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理念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9 06:26: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司法理念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当前中美司法理念的对比
本文作者:董宏志袁野工作单位:吉林大学校长办公室
改革开放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经济大门,也同时成就了制度研究的新起点,我们不断地向西方学习制度建设、法律修订、机构设置,希望实现后发优势,用先进的制度来促进中国的发展,相信制度的落后是造成中国屈辱的罪魁祸首。但当我们为此孜孜以求,以为离模板——美国不远时,一个个案例却告诉我们“youarewrong”。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背后是一整套理念、文化支撑,这是制度设计和运行的原则。制度可以移植,制度背后的理念、逻辑却不可复制。司法制度是最能体现这种理念文化的,因为它表达出了国民对是非、真假、善恶的基本判断标准。当人们面对生命,对视死亡时,人心中深植的或者被理智掩盖的观念文化就会被激发出来,形成最本能、最原始的反应,所以本文中选取了两个比较有影响的刑事案例,希望从这粒水珠中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1中美司法理念的案例比较
1994年美国辛普森案引起全世界关注的“世纪大审判”。在刑事审判中,涉嫌杀妻的辛普森胜诉,因为证据被污染,程序不合法。在民事诉讼中,辛普森被判败诉,承担了巨额民事赔偿。与此相比,1998年河南“赵作海冤案”也引起了国人的极大关注。两个案例的背景并不一致,辛普森案发生在保守主义复兴,种族关系趋向紧张的90年代的美国,而且辛普森本人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体育、电影、广告三栖明星,是美国人心中的英雄。而赵作海只是一个当地村庄的“强人”,并不具备大量的社会资源,社会背景也很迥异。但抛却这些背景事实,根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两人都只是重大嫌疑人,有着杀人动机并有一定证据指证。一个是应该判刑而结果是无罪释放,一个是没有杀人却被判处死刑。如果辛普森案发生在中国,赵作海案发生在美国,也许引起的讨论和诧异会更大,甚至爆发群体性事件,可正是因为前者是在美国,后者在中国,虽然掀起讨论和谴责,但也自然而然地发生并被接受了,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探讨。
2中美司法理念的比较分析
本文无意于探讨中美司法制度在法律规定、机构设置、组织运行中的差异,亦无意于指点中美司法制度存在哪些缺陷才使得辛普森案件和赵作海案件引起来如此大的争议。任何文本制度、组织建设都是可以学习仿照的,但是移植不过来的是这些制度背后的理念,这些文化传统是深深根植于一个民族的心中,也深刻影响着这些文本制度的运行成效。在这两个案例中,我们能看到中美两国在司法理念层面上的种种差异。(1)中国以社会秩序为本位,美国以个人权利为本位。通过辛普森案,我们可以看到,“无罪假定”决定了检方和辩方从道义上是平等的,这也是因为美国将法律深深地植根于人权本位的理念之中,对于政府及其司法官员持不信任感,认为公民与政府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在中国,人们接受并认同以国家与社会秩序作为本位理念,强调社会对个人权利的干涉与调整,强调刑事法律作为维护社会法度与秩序的工具职能。社会本位主义在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上,主要表现为重视惩罚犯罪目的的实现。(2)中国注重追求个案正义,美国注意维护普遍正义。中国的司法裁判目标倾向于追求实质的个案正义。无论警方还是法庭,其着眼点在于本案的公平正义,力争让所有案情都真相大白,追究犯罪人所有刑事责任。美国的法律制度与司法裁判所注重的是普遍正义以及普遍正义指导下的个案正义,即所寻求的个案正义不是无限制和无条件的;当个案正义与普遍正义发生冲突时,为了坚持普遍正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个案正义。(3)中国注重实体公正目标,美国强调程序公正优先。“程序公正指的是过程的公正,即对于正义与否的判断不依赖个案的处理结果,而是以裁判的过程是否公正来评价司法活动公正与否。而实体公正则强调个案处理结果的公正性,即根据某些程序之外的标准来判定司法判决正义与否。”
检察司法理念及模式
本文作者:陈晓东工作单位: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检察院
从基本意义上讲,政策是指政治国家或社会公共组织为管理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指导方针和行动方案。〔1〕刑事政策就是国家和社会为预防犯罪、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而制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方案。它主要以刑事犯罪(包括违法行为)为对象;以打击、预防犯罪为基本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也即强调构成社会的个人和集团之间的调和、安定并促进社会的发展0〔2〕为目的;/刑事政策的首要的长期的使命是通过满足人身和财产安全需要以保障社会整体的和谐与延续0〔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将贯穿于包括刑事立法、执法等在内的所有环节,并适用于所有刑事侦查、检察及审判和执行活动。因此,它既可以体现于实体法的运用中,也可以体现在程序法的贯彻中,还可以二者兼具。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研究必将带来我们刑事法领域的一次革命,许多原有的检察司法理念将面临转变或被替代,并引入一些新理念;检察司法实践中的许多固有的做法都将面临重新梳理和遴选。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中的检察司法理念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凸显,犯罪浪潮汹涌而来,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尤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进入了一个严打时期。在这种严打的背景下,我国一直沿用着工具主义的法律观。但是随着理论的成熟,以及工具主义刑事法措施的收效渐微,人们逐步认识到在现有社会经济历史条件下,犯罪态势是不可能通过单纯的严打措施加以大幅度改变的。在对我国犯罪态势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目的决定手段,当我们确立了以和谐社会的理念作为刑事政策的终极价值时,法律的功能也应随之发生变化,法律不再是专政的工具,而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各种社会矛盾的化解器。正如我国学者陈兴良所言:/从政治理念上来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提倡是从专政的政治理念到治理的政治理念转变的结果。0〔4〕由此可见,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实现刑事司法理念的根本转变,是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势所必然,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应当强化以下司法理念:
