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0 06:34: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素养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资讯素养教育信息研究
“未来的教育信息化将用网络作为教育的工具,让学生在上网和玩游戏中,不知不觉、开心快乐地学习……”近日,全国500多位中小学校长齐聚深圳,探讨了有关“教育信息化”方面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势,国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当信息传播的方式较之从前发生巨大改变,我们的教育是否能适应新的变化,我们的孩子是否能具备驾驭信息的能力,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首先需要相关硬件设施的保障。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深圳的孩子是幸运的。城市经济相对发达,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了优越的硬件环境。在“软件”方面,深圳教师的高素质,也让深圳的教育信息化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了好的软、硬件环境,能否让学生们具备较高的“资讯素养”,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有着重要意义。
有学者曾对“资讯素养”作了简单描述,认为一个有资讯素养的人,是一个知道如何在资讯社会中实践终生学习的人。在笔者看来,“资讯素养”至少包括以下含义:
首先,一个有“资讯素养”的人应能熟练地使用高科技资讯工具。对于这一点,笔者向来乐观。包括电脑、互联网在内的高科技信息传播介质,具有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今天,我们常会谈到有关“网络沉溺”等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可以说是网络信息传播魅力的“非正常”展现。这样的一种强大吸引力,会让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学生们主动地去亲近、喜爱它。对于电脑、网络,一些孩子常常是“无师自通”,小小年纪,就会熟练地使用QQ聊天,开设自己的博客,建立自己的主页。
教育背景下文学素养教育
一、文学素养的作用及其价值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成为现代以来教育领域的重要目标,学生的综合素质中,文学素养又具有基础性、工具性的性质,同时又对学生品性、思想观念、乃至价值观体系起到巨大的作用,因而在教育实践中应当具有十足的重要地位。有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人类社会过渡到工业文明、商业文明,文学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无法体现;也有很多学生在初高中阶段认为语文课的开设很累赘,不仅加大了自身学习的负担,而且由于生活中本身长期和语言打交道,语文课的设置就显得更没有意义。这代表了一种观点,即一种本末倒置的功利主义、现实主义的教育观点。然而实际上,这种观点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同时也是典型的只要结果、不求过程的功利主义思想。首先,在教育过程中,一个个体取得间接经验所采用的认识的方式必然是通过语言,即使是通过直接经验实践获得,也需要通过语言的方式向他人表述、或者予以记载。其次,语言在教育中起到元认知的作用,语言能力的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加强,必然会对其他知识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帮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文学素养作为语言文字的高级层次,作用更毋庸赘言,对其他学科的基础作用和深化作用也具有相当的意义。在商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由于社会的多元化、经济的全球化,人类面临的认识对象日益多元化、结构层次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这时语言的贫乏会对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的发展起到瓶颈的限制,各个专业领域需要自己的高级语言,而现实确是用语的缺乏,因此也不得不大量借鉴外国语言,这也恰恰说明了我国社会基础文学培养、学生基础文学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反而更应当重视基础领域的文学、文学素养的培育,以此酝酿出高级的专业语言。
二、当前教育环境下文学素养培养的相对缺失及成因分析
尽管文学素养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我国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对此的重视程度略显单薄。而且由于七八十年代的动荡,文学一度被作为“破四旧”而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革命文学”,不得不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反常的一幕。而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反思和教训,我们应当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当代教育模式下,除了历史的偏见以外,笔者认为对学生文学素养培育的相对缺失主要原因还表现为以下基本方面:
1.升学制度的指挥棒效应。教育是分配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阶层重洗的重要手段,而由于中、高、硕考的升学制度的客观限制和客观要求,学生和家长自然把目光聚集在这些功利而又可以量化的层面上。以高考为例,大部分地区高考都以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的模式为主,由此一来学生面临着数十科的学习任务,而语文相比于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地理———成绩更难以表达学生的素质,正所谓投入高、收效少,对于文学素养在分数上更是仅仅表现在诗词默写和作文这两个方面,而教育工作者都清楚的是,作文的批改任务决定了阅卷者根本无法仔细阅读考生文章,更遑论品位,相比反而更青睐所谓的“作文模板”因而文学素养在应试制度下变成了标准的“鸡肋”,文学也成了规范式教育的牺牲品。
2.文学素养难以迅速见效。正如前文所谈到的功利主义思想和现实中国教育制度现状的存在,文学素养因为其见效慢、投入周期长而常常被束之高阁,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者都倾向于投入收效快的学科(如数学、化学),而把语文、音乐、学生身体素质、道德素质这些“包袱”丢给后面的接任者———更高一阶段的教育工作者。
