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向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9 14:23: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思维向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邓小平价值观的思维向度
一、实践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点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分析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内在地包含着从社会实践需要出发的内容。“实事”或“实际”,一般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真实情况;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就必须坚持实践性思维向度。所谓实践性思维向度就是根据社会实践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去认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价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邓小平作为一个“实事求是派”,始终把社会实践和客观实际情况作为自己理论思考和价值思维的基点,主张价值理论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社会现实中的价值问题。正是基于这种实践性思维向度,邓小平在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的各种价值问题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实践价值观。早在1962年,邓小平针对当时社会实践中提出的关于“包产到户”、“责任到田”好不好的争论时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就看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发展农业生产,就看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他还引用了经常讲的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现在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要看哪种形式的生产关系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取哪种形式。[1]在邓小平看来,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人民利益的生产关系就是好的、有价值的,就是说价值是根据其对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来确定的。因此,衡量一种生产关系是否是好的,即是否是有价值的标准,就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归根到底就是看是否有利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在这里邓小平不仅回答了什么是价值的问题,而且指出了价值主体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这标志着邓小平的实践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在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在回答社会实践提出的一系列价值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价值观。例如,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只能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生搬硬套别国模式,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国情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因此,在他看来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做法都是有价值的,都可以利用,可以大胆地试。在回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邓小平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的伟大论断。因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它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它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了日益充分的发挥和体现。而对外开放,学习“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3],是我们搞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4]。只有把中国经济加入到世界经济中去,做“世界公民”,中国的现代化才能实现。所以,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果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又如,针对如何评价国家的政治体制的问题时,他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5]由此可见,尊重实践,关注实际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本向度,他的价值观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鲜活实践的价值升华和理论概括。由于他始终从社会实践需要的思维向度去思考和解决价值问题,从而赋予价值学说科学性和实践性特点。正如同志所指出:“他最尊重实践,善于把握时展的脉搏,善于从新的实践和新的条件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拓展新视野、开辟新道路。”[6]
邓小平从实践需要来认识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思维向度启示我们,价值理论的生长点不是在哲学家的头脑里,而是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价值问题的研究必须面对社会实践,面对人民的生活实际。我国学术界对价值问题的研究虽然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实践中却未被社会广泛关注,形成了理论上的繁荣与实践中贫困的鲜明反差。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术界在价值问题的研究中,过于强调价值的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而忽视了对社会实践和人们生活实际中的价值问题的研究和回答。因此,价值问题的研究必须走出学者们的书斋,深入到社会实践和大众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我国价值哲学真正走向繁荣。
二、实效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鲜明特征
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客观上要求坚持实效性思维向度。所谓实效性思维向度是指根据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的实际效益、效果去确定价值和评价价值的思路和方法。实事求是的“求是”就是“求真”,而事物的真实情况有两种:一是事物的本质规律性;二是事物对人的真实效用。前者是认识问题,后者是价值问题。邓小平在价值研究中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把实事求是从认识领域推广到价值领域。他不但坚持认识真理性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性,而且更重视认识价值性事实,强调事物对人的实际效用。正是从这一前提出发,邓小平提出了根据事物的客观效益、效果去确定事物价值的观点。在邓小平看来,要确定客体对主体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要看客体对主体的实际效应、效益、效果。用哲学的术语表述,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客观效益、效果。按照这种思维向度,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拿事实来说话”,各项工作都要“保证实效”。经济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经济效果,要讲究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文艺工作要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科研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能否出成果、出人才;领导干部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实绩、政绩;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精,要管用的”[7]。总之,在邓小平看来,要确定事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它对价值主体的实际效益、效果,对价值主体有实际效用、效益、效果的事件和做法都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无价值或负价值。
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
