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9 21:53: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思政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网课背景下思政课教师队伍研究
摘要:在特殊时期下,为充分满足当代学生的理论学习需求,网课成为了各阶段院校开展教学的主要手段,在此背景下,将互联网教育理念应用至实际教育工作之中,已经成为当代教育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对此,本文基于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思政课程教学,在概述网课背景给思政课教师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从转变人才培养方向、优化教师授课模式、加强教育资源整合、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打造网红明星教师等五个方面详细展开分析了网课背景下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构策略,旨在给予广大院校一定的帮助,并以此在提升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基础上发挥有限教育资源的最大利用效果。
关键词:网课背景;思政教育;教师队伍;重构策略;理念创新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依赖互联网教育思维就各学科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已经成为学科教师提升自身教育水平的关键路径之一。其中,针对各阶段教育工作中均十分重要的思政课教学,由于传统灌输式教育机制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以网络教育理念融合为契机来就思政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已经成为思政教育领域的关键研究命题。在此基础上,以网络教育思想为核心的网课教学手段不仅要求思政教师掌握丰富的思政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其在不断就自身教育思想进行转变的过程中积极接受慕课等全新教育手段。对此,需进一步明确现有院校思政教育队伍的能力培养方向,并以此在构建一支高素质思政教育队伍的基础上满足网课背景下学生的思政学习需求。
一、明确教师专业需求,转变人才培养方向
(一)基于教育环境分析,拓宽人才培养内容。针对网课教学模式,虽然从目前来看特殊时期是其应用和推广的主要导因,但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高速进步以及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增长无疑给其快速发展铺垫了十分必要的环境基础。在此前提下,考虑到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所获取的信息更加多样,且并非所有信息均为有益信息,因此就当代思政教师的网络意识进行培养,使其能够成为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的引路人同样十分关键。对此,院校应积极开展针对现有教师队伍的网络环境教育活动,使其一方面能够积极、自主的转变自身教学思想,另一方面也可在掌握互联网教育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例如,针对网课环境下学生日常学习普遍存在的学习积极性较差问题,思政教育应着手于学生习惯培养,尽可能依赖学生喜爱的学习渠道来增进学生参与热情,最终借此保障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二)基于教育技术分析,健全思政教师队伍。在网课成为学生主要学习渠道的大背景下,思政教师除了应基于传统思政课程内容做好主流价值观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外,还应积极了解当代学生的生活学习特点,通过以互联网思维分析学生学习喜好来调整自身教育方案,进而以此保障思政课程的教学效率。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大多数思政教师均多侧重于针对思政知识的理论研究,使得其对于互联网环境和网络教学手段的接受难度往往较高,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网课教育与思政教学的完美融合。对此,需就现有思政教师队伍进行进一步完善,在保留原有理论教师于知识素养层面教学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专业计算机或网络服务人才以提高教师队伍工作水平。其中,所聘请的计算机网络教育人才不仅应及时做好对现有思政教育环境的情况分析和数据统计,还应及时承担好辅助教学角色,通过帮助专业思政教师调整教育方案以保障思政教学的时效性。
二、优化教师授课模式,突出教师教学优势
创新思维下思政课实践探究
摘要:总结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过5个月调研,以新时代思政课创新思维为引导,开展的为期一年的“寻匠悟道”思政系列实践教学探索,通过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的转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角色的充分调动、高校与地方企业联动、学生与杰出工匠的面对面互动,实现实践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回应了高职思政课为何且如何开展实践教学等问题。
关键词:思政课;;创新思维;八个统一;寻匠悟
道思维是我们的主观世界把握客观世界的活动。“创新思维”则是与惯常思维相对应的高级思维活动,它能得到独特而具有显著效果的思想,可以此指引个体或群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十八大以来,有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多次重要讲话,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维,它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高度,为新时代思政课定性,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新方法论。特别是其中的“八个统一”,可为高校思政实践创新提供积极指引,防止形式主义和价值缺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寻匠悟道”系列思政实践活动以此创新思维为指引,在思政课创新上做了为期一年的积极探索,尝试回应思政课实践创新为何创新、对谁创新、围绕什么、突出什么、实现什么等根本问题。
1新时代思政课创新思维
在追求创新的时代,“创新思维”一词不是稀缺品,但其本质和涵义学界争议较大。有人认为创新思维是一种以灵感、直觉、顿悟、联想甚至梦境等非逻辑方式产生的思维[1],这给创新型思维罩上神秘色彩。还有人认为,创新思维是能够产生新结果的思维,创新思维根本特点在于结果而非过程[2]。而笔者比较赞同陈昌曙和张晓芒先生的观点,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的思路来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既可以是逻辑思维,也可以是非逻辑思维,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两者的整合。”[3]创新思维是意识和潜意识的协同作用,既受知识、经验、认识规范和逻辑规则制约,又受随机的潜意识因素作用。好的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力的创新思维,通常离不开以比较、归纳为主要形式的程序化、规范化的逻辑思维,更离不开以顿悟、灵感等为特征的非逻辑思维的突破和创造,创新思维离不开过程,更不能没有创新型结果。