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9 08:05: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司法行政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司法行政管理

公正司法行政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探讨

摘要:现阶段,由于用户信息数据量庞大,部分司法管理平台无法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公正司法行政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对平台的硬件与软件进行设计,首先在平台的硬件设计方面,应用B/S安全组件,再对综合服务平台的服务器和网络架构进行设计。在软件设计部分,通过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平台数据库,再设计平台的界面与功能,从而完成平台的总体设计。通过测试证明,设计平台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均符合设计的要求与标准,可以适用于公正司法行政管理综合服务。

关键词:大数据;公正司法;行政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大数据指的是超出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海量信息计算,曾经广泛应用于基因学等研究领域中[1]。在工业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个领域的信息通过一定的转化方式,逐渐转化为数字的形式进行存储,在这一背景下,大数据逐渐成为一项全新的技术革命,标志着社会逐渐从计算机时代向大数据时代转型[2]。大数据时代主要以数据为核心资源,通过收集、开发与利用数据,基于互联网的模拟作用,表达社会发展的多种层面[3]。现如今,已然进入大数据时代。广泛涌现的各种大数据技术在社会各个方面发挥了其强大的优势和功能,成为当前时代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司法行政管理指的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职能过程中,处理一系列环节和问题的管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4]。行政管理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机制,需要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运行行政管理服务制度,减少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弊端,通过一定的运行规则,保障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的稳定发展[5]。由于大数据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将其引入到司法领域,设计一种公正司法行政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有利于提升司法行政管理效果和效率,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使其提升对司法行政管理的满意度。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公正司法行政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对平台的硬件与软件进行设计,首先在平台的硬件设计方面,应用B/S安全组件,再对综合服务平台的服务器和网络架构进行设计。在软件设计部分,通过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平台数据库,再设计平台的界面与功能,从而完成平台的总体设计,以期为完善我国司法行政管理服务提供一定帮助。

1公正司法行政管理综合服务平台的硬件设计

本文设计的公正司法行政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在硬件采用B/S安全组件的四核CPU进行配置,四核CPU支持DDR2-2400内存的主板芯片组,可以完成数据的储存。再对平台的服务器硬件进行设计,所有硬件的配置参数具体如表1所示。表1为本文设计的综合服务平台硬件配置参数。此外,建立数据库服务器是公正司法行政管理综合服务平台设计中的最重要的步骤,为此,还要对服务平台的服务器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在保证平台网络得到有效持续运转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使各种服务器得到有效连接,从而使其作为信息资源处理分配的站点,从而为综合服务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库在完成以上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就可以对综合服务平台的网络架构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设计的网络架构应该包括三个层级,首先为应用层,在该层级中,应该提供各项管理功能的跳转链接,方便使用者进行管理和操作。其次,在接口服务层,应该设置注册、发布、查询以及用户管理等多方面的端口,为平台的功能设计提供必要的器件支持。最后,是数据库层。在数据库层主要对数据进行导入、存储和分析。第一,需要将不同的源数据库全部迁移到服务平台的存储系统中;还要根据可视化挖掘的要求,对存储的各种公正司法行政数据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实现对公正司法行政数据的查询调取。至此,完成了硬件部分的设计,利用该部分的设计可以对公正司法行政管理数据进行处理,充分发挥了大数据平台海量数据处理等优势,并且可以结合相关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从而更高效地完成服务。在完成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还要对基于大数据的公正司法行政管理综合服务平台软件设计,以下将详细进行描述。

2基于大数据的公正司法行政管理综合服务平台软件设计

查看全文

浅谈司法行政管理职能的归属与规范

从革命根据地时期起算,我国法院体制基本上是沿着军事化、准军事化、行政化的历史轨迹运行。虽然我国宪法确立了司法独立的原则,相关法律也规定了法官有不受干涉依法审判的权利,但是,文化的、制度性的、非制度性的制约因素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我国法院和法官的独立性。就法院内部而言,行政化的内部机构设置,不适应审判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损害了法官独立审判的积极性;行政化的审判工作运行模式,审理与判决相分离,严重影响法官作用的充分发挥。

