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0 01:13: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苏轼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苏轼词风格分析论文

婉约一词,即委婉含蓄之意。婉约词不仅是一种文学题材,也是一种创作手法。自后唐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始,闺怨、相思、离情别绪、春花秋月便成词作的一大题材。婉约词上承花间词,与花间词一脉相承,但是与在花间词相比,婉约词内容上去其浮艳多分雅致,形式上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传统题材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在苏轼以前的北宋词坛仍是以及婉约词为主流,主要是一些男女相思、闺阁幽怨的艳情之作,直至苏轼才打破了婉约词以艳情为题材的范围,将婉约词推入正宗高雅的文学殿堂。[注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1037——1101)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中进士,神宗熙宁年间,因于主张新法的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被贬为杭州通判,苏轼词的创作就是从此时开始的。元丰二年,因在著名的“乌台诗案”中被以“作诗讪谤朝廷”之罪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词来抒发心中的忧愤,表达他的人生态度。哲宗元佑年间,高太后临朝,司马光执政,苏轼被召回京,被委任为朝奉朗知登州,后迁为礼部朗中,又迁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又历任知杭州﹑知颍州﹑知扬州﹑知定州。哲宗亲政后,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后,在遇赦北归的路途中,于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苏轼一生在宦海中浮浮沉沉,心中种种忧愤,都成为其创作的源泉。[注B]

一﹑婉约词的传统题材——言情

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它以情动人,道尽人世间的喜乐悲愁。在北宋苏轼以前的词人言情的主题不外是以代言体的形式写一些闺怨、相思、离愁别绪、春花秋月等。苏词主要是突破了晚唐以来“词为艳科”的庸俗品位,“诗余”的附庸地位,只写闺怨、别情的题材范围,将词推到了正宗的文学艺术高雅的殿堂。在言情方面,苏轼描写的至情至性的爱情词,颠覆了艳情词的俗套,给人以凄美、委婉的高雅享受。

㈠《蝶恋花》(记得花屏初会遇):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注1]

查看全文

苏轼词的风格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苏轼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也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人,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这是在我们以前学过的教材中经经常提到的。虽然他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但是他的词中温婉含情的婉约词作的数量并不少于慷慨激昂的豪放词作的数量。对苏轼词的婉约词风前人已有论述,但是有过于片面化,本文主要从婉约词的传统题材(言情)﹑婉约词的重要内容(咏物)﹑婉约词的基本特征(意境之美)三个方面,通过对苏轼的几首代表性的婉约词的分析,从而展现出苏轼词风的婉约凄美的一面,从而使人们可以更清楚的认识苏轼。

关键词:婉约;题材;内容;特征

婉约一词,即委婉含蓄之意。婉约词不仅是一种文学题材,也是一种创作手法。自后唐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始,闺怨、相思、离情别绪、春花秋月便成词作的一大题材。婉约词上承花间词,与花间词一脉相承,但是与在花间词相比,婉约词内容上去其浮艳多分雅致,形式上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传统题材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在苏轼以前的北宋词坛仍是以及婉约词为主流,主要是一些男女相思、闺阁幽怨的艳情之作,直至苏轼才打破了婉约词以艳情为题材的范围,将婉约词推入正宗高雅的文学殿堂。[注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1037——1101)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中进士,神宗熙宁年间,因于主张新法的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被贬为杭州通判,苏轼词的创作就是从此时开始的。元丰二年,因在著名的“乌台诗案”中被以“作诗讪谤朝廷”之罪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词来抒发心中的忧愤,表达他的人生态度。哲宗元佑年间,高太后临朝,司马光执政,苏轼被召回京,被委任为朝奉朗知登州,后迁为礼部朗中,又迁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又历任知杭州﹑知颍州﹑知扬州﹑知定州。哲宗亲政后,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后,在遇赦北归的路途中,于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苏轼一生在宦海中浮浮沉沉,心中种种忧愤,都成为其创作的源泉。[注B]