一、实践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点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分析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内在地包含着从社会实践需要出发的内容。“实事”或“实际”,一般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真实情况;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就必须坚持实践性思维向度。所谓实践性思维向度就是根据社会实践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去认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价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邓小平作为一个“实事求是派”,始终把社会实践和客观实际情况作为自己理论思考和价值思维的基点,主张价值理论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社会现实中的价值问题。正是基于这种实践性思维向度,邓小平在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的各种价值问题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实践价值观。早在1962年,邓小平针对当时社会实践中提出的关于“包产到户”、“责任到田”好不好的争论时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就看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发展农业生产,就看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他还引用了经常讲的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现在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要看哪种形式的生产关系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取哪种形式。[1]在邓小平看来,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人民利益的生产关系就是好的、有价值的,就是说价值是根据其对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来确定的。因此,衡量一种生产关系是否是好的,即是否是有价值的标准,就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归根到底就是看是否有利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在这里邓小平不仅回答了什么是价值的问题,而且指出了价值主体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这标志着邓小平的实践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在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在回答社会实践提出的一系列价值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价值观。例如,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只能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生搬硬套别国模式,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国情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因此,在他看来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做法都是有价值的,都可以利用,可以大胆地试。在回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邓小平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的伟大论断。因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它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它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了日益充分的发挥和体现。而对外开放,学习“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3],是我们搞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4]。只有把中国经济加入到世界经济中去,做“世界公民”,中国的现代化才能实现。所以,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果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又如,针对如何评价国家的政治体制的问题时,他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5]由此可见,尊重实践,关注实际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本向度,他的价值观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鲜活实践的价值升华和理论概括。由于他始终从社会实践需要的思维向度去思考和解决价值问题,从而赋予价值学说科学性和实践性特点。正如同志所指出:“他最尊重实践,善于把握时展的脉搏,善于从新的实践和新的条件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拓展新视野、开辟新道路。”[6]
邓小平从实践需要来认识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思维向度启示我们,价值理论的生长点不是在哲学家的头脑里,而是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价值问题的研究必须面对社会实践,面对人民的生活实际。我国学术界对价值问题的研究虽然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实践中却未被社会广泛关注,形成了理论上的繁荣与实践中贫困的鲜明反差。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术界在价值问题的研究中,过于强调价值的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而忽视了对社会实践和人们生活实际中的价值问题的研究和回答。因此,价值问题的研究必须走出学者们的书斋,深入到社会实践和大众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我国价值哲学真正走向繁荣。
二、实效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鲜明特征
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客观上要求坚持实效性思维向度。所谓实效性思维向度是指根据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的实际效益、效果去确定价值和评价价值的思路和方法。实事求是的“求是”就是“求真”,而事物的真实情况有两种:一是事物的本质规律性;二是事物对人的真实效用。前者是认识问题,后者是价值问题。邓小平在价值研究中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把实事求是从认识领域推广到价值领域。他不但坚持认识真理性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性,而且更重视认识价值性事实,强调事物对人的实际效用。正是从这一前提出发,邓小平提出了根据事物的客观效益、效果去确定事物价值的观点。在邓小平看来,要确定客体对主体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要看客体对主体的实际效应、效益、效果。用哲学的术语表述,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客观效益、效果。按照这种思维向度,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拿事实来说话”,各项工作都要“保证实效”。经济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经济效果,要讲究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文艺工作要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科研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能否出成果、出人才;领导干部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实绩、政绩;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精,要管用的”[7]。总之,在邓小平看来,要确定事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它对价值主体的实际效益、效果,对价值主体有实际效用、效益、效果的事件和做法都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无价值或负价值。
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论文
摘要:价值理论的变革归根到底在于价值思维向度的转换。本文通过对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的深入分析,指出了邓小平之所以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就在于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社会实践的需要、社会的实际效益、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思维向度去认识、思考和解决价值问题,从而赋予了价值的实践性、实效性、人民主体性和时代性的鲜明特点。
关键词: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实事求是/实践
正文:
价值思维向度是指人们观察、思考、认识和把握价值问题的基本态度、意向,是解决价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根本方法。价值思维向度对于价值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同的价值思维向度决定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点,价值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价值思维向度的变革和转换。邓小平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社会实践的需要和实际效益、人民利益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的思维向度去思考和理解价值问题,赋予了价值理论的实践性、实效性、人民主体性和时代性的鲜明特点,使价值学说成为真正科学的理论形态。
一、实践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点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分析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内在地包含着从社会实践需要出发的内容。“实事”或“实际”,一般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真实情况;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就必须坚持实践性思维向度。所谓实践性思维向度就是根据社会实践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去认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价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分析论文
一、实践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点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分析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内在地包含着从社会实践需要出发的内容。“实事”或“实际”,一般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真实情况;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就必须坚持实践性思维向度。所谓实践性思维向度就是根据社会实践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去认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价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邓小平作为一个“实事求是派”,始终把社会实践和客观实际情况作为自己理论思考和价值思维的基点,主张价值理论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社会现实中的价值问题。正是基于这种实践性思维向度,邓小平在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的各种价值问题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实践价值观。早在1962年,邓小平针对当时社会实践中提出的关于“包产到户”、“责任到田”好不好的争论时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就看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发展农业生产,就看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他还引用了经常讲的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现在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要看哪种形式的生产关系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取哪种形式。[1]在邓小平看来,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人民利益的生产关系就是好的、有价值的,就是说价值是根据其对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来确定的。因此,衡量一种生产关系是否是好的,即是否是有价值的标准,就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归根到底就是看是否有利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在这里邓小平不仅回答了什么是价值的问题,而且指出了价值主体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这标志着邓小平的实践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在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在回答社会实践提出的一系列价值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价值观。例如,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只能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生搬硬套别国模式,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国情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因此,在他看来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做法都是有价值的,都可以利用,可以大胆地试。在回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邓小平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的伟大论断。因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它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它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了日益充分的发挥和体现。而对外开放,学习“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3],是我们搞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4]。只有把中国经济加入到世界经济中去,做“世界公民”,中国的现代化才能实现。所以,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果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又如,针对如何评价国家的政治体制的问题时,他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5]由此可见,尊重实践,关注实际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本向度,他的价值观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鲜活实践的价值升华和理论概括。由于他始终从社会实践需要的思维向度去思考和解决价值问题,从而赋予价值学说科学性和实践性特点。正如同志所指出:“他最尊重实践,善于把握时展的脉搏,善于从新的实践和新的条件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拓展新视野、开辟新道路。”[6]
邓小平从实践需要来认识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思维向度启示我们,价值理论的生长点不是在哲学家的头脑里,而是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价值问题的研究必须面对社会实践,面对人民的生活实际。我国学术界对价值问题的研究虽然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实践中却未被社会广泛关注,形成了理论上的繁荣与实践中贫困的鲜明反差。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术界在价值问题的研究中,过于强调价值的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而忽视了对社会实践和人们生活实际中的价值问题的研究和回答。因此,价值问题的研究必须走出学者们的书斋,深入到社会实践和大众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我国价值哲学真正走向繁荣。
二、实效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鲜明特征
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客观上要求坚持实效性思维向度。所谓实效性思维向度是指根据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的实际效益、效果去确定价值和评价价值的思路和方法。实事求是的“求是”就是“求真”,而事物的真实情况有两种:一是事物的本质规律性;二是事物对人的真实效用。前者是认识问题,后者是价值问题。邓小平在价值研究中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把实事求是从认识领域推广到价值领域。他不但坚持认识真理性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性,而且更重视认识价值性事实,强调事物对人的实际效用。正是从这一前提出发,邓小平提出了根据事物的客观效益、效果去确定事物价值的观点。在邓小平看来,要确定客体对主体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要看客体对主体的实际效应、效益、效果。用哲学的术语表述,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客观效益、效果。按照这种思维向度,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拿事实来说话”,各项工作都要“保证实效”。经济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经济效果,要讲究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文艺工作要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科研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能否出成果、出人才;领导干部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实绩、政绩;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精,要管用的”[7]。总之,在邓小平看来,要确定事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它对价值主体的实际效益、效果,对价值主体有实际效用、效益、效果的事件和做法都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无价值或负价值。
