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救助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9 05:36: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司法救助制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司法救助制度

司法救助制度探究论文

【内容提要】司法救助制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的司法救助存在缺陷,要解决司法救助制度的缺陷使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就必须对司法救助制度进行重构,从立法上、成本上、内涵的扩展上、适用条件和程序设计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关键词】司法救助和谐社会重构

引言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素,司法救助对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重申,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把“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十一五”计划的重要目标。党的执政理念实现了由追求社会稳定到追求社会和谐的重大转变,建设和谐社会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其根本职责就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它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又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2007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因此,在和谐社会目标下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刻不容缓,通过对现行司法救助制度缺陷的分析,探析寻求解决的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正辩:司法救助制度与和谐社会

司法救助(AccesstoJustice)是世界各国目前普遍实行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也是社会民主和法制进步的表现。司法救助,又称诉讼救助(AssistanceJudiciaye,Armenrecht),有的学者称之为诉讼费用豁免制度(IntitutionofExemptionfromCosts),或用早先的术语来说叫“穷人规范”(PoorLaw,PoorPersonsRules)。(1)司法救助是随着欧美市场经济福利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最早产生于英国。据考证,一种相当原始的获得司法程序上的公正的权利可追溯到15世纪的英格兰,苏格兰,还一度创立了穷人登记册,在册者若提起诉讼,则可免费得到法律顾问和人帮助。(2)对于穷人、弱者的诉讼救助,始终是该制度的核心内容。经过多年的发展,欧美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对救助对象、范围、主体等作出具体规定,有力地保护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查看全文

司法救助制度思考建议论文

内容提要:司法救助制度是司法机关保障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能够通过诉讼程序维护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的一项制度,它是司法机关对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一种诉讼制度上的保障。针对司法救助的性质和内容,本文中所说的司法机关主要是人民法院。目前,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法律规定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此规定中司法救助的内容仅限于民事、行政案件中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实践证明,现有的法律规定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实中司法的需要。因此,在我国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司法救助制度实属急需。本文试就司法救助制度的现状和进一步完善予以初步探讨。

一、司法救助制度的现状

(一)现有的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有关司法救助的规定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是200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

按照此规定第二条的定义: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对于民事、行政案件中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实行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

当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⑴。当事人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⑵当事人追索养老金、社会保险金、劳动报酬而生活确实困难的;⑶当事人为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的受害人,追索医疗费用和物质赔偿,本人确实生活困难的;⑷当事人为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孤儿或者农村“五保户”的;⑸当事人为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的;⑹当事人为国家规定的优抚对象,生活困难的;⑺当事人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领取失业救济金,无其他收入,生活困难的;⑻当事人因自然灾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国家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⑼当事人起诉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农民履行义务,生活困难的;⑽当事人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的;⑾当事人为福利院、孤儿院、敬老院、优抚医院、精神病院、SOS儿童村等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单位和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福利企业的。

查看全文

和谐社会下司法救助制度论文

【内容提要】司法救助制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的司法救助存在缺陷,要解决司法救助制度的缺陷使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就必须对司法救助制度进行重构,从立法上、成本上、内涵的扩展上、适用条件和程序设计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关键词】司法救助和谐社会重构

引言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素,司法救助对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重申,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把“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十一五”计划的重要目标。党的执政理念实现了由追求社会稳定到追求社会和谐的重大转变,建设和谐社会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其根本职责就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它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又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2007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因此,在和谐社会目标下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刻不容缓,通过对现行司法救助制度缺陷的分析,探析寻求解决的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正辩:司法救助制度与和谐社会

司法救助(AccesstoJustice)是世界各国目前普遍实行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也是社会民主和法制进步的表现。司法救助,又称诉讼救助(AssistanceJudiciaye,Armenrecht),有的学者称之为诉讼费用豁免制度(IntitutionofExemptionfromCosts),或用早先的术语来说叫“穷人规范”(PoorLaw,PoorPersonsRules)。(1)司法救助是随着欧美市场经济福利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最早产生于英国。据考证,一种相当原始的获得司法程序上的公正的权利可追溯到15世纪的英格兰,苏格兰,还一度创立了穷人登记册,在册者若提起诉讼,则可免费得到法律顾问和人帮助。(2)对于穷人、弱者的诉讼救助,始终是该制度的核心内容。经过多年的发展,欧美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对救助对象、范围、主体等作出具体规定,有力地保护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查看全文