一﹑婉约词的传统题材——言情

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它以情动人,道尽人世间的喜乐悲愁。在北宋苏轼以前的词人言情的主题不外是以代言体的形式写一些闺怨、相思、离愁别绪、春花秋月等。苏词主要是突破了晚唐以来“词为艳科”的庸俗品位,“诗余”的附庸地位,只写闺怨、别情的题材范围,将词推到了正宗的文学艺术高雅的殿堂。在言情方面,苏轼描写的至情至性的爱情词,颠覆了艳情词的俗套,给人以凄美、委婉的高雅享受。

查看全文

苏轼词二首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

2、理解作者的情绪变迁及其原因。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4、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能力目标:学习词中的想象手法的运用。

查看全文

苏轼思想与儒道释思想关系研究论文

【摘要】“戏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①]使得苏子“久戏风波”[②]。在北宋的政治迷乱中,苏子成了党派之争最大牺牲品之一,他由此仕途坎坷,命运漂泊,多年离索,加之个人情感生活的波折与不幸,曾一度使他嗟叹“人生如梦”、“人生如寄”,而他又是乐观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③]他深感自己不过天地间“一蚁寄大磨”[④],由此,他谅解了人生的无常和个体生命的卑微:富贵本无定,世人自荣枯[⑤]。入狱、贬谪、丧妻,这一连串的劫难经历,使苏轼对政治与人生进行了全面的反省,在思想上缓入佛、老哲学作为对儒家信仰的补充。旷达虚静,随遇而安,而又桀骜倔强,不改正直的品性、济世的初衷,坦荡堂正,从而形成了苏轼最为世人崇敬的人格魅力。也正由于这样糟糕的人生际遇使他更深地体悟生命存在的意义: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⑥]。人生,不过求个“自乐”。因此,他能一身浩然气,心灵超乎凡俗,在政治高压和生活困苦面前,“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⑦],“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⑧]。这才是真正的超然自适耳。

【关键词】苏轼诗词超然自适儒道释

前言

世人评东坡,多用“豪放”一词。王静安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刘熙载也在其《艺概》中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若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近。”这里,王、刘皆认为苏轼之词风与太白诗风近。在我认为,与其说其文风相近,不如说其人胸襟相近。一切文章,皆由心出,心性相似,故其文采亦是相仿。而东坡先生与太白其实颇多不同,太白多仙风道骨,而东坡则多人间烟火味。故,东坡一生为仕途累,终老不忘“致君尧舜”,死于仕途;太白不同,醉酒捞月,乘月西归,何等诗意。东坡其身,逃不脱仕途,虽“甘与麋鹿友”却“苦为世味诱”,因此其归隐之心隐逸之情只能诉于诗词中、于对释道空无、逍遥思想的追随与渴盼中。所谓“大隐隐于金马门”,大概指的就是东坡这种“身为仕宦累,心为不系舟”之人。虽然东坡一生遭贬,但终究也是个官。

吾书此文,实为对东坡先生诗词之仰慕。喜其豁达,叹其飘逸,惜其命途多舛。吾读东坡,能同喜亦能同悲,故引为知己耳。此文以东坡诗词为本,以“超然自适”为纲,中连儒道释。因此,不全列举东坡诗词,一切以“苏轼诗词、超然自适、儒释道”此三关键词为标准作取舍,故书成此篇。

第一章关于苏轼生平及诗词简介

查看全文

苏轼词中的现实主义教案

从苏轼的生平谈起,提出苏轼的现实主义词风,从四方面详细论述:(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二)关心民生疾苦,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分析诗人的思想根源。(三)抒发个人感慨,探索人生奥秘。(四)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关心民生疾苦探索人生奥秘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北宋苏轼是继柳永之后的着名词人,然而他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青年时期参加进士考试,获第二名,雄心勃勃,要求变法;中年时期出任杭州、密州等地方官,主张温和改革,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担任有名无实的团练副使;中老年时期返京任翰林学士等职,因反对司马光全面废除新法,再次出任杭州、扬州等地方官;晚年时期被贬惠州、儋州等地,生活十分艰苦。苏轼这起伏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深入到各阶层,创作了许多文学着作,在当时享有盛名。我就苏轼的人生轨迹对其现实主义词风作一点初步探讨。