邓小平价值观思维论文
摘要:价值理论的变革归根到底在于价值思维向度的转换。本文通过对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的深入分析,指出了邓小平之所以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就在于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社会实践的需要、社会的实际效益、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思维向度去认识、思考和解决价值问题,从而赋予了价值的实践性、实效性、人民主体性和时代性的鲜明特点。
关键词: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实事求是/实践
正文:
价值思维向度是指人们观察、思考、认识和把握价值问题的基本态度、意向,是解决价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根本方法。价值思维向度对于价值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同的价值思维向度决定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点,价值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价值思维向度的变革和转换。邓小平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社会实践的需要和实际效益、人民利益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的思维向度去思考和理解价值问题,赋予了价值理论的实践性、实效性、人民主体性和时代性的鲜明特点,使价值学说成为真正科学的理论形态。
一、实践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点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分析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内在地包含着从社会实践需要出发的内容。“实事”或“实际”,一般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真实情况;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就必须坚持实践性思维向度。所谓实践性思维向度就是根据社会实践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去认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价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邓小平理论价值理论思考
【内容提要】价值理论的变革归根到底在于价值思维向度的转换。本文通过对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的深入分析,指出了邓小平之所以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就在于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社会实践的需要、社会的实际效益、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思维向度去认识、思考和解决价值问题,从而赋予了价值的实践性、实效性、人民主体性和时代性的鲜明特点。
【关键词】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实事求是/实践
【正文】
价值思维向度是指人们观察、思考、认识和把握价值问题的基本态度、意向,是解决价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根本方法。价值思维向度对于价值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同的价值思维向度决定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点,价值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价值思维向度的变革和转换。邓小平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社会实践的需要和实际效益、人民利益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的思维向度去思考和理解价值问题,赋予了价值理论的实践性、实效性、人民主体性和时代性的鲜明特点,使价值学说成为真正科学的理论形态。
一、实践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点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分析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内在地包含着从社会实践需要出发的内容。“实事”或“实际”,一般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真实情况;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就必须坚持实践性思维向度。所谓实践性思维向度就是根据社会实践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去认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价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论青年马克思生态伦理观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发的生态伦理观,采用了人本学主体辩证法和社会伦理价值批判的双重思维向度和理论语境。马克思这一生态伦理观的生成与其对于劳动和人的本质的界定相关。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的价值始点与他揭示人与动物和自然关系上的异同密切相关。马克思生态伦理观又与他关于共产主义探索具有内在联系,在他看来,共产主义不仅能改变原来在私有财产条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能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他还从现实物质生产(实践和工业)出发,阐释了生态伦理观的现实运作。关键词:青年马克思;生态伦理观;思维向度Abstract:Marx''''secologicalethics,elucidatedinEconomicsandPhilosophyManuscriptin1844,hasadoptedthedoublethinkingdimensionsandtheoreticalcontext:humanityorienteddialecticsandvaluecriticisminthelightofsocialethics.Hisecologicalethicsiscloselyrelatedtohisdefinitionofthenatureoflaborandhumanaswellashisexplorationofcommunism.InMarx''''sview,communismcannotonlychangethe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humanandsocietyunderprivatepropertycondition,butalsochangethatbetweenhumanandnature.Onthisbasis,Marxfurtherexploredtheoperationofecologicalethicsfromtheperspectiveofmaterialproductionandindustrialpractice.Keywords:youngMarx;ecologicalethics;thinkingdimension《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部著作,这部著作给我们展示了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真实图景,其中含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多重思维向度。一、青年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生成的背景与思维向度《手稿》中的青年马克思的生态伦理观的生成有其特定的思想背景和多重思维向度。其中蕴涵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等多学科的综合与多重思维向度的交织、碰撞,既包含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社会唯物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又有青年恩格斯、赫斯-蒲鲁东的社会主义批判理论的思想印记。[1]首先,马克思在阐发其生态伦理观的过程中,采用了人本学主体辩证法和社会伦理价值批判的双重思维向度和理论语境。