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9 22:57: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宋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读唐宋词感悟

《唐宋词十七讲》是叶嘉莹演讲集合而成的解词之作,作者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研究,呕心沥血专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远涉重洋,四海讲学,所致有声,是我国少有的名扬海外的诗词家。

《唐宋词十七讲》做这以人物年代先后为序挑选了唐宋不同时期具有代表词性不同发展阶段的词人作品,向读者深情解读古色古香的典型词作,带领我们去欣赏体味当时的文人情怀。在她的眼里词时有鲜明的活力,词的好坏生命力的长久在于其兴动感发的力量。词的年代已离我们久远,也许那个凄风苦雨中的孤单背影已渐渐的远去,但它孤独的灵魂却在千百年流传不息的词篇中永生。

我们静静的合上书本闭上眼睛用心去体会《唐宋词十七讲》中叶嘉莹言传身教的个人魅力。看书看得是一个人的精神灵魂,学的而使其为人处世的心态,练就的是其宠辱不惊的情怀。从她的言谈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朴实的为人,心细如发对每个词人细微的差异进行精准的评析。他高谈阔论纵横词坛,有理有据引经据典显现她做学问的严谨追求,她滔滔不绝才如泉涌彰显了她深厚文化底蕴。从所周知,后人对唐宋词的解析层出不穷,韬光养晦让人受益匪浅,没为词学大师站在自己的人生视角之上,伴随着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讲述自己的研究词的体会和心得。

叶嘉莹学通古今贯通东西,是难的学界泰斗。她以求是严谨治学,自救斟酌不打诳语,词句的评析真知灼见鞭辟入里,抛开以前一些学者靠舞文弄墨繁缛庸俗的词藻取宠的陋习,她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不阿谀奉承也不损人利己,以严谨的姿态耕耘于学海,并在我们的学习中给了我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新的启迪。对于东西文艺的差异她取长补短兼容并蓄,以积极的姿态面对东西方的分。

中国喜欢用坐着的人格来衡量作品的价值,西方文学作品衡量的重点放在了文学艺术的价值方面,他突破了文学传统得道德观念,对其两者持并重的姿态。她认为中国的文艺理论缺乏一种成熟的理性的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对问题的探究的出了答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含蓄性很大、不确定性很大,试想没有日积月累的沉淀是不会有此深刻的认识的。作者并不排斥西方文艺理论,在词的解读之中时刻试着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一些次的现象,给出一个总结归纳说明,同时她主张不要刻意的牵强附会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作者本身,每个都这都有自己的见解不能说这一定是作者的意思。你自己可以这样的理解但要合理。

《唐宋词十七讲》作者以深厚的国学功底见证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一系列的人物词作为词的兴盛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对词的解读她深情睿智旁征博引融会贯通游刃有余,又是我为她的才情感动,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一句词可以出相关联的几首词或诗,刨根究底的溯源人不听信道听途说,本着对学术负责的态度,深思熟虑之后才脱口而出,对我们平时一些含混模糊的东西给出了直接清晰透彻的解答,使我们有话可说有理可循。我们知道‘这’,‘这’太笼统,她让我们知道这是什么的本质。

查看全文

剖析唐诗宋词之赏

摘要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歌词创作同样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属于诗歌的范畴,而且作为同一种语言文化,那么,它的起源也必定与古代诗歌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大多数的学生不爱诗词爱听歌,如果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让学生以一种听歌的心态去赏诗词,那或许是别有一番韵味。

关键词唐诗宋词;语言文化;两者结合;别有韵味

在高二下学期,我们语文组安排了唐诗宋词这门选修课。我竭尽全力去备课,想尽可能讲得生动些,毕竟上下悬殊上千年的时间,人的思想观念及审美观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新新人类,想让他们很容易的接受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文化,着实难以入手。我边思索边听着音乐,蓦然间,灵感涌起,何不用赏歌的心态去赏词呢?更何况古时的诗词就可以当歌来唱,可怎样才能将流行歌曲与唐诗宋词巧妙地联系到一起呢?

