行,而离开这三个方面(特别是学生)来谈"教改"其可笑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难怪有人说如今的素质教育是"万事不备,只有东风"了。这种满足于"水中月,镜中花"的教学目标改革,恐怕也是与"素质教育"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的。实话实说,没有哪一个有上进心的教师不拥护素质教育,但脱离应试而谈的素质教育肯定是唯心的,说给别人听的。不然为什么那么多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都是针对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呢,这些一谈语文教学实验就被遗忘的初三、高三学子难道不应是素质教育的对象?(恕笔者寡陋,我至今没有看到哪一个素质教育改革是针对初三、高三而脱离应试的。自然,能常见到些因不堪应试体制之负而猛烈谴责应试制度阻碍了其素质教改之路的杂文,骂归骂,让你来寻找一个选拔人才之法恐怕……当然,言外之意是不是还有我进行应试教育情非得已,希望素质教育理论家们高抬贵嘴,放我一马云云,就不得而知了。)其实,"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不应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形态,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单看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的改革就不难发现学生素质是可以用"考试"来衡量的,一句话新闻、实用文改错、科技文阅读、语言表达运用、《圆的联想》、《妈妈只洗了一只鞋》、《战胜脆弱》、《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些高考探索无疑给我们语文教师提供了一条可走之路:既不能做口喊"减负""素质"的空洞理论家,也不能做考试的奴隶,而要利用考试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要求让学生走出课堂从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而在应试教育的目标下实现素质教育。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希望子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也是自然的……学校与家庭要求和鼓励青少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是对的,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年轻人是很难成长起来的,但一定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2000.2.1)这里总书记所谈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显然不是摈弃了"应试"的"素质",当然也不是不要"素质"的"应试",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要寻找一条中国教育工作者的现实出路不是不可能的,那就是在"在应试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即实施"应试素质教学",因为,应试也是一种素质,而素质教育的成果也是可以用考试来检验的。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手段之一,它既是教学目标的实现及实现程度的量化尺度,又是教学效果及学生接受能力的唯一检测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工具在社会各个领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对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语文考试作为获得语文能力信息的一种手段,在社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用作语文教育评价的依据,还常用于能力发展预测、职业能力鉴定、智力诊断等,是招生、招干、招工等考试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倪文锦《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众所周知,有选拔,有评价就一定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考试。有人认为,为考试而教学,为考试而读书,这必然会导致对人才的扼杀,这话有道理。但就因此而认定考试就是扼杀人才的手段这又未免捉襟见肘,试想没有挑灯夜战、十年寒窗的磨炼,莘莘学子能知道劳动成果的艰辛?也许有人看到了一些因高考失利而轻生的个别事件就对高考大加指责,但试想对这样的"人才"减负后其面对挫折的心理程受能力又有多大,我们还能从这样的一代接班人身上看到老一辈革命家"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大将风范?因此,高考要求考生具备的灵活应变、镇定自若、自信果断、处惊不变、进取争先的综合能力(素质)同样也是国家、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就这一点上讲,考试不仅是高校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人才综合素质的一个标尺。由此看来,考试作为一种特殊的鉴别人才的方法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当然教育教学的目的不是只为高校输送人才,考察人才的方法也不只有考试,但在现今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测量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的评价体系的情况下,考试的地位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而把这个由"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明显分开来的时间差产生的社会责任完全推诿给教师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改,教改的关键在教师"如此严密的逻辑,教师看来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但也并不等于教师通过"检讨认错"就万事大吉了,"尚不发达的国情,太不宽裕的教育经费,巨大的求学与求业人口……这些掩盖在应试教育及其着眼于文凭、饭碗、晋职之类种种短期目标的教育机制背后的问题,也似乎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唐素云《教育者的素质》。《中语参》98.8-9)由此看来,应给身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夹缝中的教师一条生路才对。素质教育是方向,这是无容置疑的事实,但如果仅仅因为只看到了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所有的教育界同仁都脱胎换骨、立地成佛也是不现实的。一边是急于挤上独木桥的莘莘学子,一边是手持利斧的"素质教育"理论家,语文教师的出路只能是立足"应试素质教学"充分抓住"素质教育"与"应
试教育"的切合点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实施应试教育教学,在教学中进一步改革如今之考试制度而逐步步入教学体制改革良性发展的康庄大道。这样,既让关注成绩的家长领导看到了分数的影子,又让学生感到走出课堂不是劳而无功,中看不中用,在此基础上推行素质教育难道不更符合中国特色吗?