一是马克思从社会伦理价值批判的思维向度,揭示了异化劳动使自然界、使人本身、人的自己的活动机能、人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使类同人相异化;他使人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同时也把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的本质变成了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马克思在《手稿》的《异化劳动》中指出:“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2]97“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同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或者不管人们给雇主起个什么别的名字)同这个劳动的关系。从而,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2]100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异化劳动消除的共产主义应当把私有财产的扬弃作为其核心内容。二是马克思从人本学主体辩证法的思维向度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他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2]120因为在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条件下,劳动对于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即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2]93。这样工人所直接拥有的感觉就单一化、片面化、贫困化了。共产主义作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就是要把被私有财产片面化了的人的感觉彻底解放。因而,马克思说:“私有财产不过是下述情况的感性表现:人变成了对自己说来是对象性的,同时变成了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他的生命的表现就是他的生命的外化,他的现实化就是他失去现实性,就是异己的现实。同样,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也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2]123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其次,马克思认为,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来解放人、发展工业和自然科学都必须依赖劳动。因而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的生成与其对于劳动和人的本质的界定相关。在理论的阐发中,马克思主要采用的是人本学主体辩证法的伦理话语。一是马克思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的类本质出发,阐发了劳动的伦理本质,“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96。二是马克思从人与人的生命活动的特性和动物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特性的比较中,进一步论证了上述的思想。他说:“动物和他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2]96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还从生产的方面对人的本质与动物的本质作了以下精辟的分析与比较:“诚然,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他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在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2]96-97马克思认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2]97从上述马克思对劳动的阐释中可以看到,劳动具有广义的伦理内涵: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通过劳动(生产)“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同时人还可以“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这不仅包含了劳动的伦理本质和伦理功能,而且也蕴涵了劳动的伦理价值。这成为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的直接的理论前提。二、青年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的内涵首先,马克思从人本学主体辩证法的思维向度揭示了人与动物和自然关系上的异同,进而奠定了其生态伦理观的价值始点。他认为:“无论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说来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2]95从理论上说来,自然界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和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因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自然界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2]95马克思指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他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2]95因为,人靠自然界生活,即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这说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这里,马克思不仅从意识与实践的视域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以及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而且说明,人不能像动物那样对待自然,因为自然既是人的“精神食粮”,又是“人的无机身体”,因此对待自然的态度便是对待人的态度。由此推论,若是践踏自然无异于践踏人的生命。因此,只有尊重自然,才能尊重人及其生命。其次,马克思从共产主义作为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的视域,进一步阐述了其独特的生态伦理观。他认为,共产主义不仅能改变原来在私有财产条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能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从人本学主体辩证法的思维向度作出了以下的伦理推断:“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面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他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他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2]120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异化的扬弃和人与物的颠倒关系的复位,并不是导致一种新的人对自然和对象的支配和奴役,而是人与自然(对象)关系的真正解决。[3]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正象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2]121-122。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122。再者,马克思不仅从人本学主体辩证法的思维向度和伦理(应是)话语,而且从现实物质生产(实践和工业)出发来阐释其生态伦理观的现实运作。一是马克思从科学与社会(人)的关系方面,以上述的双重思维向度和(“应是”与“是”)双重语境揭示了自然科学和工业史的伦理功能——在确证人的本质力量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我们看到,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然而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而总是仅仅从外表的效用方面来理解,因为在异化范围内活动的人们仅仅把人的普遍存在、宗教或者具有抽象普遍本质的历史,如政治、艺术和文学等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和人的类活动。“在通常的、物质的工业中(人们可以把这种工业看成是上述普通运动的一部分,正象可以把这个运动本身看成是工业的一个特殊部分一样,因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就是自身异化的活动),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的形式,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2]127因此,马克思认为:“如果心理学还没有打开这本书即历史的这个恰恰最容易感知的、最容易理解的部分,那么这种心理学就不能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2]127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心理学”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而是指认识论。[2]495在马克思看来,如果心理学(认识论)没有包括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工业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就不是真正的科学。二是马克思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方面,继续以双重思维向度和(“应是”与“是”)双重语境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工业的科学伦理价值——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因而,它“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和“真正人的生活的基础”。