针对司法行政化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改革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和人财物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司法审判和检察同司法行政事务相分离。”*年,《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把“探索建立新型管理模式,实现司法政务管理的集中化和专门化”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由此引发了司法行政管理职能或者说是司法行政权力的归属问题的讨论。本文试图从历史因素和现实司法环境等角度,论证法院的审判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的不可分性,并就如何规范二者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司法行政权干预司法审判进行了一点肤浅的思考。

一、司法行政管理职能的界定

法院的职责是行使国家赋予的司法审判职权,同时必然具有行政性事务,必然产生司法行政管理职能,这一点已是常识。司法行政管理职能,是国家行政管理总体中的组成部分,其管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普通的公务活动。从事务构成来说,与普通的行政管理是相匹配的,集中在人、财、物、事务等方面,而且应用于这些管理的原则也是相同的,其与普通行政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服务的对象、管理的方式等方面。司法行政管理职能的内容十分丰富,除了法官主持进行的审判活动外,其他的几乎都可称之为管理职能,尽管其中也有一些很不容易划分,但总的来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案件审理层次。与法院办理案件直接相关的管理活动,是司法行政管理最主要的内容,通常称之为“审判管理”。具体内容包括两大类:一是审判流程管理。这部分内容与案件审理活动的进展结合在一起,形成对审判活动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具体包括案件管理、审限管理等;二是审判质量管理。这是法院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对法院、审判庭、合议庭乃至法官个人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第二,系统运转层次——外部管理。人民法院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整体上履行审判职能,需要一系列保障条件,这就形成了法院的外部管理制度。具体包括人事管理、经费管理、物质设备管理、信息管理等。除此之外,法院与其他公共机关的关系管理也属于外部管理的范围。第三,机关运转层次——事务管理。主要包括机关后勤服务、文秘、设施维护、车辆管理、档案管理等。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司法独立原则被社会各界的普遍接受和落实,司法行政权力的归属逐步成为影响审判权能否正当行使甚至司法独立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法院面临的司法行政管理事务多且复杂。在法院系统内部也设置了两套分别用来处理两类不同问题的制度予以应对,即审判制度和从规范上看应是为保证和支持法院审判职能之实现所不可缺少的行政管理制度。应当说,这两套制度的设置都具有其自身合理性。司法裁判权与司法行政权的基本关系应当是:司法裁判为基本职权,司法行政为附属职能,司法行政工作是为审判工作服务的;司法行政权的归属、组织设置、工作程序都应当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司法裁判权。但是,这两套制度既然附着于同一机构中,在一个相互交叉的制度空间中运作,那么其逻辑就有可能混淆。【1】事实上,在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的实际运作中,这两套体制经常被混同(如审判委员会成员基本上是由院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法律文书由庭长、分管院长签发等),甚至其主次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颠倒过来了。法院组织法所规定的审判制度溶入了法院内部的行政管理体制,变成法院行政管理制度的一个有机部分。因此,法院的行政管理体制在法院履行其审判职能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其中有积极的但更多的也许是消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则往往取决于观察者和读者的视角和立场。

查看全文

检察职能与司法行政管理论文

我国宪法规定,检察机关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法律监督职责。检察机关在履行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时,也总要履行与法律监督有关的司法行政管理职能。但是由于当前我国检察活动管理方式行政化弊端的存在,使司法行政管理职能侵入、侵蚀了检察职能,造成了检察制度的变形,影响了检察机关检察职能的充分发挥。只有将检察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分离,才能还原和实现检察活动的司法性。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改革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和人财物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司法审判和检察同司法行政事务相分离”。本文拟就“检察同司法行政事务分离”的内在动因、核心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主要途径等若干问题试陈管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并期有裨于检察改革和司法实践。

一、检察活动管理方式行政化

-----检察职能同司法行政管理职能相分离的肇因

(一)检察权性质的准确定位是实现检察职能同行政管理职能相分离的认识基点

检察权性质的准确定位是检察理论研究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它决定着检察改革的方向,也构成检察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实行检察职能同司法行政管理职能相分离,也必须以此为认识为基点,只有正确理解检察权的性质并予以准确定位,才能深刻认识检察职能同行政管理职能相分离的内在动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分离措施。