艺术素养教育革新与实践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成为了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教育模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校的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艺术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实施艺术素养教育不仅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时代的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保证。推进艺术素养教育工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与德育本身相互交融。
2、高校开展艺术素养教育的意义
在高校中开展艺术素养教育工作,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进行艺术素养教育的意义具体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在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是加强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党中央文件曾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通过艺术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使得学生更易接受教育影响,同时也是提高艺术修养的过程。其次,在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能大大地促进学生德育工作的展开。通过艺术教育,使得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培养和发展,改变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最后,在高校开展艺术素养教育工作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在校园中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传播先进的文化,展示高品位的艺术作品,引导大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形成了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3、高校艺术素养教育工作的创新
高校艺术素养教育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达到教育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以下三点进行讨论:
思政课职业素养教育分析
摘要: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需要对高职思政课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合方面的工作提高重视,加强对融合路径的分析工作,进而更好的满足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为学生今后就业工作等提供更多支持。下面对高职思政课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路径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职业素养教育;融合路径
高职院校具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好的完成今后的工作,需要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至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工作中,通过适宜的方法和途径对思政课和职业素养教育进行融合,缩短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和企业需求方面的差距,最终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和三观的树立等提供更多支持,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强模块设置和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
高职思政课课时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等能够从教学体系建设的角度促进思政课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突破原有机械灌输式教学的局限性,为思政课教学内容、教材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奠定坚实基础。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时,高职院校及思政课教师需要对学生专业和日后就业方面的问题进行考虑,在宣传教育、理论知识教授等方面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方面的教育,突出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进而为二者的融合提供更多支持[1]。
二、加强课堂教学,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进行创新
教育期刊编辑的核心素养
在国内的期刊领域,教育期刊是较为主要的一种类型,具有传播知识、宣传思想、产生教化等多重功能,既与编辑出版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教育期刊出版中最关键的环节———编校工作的开展需要由编辑人员来完成。所以,可以说教育期刊编辑的核心素养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期刊编辑工作的开展水平和期刊质量。核心素养属于综合性能力,不仅仅只局限于编辑专业水平这一方面,明确教育期刊编辑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对于促进教育期刊编辑的长远发展、有效提升教育期刊编辑水平和提高期刊的市场占有率、提升教育工作者业务水平乃至促进教育现代化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下文当中,我们就从这一角度入手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分析。
一、教育期刊发展对于编辑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
编辑人员在教育期刊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推动性作用,编辑人员不仅需要充分了解教育期刊内容,还需要具备审核和加工此类文本的能力,有效提升文本质量的专业性。教育期刊是否能够达到行业所要求的专业化标准,编辑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编辑人员必须具备较为突出的核心素养,才能够更加高品质高效率地完成教育期刊的编辑工作,促进编辑水平的进步。一般来说,现代化的教育期刊编辑应当具备编辑出版素养、教育专业素养、媒体发展素养以及社会实践素养,跳脱出传统编辑模式的束缚,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另外,教育期刊的编辑人员还需要充分了解教育方针政策,深谙教育的基本规律,坚持正确的期刊编辑导向,带动教育期刊编辑水平的提升。