(一)司法人性化
人性化司法的理念就是要重视人性、尊重人权。在执法中体现以人为本、保护人权是司法活动的目的和归宿,任何与人权相悖的司法理念都应受到坚决抵制和摒弃。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人权保护走过了一段坎坷的历程,个体人权遭到了漠视。虽然在2004年我国宪法修正案中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0这一重要宪法原则,但在检察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强调打击犯罪,忽视对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的保障等陈旧观念和做法。特别是在犯罪率不断上升,恶性刑事犯罪频发,社会方方面面强烈呼吁司法机关加大打击力度的情况下,不严格执法、不文明执法、漠视当事人权利的思维惯性则更为普遍。强调司法人性化的理念,这在一定意义上要求我们的司法工作实现从控制到服务的转型,逐渐将刑事司法过程视为一种服务,将当事人视为司法服务的对象。作为一种交换关系,服务提供者必须提供较高水平的服务才能吸引消费者。〔5〕强调对当事人和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主要是为了防止司法人员利用行使国家公权力的便利,侵犯个人正当合法的权利,影响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这种理念在检察实践中的贯彻,就是要求检察执法应以人为本,摒弃先入为主、有罪推定等执法理念,杜绝滥用职权、刑讯逼供等执法陋习。在诉讼中,不仅应充分尊重当事人与公民的人格尊严与权利,还应保障公民和当事人的权利最终得到有效救济,从而提高执法的正当性和信任度,避免执法游离民众意愿。
司法理念司法独立论文
[内容简介]我国当前正处于司法制度大变革的非常时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树立以司法独立为核心的现代司法理念,并使之贯穿于运行法律规则和构建法律制度过程的始终,是实现公正与效率这一永恒主题,维护社会秩序持续稳定,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历史选择和必然要求。
[关键字]现代司法理念,司法独立,司法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人治走向法治,由单一的专政转向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由贫穷落后发展到小康社会,由义务主导转向权利主导,那些不能反映司法职能特有性质和司法活动特有规律的传统司法观念将会逐渐退出司法制度的历史舞台,那些明显不适应新形势要求、违背客观规律的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也将遭遇巨变。时代的变革呼唤司法制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改革,而改革的基础就是要树立现代司法理念。
树立现代司法理念,首先应当知道何谓理念?所谓“理念”,实际上就是原理、信念或价值观。她是一种制度在构建和设计中内在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哲学基础,她是经过历史历练后价值选择的结果,指向某种特定的目标。理念具有特定的客观基础,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状决定的,而不是纯主观的、先天的和超然的东西;理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不是静止和一成不变的;理念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然的或普适的,理念应该能够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和活动得到反映和验证,具体化为一系列实证性的可考察的制度和实践,理念的合理性必须与具体的制度及其运作环境相结合才有真实的意义。具体制度是理念的惯常表现方式,而理念则在这种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运作中贯穿始终,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完善。每一个拥有思维的人都有理念,一个人在其行为中始终遵循的原则或信念、信仰,就是他们的个人理念。而一个制度的理念,则必须建立在若干人的集体智慧之上,是这个群体在围绕这个制度行为的过程中普遍遵循和奉行的原则和信仰。
现代司法理念即是如此。法官个人在审判活动中既需要通过自己的生活理念和学理知识进行事实判断和法律理解,又需要准确把握整个法官群体在运行法律规则和构建法律制度过程中所普遍遵循和奉行的现代司法理念。司法理念是指导司法制度设计和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主导价值观,也是对司法的功能、性质和应然模式的系统思考,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司法制度在设计中应该有系统成熟的理念作为基础,理论准备不足会导致立法的矛盾、混乱和缺乏可操作性;也会带来法律和制度的不稳定性;[1]其次,司法改革应当从理念的变革切入,但必须形成相对成熟的思考和共识,没有理论指导的改革将会反复无常,逻辑混乱,比如本文将探讨的司法独立问题与现行体制中的司法监督,就存在逻辑上的冲突;再次,理念的匮乏会导致信仰的危机,以往我国关于司法理念的论述,很多往往是以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方式出现的,表现为类似于“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之类的口号,并辅之以运动式的动员和推进。这种意识形态化的表述,往往把理念推向极端,一方面容易导向谬误,另一方面则掩盖了其内在的合理性,以至于极易招致同样意识形态化的反驳,使建立在正当性与合理性之上的理念研究失去了科学性的基础。口号在其热情鼓动之下,往往可能掩盖着一种片面性甚至错误,在矫枉过正的做法之后,有时会产生许多始料不及的危害。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口号这种特殊的话语形式往往张扬了一种强硬的语言暴力色彩,力图用斩钉截铁的语义和简洁短促的句式结构遮蔽所有的话语空间,将对话、讨论、质疑、辩驳等统统拒之门外。诚然,口号运用得当往往可以充分发挥其感召力和号召力,成为凝聚民心的话语磁场.然而,口号式的感性宣泄终究代替不了理性的思考和务实的实践,口号的泛滥或许会潜伏着一种非理性的灾难。法治口号往往成为主流法律意识的话语载体,甚至会拥有法治领域的话语霸权。”[2]
因此,在当前司法领域中各项具体的改革措施方兴未艾、加快司法改革步伐、实现司法公正之呼声日渐高涨之际,树立系统周密的现代司法理念,夯实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理论基础,为司法制度的设计和实际运作提供科学完善的价值观导向,就成为摆在所有致力于中国司法改革的法律人面前的瓶颈。
法官的司法理念探究
本文作者:李金国工作单位:贵州警官职业学院
从理论层面、法律层面和制度层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并将更多的目光关注在制度建设上。近年来,有的学者开始关注法律共同体的形成等研究,而研究的本身以及司法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司法公正。本文拟就法官的司法理念对司法公正的影响谈及一些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