体育素质教学思索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注重“两全”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艺术素质教学研讨综述
摘要:没有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高等学校需要艺术教育,实施艺术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艺术教育要求学校规定完善宏观教学管理,才能推动教育健康发展,加强艺术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师素质,开展教育研究。本文从艺术素质教育的意义,现状,问题和改善的方法四个方面来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和总结,针对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艺术素质教育;问题;对策;高校;美育
CollegeArtQualityEducationLiteratureReview
Abstract:Noartseducationisnotcompleteeducation,collegesanduniversitiesneedtoartseducation,implementationofartseducationistoadapttomodernsocialdevelopmentneedsofthetimes,the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andthenewrequirements,deepenthereformofhighereducation!promotequalityeducationstartingpoint,Aestheticistoimprovetheabilityofstudents!ability!InnovationAbilityto"artseducationprovisionsrequiringschoolstoimprovethemacro-schoolmanagement,theonlywaytopromoteeducationandhealthdevelopment,strengtheningartseducation,andconstantlyimprovethequalityofteachingandoptimizethequalityofteachers,educationalresearch.Thispaperfromtheartisticqualitiesofthesignificanceofeducation,status,andimprovethefouraspectsoftheliteratureontheresearchoutlinedasimplesummation,aimedatexaminingthecurrentsituationandexistingproblemsoftheirownperspectiveandabriefanalysis.
Keywords:Artqualityeducation;Countermeasures;Collegesanduniversities;Aesthetic
高等艺术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他对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应朝着有利于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有利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知识经济下所需综合人才的方向开展。
体育素质教学综述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注重“两全”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语文老师教学素质阐述
伴随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作为教学的主旋律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旧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教师面临着种种挑战,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这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素质如何。笔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从以下两大方面对教师的素质做一阐述。
一、深化课改,提升层次
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了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无论怎样转变,都会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就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探讨及评价还未达成共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尚未建立,缺乏参照体系。尽管如此,教师要抓住契机,深层次探讨符合各个不同阶段和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规律,结合本地、本校、本班实际,打造自己特有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层次,将自己由一名传统意义上的合格语文教师转化为一名新形势下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
二、关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我们通常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评价上,却很少把注意力放在教师身上。而教师评价的成败与否同时决定了学生评价的成败;教师评价的进展与成熟决定了学生评价的进展与成熟。作为教与学的重要一方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兴趣,他们的教学乐趣同样也值得我们关注。如果教师上课没有一点乐趣,他们又如何能把自己所教的学生的乐趣调动起来呢?
1.带着微笑进教室,创造爱的意境。这需要教师在每一次进入教室之前,都要有一个酝酿过程。一个人他不一定要有宗教信仰,但一定要有爱心。爱心是一个教师达到教育教学意境的首要条件,教师一定要有爱心,才能爱他的学生。教师对班级里成绩有差异的学生不能够做到公平,对外来民工孩子更是带着点别样的情绪,觉得收下他们是累赘,是负担。在无怨无悔地付出的同时也在抱怨,在呵斥……毕竟,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他们的家长更多的是为生计在打拼,少了些对孩子学习的重视与关注、督促与引领。于是,在无形指挥棒的指挥下,教师的心态也受其影响。其实,尽心尽力了也就释然了,教师关注的不应该那么片面,应该以自己的光和热尽可能地去温暖着他们,改变他们。
情感素质教学影响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忽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学生情感素质的发展明显滞后,甚至导致学生两极分化严重,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很多消极的情感严重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的成效。例如,焦虑是英语学习中常见的情感障碍。焦虑会使学生陷入紧张、害怕和不敢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情绪中,进而导致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直至形成语言输入和输出效果低下的恶性循环。抑制也是类似焦虑的一种消极情感因素。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对那些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威胁的言行往往采取回避和退缩的态度。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会因尝试各种语言形式而犯语言错误,由此带来的批评和“嘲讽”无疑会挫伤那些性格比较脆弱的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其因怕犯语言错误而不愿参与课堂活动。
