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独立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9 03:27: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司法独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

一、司法独立及其在我国实现的必要性

司法独立作为一项宪法原则是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确立的,是指司法权由司法机关排它性行使,司法组织和司法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司法权独立,司法权从立法权和行政权中分离出来,不依赖与也不受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干预;司法机关独立,司法机关在组织机构上独立于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司法人员独立,即司法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只对法律负责,服从于法律,而不受各方意见,包括检察官,上级法官和同级法官的影响。

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同样确立了司法独立原则,我国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干涉。”表明我国宪法确认司法独立为一项宪法原则。由于和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对司法独立原则的理解也不相同,一般认为我国的司法独立为相对独立,与西方国家三权分力体制下的司法独立有所不同,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司法权由专门机关行使。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依法行使司法权,其它国家机关不具有司法权,不具备司法主体的资格;2、司法独立为技术性独立。司法权、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的独立都是技术性的,是为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实现司法公正提供条件,而非出于政治需要或或者政治目的;3、司法组织独立而不指司法人员独立。司法人员以司法机关而不是以个人的身份行使司法权,不强调司法人员的独立;4、独立的有限性。司法权的技术性独立也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有限独立,是在人大监督下的独立,是从属于立法权和立法机关条件下的独立,不是充分的独立。

在我国宪政体制下实现司法独立的必要性是由司法独立的技术性价值表现出来的。

第一、司法独立具有权力制约和维持权力平衡的价值,在我国建立民主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需要司法独立及保障其实现的司法制度。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统一于国家权力,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形式运作。这一原则强调民主与集中的结合,权力机关产生其它国家机关,其它国家机关都要向权力机关负责并受其监督,而权力机关又是由人民选出的代表组成并对人民负责,通过权力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实现民主,“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存在民主充分而制约不足的弊端”⑵,在权力运行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制约。我们虽然不照搬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制度,但不否定权力制约在宪政建设中的重要性,通过司法独立可以形成一种政治的制衡格局,保证政治机制的建构和运行符合理性的要求。

第二、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基础,司法公正价值的实现要以司法独立为基础,在我国宪政建设中实现司法公正需要司法独立。公正是法所追求的根本目标,体现我国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必然追求司法公正的实现,体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民主性和优越性,司法独立保证了司法权、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能够保持足够的独立性,排除各种不当的干涉,创造了司法公正的前提。

查看全文

司法独立实现

一、司法独立的涵义

司法独立一词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是结构意义上,是指司法机关独立于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因此司法独立是一种“国家权力的结构原则”;二是程序意义上,司法独立的意旨是在司法过程中保障法官司法以维护程序正当性和结果正确性,因此也被称为“技术性的司法规则。”由此,我们可以用一个较为概括的概念——司法独立是指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依据法律事实,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案件作出公正的判决。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司法体制早已无法适应时展的需要。对此,国家最高层领导也有了相当认识,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而笔者以为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司法独立,要实现司法独立,就必须对影响司法独立的种种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二、影响司法独立的外部关系

(一)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实质权力关系上,国家机关必须接受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司法机关与司法工作也不例外。虽然党的领导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司法机关并不享有政治结构即国家权力关系上的独立。在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下,部分地区司法机关与地方党委的关系是不正常的。司法机关基本上受命于党委,成为党委的附属产物,地方法官的任免权掌握党委手中。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党委经常性直接过问案件情况并参与案件的讨论和审理。更有甚着凭自己的主观判断、个人情感给案件打批条,这在表面上看似乎迎合了某些人所谓的“绝对服从党的领导”需要,事实上这种“以党代审”的做法导致的部分办案不公,反而使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大打折扣,严重损害司法机关的独立性,成为导致腐败的诱因之一。