法官依据什么断案?几乎一致的回答是依据法律。这个回答并没有错,但适用法律不是事实+法律=判决的简单公式,也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是有法可依,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可依的判决也时有发生。如何避免非理性因素对司法的恣意,确保司法公正,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肃课题。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个公认的法适用的基本原则作为起点,其成为我国公式化了的司法基本命题。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法律不是自动售货机,法官只需将事实这枚硬币投入即可得到所期望的货物。在司法实践中,确定事实的过程就非常艰难。作为案件的承办法官,首先具有的基本条件是:法官既不能是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也不能是证人。即便是当事人或证人,有些事实也由于认知等原因,无法完整地反映案件的全貌,因而在大多数案件中,司法实际上依据的是在法定范围内认可的并为一些证据所支持的事实,即法律事实而决定的。正如吉尔兹所说的,法律事实并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人为的,它们是根据证据法规则、法庭规则、判例汇编传统、辩护技巧、法官雄辩能力以及法律教育成规等诸如此类的事物而构设出来的,总之是社会的产物。[1]有学者称法律所要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的。因此,适用法律的前提是事实,如果确定事实在客观上不可能,则制定这种法律,不仅无法适用,而且会损害法律的权威。[2]也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所谓的以事实为依据,在诉讼中只是一种无限趋近的理想状态。[3]假定在事实已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那么怎样适用法律?法律的抽象性、概括性和一般性的特点,在具体而复杂的事实面前,它往往是粗略模糊或有缺陷漏洞的,因为,在白纸黑字规则与现实案件中时常不存在精确的对应关系,法官不仅要对案件事实作出解释,而且要对规则甚至规则所依据的原则或观念作出解释。[4]就特定纠纷而言,法官必须作出明确而具体的判决。因而,对所选择的法律进行理解、判断和解释,才将确信的事实纳入法律之中。应的、不偏不倚的、按图索骥的法律。据此,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家弗兰克(JeromeFrank)把案件的审理所适用的法律说成是由法官的个性决定的,他把每个法官独特的特点、性情、偏见、习惯等称之为法官的个性,他说:如果法官的个性是司法中的中枢因素,那么法律就可能要看审理某一具体案件的法官的个性而定。[5]他把法官的个性凌驾于法律至上,难免有些夸大,但法官的个性与其审理的案件所使用的法律和结果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在我国,人们的惯性思维是,只要法官品德高尚、公正廉明,案件就不会有错。正如有些学者所说的:特别是在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中,按照定义说来,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法院和检察院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们对它发现和确证事实的可能性和可靠性一直比较绝对。[6]政府是正义的象征,法官是正义的化身,这是千百年来由于司法资源被垄断造成的人们理想化的思维定势。法官审理案件,特别是我们所说的疑难案件,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依照如美国著名学者伯耳曼所说的法律信仰来断案,从而得出人们所认为合理的结论。法官的法与制定的法是有差距的,决不是原意主义者所说的不偏不倚。作为司法主体的法官,其个体的理念对案件的审理过程和结果有直接影响,由于这种理念存在个体的差异性,从而导致法律的不确定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同一行为得出不同的、甚至是迥异的法律评价。
二、司法理念及其形成
理念是西方思想史上非常重要而又非常古老的一个范畴。就理念一词的古希腊词源而论,是指见到的东西即形象。柏拉图排除这个词的感性意义,用它指称理智的对象。进而把理念看作是离开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7]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此后从亚里士多德到阿奎那,从康德到黑格尔都对理念有不同的哲学见解,他们把理念归结为思维中对某一对象的一种理想的、精神的普遍类型,这对研究司法理念无疑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司法理念是人们对司法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是司法实践中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和对法的价值的解读而形成的一种观念模式。司法理念有个体性、独立性、稳定性以及职业性等基本特点。在过去,我国大多数学者所关注的是法律理念,如宪法理念、民法理念、刑法理念,等等。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的启动,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司法理念的问题,即由关注书本上的法到行动中的法律(即活法)。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法律理念与司法理念混为一谈,它们存在于不同的范畴,司法理念与司法职业有密切联系,可以说,司法理念是司法中法律理念的彼岸。司法理念是社会实践与司法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与变迁深深地植根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中。在古代,伴随着司法实践的发端,中国历史上也形成过严明执法、刚正不阿等观念,也出现过象包拯、海瑞等主持公道的官吏,他们为世人所传颂。而他们所作的裁判并不是依法,仅仅是一种理念,甚至这种理念是道德而非法律。我国古代等级特权的法,在西方人看来不是法,而是破坏法律的法律。在不是法中得出公正的结果,这显然是一种悖论。他们依据的是内在的法而作出外在的判决。在近代,体现自由、平等、人权等基本精神的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出现,伴随而来的是司法公开、司法独立、司法中立等观念。到了现代,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民主等观念相继出现。不仅要求在理论层面、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得以体现,而且要求内化为司法个体的信念。所以,司法理念要通过长期的、各种形式的教育以及丰富的司法实践,从而形成法律思维定势和行为模式。
现代法官司法理念谈起论文
