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0 06:37: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溯源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早期教诲溯源
20世纪初,湖南教诲界、知识界兴学之风,盛极暂时。早期深受这一思潮的影响,在从军未果的情况下,考入了师范学校。修业时期,就使用承袭弟子布局「学友会」总务的时机,创办工人夜校;将毕业时,首先假想的是兴学从教;毕业后即举行「工读相助」的实验。他自称「教诲是我的职业」1,终其一生,都在致力于突破正统的教诲模式,创建本身的抱负教诲模式。本文侧重讨论早期的教诲头脑及其渊源。
一
青年时期受儒家头脑的影响,存在「君子」、「小人」两分的社会布局看法。就「君子」的社会责任来说,正如他的同乡曾国藩所说的:「行仁义于天下,使万物各得其分。」2儒家为维护封建纲常论理而行「仁政」,是基于尊卑差异,也便是贤愚差异,把教诲「小人」视为「天」赋予「君子」的政治使命。
1913年春,时年二十岁的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第二年,四师合并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至1918年6月毕业,承袭了长达五年半的师范教诲,开始了他一生对教诲的分外存眷。
1913年10-12月,在条记《课堂录》中就说3:
体有贵贱,有小大。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一个之我,小我私家也;宇宙之我,大我也。一个之我,肉体之我也;宇宙之我,精神之我也。
摄影美学思想分化与溯源
摘要:一般美术建立在技能的训练与熟练以及达到的境界,摄影技术的产生在一般文化体系中分化出技术美学体系,这其中的关系需要进行科学表述,本文在解决技能文化与技术文化界定上,打开了逻辑与现实的视野。在技能与技术文化的“分化”与的“溯源”上讨论人类的美学,对美学的文化界定确立了大眼光,对确立传统技术的大文化在教育和训练中的价值进行了科学的阐述。
关键词:美术技能摄影技术审美文化
当我们欣赏到古人的绘画、书法、舞蹈、音乐,我们会体会到艺术作为人的技能的美学,因此,中国艺术强调反技术、反人工的所谓境界与品位。西方艺术虽然技术与科学原理都很突出,但是,西方古典艺术与中国艺术一样,也是强调心智结合的技能,西方文化的历史扩散着这个芬芳的希腊美学精神。然而,当我们探索到工具时代的弯弓与快刀,回溯工业时代的产品设计,尤其是当我们研究摄影技术的成熟以及大众化,在技术的背后,莫不是本民族对景点美学的弘扬——这就是我们的“技能”向“技术”转型的美学时代。
摄影,在回溯到我们自己的文化观念时,我们会发现广阔的时代在他的精神审美上的分化,本文将在这个文化分化中寻摸美术史的宏观规律。
(一)摄影技术与摄影艺术
摄影术发明之时,正是西方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时期,正如蒸汽机、电灯、留声机等十九世纪重大的发明一样,摄影术的发明是技术革命和信息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摄影是什么?它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技术?自摄影诞生之日起,人们就一直围绕这两个问题纠缠不清。摄影是“用光绘画”,是技术和视觉观察力的一种结合,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这一说法已经普遍被人们接受。在摄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难发现摄影技术对摄影文化发展的影响,可以说每一次摄影技术的更新与变革,都对摄影文化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计量设备量值溯源思考和建议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计量设备量值溯源的意义和要求、量值溯源的实施以及量值溯源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科研单位量值溯源工作进行论述,并就进一步做好各类计量设备量值溯源工作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计量;设备;量值溯源
1概述
计量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核心是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实现量值的准确、可靠,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是实现量值统一的主要途径。高质量完成好科研单位各类计量设备的量值溯源,是评价各类试验装备性能、保证科研试验数据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随着科研单位各类试验设备设施建设以及试验手段的提升,各类计量设备的数量逐年增加,量值溯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高质量做好各类计量设备量值溯源工作是科研单位计量的中心工作,也是科研单位计量机构抓好计量保障的主要任务。
2计量设备量值溯源的意义和要求
2.1计量设备的定义。根据相关规定,计量设备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实施科研试验保障和为试验装备配套的测量标准及配套设备、检测仪器设备及系统等。根据这一定义,计量设备主要包括:测量标准及配套设备、仪器仪表、工量具、专用测试仪器设备以及测试系统等。其中,测量标准及配套设备主要由单位计量机构负责建立、保持、维护和使用。各类仪器仪表、工量具、专用测试仪器设备以及测试系统主要由各基层研究室负责保存、维护和使用。2.2计量设备量值溯源的必要性。《装备计量保障量值溯源与传递》中规定了量值溯源与传递的总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要求:(1)装备、检测设备和测量标准的性能参数,均应通过量值传递或溯源的方式,与相应的国家计量基准建立联系,确保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一致。