对于检察权性质,目前学术界存在“行政权说”、“司法权说”、“双重属性说”和“法律监督权说”之分歧。“行政权说”从检察权具有的主动性、国家代表性、命令性和执行性特征上,认为检察权是行政权的一部分,检察官是行政官;“司法权说”认为检察权与审判权具有“接近度”,检察官与法官具有“近似性”,检察官虽非法官,但“如同法官般”执行司法领域内的重要功能,在有些国家,检察官被称为“站着的法官”;“双重属性说”认为检察权具有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双重属性,但在体制上应将检察权定位为司法权,检察官定位为司法官;“法律监督权说”将检察权作为独立于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第三种国家权力,是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对司法行为和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实行监督的法律监督权。

查看全文

公务员司法行政管理年底述职述廉

年过去了,把述职述廉总结一下:今年是我人生面临重大转折的一年,身份变了,从军人变为政府公务员;环境变了,从河南来到了浙江;角色变了,从正职变为副职。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内容和要求,在局党委、局长的领导下,在局机关全体干警的帮助下,我坚持以抓学习为重点,以适应工作、掌握方法为目标,坚持廉洁从政,积极做好司法行政管理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度工作任务。

一、认真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从军队到地方司法局,工作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很多,为了适应新岗位的需要,更好地履行职责,我始终坚持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四项制度》等,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在政治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抓住培训机会认真学习。一个半月的省政法系统军转干部培训班,我系统地学习了法律法规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基本知识,为适应工作打好了基础。由于学习认真,成绩优秀,担任班长尽职,被评为优秀学员干部。三是认真学习司法局制定的规章制度,学习工作总结和经验材料,熟悉本职工作程序、要求,进入角色,担负起领导管理工作责任。四是加强业务工作知识学习,根据分管工作的要求,认真系统地学习了有关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的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业务工作领导水平。通过系统学习实践,理论素养得到了提升,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基本掌握了司法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适应了政府工作的需要。

二、履行职责,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一年来,在局党委、局长的领导下,我按照司法行政行政工作的总体要求,认真抓好分管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法律援助、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建成了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立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是省司法厅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局党委把筹建任务交给我负责,我深感责任重大。在建设过程中,我经常到现场和大家一起研究确定整修方案,监督整修过程,投资10余万元整修的洗手间、大门、休息区质量良好,对整修经费进行了财务审计,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效果。组织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制定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收集整理了3万多字的司法行政工作资料,编制业务工作指南手册十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心的筹备工作顺利完成。中心试运行三个月,共解答来电来访法律咨询347人次,办理87件法律援助案件,调解医疗纠纷18起,司法鉴定8例,公证1例,爱心导航1次,较好地发挥了司法行政服务于社会的综合职能。

查看全文

进步完善司法行政管理汇报

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干部队伍素质。继续深入开展大学讨论活动和“讲文明、树新风、创品牌”活动,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使每个干警都积极行动起来,做遵章守纪的模范,做履行本职的模范,做创新工作的模范,做团结务实的模范,全体干警形式强大合力,齐心协力把司法行政工作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一、工作目标和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依照区委、区政府和市司法局的安排安排,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续以队伍建设为保障,精心打造司法行政特色品牌,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矛盾纠纷排查治理为主的全方位法律服务,进一步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全面实现司法行政工作跨越式发展,为建设和谐天桥做贡献。

二、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

1全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稳步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全面完成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居民普法的学习任务,营造人人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深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民主法制示范村建设,努力发明群众安居乐业、政通人和的法治环境。围绕全运,创新形式,积极普及法律知识。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途径,努力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控制青少年涉案率。以全新的理念、创新的举措,继续推进“法律六进”培养、挖掘、推广典型。

2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一是进一步健全调解组织网络。加强调解员教育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退休干部职工和有法律知识的人员在调解中的作用,使调解工作更加规范化、法制化。积极发挥“三位一体”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功能作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配合衔接的工作机制,形成联动调解的格局,超前落实重大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措施,确保矛盾纠纷胜利率96%以上。二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为己任,以控制“两率”为安排帮教工作目标,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全面构建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的有效载体。三是大胆探索矫正方法,争取建立社区矫正工作基地,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扩大空虚社区矫正队伍,确保社区矫正人员都能顺利回归社会,力争重新犯罪率为零,维护社会稳定。

