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9 18:55: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思想政治理论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恩教育探讨

【摘要】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大学生的基本修养。因此,高校要实现德育工作的提质增效,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开展感恩教育。基于此,高校要深刻认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准确把握感恩教育的现状,深度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蕴含的感恩教育资源,使感恩教育的方式得到优化,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真正得到提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恩教育;思考

所谓感恩,即“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指“人们感激他人、他物、他事对自己所施予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1](P.127)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教育手段教育学生如何与人和睦相处,怎样做到关心和支持别人,如何做到与他人相互尊重,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达到提升学生道德水准的目的。”[2](P.78)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对祖国和人民怀有感恩之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不仅如此,感恩教育能够教会大学生“爱人”,使之对父母心怀感恩之念,牢记父母养育之恩;对老师怀有感恩之心,感激老师的教导之恩;对别人的劳动和付出怀有感激之情,以积极的行动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正是因为“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3](P.17)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在推进“师生共上一堂课”、“学习筑梦”过程中,要抓住感恩教育这一主题,积极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课程内外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学会感恩、体会感恩,进而实践感恩。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是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众所周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在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消除大学生的品行障碍和思想偏差,规范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行为,使大学生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后对父母、师长、同学怀有一颗感恩之心,进而更好地奉献社会。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通过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感恩教育,使大学生实现和谐发展。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是新时代塑造大学生良好政治素质的需要。感恩意识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路径具有指向性作用。只有具备了感恩意识,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能敬业奉献,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将感恩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解决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感恩缺失的突出问题,为高校德育实践提供重要依据,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再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深刻变化出发,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的需要。众所周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政治使命感始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由于课程体系的限制,导致这些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对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提升、政治使命感的形成作用有限。正因为如此,进入新时代后,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学会感恩、实践感恩,而且能够激发大学生内在的任责感、使命感,让大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实现个人的奋斗目标,而且在于回报社会、回报师长、回报父母、回报朋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得到根本性提升。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不少弊端,尤其是课堂教学模式更为陈旧。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建立以“研究性学习”思想和方法为指导的有关教学新模式,各种有效教学模式的整合利用,将会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或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效率和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公民道德教育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等的基础必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有关调查统计表明,一些高校,特别是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满意率还不到20%。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令学生乏味而反感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积极新的教学模式。作为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单位和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勇敢地承担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大任,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的切入点也具有可选择性。选择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入手,其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都显而易见。何谓教学模式?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教学模式具体规定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师生与其他相关人士之间的教学活动、实施的程序、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及运用原则和实施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是师生、生生、师生与其他相关人士之间多方教与学的相互活动指南,教学模式能使教师明确教学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样做,后怎样做等一系列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把比较抽象的教学理论化为具体的教学操作性策略。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然存在着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说教式等内容教条化、教学方法机械化、教学手段单一等弊端,学生的学习兴趣受挫,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主体作用难以发挥,造成这些弊端的原因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教师的教育思想落后,教学观念没更新,死抱旧的“教师、课堂和课本三中心”,这必然导致学生原有求知欲望的消减,自主学习兴趣的消退,学习潜能长期埋没而得不到开发,学习情绪受压抑。教育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强调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位学生。“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育人本论倡导的三大基本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应该唤醒每位学生的主体精神,让每位学生在教师必要的引领下,都能自主地学会学习,学会活动,学会管理,学会生存和发展。

查看全文

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一、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的必然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在当前形势下要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自身的体验和认知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根据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内涵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具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首先,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目的是为了促进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但两者功能的侧重点不同。课堂教学侧重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积累;实践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应用与主体能力的优化,强调主体应用的知性功能。其次,二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但是两者认知方式不同。课堂教学突出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以间接经验获得为主的认知方式;实践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应用与主体能力的发挥,是以主观直接参与和体验为主的认知方式。再次,二者作用的主体都是高校大学生,但是组织和实施方法有差异。大学生社会实践一般是安排在寒假与暑假进行的,主要由高校团委组织实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作为一门课程的设置,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大学生课堂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是高校学生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课堂教育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奠定了基础,社会实践则为课堂教育提供了帮助,即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促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换成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技能并为社会服务。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坚持配合、协助课堂教育的原则推动课堂学习的延伸和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课堂教育则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社会需要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以激发和促进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进而达到良好的教育功效。

