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9 21:49: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思政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育中的探析
摘要:思政教育对于一名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思想观念上的教育。学生在学习时期接受了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在进入社会之后为社会做出贡献。体育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体育课不仅是保证身体素质的课程,而且在体育课中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由于思政教育会比较无聊,所以体育老师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将思政教育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本文从体育教师如何做和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学的体会等角度进行探析。
关键词:思政教育;体育教育;探析
对一个人进行思政教育最好的时期是这个人在学校学习的时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人能够很容易接受正确的思想和政治方面的教育,而且对其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因此在学生学习的时期,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时刻向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当学生有正确的思政观念时,可以改正自己不正确的生活作风。进而当学生长大进入社会后,可以成为一个对于社会有用的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通过自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同时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反感。
一、体育教育进行思政教育的作用
首先,体育教学进行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新的体育观念。其次,体育教学进行思政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拥有道德的人。最后,体育教学进行思政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推动学生本身的发展。总的来说,在体育教学时加入思政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发展自身。
二、体育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方法
文化哲学下的思政教育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熏陶者,任何人都无法脱离文化环境而生存。文化可以塑造人、改造人。新世纪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文化时代,文化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维度。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探究具有文化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政教育研究途径与方法的创新,而且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视域与发展空间。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哲学视角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说过:“任何时代、任何民族,哲学都始终居于核心地位,是文明的活的灵魂。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各种文化形态生长的土壤,是其根基所在。”文化的精神,教育的精神最根本地体现在其哲学理论之中。从文化视角研究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哲学理论基础。
(一)思政教育具有文化特性人是文化的动物。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表明了人既是实践的人又是文化的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在本质上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获得知识,形成意识,从而从一个生物人变为一个文化人。“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教化人的过程,也就是创造人自身的过程。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和剖析思想政治教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有着紧密的必然联系,剖析这种联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的文化底蕴得到彰显,消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背离的狭隘,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抽象,具有更多的文化感染力,充满着新的活力。
(二)文化具有思政教育功能人的一切文化生活,在一定意义下都可为道德生活的内容。文化是思想的载体,以精神、观念等因素塑造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质上是文化执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体现了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耦合性。从文化哲学的高度来探究具有文化特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意味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阐释。这让我们认识到,“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思想性”,文化在多层次上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在价值上主导着文化的发展方向,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把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文化关怀。
二、高校思政教育文化哲学思考的现实意义
统计学思政教育研究
摘要:教学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实现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实践路径,本文通过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数据收集和分析,统计调查的实践课为例,从统计发展史,数据收集,实践学习方面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改进教学设计,更新教学理念。同时选取了2018级应用统计学,会计学,贸易经济学学生共计三百名作为课程改革后的观察调研对象,从学生喜爱程度,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就业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评估,认为统计学的教学改革效果良好,实现了对学生价值的塑造,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这三方面的友好兼容。
关键词:课程思政;统计学;教学改革;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说到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着重在于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1]。可见德育的重要性,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在于智育,这一教学理念使得高校思想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被不断弱化,大大增加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引导专业课程思政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思政’改革力度的核心和关键。专业课教师团队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各高校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2],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本文主要从统计学教学出发,以数据收集和分析,统计调查实践课为例,论述统计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实践路径。
1统计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及理念
1.1从历史知荣辱
老师们在教授统计学课程中可以从统计史的发展开始,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查阅:政治算术学派:威廉·配第和他的《政治算术》,廉·配第的《政治算术》是统计学萌芽时期代表作,对统计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马克思对威廉·配第的评价是:威廉·配第是政治经济学之父,某种程度上是统计学的创始人[3]。而我们中国的统计也摸爬滚打了很长时间。在这近60年的发展中,我国涌现了一大批爱国且艰苦奋斗的统计学家,1957年,徐前、戴世光、于涛等学者撰写了《经济统计学讲话》,这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本国民经济统计学教材[4-5]。1978年底东北财经大学佟哲晖教授组织多家财经院校教师编写了《工业统计学》,在全国影响很大。文革后,陈应中于1980年出版了《社会主义经济统计学》,其中包含了国民收入统计的内容,以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有很多值得肯定之处[6]。