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

熙宁八年(1075)七月,辽主胁迫宋王朝,这年冬天,苏轼写了着名的《江城子?岳州出猎》,其下片:“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情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中借出猎习射,来抒发他渴望驰骋沙场;为国靖边立功,驱走入侵之敌的豪情。又如《阳关曲?赠张继愿》:

受降城下紫群郎,戎马台南旧战场。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教学苏词意象品析

摘要:意象分析既需要教师把握诗词主题,又需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科学的设计。以苏轼词为例,对苏词中常出现的意象“梦”进行深入探知,明确了苏词意象分析的价值,分析了苏词中“梦”意象的表现,最终通过辨析探明苏词中“梦”意象的缘起:创作习惯的沿袭、个人遭遇的浸染、儒释道思想的集成。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苏词;意象;“梦”意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更要强化审美体验导向,通过具体意象的分析来增进学生对诗词本身的理解,帮助其把握诗词主旨与内涵。[1]本文以文学大家苏轼的词为例,重点聚焦苏词中的“梦”意象,并展开相关研究,以求引导学生在积累优秀诗词资源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

一、明确苏词意象分析的价值

在古诗词教学中,意象分析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词,其意象之多、内涵之丰都值得深入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心理和情感。(一)体悟诗人情感历程。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以诗词为载体,将个人情感赋予所见景物,以达到“诗言我心”的目的。苏轼亦是如此,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如丧妻,如贬谪,奠定了其创作的基调。因此,在诗词教学中进行专项意象分析,将有助于学生快速抓住诗人创作的关键情感点,了解诗人的创作初衷,进而引领其借助意象管窥诗人独特的情感历程。如苏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诗人所写月的行程实质上是个人情感的迁移历程,在辗转无眠之后收起“兼怀子由”的情绪,道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哲思,而朱阁、绮户、无眠(的人)也正呼应了当时诗人的思念之情。(二)感受诗词文化意蕴。苏轼的词作之所以流传不衰,很大程度缘于其所传递的文化意蕴。而意象则是文化意蕴的直接载体,故而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意象,感知诗词深处的文化意蕴。高中语文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之一是“解意象,品诗歌”,这就充分说明了意象教学的重要性。如苏词《浣溪沙》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句,其中的“流水”“白发”“黄鸡”都是比喻时光流逝的意象(其中“流水”句系反其意而用之),这些意象的连缀与表达传递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作者在此反用典故“黄鸡催晓”奉劝世人莫要因为自己韶华已逝而心灰意冷。(三)培养诗词鉴赏能力。诗词教学中,通过分析意象,能够达成对诗词更为精准深刻的鉴赏。意象教学法的运用能够逐步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技巧与习惯[2]。一是培养“由景入境”的能力。这里的“景”是独立的、碎片化的“意象”,如苏词中常出现的“酒”“月”等都是具体可感的意象,而“天宫”“梦”等则是相对虚幻的意象。教师可利用虚实意象连缀的意境,诱导学生由景入境,让其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真实心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降低诗词鉴赏的难度。二是培养诗词审美与想象能力。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虽然逐渐成熟,对事物的认识更加理性,但是由于其生活经历与古代诗人差异很大,故而他们理解某些诗词意象后并不能立即感同身受。这时,教师如果能紧抓意象进行重点分析,消疑解难,就能帮助学生迅速从专业的视角鉴赏诗词之美。而将意象之美转化为意境之真,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其在思维的空间里揣摩诗人心境,知其意,颂其诗,完成对诗词的全面把握。

