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型远教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9 20:20: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四型远教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委党四型远教工作意见
为强化功能,丰富内涵,着力探索远程教育在“管、学、用”等方面的有效做法和有形载体,提升全县远程教育工作水平。经县党建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全县实施“四型远教”工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以“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为宗旨,以提升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加快生产发展、构建和谐农村、促进乡风文明为目标,以强化远教功能、整合培训资源、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为手段,深入推进“三创三强三发挥”活动,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培育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一是紧扣主题,务求实效的原则。紧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坚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党委实施四型远教指导意见
为强化功用,丰厚内在,出力探究长途教育在“管、学、用”等方面的有用做法和有形载体,提拔全县长途教育任务程度。经县党建指导小组研讨,决议在全县施行“四型远教”工程,现提出如下定见。
一、指点思维和根本准则
(一)指点思维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要思维为指点,深化进修理论科学开展观,仔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力,紧扣社会主义新乡村建立这一主题,以“党员干部常常受教育,农人群众长时间得实惠”为主旨,以提拔党员本质、增强底层组织、加速出产开展、构建调和乡村、促进乡风文明为目的,以强化远教功用、整合培训资本、丰厚培训内容、立异培训方法为伎俩,深化推进“三创三强三发扬”运动,建立高本质的党员干军队伍,培养新型农人,为社会主义新乡村建立供应思维政治包管、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根本准则
一是紧扣主题,务务实效的准则。紧扣社会主义新乡村建立“二十字”方针,对峙从实践动身,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务务实效,充沛发扬长途教育在新乡村建立中的效果。
教育工作计划
为促进我镇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我镇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把我镇远教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特制定我镇2008年度远教工作计划。
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
1、各村(社区)要切实按照省、市、县等各级远教办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优质、高效地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2、在全镇开展对远程教育再认识再实践再探索再提高的“四再远教”活动,增强全镇各远教站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升对“三色远教工程的认识,努力探索“三色远教”工程的新机制和新方法,使这项惠民工程在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真正发挥作用。
二、以远教为载体,推进我镇的新农村建设。
1、继续实施“三色远教”,培养一批“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守法制”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主要利用“三色远教”的资源优势,协助相关部门,培养农村经纪人20名,农民技师10名、种植养殖能手20名,培养50名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新型农民,真正达到“鼠标轻轻一点,群众受益匪浅”的目的。
党建远教学用成果转化思考
近年来,*区立足于教育党员干部、培育新型农民、建设和谐农村的目标,紧紧依托农村教学实践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学用成果转化。
一是培育基地抓学习,激发参学热情。在基地设置上,各镇、村针对本地产业特色和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远程教育培训,为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种、养、加大户提供技术支持,培植壮大并发展为远程教育教学实践示范基地。通过培育示范基地,实现基地资源优势和远教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同分散农户的有效整合,把理论变为实践,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群众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激发党员干部群众自觉用远教、学科技的热情。朱集镇四新村通过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发展养殖产业,先后建立了“千亩养虾”、“万头养牛”、“万只鸭场”等教学实践示范基地,带动全村254户群众利用远程教育学习养殖技术,发展循环养牛和玉米种植产业,促进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依托基地抓实践,提升学习效果。把实践示范基地作为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远教知识的实践课堂,通过开展参观学习、观摩指导、经验交流、领种试验田等活动,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区农业、畜牧等部门技术人员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群众现场讲解科技知识,帮助群众消化远教站点教授的实用技术、科技成果。双沟镇陶王岗村结合远程教育学习,组织农民在投资1200万元,占地4千亩的蔬菜基地领种试验田,学习喷灌、治虫、采摘技术,带动全村及周边5个村发展蔬菜种植直供香港澳门,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
