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审判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9 07:08: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司法审判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司法公正是刑事审判永恒主题
一、前言
公正,是司法的本质属性,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在诉讼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司法体系的建立、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司法活动的开展都以公正为终极目标。刑事审判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能,是国家法律实施的坚强后盾,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肩负着惩治犯罪,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权的神圣使命。因此,作为刑事审判部门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审判职能以更好肩负自己的神圣使命呢?最重要的就是司法公正。
二、司法公正在刑事审判中的价值
司法公正作为刑事审判追求的根本目标,是衡量刑事司法能力强弱和刑事司法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在刑事审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切实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法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在整个社会确立法律具有高于任何个人和组织的权威,树立起法律至上的意识和观念。司法公正对法律至上观念的形成和维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刑事审判而言,通过公正审判可以向人们明确昭示: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要受到刑法追究的,人们可以从中获得一种稳定的行为预期,并在此基础上行为遵法和守法的心理,从而使法律的评判功能和导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人们对法律的尊崇和拥护,必然进一步维护了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
2、保障了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载入宪法,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必须予以贯彻。在刑事审判中,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就是人权保障法,通过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坚决履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赋予的职责。一方面,通过依法惩罚犯罪,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不受犯罪侵犯,保护被犯罪行为侵犯的人权。另一方面,就是在诉讼活动中,保障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作出罪刑相适应的处罚。通过惩罚犯罪保障被害人的人权,同时依法保障被告人的人权。
媒体司法审判对舆论的影响
摘要:Web2.0的兴盛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信息流通更为广泛,在全民媒体时代下群众成为互联网信息的接收者和者,公民新闻及UCG蓬勃发展,面对社会热点问题中涉及到的司法案件的审判在吸引社会公众的目光,案件传统媒体报道的同时互联网上的媒体也在不断跟进,公众对于大家共同关注的事件将自身持有的意见公开进行表达,形成网络舆论,对司法机关的案件审判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以确保司法案件判决更为公正谨慎,维护互联网络良好舆论秩序,主流媒体应当同网络新媒体相互配合,积极沟通,对社会舆论进行及时引导。
关键词:网络舆论;媒体;司法
一、张扣扣案件审理始末
张扣扣案又称为汉中新集杀人案,2018年2月15日,陕西省汉中市发生恶性杀人事件,作案人张扣扣在除夕夜当晚潜入其邻居王自新家中用其随身携带的匕首向王连捅数刀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随后又埋伏在路旁将王自新儿子杀死随后潜逃,由于案件发生在年末除夕夜当晚,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公安机关随即成立专案组全力追捕犯罪嫌疑人张扣扣,2019年2月17日张扣扣投案自首,汉中市公安分局召开新闻会对外公布案件情况。同年9月汉中市检察院对张扣扣故意杀人案提起公诉并最终判处张扣扣死刑,其对一审判决不服提出上诉。2019年4月陕西省最高人民法院驳回原告上诉,维持原判。[1]在张扣扣案件发生后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对案件细节和侦破进展进行了全方位跟踪报道,确保民众真实了解案件进程。在案件侦破后对案件中涉及的诸多问题报道不一,引发强烈社会舆论。
二、网络舆论及传统媒体于司法案件报道情况
(一)网络舆论的形成