论文提要:司法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司法公正,这不仅需要反映人类理性和良知的优秀法律和健全的司法体制,同时要有一个高素质、高效率的司法群体去执行法律。只有维护法官职业的高尚性、法官的高素质性,才能够保障我们的社会主义法制顺利进行。所以,构筑法官职业道德体系便成为我们当代司法改革的重要课题,其成败也将直接影响到司法改革的成败。据此,本文以“中立、公正、独立、民主、效率、公开”的现代司法理念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浅析法官职业道德的定义及其存在的重大意义,并对构筑法官职业道德体系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其一,将职业道德的教育和监督作为形成职业道德约束机制的外部条件;其二,把法官自身修养看作形成职业道德约束机制的内在动力;其三,从体制保障方面进行维系。籍此,以期在推进国家的法治化进程中有所裨益。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顺利进行,法制建设推进司法改革,全国审判机关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探索司法改革的新途径,在司法改革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世界所瞩目,也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司法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司法公正,这就不仅需要反映人类理性和良知的优秀法律和健全的司法体制,更需要一个高素质、高效率的司法群体去执行法律。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法官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职业,他们代表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体现着人类的道德与良知。人们在评论法院和评价法官时,不仅是从法院整个审判工作,更是通过对法官言行举止的切身感受来了解和衡量。只有维护法官职业的高尚性、法官的高素质性,才能够保障我们的社会主义法制顺利进行。
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法官的形象显然与人们的期待有一定距离……看看最近两年的案件,也许我们能从中得到些启示:2003年法庭集体作假的案发1,还有那接连出现的法官集体腐败案2……
过去,我们对法官的政治思想教育从未间断,但对职业道德的教育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对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职责的职业道德建设抓得很不够;而法官的形象直接影响着法官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公信力,法官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关系到党和政府形象。所以,无论法官的法理水平多高、业务能力多强、审判经验多么丰富,对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都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国法治的司法理念探究
本文作者:张周飞夏炎工作单位:西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之历程,优越的法治制度是促进其迅速繁荣富强的重要力量和有力保障。而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这段充满变数的历程告诫我们,不推行社会主义法治,就不能很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因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步伐。在我国致力于引进西方现代司法制度的同时,由于在涉及一些形而上的概念时,缺乏对现代西方司法语境的实证性研究,使得人们对现代司法理念的了解也是不充分的[1]。法律制度及其所包含的司法理念,无不是建立在它所依赖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宗教、文化思想等之上的,而其中经济基础是决定性因素,宗教、文化、历史等是重要的影响性因素。这些舶来品是否适应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中国政治制度和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是评价这个/外来和尚0到底能不能念好经的决定因素。因而我国的司法理念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司法理念。
一、现代法学传统司法理念
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2]。而在从事这些司法活动的过程中,对司法人员有指导意义的观念上的事物就是司法理念。有的学者将其界定为:司法理念是指导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也是基于不同的价值观对司法的功能、性质和应然模式的系统思考。司法理念是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在司法体制、司法组织、司法程序中,并直接作用于司法人员,形成-行动中的法.即司法实践中的重要因素。现代法学,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孕育的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法学体系下的司法,是与立法、行政相对应的一项国家活动。它具有以下蕴含着相应司法理念的特征:1、独立性。司法的任务就是解决公民之间以及其与国家间的法律争端,从而消除社会不安因素,维护社会正义。为了公正有效地解决争端,司法就应该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只忠实于法律。2、终局性。终局性是现代司法的根本属性。一切纠纷,一旦进入司法程序,由司法机关依法做出生效的判决、裁定或决定,便应得到最终的解决或平息,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应再做处理,以维护法律的权威,维持社会关系的稳定。3、公正性。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和生命,也是司法工作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反应,是司法最基本的价值。司法的意义就在于合理公平地解决争端,如若不能达此目的,它将失去其历史作用而被人们所抛弃。司法公正主要由司法活动的公开性;审判人员的中立性;当事人地位的平等性;司法活动的合法性;案件处理的正确性等构成。4、效率性。刑法学之父贝卡利亚说过:/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0。如果欠缺相当的效率性,公民们将不能很直接的体会到司法给他们带来的公正。要做到真正的公正,就必须以司法的效率做保障。司法的效率性主要由司法机关的精简性;司法人员的专业性;权责的科学性和明确性;程序的简明性;期间的适度性和严格性;诉讼费用分担的合理性等构成。5、交涉性。法律适用离不开多方当事人的参与,司法者所做的裁判,必须是在受判决直接影响的有关各方参与下,通过提出证据并进行理性说服和辩论,以此为基础促进裁判的制作。此外,司法的惩罚功能、调整功能、保障功能、服务功能以及教育功能也都蕴含和体现着现代司法理念。
