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救助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9 05:32: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司法救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司法救助细则
当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
1、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
2、孤寡老人、孤儿和农村“五保户”;
3、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患有严重疾病的人;
4、国家规定的优抚、安置对象;
5、追索社会保险金、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金的;
司法救助现状及对策
检察机关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受刑事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的当事人采取的一种辅助性救济措施。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制度,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一项制度,也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细胞之一。该制度最早起源于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早在2007年刑事申诉检察工作要点中首次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点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机制”。2009年中央八部委出台了《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标致着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全面推开。到2016年出台了《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试行)》,标致着检察机关在过去刑事被害人救助探索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司法救助制度。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越来越多的矛盾以案件形式进入司法领域,一些刑事犯罪案件、民事侵权案件,因案件无法侦破、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或赔偿能力不足,致使受害人及其近亲属依法得不到有效赔偿,生活陷入困境的情况不断增多。有的由此引发当事人反复申诉上访甚至酿成极端事件,损害了当事人合法权益,损害了司法权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司法救助,将对受到侵害但无法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由国家给予适当经济资助,帮助他们摆脱生活困境,既彰显党的民生关怀,又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司法的权威和公信。近年,我院司法救助工作在市院和县委的领导下,逐年提升,成效日益显著,解决了一些急需救助人员的困难,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提升了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和为民形象。但在工作实践中,依然还存在一些影响司法救助作用发挥的问题。笔者现就我院司法救助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初步探索的对策建议。
一、我院司法救助的基本情况
2015年以来我院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9件9人,发放司法救助资金7.9万元,其中2015年救助2人、2016年救助3人、2017年救助4人。9人中有4人因刑事案件死亡(其中有3人因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死亡);有2人因刑事案件致使财产遭受损失;有2人因刑事案件致使精神和身体受到伤害;有1人因民事侵权行为造成人身伤害。上述9人均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因案件的发生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二、司法救助存在的问题
(一)启动救助的方式单一。办理的9起司法救助案件,均是我院依职权发现的,无当事人主动申请救助的案件。存在上述问题,最主要是办案部门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对被害人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掌握不全面,或未告知有可能需要救助的当事人有申请司法救助的权利;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在司法救助宣传的力度上不够,致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当事人根本不知道还可以通过司法救助的途径来寻求帮助。(二)内部配合协作不够。院各业务部门因职能不同,对司法救助工作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由于牵头司法救助工作的控申部门不直接办案,往往需要办案部门在办案过程中对发现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线索及时移送给控申部门。由于信息不对等,有时会出现案件承办人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未告知控申部门,控申部门不能及时甚至未能掌握该救助线索,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被遗漏的情况。(三)救助资金审批周期过长。检察院从启动救助程序一直到救助金拨付到位,往往需要经过审核救助对象条件是否符合、实地调查、询问当事人、制作报告、领导审批、报县委政法委审批、财政拨付审批、财政拨付、发放等一系列手续。当然必要的救助审核是必须的,是确保司法救助工作公平公正的必然要求。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出现财政拨付审批及拨付不及时的问题,审批周期长达一至两个月,耗时较久,不能及时解决被救助对象的燃眉之急。(四)救助力度不足。《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及《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试行)》中规定,“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具体救助标准,以案件管辖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准,一般在36个月的工资总额之内。损失特别重大、生活特别困难,需适当突破救助限额的,应严格审核控制,救助金额不得超过人民法院依法应当判决的赔偿数额。”目前,我县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309元,若按照上述救助标准,救助一例普通被救助对象,折中按18个月算,给予的救助款是95562元(当然不得超过人民法院依法应当判决的赔偿数额),更不说还有家庭条件十分困难,需要加大救助力度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我院确定的救助额度远远低于上述救助标准规定。从救助的9人来看,最高发放的救助金是2万元,最低发放的救助金是0.2万。救助力度的不足,主要是我院在开展救助工作时考虑到本县财政资金紧张的因素,对救助资金核定放低了救助标准。(五)救助方式单一。目前,我院司法救助仅限于经济救助上,且系辅助性救助,只能解决当事人当前困难,对于真正帮助被救助者摆脱困境,尚有一段距离。因此,在救助方式的多元化方面,还需继续探索。
三、对策及建议
司法救助制度探究论文