(2)对直接影响到装备、检测设备和测量标准的使用效能、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参数或项目,应纳入到强制检定范围,并制定强制检定目录和强制检定实施计划。(3)量值传递和溯源应符合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的要求。(4)实施量值传递工作应按照正式颁布的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或其他计量技术文件要求进行,若需要新编制或修改计量技术文件时,应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后方可实施。(5)装备、检测设备和测量标准的量值传递和溯源工作应纳入装备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管理,明确计量覆盖率和计量受检率的目标要求。根据上述要求,计量设备量值溯源和传递具有法制性、强制性和科学性。它是保证仪器仪表量值准确可靠的重要途径,是检验装备是否始终处于良好技术状态的重要手段,也是获取正确的、可信的科研试验数据的重要技术基础。
唐僧形象溯源论文
[摘要]唐僧形象经历了一个由传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到宋元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平话》、《西游记杂剧》,再到小说《西游记》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唐僧由一个历史人物演变成一个颇具神话色彩的人物。
[关键词]唐僧;形象;演变
唐僧形象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传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以下简称《三藏法师传》)到宋元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下简称《取经诗话》)、《西游记平话》(以下简称《平话》)、《西游记杂剧》(以下简称《杂剧》),再到小说《西游记》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从本事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
法师讳玄奘。俗姓陈。陈留人也。汉太丘长仲弓之后。曾祖钦后魏上党太守。祖康以学优仕齐。任国子博士。食邑周南。子孙因家。又为缑氏人也。父慧英洁有雅操早通经术。形长八尺。美眉明目。褒衣博带好儒者之容。时人方之郭有道。性恬简无务荣进。加属隋政衰微。遂潜心坟典。州郡频贡孝廉及司隶辟命。并辞疾不就。识者嘉焉。有四男。法师即第四子也。幼而珪璋特达聪悟不群。年八岁父坐于几侧口授孝经。至曾子避席。忽整襟而起问其故。对曰。曾子闻师命避席。玄奘今奉慈训。岂宜安坐。父甚悦知其必成。召宗人语之。皆贺曰。此公之扬焉也。其早慧如此。自后备通经奥。而爱古尚贤。非雅正之籍不观。非圣哲之风不习。不交童幼之党。无涉阛阓之门。虽钟鼓嘈囋于通衢。百戏叫歌于闾巷。士女云萃其未尝出也。又少知色养温清淳谨。其第二兄长捷先出家。住东都净土寺。察法师堪传法教。因将诣道场诵习经业。俄而有敕。于洛阳度二七僧。时业优者数百。法师以幼少不预取限。立于公门之侧。时使人大理卿郑善果有知士之鉴。见而奇之。问曰。子为谁家。答以氏族。又问。求度耶。答曰。然。但以习近业微不蒙比预。又问。出家意何所为。答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果深嘉其志。又贤其器貌。故特而取之。因谓官僚曰。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
RFID动物食品安全溯源系统设计论文
1RFID概述
1.1RFID系统结构
现阶段技术条件下的RFID系统结构,其构成部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①标签(Tag):其中的主要材质是耦合元件,内含电子芯片和天线。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天线的信号传递功能,实现标签的识别,从而区分目标物体。②阅读器(Reader):其主要功能是读取或者写入标签的相关信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有手持式rfid读写器(如:C5000W)或固定式读写器等;③计算机系统:通过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管理。
1.2RFID工作原理
在RFID实际工作过程中,首先通过天线,在固定的区域发射预先设定好的射频信号,当货物进入磁场后,其上面的标签就会立即被磁场激活。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标签就可以接收到天线发射出的射频信号,从而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在电流能量的作用下,电子标签就会把存储在芯片中的相关信息,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电子标签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基本一套完整的系统,是由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又称为应答器、数据载体。其主要的作用是标识识别、物品跟踪、信息采集。它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特点,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其功能变得越来越丰富,并且其智能化程度和加密水平越来越高。按照供电方式的不同,RFID系统分为有源、半无源与无源。电子标签RFID对比条形码七大特点:①快速扫描;②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③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④可重复使用;⑤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⑥数据的记忆容量大;⑦安全性。
2RFID动物食品安全溯源系统设计
宪法的发展溯源论文
关键词:宪法宪法生长宪法哲学宪政