二、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的途径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可以使大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结合,让大学生在具体社会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与课堂教学不同,社会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因此,大学生能否发挥主体参与作用,直接决定社会实践的效果。不能体现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社会实践就会流于形式,如传统回答式、辩论、启发推导等。其次,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科学实践也是实践教学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所学的课程内容,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然后由学生自己找资料和开展社会调查,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形成一种在较为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所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升教育实效。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由教师组织实施。因此,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第一,指导大学生制定科学的实践规划。实践教学科学规划主要体现在实践规划要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相结合。实践教学既有四年长期规划,又有每学期短期安排。长期规划如一年级进行的“主题推进式教育”、三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短期计划则根据各门课内容和社会热点安排本学期实践教学,使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第二,指导实践教学的考核。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统一规定课时,统一安排在教学计划与日历中,从而在学时、内容、形式和场所予以保证。学生实践课成绩要进行统一考核。第三,指导实践教学的内容。指导组织重大节日的纪念和庆祝,指导参与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感恩、诚信教育等,直接指导理论型学生社团活动,发挥社团作用。如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体系读书研究会是一个学生社团,通过中心组理论学习、邀请关工委老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党史宣讲等形式学习了解理论知识。同时,积极开展“党史我来讲”、“党团知识竞赛”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学生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体系读书研究会还被评为安徽省“明星社团”。(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参与面一是专项集中实践与全员分散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公共课,具有人数多覆盖面大的特点。考虑到这一现实特点,对所有学生都采取一刀切式的实践教学很显然是不现实的。专项集中实践主要是由学校根据理论课教学安排内容,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调研及志愿者活动。实践活动结束后要讨论写感受谈收获,最后教师点评总结,打分给出成绩。全员分散实践,是由学生在寒暑假回家进行考察调研。调研可以一人进行,也可以根据省市居住区域成立小组团队进行。开学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组织优秀的实践报告宣讲,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二是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形式。在人们的认知中,课堂似乎就是进行理论教学的。实际不然,课堂也可以作为实践的场所,而且所产生的实践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只有采取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才能更有深度,教学效果才能更加符合教学的需要。课内实践主要有专题讲授与讨论、师生异位教学、案例教学与总结报告等形式。课外实践是指组织学生看录像、听报告、学生读书自学和政治学习等环节。看录像、影视,让学生直观感受,产生学习理论课的愿望和主动性;读书自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的深入理解。三是基地生活实践和校园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生活实践形式。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对场所的要求非常高。我校为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实践,同时还在社会上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专门的实践基地。通过基地生活实践和校园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生活实践形式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基地生活实践,是依托我校100多个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感受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城市的巨大变化。基地生活实践使学生在点滴的感受中接受教育,教学效果非常好。校园生活实践,是指在校园内由学校组织的生活实践活动,这是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常态。在校园生活实践中,大学生不仅接受了教育,同时也感受到了学校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怀。