查看全文

论司法独立及实现

「内容提要」建立法治社会,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目标,离不开司法机关的独立执法。如何实现司法独立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文从影响司法独立的外部关系、内部关系以及法官的身份、经济地位、素质等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了各种关系的内在联系及现行司法体制的弊端,同时也结合我国的司法体制现状提出了笔者个人建议,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关键词」司法独立实现司法是维护个人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它不仅关系到人的权利能否实现,而且更是人们的理念的保障。自然法学派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的理性,而司法过程也是一种追求理性的过程,它追求的理性就是“公平”、“正义”。虽然永恒的正义是不存在的,但是具体正义的标准的实现,只有通过一个大家公认的机关给予定位,才能为大家能接受。而这个机关就是司法机关。司法机关只有独立才能行使这项职权,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司法独立呢?一、司法独立的涵义司法独立一词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是结构意义上,是指司法机关独立于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因此司法独立是一种“国家权力的结构原则”;二是程序意义上,司法独立的意旨是在司法过程中保障法官司法以维护程序正当性和结果正确性,因此也被称为“技术性的司法规则。”由此,我们可以用一个较为概括的概念-司法独立是指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依据法律事实,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案件作出公正的判决。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司法体制早已无法适应时展的需要。对此,国家最高层领导也有了相当认识,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而笔者以为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司法独立,要实现司法独立,就必须对影响司法独立的种种关系有清醒的认识。二、影响司法独立的外部关系(一)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实质权力关系上,国家机关必须接受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司法机关与司法工作也不例外。虽然党的领导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司法机关并不享有政治结构即国家权力关系上的独立。在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下,部分地区司法机关与地方党委的关系是不正常的。司法机关基本上受命于党委,成为党委的附属产物,地方法官的任免权掌握党委手中。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党委经常性直接过问案件情况并参与案件的讨论和审理。更有甚着凭自己的主观判断、个人情感给案件打批条,这在表面上看似乎迎合了某些人所谓的“绝对服从党的领导”需要,事实上这种“以党代审”的做法导致的部分办案不公,反而使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大打折扣,严重损害司法机关的独立性,成为导致腐败的诱因之一。(二)司法机关与地方政府德国法学家沃尔夫甘。许茨曾说过“行政侵犯司法,特别是侵犯法官的独立,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问题。“可见,司法独立就是要不受任何地方的影响,法官独立审判案件。”地方影响对于确立法制和文明性来说,即令不是唯一有害的障碍,也是最有害的障碍之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司法独立就必须建立起不受地方影响的独立司法机关。建国以来,司法机关的领导体制虽几经变动,但我国法院的设置基本上还是走行政区划的老路子,审判工作与司法工作不分,司法工作行政化现象极为明显:其一,司法机关依行政区划设置,与行政机关一一对应。这种层层设置的方式显然是模仿行政机关建制的,明显缺乏对司法工作特殊性的考虑。其二,对司法人员按行政干部进行管理,与行政机关相对应。其三,工作方式上实行层层把关的首长负责制和请示汇报等行政方式,明显不利于司法工作按法定程序进行。如此以来,司法机关的人事权、财产权就受制于当地政府,在这种体制下,地方各级司法机关的独立性难以得到切实保证。以致于在地方政府的干涉下,造成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主义和执行难现象。