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摘要:随着依法治国建设和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迅速传播,人们的法律和权利意识不断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也逐渐增加。文章通过司法案件,分析当今社会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从法学角度分析社会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并就如何平衡二者关系,促进司法公正独立提出建议。
关键词:社会舆论监督;司法独立;司法审判;公正
舆论监督是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它虽不具有强制性,但却是一种精神的、道德的力量。当分散的、个别的议论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经过传播而形成社会舆论时,便代表着众多人的看法和意志,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以案例分析我国社会舆论“干预”司法的现状
媒体舆论,一定程度上影响的是大众。近几年来,许多案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网友们分成各种观点激烈评论,甚至偶尔也出现一边倒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干预”司法裁判。比如,发生在2006年的彭宇案,彭宇借助媒体和网络的力量引导舆论对法院施压,他向媒体表达自己是“做好事”,没有撞到人,而一些媒体则不加考察直接进行报道,出现了偏离事实真相的报道和舆情,社会舆论的抨击使一审法院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在证据充分的条件下,却搬出经验法则进行事实推断,最终使一起简单的侵权案件演变为一场道德论战譹訛。还有同年的“唐慧案”,正是由于部分网络媒体对唐慧的同情心理,导致案件初期民意和社会舆论“一边倒”地支持唐慧,对其非法闹访行为却忽视不见。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在这种媒体引导判断、民愤干涉司法的情况下,对司法实施舆论压力,产生了很多负面问题。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因此,司法机关听取群众意见,并不代表案件走向或者判决结果就要被民众的情绪所左右。
二、从法学角度看社会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网络舆论和司法审判研究
摘要:新媒体时代消息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生热点事件,网上的帖子阅读量和转发量极大,社会公众往往会跟帖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虽可监督司法审判,但不加规制会成为独立、依法审判的绊脚石。因此,如何规制和引导网络舆论,使其与司法审判形成良性互动是我们应当探索的。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司法审判;良性互动
一、前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交流传播,信息实时更新快、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且社会公众可以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网络舆论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新闻时事,行使享有的监督权及时发现不公平的现象,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消息寻求帮助。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且面对法律明确规定的问题社会公众只看结果,他们自认为不公平就一边倒,倒向人情而不考虑法律,此时舆论极易被有心人利用,暗中引领舆论风向,试图给司法审判人员施压,以网络舆论左右审判结果。
二、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作用
网络舆论顺应时代潮流,紧贴生活实事,拓宽了社会公众认知世界的渠道,并且每一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自由,有利于监督司法审判工作,督促司法人员依法审判、公正裁判。俗话说看人要看两面,网络舆论也是如此。网络舆论的主体上到国家领导人,下至上学的孩童,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个人修养、兴趣爱好以及生平经历等都是不一样的;至于客体,网上探讨评论的很多案子都比较复杂,社会公众热切关注时事可以理解,但他们带有感情色彩的、没有专业性而仅凭生活经验作出的评价一波又一波,再加上网络舆论本身的复杂隐匿性,部分网民法律意识淡薄、参与评论情绪化,在网上越炒越热,导致大量舆论偏激或虚假但具有强烈的煽动效果,进而生成舆论风波,给司法审判带来巨大压力,无形中影响了司法审判工作。(一)积极作用。1.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司法是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司法审判是司法活动的核心,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案件外,都应当公开,确保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实现。我国是法治国家,公众法治意识觉醒,加之互联网科技的运用,使得公众能够在线观看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并可以通过各种报道了解案件最新进展,公众还在网络平台上各抒己见。由于审判过程公开透明,任何公民在发现程序错误或其他问题时可以及时反映,以使司法审判做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网络舆论成为公民监督司法审判的重要渠道。