【内容提要】司法救助制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的司法救助存在缺陷,要解决司法救助制度的缺陷使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就必须对司法救助制度进行重构,从立法上、成本上、内涵的扩展上、适用条件和程序设计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关键词】司法救助和谐社会重构
引言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素,司法救助对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重申,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把“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十一五”计划的重要目标。党的执政理念实现了由追求社会稳定到追求社会和谐的重大转变,建设和谐社会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其根本职责就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它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又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2007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因此,在和谐社会目标下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刻不容缓,通过对现行司法救助制度缺陷的分析,探析寻求解决的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正辩:司法救助制度与和谐社会
司法救助(AccesstoJustice)是世界各国目前普遍实行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也是社会民主和法制进步的表现。司法救助,又称诉讼救助(AssistanceJudiciaye,Armenrecht),有的学者称之为诉讼费用豁免制度(IntitutionofExemptionfromCosts),或用早先的术语来说叫“穷人规范”(PoorLaw,PoorPersonsRules)。(1)司法救助是随着欧美市场经济福利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最早产生于英国。据考证,一种相当原始的获得司法程序上的公正的权利可追溯到15世纪的英格兰,苏格兰,还一度创立了穷人登记册,在册者若提起诉讼,则可免费得到法律顾问和人帮助。(2)对于穷人、弱者的诉讼救助,始终是该制度的核心内容。经过多年的发展,欧美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对救助对象、范围、主体等作出具体规定,有力地保护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推动司法救助的意见
为进一步做好司法过程中困难群体的有关社会救助工作,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司法救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积极开展对涉案困难群体的生活救助
各乡镇要拓宽救助渠道,整合救助资源,逐步建立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相结合的司法救助机制。人民法院要继续做好对经济确有困难当事人的诉讼、执行费用等缓、减、免交工作,认真落实对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社会保障费和劳动报酬等案件先予执行的规定,积极开展对申请执行人的困难援助工作。检察机关要积极做好涉检案件中生活困难当事人的援助工作。公安机关要开展对刑事案件受害人生活困难援助工作,完善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救助制度。县委政法委要针对涉法涉诉案件中穷尽司法程序但确属基本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实行一次性救助,努力使其息诉罢访。
二、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
政法机关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互相支持、密切配合、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省法律援助条例》,进一步建立健全“148”法律服务和律师援助制度,拓宽援助领域,降低援助门槛,努力实现“应援尽援”。人民法院要严格执行法律援助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刑事案件中为盲聋哑被告人、限制行为能力被告人、未成年被告人或可能被处死刑的被告人指定辩护人等工作。要加强对当事人的诉讼指导,对文化程度低、诉讼能力弱的当事人,要积极行使法官释明权,加强举证指导;对当事人自行取证有困难的,法院要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要认真做好刑事诉讼活动中法律援助的告知、法律申请的转交以及配合支持等工作。司法行政、审判、检察和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工作的衔接机制,探索建立相关法律咨询制度,扎实推进各项法律援助工作。
三、建立健全诉讼参与人安全保障机制
江苏司法救助工作意见
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期下发了《关于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将司法救助作为老百姓平等享受法律公正的一件法治实事,纳入了法治江苏考核指标。
数据显示:江苏省公安厅近年来仅在开门接访中用于各类经济补偿的资金就达345万元,资金的主要来源一是从本级公安机关的经费中支出,二是在专项活动期间,向当地政府申请专项资金,由于没有专项的司法救助资金,日常的司法救助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据了解,目前江苏全省各级法院设立的执行救助资金近2200万元,但尚有5个中院和近一半的基层法院还没有设立执行救助基金,已设立的额度也远不能应付实际需要,只能从法院办公、办案经费中抽取或发动干警开展爱心捐赠。
与此同时,检察、司法行政系统针对涉法涉诉信访困难群众救助也都做了大量工作,但救助资金缺口大,来源有限,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一位政法部门的负责同志在座谈时认为,要有效减少涉法涉诉信访,必须要有专项的经费予以支持,才能使这项工作能够持续。
司法救助成为建设法治江苏一件大事
司法救助制度思考建议论文
内容提要:司法救助制度是司法机关保障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能够通过诉讼程序维护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的一项制度,它是司法机关对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一种诉讼制度上的保障。针对司法救助的性质和内容,本文中所说的司法机关主要是人民法院。目前,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法律规定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此规定中司法救助的内容仅限于民事、行政案件中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实践证明,现有的法律规定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实中司法的需要。因此,在我国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司法救助制度实属急需。本文试就司法救助制度的现状和进一步完善予以初步探讨。
一、司法救助制度的现状
(一)现有的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有关司法救助的规定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是200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