其实,流行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你喜欢或是不喜欢,它都正在主动或被动地充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也不管你接受或者不接受。流行歌曲其实已经是一种文化,尽管更广泛地称之为通俗文化,它来自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一点上,它和文学作品是相辅相承,异曲同工的,更何况它包含着一个词的创作的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与文学扯上了关系。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歌词创作同样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属于诗歌的范畴,而且作为同一种语言文化,那么,它的起源也必定与古代诗歌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大多数的学生不爱诗词爱听歌,如果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让学生以一种听歌的心态去赏诗词,那或许是别有一番韵味!

于是我大胆创新,打破诗词的时代局限,把诗词分为三大类:

第一,“全盘吸收”式的。在学习诗词时不管是书本上的,还是课外的,只要把诗词谱成曲子了,就和学生共同欣赏。唐诗宋词大都非常讲究,在遣词造句,行文起势,叙事抒情上,自有一定规格,往往是字字珠矶,千古传颂。古诗词非常讲究韵律,大多音乐感极强,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结合到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往往是含蓄婉转,迂回曲折,动人不止,这些恰似当今诸多流行歌曲创作人所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因此,许多音乐创作人,大胆地全盘吸收,直接挑选经典的唐诗宋词,谱上曲,换一种角度来诠释千古佳句。这里具代表性的作品有《春江花月夜》,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乌夜啼》、《相见欢》、《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范仲淹的《苏幕遮》,李清照的《月满西楼》等。这些诗词谱成歌曲,全是直接拿来,毫不改动,这样更便于学生欣赏。在上这样的课时,我总是先播放歌曲,引导学生入境,顺便熟悉歌词,其实在熟悉歌词的同时,也就熟悉了词的内容,可谓一举两得。其中有些歌曲是我喜欢的,我就大胆地唱给学生听,或者让学生去唱,再让其他学生谈感受。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歌声中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容易理解,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就此活跃起来。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时常在课间听到学生在唱诗词,这真是非常难得,恰好说明了经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性。所以,对唐诗宋词恰到好处地使用“全盘吸收”来表达某种情感,往往同样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查看全文

诠释柳永对宋词的革新

摘要:柳永是我国北宋词坛上一位杰出的词作家,他第一个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对宋初词坛的发展和后来词人的创作影响巨大。他大力创作慢词,一改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他对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意象的组合,景物的描写,题材的开拓等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建树,对宋词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柳词比较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思想和愿望。他的词“俚不伤雅,雅而能俗”,收到了“雅俗共赏”之效,在当时就获得“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社会效果,陈师道《后山诗话》评其词“天下咏之”。

关键词:柳永;宋词革新;慢词与词调;审美情趣

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他是北宋词坛上第一个卓有建树的词人。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到了柳永那个时代,已经走向了一条艰难的窘迫小路。词坛上小令占据着主导地位,题材僵硬,思想感情有待于深化,表现手法也有待于创新,形式、题制、语言等等都有待于丰富和完善。而就是柳永,通过对慢词的探索创造,突破了此类种种诟病,为宋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宋词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柳永对宋词的革新是多方面的,其影响也是巨大的。

1、慢词的发展和词调的丰富

如果说苏轼通过“以诗为词”的途径,建立了豪迈词风,从而使作为“艳科”的词提高了文学地位,并与传统文学并驾齐驱。那么,柳永则通过“以赋为词”的方式,使慢词得了到长足的发展。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柳永生活的那个年代,慢词只在市井艺人口中传唱,柳永勇于摒弃传统的偏见,大量创作慢词、填写慢词。有数据统计,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调125首。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起头并进。

慢词扩大了篇幅体制,也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含量,增强了词的表现能力。玩赏冶游、都市风光、歌姬情感、咏史怀古、羁旅行役,在柳永处皆可入词。将自身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人生融入词中,词的题材着实得到了大大的拓展。

