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0 02:27: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随意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护士随意性过大的原因与应对办法
本文作者:王玲工作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小儿外科
结果显示平均83%的护理管理者和高年资带教老师普遍认为当代新护士随意性过大,不能很好的按照指示办事,自己的想法很多、个性很强,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喜欢单独行动。而平均85%的新护士则认为只要能完成任务,只要不违法乱纪、不触碰道德底线,不需要循规蹈矩做事、不需要通过强制性手段去督促业务学习。
新护士在经过3一5年护理院校正规的理论学习后,走上盼望已久的工作岗位,工作热情高涨。她们憧憬美好未来,对工作充满信心。但她们崇尚发展自我、展现自我、成就自我的信念使她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适当收敛锋芒以便更好地融入集体、为整个集体的目标和荣誉而奋斗。因此工作中过多的表现自己,做事情不能瞻前顾后,不能按照常规做操作,经常性凭感觉、想当然做事情,表现出了很大的随意性。首先新护士是新时代的青年,具备新时代的特征,她们热情奔放,个性鲜明,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也与医院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和特殊的对象群体不相适应,新护士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个性必然会在工作中遭遇挫折,所以这种随意性也必将很快的显现出来。当今新护士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优越的生活环境让她们养成了很多不好的性格。她们大多爱表现却缺乏倾听的耐心,所以在工作中不愿意倾听领导的教导,喜欢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她们不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我行我素,因此不经意间往往会伤害到别人,不被年长同事和领导所理解。同时她们有着十足的行动力,想做就做,不假思索,喜欢挑战。在她们看来,只要不违法乱纪、不触碰道德底线,自己能够决定的事情可以想做就做,不必看他人眼色。但这种随意性恰恰有时候正与我们的职业特点相悖!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多数是60后和70后,她们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造就了那一代人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准则,因此时代的反差也必然导致领导者的要求不能在新护士身上得到完好的体现,这也就造成了管理者对新护士的期望值下降,同时也造成了新护士对管理者的不理解。虽然管理者的出发点是让新护士能更快的成长,而新护士的出发点也是希望自己能更快的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二者在处理方法中出现了偏差,使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甚至激化。护理管理者要正视新护士的优缺点,在看到缺点的同时要充分肯定优点,她们是喜欢展现自我,容易出现自以为是、夸大其词的现象,但她们还未经世事,不懂得团队的合作精神,我们要多为新护士提供集体活动的机会,让她们更快的融人集体,感受集体的关怀和力量,使她们不再感觉孤独,不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使她们在做每件事情时都要考虑周全,考虑他人的感受,不再那么任性和随意,使其能在温暖的大家庭中茁壮健康成长!年资较长的老护士要爱护新护士,因为老护士也是从新护士这个阶段过渡而来,相对而言,她们会有更深的体会能更好的理解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迷茫,能更有针对性的对新护士实施引导,通过老护士的耐心带教和以身作则使新护士切身感受到真诚、温暖和关爱。一个道德高尚,技术过硬,亲和力强的老护士必然能影响一个新护士的成长,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树立正面典型来鞭策新护士的行为。医院和科室要加强对新护士思想的教育,加强实例教育来说明不按操作程序和规章制度办事出现的各种不良后果,在思想上不时的为她们敲响警钟。同时注重对她们的人文关怀,及时掌握她们的思想动向,使有可能出现的随意性和不良后果及时得到制止。
各级人员要多与新护士沟通,对新护士出现的问题要认真对待,不能一概否定,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使新护士在深刻认识到错误的同时,能自己分析出原因,以便以后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尽量为新护士提供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以便更好的进步,以更好的状态和心态迎接新的生活和挑战!综上所述,新护士在刚刚步人陌生的工作岗位之初,虽然有着极大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自信,但由于本身的个性和实际工作的性质产生的这种不适应必然使新护士的随意性在工作中体现的更加突出。因此不论是护理管理者还是年资长的老护士都应在实际工作中要明其所思,解其所惑,采用科学快捷的方法,因材施教,强化培训,严格管理,给予充分信任、适时奖励,减轻她们心理压力,同时多引导,多沟通,多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慢慢的影响甚至改变新护士这种随意性,使其能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使这些注人科室的新鲜血液能为科室的建设起到更大更好的作用!