按照此规定第二条的定义: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对于民事、行政案件中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实行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
当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⑴。当事人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⑵当事人追索养老金、社会保险金、劳动报酬而生活确实困难的;⑶当事人为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的受害人,追索医疗费用和物质赔偿,本人确实生活困难的;⑷当事人为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孤儿或者农村“五保户”的;⑸当事人为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的;⑹当事人为国家规定的优抚对象,生活困难的;⑺当事人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领取失业救济金,无其他收入,生活困难的;⑻当事人因自然灾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国家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⑼当事人起诉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农民履行义务,生活困难的;⑽当事人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的;⑾当事人为福利院、孤儿院、敬老院、优抚医院、精神病院、SOS儿童村等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单位和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福利企业的。
和谐社会下司法救助制度论文
【内容提要】司法救助制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的司法救助存在缺陷,要解决司法救助制度的缺陷使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就必须对司法救助制度进行重构,从立法上、成本上、内涵的扩展上、适用条件和程序设计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关键词】司法救助和谐社会重构
引言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素,司法救助对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重申,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把“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十一五”计划的重要目标。党的执政理念实现了由追求社会稳定到追求社会和谐的重大转变,建设和谐社会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其根本职责就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它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又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2007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因此,在和谐社会目标下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刻不容缓,通过对现行司法救助制度缺陷的分析,探析寻求解决的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正辩:司法救助制度与和谐社会
司法救助(AccesstoJustice)是世界各国目前普遍实行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也是社会民主和法制进步的表现。司法救助,又称诉讼救助(AssistanceJudiciaye,Armenrecht),有的学者称之为诉讼费用豁免制度(IntitutionofExemptionfromCosts),或用早先的术语来说叫“穷人规范”(PoorLaw,PoorPersonsRules)。(1)司法救助是随着欧美市场经济福利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最早产生于英国。据考证,一种相当原始的获得司法程序上的公正的权利可追溯到15世纪的英格兰,苏格兰,还一度创立了穷人登记册,在册者若提起诉讼,则可免费得到法律顾问和人帮助。(2)对于穷人、弱者的诉讼救助,始终是该制度的核心内容。经过多年的发展,欧美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对救助对象、范围、主体等作出具体规定,有力地保护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工作探析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凸显、各类违法犯罪激增。一些违法犯罪案件,由于被告人自身经济能力不足或者案件本身尚未侦破等原因,导致被害人无法及时有效获得赔偿的情况时有发生。当今法治社会,法律强调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的保护,但被害人等当事人因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致使其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更应该成为司法机关保护的对象。对上述当事人,由国家给予适当救助,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可谓雪中送炭、扶危济困。对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检察机关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法律依据
2009年3月9日,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为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2014年1月17日,中央政法委、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该意见明确规定,救助对象不再局限于刑事被害人,同时涵盖举报人、证人、鉴定人、申请执行人、民事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和涉法涉诉信访人。救助方式从单一的支付救助金,调整为支付救助金为主要方式,并与思想疏导、宣传教育相结合,与法律援助、诉讼救济相配套,与其他社会救助相衔接。2016年8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试行)》。同年12月8日,天津市检察院出台《天津市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办法(试行)》。上述两个制度具体规定了检察机关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原则、范围、救助方式和标准、救助程序等内容,为检察机关开展该项工作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天津市检察机关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基本情况