首先,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展开了大规模的活动并且占有了不断增多的材料。但是哲学对自然科学始终是疏远的,正像自然科学对哲学也始终是疏远的一样。过去把它们暂时结合起来,不过是离奇的幻想。存在着结合的意志,但缺少结合的能力。甚至历史学也只是顺便地考虑到自然科学,仅仅把他看作是启蒙、有用性和某些伟大发现的因素。然而,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完成非人化。”[2]128由此,马克思认为,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因此,自然科学将失去它的抽象物质的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并且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正像它现在已经——尽管以异化的形式——成了真正人的生活的基础一样”;“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2]128。其次,马克思进一步认为,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作准备的发展史。因此,“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论证道:“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人的第一个对象——人——就是自然界、感性;而那些特殊的人的本质力量,正如它们只有在自然对象中才能得到客观的实现一样,只有在关于自然本质的科学中才能获得它们的自我认识”[2]128。因为,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即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所以,自然界的社会现实和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在马克思看来,是同一个说法。三、青年马克思的生态伦理观对于当代生态伦理建构的启示尽管马克思的《手稿》距今已有一个半世纪多,但《手稿》中所阐发的科学伦理思想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当今乃至以后仍有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有以下几点启示:首先,作为马克思生态伦理观对当代仍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和理论与实践价值。在当代,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科学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实践的方面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关系到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人-自然-社会这一超大系统的协调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当代人们面对环境污染、化学废料和生态圈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的严峻事实,重温马克思的“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这说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2]95论述,很受启发。黑格尔在《自然哲学》中也曾指出:“需要和才能使人能够不断地发现各种控制和利用自然的方法……他用自然作手段来战胜自然;他的聪敏的理智使他能够以自然对象对抗威胁他的自然力量并使之失效,以此来保护和保持自己。然而实际上自然就其普遍性来讲是不能以这种方式被控制的,它也不会屈从于人的目的。”[4]马克思批判地汲取了黑格尔的自然观,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融入人-社会-自然的系统之中,并且把人-社会-自然看作相互作用的过程,他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122因而重新认识人-社会-自然这一相互作用的系统,并确认人在其中的地位及其在推进这一系统协调运转的道德责任,将马克思描绘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的图景变为现实是当代全球性重要的实践课题之一。从理论方面来看,马克思自然伦理观的论述,对于我们建立科学伦理规范体系、确立生态道德范畴和制定发展科学技术规划都有一定的理论启迪和引导作用。[5]就科学伦理规范体系而言,自然伦理观是其本体论意义上的逻辑起点和归宿。因为科学伦理学揭示,科学作为人类探索自然的智慧的结晶,使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经历了“人事之法天”到“人定胜天”的历程后,经过反思,现在正向着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在这一过程中,其关键就在于必须按照马克思在《手稿》所说的那样,“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并且“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样“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此外,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向来看,正如马克思所推断的那样,“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面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他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他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即异化的扬弃和人与物的颠倒关系的复位,并不是导致一种新的人对自然和对象的支配和奴役,而是人与自然(对象)关系的真正解决。其次,在生态伦理的建构与运作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科学与社会(人)的关系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马克思在《手稿》中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对于科学迅猛发展并得到广泛运用的当代更有其深刻的人文意蕴与价值。在科学与社会(人)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即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尽管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以异化的形式呈现的。而这种异化的形式与当时的科学运作的伦理价值目标的功利性即“被资本用作致富的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为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6],以及科学本身的价值目标的单一性——求真密切相关。当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它更具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潜能,因而在科学运作的伦理价值目标上,必须注重人—社会—自然这一相互作用的系统协同发展,与此同时,科学本身的价值目标必须由原来单一的求真型向求真、臻善和达美的三维型结构转化,从而形成以求真为动力、以臻善为目标、以达美为指向的三维价值目标体系[7],使自然科学像马克思所期望的那样,“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为了实现当代科学的伦理价值目标,在理论层面上,必须处理好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关系。对此马克思在《手稿》中论述道:“自然科学将失去它的抽象物质的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并且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正像它现在已经——尽管以异化的形式——成了真正人的生活的基础一样。”他还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科学朝着这一方向发展,进而充分展示了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的当代生态伦理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伦理价值。参考文献:[1]陈爱华.法兰克福学派科学伦理思想的历史逻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18.[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67.[4]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11.[5]陈爱华.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向度[J].学海,2006(3):143-149.[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2.[7]陈爱华.科学与人文的契合——科学伦理精神的历史生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22
教育心理学人文向度建设改进路径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学科群中比较成熟的重要分支之一,追求实证性研究方法汇成了该学科的主要特色。长期以来,以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为代表的实证科学向度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式虽然居于优势地位,但以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为代表的人文科学向度的研究范式,也为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人文向度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在实践操作层面尚属薄弱环节,要解决当代教育心理学的深层发展问题,需要在吸收已有实证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强教育心理学的人文向度的价值性引领、方法创新功能,进一步提升人文向度的研究水平。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自然科学向度;人文科学向度;改进路径