如何避免行政调解的随意性
摘要:行政调解在构造和谐社会、打造服务型政府方面意义重大,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行政调解制度在调解程序、调解协议书效力等方面规定不尽完善,导致了行政调解随意性之弊端,影响了其作用发挥。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行政调解随意性的原因,从而提出避免行政调解随意性的鄙薄之见,以求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重视,为我国行政调解工作添砖加瓦。
关键词:避免;调解;随意性
行政调解通常指的是由行政机关出面,通过说服、教育方式,协助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在自愿平等原则上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调解制度。调解制度是我国“和为贵”传统观念的延伸,具有灵活、高效、便捷、成本低等特点,能够有效、及时化解纠纷,尤其是当前社会矛盾凸显的时代,建立和完善行政调解制度将大大有利于缓解法院压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近些年来,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一直致力于行政调解制度的研究,尤其是201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明确将行政调解作为民事纠纷解决三大举措之一后,各省纷纷开展了行政调解工作。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2016年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共受理行政调解184752件,其中区(市)县受理34283件,调解成功32964件,成功率96.15%;市级部门共受理150469件,调解成功146927件,成功率97.64%。但目前,行政调解工作尚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了行政调解随意性之弊端,影响了行政调解作用的发挥,本文重在分析行政调解随意性之原因,探讨如何避免行政调解的随意性,从而真正发挥行政调解息诉止争作用。
一、行政调解的随意性之原因分析
随意性是指对待人和事随随便便、随心所欲、不依规矩、缺乏自我约束的一种态度。笔者认为导致行政调解的随意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行政调解组织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当前的行政调解组织基本都是普通的行政机关,既要担负其日常业务工作,又要调处纠纷,且实际调处的人员也是来自所属机关,其独立性和专业性大大受到限制,必然导致行政调解过程中的随意性。(二)行政调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行政调解工作是近几年新开展的一项工作,部分工作人员还存在一个角色转变的过程,一些同志在调解方法、态度等方面一时还难以适应,调解时存在简单、生硬和缺乏大局意识、不能严格按照调解工作的原则、程序来调解等现象,造成调解的随意性。(三)行政调解的范围有待统一。我国一直没有出台《行政调解法》或《行政调解条例》,都是散见于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零星条文规定,导致行政调解范围不统一、不明晰,学术界关于行政调解的范围也是众说纷坛,有的认为行政调解的范围包括一般民事纠纷、轻微刑事纠纷、经济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纠纷、行政纠纷、对外经济贸易纠纷和海事纠纷;有的认为行政调解的范围包括一般民事纠纷、轻微刑事纠纷、劳动争议纠纷和行政纠纷;还有的认为行政调解的范围仅包括一般民事纠纷和行政纠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莫于川建议,立法时可以借鉴《北京市行政调解办法》的规定,把调解对象范围确定为以民事纠纷为主、行政争议为辅,并强化对行政调解的理论与制度支撑。即使行政调解中的行政纠纷范围,也有争议,有的认为包括所有的行政纠纷,有的认为要排除对公共政策、公共利益、第三人利益和重大社会事项有关的纠纷、不适宜用行政调解程序的行政纠纷、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的合法性有争议的纠纷等。行政调解的范围不统一,使得行政调解人员在做具体调解工作时,认为某些纠纷没有明文规定必须调解或者不调解,因此出现反复调解、拒绝调解、越权调解等,也导致了调解工作的随意性。(四)行政调解缺乏明确的程序规定。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虽然近几年,各省自己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中都有行政调解程序的规定,但关于行政调解的法律法规规章,实体方面居多,仅有国务院颁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有关于调解的程序性规定。司法部的《民间纠纷处理办法》中虽然规定了民间纠纷处理程序,但是,该程序只是将调解作为一种前置裁决程序,不是调解程序。总之,行政调解程序缺乏调解方法、时限、当事人怎样申请、如何保证双方当事人参与等相应规定,行政化色彩较强,极不规范,导致调解随意性很强。(五)行政调解结果大多没有法律效力。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行政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除了部分治安案件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等具有法律效力外,其他行政调解协议书基本上不具有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行政机关也无权强制执行。这大大降低了行政机关调解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权威性,有些行政调解人员认为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和经历,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当事人却可以随意不执行,完全忽略调解协议书而发动诉讼程序,使调解成为费时费力的无用功,因此他们在做调解工作时不愿意认真对待,敷衍了事,或仅仅走个形式,这也导致了行政调解工作的随意性。
二、避免行政调解随意性的对策思考
语文课堂随意性教学管理论文
[内容]
一、“随意”及其表现
随意,即凭自己的意愿来教,来做,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境界。过去,我们认识评价教学工作一贯只注重了教学的常规性特点。领导检查备课,要看教学步骤的设计是否齐全,听教师讲课,要看是否紧扣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只看重了教材各方面的知识点(字词、结构、主题、特点等),面面俱到;在练习、考试中,只注重了题目的标准答案。总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太强调了条条框框,而忽略了最能体现教师智慧和能力以及最能考查学生智力水平的“随意性”问题。这是对语文教学的片面理解,是不符合语文学科的独特教学规律的。