司法救助制度不足以及组建

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补充规定》第4条第2款正式提出了“司法救助”的概念。200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并于2005年4月5日修订的《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首次对我国司法救助的概念、范围和条件、申请、缓交期限、减交比例及申请审批等作了原则性规定,该《规定》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确立。2006年12月19日国务院颁布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六章专章规定了司法救助的主体、条件等内容,其中对缓、减、免诉讼费用分别规定了具体的适用情形。但该制度在现实适用运行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

1、缺乏统一完整的立法规定。《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而《办法》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均仅限于民事、行政诉讼,而不包括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国家赔偿诉讼,没有制定统一的司法救助法,难以全面对司法救助制度进行规范和设计。

2、司法救助范围过于狭窄,而且存在随意扩大和缩小的倾向。《规定》及《办法》采取列举式规定,很难穷尽,而且审判实践中,经常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司法救助范围被扩大;二是司法救助范围被缩小。

3、司法救助的内容规定不具体。首先,申请减免交诉讼费用是否包括证人、鉴定人、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生活费、住宿费和误工补贴没有规定;其次,再审案件、支付令案件、执行案件的当事人可否申请司法救助无规定;再次,救助内容只有缓、减、免诉讼费用,没有规定其他救助内容,明显过于单一。

4、司法救助条件规定不科学。《规定》第二条以“经济确有困难”、《办法》第四十四条以“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作为救助条件,但没有规定具体的标准。而“经济确有困难”在实务中很难界定和把握,没有具体标准可比对,导致司法救助随意性较大。

5、司法救助主体规定不明确。营利性法人和外国国民是否属司法救助主体规定不明确。

查看全文

司法救助问题对策论文

摘要

2000年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使我国的司法救助制度大大向前迈进一步。按照《规定》,审判机关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通过对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实行诉讼费用的减交、缓交、免交的救济措施,使其能正常地行使诉讼权利,最终保护自身实体权利,从而实现了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经济困难交不起诉讼费的群众打得起官司”的郑重承诺,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但在审判实践中,司法救助仍存在一些有待补充和完善的问题。笔者,就现行民事司法救助制度及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谈下自已的浅见,恳请老师予以斧正。

关键词:民事司法救助问题对策

司法救助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审判机关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通过对当事人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用的救济措施,减轻或者免除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的负担,保证其能够正常参加诉讼,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一、我国现行司法救助制度

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贫弱群体”,在法律诉讼中,这一“贫弱群体”常常因为经济上的“贫弱”,造成诉讼地位的“弱势”。有理,却没钱打官司,在各国建立起法律援助体系以前,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诉讼活动原本是不收费的。20世纪80年代根据法律规定收取诉讼费用后,人民法院也积极推行了一些司法救助措施,使一些经济困难的当事人一样可以平等地用诉讼手段保护自已的合法权利。但是由于这项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在执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好转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有理,却没钱打官司,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了群众的强烈反映。

查看全文

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工作探析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凸显、各类违法犯罪激增。一些违法犯罪案件,由于被告人自身经济能力不足或者案件本身尚未侦破等原因,导致被害人无法及时有效获得赔偿的情况时有发生。当今法治社会,法律强调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的保护,但被害人等当事人因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致使其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更应该成为司法机关保护的对象。对上述当事人,由国家给予适当救助,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可谓雪中送炭、扶危济困。对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检察机关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法律依据

2009年3月9日,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为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2014年1月17日,中央政法委、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该意见明确规定,救助对象不再局限于刑事被害人,同时涵盖举报人、证人、鉴定人、申请执行人、民事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和涉法涉诉信访人。救助方式从单一的支付救助金,调整为支付救助金为主要方式,并与思想疏导、宣传教育相结合,与法律援助、诉讼救济相配套,与其他社会救助相衔接。2016年8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试行)》。同年12月8日,天津市检察院出台《天津市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办法(试行)》。上述两个制度具体规定了检察机关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原则、范围、救助方式和标准、救助程序等内容,为检察机关开展该项工作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天津市检察机关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基本情况