换句话说,网络舆论在司法审判的各个环节,都给社会大众创造了及时跟进的条件和平台,当司法案件审判结束后,又能及时对其结果进行言论评议,这是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正面价值,也是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针和理念所支持的。①但是,社会公众并不是可以在网上随意发表任何言论,传递负面消息,而对于煽动性较强、性质较恶劣的言论或帖子,网络平台应加以审核。2.防止权力滥用。司法审判应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但司法审判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可能会对其进行滥用。而权力被滥用的行为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复杂程度也不尽相同,司法内部的监督也可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做到有效监督,此时网络舆论这种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监督形式才能够有效解决司法腐败问题。网络舆论将一个个案件仔细研究,使司法工作人员的权力和行为摊开暴露在阳光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权力滥用,使权力在法律规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有助于提高司法工作的透明度,从而得出产生合法合理的裁判。3.提高司法权威。司法审判是法律规定的具体适用,而司法裁判虽具有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实施,也需要义务人的自觉履行,所以司法审判须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才能树立司法权威。社会公众随处可获知司法审判的程序和结果,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个人主观对其评价,甚至可以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监督。司法工作人员的一切行为一旦符合法律规定,并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从而得到社会公众的一致认同,赞美性的评论不绝于耳,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较快,传播范围也广,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司法机关的信任,有利于司法权威的提高。(二)消极作用。1.影响审判独立。法院独立进行司法审判活动。我国《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意思显而易见,为保证审判工作和结果的公平、公正,审判人员只需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审判活动、履行审判职能,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涉。而当今社会网络舆论盛行,在案件刚发生时就不乏有些好事之徒对其结果进行预测,而这些“预言家”往往并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仅凭个人生活经验和他们自认为的正义就妄下定论,甚至有当事人一方试图通过媒体和网络的力量形成舆论漩涡颠倒黑白,进而干扰审判人员,并利用强大的网络舆论向审判人员施压,使得审判人员不得不考虑怎么判决容易让社会公众接受,最终为了给社会公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出法律上的让步,杭州飙车案就是这样一个有力的证明。2.扰乱审判程序。程序公正有利于实现结果公正,如果程序违法,结果肯定不会合法,因此,想要得到一个公正、合法的判决结果,首先应保证司法审判的程序正当,这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对法律的具体落实。就网络舆论监督而言,其本应是司法公正的有力臂膀,但网民相较于司法工作人员而言,不仅缺乏专业知识的淬炼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他们在网上只看标题不看具体内容而断章取义,且不进行法律知识的研究而只谈自己的看法空口说白话,加上一些网络媒体为增加帖子的关注度和浏览量跟风炒作,极易使网络舆论误入歧途。“复旦投毒案”的审判中,网民竟宣扬事实清楚,无需按照审判程序进行,甚至认为为被告辩护是多余的,呼吁司法机关尽快判决结案。在严格遵守正当程序进行审判活动得到的判决结果与舆情不相符合时,激愤的网络舆论可能会影响审判程序的正常进行。3.破坏司法公信力。网络世界是个虚拟世界,由于各种信息的和证明均是在网上进行,导致真实性无法确定,网络监管缺位,使一部分虚假信息在网上,但网络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社会公众看到该信息后不知认真分辨反而盲目跟风进行转发和评论,导致热点问题一再发酵,虽事后经相关部门查明事实并进行澄清,但依旧会影响社会公众对司法机关的认知,打破司法在普通公众心目中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破坏司法公信力。另外,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许多司法腐败现象,一经发现就被严肃处理,且各大媒体或网站都会有相关报道,此时网络舆论会疯狂吐槽,并会深挖其罪责,司法公信力不复存在。所以一旦发现蛛丝马迹,无论是否真的存在权钱交易或徇私枉法等行为,普通公众会本能地认为该审判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公正审判,进而将瑕疵无限放大。
司法中媒体监督与媒体审判