二、我国司法理念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司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而要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司法理念,就要掌握其所产生的土壤,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总结过去的实践经验教训,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新的历史发展,是人类法治文明的创新和升华。同志在总结党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党的十七大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创造性的概念载入历史性文件。这种探索是从价值基础及治国理念层面提出的,具有全局性与根本性。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治国理政的根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必须贯彻良法治国、人民主权、法律权威、法律平等、依法办事和权力制约原则,要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精华,更要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既要防止/言必称西方0的倾向,也要防止/人治0的流毒。执法为民是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0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法治建设中的表现,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古往今来,所有法学家与法律家都反复强调法律公正的内在联系,甚至把法律看成是公正的化身。但公平正义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正义与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真正做到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公平正义。在现阶段,它要求在持公平正义的理念中,做到合法合理、平等对待、及时有效、公正执法。服务大局,就是正确认识法治与经济、法治与国家、法治与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始终处于党的领导之下,从思想到行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切实做到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法律。必须明确:离开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法治。
我国特色的司法理念探索
本文作者:王道彬工作单位:四川资中县检察院
司法理念,是指国家司法主体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开展司法活动中形成的理论化观念,是对司法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等重大问题的系统化认识和反映。作为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司法活动之中,并直接作用于司法主体,是影响司法实践的内在动力。实践证明,树立正确的、符合本国基本国情的司法理念,对于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树立司法权威、发扬司法民主以及推进司法改革创新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一、中国司法理念的变迁及现状
纵观我国的法制发展史,在古代没有司法的概念,司法一词是清朝末年从西方引进的。然而,亘古至今,我国的司法活动就没有停止过,随之相伴的司法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经历了从“明德慎罚”、“德主刑辅”到“明刑弼教”,从“无讼即德”到“重义轻利”的转变。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才迈开了坚实而重要的步伐,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理念。建国初期,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基本原理与新中国的政权和法制建设相结合,提出并实施“民主建国”。从根本上讲,这一时期的法律是巩固新生政权,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重在打击反革命、反人民的敌对分子,司法理念主要体现为法律工具主义价值观。1957年下半年,我国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右运动,此前法制建设所取得的一些成果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法律完全被最高指示和政策取代,公检法合署办公,司法体制被破坏。这一阶段的法律成为一种摆设,法律虚无主义思潮大行其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对历史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社会主义建设是非得失的标准,创造性地阐释了一系列具体而明确的法治思想,要求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司法建设已开始向现代化转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1999年更是将其写入宪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并以此为统领,在总结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和阐明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我国走向了“法律至上”的法治道路,司法理念实现了从工具论到至上论的飞跃,标志着司法建设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中国特色司法理念的不足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各项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法制建设更是突飞猛进,进一步科学化、民主化,司法理念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然而,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让我们感到一丝忧虑。
司法理念的内涵及定位综述