二、教育期刊编辑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1.编辑出版素养。教育期刊编辑工作从属于编辑领域,是编辑工作的一个类别,想要做好教育期刊的编辑工作,首先,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丰富扎实的编辑学和出版学知识,才能确保编辑出版工作的有序推进。由于编辑工作涉及的内容种类较多,因此经常被人们视为“杂家”,但事实上,编辑工作的开展有其确定的流程。首先,编辑人员需要具备突出的选题策划能力,即在充分关注教育期刊市场情况的基础之上,通过市场调研,明确教育期刊编辑工作的重点,做好现代化教育期刊的编辑策划工作,让期刊能够满足更多读者的实质需求,实现编辑工作与营销宣传的一体化。其次,良好的编辑写作能力。尽管很多时候稿件和文章不需要编剧人员去主笔撰写,但编辑人员的写作能力仍然能够在编辑专业当中来体现。举例来说,在对于稿件进行校正和修改时,需要进行反复斟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并适当地进行修改,清除错别字、改正表述不清的部分,通过运用自身所具备的文章敏感度,发现稿件所存在的潜在问题,提高期刊编辑的专业化水平。最后,部分教育期刊编辑人员还需要掌握基本的编辑软件和一定的设计知识,同美术编辑一同进行版面设计,完成教育期刊排版。除此之外,编辑人员还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编辑素养,例如,明确自身所处定位,学会以开放的心态了解教育出版领域的发展态势,坚持终身学习的观念,明确正确的编辑导向,做好与作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秉持精益求精的原则,才能更大程度上强化编辑工作的开展水平,将更高质量的教育期刊呈现在读者面前。2.教育专业素养。教育期刊编辑工作所针对的主要方向即教育领域,教育期刊所涉及的内容也与教育领域发展的动态紧密相关,因此,编辑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为突出的教育专业素养,才能更大程度上体现教育期刊的教育价值,满足特定读者群体多元化的需求。通常情况下,编辑应当具备的教育素养主要包括教育知识素养以及教育思维能力两大方面。所谓教育知识素养,简单来说就是指编辑工作人员所积累下来的与教育领域发展息息相关的一系列知识,例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等,丰富的知识能够为编辑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有力的引导,其在面对不同的稿件时,能够第一时间判断该稿件内容属于教育领域当中的哪一方向,从而明确该稿件的编辑应当如何突出重点,如何明确中心点。所谓教育思维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指编辑人员在进行教育期刊编辑时,必须立足于教育领域发展的视角之上,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选择正确的编辑立场。教育期刊中所刊登的文章与教育领域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教育领域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教育期刊编辑所涉及的内容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获得了更大程度上的丰富,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教育期刊编辑工作同样需要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寻求更加有力的呈现方式,赋予编辑工作更为多元化的内涵。而作为编辑人员,在面对稿件时,必须秉持着正确的教育思维,实现对于该稿件从属性和覆盖领域的判定。3.媒体发展素养。步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渐发展进步,我国的媒体领域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编辑出版工作本身就与媒介领域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编辑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足够优质的媒介素养还能更好地应对媒体领域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我们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简单来说就是指编辑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媒体应用水平所运用到的各类技能。如今,自媒体已经成为了媒体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发展也自然而然的惠及了教育期刊编辑领域。新时代背景下的编辑工作人员应当不断强化自身的媒介应用能力,合理的运用自媒体平台,有效强化教育期刊编辑工作的开展质量和开展效率。举例来说,编辑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单位的官方网站,运用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的高效传播作用,尤其是微信公众号,几乎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受众获取信息的最主要的平台。教育期刊编辑可以将当期期刊之上的优秀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高效传播,有效强化期刊文章的传播水平,同时也可以将当期文章中的重点内容作为推广内容,强化文章的传播速率,扩大文章的传播领域,起到对于教育期刊的宣传推广作用。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微信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评论量和转发量等都可以作为编辑人员衡量该篇文章传播效果以及受读者欢迎程度的主要参考依据,从而给予该文章客观评价。而文章的留言信息等也可以作为编辑人员后续进行约稿、改稿以及与稿件撰写人员进行沟通协商的有效参考依据,编辑人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拉进教育期刊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打造实用性、专业性与亲和力艰巨的现代化教育期刊,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扩大读者群体。传统的社交方式虽然具备着多样化的特征,但信息传播速率较慢,不利于信息的沟通交流。而在自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通过各式各样的移动终端进行信息的交互,编辑人员通过不断的强化自身的媒介素养,能够更多的借助现代化媒介所具备的优势,打造更具开放性特征的优质现代化交互平台,随时随地的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倾听读者的心声,强化编辑工作的开展效率,同时也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树立清晰明确的期刊市场定位,使教育期刊能够赢得更多读者的青睐。4.社会实践素养。