院校思政教育的借鉴
中国目前已进入信息时代,随着众多新兴媒体的出现,人们的生活也发生着改变。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网络应用,微博的兴起备受大学生青睐,日益成为大学生获取新闻时事、人际交往、自我表达、社会分享以及社会参与的重要媒介,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微博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充分认识并积极利用微博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帮助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趋利避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的紧迫课题。
一、微博的特点
微型博客(Microlog、Twitter,微部落格、微型网志)是一种结合即时消息和博客特点消息的系统,用户可以及时更新140字之内的简短文本,微博的理念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只言片语的形式与人分享,用户也可以上传图片或影音剪辑等信息[1]。如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即时通讯工具等诸多微博客户端,自由地表达思想,分享信息,并且可以将人们的丰富的生活状态全方位的呈现并记录。微博是一种新型网络传播工具,在表现形式和功能上具有交互强、传播快、成本低、易操作等突出特征。微博的“关注”、“评论”及“转发”的功能充分展示了其强大的交互性,这种传播极具个性化,也使人性化的小众传播和精细化传播成为现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微博已成为一种以实现个人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的新媒体。由于微博具有独特的性能,在微博问世后的几年间,已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广大青年大学生群体乐于接受先进、新鲜的事物,并在其使用过程中无意识地扮演了应用者和推广者的角色,这为微博的进一步普及,提供了重要的铺垫和前提。微博在大学生中的使用规模迅速扩大,一方面是大学生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另一方面也与微博自身特点密切相关。微博的交流沟通方便快捷、内容丰富多样、具有个性化传播的魅力,最大限度的提供了平等开放的人际交往平台,满足了大学生在与人、与物进行思想交流过程中的需要,也契合了青年人在交流过程中渴望表达自我,希望受到理解、得到关注的特质。由此分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微博,这种现状为高校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也为高校创新教育载体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微博迅速将言论自由引向深入的情况下,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直面这一快节奏的发展局面,抓住“微时代”带来的机遇,应对“微时代”构成的挑战。
二、“微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传播方式
1.“微时代”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拓宽教育的渠道。中共中央16号文件提出,要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2]。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以使用微博为契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把握了学生的思想脉搏,切实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也不断创新了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并开辟了思政工作的新渠道。教师微博在开展学生工作时,既可进行一对一的单向信息传播,也可通过开通微群、博客圈等方式进行多样化的互动交流;既可同步即时交流,也可异步延时交流,充分实现信息交换。同时也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有效结合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从传统的“面对面”的模式,逐渐发展为“屏幕对屏幕”的交流模式,扩充了思政教育的新空间,丰富了思政教育的新内容,也提供了思政教育的新方式。
2.“微时代”有效的整合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越分享越多”的利他性的共享精神是微博的魅力精髓。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微博,相互成为关注者,就工作中的问题展开探讨,分享工作见解,共享实践经验。同时,教育工作者经过信息收集、提取,通过简练的微博,学生可以对信息进行评论和引用,分享心得,形成广泛的知识共享。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在微时代下,家长也可以利用微博,建立与学校、教师、子女的信息连接,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参与思想和意见的表达。只有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微博的互动和应用,通过微博这面镜子及时反映出学生思想动态,齐心协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使学生们能接受到广泛的教育和熏陶,从而达到引导教育的效果。
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思考
摘要:专业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课程思政亦为专业教育注入灵魂,使之更加鲜活生动。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有利于拓展专业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提升专业教育的温度。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加强课程思政宣传,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明确守渠种田责任;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其中,专业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课程思政亦为专业教育注入灵魂,使之更加鲜活生动。本文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出发,探讨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与具体路径,从而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
一、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课程思政挖掘了专业教育的深度。《纲要》特别强调,课程思政建设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此外,“大学教育的专业性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在学习阶段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必须加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精神。”[1]因此,要把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都融入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过程,真正做到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由此可见,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将“立德”和“树人”有效结合,有利于拓展专业教育的深度,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建立对专业的感性认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以及随之而来的使命感。2.课程思政拓展了专业教育的广度。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推进,将把专业教育推向一个崭新的、宏大的工作格局。专业课教师除了完成专业课程内容的讲授外,还要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行业领域、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东西方文化差异、历史演变等角度,拓展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本专业,在习得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发展规律,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实践类专业课程将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增长智慧才干,还能锤炼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品质。由此可见,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能够有效促进专业教育改革创新,让专业教育更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引领性,让专业教育的内容更全面、更完善,深化专业教育育人的广度。3.课程思政提升了专业教育的温度。按照《纲要》的指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不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法治教育和职业理想,在开展教育过程的中,都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感受。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而是要注重方式和方法,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突出专业知识背后隐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课程思政建设使得专业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趣味性获得、人格塑造、意志锤炼等方面,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接受的学习和教育将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在增长智慧才干的同时,还能健全人格、锤炼品质,实现全面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专业教育育人的温度。