3全力推进法律服务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有效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引导法律服务队伍主动参与政府信访接待、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政府推销、社区建设、项目拆迁等经济项目,推动法律服务为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提供高效服务。公证工作要继续坚持主动介入、上门服务的方针,积极拓宽公证领域,切实把公证触角深入到经济、执法和国民经济的每一个环节,实际工作中,坚决防止错证、杜绝假证。全面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水平,确保法律援助“民心工程”落到实处。科学调配法律服务资源,适当放宽经济困难规范,加大法律援助案件料理力度,让更多的弱势群体获得法律援助。

查看全文

司法行政管理规章制度

编者按:司法行政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之一。司法行政机关的主要任务有:管理劳改、劳教工作;管理律师工作;管理公证工作;管理司法干部培训;管理法学教育工作;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负责组织法制宣传工作;负责司法外事工作;开展司法行政理论研究与法制工作。

司法行政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之一。它负责管理司法行政和法律规定的司法工作。

在司法行政机关的组织体系中,司法部对全国司法行政机关实行领导,地方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受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同时也受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

司法行政机关的主要任务有:

1、管理劳改、劳教工作。

组织、领导劳改、劳教工作,确定监狱、劳教场所的设置、分布和犯人、劳教人员的安置;指导、督促和检查监狱和劳教场所,正确贯彻执行劳改和劳教工作的方针政策;提出或者审定劳改和劳教工作的重大决定;制定和审查劳改和劳教工作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监狱和劳教场所不断改善和改革管教制度,提高改造水平;总结和推广劳改和劳教工作的先进经验,对监狱和劳教场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检查和处理,对违法乱纪的管教干部予以纪律处分;管理劳改和劳教单位的干部,进行考察、培训和任用,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查看全文

司法行政管理论文

在今日之中国,"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的法制建设日新月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法制建设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从整体上说,我们的法制是行之有效的。但是,由于诸多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原因,我国现阶段的法制现状仍然存在令人难以满意的地方,特别是司法不独立性,具有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对此,很多学者从历史根源、现行体制、苏联模式、司法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鄙人对中国司法行政化倾向的历史缘由甚感兴趣,因此,不揣浅陋,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中国司法行政化倾向的现状

1、法院运行体制行政化。随着法制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国的司法独立受到行政的严重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司法具有严重的行政化倾向。首先,法官的产生方式行政化。在中国,法官是国家公务员,其产生与行政官员一样。以院长为例,在中国法院院长由同级人大选举产生,受同级人大监督,对同级人大负责,任期与同级人大相同,如果在任期内有失职或其他严重问题,人大可予以罢免。这样的政治设计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其负面影响。一是司法缺乏稳定性,每开一届人大,必换一班人马,司法队伍不稳定。二是突出了院长在法官群体中的地位,院长往往从行政官员中选出,形成"院长出自法官之外"的局面,有人说,"十个院长,九个法盲"。对普通法官,《法官法》设立门槛太低,有大量的非专业人员进入,虽然也设立了一些保障措施,但并非是终身安全的,具有不稳定性。这种情况与中国古代行政官员兼任司法官员是很相似的。

其次,法官内部存在众多的级别,酷似行政机关。根据《法官法》的明确规定,法官的级别分为十二级。如此众多的级别划分,形成一个法官的官僚层级系统。在这样的官僚体制下,法官的才能和品德是次要的,而资历则成为最重要的砝码。审判的正确与否不是决定于法官的学识和才能,而是取决于其级别、职位。在某种意义上讲,法官系统也存在着"首长负责制",即院长负责制。我国法院存在着长官把关的制度。司法的行政化色彩又显露出来了。

2、司法权定位行政化。我认为,在今日中国是没有独立的司法权。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首先,在中国的政治架构中,司法权没有独立的地位。其主要任务是为行政权提供法律保障,也就是说,司法权的设立不是基于司法权本身,而是基于行政权的需要。根据中国的国家和法律理念,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意志,因此,社会主义司法的目的在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镇压敌对阶级和反动分子的反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具体的政治制度设计中,全国人大是全权机关并拥有宏观的立法权,行政机关是人大的执行机关,因此,行政权具有大量权力和部分立法权;司法权来源于立法权,当然也受控于它的执行机关了。因此,司法权不独立于行政权和立法权,并由公、检、法三家所分享,分工负责,共同为行政权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司法机关是"准行政机关"。