查看全文

唐诗宋词研究论文

铺天盖地的流行歌曲整天家的在耳边轰鸣,让你不听也得听。看着追星族们如痴如醉的样子,不由你不相信这是一个它的时代,看看诗人们失魂落魄的样子,不由你不承认这是一个没有了诗歌的世界,曾经辉煌过的诗歌在这种似乎不怎么高雅的流行歌曲面前,只能低下高贵的头,用一句成语说叫"俯首称臣"。汉堡包三文治填饱肚皮就出发的快节奏生活里,人们不再有时间细细品味诗里精微幽深的滋味,老话说"诗肠须曲",可是,含蓄委婉的诗只适于案头清赏,无论如何总比不上满街传唱的流行歌曲,浓浓的味道嗬嗬的喘声沙沙的嗓音和从丹田直奔喉咙的感情更让人觉得痛快。诗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的成了阳春白雪,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的沦落到曲高和寡,除了自己圈内人那几声喝彩外,很难享受到"掌声响起来"的惬意,这里用得上一句唐诗,叫"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也用得上一句歌词,叫"昨天的事情已经被人遗忘,挥挥手眼睛只看前方"。其实,腰缠万贯的中产阶级迈着有力的步伐傲然走进没落贵族的客厅,满腿泥巴的农民兄弟带着胜利的笑容滚一滚地主乡绅的牙床,急匆匆的打工步伐代替慢悠悠的田园散步,机器单调乏味的节奏换过鸡鸣桑间狗吠深巷的声响,这是时代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来的自然就有口味的变化,就象以前过年吃的鸡腿一下子成了平常饭桌上的家常菜和昔日忆苦思甜才用的窝头眨巴眼成了时髦的健美餐,文化这个玩艺儿很怪,不见得社会进化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时候它也会跟你开个玩笑,当你觉得社会不断爬坡向上前进的时候,它却直个劲儿地向下滑行。于是有人哀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觉得整个文化似乎没救了似的;有人死抱一定之规,任凭风浪起,我自巍然不动,仿佛要做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准备在首阳山采薇采蕨。我的一个朋友曾用一种头可断血可流的坚定语气对我说,"我绝不听什么邓丽君之类的流行小曲",尽管他根本不知道现在流行歌曲排行榜上就连什么四大天王都快过气了,还以为是十来年前的邓丽君时代,还有一个朋友则从鼻孔里喷出一缕气来对我说,"这些东西算个什么艺术,不过是通俗小调而已",虽然他也知道这流行小调已经如水银泻地,连他的太太和儿子都被迷住,但他依然要恪守他那严正的立场。

我没有这么立场坚定,有时也听听什么《星星点灯》、《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也觉得怪好听的,不过,我也不见得那么入迷,听了几遍也会腻歪,更想不通这种歌曲为什么要灌成那不能洗不易坏贵得厉害的CD唱片,难道这能听个千儿八百遍始终不厌?我并不蔑视这些流行曲词,有时候甚至觉得它比我们现在这种死样活气的诗坛上无病呻吟或故自艰涩的诗作更让人喜欢,不过,我也并不觉得这些流行曲词好到哪儿去,除了少数之外,相当多的词都是花拳绣腿或滥俗套话,根本不值得人把它当口头禅挂在嘴上更不值得把它当红玫瑰缀在胸前。但是,面对这满世界的流行歌曲,看着老少爷儿们都在那儿哼哼"何不潇洒走一回",看着诗歌集子版权页上越来越可怜的印数和诗人们脸上越来越惶惑的神情,我又不免产生一点儿疑惑,是不是"诗"的时代真的要让位给"歌"的时代,就象唐诗过后是宋词?