三、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的育人成效

通过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结合,促进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三提高”,提升了育人效果。我校第一课堂在全国高校率先独立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本科必修课程,从一个教学环节到一门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依托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王稼祥纪念馆等1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成为学生的真心喜爱。第二课堂以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核心,形成了特色校园文化。第三课堂通过社会实践和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每年组建100多支社会实践团队集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区服务、无偿献血、爱心助学等10多种类型、200多项次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已建立西柏坡纪念馆、凤阳县小岗村等100余个社会实践基地,涌现出“螺丝钉义务家教”、“快乐四点半课堂”、“萤火虫助学”等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和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全国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安徽省优秀志愿者等一批先进典型。2014年,我校“心连星”服务队入选“圆梦中国”全国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百强,并获得省属高校唯一的全国先进团队称号,“萤火虫”志愿服务实践队获得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西柏坡红色寻访”社会实践队入选全国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我校先后9次获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成为西部计划绩效考核优秀项目办,成功入选研究生支教团项目高校。近年来,关心政治、爱党爱国、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已成为我校学生的主流。超过50%的学生参加了“社会主义理论读书研究会”,80%以上学生申请加入党组织,11%的学生光荣入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在抗震救灾、爱心捐款、义务献血等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参与热情和奉献精神,一大批毕业生响应号召,服务西部和基层,学校涌现出一批优秀学子。2010年,本科生创新创业典型李智虎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11年,学雷锋典型“螺丝钉义务家教队”获“安徽省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2012年,学生社团“爱心方舟”荣登“中国好人”榜;2013年,校大学生志愿者协会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2014年,王敏、吕秀芝两名同学同时入选安徽省“十佳大学生”,吕秀芝还荣获全国优秀团员称号,王敏获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查看全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讨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课程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主要体现在课程的分数评定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上。它所传递给大学生的知识是青年人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根基,所以这也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高校的政治理论课的探索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初期的讲授制到如今学生主体的学习制,这之间经历过诸多困难,但是前途是光明的,今后我们也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探索

一、高校思想理论政治课的发展现状

在全国高校建立之初,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孕育而生,它的存在,把控着青年的人生发展方向,是他们生活学习的引路人。纵观课程的发展,在前期的教学方法上主要是灌输式的,老师在讲台上不停的讲授,学生则坐在下面听讲,这种井然有序的教学模式在当时也是最为理想和最符合常理的,在这样的学习熏陶之中,学生不仅仅能了解中国政治历史的发展演变,还能从中学习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说这种教学模式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教学效果还是良好的,当然这也造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延续了这样的套路。当教学方法存在隐患时,改革就成为第一要事,通过高校上下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了一条以学生为主体的道路,注重主体化、咨询式、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切实关注思想政治课的可接受性及实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存在的弊端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最大的弊端就是教育环境、教育手段及教育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教育者仍然保持原先的思维模式,这样就会违背学生的发展规律,最终影响教学效果。这主要体现在:

查看全文

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摘要:当前,在国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由于在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而面临着中职生的认同危机。面对各方的质疑,中职学校要培养高素质的教育队伍,端正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改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途径和方法,营造育人的合力环境,最终来克服中职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危机。

关键词:新时期;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认同危机;克服

一、新时期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成效分析

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在对中职生有关各种思想政治、德育教育课程的调查中显示,许多学生由于对该课程的认识不足、缺乏兴趣,认为内容枯燥、空洞,似乎悬在高空中的东西,可望而不可即,普遍的对理论课不感兴趣。2.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当前,中职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常常是看着当天的报纸和杂志,做着其他科目的作业,真正投入到课堂中去的很少。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和作用认识方面,有部分学生持有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观点。

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危机的原因探析

在目前的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导致了中职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不认同:1.教育者自身方面。现实中的情况是许多教育者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就不热爱,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自觉性,完全是为了拿工资,可以说是将“己所不欲”施加给了中职生,甚至存在着一些教育者自己说一套而做的是另一套,不能以身作则,这样的教育效果是不可靠的,也不可能为中职生所认同。2.受教育者自身的影响。在目前中职生的调查中,绝大多数的中职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存在较大的问题。他们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为了顺利地毕业,为了继续深造等,只有很少的同学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等。3.教育内容的抽象空洞很多中职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只讲成绩不讲问题,大而空,说教味道浓,不懂得如何在引导中进行有效地灌输,更多地强调政治理论知识的宣传,而涉及中职生的专业学习、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兴趣爱好、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内容却很少,有的学校即便涉及,但内容陈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有思想深度、能够真正触及学生心灵的内容就更少,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4.教育环境大变动的影响。中职学校的扩招和发展,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然而在学生数量成倍增长的同时,使得中职生的素质状况呈现多样性,学生类型多,培养规格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趋于个体化和分散化,给原有的以班集体为基础的学生管理工作来了巨大的影响,不利于教育者进行广泛有效的教育。