查看全文

司法行政管理汇报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全区平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任务。区几大家领导对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以及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同志百忙中出席会议,这充分体现了区几大家领导以及各乡镇、街道领导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司法行政干警的关心、爱护和支持。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准确把握领导将要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局党政领导班子研究的意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去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回顾

年,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全区9个“十大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职能作用,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和突破,为推进平安市中建设、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区荣获法治枣庄建设先进区。我局荣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目标考核先进集体(三等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单位、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平安市中建设、法治市中建设、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以及国庆全运会期间维护稳定工作、重点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提案承办、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全区目标管理考核先进集体;连续五年保持省级文明机关称号。

(一)法治市中建设成效显著,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快速启动“法治市中”建设年活动,制订不同层面法治创建工作方案和考核评估细则,基本形成党政主管、牵头部门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的法治创建工作格局。法治乡镇(街道)、法治机关、法治村、法治社区、法治学校、法治企业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在全市“法治枣庄”创建工作考核验收中,受到广泛好评和赞誉。永安乡等7个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法治枣庄建设先进集体。今年3月,在法治市中建设中取得辉煌业绩的53个先进集体和93名先进个人受到区委、区政府隆重表彰。继续完善法律知识培训、普法考试和任前考法等制度,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机制进一步健全。在总结以往普法考试基础上,切实改进年度普法考试工作,区分行业、划分类别、扩大范围,考试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加突出,2632名机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年度普法考试。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知识竞赛、手抄报、法制论文等生动活泼的学法用法实践活动,营造校园法治文化,切实提高了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去年6月,与区法院在枣庄四十一中学组织举办“真实法庭进校园”,公开审理一起青少年盗窃案件,2800余名师生受到真实直观的警示教育。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突出抓好“一室一街一校”农村普法阵地建设,建立法治村创建办公室、建好普法一条街、用好村法制夜校,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法律素质。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一年来,先后8次组织开展“解千家事、暖万人心”普法实践活动,赠送书籍8600册,发放资料5.6万余份,解答咨询757起,化解纠纷138起。以企业法制建设促进会为平台,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企业,审查、修订经营合同1437份,解答法律咨询187人次,参与企业重大经营活动论证63起,诉讼、非诉讼案件128起,避免和挽回企业经营损失180余万元。扎实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去年12月4日,组织各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在青檀路两侧,设立站点42个,制作彩虹门2个,200余名工作人员走上街头普及法律知识,发放资料、书籍12.3万份(册),解答咨询360余人次。区政府分管领导通过区电视台向全区作法制讲座,《市中通讯》开辟法制专栏,使活动更具新颖性、应求性和普及性。

(二)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更加牢固。大力加强区、乡(镇、街)、村(居、企)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建设,积极推行调解主任职业化,落实待遇,调动工作积极性。积极发挥乡镇、街道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的独特优势,探索建立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衔接配合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在各乡镇、光明路街道司法所设立了法庭庭前调解室,在派出所设立调解室、医疗机构设立医患纠纷调处办公室;与区纪委联合,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在全区乡镇、光明路街道设立农村(社区)合同监管中心、项目竞标服务中心,实现了与区直有关部门联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渠道,形成了优势互补、联动联调,化解效能明显提高的良好效果。一年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54件,处置群体性事件43起1290余人次,防止民转刑案件16起,处理医患纠纷12起,避免上访或越级上访案件35起。我局在医疗机构设立医患纠纷办公室、切实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创新做法,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全区政务管理创新三等奖。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注重在个性化教育矫正、心理矫正、教育学习、评估体系等方面求突破。全区520名社区矫正对象,全部建立动态分类个案,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不失控、不漏管。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强化与劳动部门和再就业培训指导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就业培训和过渡性安置实体建设,提高安置率,全区453名刑释解教人员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司法所基础建设投入不断扩大,工作环境根本改善,职能和地位日益增强,工作效能愈加体现,作用发挥越来越突出,在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心目中的份量越来越重。光明路司法所被市人事局、市司法局授予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齐村、孟庄司法所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国庆全运会期间维护稳定工作先进集体,永安、税郭司法所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