相当多的司法不公,其本身不是法官素质低的原因造成而是由于当地政府施加影响。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地方经济利益的案件中,因其事关当地政府的财源,而法院经费又是地方财政提供的,法院受自身利益的诱惑和国家权力的影响难以做出公正的判决。由于审判的事实不独立,人事、财政上对地方政府的依赖性,形成了一大堆“关系案”、“人情案”。三、影响司法独立的内部关系(一)审判委员会与合议庭在西方国家,司法独立就是要法官独立,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依据自由心证的原则,在充分听取当事人举证,并在双方当事人当庭出示证据的情况下作出判决或裁定。依据《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我国行使审判权的主要形式是审判委员会,合议庭和独任庭,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三种组织形式之间未形成明确的职责范围。在我国,审判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疑难案件。《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审判委员会不仅有权“讨论”案件,而且有权作出“决定”,并特别强调“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结果使法院独立审判,公开审判流于形式。具体说来,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不论是由独任庭审判还是由合议庭审理,一旦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都必须五条件予以执行,其裁决具有终局性效力。在实际审判过程中,审判委员会并未参加合议庭,不能充分了解双方当事人的辩论及举证情况,只是依据审判长的报告就对案件作出判决或裁定,这样一旦有所谓“重大”、“疑难”案件需要审判委员会参与其中,庭审往往就会成为走过场,真正参与审判法官没有决定权,而实际决定权却掌握在庭外的审委会手中。以致造成了“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怪现象。这显然与我国奉行的“庭审中心主义”和我国确立的公开审判制度是背道而驰的,更破坏了司法独立性。(二)上级法院与下级法院依据《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上级法院与下级法院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但在审判实践中,往往是下级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一旦遇到了疑难、复杂问题,以请示法律问题为由与上级法院商量裁判结论,向上级法院请示,而受案法院也是来者不拒。更有甚者,直接指示下级如何裁判等。上下级法院这种不正常沟通的直接结果就是使下级法院丧失了独立性,本应由自己审理的案件逐级请示,人民法院的案件日积月累,造成了诉讼效益价值严重下降,给老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破坏了人民法院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另一方面,由于上级法院作出的决定,下级法院必须遵照执行,这样就使得当事人本想通过上诉改变不利于自己审判结果的愿望落空,在事实上导致了“一审终审”,无形之中可能会造成大量冤假错案,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样,这与我国的“二级终审”制度是相违背的。四、司法独立与法官的身份、经济地位、素质在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下,司法独立一个重要障碍是经济保障不足,财政供应体制不顺。法官的待遇低,在司法活动中可能获得的非法利益与其合法利益相比诱惑太大,易于影响其廉洁与公正,也使司法独立受到损害;其次,法官的身份也无法真正独立。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各级人民法院法官的任免由同级人民代表作出决定,这样一来,法官就有可能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对立法机关介入司法侵犯司法的行为置之不理,甚至与某些立法机关官员一道从事妨碍司法公正的举措。种种现象背后隐藏着共同的一点,那就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背后并未肯定司法机关在国家基本权力结构中的独立,造成了我国司法机关相对于立法机关并非互相制衡的分权关系而是上位对下位的关系。所以,法官个人的身份独立也就无从谈起。最后,法官的素质问题与司法独立密切相关。司法的独立必然要以一个高素质、高效率的司法群体为依托。这是处理和应对各种复杂关系的前提条件,也是司法独立的内在要求。否则在现实生活中,司法独立无法实现,只有维护法官职业的高尚性,法官的高素质性,才能实现司法立,进而达到司法公正的目的。西方国家大多规定法官、检察院必须是大学法律系毕业。