查看全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融合研究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特色环节,也是高职院校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实现有机融合,可以有效调动各种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高职院校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高职院校可以从做好顶层设计、整合人才队伍、融入教育载体、互鉴教育方式、规范考核评价五个方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协同育人效果。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素养教育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的这一指示,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提供了基本遵循。在当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实现有机融合,可以有效调动各种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有助于高职院校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效果。

一、职业素养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地位和作用

职业素养是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操守。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特色教育。在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高职院校通过对行业、职(企)业以及学校特色文化和精神理念的凝练和宣讲,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的职业素养训练和实践,逐渐形成具有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职业素养教育[2]。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职业素养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有利于高职院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3]。高职院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泛泛而谈,应结合自身行业和专业特点使之具体化。职业素养教育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学习和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职业人,必须学习和传承优秀的职业精神,具备包含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在内的职业素养,这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逻辑上具有内在的契合性。高职院校将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以培育社会66-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领职业素养教育,一方面使职业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国家倡导的价值观念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使职业素养教育成为高职院校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有助于高职院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让人民满意、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二)有利于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蕴含着各行各业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价值理念和至理箴言,是千百年来各行各业精神文化传承的浓缩精华。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形成与对行(职)业优秀传统与精神文化的传承是紧密联系的。多年来,高职院校一直比较重视对本行业、职(企)业以及学校特色文化和精神理念等的挖掘和凝练,以形成符合本行业领域特点的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和方式。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一般都具有行(职)业的文化底蕴和背景,在内容上追溯本行(职)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凝练行(职)业价值理念、文化精神的象征符号;在形式上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技能)的继承和创新;在价值追求上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等价值理念。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具有“不忘本”的象征意义,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效果和应用价值。(三)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自觉和自信。高职院校注重学生对职业技术技能的习得,更注重学生对职业精神文化的坚守。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进行职业精神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要平台。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会鼓励学生在人生的舞台上“职业无贵贱,信仰有高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在职业生涯中坚持工匠精神,持之以恒,精益求精。虽然现代社会分工高度发达,但现代职业教育仍然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素养教育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正确认识本专业和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对专业和职业发展的认知,自觉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毕业后从事相关职业奠定扎实的基础。职业素养教育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增进对职业价值和精神的认同,提升职业自觉和自信,为今后积极投身本职业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基础

查看全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转型分析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轨迹

1.教学管理体制变迁: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嬗变三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经历了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轨迹嬗变,实现由混合虚拟教育管理机构向专业教学科研实体机构转变。这就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管理机构及组织执行机构,权责明晰,明确了二级机构的职责、功能、地位、权责等问题,成立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如有的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学院等)。这种教学与科研整合的一体化实体管理体制与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教学课程设置改革“: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不断得到完善,经过“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随着时展主题而不断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变迁为线索,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革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3.教学理念创新:对政治—人本—发展—逻辑的关注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实现从‘政治自觉’到‘经济自觉’到‘人本自觉’的嬗变,发生了从‘物本’向‘人本’的现代化转换”[1]。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对生命、发展和心灵的关注[2],符合学生生命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

4.教学内容整合发展:对政治性、社会性、公共性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校思想领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对政治性内容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内容和本质规定,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发展变迁的不变主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影响党执政合法性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民生问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势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价值利用与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传播途径的利用与再造,公共性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引导来进行。”[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性”关注与“公共化”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趋势,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5.教学主体互动:“主体性教学”向“主体间性”教学转型随着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交往、交往实践哲学等理论逐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视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征逐渐显现,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维定式,从平等的视角、和谐的视角、人性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突破了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跨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渐引起重视。