在许多人看来,编辑工作人员只需要对于作者提交上来的稿件进行错误修正即可,事实上,编辑人员是教育期刊出版发行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把关人,期刊内容在经过编辑人员的处理之后能够实现表现形式以及内容呈现等多个方面的升华,而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期刊编辑不仅需要做好“幕后工作”,还需要站在期刊前面,为期刊的推广披荆斩棘。因此,期刊编辑人员还需要具备突出的社会实践素养。从本质上来看,编辑人员始终在采取一种较为特殊的方式与读者进行沟通交流,因此,编辑人员必须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素养以及沟通交流素养打通与读者之间的渠道,开拓更加广泛的读者群体。由于教育期刊具备着一定的特殊性,其读者也多半为从属于教育领域中的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因此编辑人员需要与教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拉近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距离,与读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同时开拓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教育基础资源,为后续编辑工作的开展开拓有力的新渠道,有效强化期刊的推广水平。除此之外,编辑人员还需要具备团队协作素养。教育期刊编辑工作仅通过个别编辑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编辑需要在各个工作环节当中进行沟通和协调,在强化基本编辑水平的同时,提升校对的效率,做好后续的印刷和发行监理工作,把教育期刊能够得以顺利出版。
综上所述,教育期刊目前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工作人员以及教育专业人员等获取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不断的强化教育期刊的编辑质量,不仅能够更大程度上满足广大受众对于期刊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为教育期刊本身的发展开拓更为有利的空间。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具体对于教育期刊编辑应当具备的几种核心素养进行了研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教育期刊编辑人员应当摒弃以往落后的观念,投入更多的精力强化自身的综合能力,以正确的思想观念看待编辑工作,开拓更为广阔的编辑工作空间,促进教育期刊编辑工作水平的进步,赢得更多受众的青睐,为出版行业的发展以及教育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关键词:媒介教育媒介素养文化研究方法预防方式媒介教育的发展历史媒介教育理论数字化在线教育
[摘要]:
本文意在考察研究媒介教育的本质及其在美国的施行状况。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美国在媒介教育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英语国家的原因。第二部分从三个阶段(预防阶段、面对阶段、转变阶段)对美国媒介教育的历史进行了简单的回顾。第三和第四部分从概念与应用的层面对媒介教育加以分析。最后的第五部分探讨了美国的媒介教育未来将要面对的挑战,所涉及的包括媒介教育的集中与扩展、从运动变为教育干预及新技术带来的影响等。本文的结论是,美国的媒介教育需要不断地进步革新从而达到一个更加令人满意的水平。
引子
在全球媒介日益趋同的二十一世纪,媒介教育新范式对民主发展的重要性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美国媒介教育停滞不前的状况却令人感到意外(Gregorian,2006;Thoman和Jolls,2004)。这有些讽刺意味,因为美国是世界上媒介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却在正规媒介教育的各个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英语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Kubey,2004)。Galician(2004)甚至遗憾地感叹道,美国在媒介教育“这一重要领域里属于第三世界国家”(p.8)。
Kubey(1998,2003)从文化、经济、历史和政治等角度对美国媒介教育落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他指出美国媒介教育发展的四大障碍:地域广阔、文化多样、缺乏推动力和理论范式不同。
外国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批判的思考媒介素养论学习支援型
[摘要]: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媒介素养理论开始传入日本,经过十几年的宣传、导入期的发展,目前,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已进入到与日本信息化社会有机融合的本土化特色研究阶段,并致力于将“媒介素养”推至公共教育领域。如今,科技素养、多媒体素养、情报素养等各种关联“媒介素养”研究的派生词散漫于学术界,“媒介素养”已完全植根于日本社会。这得益于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不断吸收西方文明的文化传统。本文力图从三个方面概括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进程:(1)来自加拿大的启示;(2)媒介素养教育研究;(3)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Abstract:ThewesternmedialiteracytheorywasfirstintroducedtoJapaninthe1990s.Aftermorethantenyears’publicityandintroduction,thetheoryhasnowbecomealocalizedresearchwhichsyncretizesJapan’sinformation-basedsociety.Itisalsodedicatedtobringingmedialiteracytopubliceducation.Nowadays,derivativesrelatedtomedialiteracyliketechnologyliteracy,multimedialiteracyandintelligenceliteracyarecommonlyseeninacademiccircles.MedialiteracyhascompletelyestablishedinJapan.AlltheseprofitedfromJapan’sculturaltraditionofcontinuouslyabsorbingwesterncivilizationafterMeijirshin.ThispapertriestosummarizethedevelopmenttraceofJapan’smedialiteracyeducationfromthreeaspects:(1)revelationfromCanada;(2)researchon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3)currentsituationofJapan’smedialiteracyeducation.