二、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具体路径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美育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深入阐述了美育的内涵价值,其后分析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教育融合的重要现实意义,其后提出了一系列美育教育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主要策略及措施,希望以此推动思政教学的改革创新,实现学生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美育教育;高职;思政教育;渗透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在近年来进一步明确了高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教育部门立足于国家相关政治制度提出了一系列工作指导意见及建议,为高效思政改革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帮助。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思想、教学工具得到了普及运用,多元化的教育背景使得高职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思政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当前高职面临的主要困境,如何有意识、有效率地渗透美育教育也是目前思政教学的难点之一。
一、美育的内涵价值
所谓美育,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其称之为美感教育,在具体的培养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并提高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悟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人们正确看待周边美好事物,具有美的理想、美的高尚情操以及美的综合素养。具体而言,在过去的传统理念中,大多数人们认为美育就、仅仅是指艺术教育,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美育教育的内涵逐渐延伸到审美教育及美感教育,而在当代社会,人们则将美育定义为美学的基本原则理念在各个专业学科中的渗透,而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系统化的教育体系。根据美育的概念转变我们可以认为,美育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形式教育转变为实质教育。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所谓形式教育,主要是指以学生为特定对象所开展的以特定目标为核心的审美教育,包括审美观念、对美的欣赏能力、创造美的能力等等;所谓实质教育,则主要是指在形式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的、切实可行的手段措施追求美育的精髓,即找到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美学趣味,提高教育的审美境界,从思想上影响学生,创造美、发展美,以此实现学生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美育教育对于学生人生理想、职业发展、诗意人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育的教育由最初的狭义到广义,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实质性的飞速改革创新。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政教育的实现途径
【提要】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想要增强国家的核心力量,提升我国的世界地位,仅仅依靠经济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因此,本文对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今后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与初中和高中不同,学生进入大学,就相当于进入了小型社会,大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物以及在互联网上接触的各种信息都会对他们的思想意识造成冲击。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三观进行正确引导,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极为不利。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优秀文化,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二)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思政教育在成人教育的思考
一、难以形成有体系的成人教育思政教育体系
全日制教育的课程思政教育早已轰轰烈烈地开展,很多高校都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比如“中国系列”、“中国城事”,有些甚至已经形成了品牌在推广,在这方面,上海市近年来推行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一套有价值、可推广的“上海经验”。相比较下,成人教育似乎在这方面的动作较慢些,受关注度有限。笔者近日参加上海某一高校思政教师培训课程,该校在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方面在上海范围内颇有名气,但是笔者仔细一看,基本还是以职前全日制学生为主。继续教育学生相关出彩的方面寥寥可数。
二、成人教育思政教育需有一支成熟的师资
现在对于职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来说,工作是非常的忙碌。不断学习、备课、课程改革,全日制教学已经疲于奔命,还不包括带硕士、博士。职后学生的思政教育师资来源是一个问题,能否请到大牌的思政专家全情投入地进行集体备课、修改教案,因材施教地对职后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政教育,目前来说,尚有一定难度。
三、学生对于思政课程难有认可度
职后学生与职前不同,本身繁重的工作以及家庭负担,也决定了他们更愿意把时间与精力放在专业课上,毕竟这些课程看上去可能对他们的工作、前途更有实质性的作用,从功利的角度讲,这种想法也未尝不可。于是思政课程就成了只求及格或者为学位追求高分的工具课程。而学生在思政课程上看其他如英语课、专业课或者做其他课程作业的事情也比比皆是,让任课教师有时候也徒呼奈何。
公民教育与院校思政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取代公民教育的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1982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提出“要养成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决定在初中开设公民课。从此公民教育被视为我国政治文明的一个基础,越来越被重视。2007年同志在十七报告中更明确地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阐明了公民教育的核心内涵。我国公民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在公民教育实施中我们仍然遇到很多困惑和困难,至今人们对什么是公民教育,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什么关系,高职院校要不要进行公民教育以及如何进行公民教育等问题仍有不同看法。因此,为了在高职院校更有效地推进思政教育,必须正确处理思政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将两者有机融为一个整体,这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公民是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辞海》)这是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概念。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经指出:“公民应该指的是这样一些人:无论能力大小,都必须工作,只知享受而不工作,不仅不是有用的公民,而且是不道德的;个人应将所任的职务看作是郑重的公事,看作是对于社会团体应尽的义务,而不只是专为个人的生活,专为个人的道德主张去做;在职务完成以外,还要借着工作去完成他的特殊人格的价值,以协助他所所属的国家达到伦理化的理想方向。”[1]