摘要:在传统媒体与自媒体不断发展的当今中国,媒体监督可以成为司法公正的推动者、监督者,但媒体自身本能追求商业效益也会导致其在报道中出现符合新闻事实而不符合法律事实的情况,从而影响“众意”,进而影响司法公正与司法独立。在全面依法治国,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时期,参考英美国家在处理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间的权衡方法,进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舆论监督报道与司法公正独立的制度体系不仅能够保证人民对法院工作的知情权,更可以推动新时期“依法治国”的全面贯彻。
关键词:媒体监督;媒体报道;司法公正;司法独立
一、舆论监督下司法过程中的各方主体心态
(一)当事人
案件的当事人无疑是最需要借助舆论的一方。在司法程序中,他们拥有最直接的利益和诉求,他们是最迫切的司法公正追求者。在实际的社会冲突中,公民个人面临国家的司法权力,难免处于弱势地位。公民需要表达对司法机构的不满时参与法治必然会吸引其他公共方式加强自己的力量。在传统模式中,公民将诉诸政治权威,例如使用信件和上访作为他们自己表达的渠道;现在,互联网和许多媒体为个体公民社会化的表达提供了另一条可行的现实途径。
(二)媒体
小议审判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本文作者:邓汉德工作单位: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
党的十五大明确地提出了“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已成为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研讨的热点问题。审判独立与司法公正的关系问题,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拟从司法权的本质方面研讨审判独立与司法公正的关系,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审判独立,在西方以称司法独立(judi-cialindependence),简单地说,就是指行使司法权的法院和法官依据法律(既定的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独立自主地审理案件,不受来自任何机关、团体(包括执政党)或个人(无论是法院外部的还是内部的)干涉。审判独立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整体独立,指法院作为一个整体独立于一切国家机关(主要是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内部独立,指法官在履行审判职能、进行司法裁判活动时,应独立于其同事以及上级法院的法官,[1]不受来自法院内部未参与审判的其他法官,包括法院司法行政领导,如院长、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和上级法官的干涉、控制和不当影响;身份独立指法官的职位及法官的任职条件(包括法官的任期、薪金、惩戒、任免、升迁、调动及职业司法豁免权特别保障等),[2]应得到充分保障;实质独立,指法官执行职务时,除受法律及其良知的拘束外,不受任何干涉。[3]而司法公正,它和一般的社会公正一样,首先体现为观念和社会评价,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为解决各类社会冲突,而追求或持有的一种法律思想和法律评价,它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处理各类案件的过程中,既能运用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实体规范,正确合理确认和分配具体权利的义务,又能使这种确认和分配的过程和方式体现公平合理性。即:既包括实体的公正又包括程序的公正。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现代司法的永恒和最高的价值追求,是一切司法工作的落脚点和生命线,是司法根本目的之所在。审判独立与司法公正的关系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判独立是司法公正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
司法独立的理由(依据必要性意义或作用)可以信手拈来,随意罗列,权力分立学说的论证,司法独立在西方的实践,人权保障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克服司法腐败的趋势,法律有效实施的保障,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后屏障,甚至保证司法审查的行政诉讼制度的需要等。但是,它们都还不是最根本的内在理由。最根本的是,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就失去了依托和根本保障,诚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司法的独立性是其公正性的必要条件,离开了独立性,公正性就失去了保障,就无不谈起”[4],司法独立之所以是司法公正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根本地决定于司法活动的根本性质和内在本质。