Keywords:medialiteracyeducation;criticalthinking;theoryofmedialiteracy;supportedlearning
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日本,市民生活被各式各样广告包围、淹没。除了来自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的广告外,繁华商业区的霓虹灯广告与电子招牌、电车里频繁更换的文件夹页式广告和宣传招贴以及电车站出入口处由人派发的各类纸面广告等等,让人应接不暇。可以说,各种媒介已让日本民众着实处在“媒体引导现实生活”之中,人们已习惯于通过各种媒介获得多样信息,以便安排自己的生活,否则将无所适从。
在由媒介制造、掌控的“媒介世界”里,市民通过新闻、广告、电视剧、综艺娱乐的文本(text)言语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暗示,来定义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女性形象及男性形象等等,人们将这些从媒介产品中解读出来,带有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判断的“标准”,运用在塑造人类社会生活模式中,即便这种“标准”无法用某种基准来衡量[1]。这就是媒介对人们生活产生的渗透影响。
中职职业素养教育渗透
一、中职生职业素养的界定
职业素养是个宽泛的概念,从广义上看,是指社会人在从事某一具体活动中应具有的素质和修养。从企业要求方面看,职业素养包括职业规范、职业形象、职业技能、职业心态、职业道德五个方面。笔者认为,培养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将之与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一致起来,因此,中职生职业素养可以概括两大类:一是“品德”,即行为习惯、心理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二是“才能”,即语言表达、专业知识、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其中品德的高低往往被企业看作是能否成为一个合格员工的首要条件,因此是基础,而才能则是中职生最终能否成为一个优秀员工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同样重要,共同构成了中职生必修的职业素养。
二、中职生职业素养基本现状分
析及对策当前中职学校对于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学校自身由于受招生困难、办学经费紧张、师资队伍紧缺、教育教学改革任务繁重等客观因素的干扰,往往仅注重于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以致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显得重视不足或者顾此失彼。部分学生对加强职业素养教育不以为意,个人职业素养表现让人堪忧。如果学生毕业时很难就业,家长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人们对中职教育的不满势必会增加,这必然不利于中职教育的发展。众所周知,现在就读中职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在中考中的“落榜生”,他们或因厌学、家处偏僻农村而无法接受优质教育,在激烈的“应试教育”中被淘汰,不得已才选择读中职。所以多数学生除了学习成绩较差之外,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笔者在职业学校工作了十几年,发现中职生中存在以下这些消极因素:厌学现象较为普遍、自卑感较为强烈、叛逆心理严重、虚荣心极强、责任感不强、法纪观念淡漠等等。针对中职生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奋斗在职教阵线上的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学生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积极探寻新的教育方法,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技巧和实效性,并找寻了一些方法和上课的艺术,将职业素养培养教育在专业的教学中渗透。
三、在中职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一)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强化安全文化素养教育研究
[摘要]从未来工程师职业能力角度、“大工程观”理念的人才培养角度和新工科工程教育新理念角度,阐述了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使工科学生具有优秀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培养合格工程人才的必然要求。讨论了目前我国工科院校的高等工程教育中缺乏开展安全文化教育的状况及由此带来的危害,提出了结合高等工程教育,开展安全文化教育的意义和开展安全文化教育建设培养合格工程技术人才的架构。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安全文化;工科学生;工程技术人才
一、加强高等工程教育中安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报告中提出的“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人们福祉和健康水平,重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定位,其要务是培养出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强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创新人才。人才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具备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同时也需要具有较强的安全文化素养,能保障工程和生产体系的顺利运行,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为此,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结合安全人机工程设计规划理念,使工科学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培养合格工程人才的必然要求。(一)未来工程师职业能力的需求。我国高校工科学生毕业后的社会职业定位,绝大部分是成为各行各业的工程师。各类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从事行业项目和工程的规划设计、生产施工、运行管理等。随着现代产品项目和工程向高科技化、综合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工程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和门类的综合知识背景,以及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许多非技术类的知识。