创新思维的过程通常包括基本准备、孕育构思、潜伏顿悟、创新验证几个阶段,准备阶段属于意识活动,对面临的问题有强烈的解决欲望;孕育构思阶段是围绕目标,提出各种解决性创想;潜伏顿悟是潜意识在寻求突破过程中能够发挥作用,产生灵感或顿悟;创新验证是采用逻辑思维对创想进行验证[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坚持创新思维,寻找矛盾、找寻思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思政教育方面,有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讲话有三次,分别是在:2016年12月举行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8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2019年3月举行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从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到全国教育大会(思政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思政教师座谈会,由点及面,反映出中央有关思政课的思考由准备到构思到创新突破的全过程。在内容上,它们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就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调研,系统梳理,并致力提供方向指引和解决方案的逻辑化的思考,蕴含决策者独特的灵感、联想、顿悟等非逻辑智慧,体现了中央关于思政课的逻辑思考过程和战略创新,构成了新时代思政课的创新思维的主体。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4]。到2019年思政教师座谈会时已将此定位明确扩展到所有类型的教育[5],强调办好思政课教育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5]。这一系列思考,从中华民族复兴大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历史高度,给思政课定性定位,其顶层设计因此更加牢固。
2“八个统一”创新思维及其对思政课实践探究的价值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
一、虚拟现实(VR)技术融入实践教学的意义
我国VR技术研究起步较晩,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已经引起了有关学者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在这个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例如清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都将VR引入教育平台。虚拟现实(VR)技术融入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益探索思政课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理论。2014年底,教育部会同发改委等五部委了《构建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法》,教育信息化战略是新时代教学改革大背景,信息化手段是增加教学感染力、增强学生获得感的有效手段,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积极探索融合信息化提供了时代机遇;相反,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探索与研究也丰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成果。(二)有效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困境。随着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时代迫切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把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实现,可有效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组织保障受限、经费投入不足覆盖面小、校外实践教学存在安全隐患、考核难等问题,实现移动学习,更好地与学生生活无缝衔接。(三)有利于思政课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教学。虚拟现实技术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体现了教学应用的智慧、互动学习的智慧,精准配置实践教学资源的智慧,给思政课实践教学带来巨大创新。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给教与学带来一场全新革命。特别是当代学生的时代特点,人工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微信网络的普及、VR技术的成熟等,使虚拟现实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推广能够实现,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虚拟现实(VR)技术融入实践教学的实现
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实践教学,不仅仅是投入资金,引进设备,建立“VR实践体验区域”,这些做法只是解决了硬件设施的问题,而没有针对融入的有效性进行必要研究。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实践教学的关键是处理好技术和教育的关系,找准VR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结合点。(一)结合课程教学逻辑体系进行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中的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不能喧宾夺主,唯技术而技术,所以要构建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信息化融合的教学逻辑体系。思政课共分为五门,实践教学的开展也是离不开五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应该结合思政课的教程进行设计。或是体现时间维度的教学点进行研发,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改革开放40年等,或是体现内容维度的教学点进行研发,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加大对这一技术的研发,要紧紧围绕课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不断创新虚拟环境,使人物入侵式的感受更加真实,场景和模式更加多样。”(二)结合异地红色资源进行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受经费、场地、人数、时间等限制,难以实现全覆盖和多次参观体验。特别是异地有价值的红色基地,路途遥远,根本无法实现有指导下的全员参与。如果能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开发相关配套产品,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难题,增加教学资源,增强教学实效性,能够生动再现历史场景,拓展教学空间,激发学生联想,调动学生积极性,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打造实践教学特色。(三)结合常用平台进行虚拟现实技术创新。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主要分为桌面式虚拟仿真软件,独立虚拟仿真实验室,分布式虚拟仿真平台这样三个方面。在这三种实现方面中,第二种建立“独立虚拟仿真实验室”实现浸入式体验的技术要求与财力投入最高,而学生手机客户端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互联载体。因此,桌面式虚拟仿真软件和分布式虚拟仿真平台创新更有利于实现与学生生活无缝衔接,移动学习。为此,应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承载虚拟现实(VR)应用于实践教学的展示平台,推送VR全景图片,让学生足不出户,轻松完成网络参观,实现场景的真实再现。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Z].教社科〔2015〕2号.