查看全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逻辑进路

一、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的文化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功能包含着深厚的学理性,以文化自信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其实质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潜在的,或者说是被忽视的文化价值激发和彰显出来,进而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育人作用。深入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文化属性、文化蕴含和文化涵育是本文的逻辑出发点。(一)教学目标指向的文化属性。从教学目标的内在规定性来看,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2]。这一要求精准地指出了价值观塑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目标。文化自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价值观自信。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自身所典藏的深厚文化价值为坐标原点,旨在通过其教学理念、情感和价值观育人等方面的文化性要求,以传授主流价值观来塑造学生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健全的文化人格。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来看,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3]这就进一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指明了方向。因此,文化素质与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并提,充分彰显了其在大学生素质结构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昭示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增进中的重要任务。文化包括广义和狭义之分,但从教育教学的目标上来说,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最终都指向“文化”这一实质。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培养起学生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使命,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觉担当。(二)教学内容承载的文化蕴含。“不懂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史,就难以理解文化自信的丰富历史内涵;不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懂得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立是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就不懂得文化中的传统与当代的辩证关系”[4]。蕴含着民族5000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在革命年代的红色文化,以及在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教学内容所承载的主要范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角度,帮助当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念,掌握观察和把握当代世界伟大认识工具;“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角度,说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帮助当代大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理想信念;“中国现代史纲要”课从国历和党史的角度,说明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国革命文化传统和爱国主义文化传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形势与政策”课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领会党的报告中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建设的精神。几门课程所承载的内容皆源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革命文化精神的续写、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属性。(三)教学功能统摄的文化涵育。《意见》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做了科学、明确的定位。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导向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传播并使社会成员接受一定政治意识形态的活动。一定社会主流文化、主导意识形态的生产、传播制度、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基本框架”。[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旨在通过对大学生传播主流价值观,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一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这里所讲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即政治文化、理论文化,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实现个体的政治、道德社会化”[6]。也就是说,作为向大学生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了知识传递、价值引导、文化培育和人格塑造等多重功能。“本身就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十分重要的文化现象,有着明显的文化品质”[7],“育人”也在“化人”。其功能统摄指向文化涵育这一现实要求:通过其特有方式实现个体的政治文化、理论文化和道德文化。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化功能。通过课堂向大学生传授与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文化观念、行为体系和道德规范,分辨先进文化和腐朽落后文化的区别,自觉克服和抵制不良文化和思想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引导大学生在多元、复杂的社会文化矛盾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通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来影响人、塑造人,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人格,培育成为社会之人和文化之人。不管是“化人”还是“育人”,统摄于内的功能都是指向———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文化自信的增进这一现实要求。

二、厘清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育人的现实差距

在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时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8]。在文化强国战略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致力于更新改进教学方法,厚实教学内容,完善师资队伍,努力推进和落实文化自信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中仍存在中诸多挑战和差距,需要我们重视和加紧解决。(一)对大学生文化创新意识的培育重视不足。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的创新。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建立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建立在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这一意识的形成发展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培育之下,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价值信仰、外化为自觉地践行,主动承担起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历史使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将文化自信进课堂、入头脑中的过程中,从观念上没有对学生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化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大学生个体文化人格和整个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所在,这是对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忽视的表现。文化创新意识是衡量文化人格健全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充分确认和尊重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才能调动学生融入课堂的主动性,并激发起他们进行文化创新的激情、渴望和梦想。忽视学生真正的文化追求和主体精神关怀的结果,只能导致学生变成知识的机械记忆者和盲目搬运者,而非文化的运用者和创造者,最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追求背道而驰。(二)不同课程资源的优势互鉴机制尚待建立。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各门课程资源优势的充分挖掘和相互整合借鉴上还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横向上对各门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特性把握不充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涵盖的5门课程是一个完整的文化链条,包含着树立文化自信的科学的、合理的理论依据,也在现实中指导着实践的落地生根。如马中化概论是侧重于阐述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纲要课程侧重于从国史和党史的角度,深化文化自信的历史依据;原理课程重在深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学理依据;思修课程重在深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力。但现实条件下,部分教师对各门课程的抽象文化特性也仅仅停留在对字面内容的理解之上,缺乏探求教学内容背后的文化意蕴的意识,没能做到将史实、哲学以法律、道德修养层面的内容予以深度剖析,并抽象出文化内涵和文化依据,这就导致学生感受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魅力之所在。其二,在纵向上对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往往人为主观地划分和扩大各门课程的界限,在文化内容的融入上没有实现几门课程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对如何在教学中增强文化自信缺乏统筹的教学设计和科学合理的安排,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三)教师自身文化自信有待提升。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广大教师要敬畏讲台、珍惜讲台、热爱讲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认真真讲好每一堂课,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9]教师自身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理论底气,对提升教学效果起到正向催化作用。现实中,教师自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豪感和敬畏感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部分教师缺乏能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心。认为现实生活和网络中的各种负面的文化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教师课堂正面教学的积极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没有意义的,起不到根本作用。其二,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重视不够,出现认知偏差。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充分挖掘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特性对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割裂开来,对文化自信学理内容的深入研究、对该理论的提出、产生和发展的渊源和规律理解不够,导致在课堂中出现讲不深,讲不透,讲不精彩的局面。其三,少数教师自己对文化自信的信念不坚定。“对于党的执政抱有疑虑,对我国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在课堂上没有感情的理论说教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10]。在课堂中不能发自内心地引导学生深入文化理论学习,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是不能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的,致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自然呈现出无的放矢的状况。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