因此,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并且具备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对工程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在诸多的复杂工程问题中,工程安全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作为工程项目灵魂的工程技术人才,其工程能力和行为对工程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见,加强和改进高等工程教育,在作为工程教育重要部分的工程实践教学中融入安全文化教育课程,努力提高工科学生的工程安全文化素养水平,是减少工程安全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二)““大工程观”理念之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工程观”的本质就是要建立将科学要素、技术要素以及非技术要素相融合,并通过工程实践,形成具有集成性、创新性、实践性的工程教育理念体系[1]。现代工程与生产体系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多个环节组成的庞大的系统,这个系统需要高效率地投入、运转和产出才能实现自己的功能[2]。“大工程观”的理念指出,由于现代工程体系的系统性、复杂性,对生产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其中某一部分或单元,甚至个别节点出现微小故障,就会对整体效能产生重要影响。对工程人才的培养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要学会对各种资源合理有效地整合与调配。在工程教育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安全文化素质,有助于工科学生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后,把安全人机工程思维和安全第一的观念注入其所设计的工程或产品中,把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可靠性,保障工程系统与生产体系安全稳定的运行。在“大工程观”的理念中,工程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是科学技术同文化精神的相互和谐与统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从自然界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原料;另一方面,不仅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自身的安全与健康,而且还要保护大自然绿水青山的安全,实现“自然、人、社会”的全面统一。安全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人文精神的一部分,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安全文化,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是实现我国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必然要求。因此,高等工科院校培养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既要懂得专业技术,还要具有工程安全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三)新工科工程教育新理念的需求。新工科建设究其实质就是要改革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基点就是按照工程师的职业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3]。在各种复杂的现代工程系统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安全能力和安全行为对于工程安全的影响十分重要,而他们的工程行为与其在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接受的培养密切相关。在企业,不懂生产工艺技术是很难做好管理与安全工作的;同样,不懂安全技术,安全文化素养缺乏,也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在工程与生产过程中产生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其工程行为缺乏安全文化的保障,违背了安全文化的客观规律。我国虽然也在本科学生中开展了一定程度的工程安全教育,但就总体来看,在工程安全文化教育方面,例如人才培养的结构、内容和方式上,还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安全文化素质,不具备解决复杂工程安全问题的能力,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快速建设发展和大规模项目实施的需要。新工科计划的推进关键在于对“新”的内涵的认识。而“新”的内涵首先表现在面向未来的工程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新素养”[4]。为此,潜心研究工程人才的安全文化素养的培养方案,改进和完善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内容,对于降低和防止工程安全隐患与事故的发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开展安全文化教育的状况
(一)高等工程教育中缺乏安全文化教育。作为各行各业核心骨干的工程技术人员绝大部分是毕业于工科院校。从工程安全问题的本质上进行分析,由于现代工程技术越来越复杂,社会需要大量既懂得工程专业技术,又具有现代工程安全文化素养的高品质工程人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工科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安全工程专业,进行工程安全人才的教育培养。可是,安全专业人才与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相比,无论是在人才的数量上,还是在专业知识结构和对工程所起的作用上,以及在工程中所处的位置方面,都不能满足我国当今经济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工程实施的需要。安全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高等工程教育尽管不具有培养专门安全专业人才的功能,但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必须灌输和体现人的安全需要,要把人的安全需要体现出来。