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思政课研究
摘要:我国高等院校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改革思政课教学,应正确认识“大思政教育”内涵、特点与价值,分析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突破口,实施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体制、强化实践教学、建设师资队伍等策略,以此实现思政课教学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有效改革。
关键词:“大思政教育”理念;思政课;教学改革
随着“大思政”的提出与推进,“大思政教育”理念不断发展,使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高等院校的思政课教学需要积极遵循“大思政教育”理念,改革课程教学工作,解决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整体质量,促使学校全员参与思政教育工作,加强思政课程教学与其他思政教育构成元素的联动,满足思政课教学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革新发展需求。
一、“大思政教育”理念概述
(一)内涵。现阶段,解读“大思政教育”理念,需要明确其是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在人文教育体系中加入原本的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学革新速度的重要教育理念。结合我国高等院校实际情况分析,“大思政教育”是在明确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马克思主义,借助完善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而体现的一种新型思政教育观。并且,“大思政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在高校实际思政教育中,将学生放在首位,结合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两种教学内容相互渗透的情况下,推动院校思政教育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可持续发展。“大思政教育”理念与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教育理念相比,是伟大的创新,作为重要指导思想,能够为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有效革新发展提供保障。(二)特点。“大思政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表现出开放性与广泛性的特点。开放性特点体现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需要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思政教学理念、思政教学方式与思政教学内容等层面,充分体现高校思政教育的开放性,加强思政教育感染力,为思政教学在新时期背景下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广泛性特点体现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学,重视学生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参与,通过有效教学引导,对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调动,并且使校内各个部门共同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架构,营造全员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氛围,提升思政课教学与学校整体思政教育的成效。(三)价值。“大思政教育”理念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以“大思政教育”格局强化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力量与保障,使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能够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思政教学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及更广阔的教育平台。“大思政教育”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变革思政教学方式与内容体系,结合理论与实践,以有效的思政教学加强学生认知结构构建。同时,“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思政课堂教学,而是以思政课堂为基础,涵盖校园环境建设、社会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多样化发展思政教育的构成元素,在各元素彼此渗透融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为大学生思政素养提升与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二、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思政课教学问题研究
思政课职业素养教育分析
摘要: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需要对高职思政课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合方面的工作提高重视,加强对融合路径的分析工作,进而更好的满足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为学生今后就业工作等提供更多支持。下面对高职思政课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路径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职业素养教育;融合路径
高职院校具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好的完成今后的工作,需要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至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工作中,通过适宜的方法和途径对思政课和职业素养教育进行融合,缩短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和企业需求方面的差距,最终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和三观的树立等提供更多支持,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强模块设置和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
高职思政课课时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等能够从教学体系建设的角度促进思政课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突破原有机械灌输式教学的局限性,为思政课教学内容、教材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奠定坚实基础。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时,高职院校及思政课教师需要对学生专业和日后就业方面的问题进行考虑,在宣传教育、理论知识教授等方面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方面的教育,突出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进而为二者的融合提供更多支持[1]。
二、加强课堂教学,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进行创新
高职思政课感恩教育研究