教育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学科群中比较成熟的重要分支之一。长期以来,以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为代表的研究范式占据着优势地位,追求实证性、操作性汇成了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特色。同时,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为代表的研究范式开辟了新的研究视域,不仅为人文向度教育心理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尽管人文向度的研究理念先进,彰显了教育的人文本质和社会属性,却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尤其是现实性、操作性方面存在的难题,导致人文向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举步维艰。在“科学/人文”相结合的现代科学发展总体趋势下,加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自然科学向度与人文向度建设均是其学科发展的内在应有之义,而如何进一步重新认识与理解自然科学向度建设的重要成就,自觉反思人文向度发展的积极意义及限度,在科学先进理念的指引下探讨人文向度教育心理学的改进路径,就成为教育心理学发展和改革进程中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教育心理学自然科学向度建设成就及问题
长期以来,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而得到学术界的公认。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他基于心理学原理提出明了、系统、联想、方法四段教学法,后来进一步演绎为五段教学法。他与弟子卓有成效的努力,为教育心理学开辟了健康的发展道路,而他们所讲的心理学是广泛意义上的不是偏于一端的心理学。1879年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虽然冯特早已指出这种研究向度的局限性,但自然科学向度的研究路径构成了近代心理学发展的主流趋势。进入20世纪以后,自然科学研究向度成为以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为代表的各学派追求的目标。毋庸置疑,它为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积累了大量的实证材料和理论成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技术方法。以桑代克为例,他“以实验心理学模式塑造教育心理学,力图使教育心理学成为规范的实验科学。”桑代克借助生物学概念,在实验基础上建构了联结主义的心理学说,勾画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框架,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以纯粹经验论为理论基础,将心理学看作一门纯科学,致力于研究心理内容本身。铁钦纳受赞同艾宾浩斯的观点,认为心理学研究可借鉴形态学、生理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提出实验心理学以分析心理的构造为主要目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主张采用客观实验方法,吸收和借鉴生物进化论和条件反射学说。华生曾公开宣称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主题为人的活动和产物。托尔曼等新行为主义者主张采用变量与函数关系等逻辑或数学语言来研究生理、遗传、环境和行为的内在关系,企图使心理学的研究趋于公式化、图示化和程序化。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认知心理学者重视对人类认知活动过程的研究,借鉴横断学科理论,把人的行为视为信息加工的系统来研究,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模型和事实依据,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科学化进程。当前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教育心理学,除了吸收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外,还借鉴了认知神经科学、生物遗传学的成果,从基因、神经和激素等维度来探讨其对教育过程的影响。这表明自然科学向度可以对教育现象和规律进行解释说明,而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客观性、必然性也需要自然科学向度的参与。因此,教育心理学很有必要采用自然科学的话语、范式和方法论,其本身便是一条可贵的学术研究之路。
论青年马克思生态伦理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部著作,这部著作给我们展示了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真实图景,其中含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多重思维向度。
一、青年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生成的背景与思维向度
《手稿》中的青年马克思的生态伦理观的生成有其特定的思想背景和多重思维向度。其中蕴涵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等多学科的综合与多重思维向度的交织、碰撞,既包含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社会唯物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又有青年恩格斯、赫斯-蒲鲁东的社会主义批判理论的思想印记。[1]
首先,马克思在阐发其生态伦理观的过程中,采用了人本学主体辩证法和社会伦理价值批判的双重思维向度和理论语境。一是马克思从社会伦理价值批判的思维向度,揭示了异化劳动使自然界、使人本身、人的自己的活动机能、人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使类同人相异化;他使人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同时也把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的本质变成了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马克思在《手稿》的《异化劳动》中指出:“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2]97“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同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或者不管人们给雇主起个什么别的名字)同这个劳动的关系。从而,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2]100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异化劳动消除的共产主义应当把私有财产的扬弃作为其核心内容。二是马克思从人本学主体辩证法的思维向度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他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2]120因为在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条件下,劳动对于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即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2]93。这样工人所直接拥有的感觉就单一化、片面化、贫困化了。共产主义作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就是要把被私有财产片面化了的人的感觉彻底解放。因而,马克思说:“私有财产不过是下述情况的感性表现:人变成了对自己说来是对象性的,同时变成了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他的生命的表现就是他的生命的外化,他的现实化就是他失去现实性,就是异己的现实。同样,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也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2]123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其次,马克思认为,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来解放人、发展工业和自然科学都必须依赖劳动。因而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的生成与其对于劳动和人的本质的界定相关。在理论的阐发中,马克思主要采用的是人本学主体辩证法的伦理话语。一是马克思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的类本质出发,阐发了劳动的伦理本质,“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96。二是马克思从人与人的生命活动的特性和动物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特性的比较中,进一步论证了上述的思想。他说:“动物和他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2]96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还从生产的方面对人的本质与动物的本质作了以下精辟的分析与比较:“诚然,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他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在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2]96-97马克思认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2]97从上述马克思对劳动的阐释中可以看到,劳动具有广义的伦理内涵: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通过劳动(生产)“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同时人还可以“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这不仅包含了劳动的伦理本质和伦理功能,而且也蕴涵了劳动的伦理价值。这成为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的直接的理论前提。