三是延伸基地抓带动,促进富民增效。各城郊型镇、村站点为有效承接襄樊市工业重心转移,因地制宜,延伸基地设置,把当地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产业大户、工商企业作为远程教育教学实践示范基地,将远教课堂从教室联向基地,从而将课堂培训、实地观摩、上岗实习融为一体,强化带动作用,进一步拉进了与科技的距离,增强科技致富能力。张湾镇云湾社区针对城郊型社区“村民转型居民、务农转为务工、种地转向经商”的特点,结合辖区内的华中光彩、国邦物流、天润汽配、邓城生资、新世纪建材等企业用工需求,充分发挥远教站点作用开展针对培训和实习,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新型适用人才,同时也带动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促进了致富增收。
今年来,*区培育远程教育教学实践示范基地21个,组织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近30万人次,12000多名党员群众从中学到了1-2门技术,带动了一大批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数学课怎样制造生动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中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一般都能在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数学,从生活中提出问题,运用生活中经验分析问题,探索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需要再现数学问题产生的数学情景.而应用远教资源创设教学情景,就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教学角色.它集音、形、色于一体,人机交互,师生互动,是有效创设教学情景的一种最好方法,现就应用远教资源创设教学情景谈谈自已的一些看法。
一、应用远教资源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应给学生以情感体验,应用远教资源创设教学情景,可让学生对有关数学的事物产生好奇心,有接触这些信息的强烈愿望,产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数学活动的兴趣。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下)《不等式及其解集》时,我创设一个这样的情景:播放一家人到两家大超市购物的录象,让学生仿佛进入购物的角色当中,在买卖喊价与还价当中产生疑问,这会有什么数学知识呢?与我们今天学习的不等式的知识又有何关系呢?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二、应用远教资源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首先要学生产生问题,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产生问题,而应用远教资源创设教学情景,会使学生有更深的体验、更高的兴趣,从而更容易提出问题,如我在另一个班教学七年级(下)《不等式及其解集》时,应用远教资源创设这样的情景《买门票》画片并配音: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公园外,小学四年级四班的学生和老师共37人来公园参观,售票口旁边张贴着一张告示:票价10元/人,40人以上9元/人。看来人多是可以优惠的,这一群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朝售票口走去,一个名叫小华的男孩第一个走到售票口,小华说我要买40张,马上有个小女孩就说“我们只有37个人啊!”,(真不可思议,37人却要买40张票)你看老师怎么说“小华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要想说明这个问题并不难,这就是从今天起,我们要探究的内容“不等式”,设置此情景既有趣又容易让学生一下进入最佳状态,由它提出问题就进入本次课所要学的课题。
三、应用远教资源创设情景突破难点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思考
摘要:西部地区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内地貌情况复杂,极不利于远程教育的发展。陕西省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省份也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方面存在资源整合利用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只有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建立长效的经费投入监控机制,自主创新,解决网络基础设置薄弱的问题,才能促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深度发展。对西部地区而言,这些经验都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陕西省;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下简称“农远教育”)是中央在全国广大农村推行的一项旨在“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惠民工程。它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党员教育、农业技术等教育资源传递到广大农村地区。这不但有利于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而且有利于广大农村群众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及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但由于诸原因的影响,各地“农远教育”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与东南部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我们如何迎头赶上,缩小这一差距,是当下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笔者以陕西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陕西“农远教育”情况简介