1、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将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生活质量的提升。感恩是优秀品德,是受人们广泛称颂和传扬的,在我国古代,感恩与感恩教育主要以“孝”和“孝道”的表现形式散见于《四书》《五经》、古代诗词、名人家训当中,孝的意义与孝德的培养是其主要内容。但对于感恩及感恩教育却缺少专门的论述。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专门研究是近十年左右才开始的,这些研究大多从感恩缺失的原因入手,着重研究感恩教育的应对措施,具有很大的探究价值,对本文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由于对高职学生感恩教育方法的研究上仍有拓展、创新的空间,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感恩教育模式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带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感恩教育的深入拓展。
2、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中指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修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可见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道德建设。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感恩教育模式的研究,具有更加突出的必要性、紧迫性。
2.1感恩教育是提高高职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需要。感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也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但是,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种种负面因素的影响,部分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他们极端自我、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情感冷漠。这种现象必定会造成高职大学生道德素养的低下,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感恩教育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相融合,运用多种手段来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激发感恩情感,培养其良好的感恩品行。开展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其责任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2感恩教育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的基础,而师生关系是和谐人际关系的核心。作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力军,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以感恩教育为载体,加强对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开展感恩教育,能够对学生心灵有所触动,促使其自我反省、懂得感恩、体谅他人。学生怀着感恩的心态与同学、老师相处,可以极大地减少矛盾和摩擦,能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构。
思政课感恩教育论文
摘要:感恩是永恒的话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感恩教育内在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维度;世情、国情和党情的现实维度;宏观、中观和微观的逻辑维度;针对性、可行性和示范性的实践维度。四维度指导下的思政课感恩教育创新,需要重视感恩教育的连续性,务必强调感恩教育的多面性,应当点出感恩教育的层次性,必须突出感恩教育的实践性,以实现对实践基础上感恩教育理论发展的超越。
关键词:四维度;思政课;感恩教育;创新
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因此,弄清楚感恩教育内在包含的关系,搞明白实施感恩教育的重点,知晓思政课感恩教育的关键是贯彻和落实好意见及讲话精神的重要基础。感恩教育内在包含四个维度,深入理解该四维度对思政课感恩教育的开展及其创新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感恩教育的四维度
感恩教育内容丰富,意义重大,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内在包含了历史的发展、现实的价值、逻辑的推演和实践的策略等四个维度。1.历史维度。感恩教育并非无本之源,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之源。感恩教育尊源头、重现实、明方向,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连续性。首先,孝是传统美德,做人根本,我国的孝悌伦理观倡导孝老、敬老,是中华民族对人感恩意识的基础要求。《孝经•三才》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孝悌伦理道德观演绎成了忠、孝、节、义。即“忠”为报君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这些报恩传统中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进行感恩教育的源和本。其次,当代对传统优秀感恩道德没能做到很好传承。当前开展感恩教育是对社会缺感恩、少报恩、失图恩氛围的清醒认识,现阶段开展感恩教育需要结合实际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感恩典范。针对当下感恩教育活动形式繁多、内容粗浅、实效参差不齐等现象,全国各教育主体乃至全社会都在实施、倡导感恩教育以期早日实现真心感恩全覆盖。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结合实际对优秀传统感恩理论的提炼和升华,它需要感恩意识的真养成,更需要感恩实践的真付诸。感恩教育的实施和效果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远之计。2.现实维度。强化感恩教育是鉴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是对现实精准把握的正确决定。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各地区间交往越来越频繁,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感恩祖国乃至感恩世界是促进经济更好全球化的重要依托。中国是促进和实现世界和谐的重要参与者、是提供中国方案解决世界共同难题的重要贡献者,但感恩世界发展大融合带来的成绩、感恩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意识必须时刻牢记。二是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期、社会转型的加快期,社会矛盾容易突发、社会风险易于出现,纵然面临各种问题、困难、矛盾和挑战,但国家建设却取得了长足进步。因此,感恩伟大的祖国,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义不容辞。三是基于党情的变化,党的执政条件优化,党员数量和结构变化,始终面临着“四大风险”和“四大考验”,[1]但中国却依旧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得出了十八大以来极不平凡的5年的重要判断。为取得更大更高的成就,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领导能力,加大对广大党员乃至全国人民的感恩教育顺理成章。3.逻辑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感恩教育形成了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逻辑体系。宏观上,党的十八大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旨在要求全体公民感恩图恩报恩知恩。爱国即要担起感恩祖国之责,敬业则要学会增强感恩岗位之能,诚信需要紧守报恩社会之德,友善需要倡导知恩同胞之情。中观上,各地贯彻落实党的感恩教育理念,大力协同,积极开展跨领域感恩教育,其中不乏内容充实、形式活泼、成效显著的感恩教育活动。