摘要:通过对宪法诞生的讨论,对宪法哲学建构的解读,以及对宪法成长中功能和目的演变的描述,探析了宪法生长的环境和过程,并对中国宪法未来的宪政之路的完善提出了看法。
一、宪法的诞生:国家经验的总结
近代以来,人类逐渐开始以民族国家作为群体组织生活的基本单位,从而取代了早先以朝代国家为基本生活单位的生存格式。在其后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人类“每经历一段苦难深重的生活,都要通过宪法来确定为消除苦难所需要的新的政治及社会的基本形态,从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正如主席所说:“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这种情形如今似乎正在不断地超越国家秩序的界限,地区性的联盟和世界范围的联合国也都在努力寻求制定一部属于自己的宪章或宪法。在此意义上,宪法无非是人们对以往历史阶段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国家层面上的经验所进行的批判性总结,以期新的政权少犯些错误,统治得更长久。因此,可以说宪法正是随国家的诞生和更迭而理所当然地诞生和更迭的。
对于由陌生人组成的人类公共社会来说,宪法无疑是重要的,甚至是必需的。原因首先在于宪法是一个国家内最高的和最有权力的政治阶层所做的决策活动的结果,它构成了一个国家公法的核心;其次在于宪法蕴含了任何人都应当信仰的基本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最后在于宪法提供了国家组织、运行的概括性范式。毕竟对一个国家来说,依凭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而自觉孕育出的宪法才是能在这个国家真正发挥作用,并且能让这个国家以此为荣的有着无尽生命力的宪法。宪法中的任何舶来品,即便本身所包含的理念和制度设计看上去很美,但由于历史土壤和现实基础不同(甚至存在着天壤之别),往往会因移植前的营养不良和移植后的水土不服,而在宪政的过程中变得暗淡无光或是面目全非。
基于此,公法学者所关注的宪法应当是视野上更为宽广的宪法,而不应只关注现代意义上(18世纪以后)的宪法。也就是说,对宪法有关概念的理解始终要立足于人类社会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一旦我们认识到,宪法的本质其实是在总结前朝治国经验的基础上,用以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工具,那么在任何时候就不能再武断地说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这个概念其实定义得并不准确,而封建二字本身也并不代表落后)没有宪法,只不过它们的宪法还没能发展到如今我们所拥有的宪法的层次。
唯物史观的溯源论文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内容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materialism)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二,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三,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这三种形式的基础都建立在唯物主义这个前提上,并且首先肯定了人作为历史的决定力量的地位,同时坚持了唯物辩证法这样他们之间的联系由逻辑变成了因果。
(二)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杜甫诗歌诗史说溯源浅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诗史说杜甫诗孟荣宋祁胡宗愈
论文摘要:孟荣首先提出杜甫诗歌是“诗史”的观点。他认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流离陇、蜀时所写的诗,全面反映杜甫此时的生活,也表现了杜甫的感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诗史”。宋祁认为,杜甫的律诗善于陈述时事,律切精湛,气魄宏大,是“诗史”。胡宗愈认为,杜甫的诗歌抒情与叙事结合,表现个人与反映时代统一,是“诗史”。杜甫诗歌“诗史”观在北宋中期基本建立。
杜甫诗歌一向称为“诗史”,而杜甫的什么诗是“诗史”,却众说纷纭。因此,追溯杜甫诗歌“诗史”说之源就尤其必要。用“诗史”称杜甫诗歌始于晚唐孟架,改于北宋宋祁,成于北宋胡宗愈。孟桨认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流离陇、蜀时所写的诗是“诗史”,这些诗全面表现了杜甫此时的生活,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宋祁认为,杜甫律诗善于陈述时事,律切精湛,气魄宏大,是“诗史”;胡宗愈认为,杜甫诗歌抒情与叙事结合,表现个人与反映时代统一,是“诗史”。孟架规定“诗史”的乱离背景,宋祁限定“诗史”的律诗体裁,胡宗愈扬弃两家,揭示“诗史”的内涵,至此,杜甫诗歌“诗史”说基本建立。
“诗史”最初是两个词,分别指前人的诗歌创作和历史记载,不是一个词,不指杜甫诗歌。《宋书·谢灵运传论》云:“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
作为一个词而指杜甫的诗歌,始于孟架。孟架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据现有文献,称杜甫诗歌是“诗史”始于孟架o马茂元说:“把杜诗称为诗史,最早见于晚唐孟桨的《本事》。”“从‘当时号为诗史’这句话看来,诗史这个名词好像是在杜甫时代已经存在了,—纵使不在杜甫时代,也应该在孟桨以前。可是就我们能够看到的唐代的记载中,除了《本事诗》外,却没有其他的地方提到诗史。”
英美公司董事信义义务溯源论文
摘要:信义义务源自于英国衡平法中的信托理念,信义义务不是基于法律的技术规则,而是基于道德的最高准则。公司董事作为受信人不能利用自己的受信地位为自己谋取私利是受信人义务的实质。英美信义义务理论及对于公司董事信义义务的立法约束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价值观,尤其是西方信托文化基础之上的。由于缺少信托文化基础,我国有关公司董事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的立法约束往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信义义务董事行为信托文化
