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政务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9 08:48: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司法政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司法政务创新研究论文
【前言】
如果将整个法院比喻一个人的话,各业务部门就是人的手与脚这些行动器官,那么司法政务就是人的神经系统,领导层就是人的大脑。司法政务对内作为连接各业务部门信息中枢神经系统起着对领导层意志的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依照领导的决策意志组织实施组织部门;对外而言司法政务系统需要积极的对外获取外部信息,感知外部世界,将外部信息系统反馈到人民法院内部中,上传至法院的领导层决策层,适时而变,因应对策,同时也将法院的信息传递到外部世界,代表人民法院形象,输出价值判断与法律价值判断。司法政务工作是人民法院的管理性、服务性工作部门,也是遇事协调机构,在人民法院的整体工作中发挥着承上启下、沟通协调内外的重要作用。同时司法政务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是一个信息获取、传递、、组织实施的综合信息体系;传统的以纸质的文字、图形的方式传递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在现代化社会信息化社会下对人民法院政务系统的高要求了,以网络化、计算机化的综合信息处理机制是适应人民法院司法政务系统发展与创新的必由之路,将为人民法院公正司法提供有力的政务保障。
【正文】
一、司法政务的概念与内涵
1.司法政务的概念
司法政务是人民法院专门机构处理与法院相关联的内外部行政事务、以及与案件审判、执行相关联的司法行政事务。
司法政务管理论文
(一)坚持文化建院理念
“拥有一批文化法官的法院是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法院”。法院文化建设是塑造法官综合素质的有机载体,是展示法院公正司法形象的重要平台,是做好司法政务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撑。我院积极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氛围,审判法庭及内部设施做到尽量体现法院文化特色,突出法院风格,使法官在这种文化氛围内,增强职业的尊荣感,激发崇尚法律、爱岗敬业的信心和激情;同时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学术讲座、法官论坛、组织文化兴趣小组等活动,激发法官的学习热情,使之成为学习型法官。我们把队伍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调动积极因素与抑制消极因素充分结合起来。一方面,我们坚持从理解、尊重和激励人的角度出发,充分相信和依*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坚持民主管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自身价值通过努力工作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从关心和爱护的角度出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通过规范他们的言行,达到培养人、塑造人的目的。
(二)树立了信息化管理理念
法院的管理模式需要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予以保障和促进,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法院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法院领导的共识。在法院各项工作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司法信息数据库资源,使法院各项工作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促进了法院各项工作,特别是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为实现“公正和效率”的主题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和保障。
信息化建设不是办公手段和工作方式的简单变化,而是切实保证审判质量和效率,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的手段和物质保障及基础设施建设。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审判质量,促进司法公正。
区县司法政务公开意见
为了扎实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发展,抓好政务公开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推行政务公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依法行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改变作风,提高效能根本保证。为切实贯彻好政务公开制度,现根据区府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经局党支部研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大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大对权力监督制约的力度,推动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精神,以权力受到监督和制约为着力点,围绕加强我局依法行政,以公正便民和廉政,勤政为基本要求,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坚持把政务公开制度作为司法行政系统的一项基本制度,坚持做到:依法公开,真实公开,注重实效,利于监督。
二、方法步骤
1、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
2、成立政务公开审议小组:
法院办公室调研督察总结材料
一、大宣传格局落实情况
中院与我院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中规定我院信息任务为国家级2条,省级7条,市级24条,调研任务为国家级2篇,省级4篇,市级2篇。截止6月30日,我院共编发信息25期27条,被省高院采用4条,市中院采用条,完成省级调研任务6篇,市级调研任务2篇。