在校期间接受过的安全文化教育程度,对工程技术人才其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我国现行的高等工程教育在工科学生的培养结构上,系统性的现代工程安全文化教育做得还远远不够,这也是我国屡屡发生工程事故的根本原因之一。(二)高等工程教育中缺乏安全文化课程设置。我国的许多工科院校仍然过于重视专业技术教育,忽视现代安全文化知识和社会人文知识教育。例如,机械专业的学生,大学四年间必修课有二十几门,选修课也有十来门,但几乎看不到有关安全方面的课程,学校也没有结合专业进行安全文化教育课程。从目前的教学过程来看,无论从课堂理论教学到工程实践训练,还是由课程设计到毕业设计,除了在工程实践训练的金工实习环节中,能够由有关人员讲一下实习要求和安全的注意事项外,在其他环节中极少能涉及生产和工程的安全文化问题。由此可见,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安全文化素质培养的课程设置,在高等工程教育中是十分缺乏的。这就必然造成高校培养出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仅其本身在工作中不懂安全,不了解、不掌握其从事的生产作业中面临的安全问题,而且由于安全文化素质培养的缺乏,导致其所设计和制造的产品及设备存在不安全因素和隐患,不符合安全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理念。这与工程追求的本质安全观是完全违背的,也不符合生产实际对人才的需要。(三)高等工程教育中缺乏安全文化实践。工程安全的实践训练是培养和提升工科学生工程安全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社会实践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能够接纳高校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企业越来越少,全国许多高校学生的工程安全文化实践训练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均不能达到工程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以前,进入实践阶段的工科学生,会被安排到对口的工厂企业进行入企实习和实践训练,现在这个过程有的被简化,有的被取消。学生入厂的安全三级教育也基本不进行了,工程安全文化的培养也被工厂日常的实习安全教育所取代,结合工厂生产实际的工程实践不再进行。还有,学生毕业设计中验证性、论证性的课题越来越多,软件仿真取代实物制作,需要进行生产和工程实践的设计性题目不断减少,与安全生产方面有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标准等教学内容没法安排。这种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文化素质培养相脱节的教育体制,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的。
音乐素养融入舞蹈教育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对美育工作的越来越重视,舞蹈教育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推陈出新,向着综合素质教育迈进。本文立足于上海地区的实地调研与考察,通过对舞蹈教育教学实践各个环节的关注,分析了当今舞蹈教育背景,阐述了本次音乐素养培育融入舞蹈教育的调研概况,而后结合调研数据分析得出舞蹈教育的现状以及相应的成因,以期推动舞蹈教育更好地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舞蹈教育;音乐素养;调研分析
一、研究背景
据文献查阅,当前国内外舞蹈教育中融入音乐元素的背景如下:首先,从横向来看,美国的艺术教育是开放、多元、综合、全面的,为了适应时代要求,美国改变了过去的艺术教育方式,反思了过去注重自我表现的弊端,调整了学科结构。而在中国,将音乐素养的培育纳入舞蹈教学内容,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与之直接相关的理论研究亦显不足。其次,从纵向来看,在古代的艺术教育中,舞蹈与音乐也是相互配合与协作的。例如,在原始舞蹈中,舞蹈动作都是通过简单的哼唱或是乐器的击打声来呈现的。又如唐代宫廷乐舞中的坐部伎、立部伎,都是通过乐手的乐器和舞者的舞蹈配合之下展示出来的。音乐结合舞蹈的古代舞蹈艺术实现了古代人们对艺术审美的需求。而到了近现代,社会对教育科目的要求更高,划分更细,对舞蹈的专业化需求也越来越高,舞蹈教育更多地强调对自身技术能力的教学和训练,却忽视了其他艺术教育对舞蹈教育的辅助或协作作用。因此,艺术科目中的舞蹈与音乐逐渐独立化,尤其是舞蹈这门科目作为艺术教育常常会脱离综合艺术的范畴,去寻求专业的突破和发展。最后,通过对舞蹈课程设置的相关信息查阅,我们可以得知:在上海市各类中小学、舞蹈教育机构或教学团体中,只有少数一些学校开设了音乐类课程,以提高舞蹈生的音乐素养。音乐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在舞蹈创作、表演与审美欣赏等方面有所升华。总体而言,在舞蹈教育中开设音乐素养类课程的学校或社会舞蹈教育机构的数量并不乐观。同时,至今未见到具有足够可信度的调查报告或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据此而展开讨论的研究文献。因此,本文立足于上海地区的实地考察、调研与实践,针对音乐素养融入舞蹈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与分析,以期对未来舞蹈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以上海地区为例,主要针对十二岁至十六岁具有一定音乐接受能力的中小学生以及中专生。在此次问卷的设计中,调研问卷围绕本主题共设计了18个题目,分为多选、单选与简答三个类型,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以及学校、机构等地现场分发并回收等多种方式,汇总有效问卷共计89份,取得了理想的调研效果,具有较高的信度。笔者以上海市十二岁至十六岁有一定音乐接受能力的中小学生以及中专生为研究对象。之所以选择这一群体,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普遍较强,且受环境因素影响比较明显。过小的儿童学习能力尚且不足,而过于年长的人群已经形成固有的定势思维且和一定的舞蹈学习习惯。由于此次问卷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音乐与舞蹈是否要采用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教育,因此抽取的调研对象都是有一定舞蹈学习经历的。调研的对象主要划分为三类:素质舞蹈、社会舞蹈和专业舞蹈教育。原因是通过不同程度舞蹈学习的调研,可以鲜明地对比出舞蹈学习程度较浅的和较为深入的、音乐舞蹈全面发展和只偏重于舞蹈的人群的差异。不同教育背景的孩子对于节奏和音乐的把控掌握能力有所不同,可以更好地进行课程开设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此次的调研分布在上海各中小学和各教育机构之中,所以此次调查对于上海的中小学及其上海专业类院校的音乐与舞蹈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显著的作用,也希望对未来的舞蹈教育改革有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