一、信义义务源自于衡平法中信托理念
现代信托制度是英国法律最具特色的部分,“信托”一词,在英国早期的衡平法上具有广泛的含义,它被用于泛指所有的衡平关系。人们目前所说的信托制度一般都是指14世纪以后由英国衡平法院发展起来的一种法律制度。对信托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制度是“用益”制度,它被认为是现代信托制度的雏形。“用益”的原文是USE,就是使用、利用的意思,它是英国13世纪后出现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即土地所有者将土地转移给另一个人所有,而土地上的收益却归属第三人,这就是用益制度的雏形。在用益制度下,转让人将土地转让给他人设立用益权,在取得财产后,总有一些受让人不履行承诺,而受到损害的人无法得到普通法院的救助,因为普通法认为,土地已经归受让人所有,因此,受害人只得寻求衡平法院的救助。衡平法院并不否认受让人是土地的法定所有者,而是强调受让人有义务为受益人的利益持有土地。在这之后,双重所有权的观念开始出现,即受托人拥有受托财产的法定所有权,受益人享有财产的衡平法所有权一受益权;或者说,受托人是普通法上的所有人,而受益人是衡平法上的所有人。信托本质上就是一种衡平法设计,信托被视为一种衡平法上的义务,而非权力,通过信托受托人为其他人的权益而控制一定的财产,信托是一种信任关系,即持有财产的一方负有为他人利益而管理处分财产的衡平法上的义务,信任是信托关系的基础。
信义关系(FiduciaryRelationship)是指在一方承诺为他方的最佳利益而行为这样一种特定的法律关系中,行为人就处于一种受信人(fiduciary)的地位,他为之服务的一方就是这一法律关系中的受益人(beneficiary)。从本质上看,受信关系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一种不对等的法律关系,即受信人处于一种相对优势的地位,而受益人处于弱势地位;一方拥有以自己行为改变他人法律地位的能力,而另一方则必须承受这种被改变的法律后果。法律为了保护受益人的利益,防止受信人滥用权力以保护双方的信任关系,就要求受信人对受益人承担信义义务(Fiduciaryduty)。信义义务产生于当事人之间存在信义关系,受信人负有特定的信义义务是信义关系的核心。一般认为,信义义务不是基于法律的技术规则,而是基于道德上的最高准则。受信人不能利用自己的受信地位为自己谋取私利,不能使自己处于受信人职责与个人利益冲突的位置,被认为是受信人义务的实质。
从历史上看,信义关系是英国衡平法院在裁决关于“信任”(confidence)事务中,为了确保受信人的利益而发展起来的,信托关系中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关系是最典型的信义义务关系,到后来,信托法成为一种独立的法律制度,信义关系则被用来指代所有具有信托关系性质、为了他人的利益履行职责因而要求更高的行为标准的那些法律关系。如委托人与人关系、董事与公司的关系、合伙人之间的关系等。
艺术歌曲发展溯源论文
摘要:中国艺术歌曲是在中西音乐文化的多次碰撞、交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经过引进模仿、学习借鉴、吸收融合后形成的。中国艺术歌曲从产生到发展将近一百年的历史,本文把其分为二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八十年代至今这三个发展阶段时期,对它的发展进行了一个阐述。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脉络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区别于民谣而精致的独唱歌曲的通称。现在多指由专业演唱者在音乐会上演唱的、艺术性强、声乐技巧较高,一般采用美声唱法演唱的声乐作品。它属于抒情歌曲范畴;歌词多采用诗词来表现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创作手段和技法复杂;伴奏占主要地位;音乐会中常常演唱并作为声乐教材的一种歌曲体裁形式。
中国艺术歌曲产生在20世纪初期。它的产生和发展,首先,就是“五四”运动的直接推动。1919年的这场新文化运动,使许多知识分子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他们呼唤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制度,宣扬民主与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个性解放,这些为此时期中国借鉴外来音乐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结合,促进产生新生进步音乐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新诗界出现了胡适、刘半农等一些注重质朴自然,追求个人情感表达的诗人,他们在吸收古诗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这些因素又为艺术歌曲的诞生创造了文词方面的条件。
其次,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留学西方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如饥似渴地吸收外国政治、经济、科学、哲学、法律等先进知识的同时,也兼学了西洋音乐中的作曲理论技法,他们冲破传统的主要以单音体系为表现特征的音乐表现形式,向具有和声、复调思维的西方创作方式上迈进,出现了运用西方创作技巧来创作民族风格歌曲的新气象,在他们的创作中,艺术歌曲的诗性和音乐性得到了充分结合。
另外,一批留学归来的音乐家,如赵元任、应尚能、周淑安等人用音乐会的形式来演绎欧洲艺术歌曲,同时也演唱大量了萧友梅、黄自等中国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这种音乐会的形式为当时艺术歌曲的推广提供了场所,同时他们在将美声唱法带到国内并逐渐传开的过程中,架起了应用西方歌唱技法演唱中国艺术歌曲的桥梁。这些都为当时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学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