二、大督查格局落实情况
近年来,我院坚持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案件,视察法院工作,上半年共邀请人大代表旁听案件1件,参加旁听人大代表6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6人次,走访人大代表10人次。同时,我院积极办理人大、政协及上级法院交办的案件,均能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三、加强司法政务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我院认真落实最高法院关于加强司法政务管理的有关要求,坚持为审判和执行工作服务的工作方针,抓好司法政务管理,为全院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司法与社区关系构建研究
丰富的内容
(一)司法权力运作过程在诉讼的三大环节中,审判的公开对司法走进社区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里仅以审判公开为例作一简单论述。审判公开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形式意义的公开,就是审判向诉讼以外的系统开放,向群众、社会公开,允许群众旁听案件的审理过程,让新闻媒体报道案件的审判情况,让社会公众知晓判决的结果、理由及其适用的法律。二是实质意义的公开,即在诉讼中保障当事人的诉讼参与权和审判知情权。包括诉讼程序的公开和诉讼资料的公开。前者包括审前准备阶段的公开、审理阶段的公开(举证、质证、认证、辩论、审判组织的公开)。后者包括:(1)民事诉讼规范的公开。我国民事诉讼规范的公开仅限定于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最高人民法院的各种批复、意见、指示、通知、会议纪要等却不公开,当事人无从得知,司法文书中也往往不予引用,结果造成有些当事人胜诉的稀里糊涂,败诉的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应扩大民事诉讼规范公开的范围。(2)法官的心证公开。心证是指法官就系争事件所得到或形成的印象、认识、判断或评价。在诉讼过程中特别是审理过程中,法官对其所形成的心证,于法庭上或程序进行中,向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开示、披露,使其有所知悉、认识、理解。(3)判决的公开。包括判决理由的公开(包括诉因、主张、陈述、论据以及论据中的司法认知、自认、推定、行为原因、证据以及情节的分析和适用的法律)和判决结果的公开(比如公布合议庭的不同意见)。(二)司法政务运作过程法院是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专门机关,但是行使审判权并不是法院工作的全部,为了确保审判权的有效行使,需要大量的辅助人员和辅助部门。另外法院还承担了许多的社会职能。这些就构成了法院的政务工作。对社区公众来讲,除了了解司法权力是如何运作的外,还可能对确保司法权力稳步运作的司法政务也比较感兴趣。对法院来讲,主动地把司法政务公开,也有助于社区公众更全面地了解司法,对司法所面临的困难和无奈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因此,司法政务的公开也是司法走进社区的一项重要内容。司法政务包括:(1)人事情况。如编制内人员数量、在岗人员数量、审判力量、执行力量、辅助人员数量、年龄结构、文凭结构等等。(2)机构设置情况。内设机构种类、功能、人员等等。(3)司法附带工作。如为提高法官政治业务素质、确保司法廉洁而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培训活动等等。(4)承担的社会职能情况。如地方党委、政府分配的工作任务。(5)司法保障。法院的预算情况如何?法院的经费从哪里来的?又是怎么花的?法官的工资是多少?这些情况公布后,公众也许会认为法院的经费太少了,与司法的地位与权力不相符,也许就会要求给法院增加财政拨款。这样只会加强司法的力量,增强司法权威。
多样的形式
那么,司法走进社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实际上,我们也已经看到,全国各级法院对此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比如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庭审旁听、陪审员参与陪审、开展巡回审判、裁判文书上网公布、庭审电视直播、裁判文书公布合议庭不同意见等等,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这里不再赘述。本文拟从建构理念出发,对司法走进社区的形式作些前瞻性的构想。(一)法官的社区知识培训现代社会中的法官经常要面对一些独特的、专业性的、不确定的和涉及价值冲突的案件,要胜任审判工作,仅仅有法律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大量的实践性的、具体的知识或信息作为其形成正当性判决的有益补充,而这些知识可能涉及经济、政治、科学、哲学等领域,也可能是一些生活的常识或习惯,因此法官不能人为地把自己封闭起来、把自己和社区隔离开来。对法官进行一些社区知识的培训是必要的,这样就可以使法官与社区保持经常的联系,深入了解社区的所需所想,共建对话交流的平台,使两者始终处于和谐的互动之中。(二)设立社区工作日和法院开放日从“走出去”的角度看,各级法院都应当建立和实施社区工作日制度。根据辖区面积、人口以及法院人员力量的具体情况,社区工作日既可以每周开展一次或者每月开展一次,也可以不定期地开展;既可以向公众宣讲法律,也可以向公众介绍司法制度方面的情况;既可以介绍本院的司法运作情况,也可以介绍上级法院的有关情况;既可以单独开展,也可以联合律师、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一起开展;既可以发放书面材料,也可以采用播放电教片等比较直观的形式。总之,社区工作日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逐步完善。从“请进来”的角度看,法院应当借鉴其他机关的做法,实行法院开放日制度。在这个日子里,法院所有的部门都向公众敞开,并设立接待处具体负责公众的参观、问讯。(三)为公众知悉审判信息提供方便1.允许(帮助)旁听。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公民除了精神病人、酗酒的人和未经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都可以参加旁听。