本文作者:金立槟工作单位: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中国的司法改革走到今天,已不仅仅是司法制度、司法体制革新的问题。由于缺乏法理学意义上足够的理论支持,各种具体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不能从本质上改观中国的司法现状。正如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指出:只有在司法理念上有所突破,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才能落实。司法理念是支撑司法制度,形成法官思维方式,建构法官职业道德,推动司法改革的理论基石和原动力。因此,探析司法理念,构建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司法理念是法理学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影响我国司法改革成效的本质性因素。理念一词具有较深的词源,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理念是西方哲学史和思想史上非常重要而又古老的范畴。司法理念作为一种法哲学属于实践理性。在法律适用的语境中,司法理念是司法主体对与司法相关的法律制度及其运行状况所持有的理性原则和观念。那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的司法理念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现代司法理念是司法主体在对司法过程进行价值判断,认识司法客观规律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科学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基本原则和观念。
一、现代司法理念的内容
现代司法理念的基本内容学界观点纷纭。究竟哪些符合国际社会公认同时又适恰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需要?笔者认为,肖扬院长在分析当代司法制度与实践特征上提出的中立平等透明公正高效独立文明的现代司法理念,准确地反映了当代司法理念的共识,具有普遍性。在小康社会建设阶段,现代司法理念至少应有以下的内容:11司法独立。司法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司法公正,而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保障是司法独立。对于司法独立及其制度形态这样一种外来法律文化,我国法律中有相应的传承。1954年宪法第78条规定: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现行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宪法13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可见,第一,我国司法权包括审判权和检察权,司法独立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进行司法活动。由于我国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基础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立法权领导之下的行政权、司法权,因此与西方国家建立在三权分立体制上的司法独立有明显的差异。第二,国际通行的司法独立包括双重含义,即法院审判独立和法官个人独立两个方面,我国法律强调法院、检察院作为一个整体独立行使职权。法官、检察官没有独立的职业人格。因此,笔者认为正是这一传承中的变异,造成我国司法运行中的制度性缺陷,司法独立的理念存在制度障碍。因此,在现行政治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对于实现司法独立而言最重要的是两点:首先,是确保司法的权威,减少法律程序外的监督和对司法活动的掣肘;其次,是确立司法官的身份保障制度,最终实现法官的独立审判。21司法中立。司法中立的理念是人类对司法职能的本质性认识,是一种重要的司法理念的内容,是从司法机构与其他国家机构、社会关系的角度对司法客观规律的描述。具体是指在各种国家权力之间、各种社会关系主体(通常指相对于国家的其他主体)之间发生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纠纷中,国家设置一种居中裁判的角色依法解决纠纷,而这种角色就是国家的司法职能。司法中立是当代司法制度中立性的反映,它要求法官如体育裁判一样居中裁判,不偏不倚地对待原被告和控辩双方。31程序正义。在这些年的司法实践中程序正义经历了一个认识和探索的过程。首先是从重实体、轻程序到实体与程序并重,因为程序公正是看得见的正义,没有公正的程序,或者程序得不到严格遵循,即使做到了实体公正,也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和猜测。程序本身也直接体现出民主、法治、人权和文明的精神,不依附于实现实体公正而存在,它本身就是社会正义的一种重要内容。当前,根据当事人能力及国情,程序正义的要求主要是必须保证当事人平等的诉讼权利;在现阶段应尽量缩短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个体公正与社会公正的差距。程序正义理念有利于合理分配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权利与责任,但必须与法院自身利益严格区别开来。41司法消极和司法被动。任何公权力都有天然扩张的倾向。而司法中立的一个必然结果是要求裁判者在司法过程始终处于消极和被动的地位。正所谓:不告不理。目前,社会对司法机制寄予了过高的期待,但对诉讼自身的局限性及其供需失衡的问题却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同时,社会中原有的纠纷解决机制或者受到轻视,或者机能老化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状况,不能有效地分担诉讼的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采取了逐年加大对法院的投入,以增加司法资源来应对需求增长的发展战略,除了少数涉及政策性的敏感案件外,法院原则上对民事案件不加限制。简易程序之所以受到重视,主要是基于对扩大司法和诉讼机制的利用,把纠纷解决集中于法院的基本思路。应该承认,诉讼的增长和对法院的积极利用,对于适应市场经济,改变社会调整机制以及社会主体的行为方式和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超过实际可能性的高速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司法质量的提高,粗放司法的状态因此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51司法透明。司法透明是司法民主的重要体现,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前提。根据WTO的透明度原则,司法透明首先是指各国与司法制度相关的法律文件以及司法判决必须要公布;其次指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审理和判决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应实行公开审判制度,允许公众参与审判过程的旁听;最后司法透明还指司法行为要接受社会的监督,立法机关、新闻媒体、法学专家教授、律师和人民大众均可以对生效的司法判决展开评论。司法透明的核心是反对秘密审判。61司法文明。司法活动方式与表现是否文明,直接影响着司法的公信力。建设社会主义司法文明,需要多视角、全方位的整体推进。要树立司法文明的理念,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清除不适合、阻碍司法文明的陈旧思想观念;要建设司法制度文明,立足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旨在保障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建立司法体制的文明,按照十六大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促进司法主体的文明,提高司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要推进司法行为的文明,规范司法行为,努力实现对合法权益的全面保护。