(一)司法权的本质是一种判断权司法的判断性要求它必须排除一切干扰、利诱和法外不当影响,保持公正与纯洁,不偏不倚地按既定规则办事“对法官而言,法律规范是目的的本身,而且,在法官那里降临尘世的法律还不能受到异物的侵入。为使法官绝对服从法律,法律将法官从所有国家权力影响中解脱出来,‘只在仅仅服从法律的法院中,才能实现司法权的独立’”,[5]“司法的任务是通过其判决确定是非曲直,判决为一种‘认识’,不容许在是非真假上用命令插手干预。‘学术自由’被用于实际的法律科学时,即成为‘法官的独立性’”。[6]试想,在是与非、真与假、对与错、曲与直、有与无等问题的判断上,如果判断者有外来干扰,有“私心杂念”,那么,该判断的纯洁性和正确性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势必导致判断失察、失真、失误和最终的失败,判断与客观结果必然是“面目全非”,黑白颠倒,谬之千里!从法哲学上看,司法的任务就是对各种权利义务纠纷作出公正裁决,而公正的裁决来源于准确的判断。一项准确判断的产生有赖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判断者心智的健全;二是判断者拥有自由判断所必需的充分的活动空间。前者是对进行司法裁判人员的基本要求,后者则是对司法活动自主性基本要求。两者之间的关系,犹如计算机中的软件与硬件的关系,共同擎起司法公正之大厦,二者缺一不可。在这里,以裁断纠纷为天职的司法裁判的公正性是主要矛盾,而裁判的自主性则成为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无论是普通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和宪法诉讼,司法的公正性,都只有在司法具有依法裁判的自主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没有裁判的自主性,即在没有司法独立性的情况下,司法的公正性就根本无从谈起。我国著名学者贺卫方教授在考查司法独立的必要性时,将其与足球比赛裁判联系起来,形象生动而深刻地阐明了司法独立对司法公正的重要性。他指出,1997年北京国安队主场以9:1大胜申花队,假如当值裁判是北京人陆俊,上海人会如何评价这场比赛呢?或者假如比赛结束后,裁判告诉两只足球队,北京队进9个球,上海队进1个球,但是,这场比赛的裁判得向某个委员会汇报,由该委员会作出最终裁决,讨论中一些委员认为,比赛结果是惟一的尺度,应承认场上的结果,但多数委员不以为然,认为上海队水平要略高于北京队,这样的比分是不正常的,应按照真实水平判上海队胜一球。最终裁判在比赛前就已经收到了来自某个委员会的或某个委员的指示,或者中场休息时,收到某个领导的批条,要求他应当怎么吹,而不能或者不敢、不愿违背这些指示,那么,何谈裁判的公正性呢?[7]事实上,进行诉讼本身就像一场比赛,在英美法中,历来就存在着诉讼竞技理论,按照该理论,诉讼就像竞技运动一样,双方当事人进行诉讼就像从事一种竞技比赛,而法官只是双方的裁判,他必须独立于双方当事人,才有资格充当裁判,同时,也才能够保证裁判的公正!竞技理论尽管主要是为了解释英美法的当事人主义,但它也较为形象地说明了法官独立的原因。假如一个法官在裁判中不独立,就像一个裁判在比赛中因受到外来的干预指示或与当事人一方有利害关系,则会明显偏袒一方而不利于另一方一样,这种裁判就不可能是公正的。足球比赛要求裁判保持独立,同样,在诉讼活动中,作为裁判者的法官,更应保持独立,这是司法公正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司法独立创造了司法公正的前提,是排除非法干预的屏障。
(二)从司法权自身的性质与特点看,司法权具有裁判的性质与先天“贫弱”性和易受侵犯性,司法权作为专职裁断社会纠纷争端和冲突之职的司法裁判权,只有司法独立,才能司法公正。司法权是一种裁判社会纠纷与争端(冲突)的权力,而且,司法裁判总是涉及各纠纷主体切身利益的重组与分配,且利益和争执往往已至无法协调的地步才诉诸法院而由法院裁断的,所以,司法权的裁判性质要求法官在行使司法权裁判社会纠纷与争端过程中,必须处于超然中立的不偏不倚的地位,必须不受制于任何一方和任何人而做到无所畏惧,才有可能做到司法公正。否则,法官在制作司法裁判时,必然会受到外界因素(包括更高权力、权威主体、势力)的影响和干扰,从而,在诉讼中丧失中立无偏的公正立场,司法公正就会无从谈起。实际上,司法权具有与生俱来的贫弱性,它容易受到立法权、行政权及其他力量的侵犯和控制。司法权还是一种抑制型、被动性的权力,法官被动地执行法律,通过“不告不理”的原则来解决一定范围的社会冲突。与立法和行政部门相比,“司法机关为分立的三权中最弱的一个,与其他二者不可比拟。司法部门绝对无从成功地反对其他两个部门;故应要求使它能自保,免受其他两个方面的侵犯。”[8]因为,“行政部门不仅具有荣誉地位的分配权,而且执掌社会的武力。司法部门既无军权又无财权,不能支配社会的力量和财富,不能采取任何主动的行动。故可正确断言:司法部门既无强制,又无意志,而只有判断;而且,为实施其判断亦需借助于行政部门的力量”。[9]“就人类天性之一般情况而言,对某人的生活有控制权,等于对其意志有控制权。在任何置司法人员的财源于立法机关的不时施舍之下的制度中,司法权与立法权的分立将永远无从实现”。[10]同样,“短期任职的法官,不论如何任命或由谁任命,均将在一些方面使其独立精神受到影响”,因为“如任命权在行政或者立法机关,则行使司法权的法官有俯首听命于有任命权的某一部门的危险”;“如由双方任命,则可产生不愿触犯任何一方的情绪”;“如由人民选举法官或由人民选举出的专人任命,则可产生过于迁就民意,影响其惟以宪法与法律的规定为准则、执法不阿的态度”。[11]在我国,无数事实亦证明,如果司法机关的财政权受制于地方党委或行政机关,那么,它就难以摆脱地方利益的影响,也难以置自己的帽子和票子(即官位和经费)于不顾。而司法权的先天贫弱性和易受侵犯性要求司法权必须保持独立,只有这样,才能使司法部门有足够的力量与保障条件抵制其他部门和势力的干扰、侵犯和控制,从而使其有能力和条件来履行其公正裁判社会纠纷与争端或冲突的“社会正义庇护所”之职责,使司法权真正成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
我国司法审判研究论文
2000年6月26-30日,由国家法官学院主办的中国—加拿大高级法官培训项目第五次联合研讨会及“WTO与司法机构”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研讨会得到中国和加拿大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国家法官学院院长教授、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中加合作项目中方项目主任王世民、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方光成,加拿大驻华大使贝祥、参赞诺恒立、中加合作项目加方项目执行机构主任海伦·杜蒙教授到会致词并做重要讲话。郑成思、赵维田、郭寿康教授,高级法官孙南申、陶凯元等十几位国内专家和学者以及十几位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麦吉尔大学的教授和安大略省的大法官、律师在研讨会上发言,德国和欧盟也派代表出席了研讨会。国家法官学院的其他领导、骨干教师和来自全国各地法院的百余名资深法官参加了研讨会。与会的中外专家和法官就“WTO与司法机构”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广泛的交流。