法院应为其旁听提供便利,不能设置障碍。2.允许(帮助)报道。媒体可以从各自的视角,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报导、介绍、评说法院的各项活动,并且可以将法院的庭审现场予以实况转播。在不影响法院公正审判的情况下,法院应当许可新闻媒体报道庭审情况。3.允许(帮助)刊载。刊载不仅仅是在报纸刊物上登载,还包括有将法院决策、决定事项、文件、资料、信息情报等公开的涵义。这样公众就可以通过媒体全方位地了解法院的活动。4.允许(帮助)查阅。对那些尚未刊载的各级法院的资料、信息,法院应当允许公众查阅。当然,在目前情况下,这些工作只能逐步开展。(四)法院网站建设信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相应地,法院的审判场所、审判行为以及人们的诉讼观念等方面,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此各级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相继开通了自己的网站,将法院的工作信息公布于众。但这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公布的裁判文书数量很少、庭审方面的内容过少、内容更新名存实亡,还有许多不发达地区的法院大多没有自己的网站。今后要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加大投入力度,将网站建设成法院与社区进行沟通交流的有效载体。应当说,司法走进社区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课题。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一个在更高层次上的为法院获取更多支持的发展机遇。如何构建司法与社区的对话机制、如何使社区更了解司法的职能活动、如何促进司法与社区的良性互动,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更多的关注。
本文作者:梁统工作单位:浙江省临海市人民法院
云南近代法学教育研究论文
一、清末云南法学教育
中国近代的法学教育源于清末新政。云南地处边陲,开发较晚,教育事业也显落后。法英先后入侵越南吞灭缅甸,虎视我西南门户,并借助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施压清廷,云南因而被迫通商开埠,客观上加速了本地区的近代化进程,为近代法学教育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清末新政变法修律、学制改革,推动了云南法学教育的近代化。
(一)学制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清末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教育体制变革,云南近代教育制度也随之变革。当时,云南实行的是清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癸卯学制”,分为三段六级,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推动了教育行政的变化,1903年云南出现高等学堂后,高等学堂成为教育行政事务的管理机构。1906年,云南省学务处成立,总理全省学政,成为省内最早的专门教育管理行政机构。1907年,清朝学部奏准,要求一律裁撤各省学政,改设提学使司,云南遂设提学使司。云南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客观上也推进了法学教育的近代化。①
(二)法学教育机构
1.云南课吏馆。云南法政学堂的前身是云南课吏馆,课吏馆是近代时期云南最早的法学教育机构,但其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法学教育机构。清朝的正规教育不重视法学,但立法、司法官吏当通晓法律,例如幕友须研读会典及其事例、各种则例、律例等。②庚子国变之后,清政府知改革不可再缓,遂开始实行新政。1902年,政务处遵光绪谕旨,要求一体设立课吏馆,之后除了少数省份没有建立(例如贵州),其余各省先后建立了课吏馆。而在此之前,课吏馆只是刚毅这样的“个别地方官员”施行的“个别行为”③。云贵总督魏光焘于1902年11月28日上奏“云南地处边瘠,人才寥落,遵设课吏馆,研习吏治”后,于12月31日复奏“并另设课吏馆,以为仕学之先导”,得旨后在昆明设立课吏馆。①课吏馆这一机构初时以开官智、澄清吏治为目的,培训、考核分省或留省的候补官员。除个别例外省份,招收对象一般为各地候补候选官员。课程的设置全国无统一的规定,各省一般以中国传统政学为主,也注重西学、实学。②云南课吏馆于1905年至1906年,编辑《全滇纪要》,以“练习滇省地方政务发明中外法律之学为宗旨”,专门“采辑滇事考察全滇风土物宜有关政治利弊者”,“编辑为详著政治职务义务不尚辞藻”。③《全滇纪要》对当时的云南有关的政治事务分疆域、财政、学堂、刑律等多项讨论编辑做了详细记载,为后世历史研究、了解当时云南的政务情况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课吏馆对清末的法学教育起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积弊日深,职能所限,课吏馆的设立并未能对推动清政府政治体制变革与建立系统的近代法学体系起到令人满意的成效。课吏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法律教育机构,它所要培养的并非专门法律人才,而是封建官僚体制内的须掌握传统政学、为吏治服务并且能掌握新知识(如西学)来应对社会新事物的候补官员即“已仕人员”。当时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近代的法律观念也传入中国,法学界也出现新旧之争,一些法学家主张学习西法,培养法律专门人才。沈家本提出“法律为专门之学,非俗吏之所能通晓,必有专门人才,斯其析理也精而密,其创制也公而允。以至公至允之法律,而运以至精至密之心思,则法安有不善者?!及其施行也,仍以至精至密之心思,用此至允之法律,则其论决又安有不善者?!”④1904年,清政府要求各省于课吏馆中添设“吏治速成科”,学习的科目以政法大义为主。⑤次年,伍廷芳、沈家本奏请在各省课吏馆内“添造讲堂专设仕学速成科”教习法律。⑥1906年,一些省将课吏馆改为法政学堂,云南也在其中。
检察院法制宣传工作汇报