(一)救助案由集中化。从近五年天津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国家司法救助案件来看,救助案由主要集中在交通肇事罪、故意伤害罪、性侵类犯罪和经济类犯罪,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未成年被害人救助案件中,首要原案案由为性侵类犯罪。(二)启动方式并重化。从启动方式来看,从依申请救助为主逐渐过渡到依申请救助和依职权救助并重。在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控申处的领导下,各级检察机关控申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沟通协调机制逐步建立,依职权申请的司法救助案件有所增加。(三)救助模式多元化。救助模式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从传统的经济救助模式,发展到以经济救助为主,同时辅以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社会帮扶、联动救助,有助于实现服务保障民生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双赢”。(四)总体数据增长化。表1:天津市检察机关2013-2017年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情况统计天津市检察机关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从救助案件数、救助人数、救助金额数上大体呈现逐年上涨趋势。尤其是2017年,较前四年有比较明显的涨幅。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配套制度的出台,为检察机关开展司法救助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控申处领导和负责同志对各分院和基层院的司法救助工作给予了较大的指导和支持,让各分院和基层院控申部门在开展这项工作时,能够在摸索中较为顺利地前进。
三、检察机关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面临困境及原因分析
司法救助申请审批论文
司法救助制度是国家制度的一项重要,是审判机关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通过对当事人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用的救济措施,减轻或者免除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的负担,保证其能够正常参加诉讼,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2000年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简称《规定》),对司法救助的概念作了明确的解释,对司法救助的范围和条件作了详细的规定,同时还对司法救助的申请、缓交诉讼费用的期限、减交诉讼费的比例以及司法救助申请的审批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正确理解和执行《规定》,对于保证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实现肖扬院长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工作报告中“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经济困难交不起诉讼费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申张的群众,打得赢官司”的郑重承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思考一:
审判机关收取的诉讼费是财政性资金,是国家的财政收入。诉讼收费是法律规定的基本制度,而司法救助则是对诉讼收费基本制度所难以包容的特殊问题的必要救济和补充,应坚持法无明文规定的不救助,法有明文规定的必须救助的原则。在执行《规定》时,既要强调对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确有经济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又要注意防止冒用司法救助之名,随意减、免当事人的诉讼费用,造成国家财产的流失。在实践中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司法救助的条件和范围。根据《规定》,申请司法救助的条件有两个:其一,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而且必须是当事人能够举证说明或者侵害行为是显而易见的,有胜诉的希望或可能的。其二,当事人经济上确有困难,难以承担部分或全部诉讼费用。《规定》对司法救助的范围详细列举了十一项内容,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确有困难的公民个人。即追索赡养费用、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养老金、保险金、劳动报酬等生活确有困难的公民个人。这是司法救助的主要方面。二是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单位和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福利。如福利院、敬老院、优抚、精神病院、SOS儿童村。这是司法救助的一个特殊的方面。只有符合上述条件和范围的当事人才能申请司法救助。
第二,司法救助申请的审批。司法救助的对象主要是经济上的“贫弱群体”,关键是经济上“确有困难”。因此,在司法救助的审批过程中应注意:(1)当事人除递交司法救助申请外,还应提供足以证明确有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如:提供本人及家庭经济状况符合当地政府部门规定的公民经济困难的证明等。当事人正在接受法律援助机构提供的法律援助的,在向人民法院提出司法救助申请的同时,应提交法律援助中心统一印制的公函和文书。(2)确定缓交诉讼费的期限。基于《规定》、《人民法院收费办法》和案件的审理期限等综合因素考虑,经审查同意当事人缓交诉讼费的,可通知当事人先预交50%的诉讼费,余下部分,一审案件缓交期限最好不超过两个月,二审案件最好不超过一个月。(3)通知的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第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审查同意当事人缓交诉讼费后,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开始对案件进行审理。”因此,经审查同意当事人司法救助申请后,立案机构应履行二项通知义务:一是通知当事人人民法院关于司法救助的决定;同意当事人缓交诉讼费的,应同时通知当事人缓交期限的具体时间以及不按时交纳诉讼费的法律后果。二是将案件司法救助的决定随案通知相关的业务庭,以便业务庭视诉讼收费的具体情况对案件进行处理。如:同意当事人缓交诉讼费的,缓交期限届满逾期不交的,按自动撤诉处理;人民法院决定对一方当事人司法救助的,对方当事人败诉的,诉讼费由对方当事人交纳,等等。
诉讼费的最后支付。人民法院司法救助的决定,是对“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确有困难”的一方当事人作出的,而非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对于人民法院实行司法救助的案件诉讼费的最后负担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民事法律援助工作若干问题的联合通知》都作了相应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第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对一方当事人司法救助的,对方当事人败诉的,诉讼费由对方当事人交纳。”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民事法律援助工作若干问题的联合通知》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法律援助机构决定减、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民事诉讼的,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应当先行对受援人作出缓收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的决定,待案件审结后再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诉讼费的支付。”因此,人民法院实行司法救助的案件,在案件审结时应根据以下原则确定诉讼费的最后支付:经审查决定对一方当事人实行司法救助的案件,对方当事人败诉的,诉讼费应由对方当事人交纳;双方当事人分担诉讼费的,接受司法救助方的当事人分担的诉讼费,按司法救助的决定办理,对方当事人分担的诉讼费应向法院交纳。对于接受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的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当事人,经法院审查决定实行司法救助的,诉讼费的最后支付亦应根据该原则把握。只有这样,人民法院才能在受理各类民事、行政案件时,认真地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做到既能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的规定精神,让所有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但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都能及时得到司法救助,都能够打得起官司,都能够充分地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能够保证不造成国家财产的流失思考二:
市司法救助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政法委和市委有关司法救助工作的指示精神,总结推广黄岩区、三门县的试点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全市司法救助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建设。刚才,省委政法委副书记作了十分重要的讲话;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林金荣宣读了市“两办”《关于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黄岩区、三门县介绍了试点工作经验。请各地和各级政法机关,按照副书记的讲话精神和这次会议的工作部署,积极借鉴试点工作经验,认真抓好落实,务求抓出成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司法救助工作今年上半年,省委政法委提出建立司法救助体系的设想,决定先在我市进行试点,这是对我市政法工作的信任和鼓励。自6月份以来,省委政法委领导十分关心我市的试点工作,多次亲临指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司法救助工作。市委书记办公会议专门听取市委政法委的工作汇报,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决定以市“两办”名义下发。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并同意市委政法委报告的意见,并解决了司法救助基金启动资金。市委政法委积极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加强对试点单位的指导,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建章立制等工作。黄岩区、三门县抓住试点的有利时机,积极筹措资金,成立司法救助基金,并已开始正常运行。应该说,这次试点工作是成功的,成绩值得肯定,经验值得推广。在此,我代表市委,对省委政法委的悉心指导和试点单位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全市各地和各级政法机关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认真分析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大力推广试点工作经验。
(一)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是我市政法工作的一大创新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关注、重视司法救助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据我所知,在我国无论是学界的理论研究,还是各地的实践探索,大多将司法救助工作局限于人民法院。这不仅不符合我国法定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国情,也不符合实践中公、检、法、司各家都需要实施救助工作的现实。因此,各地和各级政法机关都要认识到,我们所要建立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是立足我市的司法救助工作实践,坚持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建立起涵盖公、检、法、司各政法部门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这是对常规思维模式的重大突破,是我市政法工作的一大创新。
(二)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是我市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4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6月,我市召开全市法治建设大会,蔡书记代表市委全面部署了我市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7月,市委作出《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意见》,确定了“三五工作重点”,以此作为推进我市法治建设的抓手。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就是我市法治建设的“五项机制”之一(即《意见》所称的“司法维权机制”)。“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也是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的目的所在。就是说,通过实施经济救助、法律援助和人身安全保障,确保群众平等享有司法资源,平等行使诉讼权利,从而推动公平正义这一法治目标的实现。“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正是这一本质要求的具体实践。
(三)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是我市司法救助实践的现实需要。近几年来,我市政法各部门认真落实法律、法规和上级政法机关有关司法救助的规定和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了一批新类型的司法救助模式。如:对经济困难执行申请人的救助、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救助、对涉法涉诉信访当事人的救助,等等。这些救助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据市委政法委调查,去年全市实施的各类司法救助金额达600多万元。可以这样说,是群众迫切需要得到现行法律、法规无法为其提供的司法救助,催生了我市新类型的司法救助模式。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市司法救助工作也存在救助范围较为狭窄、救助经费难以保障、救助工作分散实施等不少问题。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就是针对这种现状,整合现有救助工作措施,拓展司法救助范围,建立一整套“统一规范、体系完善、协调高效”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
二、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切实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从机制建设入手,是抓好各项政法工作的有效途径。这是被我市和各地政法工作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道理。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也应该从机制建设入手。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包括经济救助机制、法律援助机制、人身安全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对这三个方面的机制建设,市“两办”《关于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已有具体要求,我不再重复。这里,我着重强调一下每个机制建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