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既要有本人个性上的完善,还要能促进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公民教育是一个比公民概念更复杂和很具争议性的概念。大体可以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看法。广义上的公民教育即国民教育,指对所有国民实施的思想、文化、科学素质、知识、技能的教育。如台湾师范大学张秀雄教授认为,公民教育是指培育与民主生活方式有关的态度、行为模式,发展个人担负公民责任的技能的教育。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明澍先生认为,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公民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价值、知识和技能的教育。[2]总之,公民教育既不同于“圣人教育”,也不同于“平民教育”或“大众教育”,它是对国民应具备参与国家活动的各种基本意识、道德、价值、知识、技能的教育。这种广义的公民教育概念是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比较共识的一种解释。狭义的公民教育,指公民意识教育。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王东虓认为:“公民教育应以培养民族精神为首要任务,以权利和义务教育贯穿始终,以培养公民意识为核心,培养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精神,具有团体精神和祖国民族意识的好公民为宗旨。”[2]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主任李荣安教授则认为,公民教育就是公民身份的教育,公民教育是与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密切关联着的概念。目前我国一般所讲的公民教育,主要是指公民意识教育,即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的教育。广义和狭义的公民教育并不矛盾。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公民的行为、知识和能力,都是建立在公民意识这个思想基础上的,是公民之为公民的方向的和最本质的特征。
1791年,法国颁布了第一部宪法,提出了公民教育的思想,被公认为是公民教育之始。经过两百余年的发展,公民教育概念已被世界普遍接纳。在各国所推行的公民教育中,有一些带有本国社会制度或传统的鲜明特性,有一些则体现了文明社会所共有的要求,如民主、自由、平等和爱国等。美国是一个十分重视公民教育的国家,在有关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790年,他们就在中小学开设“公民科”,开始重视美国历史文化教育,随后则更加重视公民教育的政治性,重视维护美国的民主、自由等基本的价值观,强调公民意识教育。1916年,全美教育协会提出了建立“社会科”的建议报告。从此美国公民教育即由注重政治教育转变为公民能力的培养和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的公民教育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时期。[3]在亚洲四小龙中,新加坡是开展国民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1998年新加坡总理提出了21世纪教育政策的新三大措施:创意思维教育、信息科技教育和国民教育,强调“国民教育,应该是培养共同的国家意识,使学生了解我们的过去对今日和将来的影响。”他认为国民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所有新加坡人的社会凝聚力、生存本能和对未来的信心。[4]
其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认知历史以树立国家意识;灌输核心价值以增强国民意识;讲授公民基本知识及文化与道德基本知识以巩固公民权利义务观念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纵观各国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入21世纪后都有一些新的动向和发展趋势,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一是越来越重视公民教育,把公民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作为培养合格公民,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二是公民教育的内容不断扩大,以适应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例如,美国的公民教育课,就由原来比较单一的强调政治、道德教育,转而更加注重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课程设置由原来的“公民科”,变为“社会科”(或“社会研究”),整合了政治、历史、地理、社会学等学科,更加注重科技、社会、人文知识的整合,小到不随地吐痰,大到政党制度、宪政国家无所不包。三是注意公民意识教育与公民行为和技能教育的更紧密结合,突出教育的实践性。强调公民教育不仅仅限于课堂教育,要让学生在课堂以外,广泛参与校园生活和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使公民教育更具现实性、行动性和实效性。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社区服务信托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把参与社区活动作为培养公民行为能力的重要方式,社区已成为美国学生公民教育的良好平台。
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思政课研究
摘要:我国高等院校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改革思政课教学,应正确认识“大思政教育”内涵、特点与价值,分析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突破口,实施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体制、强化实践教学、建设师资队伍等策略,以此实现思政课教学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有效改革。
关键词:“大思政教育”理念;思政课;教学改革
随着“大思政”的提出与推进,“大思政教育”理念不断发展,使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高等院校的思政课教学需要积极遵循“大思政教育”理念,改革课程教学工作,解决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整体质量,促使学校全员参与思政教育工作,加强思政课程教学与其他思政教育构成元素的联动,满足思政课教学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革新发展需求。
一、“大思政教育”理念概述
(一)内涵。现阶段,解读“大思政教育”理念,需要明确其是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在人文教育体系中加入原本的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学革新速度的重要教育理念。结合我国高等院校实际情况分析,“大思政教育”是在明确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马克思主义,借助完善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而体现的一种新型思政教育观。并且,“大思政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在高校实际思政教育中,将学生放在首位,结合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两种教学内容相互渗透的情况下,推动院校思政教育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可持续发展。“大思政教育”理念与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教育理念相比,是伟大的创新,作为重要指导思想,能够为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有效革新发展提供保障。(二)特点。“大思政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表现出开放性与广泛性的特点。开放性特点体现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需要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思政教学理念、思政教学方式与思政教学内容等层面,充分体现高校思政教育的开放性,加强思政教育感染力,为思政教学在新时期背景下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广泛性特点体现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学,重视学生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参与,通过有效教学引导,对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调动,并且使校内各个部门共同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架构,营造全员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氛围,提升思政课教学与学校整体思政教育的成效。(三)价值。“大思政教育”理念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以“大思政教育”格局强化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力量与保障,使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能够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思政教学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及更广阔的教育平台。“大思政教育”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变革思政教学方式与内容体系,结合理论与实践,以有效的思政教学加强学生认知结构构建。同时,“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思政课堂教学,而是以思政课堂为基础,涵盖校园环境建设、社会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多样化发展思政教育的构成元素,在各元素彼此渗透融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为大学生思政素养提升与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二、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思政课教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