二、分析苏词中“梦”意象的表现

查看全文

东坡的婉约情怀分析论文

摘要:如果说苏轼为原本被视为“诗余”的词开辟了“豪放”的崭新领域是一种创造的话,那么,苏轼在婉约词的创作上将其从闺怨相思、离愁别绪、春花秋月、绮罗香泽等狭窄的题材领域大大地扩展了。我们在诵读苏子的豪放词时,固然被其激越的情情和豪迈的风格所倾倒,而当我们在诵读他的婉约词时,又不得不被其哀切的情感和低回凄婉的词句所感染。

关键词:婉约爱情贬谪思隐咏物闺阁发展

前言东坡居士苏轼,生活于“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这位千年难得的天才文人,在词的创作上,颠覆了“词为艳科”的庸俗品位,“诗余”的附庸地位,只写闺怨、别情的仄逼题材范围,将词推到了正宗的文学艺术高雅的殿堂,“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埃之非。”(胡寅《酒边词序》)

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李清照、柳永的婉约词风,历来被相提并论。在《吹剑续录》里有这样的佳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卓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个故事生动而形象地说明了苏轼所代表的豪放派和柳永所代表的婉约派词在风格上的迥然不同。我们在诵读苏子的“大江东去”或者“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固然被其激越的情情和豪迈的风格所倾倒,而当我们在诵读他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或者“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时,又不得不被其哀切的情感和低回凄婉的词句所感染。

1.爱情词中的哀伤情怀

此文将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放在他婉约词的首位,因为词中那种“不思量,自难忘”的悼亡之痛,曾催下过无数读者的眼泪,从而成为爱情婉约词之绝唱。苏轼在词中用了一对看似矛盾的句子“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一种真实的心境:虽然生死两界茫然不知,但虽并未刻意去追忆,而亡妻却时时浮现脑海,甚至亡妻的形象时时进入梦中。然而,时过境迁,历尽沧桑,模样已变,相见不见相识了,从前的恩爱,今天的陌路,怎能不使人嘘唏感喟?千言万语,涌动于心,却表现为无言的凝视,极静的场景偏又有泪水滑落。最后,作者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把一个特写镜头推向了读者:明月清冷,夜深沉,松柏掩映,坟孤单。品读这幅画面,怎么会不被伤悲与凄凉所浸染?

查看全文

苏轼诗歌饮食文化分析

摘要:苏轼所创作的涉及到饮食题材的诗、词、文有很多,而他所创作的饮食诗文除了受到其本人生活态度与人生经历的影响,也与北宋当时的饮食文化息息相关。苏轼的饮食诗上承陶渊明饮食诗的艺术境界,下开北宋诗歌的新题材。本论文将苏轼的饮食诗文与北宋当时的饮食文化相结合分析,力图厘清苏轼本人对饮食的态度与观念。

关键词:苏轼;饮食诗;饮食观;饮食文化

宋代饮食可谓是中国饮食史上的转折时期,食物由之前的匮乏慢慢变得丰盛,做法也更加细致。宋朝文人以闲适、从容的心态去琢磨饮食,并以聚友饮茶、饮酒为风尚,于是宋朝文人士大夫纷纷以描述日常饮食为雅,其中以苏轼为代表。他因为屡次反对当朝者的政策而受到排挤,一生三起三落可谓经历坎坷。苏轼多次被贬外地,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却有在中国各地生活的经历,这为他遍尝中国各地美食提供了可能,也激发出他自己动手创制美食的热情。同时苏轼还发挥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热爱创作的天性,在品尝过各地的美味佳肴后积极地将这些美食用诗歌记录下来,其中有许多诗是直接用食物名当作诗名,如:《野雉》、《鳊鱼》、《豆粥》、《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等。苏轼以食物入诗,不仅扩大了宋诗的表现范围,在弘扬了饮食文化的同时对地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尽管苏轼到处漂泊,但他乐天知命的性格也使他能在艰苦的环境中苦中作乐,从而更加激发他作诗的灵感。