微观上,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各层次学校、每位公民均开展和实施了相应感恩教育。家庭提供基本人伦道德教育、学校实施德育培养计划、公民自觉践行感恩理论。4.实践维度。感恩教育需重在内容上的丰富和形式上的创新,更应重在能体现成效的行动上。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践决定理论。感恩教育的实施、发展和创新应尊重实践。当前我国感恩教育在实践性上体现了针对性、可行性和示范性的有机结合。首先,国家对于各教育主体开展的感恩教育有针对性的要求。其中包括开展的内容、形式、方法、时间、场合等均有相关规定,尤其指出需要符合法律法规、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出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感恩教育活动。其次各级教育主体对开展感恩教育有能够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可行性追求。它们需要在以校园为主体的场所上开展感恩教育以增强和谐社会的基础、提升校园感恩文化、提高学生德育素质。最后,受教育主体对具有示范性的感恩教育有极大需求。他们不仅想成为社会、家庭所认可的道德践行模范,更想成为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的积极践行者。正是有越来越多的感恩教育主客体的亲身示范、坚决实践,才逐步形成了受教育主体的主动性感恩道德实践。
二、思政课感恩教育创新的路径
加强思政课德育功能
思想政治课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和不断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功能,关系到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德育首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大计。因而,如何正确认识和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强化德育意识
(1)要实现教育观念的变革。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德育在现实中被削弱的危险性,从而把升学教育转移到公民素质上来,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束缚.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结束“口头上重视,思想上轻视,行动上忽视”的现象。.
(2)要正确地认识传授知识与德育辩证统一的关系。传授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是德育的基础,而德育则是传授基础知识的目的和归宿。如若离开知识教育的传授去讲德育,或若离开德育进行知识教育,都只能把政治课引向歧途。
(3)应充分认识到政治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西方敌对势力竭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妄图实现其“不战而胜”的图谋,攻心为上,潜移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同我们争夺青少年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激烈的。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紧迫的重要课题.它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进行。
二、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研究
摘要:感化功能是思政课社会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表现。这种功能的发挥以情感共鸣为前提,以实践体验所产生的情感反应为作用机制,并在社会实践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认知、激励、协调和升华等诸多积极效应。为充分发挥感化功能的积极效应,应从社会实践的结构性要素出发,积极利用实践基地资源设计“感化点”,鼓励教育者的全“心”投入,增强教育过程的“感化力”,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提升感化功能的内生性动力。通过结构性要素的改善优化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结构优化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领域。在当前的思政课社会实践研究中,大多是抽象笼统地谈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没有探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功能。感化功能是思政课社会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表现。社会实践通过感化功能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渗透,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作用机制和积极效应,针对性提出优化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方法,对提升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效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基础性意义。
一、思政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作用机制
关于社会实践的概念理解,既不是萨特所解释的“主客观之间的相互作用”[1],也不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2],而是有它的特定内涵。要理解社会实践,可以引入布尔迪厄的社会实践观。他认为,任何社会实践必须解决这三个问题:实践空间是什么?实践逻辑是什么?实践工具是什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环节的社会实践也必须符合这个要求。实践空间始终都是具体的实际活动的场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空间领域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如企业、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实践逻辑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实践工具是体验、服务和调研等。由此可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就是指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由教师指导学生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通过体验、服务和社会调研的方式深入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道德培养、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教学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不仅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灌输”,更需要发挥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思政课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课堂的辅助和延伸,是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内在感化的重要路径。理解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首先要理解社会实践如何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内在感化。情感共鸣是社会实践感化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感化也不例外。社会实践实施感化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是客体对主体需求的满足。