《围城》里说方鸿渐到了赵辛楣家,听到无线电正在播放风行一时的流行歌曲《春之恋歌》,"心想该死该死,听这种歌好比看淫书淫画,是智力落后,神经失常的表示,不料赵辛楣失恋了会堕落至此",其实这就是方鸿渐的偏见了。文化人没有必要对流行歌曲作出一副高傲的不屑模样,这种不屑常常是对自己文化身份的显示,也常常是当自己文化阶层的标签,划地为牢和固步自封是同义词,流行歌曲唱的人多好象就成了大众快餐,进不得文化人的雅座,可是,对唐诗宋词吟味不已的文化人怎么也不想想,词在当年也是被轻蔑地称作"诗余"——仿佛诗歌上掉下来的土渣儿——的流行歌曲,你尽管可以"连眼珠都不转过去",但谁敢断言诗坛的明天就不会象宋词继唐诗,元曲继宋词一样?当年柳永那种让满世界人传唱的"酸曲儿"就是如今的流行歌曲,也没有哪一位会把柳永从《全宋词》里剔出去以纯洁文化队伍,那么我们的专家学者为什么就不能屈尊光顾一下满天飞的流行歌曲呢?整日里摇头晃脑吟味不已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在梦中",翻成白话到底和流行歌曲有多大差别?

仔细看看最近的流行歌曲,其实文人不必保持那种无谓的骄傲,流行歌曲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只会用甜得发腻的情话缠绕少男少女了,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为赋新词强说愁"似地硬拧眼泪了,好象渐渐长大了似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点到天明",渐渐有了一点思乡愁绪、有了一点人生唱叹、有了一点社会关切、有了一点故旧情怀。从《爱你爱不够》到了《我想有个家》,从《路边的野花你莫要采》到了《爱一个人是很痛苦的事》,就连谈情说爱的歌词也不再是小儿女呢呢哺哺的模样,作词的人开始懂得一点更深的想法有了一点更广的视野,从一味发嗲的死甜变成了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最近几年,我看到一些写得相当不错的歌词,歌词里有不少意象很美也很有深意,你就是把歌名列出来也能感到这一点,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打不开的锁,锁住了一个未圆的梦,背心,感觉捉摸不定,没有道理可寻,读来好象比那些号称诗的诗更像诗。好象近来词的作者也腻歪了从胸口一喷就到嘴边的写法,除了找一些和过去不同的主题之外,还在想方设法变化词的风格,有的搀上一些古典诗词的句子,像《涛声依旧》借了《枫桥夜泊》,有的用上一些日常朴素的话语,像《小芳》就写得像白话,有的参考民歌的连章形式,像《弯弯的月亮》前几句就是辘轳体的变体,好象作者们也希望自己的词不要那么浅白没味,开始拐几个弯,兜几个圈,比如《我对自己说话》:

我开始对自己说话,/说些自己也不懂的话,

身旁电话七个数字之后,/只是冰冷的回答。

查看全文

唐诗宋词研究论文

铺天盖地的流行歌曲整天家的在耳边轰鸣,让你不听也得听。看着追星族们如痴如醉的样子,不由你不相信这是一个它的时代,看看诗人们失魂落魄的样子,不由你不承认这是一个没有了诗歌的世界,曾经辉煌过的诗歌在这种似乎不怎么高雅的流行歌曲面前,只能低下高贵的头,用一句成语说叫"俯首称臣"。汉堡包三文治填饱肚皮就出发的快节奏生活里,人们不再有时间细细品味诗里精微幽深的滋味,老话说"诗肠须曲",可是,含蓄委婉的诗只适于案头清赏,无论如何总比不上满街传唱的流行歌曲,浓浓的味道嗬嗬的喘声沙沙的嗓音和从丹田直奔喉咙的感情更让人觉得痛快。诗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的成了阳春白雪,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的沦落到曲高和寡,除了自己圈内人那几声喝彩外,很难享受到"掌声响起来"的惬意,这里用得上一句唐诗,叫"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也用得上一句歌词,叫"昨天的事情已经被人遗忘,挥挥手眼睛只看前方"。其实,腰缠万贯的中产阶级迈着有力的步伐傲然走进没落贵族的客厅,满腿泥巴的农民兄弟带着胜利的笑容滚一滚地主乡绅的牙床,急匆匆的打工步伐代替慢悠悠的田园散步,机器单调乏味的节奏换过鸡鸣桑间狗吠深巷的声响,这是时代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来的自然就有口味的变化,就象以前过年吃的鸡腿一下子成了平常饭桌上的家常菜和昔日忆苦思甜才用的窝头眨巴眼成了时髦的健美餐,文化这个玩艺儿很怪,不见得社会进化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时候它也会跟你开个玩笑,当你觉得社会不断爬坡向上前进的时候,它却直个劲儿地向下滑行。于是有人哀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觉得整个文化似乎没救了似的;有人死抱一定之规,任凭风浪起,我自巍然不动,仿佛要做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准备在首阳山采薇采蕨。我的一个朋友曾用一种头可断血可流的坚定语气对我说,"我绝不听什么邓丽君之类的流行小曲",尽管他根本不知道现在流行歌曲排行榜上就连什么四大天王都快过气了,还以为是十来年前的邓丽君时代,还有一个朋友则从鼻孔里喷出一缕气来对我说,"这些东西算个什么艺术,不过是通俗小调而已",虽然他也知道这流行小调已经如水银泻地,连他的太太和儿子都被迷住,但他依然要恪守他那严正的立场。

我没有这么立场坚定,有时也听听什么《星星点灯》、《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也觉得怪好听的,不过,我也不见得那么入迷,听了几遍也会腻歪,更想不通这种歌曲为什么要灌成那不能洗不易坏贵得厉害的CD唱片,难道这能听个千儿八百遍始终不厌?我并不蔑视这些流行曲词,有时候甚至觉得它比我们现在这种死样活气的诗坛上无病呻吟或故自艰涩的诗作更让人喜欢,不过,我也并不觉得这些流行曲词好到哪儿去,除了少数之外,相当多的词都是花拳绣腿或滥俗套话,根本不值得人把它当口头禅挂在嘴上更不值得把它当红玫瑰缀在胸前。但是,面对这满世界的流行歌曲,看着老少爷儿们都在那儿哼哼"何不潇洒走一回",看着诗歌集子版权页上越来越可怜的印数和诗人们脸上越来越惶惑的神情,我又不免产生一点儿疑惑,是不是"诗"的时代真的要让位给"歌"的时代,就象唐诗过后是宋词?

《围城》里说方鸿渐到了赵辛楣家,听到无线电正在播放风行一时的流行歌曲《春之恋歌》,"心想该死该死,听这种歌好比看淫书淫画,是智力落后,神经失常的表示,不料赵辛楣失恋了会堕落至此",其实这就是方鸿渐的偏见了。文化人没有必要对流行歌曲作出一副高傲的不屑模样,这种不屑常常是对自己文化身份的显示,也常常是当自己文化阶层的标签,划地为牢和固步自封是同义词,流行歌曲唱的人多好象就成了大众快餐,进不得文化人的雅座,可是,对唐诗宋词吟味不已的文化人怎么也不想想,词在当年也是被轻蔑地称作"诗余"——仿佛诗歌上掉下来的土渣儿——的流行歌曲,你尽管可以"连眼珠都不转过去",但谁敢断言诗坛的明天就不会象宋词继唐诗,元曲继宋词一样?当年柳永那种让满世界人传唱的"酸曲儿"就是如今的流行歌曲,也没有哪一位会把柳永从《全宋词》里剔出去以纯洁文化队伍,那么我们的专家学者为什么就不能屈尊光顾一下满天飞的流行歌曲呢?整日里摇头晃脑吟味不已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在梦中",翻成白话到底和流行歌曲有多大差别?