如英国规定:只有具备十五年或十年以上资格的律师,才能被任命为上诉法院?蚋叩确ㄔ悍ü佟6谖夜芏喾ü俣祭醋圆慷幼蹈刹浚浔旧砦唇邮芄低车姆芍堆盗罚驳闹皇恰熬苑由霞读斓肌保苣严胂笏痉ǘ懒⑽问迪帧!爸钡浇裉欤ㄔ喝允歉餍幸抵型庑腥私衔菀捉氲囊桓龌梗踔劣行┤司尤坏H卧撼せ蚋痹撼ぁ!?五、推进司法独立的建议鉴于我国目前司法体制的现状,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以克服司法独立过程出现的问题。(一)制定保障人民法院独立的配套制度1、在法官的任免制度上,提高任命机关的级别,由上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避免地方干预。2、由地方行政机关拨款改为国家财政统一拨款,避免司法机关在财政上受制于地方。3、改革法院的设置,将法院设置由按行政区划设置转变为跨行政区域设置,明确划分地方法院与中央法院两大体系,组建可以超越地方利益的中央法院、大区法院。(二)制定保障审判独立的制度为了保障审判权的真正独立,应逐步赋予主审法官一定程序的自主权,并理顺配套相应制度。1、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法官的任命经过以下程序予以“精英化”:第一,逐步将法官的任职条件定在具有高等院校法学专科以上学历;第二,逐步在全国实行法官资格统一考试、统一录用;第三,在全国实行具有一定执业经验的律理由或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法学教授、副教授中选任法官制度,同时规定法官必须逐级晋升。2、赋予主审法官一定的独立办案权,强化合议庭的审判职能。强化合议庭职责或扩大法官职权主要针对的是审判分离的做法。审判分离,权责无法统一,无法真正贯彻法官责任制,错案追究制度难以执行。由于大家负责制在事实上形成了无人负责的局面,容易培养依赖情绪,无法激励审判人员认真负责、公正无私、积极进取的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强化合议庭职能,放权给审判员。(三)建立、健全错案追究制现阶段,鉴于总体上法官的资质不高,适当强化其责任制度是有益的。但这种责任制的强化,也可能导致法官处理案件过于谨慎,而缺乏一种为维护公正而独立特行的精神。因此,笔者以为当前虽然应加强责任制度,但随着法官制度的成熟,应当改革这种责任机制,为保障司法独立而强化其身份保障,要求法官弹劾必须遵守严格程序,而且只有司法舞弊和十分重大的工作失误才能作为弹劾理由,禁止轻易惩罚法官。这对法官既是一种激励,又是一种鞭策,其淘汰功能有助于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四)对司法活动进行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司法,可能因其对实情的掌握,对问题合理分析以及对民意的反映而促进司法公正,但又可能因妄评错议破坏司法威信,损害司法独立。同样出于加强监督的考虑,笔者认为,至少在目前应当着重加强舆论监督;以防止“暗箱操作”,有效防止和纠正司法腐败和司法损失。但是舆论对司法的监督必须做到:一是不擅自定罪;二是事后评论,对正在审理的案件不作具有明确引导性的评论。此外应当要求报刊内部审稿人员对该类批评严格审核,以防不实不当。(五)改善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司法独立并不是要摆脱党的领导,而是如何改善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方式的问题,使党的领导原则在具体实际生活中更加规范的运行,使党在行使其权力时,严格按照一定规范和程序来行使,并通过立法对这一权力进行约束。笔者认为,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应该是:①提出立法建议,并通过人民代表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法律。②制定具有全局性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司法工作的顺利开展。③建议对司法机关主要人事干部的任免,并由立法机关对人选进行确认。总之,党的领导应从宏观着眼为司法独立的实现服务,而不应成为实现司法独立的绊脚石!“司法独立之路漫漫”,其实现非一朝一夕能成。它需要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乃至全社会的参与。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部门和个人的利益,这就需要我们从国家大局出发,服从整体利益的需要,切实推尽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实现真正意义的独立,以最终实现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目标。「参考文献」「1」论司法独立「N」.人民法院报。2001、7、2「2」沃尔夫甘。许茨。《司法独立-一个过去和现在的问题》「M」.法律出版社。2002、8、25「3」彭金治。浅析我国审判独立的实现方式「N」南方日报2001、5、21「4」沈德咏。为中国司法体制问诊切脉「J」.中国律师。1997(7)「5」樊崇义。司法独立。「M」《刑事诉讼法》2002年修订版