其实,认真分析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就不难看出,他们在注意教学常规要求的同时,都有很多“随意性”的闪光处。每个语文教师的阅历、知识水平以及对教材的认识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学过程多具有“随意性”的特点。
首先,教学语言的“随意性”。有的教师沉着老练,四平八稳;有的教师富于激情,豪爽正直;有的教师处事圆满,兼及各个方面。他们选择的教学语言,当然也就风格边异。上海的于漪老师阅历丰富,知识面广,教学语言风趣幽默,有力度;原泰安一中宋遂良老师,教学语言极富感染力,听他讲《出师表》,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流泪;魏书生老师上课紧扣教材,语言简洁明快,极为凝炼。
他们在“传道、授业、解惑”时,所运用的教学语言随意而为,各有机智,令人赞叹不已。
语文课堂教学分析论文
一、“随意”及其表现
随意,即凭自己的意愿来教,来做,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境界。过去,我们认识评价教学工作一贯只注重了教学的常规性特点。领导检查备课,要看教学步骤的设计是否齐全,听教师讲课,要看是否紧扣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只看重了教材各方面的知识点(字词、结构、主题、特点等),面面俱到;在练习、考试中,只注重了题目的标准答案。总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太强调了条条框框,而忽略了最能体现教师智慧和能力以及最能考查学生智力水平的“随意性”问题。这是对语文教学的片面理解,是不符合语文学科的独特教学规律的。
其实,认真分析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就不难看出,他们在注意教学常规要求的同时,都有很多“随意性”的闪光处。每个语文教师的阅历、知识水平以及对教材的认识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学过程多具有“随意性”的特点。
首先,教学语言的“随意性”。有的教师沉着老练,四平八稳;有的教师富于激情,豪爽正直;有的教师处事圆满,兼及各个方面。他们选择的教学语言,当然也就风格边异。上海的于漪老师阅历丰富,知识面广,教学语言风趣幽默,有力度;原泰安一中宋遂良老师,教学语言极富感染力,听他讲《出师表》,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流泪;魏书生老师上课紧扣教材,语言简洁明快,极为凝炼。
他们在“传道、授业、解惑”时,所运用的教学语言随意而为,各有机智,令人赞叹不已。
其次,处理教材的“随意性”。因为每个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不同,面对的学生情况不同,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不同,在处理教材时,也就各有侧重。同样讲朱自清的《春》,有的老师侧重于思想内容的分析,有的老师侧重于艺术特点的探讨,有的老师注重通过字词的分析带动课文的讲析,各自都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因此,每个教师尽可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和自身特长,对教材作出“随意”的处理。但有一个要求,这种“随意”,必须有利于传授知识。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
论哲学主体性负面效应
【提要】认识主体性是指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人们可从不同角度对这种自觉能动性进行考察。本文从功能上看待认识主体性及其负面效应。如果说认识主体性的积极作用就表现为认识主体的各项功能的发挥的话,那么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就表现为认识主体在发挥各项认识功能时带来的主观随意性。这种负面效应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的不完善性,但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并不否定知识的客观性,知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而走向新的客观性的无限的过程。
【关键词】主观性/客观性/认识的主体性
【正文】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认识的主体性也是如此。人们在发扬认识的主体性去努力达到知识客观性的同时,却发现它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也着知识的客观性。
认识的主体性之所以会带来负面效应,是因为认识的主体性本身就包含着主观性这一环节,这样,当人们发扬认识主体性时,其中的主观性也往往随之进入了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中,并由此造成了知识客观性的相对性。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造成了许多人的困惑。有些人认为,既然认识的主体性会带来主观性,那么知识就再无客观性可言,有些人则由于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而否定认识主体性本身,进而视认识的主体性为大敌,认为既然要坚持知识的客观性原则,就应当限制、少谈甚至取消认识的主体性。因此,怎样看待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何在?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是否意味着知识客观性原则的破产?所有这些都成为不可回避的。我们在此也做一些探讨。
认识的主体性分析论文
一、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表现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表现在:人们在发挥主体的各方面认识功能时,也有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主观性、武断性、片面性。
认识的主体性意味着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即认识是主体有目的的能动创造的过程。但是,这一有目的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潜伏着脱离客观性原则的可能。如果这里的目的缺乏客观基础,那么这样的目的就有可能把认识引向主观性的误区;另一方面,认识是主体能动的创造过程,但是如果这里的创造不是建立在尊重客观现实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而是不切实际的凭空创造,那么这样的创造也会使认识脱离客观性。具体地说,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即由此带来的主观随意性至少有以下表现:
第一,随意性选择。如果选择不是建立在对对象的全面理解、对主客体关系的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而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愿望作出的,这样的选择就是随意性选择。其结果是或者把错误的逻辑起点、思想材料引入认识过程,或者把不合适的方法加以运用,由此造成认识的主观性。
第二,随意性约定。不考虑命题、原理等是否具有客观有效性,不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而只根据权力等方面的需要便把这些命题、原理等约定为真,这样的约定便是随意性约定。
第三,随意性抽象。不是从对象的全面的客观的关系出发来抽取出它们的必然本质和共同属性,而只是从主观因素出发,抽取对象的偶然特征,这样的抽象就是随意性抽象。
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措施
1.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背景
首先,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脱节。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工作中的最明显的缺陷就是理论与实践不挂钩,重理论而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注重翻译原则、翻译理论、翻译方法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的应用,事实上,实践出真知,没有翻译的实践,学生如何真正掌握教师传授的理论呢。除了教学内容轻实践外,在高职老师的教学评估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教师一味地依赖笔试,而忽视了英语口语和表达能力。其次,翻译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高需求让从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老师也日益吃香,但是他们的水平良莠不齐,高职的老师水平明显较弱。优秀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师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重,然而,当前我国高职学院中的商务英语翻译老师总是二缺一,要么就是理论基础雄厚,但是多为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要么是有足够的实践经验,缺乏理论基础,无法将经验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其专业知识素养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另外,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方式落后。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突出表现为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沿用传统填鸭式教学,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管学生是否有效地接收到教师传递的学习信息,也不管学生是否有兴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用于任何学科的教学,特别是商务英语翻译这种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中。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成为提高学习效率的绊脚石,使高职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专业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足。最后,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活动存在随意性。在具体教学中表现为,教材选择的随意性和教学组织的随意性。首先是教材选择的随意性,由于当前市场上有关商务英语翻译的教材名目繁多,质量参差不齐,而高职教师决定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因此,要求教师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决定教学教材,然而,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教师对于教材的选择过于随意,从不注重教材的质量和内容。随后是教学组织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具体表现为教师对于教学安排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还有教学目标的不确定和教学内容的无序性。
2.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我国高职翻译教学工作的不足,笔者提出了重视学生的翻译实践、完善师资力量的引进与培训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规范翻译教学活动等四项改革措施。
2.1重视学生的翻译实践
针对我国高职翻译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本文要求要注重基础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结合,这一结合着重表现为鼓励学生参与校外的翻译实践,增加翻译实践操作。与此同时,教师也被要求要以身作则,利用教学以外的时间多多参与翻译实践操作,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课程中,有一门名为“商务外贸术语翻译”的课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准确地传授相关商务术语。除此之外,校企合作也是增加学生翻译实践机会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在学校接受老师传授的理论课程的同时,在企业中践行理论知识,寓理论于实践之中。
旅游管理专业教材编撰
随着我国旅游“大产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小学科”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就教材建设来讲,旅游管理专业教材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而且实现了由多学科生硬对接到学科独立建构的转变。然而面对旅游发展的新形势和旅游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编写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实问题,急需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加以改进。