二、现代司法理念的价值
现代司法理念的内容事实上蕴涵着现代司法理念的价值。现代司法理念确立的终极目的就在于体现司法过程的价值,即公正(正义)、利益、民主、自由和平等。从法的价值内容出发,司法理念的价值更具体,更直观。11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现代司法的根本价值理念,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公正就是司法的化身,是司法生命力之所在,在现代法治国家司法一词本身就具有公平正义的含义。程序公正的基本价值体现在:(1)公正的司法程序通过限制程序参与者(主要是裁判者和侦控机关)的恣意妄为,充分调动控辩双方的积极性收集调查证据,在最大限度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基础上适用实体法,从而形成公正的诉讼结果;(2)公正程序通过审理过程、判决理由和判决书的公开,通过旁听、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等方式克服现代剧场式司法的空间局限性,通过普通公民民主参与司法决策等方式使裁决结果获得当事人及社会公众的认可;(3)程序公正使裁判结果具备合理的可接受性。在例行或简单案件中,程序公正的这一价值难以体现,因为例行案件中,事实清楚,是非分明,证据也充分。但是在疑难、复杂案件中,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下,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得以彰显,原因在于,公正的诉讼程序通过赋予控辩双方平等的证据收集权,在公开的法庭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通过控辩双方承担证明责任和各方参与者能够得到平等对待和平等地参与机会等诉讼机制保障了裁判结果的权威性,化解了诉讼参与者对案件真相没有查明的不满情绪,增强了诉讼参与者,尤其是当事人对判决的可接受性。21司法主体的价值。所谓司法主体价值,是指在司法制度的设计和运行中,应当尊重涉讼公民人格尊严,维护其基本的人身权利和意志自由,即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诉讼之主体而非司法活动处置对象的客体这样一种司法价值观。在刑事司法中,主体性价值理念要求刑事司法不再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看成单纯的客体、司法的奴隶,而将其提高到一个自由的、自我决定的地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生命、自由、财产、隐私等基本权利受到以宪法为核心的司法程序的严格保护。在具体的司法程序设计中,由于刑事诉讼本身基于追诉犯罪需要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客观上导致了嫌疑人、被告人在程序法上处于受追诉的地位,其权利和自由通常受到一定限制,无法或不能充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基于此,司法的主体价值理念要求确立无罪推定、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赋予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律师辩护权等制度予以保障被追诉人的主体地位。在民事司法中,司法主体价值理念要求:诉讼参与者作为主体的人之尊严、意志和行动自由受到尊重;司法制度作为一种公共性制度资源,其设计和运行应降低当事人的司法成本,如收费低廉,广开司法之门,使需要利用这一资源的主体能够便利有效地接近法院,即所谓接近正义;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导和支配诉讼开始、进程和结束。31司法效率。效率的基本含义是指一定投入与产出之比。效率是任何一种制度安排及其运行不可或缺的考虑要素之一,司法活动的诸多基本价值如实体公正和诉讼权利保障等,只有通过高效率的司法制度才能实现。因此,现代司法总是在力求高效率中优化各种制度设计。效率在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作用在于:对于国家而言,高效率的司法体系无疑可节约大量成本用于其他事业;司法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社会公众在利用这一资源时希望能尽快从讼累中解脱出来及早获得正义,因为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
司法理念的变革与创新
本文作者:耿文杰工作单位: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司法理念是司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现代司法理念体现在司法体制、司法组织、司法程序中,并直接作用于司法人员,成为司法实践的重要因素,其意义在于:司法改革首先是理念的变革,没有相对成熟的理念指导,容易导致改革的盲目性;司法制度在设计中应该有系统成熟的理念作为基础,理论准备不足会带来制度的不稳定性。回顾我国司法理念的变迁,对我们今天树立现代司法理念,推进司法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中国古代的司法理念
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有着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家国一体化的集权体制、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构成了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超稳定结构。它给我们留下的是各种各样的封建主义文化遗产。在法律制度方面最典型的是,以人治为核心的德主刑辅的治国理论,立法、行政、司法合一的专制体制,刑民不分的法律体系,刑不上大夫的刑罚制度,以义务为本位的法律观念,惧讼、厌讼的民众法律心理。11德主刑辅的司法理念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法律思想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法律思想是在德主刑辅,明刑弼教和出礼入刑等原则下实行儒法合流的。孔子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汉代的贾谊也认为,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角;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衰。[2]这种法律理念强调道德教化作用为主,法律强制为辅,主张礼治、德治、人治,从而轻视法律的作用,受这种法律理念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一种专制的状态。21无讼即德的司法理念中国古代的国家统治者始终将法律看成是统治和镇压老百姓的工具,而法即刑这一思想是促成这种观念形成与加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将无讼看成一种最佳的社会状态,无讼即德,甚至形成了贱讼观,有代表性的论述即夫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群者也。行须臾之怒而斗,终身之祸,然乃为之,是忘其身者也;家室离散,亲戚被戮,然乃为之,是忘其亲者也;群上之所至恶,刑法之所大禁,然乃犯之,是忘君也。