“满足”的基本条件来源于主客体双方具有共性,共性越多,感化越容易;共性越少,感化越难;缺乏共性,则无从感化。感化以情感为纽带,由于感化并不像说服等其他教育方法那样直接转变教育对象的思想,而是通过情感的变化推动对象在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因此,社会实践感化功能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主客体之间是否存在情感共鸣。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从而体验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由体验所产生的情感选择和情感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学指出,带有强烈情感内容的体验会使神经元受到特别强烈的刺激,刺激的强度导致有关神经元在很长时间里对相似的刺激变得更为敏感和更易于产生响应,人们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情感体验,不会因情境的变化而消失,而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在以后类似的情景刺激下,会在记忆中再现当初的情感体验。”[3]社会实践所激发的道德情感使大学生产生深刻的记忆,当这种记忆的形成在群体性活动下完成时,它会促使大学生更易形成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会使大学生获得情感积累,这种积累可能变成大学生相应道德体验的稳定的倾向性反应。因此,人们如果在某种活动中曾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他会在以后的情境中倾向于重复类似的活动。当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了对理论知识的情感体验,那么他们将更易接受类似性的活动,同时,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大学生对理论认知这种积极情感的认同。这就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作用机制,可以用体验—反应式来表达。思想政治素质要真正转化为个人素质还需要依赖于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感悟和实践的生活体验。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感化过程中,大学生把自身作为客体,以自身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革命教育、历史教育和现代化教育资源,由此形成教育资源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
二、思政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效应分析
校园思政课教育简析
本文作者:张日工作单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网络语言漠视价值理性导致人的畸变
网络丰富人的社会关系,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增加人的自由性和社会性。但是,虚拟的网络在提供给人以自由、民主的话语平台时,也不断出现网络侵权、语言暴力等负面问题。网络人只顾利益,片面追求工具理性漠视价值理性,将导致社会发展过程病态前进,甚至人的畸变。网络交往滥用市场交换原则,追求功利,道德工具化和内在价值的缺失,背离了人应有的道德精神,给大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和谐发展带来严重隐患。大学生对民主法制与自由、道德责任与权利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校园网络语言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1](一)滥用市场交换原则,冲击主流价值观网络超越了时空界限,充满着多元化的语言游戏,激活了网络人的各种欲望和想象力。用于商品交换的等价交换原则滥用于经济活动以外的教育领域,渗透到网络言论中,并无限扩大,错误地被用来实现个人利益的做人模式。急功近利和浮躁的社会现象,影响了大学生做人的价值准则。部分大学生为了追逐功利,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把市场“交换原则”用于网络文化,以点击率高来吸引人的眼球、达到个人获取利益的动机和目的。价值判断和抗诱惑能力不足的大学生,盲从而冲动,“跟着感觉走”。他们对网络话语的负面影响持模糊的态度,浮躁的心态使思想政治教育游离于人的全面发展之外,价值选择迷失方向。有大学生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等价交换原则来对待,遵纪守法、讲责任奉献的人是“傻子”,“事事以救世为事,刻刻以救世为心”的思想在市场经济和讲求效益的社会已经过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才是真理。大学变成了一些人追逐名利的场所。市场交换原则的滥用,优良的价值观念被损毁,强烈地冲击着现实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二)工具理性优于价值理性,道德责任缺失网络的虚拟性、随意性和隐秘性,使网络人逃避责任成为可能。网络的工具理性被日益推崇和提升,非道德的网络语言日益向现实生活渗透,非理性和盲从性相互交集。虚拟的信息,使人的感情和思想因虚化而发生变化。有的人使用网络以功利为重,舆论偏激,放纵自己、求异猎奇,引发了网络对人的异化。工具理性优于价值理性,网络成为某些人挣钱、发泄的工具。校园内,部分大学生非理性地使用自由的网络空间,语言低俗、赤裸、发泄情绪,不良的信息和语言暴力不断。这些人沉迷于网络,忽视家庭、学习责任,以自我为中心,其他“神马(什么)都是浮云”,网络交往缺乏应有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功利主义的渗透,工具理性的推崇,严重影响和动摇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准则。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难以避免地带来错误的做人模式,导致做人偏离正确的方向。“会做人”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教育。[1](三)自由极大满足心灵需求,模糊了权法关系网络话语权的自由,极大地满足了某些人的心灵需求,并无限夸大到处理一切事物活动和所有人事关系中,陷入一种放任的无法无德的自由境地。“人肉搜索”超越了道德底线。自由的异化,使人散失了完整健全的人格。由于现实中,网络监控技术手段的相对落后,使得网络语言暴力和各种侵权违法行为难以受到追究。思想容易被偏激和情绪化的言论所替代的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遇事缺乏深思熟虑,对社会生活中的错误思潮缺乏理性的辨别能力和批判能力,抵制能力不足,对损人利己等言行持无所谓态度,精神浮躁,不辩是非美丑。部分非理性的大学生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虑”,撒谎也是网络人的话语权。他们不受道德约束,追求个人安乐,把在网络上发泄和谩骂的快感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所谓“自由就是快乐”,“快乐就好”!在虚拟世界,传统的道德约束力显得极其微弱,网络话语表现出极端地重个人权利和自由,轻道德法律和责任义务。自我受制于本我,校园网络语言暴力与大学生的道德准则相悖,权法关系混淆。网络自由与责任不对等,影响了教育对人的根本德性和全面发展的培养。伊壁鸠鲁曾经说“:……我们的行动是自由的。这种自由就形成了是我们承受褒贬的责任。”[2]人的言行必须规范在法律的范围内。