一、教材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数量多,精品少。
随着旅游学科30年的发展,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建设也经历了从无教材或仅有几本教材(20世纪80年代)到专业系列教材出版(20世纪90年代)再到多种系列教材并存(21世纪以来)的发展阶段。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发展到今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品种上,都有了相当大的规模。从数量上讲,旅游管理专业一般课程都能找到数十本教材,至于其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教材基本上都突破了百本大关。从品种上讲,各种规划教材、新视野教材、创新性教材等等,也开始越来越多,层出不穷。在旅游教材日趋繁荣的背后,纵观30年来旅游教材的质量,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像李天元《旅游学概论》、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等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并不多见。有些教材一出来就无人问津,有些教材用不到一年就要修订,甚至有些质量不高的教材还以不同的名称在多家出版社出版。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水平。
(二)重复多、协调少。
一个学科专业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而这种系统知识又是通过系列教材有序传承的。一套系列教材编多少本、编哪几本,哪本在先、哪本在后,甚至哪一部教材应该编什么,都应该有一个明晰的范畴界定与序位安排,这样才能保证专业教学循序渐进与有效传承。可惜的是,目前出版的许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系列教材,虽然表面上都属于旅游管理专业范畴,但实质内容上并没有按照专业的知识系统在“系统”上做好文章,总给人以想编几本就编几本、想怎么编就怎么编的感觉,从而导致所谓“系列教材”中教材重叠、知识重复的无序与混乱。如旅游资源学与旅游地理学、旅游开发与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开发、旅游市场营销与旅游服务营销、旅游心理学与旅游服务心理等,都存在着体系混乱、内容重叠和知识重复的现象,极不利于教学的科学实施与知识的系统传授。
村小组财务管理经验交流
近来,纪委根据信访情况,对本一些村小组财务进行检查,发现部分村小组财务存管理混乱、开支随意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疏远了干群关系,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社会稳定。
一、村小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开支随意性大,私分公款现象严重。村小组干部在各项开支决策时随意性大,没有约束,特别是用餐招待方面。如紫阳镇某小组2007年招待费8万余元,2009年招待费达9万余元,每月平均7千余元,平均每天200余元;另外该小组干部还私分集资款6万余元。
(三)财务管理混乱,首先,开支审批程序不严、手续不全。大部分票据没有经手人签名、也没有审核人签名,大多为白条开支;其次,财务凭证和帐册管理混乱。有些村小组数年都不建帐。
(四)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村小组财务人员选任随意性大,且绝大多数村小组报帐员未参加过任何培训学习,业务素质低,不懂帐务的基本处理方法和基本规则,不懂原始凭证所应具备的要素,甚至不懂原始凭证与记帐凭证的区别。无法起到对村小组干部的财务监督作用。
二、村小组财务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
企业公共关系的符号诠释
摘要:企业品牌形象是一个360°品牌传播管理的过程,是企业公共关系及其符号输出处理的综合结果,企业符号包括企业自身符号和媒体阐释符号;企业自身符号又可分为稳定性符号生产与随意性符号生产;企业公共关系的符号阈限,是指企业在建立良好公共关系时需要坚守的符号界限。在符号阈限范围内,企业能够有效建立良好关系,超越符号阈限,便会对公共关系及品牌造成损害。本文以王老吉、万科、伊利集团和中华电信等品牌案例,对此进行清晰阐释。
关键词:公共关系符号输出符号阈限
企业总是像一个结系在复杂交叉的社会网络上,从生产链来说,上游有原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下游有包装供应商、广告服务商、铺货渠道中的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服务等;企业资金运作,需要跟银行建立关系;企业上市,需要跟证券市场、金融系统建立关系;企业升级、规范运作、获取荣誉等,需要跟认证机构、政府、协会、商会等建立关系;企业产品的宣传与销售,需要跟媒体、广告公司、消费者、经销商建立关系;企业树立良好形象,还需处理好社会公众关系;对内协调员工、管理层、董事会关系,对外协调各种社会组织、政府、公众、个人关系,企业品牌形象是企业公共关系处理的综合结果,而品牌是企业产品的精神内核。因此,作为传播领域专家的奥美环球集团,提出企业品牌是一个360°品牌传播管理的过程,强调管理好每一个接触点的品牌信息传播。
其实每一个接触点的品牌信息传播控制,只是符号控制的过程,控制好每一个传播符号,从而达到企业生存发展、建构品牌形象的最终目的。
符号,按照皮尔士的观点,是指在某些方面或某种能力上相对于某人而代表某物的东西,包含符号、客体及其解释因素,符号和客体相当于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企业在符号互动中处理与消费者、政府、公众、他者、媒体、各种组织乃至竞争市场的公共关系,进行品牌建构。企业符号包括企业自身符号和媒体阐释符号;企业自身符号又可分为稳定符号生产与随意符号生产,稳定符号生产如VI视觉识别系统、企业理念、宗旨、口号等MI理念识别系统以及企业工作制度、员工行为等BI行为识别系统;随意符号生产包括企业日常对外接触传播,如接受记者随机采访时的言语、接待消费者投诉的售后服务、处理客户关系的日常言行、与消费者、公众、政府、其他机构接触的每一个机会点等,言语符号如一两句话、几个词语,即能对企业品牌形象带来影响;非言语符号(又叫“副语言学现象”)如语气、眼神、表情、肢体语言、服饰等,也能对企业形象带来相关影响。
企业在使用符号时,并非任何符号都可以自由使用,而必须根据企业品牌建构理想,进行有效的符号控制。企业想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符号使用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符号阈限。所谓企业公共关系的符号阈限,是指企业在建立良好公共关系时需要坚守的符号界限,在符号阈限范围内,企业能够有效建立良好关系,超越符号阈限,便会对公共关系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