(一)救助案由集中化。从近五年天津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国家司法救助案件来看,救助案由主要集中在交通肇事罪、故意伤害罪、性侵类犯罪和经济类犯罪,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未成年被害人救助案件中,首要原案案由为性侵类犯罪。(二)启动方式并重化。从启动方式来看,从依申请救助为主逐渐过渡到依申请救助和依职权救助并重。在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控申处的领导下,各级检察机关控申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沟通协调机制逐步建立,依职权申请的司法救助案件有所增加。(三)救助模式多元化。救助模式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从传统的经济救助模式,发展到以经济救助为主,同时辅以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社会帮扶、联动救助,有助于实现服务保障民生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双赢”。(四)总体数据增长化。表1:天津市检察机关2013-2017年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情况统计天津市检察机关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从救助案件数、救助人数、救助金额数上大体呈现逐年上涨趋势。尤其是2017年,较前四年有比较明显的涨幅。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配套制度的出台,为检察机关开展司法救助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控申处领导和负责同志对各分院和基层院的司法救助工作给予了较大的指导和支持,让各分院和基层院控申部门在开展这项工作时,能够在摸索中较为顺利地前进。

三、检察机关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面临困境及原因分析

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现状与思考

摘要:国家司法救助制度能够切实有效地改善司法救助申请人的现实急迫困难,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但针对未成年人的司法救助相关制度、规范还有待完善。本文以S省C市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意图阐述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司法救助;未成年人;标准

一、对未成年人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概况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以来,C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执行该项制度,主动出击、积极作为,注重权利保障,体现司法人文关怀,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以来,C市检察机关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外来人口保障等相关举措,针对C市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加这一现实情况,着力加大对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关怀力度和对司法救助案件中未成年申请人的救助力度。2014年至2017年,C市检察机关共办理针对未成年人的国家司法救助案件101件,救助人数为101人,仅2017年的救助人数就达到43人。近年来,未成年救助对象的范围主要包括:1.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重伤或者严重残疾,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没有赔偿能力,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2.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死,依靠其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没有赔偿能力,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3.未成年人的抚养人因遭受民事侵权行为造成身体伤害,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原案涉及的罪名主要包括:1.强奸罪,2.抢劫罪,3.猥亵儿童罪,4.故意伤害罪,5.故意杀人罪,6.交通肇事罪。C市检察机关办理的未成年国家司法救助案件中,针对未成年人遭受性侵进行司法救助的案件数量为42件,其中36件原案涉嫌罪名为强奸罪,剩余6件原案涉嫌罪名为猥亵儿童罪,其中一件受害人为男童。针对未成年人遭受抢劫进行司法救助的案件数量为5件;针对未成年人遭受故意伤害进行司法救助的案件数量为10件;针对未成年人的抚养人因遭受民事侵权造成身体伤害,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而进行司法救助的案件数量为2件,;针对未成年人遭受交通肇事进行司法救助的案件数量为11件;其余31件均是因被害人遭受刑事案件侵害死亡或受重伤,其抚养的未成年人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导致生活困难而进行的司法救助案件。未成年人国家司法救助案的救助方式。针对未成年人的救助方式以发放司法救助金为主,但受于身心发展阶段所限,单纯的经济救助往往不能抚平所受伤痕,容易长时间陷于负面情绪、产生极端表现。C市检察机关针对这一情况,主动联合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对未成年被害人及时主动采取心理干预措施,矫正心理偏差,同时根据具体情况与民政、教育、司法等部门沟通协调,将司法救助、行政帮助和社会援助有机结合,最大程度保护未成年被害人合法权益。