关键词:情感因素;情感素质;学习效率
一、积极的语言情感与态度的培养
1.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关系。
人类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促进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情感态度。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沟通情感、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总之,语言与情感态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少年学习外语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如何使用外语。既然是使用外语,那么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际交往,并在交往过程中表达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学科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
2.情感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浅析初中语文素质教学
一、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目标方面。不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达,而更注重知识得到的原理,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使学生对知识了解得更加透彻,记忆更加深刻。过往教育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达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不好的习惯,不利于知识的巩固与持续性。(二)课程结构方面。强调课程结构应更加合理,平衡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科学文化素质发展以及科学教育素质的发展,使学生全方面学习,全方位发展,更加从学生的本体考虑。(三)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重复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活”知识,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认为学习其实是简单的、容易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四)课程实施方面。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老师安排的一些活动,学会动手和合作,锻炼与人交际的能力。(五)课程评价方面。考核学生不再死板地只是看分数的及不及格,更加注重学生后续发展,例如如果学生差五分以内及格,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热情,那老师完全可以给到及格分,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学生充分深刻地认识到努力就会有收获。与之前的死板教学评估标准相比,这可算是一大变化和进步。(六)课程管理方面。原来实施的政策是教材一体化,现今强调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加强地方针对性,强调因地制宜,求同存异。
二、初中语文素质教学
在新课改的“督促”下,创新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广大教师群体所关注和身体力行的一个项目,在此,笔者阐述了几种有助于这个问题解决的几个具体措施:(一)教师以身作则,重视并切实贯彻新课改理念。教师这个职业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教师职业最好的写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教师是被崇敬的,成为一名教师更是被憧憬的,所以为了使初中语文“跟上”新课改的“节奏”,教师应:1.认真进行教案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是实施新课改理念的关键,一定要给予充分重视,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应有的主角作用,在设计教案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水平更是不同的,切勿为了省事而对学生不负责任。对于学习能力好的同学,可以适当增加难度,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要适当降低难度,以增加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成就感,这会使他们产生求取知识的欲望。现今,少数老师出现了不负责任的现象,对教案的设计敷衍了事,或者纸上谈兵。这些都不利于新课改理念的贯彻和实施,学校方面也应该加强监督和指导。2.创新教学方法,提起学生上课兴趣。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主阵地,课堂上的几十分钟至关重要,所以要让学生提起对课堂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充分利用好这几十分钟,这就靠老师循序渐进的指导。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领导人对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视,民办性质的学校已经有了多媒体设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例如,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将要讲的课文的音频,同时可以举行小组朗读比赛,将听、说、读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加了解将要学习的课文,加入学习语文的队伍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会使获取知识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快乐,减小学生对学习的压力,使学生快乐地学习,自愿地学习。3.课本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这里指的素质教育,不仅包括科学文化方面,还包括思想道德方面。尤其是语文这一学科,与思想道德联系更加紧密,学好语文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与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方法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让学生记住这篇课文,知道学过这篇课文,不应该只做表面文章,更应该让学生从学习这一篇课文中得到些什么。老师在讲一篇课文时,可以通过联系自身实际或者结合亲身经历的事情来使学生感受情感的真实,从而使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4.