查看全文

司法独立司法受制

在任何一个追求司法的公正和现代化以实现社会治理方式合理化的社会中,司法独立都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对此,国家的最高领导层也有了相当的认识,提出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作为有志于法研究者,由此而感到一种驱动,遂作此文。

一、司法独立的涵义和一般性要求

司法独立一词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是结构意义上,是指司法机关独立于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因此,司法独立是一种“国家权力的结构原则”;二是程序意义上,司法独立的意旨是在司法程序中保障法官司法权以维护程序正当性和结果正确性,因此也系“技术性的司法规则”。不过这两种意义联系紧密:前者是后者的保障;而后者,乃前者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由此出发,采用一个较为概括性的概念:司法独立是指司法机关独立于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司法机关行使其职权时,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为具体界定司法独立,德国学者将独立而不受干涉分为八个方面:1.独立于国家和社会间的各种势力;2.独立于上级官署;3.独立于政府;4.独立于议会;5.独立于政党;6.独立于新闻舆论;7.独立于国民时尚与时好;8.独立于自我偏好、偏见与激情。(注:转引自史尚宽:《宪法论丛》,第329页。)可见,司法独立意味着在一个特定社会中司法实体的法律自主性。而对司法独立的确认,主要不是以自足的方式,而是从其存在的环境,即由社会的角度来界定,由此而言,司法独立,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可以用对社会的四点要求来确认,即不侵权、不介入、不施压、不妄评。

所谓不侵权,指不侵犯司法机关的管辖权,即不得任意缩小司法机关的管辖范围。就管辖权问题,联合国大会《关于司法机关独立的基本原则》要求,“司法机关应对所有司法性质的问题享有管辖权,并应拥有权威就某一提交其裁决的问题按照法律是否属于其权力范围作出决定。”这一规定赋予司法机关对司法性质问题的管辖权以及对提交其裁决的问题是否属于其管辖范围的决定权。这里有待释明的是何谓“司法性质的问题”。司法是国家确认的司法机关对冲突事件适用法律的活动。而“司法性质的问题”可以解释为:存在具有对立性的双方及纠纷(冲突)事实,需要由居间的第三者适用法律规则按照法律程序解决的问题。这里有几个要素,即双方当事人、纠纷事实、居间的第三者、法律规则、法律程序。其中纠纷事实,应当是具体的,能够构成诉讼“案件”的事实。这方面的立法,例如乌拉圭共和国宪法第87条规定,“司法机关对诉讼案件之审理及判决有专属权。总统、各部部长或其他官署,均不得僭越司法权,……如实施上述行为皆为无效。”

不介入,指不能违法进入司法程序干预司法裁决。禁止对司法的任意性介入,是因为争议事件的判定和解决需要合格的法官与适当的程序,非法而任意地进入司法,难免造成程序的扭曲以及实际裁决者的不适格,从而导致理性化司法过程的“流产”。所谓非法介入司法,主要是指“局外人”未经法律授权和正当程序进入司法程序充任法官或充当实际上的法官,此外,非侦查和检察人员未经法律授权僭行具有特定司法意义的侦查和检察权力,也属有损于司法独立的非法介入。在实践中,这方面问题突出表现在国家行政权力的拥有者未经法律授权和正当程序闯入司法程序。如德国法学家沃尔夫甘·许茨所说,“行政侵犯司法,特别是侵犯法官的独立,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问题。”(注:沃尔夫甘·许茨:《司法独立-一个过去和现在的问题》,《法学译丛》1981年第4期。)此外,立法机关介入司法侵犯司法独立的情况也应防止。土耳其宪法第132条第2项规定,“对于正审理的案件中司法权的行使,立法机关不得提出讯问,不得辩论,不得发表声明。”