二、针对未成年人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当事人对国家司法救助不了解。在实际工作中,检察机关往往要主动去调查了解,发现被害人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告知其可以申请国家司法救助,方可启动相关程序,事多人少矛盾较为突出。有部分当事人对国家司法救助政策存在误解,认为接受了国家的司法救助就会减轻对嫌疑人的处罚,对司法救助采取抗拒的态度,还有部分当事人将国家司法救助理解为国家赔偿,认为救助金额不得低于其所受损失,从而出现了缠纺闹访的情形。(二)C市辖区内,各区(市)、县院救助资金拨付额度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各区(市)县院司法救助金的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拨付,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财政收入差距,必然在救助资金的拨付金额中得到体现。例如:2017年度,C市范围内,最低司法救助金预算额度为5万元,最高司法救助金预算额度为20万元。由于财政拨付金额不统一带来的影响,必然在司法救助案件中反映出“同案不同额”的现实情况。(三)C市辖区内,各区(市)、县院司法救助案件最终审批权不同造成救助标准不同。目前,C市检察院和大部分区县院已实现司法救助金额预拨到院、自主审批,但剩余部分区县院的最终审批权在当地政法委或由政法委、司法局、财政局联合审批。例如:某区县联合审批部门要求当地司法救助标准每人不得超过0.3万元;某区县院办理的司法救助案件经当地政法委审批后,当地财政局以无预留资金为由迟迟未能拨付。(四)尚未专门出台统一针对未成年人的司法救助标准和救助程序在制度层面上,我国有关未成年人司法救助的做法大都源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针对未成年人的司法救助方式主要体现为法律援助,没有针对开展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制定专门性法律、法规。C市检察机关在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的司法救助案件中,多以本辖区内办理同类司法救助案件为参考,对于未成年人实施的心理抚慰大多也是遵循一些经验做法,未建立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相对统一的司法救助标准和救助工作流程,没有形成体系,没有建立相应的规范制度加以保障。(五)法律援助体系与司法救助体系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虽然所体现的司法属性基本相同,但法律援助更多倾向于未成年人诉讼权益的保护,而司法救助更多关注被害人的身体康复和社会创伤修复,针对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实施主体、适用范围以及审查程序等都不尽相同,由于缺乏相应的衔接渠道,使该两种制度未能形成合力,未能发挥其1+1>2的整体效果,造成双方不能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都造成了一定的梗阻。

查看全文

民事司法救助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

摘要

2000年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使我国的司法救助制度大大向前迈进一步。按照《规定》,审判机关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通过对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实行诉讼费用的减交、缓交、免交的救济措施,使其能正常地行使诉讼权利,最终保护自身实体权利,从而实现了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经济困难交不起诉讼费的群众打得起官司”的郑重承诺,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但在审判实践中,司法救助仍存在一些有待补充和完善的问题。笔者,就现行民事司法救助制度及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谈下自已的浅见,恳请老师予以斧正。

关键词:民事司法救助问题对策

司法救助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审判机关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通过对当事人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用的救济措施,减轻或者免除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的负担,保证其能够正常参加诉讼,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一、我国现行司法救助制度

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贫弱群体”,在法律诉讼中,这一“贫弱群体”常常因为经济上的“贫弱”,造成诉讼地位的“弱势”。有理,却没钱打官司,在各国建立起法律援助体系以前,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诉讼活动原本是不收费的。20世纪80年代根据法律规定收取诉讼费用后,人民法院也积极推行了一些司法救助措施,使一些经济困难的当事人一样可以平等地用诉讼手段保护自已的合法权利。但是由于这项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在执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好转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有理,却没钱打官司,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了群众的强烈反映。

查看全文

司法救助现状及对策

检察机关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受刑事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的当事人采取的一种辅助性救济措施。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制度,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一项制度,也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细胞之一。该制度最早起源于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早在2007年刑事申诉检察工作要点中首次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点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机制”。2009年中央八部委出台了《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标致着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全面推开。到2016年出台了《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试行)》,标致着检察机关在过去刑事被害人救助探索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司法救助制度。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越来越多的矛盾以案件形式进入司法领域,一些刑事犯罪案件、民事侵权案件,因案件无法侦破、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或赔偿能力不足,致使受害人及其近亲属依法得不到有效赔偿,生活陷入困境的情况不断增多。有的由此引发当事人反复申诉上访甚至酿成极端事件,损害了当事人合法权益,损害了司法权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司法救助,将对受到侵害但无法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由国家给予适当经济资助,帮助他们摆脱生活困境,既彰显党的民生关怀,又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司法的权威和公信。近年,我院司法救助工作在市院和县委的领导下,逐年提升,成效日益显著,解决了一些急需救助人员的困难,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提升了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和为民形象。但在工作实践中,依然还存在一些影响司法救助作用发挥的问题。笔者现就我院司法救助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初步探索的对策建议。