一.饮食与养生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多次被贬不仅是对他心智的磨练,也是对他身体的劳损,“龙钟三十九,劳生已强半”[1]“我今四十二,衰发不满梳”[2]可谓是身心俱疲。然而在经历颠沛流离的生活后,苏轼仍活到六十四岁的高龄,不仅与他豁达的性格和积极的心态有关,也与他善于通过饮食来养生有关。苏轼认为饮食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作用,于是他从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中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节慎在未病之前,而服药于已病之后。”[3]苏轼给其好友张鹗的养生方法:“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4]就被记载在《东坡志林》中,这里的第四点“晚食以当肉”既是从饮食角度给出的养生建议。而苏轼也非常克制自己日常饮食的摄入量:“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撰,则三之,可损不可增。”[5]可见苏轼十分看重通过节制饮食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二.饮食与人生理念

查看全文

苏轼的养生之道分析论文

【摘要】苏轼在坎坷的贬谪生涯中,保持旷达乐观的积极心态。他始终坚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和科学合理的的饮食结构,静坐练功,锻炼身体,注重养生养性。

【关键词】苏轼养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颇有造诣。苏轼一生的政治生涯坎坷,两次遭遇重大的人生变故,多次被贬谪,最远曾被贬官至琼州(海南岛),饱尝艰险困厄。然而,他直至晚年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佳作层出,寿近古稀,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苏轼注重养生养性。苏轼在多次的贬谪生涯中,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处世心态,并研究养生之术,力行养生之法。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苏轼的养生之道。

1旷达健康、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苏轼身处逆境时,总能从艰苦孤寂的生活中寻求乐趣,调节情绪,保持通达乐观的心态。

苏轼为官四十多年,生活多有窘困。被贬黄州时,生活条件艰苦,但他对青菜萝卜也食之如甘饴,甚至以粗粮野菜度日,时常“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并自称为“东坡羹”,在困苦生活中也能怡然自乐。被贬至海南,食不裹腹,病无医药,却能常与乡邻喝酒笑谈,可见他胜固欣然,贬亦可喜的旷达心态和宽广胸怀。

查看全文

语文神游故国论文

高中语文第六册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课本“思考和练习三”中给出了两种理解,要学生回答哪种理解更好。这两种理解是,第一种:我(苏轼)神游故国,应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变白了;第二种:周瑜神游故国,应笑我(苏轼)多情善感,头发早变白了。对这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给出的答案是:“第一种理解较合适。”我认为要准确理解本句,明确是谁“神游故国”,必须抓住两个词,即“故国”和“神游”。

先看“故国”。课本注释说:“故国,旧国,这里指旧地。”这里的“故国”“旧地”显然是指赤壁(当然此赤壁非彼赤壁,这只是作者的推测)。那么,赤壁是谁的“故国”“旧地”呢?赤壁本不属于哪一个人所有,但词里却让它归了周瑜,称之为“周郎赤壁”。周瑜与赤壁之间的关系密切,赤壁因周瑜而闻名,周瑜也借赤壁而扬名。由此可知,赤壁是周瑜的“故国”,而不是苏轼的“故国”。

再看“神游”。《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神游,感觉中好像亲游某地。”即精神魂魄游某地,而不是亲身游某地。课本注释说:“这首词是苏轼贬官为黄州(现在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所作。”可见苏轼是“身游”赤壁,而不是“神游”赤壁,“神游”赤壁的应该是周瑜。

由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句是词人苏轼的想像,大意是:周瑜虽死而心恋故地(若死后有灵的话),精神魂魄往游东吴,游赤壁,和自己相遇,将会笑多情的“我”事业未就而华发早生。周瑜那么年轻就完成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业,显示了非凡的才能(24岁为吴将,吴中称他为“周郎”;34岁指挥赤壁之战)。而此刻词人已年近半百(47岁),被贬黄州,无所事事。此时让周瑜“神游故国”,“笑”词人(苏轼),既饱含着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深沉感慨,也带有一种自我解嘲的意味。据此,我认为第二种理解更好,更符合语境,更符合作者的思想实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