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激发和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发展学生作为出发点,注意深层次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不断激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使学生拥有丰富多样的知识,从而形成庞大的“知识库”。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查阅相关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行动力,也可以事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但同时需要注意不要起到反作用,禁锢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潜意识认为局限于某个方面,适得其反。(二)教育机构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新课改。教育机构对新课改贯彻实施起着重要作用,教育机构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些便利的硬件条件,如拨款、出资构建相关设施,也可以想一些具体可实施的措施,通过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学校实施新课改的积极性。
三、结语
语文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息息相关,素质教育应该从语文入手。初中生属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可以说尚不成熟,可塑性比较强,素质教育对其的影响意义重大。通过初中教师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循序指导,定能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为祖国的繁荣尽一份绵薄之力。新课改为老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也应注意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不断地学习以及提高学习质量,继续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伟大事业。总之,新课改实施贯彻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定能实现。
语文素质教学论文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呢?我们认为路子只有一条:就是全方位地改革语文教学,向改革要质量,向改革要素质。
一、改革教法,诱导成功
在课堂教学的教法改革上,我们主张一法为主,兼用多法。关键是教师在教法的选择和组合上,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讲与练的时间比例及练习的设计上,要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在板书及提问的设计上,要新颖和富于启发性,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和记忆新知,有助于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我们教师要善于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每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都要力求全面理解抓住本质,掌握要领;通过试验,取得成效,然后组织推广。例如低年段语文的支架式直呼音节的新教法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用了两年多时间,先派教师到市教师进修学校学习新教法的要领,然后回校同科组的10位语文教师反复揣摩直呼音节的教学要领、步骤,并采用循序渐进、分步过渡直呼及教顺口溜、儿歌、趣味拼读、看图摆音节等多种形式强化训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再其次,是讲究科学,坚持精讲巧导。没有艺术的教学是低质乏味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而不讲科学的教学更是盲目粗劣的教学,是肯定要失败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体现艺术性,又要体现科学性,力求做到科学与艺术性的统一。如六(3)班的叶老师在教学《七律·长征》中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绘画了“五岭”和“乌蒙山”的山势,巧导学生理解“逶迤”、“磅礴”,再通过填比喻句:()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像();()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看来像(),加深学生对上述两诗句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总是竭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学生愿意学习而不会学习,就应当帮助他,哪怕前进很小的一步,而迈出一步将会成为他们思维的情绪刺激的源泉。”这里的帮助指的是启发点拨,使学生于疑惑处豁然开朗。例如四(5)的欧阳老师在指导学生写《有趣的小实验》一文时,教师先指导学生做实验:先将纸片放进水杯中粘在杯侧,然后将水杯垂直放入盛满水的器皿中,然后取出,再斜着放入水中,让学生仔细观察两次水杯中的纸片和内壁有什么不同,原因何在。经过学生的讨论及教师的启发点拨,让学生明白空气的存在。
二、改革活动课程,培养综合能力
英语教学素质论文
在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人们已认识到小学基础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目标,通俗地说,就是要帮助小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为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以及继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素质教育应贯彻在学校各项工作和各科教学中。
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我体会到:在英语教学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英语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热情、开朗的性格,良好的情趣,健康的情感和善于交际的能力。语言是人的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外部表现。因而,对学徒进行语言训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初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交际离不开活动,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经常开展诸如分角色对话,做捉迷藏、“看谁反应快”、“谁是问不倒的小博士”等各种英语游戏,排演英语儿童节目,朗诵诗歌,唱英语歌,邀请外国朋友来校或带学生到有外国人的公共场所,让学生学着用英语和外国朋友交谈,等等。少年獐有爱看爱听爱说的特点,他们都能很投入地参加这此有趣的英语活动。去年五月,我邀请了英国的希尔夫妇来校和学生联欢。同学们有礼貌地用"WelcometoChina!""Welcometoourschool!"等情真意切的语言欢迎他们。听他们介绍了情况后,同学们热切地向他们提了许多问题:“DoyoulikeChina?""Howmanypeoplearethereinyourfamily?"