夯实思政教育基础、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情操,承担起人生存和发展的更高责任。在现代化过程中,西方国家曾经出现青年道德危机和社会混乱等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对现代性背景下人的生存方式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反思和深醒。大学生功利思想日益严重,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弱化,网络语言表现出不同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多元结构相互碰撞,并且非理性地向生活渗透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育人。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教学法研究,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一)重建价值理性,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理性是通过调动理想,自我潜移默化地体现对人自身本质的导向作用。从人性论角度看,理性指人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与受这种思维能力所支配的人的理智、克制、自觉的能力和存在属性。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整合的统一体。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结合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社会发展中不均衡的现状,重新审视和建构“价值理性”,使人的言行更加符合人的根本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前瞻性的价值趋向,教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有社会价值的完整意义的社会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研究大学生在网络语言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理论,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批判能力包括自我批判能力。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现代性的悖论批评相联系,使大学生成为网络文化和文明的建设者、批判者,自觉抵制低俗落后的网络文化,弘扬崇高的理想信念。教师应当了解和认识处在转型期的焦虑心态和社会网络语言环境对思政课教学的影响,求真求善,避免网络语言暴力群体盲从现象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将理论知识通过教化转变为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辨别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3](二)增强自律精神,注重人的发展与社会责任教育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受社会制约,就必须具备有区别于动物的社会责任感。人在认识世界与改造自我的过程,展示了人的内在本质区别于动物的文明精神,代表着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趋势。人的责任既是“内在的应当”、又是“外在的必须”。自律精神是权利良性彰显的前提,是处理个人与他人在道德关系中重要条件之一。虽然人一出生,就不能选择地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但是,做为社会关系实践主体的人,其做人标准及所走的道路是可以选择的。个人应当理性的规范自己,保持高度的道德自律,学会负责的生活。“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4]当今,部分大学生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为追求个人利益和幸福,放纵自由,自我满足,这是错误的为人之道。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用“人的发展”理论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教导学生摈弃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发展是硬道理”,其中内涵着人的发展也是硬道理。思政课要注重对当代大学生主体价值活动的自控能力和规范原则教育,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责任同人的规定和时代的使命联系起来,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做国家有用之才,做社会欢迎之人。教育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具有完整责任品质的大学生,确保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学会负责”地生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三)净化语言环境,正确处理权利与道德法律的关系个人的诚实和道德,是利益实现的重要保证。“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5]道德内涵着责任,规范着自由。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社会和其他公民的合法利益,否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权利的实现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权应当受到规范和限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应该加强大学生对道德认知的分析和审视,提高他们的守法守德意识。大学生要探索虚拟网络的真实内核,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言行,净化网络语言环境,以扬弃的态度对待网络文化,正确处理好权利实现与遵纪守法的关系,消除恶意攻击他人人身权的网络语言暴力,依法行使网络话语权;要善于将理想与现实结合、批判与建构一致,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以合法的手段来实现自身的权利和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力营造和提升育人环境。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实现社会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化的人”再生产的重要环节。“致天下兴衰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行教化之业在教师。”[6]在《〈晨钟〉之使命》中,痛感当时负有教育培养青年一代的“老辈之不解青年心理,不与青年同情”,不能成为青年的良师益友。思政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专业队伍,发挥时代性育人功能,其作用不言而喻。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及其对社会影响的不断深入,必然给思想和行为处在一个动态变化阶段的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难更新更多的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敬业精神,拼命求新学问,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创新,安贫乐道,立足实践。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立师生平等互动的网络交流平台,以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消除影响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不利因素,将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传递给学生,体现到各门课程教学实践中,体现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知道为智、体道为德”。生活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实践途径。大学生要加强在社会实践中感悟、体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为自身的德性与行为。高校要制定可行的大学生网络行为准则,完善网络监管机制,加强网络道德约束力,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章可循。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合力打造育人平台,积极营造健康、新型校园网络文化和语言环境,消除网络异化,全力培养能担负起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学习、能以国家民族兴亡为己任的“有精神、有血气、有魂、有胆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