仔细看看最近的流行歌曲,其实文人不必保持那种无谓的骄傲,流行歌曲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只会用甜得发腻的情话缠绕少男少女了,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为赋新词强说愁"似地硬拧眼泪了,好象渐渐长大了似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点到天明",渐渐有了一点思乡愁绪、有了一点人生唱叹、有了一点社会关切、有了一点故旧情怀。从《爱你爱不够》到了《我想有个家》,从《路边的野花你莫要采》到了《爱一个人是很痛苦的事》,就连谈情说爱的歌词也不再是小儿女呢呢哺哺的模样,作词的人开始懂得一点更深的想法有了一点更广的视野,从一味发嗲的死甜变成了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最近几年,我看到一些写得相当不错的歌词,歌词里有不少意象很美也很有深意,你就是把歌名列出来也能感到这一点,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打不开的锁,锁住了一个未圆的梦,背心,感觉捉摸不定,没有道理可寻,读来好象比那些号称诗的诗更像诗。好象近来词的作者也腻歪了从胸口一喷就到嘴边的写法,除了找一些和过去不同的主题之外,还在想方设法变化词的风格,有的搀上一些古典诗词的句子,像《涛声依旧》借了《枫桥夜泊》,有的用上一些日常朴素的话语,像《小芳》就写得像白话,有的参考民歌的连章形式,像《弯弯的月亮》前几句就是辘轳体的变体,好象作者们也希望自己的词不要那么浅白没味,开始拐几个弯,兜几个圈,比如《我对自己说话》:

我开始对自己说话,/说些自己也不懂的话,

身旁电话七个数字之后,/只是冰冷的回答。

查看全文

读唐宋词十起讲心得感言

《唐宋词十七讲》是叶嘉莹演讲集合而成的解词之作,作者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研究,呕心沥血专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远涉重洋,四海讲学,所致有声,是我国少有的名扬海外的诗词家。

《唐宋词十七讲》做这以人物年代先后为序挑选了唐宋不同时期具有代表词性不同发展阶段的词人作品,向读者深情解读古色古香的典型词作,带领我们去欣赏体味当时的文人情怀。在她的眼里词时有鲜明的活力,词的好坏生命力的长久在于其兴动感发的力量。词的年代已离我们久远,也许那个凄风苦雨中的孤单背影已渐渐的远去,但它孤独的灵魂却在千百年流传不息的词篇中永生。

我们静静的合上书本闭上眼睛用心去体会《唐宋词十七讲》中叶嘉莹言传身教的个人魅力。看书看得是一个人的精神灵魂,学的而使其为人处世的心态,练就的是其宠辱不惊的情怀。从她的言谈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朴实的为人,心细如发对每个词人细微的差异进行精准的评析。他高谈阔论纵横词坛,有理有据引经据典显现她做学问的严谨追求,她滔滔不绝才如泉涌彰显了她深厚文化底蕴。从所周知,后人对唐宋词的解析层出不穷,韬光养晦让人受益匪浅,没为词学大师站在自己的人生视角之上,伴随着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讲述自己的研究词的体会和心得。

叶嘉莹学通古今贯通东西,是难的学界泰斗。她以求是严谨治学,自救斟酌不打诳语,词句的评析真知灼见鞭辟入里,抛开以前一些学者靠舞文弄墨繁缛庸俗的词藻取宠的陋习,她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不阿谀奉承也不损人利己,以严谨的姿态耕耘于学海,并在我们的学习中给了我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新的启迪。对于东西文艺的差异她取长补短兼容并蓄,以积极的姿态面对东西方的分。中国喜欢用坐着的人格来衡量作品的价值,西方文学作品衡量的重点放在了文学艺术的价值方面,他突破了文学传统得道德观念,对其两者持并重的姿态。她认为中国的文艺理论缺乏一种成熟的理性的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对问题的探究的出了答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含蓄性很大、不确定性很大,试想没有日积月累的沉淀是不会有此深刻的认识的。作者并不排斥西方文艺理论,在词的解读之中时刻试着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一些次的现象,给出一个总结归纳说明,同时她主张不要刻意的牵强附会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作者本身,每个都这都有自己的见解不能说这一定是作者的意思。你自己可以这样的理解但要合理。