2003年6月中央开始正式启动“农远教育”试点,试点地区分别涉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地的四个省份,2005年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扩大到12个省区,2007年下半年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农远教育”工程向全国各地普遍推广。陕西省属于第三批试点地区,即从2007年开始推行此项目的省份。陕西省虽推行此项目时间较晚,但在政府精心组织下,依托教育大省的优势,使农远教育平稳推进,现已覆盖了全省各地农村。但由于,陕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省内各地地理情况复杂,实施“农远教育”又较晚,因此尚有一些亟需改善的地方。
二、陕西“农远教育”的不足
我县农村远程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我县农村远程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已经从建管并重阶段转入集中力量抓学用和资源开发阶段,终端站点的管理维护和学用活动开展直接影响到远教工作的大局,我们组织专人对全县远教站点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群众座谈、现场查看等方式对6个站点进行了重点解剖。按照不同的建点类型随机抽样,选择了学校站点2个,分别是张公中心小学和涔南乡文家完小,建在村部的站点2个,分别是大坪乡东岳村和如东乡驰马岗村,建在农户的1个,即闸口乡花园湾居委会,建在乡镇站所的1个,即雷公塔镇涔北村。
一、当前全县远教工作的现状分析
从调研的情况分析,当前全县远教工作呈现出四个方面的良好态势。
1、群众对远教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比较高。在重点解剖的6个站点中,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130多份,回收有效问卷119份,组织群众座谈6次,参加座谈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共计38人,走访群众21户。据统计,所有被调查对象都知道村里正在开展远程教育;认为中央开展远程教育非常有用的占95.8%;对远程教育兴趣很浓的占80.8%。这说明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对远程教育这一新鲜事物已经基本接受,而且非常欢迎。
2、站点学用活动开展基本正常。学用活动的开展情况是此次调研的重点。问卷统计显示,经常参加远程教育的群众占80%,偶尔参加的占16.7%;认为远程教育对自己来说已经有了效果的占31.7%,认为是自己致富好帮手的占60.8%;参加远教学用活动10次以上的占83.3%,参加6-9次的占15%。我们认真查看了各站点的学用记录、计划制度等文字资料,并深入到学用基地了解实际情况,张公中心小学作为全县的示范性村校站点,重点采取分组学习和结对帮扶的方式开展学用,效果十分明显,涌现出了花卉栽培大户陈高清、生猪养殖大户丁才华、机车维修乡土专家黄明贵等一大批远教学用标兵,有效地带动了周边群众参加远程教育的兴趣和致富积极性。
远教支部协会的调查报告
*年以来,余庆县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开展“支部+协会”工作,同时将远程教育与之结合起来,形成了支部、协会、远教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做法
(一)支部发动
一是发动和带领村委会、党小组、村民小组和群团组织,积
极参与协会建设,指导帮助协会选举负责人,为协会推荐各类人才,指导帮助协会建立专业分会、专业小组,完善协会的内部组织体系。同时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为专业协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土地、办公场所、活动阵地等方面的问题,提供政策、办理证照等方面的支持。并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动员群众转变观念,消除思想顾虑,积极加入专业协会。
大松村下寨组农副产品营销协会,在党支部的组织和引导下,由分管党务的副书记联系协会会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等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协会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力。协会会员通过组织种植和营运农副产品发挥了较大的带头作用,帮助当地农户找到了发展产业和致富增收的好路子,使他们在经济上得到了实惠。去年下寨的农户每户仅辣椒的种植和购销收入就在6000元以上。
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做法与经验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两年多来,在市远教办的有力指导下,我市紧紧围绕建立“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长效机制这一根本目标,突出地抓好“管、学、用”工作,在因地制宜认真开展学习培训,健全完善站点规章制度,加强“四支”队伍建设的同时,创新地把远程教育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四在农家”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引导示范,调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扩大远程教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效益。到目前,整体工作稳步推进,发展态势良好。主要做法是:
一、市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一是试点工程启动前,我市及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等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强有力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组织部副部长、文体广电局副局长、组织科长等人专门办公。要求全市17个乡镇办事处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同时,精心研究制定《赤水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努力筹措资金,积极稳妥地推动工程建设。二是市委常委会和远教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召集专题工作会,研究远程教育工作,解决存在问题,及时贯彻上级精神,坚持把实施远教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落实,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作用提供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三是实行县级领导挂帮镇、村远教“示范点”制度,全市42名县级领导干部中,34人联系远教“示范点”56个,每月到点开展工作2次以上。市委陈晓红书记带头示范,经常沉下去,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协调解决“示范点”上资金、信息和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四是为加强对全市远程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督查和协调,形成常抓常管的工作机制。目前,市远教办成立为编制3人的副科级常设机构。五是实行远教工作“调度制”。从今年起,我市将17乡镇办事处分成三个片区,每季度定期以一个片区乡镇为东道主进行工作调度,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分管书记、组织干部、站点操作管理人员以及市远教挂帮领导和市远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通过观摩远教“示范点”、“示范基地”和“示范户”,集中展现各地工作的亮点,同时围绕如何抓好“管、学、用”工作,结合本地实际研讨,交流经验,剖析问题,增强乡镇领导干部的危机感和责任感,防止和克服松劲情绪,自加压力促整改,推动远教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双管”齐下,推进站点规范管理
远程教育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站点建成后,“管”是关键。我市结合实际需要,“双管”齐下,积极推动站点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1、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我市认真制定并落实培训计划,在积极组织镇、村终端接收站点管理人员(专<兼>职56人)参加省、市骨干培训的基础上,在本市范围采取多种形式对站点管理人员进行多轮次强化培训,使他们熟悉掌握站点管理要求和基本操作技能。今年我市还专门组织了一期乡镇党务书记和组织干部培训班,自上而下学习“远教”,熟悉“远教”,以加强对远教工作的指导。另一方面,按照“严格选拔、分工协作、服务基层、强化考核”的原则,着力打造“四支队伍”(由网络公司技术人员组成的网络维护队伍,市广电、教育和乡镇文广站、学校的管理人员组成的终端站点管理队伍,市乡政策理论人才和涉农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乡土人才组成的教学辅导队伍,市委党校、涉农部门和电视台相关人员组成的课件开发队伍),明确职责任务,制定《市维修站管理技术人员职责》、《信息反馈制度》、《管理人员考核办法》等多个制度,将“四支队伍”300多人基本情况建档立卡,进行规范化管理。市远教办与之加强日常联系,跟踪管理,及时通报,使这“四支队伍”形成一个分工明确、反应快速、协同作战的有机整体,为镇村站点正常运行发挥积极作用。
农村远教工作总结
2005年,我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市委的高度重视下,按照郴州市委远教办的部署,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市委市政府“抓培训、兴产业”的思路,立足于建,强化于管,探索于学,发挥于实,狠抓落实,力求实效,各项工作创造性地稳步推进。一年来,投入340万元新建终端接收站点86个,使全市的远程教育站点达到121个(不含教育部门承建的179个),超额完成郴州市下达的建站任务。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开展各类培训1800多次,培训党员干部群众40000多人次。有力促进了全市党员教育工作,有效提高了党员和群众的素质,更加加快了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民增收。2005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了78%。我市远程教育学用工作和站点建设工作分别受到今年6月份来资调研的全国远教办领导以及11月份对我市进行站点评估的省委组织部检查组领导的高度评价。我市的远程教育工作经验分别被《湘组研究》(2005第2期)、《郴州通讯》(2005年第3期)等权威刊物刊登。
一、立足于建,着力规范提质,促进站点建设高标准推进
1、抓住机遇促使100%乡镇建成远程教育扩展型视频会议站点。巧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工作,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战略的良好契机,分两批新建站点86个,其中乡镇一级全部建成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超额完成省、郴下达的建设任务;并按照市委市政府“高标准、高质量、可视频、可共享”的要求,与信息中心一起,建成集电子政务视频会议系统与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系统于一体的高标准扩展型站点,使乡镇的基本型站点升级成扩展型站点,全市所有乡镇站点都成为扩展型站点,开郴州市之先河。
2、全面推行远教站点“两室”分离。针对电脑放在远教学习室不便于组织收看和保管的实际情况,对全市各终端接收站点提出了远教学习室和电脑室实行“两室”分离的要求。并组织力量,使全市有条件的站点全部实现了“两室”分离,占所建站点的85%以上。与此同时,还对室内所有上墙版面、桌椅板凳等物品进行了重新规范摆设。
3、广泛提倡远教站点“一站多用”、“一室多用”。要求所有远教站点都要加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校”两块牌子;所有远程教育学习室都要加挂“远教学习室”、“党员活动室”、“计生学校”、“法制夜校”等与学习活动有关的牌子。较好地提升了农村活动阵地的档次和农村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的服务水平。
4、努力拓宽远程教育建站领域。分别建立了市委党校集视频会议、视频交互、演播于一体的多功能演播厅和市老干部局老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延伸了建站领域。同时,在兴宁镇积极探索远程教育依托有线电视网络直接进村入户工作,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等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