针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育人的现状,如何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和学生教师两大主体,充分挖掘和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文化属性,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育人作用,弥合与实现的差距,是本文的逻辑旨归。(一)深入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底蕴。1.借力使力,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中汲取养分。“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11]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担负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历史性使命。“文化自信既指向历史,又指向现实。指向历史的文化自信,既要重视我们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发掘其中穿越时空的因素,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2]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追求和精神价值的凝结,蕴含着丰富的革命情怀、理想信念、德育理念。无论是从文化自信的树立还是人文主义精神方面,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因子理应成为切入口和常态。一方面,要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契合点。如在思想品德修养课程中,传统文化中“君子以自强不息”与现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等都是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契合点。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取丰富的教育资源,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呼吸和脉搏,使理论更加鲜活、贴近实际。针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涉及的时政热点、难点问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阐释,都可以向优秀传统文化寻根探据。2.优势互鉴,注重开发各门课程资源的文化特性。在文化自信视域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是要将“文化自信”的内容有机地、巧妙地融入到各门课程之中。注重各门课程的配合,完善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实现文化内容的全方位渗透。要充分认识到各门课程的独特性,确定各门课程的侧重点。在马中化概论课程中,侧重于通过最新理论成果的内容和精神,从而深化对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在纲要课程中,侧重于通过国史党史的角度,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党带领人民通过浴血奋战开辟出的正确的、符合历史发展的道路,从而深化对文化自信的历史依据;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侧重于引导学生认知文化自信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以此深化文化自信的学理基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侧重于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精神等内容,意识到个人自身的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是融为一体的,从而深化起树立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力。最终达到各门课程在文化育人上形成一脉贯通的牢固整体链条。(二)尊重大学生文化主体地位。1.牢牢把握主体特征,培养文化自觉意识。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还是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最终还是要通过作为文化主体的大学生的主动接受和自觉构建来实现。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文化主体特性,提高他们的文化主体意识,才能由自在的主体变为自为的主体,由自为的主体变为自觉的主体,创造性地发挥主体力量的巨大作用。同时,学生又是文化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学生个体对于文化内涵的理解,总会打上主体自身独特的烙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又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强不同文化价值观的比较、分析与选择,努力树立起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正确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就当前社会上的诸多富有争议性的热点问题从不同角度予以分析讨论,在理论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用辩证地思维帮助学生认清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主流与非主流、先进与落后的博弈与碰撞。大学生文化主体意识的树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助他们站在更为客观理性的角度看待问题,遇到两难矛盾时,能够以一种更加自觉、和平、包容和辩证的角度正确看待社会文化发展的得失。2.以新媒体为载体,有力回应大学生文化需求。多样化、多形态的大众文化和价值观念,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作为大学生有对于接受各种文化感染、熏陶的内在需求,但对于尚处在价值观建构时期的他们来说,在鱼龙混杂的文化内容面前,难免会出现难以辨别和选择的问题。