二、青年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的内涵
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研究
独白和对话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方式,也是理论教育和意识形态灌输的两种基本方式。当前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就面临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互动缺失、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与独白式的课程教学模式有着密切联系。为此,应当推动高师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理念从独白向对话转向,以更好地提高高师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效果。
一、独白与对话:高师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思维范式
思维范式是人们在思维活动、社会实践、社会交往等活动中常用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思考习惯、人际交往等。库恩认为,思维范式是人们在某些问题上所公认的假说、模型、观点等,也是人们对方法论、认识论、价值观的共同认知,思维范式的改变往往会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独白和对话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思维范式,这两种思维范式深刻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发展,影响着教学改革进程。1.独白。从字面意思上讲,独白就是自言自语、独自表白、独自言说等。独白的本质特征就是不与他人进行沟通,将他人视为无言的“他者”和被动接受思想的“容器”。独白是与封闭社会、集权政治、思想闭塞、信息匮乏、文化专制等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具有手段强制、思想控制、价值一元、结论确定、刚性管理等特征。在独白式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被改造的对象,只能默默地听从老师的教导,被动地接受所谓的知识和真理。同时,在独白式高师美术专业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真理的化身和社会的权威,他们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指导”学生,并以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驯化,学生在被改造中走向“失语”,变成了温顺的“绵羊”,失去了创造的热情、探索的欲望。2.对话。对话是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产生的哲学范畴,也是教育学、语言学等领域常用的概念范畴。从字面意义看,对话是指言者和听者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互动等,也是双方形成共识的过程。巴赫金认为,对话不只是一种话语表达方式,还是人类建构共识、相互协作的过程,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重要前提。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性思维让人类社会陷入了相互冲突的困境,只有以对话的方式增进共识,在“言语沟通”中形成共识,才能更好地消除误会和冲突。显然,对话是与独白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它顺应了信息爆炸、思想开放、文化多元、政治民主的社会发展趋势。
二、以独白为中心:高师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现实困境
在独白式的课程教学模式下,教师多以单向度和线性化的教育方式、抽象化和复杂化的理论内容开展高师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导致学生对枯燥乏味的美术专业理论课程产生了厌烦情绪,从而使高师美术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这些直接影响了高师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1.单向度的师生关系。在应试教育思维和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美术教师常常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师生关系,将学生看成被管理的、需要接受指导的对象,将理论灌输、反复说教、重复练习等作为基本教育方式。在这种单向度、无反馈的教学模式中,高师美术专业理论课教学变成了教师的“课堂独白”,学生变成了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机器”,这些必然会导致学生对美术专业理论课丧失兴趣。此外,在单向度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并没有课堂参与的机会,也很难真正有效参与美术专业理论课教学,从而带来了学生的话语权缺失和主体性丧失,最终将本应和谐的师生关系变成了冷冰冰的主客体关系。同时,在这种“自我-他者”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很难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观念互动和思想交流,也很难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理论知识、价值观念等。在独白式的教学模式和单向度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很难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很难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更无法改变学生对美术理论课的认识。2.抽象化的教学内容。在独白式的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了解学生对美术理论课的思想认识、价值需要、兴趣爱好等,这些导致教师不能从学生实际开展高师美术专业理论课教学活动,也导致美术专业理论课堂的教学气氛死气沉沉、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无法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必然会带来高师美术专业理论课教学的失语困境。比如许多学生对透视原理、人体结构、色彩原理等基本理论都不甚了解,对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艺术分析等几乎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当从学生的零基础出发开展美术专业理论课教学,将抽象的美术理论转化为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美术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但是在独白式教学思维影响下,许多教师多以抽象的美术理论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3.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传统的独白式美术理论课程教学是一种简单粗放的教学模式,它只是片面重视学生对美术理论知识的记忆情况以及学生的美术理论课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对美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程度。在独白式的课程教学模式下,教师多将“灌输-接受”作为基本教学模式,采用自上而下、从外到内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因素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比如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审美性、艺术性等比较强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艺术创作规律、艺术的内在本质等,还要求学生领悟美术的审美精神、内在精神等,这些都是灌输式教学所无法实现的教学目标,但是许多教师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开展美术理论教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再如,高师美术专业是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师美术专业理论课教学也必然要符合这一教学目标,但是许多教师忽视了美术专业理论课多维度的教学目标,只是为理论教学而理论教学,不能很好地培养高师美术专业学生的中小学教学能力。
三、由独白转向对话:提高高师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思维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