《唐宋词十七讲》作者以深厚的国学功底见证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一系列的人物词作为词的兴盛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对词的解读她深情睿智旁征博引融会贯通游刃有余,又是我为她的才情感动,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一句词可以出相关联的几首词或诗,刨根究底的溯源人不听信道听途说,本着对学术负责的态度,深思熟虑之后才脱口而出,对我们平时一些含混模糊的东西给出了直接清晰透彻的解答,使我们有话可说有理可循。我们知道‘这’,‘这’太笼统,她让我们知道这是什么的本质。

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喜好,不是所有的词都会得到好评,如果一味的趋炎附势不变稂莠,算不上是一个好词人。人有好坏之分,词有优良之别。他毫不忌讳这些,交给我们鉴别词的新的,具有兴动感发的力量才是好词,花艳之词难成佳作。

查看全文

宋词四首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四首词的内容,了解豪放词和婉约词在写景抒情方面的特色。

2.掌握鉴赏词的简单方法。

3.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一课时(这篇课文学生已经提前自读背诵并掌握了大致内容,所以这堂课的重点是再强调重点难点,就不想花太多时间了。)

教学步骤:

查看全文

夏承焘的考据之学与批评之学研究论文

[摘要]夏承焘早年从事词的考据之学,中年以后转入词的批评之学。他的考据成果如《唐宋词人年谱》、《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唐宋词论丛》等著作,代表了20世纪词人谱牒之学、白石词乐之学与声韵之学的最高成就。他的批评成果如《月轮山词论丛》和《词学论札》所收录的相关文章,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从考据之学到批评之学,体现了夏承焘在研究方法上由“词内看词”到“词外看词”的重要转变。他的“词内看词”表现为对词的字、句、声、韵、调、体式、版本等的校勘和考订;他的“词外看词”则表现为诗词之比较、词文之对读、词作与词论之互参,以及由作者的时代、环境、遭遇、个性、政治倾向、生活态度、文学观念,考察作品的思想、情感、表现形式与风格等等。“词内看词”与“词外看词”各有优点和局限,夏承焘的过人之处是能把两者较好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夏承焘;词人谱牒之学;词乐之学;声韵之学;词内看词;词外看词

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晚号瞿髯,浙江永嘉(今温州市)人。生前系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平生著述多达26种,代表作有《唐宋词人年谱》、《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唐宋词论丛》等。夏承焘的词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据之学,一是批评之学。其中考据之学又包括两种类型:一是词人谱牒之学,一是词乐与声韵之学。

一、词人谱牒之学

夏承焘在词人谱牒之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唐宋词人年谱》。他在该书的《自序》中说:

《唐宋词人年谱》十种十二家,予三十前后之作也。早年尝读蔡上翔所为《王荆公年谱》,见其考订荆公事迹,但以年月比勘,辨诬征实,判然无疑;因知年谱一事,不特可校核事迹发生之先后,并可鉴定其流传之真伪,诚史学一长术也。时方读唐宋词,因翻检群书,积岁月成此十编。其无易安、清真、稼轩者,以已有俞正燮、王国维及友人邓广铭之论著在;鄙见足为诸家补苴者,别具于《唐宋词系年总谱》中(《系年总谱》将另出),此不赘及。琐琐掇拾,聊为初学论世知人之资。