作为教师要根据这一现状对学生的文化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切实有力的回应。一方面,对于出现的积极地、正向的文化熏陶和影响,教师应深入挖掘其中的有利元素并运用于教学之中。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展现如《厉害了,我的国》等专题纪录片的形式,在更鲜活的层面上深入对“文化自信”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加强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比较、分析和选择,树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对于负面的、消极的文化影响,需要通过教育引导纠偏。对于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个人极端主义等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也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开展对腐朽、落后的文化的批判和克服,纠正学生的错误文化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起了正确的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适应的文化观念。师生之间通过辨清文化理论是非问题,学生在文化价值观塑造中将更加自觉和理性,进一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三)增强师资队伍的文化素养。1.在文化研究中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把握。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创新推动学生实践教学和教师实践研修相结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努力探索攻克教学难关,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13]科研和教学不是截然分离的“两张皮”,都是文化自信培育中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面的把握之上,教学育人才可能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提高理论深度和学术高度,以打破课程遮蔽知识本身的局限。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在对文化现象的研究中,把握文化现象在生成、传播过程中的规律,以及多元化的文化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研究之上,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内涵,正确分析与评价社会现实问题,能够对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发展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知识给予令人信服的阐释,从根本上打开学生思想的通道,打牢大学生文化自信树立的理论基础。2.在文化教育中切准大学生的文化关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具性和文化性并存的特点。一方面,作为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大学生的文化旨趣,以及他们对于各种文化形态、文化现象的情感认识和心理反应,基于他们的文化心态和行为创造性地进行课堂设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既能阐明“什么是文化自信”,更能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树立文化自信”,即阐明理论背后的逻辑、价值、思想、精神和哲学意蕴;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主动的了解今天的大学生接触的文化现象是什么、文化需求的热点在什么地方。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指出哪些是具有永久的魅力的文化,哪些只是昙花一现,对于社会上出现的过度的、不良的娱乐文化和消费文化,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纠偏,以这样兼具艺术性、价值性和情感性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不仅是对学生合理文化需求的尊重,更是对一个真正的教育者的基本要求。3.在文化实践中彰显文化人格魅力。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号召全国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1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大学生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的双重使命,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品格的引路人。教师在个人文化人格修养上,应具有一种涵养,在言行举止上换发出一个文化人的气质。这样,教师本身就会有一种学生无法抗拒的魅力,身教自在其中。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校园、社会的文化实践活动中去,参与到学生所感兴趣的文化现象的讨论中去,用自身体验充分感受多样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氛围,用自身深厚扎实的理论修身对多样化的文化形态进行分析、判断和筛选,赋予多样的文化形态以厚实的情感和可感的温度。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实践活动中彰显教师的文化修养。用自身高尚的师德修养、强大的人格魅力、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去感染和引导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在文化观念和行为上以教师为榜样匡正自己,在理论和实践活动中树立起健康崇高的文化人格。