查看全文

司法局年底司法行政管理总结

年,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下,在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首任,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以强化队伍建设为保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一、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工作进程

(一)抓好普法重点对象的法律教育。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农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等普法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探索、完善。加大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如华桥乡、止马镇等司法所开展中小学法律知识讲座,并结合青少年违法犯罪典型案例进行了认真剖析和讲解。发放法律法规宣传单600余份。

(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制定下发了《年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对全县各部门、各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及时安排部署和动员。积极组织、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各专业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活动。

(三)创新普法形式,开展形式多样法制宣传活动。一是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3月份,与县委政法委、县综治办举办的“综治宣传月”活动。展出了以“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法制内容的宣传展板6块,发放《公证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普法宣传材料20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25人次,受教育群众达2500余人。鸾凤、司前、李坊等司法所组织综治办、派出所人员组成的宣传队深入各村(场)学校、企业开展“平安家庭”、“平安村场”、“平安校园”创建宣传。3月22日,寨里司法所与江西的西排村,开展“平安边界”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开展妇女维权法律宣传活动。在“3.8”妇女维权周,我局举行了以“法律为你服务,维护妇女权利”为主题的妇女维权法律宣传周活动。发放宣传单5000张、宣传挂图1000张。从3月2日至3月7日,我局派出13名普法骨干,深入全县8个乡镇配合司法所开展妇女维权法律宣传周活动。三是结合“法律六进”活动,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完善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制度,广泛宣传《刑法》、《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如李坊、华桥、止马、杭川司法所与妇联、综治办、中学联合举办未成年人保护法、安全法规讲座。通过法制讲座,进一步提高了在校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四是在“12.4”期间,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普法依法治县办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并组织各乡镇、各单位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宣传活动,取得很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四)全力做好“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今年以来,我局把“六五”普法总结验收和迎检工作作为今年工作重要任务来抓。我县召开了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县司法局、县委宣传部、县依法治县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迎接省、市“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以及“六五”普法检查验收考核标准,副县长谢俊林作了县“六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5月20日至21日,由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组织检查组对全县8个乡(镇)及县直成员单位、学校、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等32个单位进行了“六五”普法教育抽查。各有关部门在县市检查组到来之前认真组织自查,开展了全县性的“六五”普法档案资料整理和总结自查工作。6月2日至3日,我县迎接了市“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市检查验收组对我县五年来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县普法工作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得力、活动开展到位、社会效果明显。

查看全文

市区司法行政管理创新交流参考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最近省厅专题召开了信息化工作会议,4.加大投资力度。考虑久远发展的重要会议。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做的最好的不只政法机构互通,而且一直延伸到律师事务所和司法所。一个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技术装备。司法行政机关在案件操持、矫正对象依法监管、律师公证监管等还主要靠手工操作,容易造成信息不灵、监管不力、效率低下。建立健全政法维稳系统相互联结的数字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因此,必需引起重视,把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作为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一环,开创数字管理新局面。

形势变化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建议社会管理创新。时代赋予我任务,也是当前司法行政部门树立形象、提升地位、推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司法行政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

一、分析情况、找准定位

中央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加强和完善。初步一看,创新社会管理。与司法行政职能都有关;但仔细一分析,都不够紧密。客观地讲,司法行政部门临时以来,由于职能所限,宏观指导多,直接操作少;务虚的多,务实的少;幕后的多,前台的少。县局机关实际所承担的社会管理任务并不重。这几年,市局的关心指导下,通过学习兄弟县区经验,坚持从实际出发,重心下沉,窗口前移,使得专业队伍有了增强,阵地有了扩大,业务有了拓展。特别是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务中心、专业性调委会建设、特殊人群的管控以及基层司法所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为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平台,打下了基础。司法行政部门所承担的职能告诉我只要努力发明条件,完善自我抓住关键,就会在社会管理创新这一大局中,具有更大的作为。如果抓得住契机,自身发展也会加速度;抓不住,不进则退。因此,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应该成为司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发挥职能

二、围绕大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