年,我院在区委和市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下,在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民主监督下,在区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理念,积极践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司法宗旨,突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紧紧围绕“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总体要求和“建设坚强班子、铸造过硬队伍、创造一流业绩”的工作目标,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和“三大主题”活动,狠抓业务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深化检察改革,加强内部管理,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推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一年来,我院紧紧围绕服务统筹发展,在建立完善机制,延伸服务触角,改进执法办案的方式方面,探索走出了检察机关服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我院的做法为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问题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并根据区委政府提出重塑新农村发祥地辉煌的要求,继续关注其发展中的法律问题。区统筹办在出台我区土地流转实施办法过程中,主动邀请我院参与讨论,对我院的建议高度重视,为全区统筹城乡发展决策起到参谋助手作用。年,我院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我院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投资环境,随着服务统筹城乡的探索实践不断深入,推进新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我院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始终将维护稳定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认真履行批捕、起诉等检察职能,实现了执法办案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我院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件人,批准逮捕件人。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件人,提起公诉件人。
年,我院在刑事检察工作中,突出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突出打击重点,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重点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杀人、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共审查逮捕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强奸等七类犯罪件人,起诉件人。积极支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了“打拐”专项行动、“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净化了社会风气。
2、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坚决打击和震慑犯罪,依法该严则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注意区别对待,依法当宽则宽,尽量减少社会对立面,促进社会和谐。对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没有逮捕必要的名犯罪嫌疑人依法不批准逮捕;对名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依法不予起诉。比如,今年我院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处理案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法院大讨论心得体会三
党的十七大报告向全党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是我们党对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通过学习理解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一个历史性决策和贡献,实现了党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从思想上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观念,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的各个方面。
结合司法技术工作实际,我的体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省高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地开拓工作思路,改进工作作风,与时俱进,创新开展司法技术工作。要增强全局意识,顾全以审判工作为中心、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人民法院工作大局,按照董院长对司法政务工作提出的“强调司法政务的服务意识,为审判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干警和基层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司法技术工作为审判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民服务、为法院各项工作服务的认识,扎扎实实做好司法技术工作,开创司法技术工作新局面。
一、以应用为主导,深入开展信息化工作
信息化是司法审判、司法政务和司法人事等方面管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已经在提高审判效率,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法院管理,践行司法为民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区检察院法制宣传工作总结