一、WTO的建立与完善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要追溯于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成立之时,该协定脱胎于未获批准的国际贸易组织协定(ITO),即1943年布里斯敦国际金融会议通过的三个文件之一: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世界银行协定、国际贸易组织协定(ITO)。前两个文件即时生效,而ITO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对,几经坎坷,于1947年10月,在日内瓦会议上将其中第四章“贸易政策”抽出来,单独形成一个非经各国立法机关审批的政府间的临时性行政协议——GATT。它为WTO奠定了两个基本方向:1满足了各国降低和消除货物关税以及1994年后服务贸易壁垒的要求;2创设了义务性的规定,阻止或消除在货物和服务贸易中的其他形式的障碍或壁垒(非关税壁垒)。从1948年至1994年,在GATT的主持下,共进行了8个回合的谈判,目的在于根据上述两点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体制。早期的谈判仅关注关税问题,自1968年的《反倾销法案》后,非关税问题涌现出来,从1979年开始由六个《东京回合守则》加以扩展。1994年的第15轮谈判,即乌拉圭谈判达成了《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正式创立了WTO。在这一时期,WTO的基本要件和法律得以确立,这其中包括了WTO最重要的原则和协议,为今天的国际贸易提供了法律基础。加拿大多吉尔大学阿曼德·迈斯德拉尔教授、欧盟代表弗兰兹·贾森、人民大学郭寿康教授、对外贸易大学白树强教授等在发言中进一步指出,WTO即法制经济,中国加入WTO对其经济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入世带来的经济冲击不会一夜间到来,入世对中国直接产生影响的将是法律的重新构建。
二、WTO规则在法院审判中的适用
阿曼德·迈斯德拉尔教授在介绍加拿大法院适用法律方面的情况时说,加拿大法院时常会受理有关执行GATT规则的案件,但是,在加拿大,国际条约不是自动生效,必须转化为国内法才能适用;当一部法律与GATT之间有冲突时,国内法优先;加拿大最高法院最近认为,法院应当研究国际条约以便确定本国履行国际义务时有所帮助,而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有几次加拿大事实上已经违背了GATT的义务,原因就是法院错误地适用了GATT规则,而没有适用本国法。德国律师葛毅在发言中指出,关于国内法和国际法的关系,在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都有类似的讨论,各种观点往往是针锋相对的,主流的观点是,国际法和国内法是相对独立的,国际法准则如要在某国发生效力则必须将其融入到国内法;融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个案(具体)的方法,即要在某国生效的国际法准则,应当分别融入到该国国内法的体系中去,这种方法最能为各国接受,但是这种方法在融合国际惯例方面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各国为不断变化的国际惯例单独立法似乎又不太可能;二是一般的方法,即国际法规范无须更多的立法即可成为国内法律体系的一部分(直接适用),这种方法很适合于融合国际惯例,却很难融合国际条约;总之,任何形式的国际法要成为可适用的国内法,宪法通常是这种融合的媒体。国家法官学院教师刘汉富博士在发言中认为,中国加入WTO,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利益,就适用法律而言,几乎所有WTO成员都坚持WTO规则在法院不具有直接适用力,这是“国际惯例”,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学者在发言中也印证了这一点,这与我国主流观点和司法实践的做法不同,他认为WTO规则在中国法院不能直接适用的理由有:1国家主权问题;2国内法院直接适用WTO规则的困难;3GATT/WTO是政治性条约,是各方利益妥协的产物,在不明其背景的条件下不宜直接适用;4WTO有一套争端解决机制,国内法院管辖属程序不当;他强调对WTO在国内法院不能直接适用,立法机关应当进行立法控制,这不仅仅是通过全国人大的批准程序将WTO规则转化为国内法的程序问题,而是实质性的立法问题。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曾令良教授在发言中认为,中国加入WTO是我国法制建设的第四次革命,从国际法理论上看,执行国际条约应遵守两个原则:一是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二是不干涉内政原则。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南申在发言中说,由于中国尚未入世,目前没有直接适用WTO规则的案例,中国入世后,中国法院必须恪守WTO规则,按WTO规则办案;但是WTO规则的适用有其复杂性,他认为中国法院按现有的审判模式,对WTO规则不会大量直接适用,对法律适用问题应做出专门规定或司法解释以指导对WTO规则的适用,在涉外个案处理上应采取对等原则。
三、TRIPS与司法审判
法院审判中的司法鉴定思考