查看全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当代高校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保持与时俱进且不断地进行改进与创新,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及企业运行培养更多具有敏锐思想政治洞察力和思想觉悟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互联网+”背景下积极地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设计符合时展的教学内容及创新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策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互联网+”逐渐影响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教育教学领域的影响最为深远。“互联网+”教育的结果使教学形式及教学活动发生了重大变革,整个教学活动可以有效结合课内外教学、线上线下教学,让学生可以随时随选择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接受教育教学。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顺应教育发展的方向,不断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探索与创新,激发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与欲望,实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最终目的。

一、转变教学理念,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应该充分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借助“互联网+”互动教学平台,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资料,积极地与教师、同学展开讨论与交流。例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对学生崇高信念和远大理想的培养并非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就能全部实现,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展播、微课题研究、互联网互动等多种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实践与讨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切身感受道德的重要性及在社会中的体现。教师借助现代化网络平台,围绕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关键点,将与之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专著等上传到网络平台中,让学生进行资源共享并且随时阅读与复习知识。

二、结合“互联网+”时代特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查看全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称谓的嬗变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课名的称谓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伴随了我们党对高校思政课艰难探索、守正创新、全面发展的过程:1949年到1978年的探索与曲折的思政课课名称谓不稳定期;1978年到2004年的发展与规范思政课课名称谓渐稳期;2004年至今全面发展与改革创新的思政课课名称谓确定期。思政课课名称谓的稳定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关键词:新中国以来;思政理论课;称谓;嬗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在探索中建设,在建设中发展,贯穿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全过程,期间有顺途也有坎坡;有成就也有曲折;有宝贵经验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只有植根历史、了解历史和洞察历史,才能坚持和发展现实,才能走向和开创未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也是其称谓不断嬗变的过程:从“政治课”———“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理论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两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映了党对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发展规律不断加深、更加科学的历程。

一、1949年到1978年的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用“公共必修课”来涵指思政课,如1949年10月8日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的“高教秘字第一七二九号”,使用的称谓就是“公共必修课”。规定的课程主要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1950年左右,政治与思想教育的课程改称为“政治课”,如1950年10月4日的《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1951年9月10日《教育部关于华北区各高等学校1951年度上学期进行“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教学工作的指示》(下简称“指示”)等文件中,都用“政治课”来指称当时的政治与思想教育课程。不过,在实践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政治课”称谓过于简单直接,造成了很多问题,如将“政治课”与“业务课”对立起来者有之;认为只有“政治课”才是思政教育课者有之等等,所以该“指示”明确提出了取消“政治课”称谓的要求,这体现出党对思政课功能认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那就是政治课与业务课都有育人功能和任务,从某种意义上,它蕴含着当前课程思政的理念。由于对“政治课”称谓只做了否定性取消,并没有作出新的肯定性规定,所以,此后一段时间内,对高校思政课的称谓很不稳定,如1952年9月1日的《中共中央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中称高校思政课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理论课程”,1952年10月7日的《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中又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此外,由于习惯等种种原因,“政治课”称谓无论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在权威文件中,都还出现过,如1957年12月10日的“(57)厅秘载字第242号”和1958年4月12日教育部政治教育司印发的《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草稿)中全篇称谓几乎都是“政治课”。值得注意的是,1957-1958年,正是高校思政课受到“社会主义教育”冲击最严重时期。1957年的“(57)厅秘载字第242号”文明确规定,“各班级在学习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期间,原应开设的四门政治课一律停开。”“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学完以后的政治课教学问题,将另作规定。”[2]不过,总体而言,1951年“指示”之后,直到1966年“”前,高校思政课称谓基本稳定在核心词“政治理论课”这一称谓上,如1954年“(54)政教黄字第七九号”、1961年“(61)教政周字第129号”、1962年“(62)教二周政字第975号”、1964年“中发[64]650”等文件中的称谓便都是如此。1966-1977年“”期间,在极“左”路线影响下,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正常工作和秩序都遭到严重破坏,教育战线更是破坏的重灾区,高等学校所遭受的损失尤为严重。随着1966年“五、一六通知”的公布,“停课闹革命”之风开始席卷全国,高等学校停止招生,包括思政课在内的所有课程停开。尽管根据1970年6月的《中共中央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的批示》,下半年北大、清华恢复招生,思政课开始恢复,但对思政课内容作了如此规定:“以著作为基本教材的政治课。”[2]这表明:一方面,称谓上仍是政治课,另一方面,政治课教材内容更为单一。1971年8月13日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有“上好政治课和社会主义文化课”[2]之语,表明“政治课”是当时普遍使用的称谓。

二、1978年到2004年的发展与规范阶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