一、我院司法救助的基本情况

2015年以来我院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9件9人,发放司法救助资金7.9万元,其中2015年救助2人、2016年救助3人、2017年救助4人。9人中有4人因刑事案件死亡(其中有3人因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死亡);有2人因刑事案件致使财产遭受损失;有2人因刑事案件致使精神和身体受到伤害;有1人因民事侵权行为造成人身伤害。上述9人均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因案件的发生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二、司法救助存在的问题

(一)启动救助的方式单一。办理的9起司法救助案件,均是我院依职权发现的,无当事人主动申请救助的案件。存在上述问题,最主要是办案部门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对被害人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掌握不全面,或未告知有可能需要救助的当事人有申请司法救助的权利;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在司法救助宣传的力度上不够,致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当事人根本不知道还可以通过司法救助的途径来寻求帮助。(二)内部配合协作不够。院各业务部门因职能不同,对司法救助工作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由于牵头司法救助工作的控申部门不直接办案,往往需要办案部门在办案过程中对发现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线索及时移送给控申部门。由于信息不对等,有时会出现案件承办人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未告知控申部门,控申部门不能及时甚至未能掌握该救助线索,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被遗漏的情况。(三)救助资金审批周期过长。检察院从启动救助程序一直到救助金拨付到位,往往需要经过审核救助对象条件是否符合、实地调查、询问当事人、制作报告、领导审批、报县委政法委审批、财政拨付审批、财政拨付、发放等一系列手续。当然必要的救助审核是必须的,是确保司法救助工作公平公正的必然要求。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出现财政拨付审批及拨付不及时的问题,审批周期长达一至两个月,耗时较久,不能及时解决被救助对象的燃眉之急。(四)救助力度不足。《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及《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试行)》中规定,“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具体救助标准,以案件管辖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准,一般在36个月的工资总额之内。损失特别重大、生活特别困难,需适当突破救助限额的,应严格审核控制,救助金额不得超过人民法院依法应当判决的赔偿数额。”目前,我县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309元,若按照上述救助标准,救助一例普通被救助对象,折中按18个月算,给予的救助款是95562元(当然不得超过人民法院依法应当判决的赔偿数额),更不说还有家庭条件十分困难,需要加大救助力度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我院确定的救助额度远远低于上述救助标准规定。从救助的9人来看,最高发放的救助金是2万元,最低发放的救助金是0.2万。救助力度的不足,主要是我院在开展救助工作时考虑到本县财政资金紧张的因素,对救助资金核定放低了救助标准。(五)救助方式单一。目前,我院司法救助仅限于经济救助上,且系辅助性救助,只能解决当事人当前困难,对于真正帮助被救助者摆脱困境,尚有一段距离。因此,在救助方式的多元化方面,还需继续探索。

三、对策及建议

查看全文

推动司法救助的意见

为进一步做好司法过程中困难群体的有关社会救助工作,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司法救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积极开展对涉案困难群体的生活救助

各乡镇要拓宽救助渠道,整合救助资源,逐步建立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相结合的司法救助机制。人民法院要继续做好对经济确有困难当事人的诉讼、执行费用等缓、减、免交工作,认真落实对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社会保障费和劳动报酬等案件先予执行的规定,积极开展对申请执行人的困难援助工作。检察机关要积极做好涉检案件中生活困难当事人的援助工作。公安机关要开展对刑事案件受害人生活困难援助工作,完善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救助制度。县委政法委要针对涉法涉诉案件中穷尽司法程序但确属基本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实行一次性救助,努力使其息诉罢访。

二、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

政法机关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互相支持、密切配合、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省法律援助条例》,进一步建立健全“148”法律服务和律师援助制度,拓宽援助领域,降低援助门槛,努力实现“应援尽援”。人民法院要严格执行法律援助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刑事案件中为盲聋哑被告人、限制行为能力被告人、未成年被告人或可能被处死刑的被告人指定辩护人等工作。要加强对当事人的诉讼指导,对文化程度低、诉讼能力弱的当事人,要积极行使法官释明权,加强举证指导;对当事人自行取证有困难的,法院要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要认真做好刑事诉讼活动中法律援助的告知、法律申请的转交以及配合支持等工作。司法行政、审判、检察和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工作的衔接机制,探索建立相关法律咨询制度,扎实推进各项法律援助工作。

三、建立健全诉讼参与人安全保障机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