司法技术鉴定是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司法鉴定意见属于我国诉讼法律规定的七种法定证据之一,不仅其本身具有证据功能,而且有印证、判定其他证据的独特功能,对于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保障诉讼活动依法、顺利进行,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司法技术鉴定工作是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北安市法院对司法技术鉴定工作高度重视,逐步发展和创新与审判制度改革相适应的以“审鉴分离、统一对外委托司法鉴定”为核心的司法鉴定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因审鉴不分,审判和执行人员直接委托司法鉴定而产生的执法不公,以及随意委托、多头鉴定、重复鉴定、诉讼成本增加、超审限和当事人累诉等现象。笔者从四个方面探析当前做好司法技术鉴定工作。
一、建立了规范的案件收办结程序。为进一步规范对外委托司法鉴定工作流程,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等有关文件的要求,建立了统一立案、统一编号、统一办理的“三统一”的工作程序,对司法技术辅助工作从立案、办理到归档的整个流程做出了详细规定,实现了这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现在,该院凡涉及到审计、鉴定、评估、拍卖的案件,必须由办案人持当事人申请、委托事项登记表及审计、鉴定、评估、拍卖所必需的有关材料到立案大厅办理立案登记。立案庭在立案大厅设专人负责办理立案审查登记,经审查,材料齐全,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并填写立案登记表。审计、鉴定、评估、拍卖立案实行统一编号。技术室统一办理审计、鉴定、评估、拍卖工作,对立案庭移交的审计、鉴定、评估、拍卖案件材料进行认真审查,材料齐全的予以签收,材料不齐全的退回立案庭进行补充。技术室对签收的案件,严格按照《意见》的规定,进行办理。自实行“三统一”工作程序以来,该院从未出现过一起因为工作程序不当而导致当事人上诉、上访案件的发生。
二、建立了顺畅的信息交流机制。在审判执行人员、双方当事人和中介机构之间建立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既对法院审判或执行案件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当事人的合理诉求向受委托中介机构作充分说明,又对中介机构委托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及时向审判执行人员或当事人进行反馈,保证案件的正常审理或执行,特别是对受委托机构的鉴定期限、收费、现场勘验等问题加强监督,实现案件当事人的合理诉求。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既确保审判、执行部门需要委托的案件及时委托,最大程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加大对委托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委托工作质量。同时针对目前需鉴定的案件数量大,法官普遍不具备司法鉴定专业知识的情况,该院与各个方面的司法鉴定专家面对面共同探讨司法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交流经验,探索下一步工作的新思路,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效果。
三、严谨细致地做好各项司法技术辅助工作。区法院在对外委托司法鉴定工作中,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基本原则,在鉴定机构的选定、督办、送达等工作中,完善工作制度,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该院根据类别分别建立了审计、鉴定、评估、拍卖机构名册,供当事人选择。列入名册的审计、鉴定、评估、拍卖机构必须是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把鉴定机构的资质状况证明附在名册后,以备当事人查询。在确定审计、鉴定、评估、拍卖机构时,严格按照最高院的规定,首先由当事人从名册中协商选择,协商不成的,由技术室从名册中随机选择。为提高工作效率,该院对审计、鉴定、评估、拍卖等活动分别限定了完成期限,要求技术室负责对司法鉴定机构的工作进行协调督办,确保其限期完成,如果司法鉴定机构无故不能按期完成工作,技术室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承担责任。同时该院将对外委托司法技术鉴定材料单独立卷并纳入卷宗评查。司法鉴定工作是一项业务性和程序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将相关材料及时装订入卷,由档案室集中保存。为此,该院借鉴诉讼卷宗的装订方法,专门设计了对外委托司法鉴定卷宗,并制定了相关卷宗装订规则。技术室对每起对外委托司法鉴定案件进行单独立卷,每月将已结案件卷宗报审监庭评查,审监庭按照政研室通报的结案数和技术室报送的结案卷宗认真做好审计、鉴定、评估、拍卖案件的卷宗评查工作。案卷评查情况每月一通报。对外委托司法鉴定卷宗实行档案化管理的做法,受到了上级法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司法法治主义审判逻辑论文
[论文概要]司法法治主义要求司法审判必须依法进行,绝不能超越之外,这是法治从宏观上对司法审判逻辑的规定。从微观上,司法法治主义要求以法律规范模式为主要裁判模式。法官审判案件有三个重要,对法律规范的认知,对案件事实的构建,将客观事实解释为法律规范设定的事实。与法律规范模式相比,法律原则裁判模式有其独特的逻辑。了解审判在微观上的逻辑对于正确认识审判过程和把握好案件的审理有基础性意义。
关键词:审判逻辑法律规范法律原则事实
法制现代化的伟大进程正在我国波澜壮阔地展开,这一进程需要一系列现代法治理念来支撑和指导,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即法律的形式化。这一重要理念体现到审判领域,就是要求司法形式主义,而司法形式主义的实质正是司法法治主义。司法法治主义的要义之一就是适用法律的严格合法性,这就要求司法审判必须依法进行,绝不能超越法律之外,仅凭非法律依据断案。(1)这是现代法治对审判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法治从宏观上对现代司法审判逻辑的规定。那么法治从微观上对现代司法审判的逻辑又是怎样规定的呢?本文试从成文法构成的视角来作一展示。