年,我院在区委和市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下,在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民主监督下,在区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理念,积极践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司法宗旨,突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紧紧围绕“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总体要求和“建设坚强班子、铸造过硬队伍、创造一流业绩”的工作目标,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和“三大主题”活动,狠抓业务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深化检察改革,加强内部管理,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推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将服务统筹城乡工作贯穿于检察工作全过程,推进检察工作新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一年来,我院紧紧围绕服务统筹发展,在建立完善机制,延伸服务触角,改进执法办案的方式方面,探索走出了检察机关服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我院的做法为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问题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并根据区委政府提出重塑新农村发祥地辉煌的要求,继续关注其发展中的法律问题。区统筹办在出台我区土地流转实施办法过程中,主动邀请我院参与讨论,对我院的建议高度重视,为全区统筹城乡发展决策起到参谋助手作用。年,我院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我院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投资环境,随着服务统筹城乡的探索实践不断深入,推进新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刑事检察工作取得新成绩。
我院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始终将维护稳定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认真履行批捕、起诉等检察职能,实现了执法办案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我院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件人,批准逮捕件人。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件人,提起公诉件人。
年,我院在刑事检察工作中,突出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论高效司法的要素
(一)司法资源的充足投入与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是司法获得高效的基础和保障,它是司法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一切物质及精神要素的总称,包括司法主体在实施诉讼行为时所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为实现高效司法,首先应有持续和充足的资源投入,同时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司法资源。1.司法资源的充足投入高效司法需要投入充足的司法资源。资源匮乏条件下的司法往往难以为当事人提供足够的程序保障。一般来说,往司法中投入的资源越多,司法的质量就可能越高。尽管在司法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司法资源投入可能会降低司法效益。但如果没有司法资源的持续充足投入,那么司法的效率和效益就不能得到充分保障。英国学者阿德里安•朱克曼认为:“程序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准备向程序中投入的资源。一个资源投入不足的制度可能拥有的是劣质的程序,可能生产正确性价值较低的判决。比如,假设一个国家拒绝给程序配置重要资源,任命法官却不肯支付报酬,也不提供法院办公设备,那么在这种制度下的法官就缺少投入时间和精力以形成正确判决的激励机制,这种制度可能生产出正确性价值较低的判决。”[3]7近些年来,我国在职业法官培养、法院办公设施完善、司法经费投入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从总体来看,司法资源还不够充足,不少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还很突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有不少地方法院以案源决定司法经费的多少,实行“以收定支”的经费预算制度,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这些法院的司法资源投入[4]131-148。2007年4月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实施以来,整个法院系统的财政状况依赖于诉讼收费这一经济来源的程度大大减低。除地方财政之外,中央财政的专项转移支付、省内诉讼收费统筹、国债资金利用等新的经费来源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法院的资源紧张。不过,“在许多地方,需要由同级财政为法院提供的经费保障是否能够真正落实,既要看该地区一般的经济发展程度及财政收支状况,也取决于法院向地方政府争取或者进行交涉的具体过程和实际结果”[5]。另外,经济发达地区和边远贫穷地区的司法资源投入还很不均衡,这也意味着不同地区的人们所享用的司法服务也是不均衡的。如果司法资源不能随着诉讼的规模增大而增加,那么诉讼迟延将会越来越多,这显然不符合司法高效的目标。在讨论司法资源的投入时,如何妥善处理国家投入与当事人投入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核心问题。