......希尔夫妇在回答问题后,也向同学们提了一些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举手,清楚流利地一一作答.同学们还三两人一组主动地走到客人面前,先自我介绍:"MynameisWangXi.MyEnglishnameisMike."然后介绍自己的同学:"ThisisXingLi...."两人一起说:"Weareclassmates."然后拉着客人的手:"Nicetomeetyou!"再问:"Couldwebefriends?"......"Good!""Welldone!"希尔夫妇连声赞叹道.最后同学们热情洋溢地献上自己制作的小手工、小作品,或是小工艺品,还没忘记再说上几句英语:"Doyoulikeit?""Welcomeagain!"......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外国人讲话我们大部分能听懂,我们讲的他们也能听懂,真有趣.学生亲身参加活动能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激发主动积极的学习精神.有些原来性格腼腆、站起来说话就脸红心跳的学生,通过以上英语活动的锻炼,已能经常自告奋勇地出来对话、表演了。
二、开展英语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造意识,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少儿时期是大脑发育逐步完善的时期,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正从简单、片面向着丰富和完整过渡。爱因斯坦说:“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上的秘方。”老师只要对学徒进行激发鼓励并引导,学生就会情绪激昂,思维活跃,产生创造的欲望。因此,每当学生学完新的一课,我就要求他们联系新内容和旧知识,设想一个情景,编成对话或小品表演,让学生充分“玩味”课文。有时,我组织学生出版英语小写作专栏;有时,组织学生在班会、校庆会或和校外朋友联欢会上表演自编自演的英语节目。我经常启发、要求学生把英语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设计英语贺年卡、生日卡、教师卡、衣物饰品、房间摆设等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是主人,他们能自由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出符合自己意愿的新东西,并能以产生成就感的喜悦心情更热情主动地投入新的学习。我组织学生自编自演过:“AHappyBirthdayparty.""It''''syou,littleJean!”“Letmehelpyou,Grandpa!”等节目。在“六一”儿童节庆祝大会上,学生献演了自编的英语短剧---“OnSunday",受到师生的欢迎和家长、来宾的好评。学生很受鼓舞,也更激起了学好英语、再创更佳成果的决心和信心。
三、开展英语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少儿期是身心蓬勃发展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好胜心都强。教师应精心组织并善于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竞赛、表演活动或做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又在活动中发扬互助合作精神,去争取集体荣誉。
我每学期都组织一两次人人参加的英语小品比赛。比赛规定:同桌两人或前后桌三四人组成一个表演组。每组选定个专题。如到商店买东西,到同学家一起做功课,买了新玩具和同学共玩等等。评优标准为综合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多,语音语调句子正确流利,情节合理,情景逼真,富有表情。这既需每个人的努力,又要相互间的配合。每次赛前,学生们都认真构思,翻阅课本,反复操练。赛后同学们余兴未尽,感到收获很大。
注重朗读教学提升综合素质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现在,有人认为有大量的影音辅助教学,朗读就不太重要了。于是,在语文课堂上就很少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更多的时间被用来进行“问题探究”、“讨论交流”这样的教学环节。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始终是要重视朗读的,特别是在职业中专的语文课堂上,更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朗读,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古人云:读能通神。意思是说,朗读可以使人领会文章的精髓。朗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朗读训练,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能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推荐自己,提升自己,都有帮助。重视职业中专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笔者建议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点着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1提高自身语音面貌,持标准的普通话,为学生朗读做一个好的示范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语文教师自身的修养,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起决定作用的,自身修养不够,教学方法再讲究,效果也有限;反之,教起来会左右逢源,事半功倍。”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朗读能力是很重要的。教师标准的、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所展现的意境。现在有许多名家朗读的影音,这些作为辅助教学很好,但这比不上教师亲自为学生朗读来的亲近,来的有魅力。优质的朗读示范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模仿名家的诵读,在模仿中纠正自身读音的不足,在学习中也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在课堂上感染学生。外联社出版的职教语文课本中,《匆匆》是一篇值得朗读的文章。备课中,教师要把握文章惆怅的基调,把握朱自清当时追寻时间匆匆流逝,徘徊却又执着的追求这样一种心理,通过朗读教师要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例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句,朗读时要注意断句,缓缓的,让学生体会时间的飞逝,从而在教师的朗读中思考文章忧伤、惆怅的源头,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此类能触动心灵的句子很多,备课时,教师要自己先融入其中。优质地示范朗读,旨在抛砖引玉,鼓励学生多读多体会。学生朗读到妙处,及时表扬,以提高学生积极性。总之,教师要通过示范朗读,来感染学生,热爱朗读,感知文章传达出的情感。