查看全文

苏轼词风格分析论文

婉约一词,即委婉含蓄之意。婉约词不仅是一种文学题材,也是一种创作手法。自后唐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始,闺怨、相思、离情别绪、春花秋月便成词作的一大题材。婉约词上承花间词,与花间词一脉相承,但是与在花间词相比,婉约词内容上去其浮艳多分雅致,形式上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传统题材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在苏轼以前的北宋词坛仍是以及婉约词为主流,主要是一些男女相思、闺阁幽怨的艳情之作,直至苏轼才打破了婉约词以艳情为题材的范围,将婉约词推入正宗高雅的文学殿堂。[注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1037——1101)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中进士,神宗熙宁年间,因于主张新法的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被贬为杭州通判,苏轼词的创作就是从此时开始的。元丰二年,因在著名的“乌台诗案”中被以“作诗讪谤朝廷”之罪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词来抒发心中的忧愤,表达他的人生态度。哲宗元佑年间,高太后临朝,司马光执政,苏轼被召回京,被委任为朝奉朗知登州,后迁为礼部朗中,又迁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又历任知杭州﹑知颍州﹑知扬州﹑知定州。哲宗亲政后,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后,在遇赦北归的路途中,于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苏轼一生在宦海中浮浮沉沉,心中种种忧愤,都成为其创作的源泉。[注B]

一﹑婉约词的传统题材——言情

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它以情动人,道尽人世间的喜乐悲愁。在北宋苏轼以前的词人言情的主题不外是以代言体的形式写一些闺怨、相思、离愁别绪、春花秋月等。苏词主要是突破了晚唐以来“词为艳科”的庸俗品位,“诗余”的附庸地位,只写闺怨、别情的题材范围,将词推到了正宗的文学艺术高雅的殿堂。在言情方面,苏轼描写的至情至性的爱情词,颠覆了艳情词的俗套,给人以凄美、委婉的高雅享受。

㈠《蝶恋花》(记得花屏初会遇):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注1]

查看全文

苏轼词的风格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苏轼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也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人,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这是在我们以前学过的教材中经经常提到的。虽然他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但是他的词中温婉含情的婉约词作的数量并不少于慷慨激昂的豪放词作的数量。对苏轼词的婉约词风前人已有论述,但是有过于片面化,本文主要从婉约词的传统题材(言情)﹑婉约词的重要内容(咏物)﹑婉约词的基本特征(意境之美)三个方面,通过对苏轼的几首代表性的婉约词的分析,从而展现出苏轼词风的婉约凄美的一面,从而使人们可以更清楚的认识苏轼。

关键词:婉约;题材;内容;特征

婉约一词,即委婉含蓄之意。婉约词不仅是一种文学题材,也是一种创作手法。自后唐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始,闺怨、相思、离情别绪、春花秋月便成词作的一大题材。婉约词上承花间词,与花间词一脉相承,但是与在花间词相比,婉约词内容上去其浮艳多分雅致,形式上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传统题材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在苏轼以前的北宋词坛仍是以及婉约词为主流,主要是一些男女相思、闺阁幽怨的艳情之作,直至苏轼才打破了婉约词以艳情为题材的范围,将婉约词推入正宗高雅的文学殿堂。[注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1037——1101)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中进士,神宗熙宁年间,因于主张新法的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被贬为杭州通判,苏轼词的创作就是从此时开始的。元丰二年,因在著名的“乌台诗案”中被以“作诗讪谤朝廷”之罪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词来抒发心中的忧愤,表达他的人生态度。哲宗元佑年间,高太后临朝,司马光执政,苏轼被召回京,被委任为朝奉朗知登州,后迁为礼部朗中,又迁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又历任知杭州﹑知颍州﹑知扬州﹑知定州。哲宗亲政后,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后,在遇赦北归的路途中,于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苏轼一生在宦海中浮浮沉沉,心中种种忧愤,都成为其创作的源泉。[注B]

一﹑婉约词的传统题材——言情

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它以情动人,道尽人世间的喜乐悲愁。在北宋苏轼以前的词人言情的主题不外是以代言体的形式写一些闺怨、相思、离愁别绪、春花秋月等。苏词主要是突破了晚唐以来“词为艳科”的庸俗品位,“诗余”的附庸地位,只写闺怨、别情的题材范围,将词推到了正宗的文学艺术高雅的殿堂。在言情方面,苏轼描写的至情至性的爱情词,颠覆了艳情词的俗套,给人以凄美、委婉的高雅享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