调节这种关系的最主要杠杆是当事人所承担的诉讼费用。诉讼费用过高,贫困的当事人就会被法院拒之门外;诉讼费用过低,又可能鼓励诉讼,引起国家所投入的诉讼成本过高。诉讼费用的高低与国家所投入司法资源的多少都与国家的司法政策倾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司法中的某些程序安排,比如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行政处理程序前置等也能发挥调节国家和当事人的资源投入的功能。国家在制定司法政策时,应考虑使那些真正需要司法的人都有进入法院的机会。不过,仅仅考虑为当事人提供进入法院的机会还是不够的,因为有些当事人可能还只是外行,还不能在司法程序中为维护自己的权利进行充分有效的陈述,这使得律师制度的建立成为必要。为保护穷人的利益,避免对其形成歧视,国家和社会还应提供一定的法律援助。2.司法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仅仅强调司法资源的充足投入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并不意味着司法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也不意味着司法效益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在当前司法资源的供给还普遍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约的现实背景下,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司法资源来提高司法效率已经成为不少法院的现实选择。不过,仅仅局限于某个或者某区域内法院的资源配置视野还显狭窄。台湾学者林俊益认为,“司法资源如何分配于所有依赖此司法资源者,乃是司法政策之重大问题”[6]90-91。司法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需要在更为宏观的范围内进行,而国家则应扮演积极的角色。较为理想的司法资源配置应实现帕累托均衡,“即一项法律制度的安排(资源再配置)普遍使人们的境况变好而没有人因此而境况更糟的状态”[7]。我国当前司法中的资源配置还有一些不尽合理之处。以民事司法为例,其中比较典型的问题表现在:(1)人力、物力资源的配置不均衡。例如法院中有相当数量的工作人员并不从事与审判直接相关的工作,处于司法第一线的司法人员的比例还不够高。在物力资源的配置上,也有不少法院把大量物质资源用于非审判工作。(2)不同审级法院以及法院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不够均衡。例如基层法院所掌握的司法资源往往比较有限,但其面临的司法任务却往往是最重的。(3)仲裁程序、简易程序、督促程序等制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例如,在有的基层法院,基本上没有适用督促程序的案件[8]。(4)司法资源浪费和滥用现象还比较严重。例如,有的法院在处理案件时未经充分审理就匆忙下判,结果引发了二审或者再审,最终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浪费了司法资源。在司法实践中,有一些当事人为拖垮诉讼对手而不讲诚信,滥用其诉讼权利和特殊诉讼程序,这也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9]32-33。笔者认为,司法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关键是在尊重司法规律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1)调解、和解、仲裁、诉讼等诸种纠纷解决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相互关系。诉讼因具有更高水平的程序保障、纠纷解决中的最终途径地位、更有力的国家强制性等特点而在诸种纠纷解决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诉讼的严格特点为其他纠纷解决方式提供了压力和动力,而其他纠纷解决方式又往往是以诉讼为标准而进行各种各样的简化。我们应建立相应的筛选机制来配置民事司法资源,以决定哪些纠纷更适合通过诉讼来解决,而哪些纠纷更适合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从而使“好钢用到刀刃上”。(2)不同审级法院在资源配置上的相互关系。不同审级法院在功能设置上有一定的区别,一般来说,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的主要职能是通过依法审判来解决纠纷,而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则在此职能之外还要承担规则创制以及秩序形成等功能。不同审级法院之间的资源配置应以其功能定位为基础,结合具体法院的任务量而展开。(3)不同司法环节上的资源配置关系。在诉讼中,立案、审前准备、证据调查、质证和辩论、制作裁判文书、执行以及采取强制措施等司法环节上的资源配置也不是随意的,既要有一般性安排,也要能根据具体案情而适当调整。(4)司法资源的系统安排与个案利用之间的关系。不考虑整个系统而将司法资源集中于某些案件的做法其实剥夺了其他案件所应分配的资源。在这方面,英国民事司法在确立其基本目的时所主张的比例要求很值得我们借鉴。依据该要求,个案中的司法资源分配应与争议金额、案件的重要性、系争事项的复杂程度、各方当事人的财力水平等因素成比例[10]470。
(二)司法程序的妥当安排妥当的程序安排对于司法的高效运行显然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司法程序往往是在民主制度下经过周密论证而产生的,并对所涉及的种种价值和利益作综合考虑。倘若司法程序本身是妥当的,那么严格遵守该程序便能够起到提高司法效率以及效益的作用。实践中那些随意违反法定程序,忽视当事人的程序权利的做法表面上似乎能提高司法效率,但实质上是以牺牲司法正义为代价的。在高效司法的诸种要素中,司法程序的妥当安排和不断优化理应居于核心地位。1.诉讼程序的多元化多元化可以提高诉讼程序的灵活性,增强其适用性。范愉教授认为,“一个合理的司法制度和诉讼程序可以通过多元化合理分配审判资源,提高司法效益,更好地发挥司法的纠纷解决功能和社会功能”[11]229。我国民事诉讼程序已经有了一定的分化,例如诉讼程序和非讼程序、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特别程序等。但当前的程序分化还非常粗略。我们可以考虑在既有基础上,根据民事案件的特点再进一步实行多元化的诉讼程序。以审前准备程序为例,德国的审前准备包括早期第一次口头辩论和书面准备程序两种程序样式。日本民事诉讼中的审前准备程序有书面准备程序、准备性口头辩论和辩论准备程序三种程序样式。