2巧问文章中的问题,深刻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基调和朗读的节奏在朗读训练中,教师针对朗读,巧问问题是很重要的。如果学生能真正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和朗读节奏,就能达到深刻理解文章的目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提些关键的问题,能让学生边朗读边思考,思考后朗读,就更能理解文章,最终使学生将作者的情感深层次的牢记于内心,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本质目的。例如在《匆匆》中,教师示范朗读后,可以问学生听出文中表达了什么情感。不同的学生听出的情感是不一样的,有悲伤,有无奈,有惆怅,有遗憾。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归纳出这些情感的基调,都是沉重的。这样,学生在朗读时就心里有数了。再如,读到“头涔涔而泪潸潸”时,可以问为什么会这样。学生找出的原因是:紧张,还带点无奈,所以朗读节奏就需要缓慢一点。而读到“时间在我们身边溜走”那一段的时候,可以问学生哪些是描写时间的动词。学生归纳出:“过去”、“跨过”、“飞去”、“溜走”、“闪过”,其共同的特点是“快”,所以读时节奏要稍快些,以体现时间流逝之快。学生掌握朗读节奏,能感悟到语言的韵律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真正理解了文章。关键问题的设置,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技能,又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3积极创设课堂情境,为朗读创造氛围,引导学生朗读,以陶冶情操有些文章内容离学生的时代较远,学生在朗读时很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更不用说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朗读情境,再现作品中的场景、事物,展现文章当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和作者有所共鸣,从而“读”出文章本来的味道。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图画再现场景,用音乐渲染背景,用语言描述情景等,让学生回到文章所在的时代。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的《荷塘月色》,就能通过创设情境,为朗读服务。由于写作时间离现代较远,学生把握“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种感情,有难度。朗读前,可以播放反映当时时代背景的记录片,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体会“白色恐怖”的残酷。这让学生了解文中“淡淡的哀愁”的原因,就能真正在朗读时表达出来。而展现“淡淡的喜悦”之情,特别是“淡淡的”很难把握。我们可以播放有关月下荷塘的flash画面,并伴有淡雅的,宁静的乐曲,渲染气氛。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朗读时就能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融入作者的情感之中。文中所描写的“荷塘上的月光”、“月光下的荷塘”这两段文字,更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创设情境,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宁静淡雅的氛围中朗读,真正体会“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种复杂的心情。象《故都的秋》、《胡同文化》这样的文章,都适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在创设好的符合文章内容的情境中朗读,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整体上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4合理分配角色,指导学生定位朗读,以深入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朗读教学并不局限于朗读散文、诗歌,也可以朗读小说、戏剧中的语段。这样的朗读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如《项链》一文,就可以让学生朗读描写主人公马蒂尔德心理的语段,读出主人公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对奢华生活的向往,以及虚荣心得到满足时的感受。不满时要读得低沉,向往奢华生活时要有羡慕、渴望之情,而舞会上虚荣心满足时,得意之感更是可以通过朗读展现出来。这样在学生心里就活灵活现的出现了一个贪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形象。《雷雨》是一部经典的话剧,人物性格鲜明,人物形象丰富。教师可根据作品中人物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身份地位等因素,鼓励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在朗读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剧本中的人物角色充分了解,比如周朴园的冷酷无情,奸诈狡猾,鲁侍萍的善良、坚忍、有骨气,这些都要学生细细品味后通过诵读很好地展现出来。朗读时要“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努力“扮演”好角色,融入进自己的思想感情。全身心投入到角色中朗读,这个目标不是一下就能达到的,所以要不断指导学生。学生若能真正将人物角色读的活灵活现,那就说明学生真正了解了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这样训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更为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人物形象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也把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语言表达的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5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坚持朗读,养成习惯,及时反馈朗读情况,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朗读教学中,坚持朗读,养成朗读的习惯,并能及时反馈,这一点十分重要。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这能使学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体悟文章的韵味。每一遍朗读后,教师都要及时地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教师要把学生的朗读情况和训练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并及时指导学生改进朗读方法,以提高朗读效果。朗读教学中教师的智慧是实现朗读效果的一个重要步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能将朗读坚持下去,教师可以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带动学生。如开展课前三分钟的新闻播报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每节课前留出三分钟,让值日的学生就当天的新闻高声朗读,要求咬字清晰,声音洪亮。讲台是学生锻炼胆量的好地方,完成后都要做适当的点评,以肯定为主,以便让学生在第二次播报新闻时,能更有信心。还可以每隔一个月开展一次经典诗歌朗诵比赛,比赛在各小组之间进行,以促进小组之间的互相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持之以恒,保持朗读的热情,并在坚持中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从而潜移默化的地培养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