一、法官裁判的模式结构
审判过程实际上是通过法律的适用这一中介环节,把法律规范的抽象设定和普遍要求,转化为成员的具体单个的行为,法官的任务就在于把一般法规于特殊情况下的具体事实,从而使司法判决具有可靠的预测性。(2)而法官要把法律规范和具体事实联系起来,主要是通过严格的形式逻辑推理。这一形式逻辑集中体现为著名的三段论公式:
T→R
司法审判能力法律局限性探讨
因为法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我们应看到法律在调整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应意识到,法律是由人类来设定的,并且是由人类所推动和实施的。一般来说,法律的具体运行情况与法律的实施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若良好的法律受法律素质较高的人操控,就会得到很好的贯彻效果,能够在大程度上发挥法律的社会控制功能。若让一个法律素质较低的人去执行比较完善的法律条文,则很可能让法律的执行效果失控,从而无法发挥法律原有的功能。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针对司法审判能力对法律局限性的矫正与弥补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一、法律的局限性
早在很久之前,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就对法律的局限性进行过思考。他曾经在他的著作中写到“个体之间、行为之间所固有的差异性、多样化,以及每日改变的人类活动,这样都意味着无论何时,采用何种技巧,都无法设计出普遍适用于所有问题的规则。”由此可以看出,早在古希腊,就已经有人意识到法律所存在的局限性,法律是由人类所设定的,就像人类设定的大多数规则一样,一般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弊端。如果人类不能够正视或者不重视这些弊端,那么人类最终将无法合理地运行法律。(一)时滞性。法律是人类意识的文字反映,因而法律条款内容必然会滞后于社会现实。面对纷繁复杂、变幻万千的现实社会,法律很容易出现滞后的现象。我们可以说法律是稳定的,不过,我们所在的社会却是不断前进的,这也是法律滞后的原因之一。(二)不周延性。笔者在上述文章当中谈及法律是人类意识的产物,是人类内在主观意识的产物,它的内容主要是由文字来表述的,但是,对于这个复杂、多样化的社会来说,人类的任何文字都不能真切地描述它,自然也不能彻底地约束它。因为立法受制于文字表达技术或者语言媒介载体是事实,所以它很难将多种多样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本质准确且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且,很难做到使人民大众对法律语言的理解不存在差异。(三)法律要素内涵的相对不确定性。任何事情都如同硬币一样存在两面性,法律也一样,法律本身优劣并存,优势体现在它适用范围广,而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可以很好地约束公民的行为,劣势体现在它僵硬、形式固定、教条。其一,相比于法律规则,法律条款稳定性比较强,普遍适用于同种类的多个行为,因而理解上也存在模糊性,依赖于法官的司法解释,尤其是当规则出现意外的情况下。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补的,法律规则有固定的格式与结构,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可能会比较僵硬化,不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而法律原则就相对于宽松一点,没有那么僵硬化,而且在一些法律原则能够充分发挥其广延性特征,以此弥补法律规则僵化的缺陷,有助于调整社会关系。其二,法律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的重要工具,但是因为部分来源于生活中的实践与常识,还有一些部分是来源于一些法律专家们的创建,绝大多数情况下,生活中的概念和法律概念两者差异很大,每个个体对于法律概念也有自己独特见解,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法律概念进行审判解释。其三,法律漏洞与法律冲突。现如今,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多领域不断发展的特殊时期,法律文化也在飞快的进步,立法也在增多。数量虽然在不断的猛速上升,不过质量却有一些不尽人意。因为语言本身的缺陷会导致法律漏洞的出现,此时需要利用审判解释,在法律概念本身与现实利益之间做出最终抉择。
二、法律局限性的矫正与弥补
(一)法官应该具有正确的法律思维。法官具有正确的法律思维可以体现在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法律的公平正义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不仅包括了个体之间平等、自由,同时也保障社会安全与运行高效。安全价值是个体最基本的追求。平等大体是指权利、义务的平等。自由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不过这种人人都有的权利很可能会有重叠的现象发生,甚至还会发生冲突,也就需要法官根据法律运用自己的法律思维进行处理。而效率是在前三者都拥有之后的一种社会效力。(二)法官要懂得将法律原则与法律精神了融化。到具体案件之中法官对案件的审判应该公正公平,不得拒绝审判案件。如今绝大多数的社会矛盾最终需要依靠法官审理予以解决,而各种案件也反映出社会各领域出现的矛盾。而法官需要做到公正裁判,在判案的过程中充分将毕生所学融入到每一个案件中去,充分保证每一个处理的案件都能够公平、公正、合理。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