这些不同的程序样式分别对应不同的案件类型,以供法官和当事人选择适用。相比之下,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审前准备程序还比较单一,当事人在这方面的程序选择权也无从谈起。我们可以借鉴德、日模式,设置多元化的审前准备程序。对于路途较远或当事人行动不便的情形,可以采取书面形式的审前准备;对于案情比较复杂,涉及争点和证据较多的案件,则可以采取会议型的审前准备。审前准备程序也可以分为秘密型和公开型两种不同的程序。2.诉讼程序的简化简化诉讼程序也是提高司法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保障当事人的审判请求权,降低诉讼成本,在一些当事人争议不大、涉案标的比较小的案件中适当简化诉讼程序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诉讼程序的简化不能突破必要的限度。在司法实践中,有些简化诉讼程序的做法其实是以牺牲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为代价去进行的。例如在审理时限问题上,有的法院为缩短诉讼周期而人为地减少当事人的举证时间和答辩时间,简化法庭调查、辩论、陈述等诉讼环节。这种“缩水”的程序难免会损害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也会降低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认同,最终影响司法正义的产出[8]。诉讼程序的过分简化还容易损害当事人的程序利益,刺激上诉、再审以及涉诉信访的增加,这反而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因此,诉讼程序的简化不能突破最低限度的程序保障,比如尊重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让当事人而不是法官来决定诉讼标的、保证当事人的辩论机会、法官严守中立等等。3.诉讼程序的优化社会条件在发展变化,诉讼程序亦应随之不断调整革新。诉讼程序的优化既涉及基本程序理念的更新,也包含细枝末节的制度构建,这显然是一项无比宏大的工程。在优化诉讼程序时,高效理应成为一个基本的评判标准。以举证时限制度为例,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所规定的举证时限制度原本是想督促当事人及时举证,但由于其规定证据逾期提交就导致失权的后果过于严苛,这一规定反而被许多法院束之高阁。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汲取了这一教训,其第65条对逾期举证的当事人规定了说明理由义务。如果理由不成立,也并非一律认定证据失权,而是选择了多元化的制裁方式,包括不予采纳证据,采纳证据但同时给予训诫或罚款的处罚。很显然,新法中的规定更加人性化,也更便于法院操作。
(三)科学的审判管理在我国,审判管理是一个已被广泛使用但又不太容易精确界定的概念。从较为宽泛的角度理解,法院内部所进行的与案件审理工作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领导、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与制度均可称之为审判管理。在当前的司法改革语境中,审判管理是与司法人事管理、司法政务管理并列的一种管理机制,其主要包括案件分配、审判流程控制、审判质量评查、审判责任追究等具体制度。管理在人民法院的工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全国法院有1/3以上的工作人员专职或非专职地从事政务管理、事务管理、人事管理、业务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12]。审判管理与案件审理密切相关,审判管理效率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因此,科学的审判管理是高效司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审判管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案件急剧增多所带来的压力迫使我国法院系统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去思考并践行审判管理机制改革。最高人民法院自1999年以来所制定的3个《五年改革纲要》都将“建立符合审判工作特点和规律的审判管理机制”列为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201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还专门设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全国各地也有不少法院为应对案多人少的难题,正在积极探索审判管理的规律和经验。种种审判管理机制改革正在进行当中,其中的利弊得失只有经过较为长期的观察和较为全面的实证调研方能进行科学总结。就当前情况来看,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认真考虑的。1.域外经验的积极借鉴如美国民事司法中的案件管理制度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制度。借助于案件管理制度,美国法官可以在诉讼中(尤其是审前阶段)指导当事人界定诉讼主题、控制证据开示、促进和解、召开情况讨论会以保证案件在审前得到很好的准备[13]536-548。当前我国审判管理改革举措中,有不少都是对法官的管理,而不是法官对案件的管理。审判管理与案件管理的脱节很容易降低而不是提高民事司法的效率。2.审判管理自身的效益审判管理机制改革必然会引起法院内部组织的调整和科层制的加强,处理不慎就可能产生相反的结果。叠床架屋式的审判管理组织可能会给法官增加更多的枷锁,也可能会产生更高的管理成本。在这个问题上,苏力教授也曾敏锐地指出,“不仅要考虑审判管理的收益,也甚至更要考虑其‘成本’(缺点和弊端),注意权衡利弊。只有利大于弊才算‘加强’或‘创新’,利弊相抵或入不敷出则是‘折腾’”[14]。3.审判管理机制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与实效性当前的很多举措都把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列为审判管理机制改革的目标,这对于制度建设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审判管理机制改革如果不能和司法的实效性联系在一起,就容易失去真正的改革方向。
本文作者:曹新华工作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