[3]这样的一种法律观念使老百姓不愿或不敢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进而导致中国古代社会权利意识的普遍淡薄,维权意识基本为零。31重义轻利的司法理念义和利,孰轻孰重?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这是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虽然有主张重利轻义的观点,如法家,但儒家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儒家的主张是重义轻利,对后世影响深远。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以农为本成了社会成员生存的必要条件。儒家和古代统治者认识到这一社会环境后,推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由此,轻利的价值观逐渐形成,荀子说,工商众而国贫,汉代贾谊说,背本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儒家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又促成了重义价值观的形成。于是,重义轻利就成了中国传统法律理念的一部分。到了近代,在西方思想影响下,中国也曾出现过呼唤民主和法治的思潮,由于缺乏经济基础和社会变革的支持,在中国始终未建立起现代意义的法律制度。
二、新中国建立后司法理念的不断发展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向法制现代化迈开了重要的步伐。但是,因种种原因一度导致了法律虚无主义思潮泛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展开的中国社会变革,实际上是要完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也呈现出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由于文化传统和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带有自己明显的特色。2世纪7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时,国家领导人就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治国方针,经过近2年的时间,发展到1999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的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中国领导人和全国人民对民主法制认识不断提高与成熟的产物,也与法学理论界的贡献分不开,而司法理念的引导与指引作用尤其突出。在7年代末,中国主要从十年动乱的历史教训来认识加强法制的必要性。之所以发生并持续十年之久,重要原因之一是长期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遗毒仍然是不容易肃清的,种种历史原因又使我们没有能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或者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应有的权威。邓小平曾从制度和个人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精辟论述了不切实加强民主政治的历史教训,指出,,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4]改革不可逆转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旧体制的弊端,开放则使人们认识到法制不完善带来的经济壁垒和对市场经济之危害。虽然中国要真正成为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仍有各种现实阻力和不可预见的阻力,虽然中国历史上缺乏民主法制传统,但向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现代司法理念的种子已经播下,长成法治的参天大树是指日可待。
世贸与司法理念的创新
本文作者:陶月娥工作单位: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21年11月1日,WTO第4届部长级会议在多哈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WTO的决定。WTO不仅是一个国际经济组织,其规则还是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加入世贸后,严格遵守及执行协议所规定的规则是我国承诺及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指出:抓紧做好入世前的各项审判工作,尽快实现我国审判工作与WTO规则相衔接,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可见,司法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但他同时又指出: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司法体制改革任务,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加强司法理念建设和创新,,,只有在司法理念上有所突破,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才能落实。[1]因此加入WTO后,首先须面对的不是急于掌握并运用WTO的具体规则,而是应在宏观上加强、调整与提高对某些基本法律思想、观点及法律心理的认识,即要以现代司法理念更新旧有的某些思维,以适应并融合在WTO这个先进意识框架之内。
一、加入WTO要求司法理念的更新
所谓司法理念是指指导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加强、调整与提高是基于不同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或文化传统)对司法的功能、性质和应然模式的系统思考。司法理念是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司法体制、司法组织、司法程序中,并直接作用于司法人员,形成行动中的法,是指导司法实践的重要因素。[2]由于各国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以及司法制度设计的不同,司法理念还有地域与国别的差异。法律发展的统一化(或趋同化)和民族性并行不悖是其21世纪发展的重要趋势,尤其是WTO规则的普遍适用,将更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必然促使各国为解决共同的国际经济问题而加强在法律层面上的合作。世界法律的法律趋同化,即它们之间相互吸收、借鉴、移植,甚至雷同乃至统一的现象将日益明显,司法作为市场经济秩序的保护神和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相应地也会有趋同化的特征。司法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呈现趋同化或统一化的趋势,形成某些宏观的共识,从而确立并不断加强其普遍性,这将是必然的。
二、需更新的司法理念之基本构成
肖扬院长在分析当代司法制度与实践整体的特征上提出中立、平等、透明、公正、高效、独立、文明的现代司法理念,准确地反映了当代司法理念的共识,具有普遍性。可见,现代司法理念应包括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