查看全文

司法独立制度研究论文

一、法官的职业素养对司法独立的意义

法官是法治的核心要素,法律必须依靠法官来公正有效地适用。在西方人眼里,法官扮演着这样一个角色(role,或称之为作用):通过法科的训练,旨在改善司法决策(judicialdecision-making)的质量,格外独立于司法委员会(judicialcommittee),拥有相当的自由而凭借其品质(merit)去审理案件。[4]司法独立要求“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的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此项权力”,[5]而其核心是“裁判者在进行司法裁判过程中,只能服从法律的要求及其良心的命令,而不受任何来自法院内部或者外部的影响、干预或控制”。[6]也就是说,司法独立的核心要素是法官独立,下文的论述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参照英美法系国家,“最高法院于下级法院之法官如无行为不当得继续任职,并于规定期间领受酬金,该项酬金于继续任期之内不得减少”。[7]以此保证法官独立审判,忠诚于法律。我们在赞许这种制度的同时,应该充分认识到,法官个人的独立(或者说独立于组织和上级)必须以法官自身素养的提高为前提。倘若法官自身水平有限,其独立程度就是错案的程度了。考虑法官的素质,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演绎公正善良艺术的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职业(profession)不仅仅是一种从事的工作,它更要求诀窍、经验以及专门化的知识体系。波斯纳在讨论法律职业时指出“法律总是被理解为是一种既是学得的也是博学的活动,进入法律业总是受到这种或那种限制。(英文learned同时具有学得和博学两种含义——译者注)”[8]这种技能包括法律职业语言(行话)、法律职业思维模式及司法技术(解释技术、推理技术、文书写作技术等等)。这些职业技能与以学历为标准的文化素养密切相关,然而,“在文化水平上,现有的法官确实与理想状态的法官相距甚远。尽管很多法官已经以各种方式获得大专甚至大学本科文凭,但是,除了少数通过自学高考获得学历的法官外,绝大多数法官自己都不把这种学历当回事,他∕她们公开称自己是水货。”[9]我们不难发现,学历成为司法独立制度建设的一个基础性障碍。即使不能断言学历与职业水平有正比关系,也不能忽视我国法官的低学历现状。

另一方面,独立行使校正正义的人必须具备高尚的伦理道德,包括法治信仰(权利本位观念、程序正当观念、规则至上观念等等)和行业职业道德。法官的职业道德应从三个方面来确定:成文法(《法官法》)的规定,法官行业内部规则和章程,习惯和经验。前两者都可以用制度来约束,至于后者,国民的心理习惯还是官本位的权力思想,而法官所要求的是一种权利本位的人权思想。习惯的差距亦是一大障碍。

我们发现法官在司法独立中面临的两大问题:法科教育和习惯经验。后者必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度,其基础是自身修养,其手段又回到法科教育上来。在法官的层面上,要改善现状,实现司法独立,势必要求法科教育先行。

查看全文

小议司法独立和媒体督促

【摘要】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是现代各民主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要素。司法独立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司法公正。媒体监督具有促进司法独立、司法公开和司法公正的价值,但同时媒体与司法之间也存在着冲突。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司法独立;媒体监督;冲突;平衡

一、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之间的冲突

(一)司法独立对新闻自由具有一定的排斥性

司法权在本质上是一种判断权,法官是判断者。司法判断本身是一个以主观认识客观,以已知探求未知的活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司法判断关乎人之生死、权利之得失和义务之承担,因此必须是严密的、谨慎的和公正的;司法判断依赖于判断者的“理性和良知”,在此理性判断与逻辑推理的过程中,必须排除任何形式的干涉和影响,包括来自媒体的渲染和影响。新闻媒体任何不适当的监督都会对司法独立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严重的后果。

(二)媒体监督对司法独立具有天然的侵犯性

查看全文

透视传媒舆论与司法独立

传媒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及原因分析

(一)传媒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尽管传媒舆论的正常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但是,随着传媒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就出现了媒体超越监督合理界限的问题,即传媒侵犯了司法独立,造成是传媒而不是法院对案件进行审判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使二者的冲突更加明显。1、媒体对案件的不当报道,妨害司法独立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是我国法律对司法独立的规定,法官行使司法权,需严格按照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规定,运用特定的知识、独有的语言、原则、规范、逻辑和程序对一定的行为进行评判,其对于处理各种纠纷、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有着严格的评价标准及体系。但是舆论监督一般是以道德标准为基础,对某些事件进行报道、评价,以满足社会大众的求知、好奇心理。尤其是对于一些重大社会事件,传媒为了炒作,往往用更加感性的方式、甚至夸大的方式报道去吸引社会大众的眼球。这就出现舆论预先裁判、舆论定性定罪的问题。运用这种方式对司法活动进行报道,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社会大众的道德评判标准,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理性分析和法律评判,往往会导致社会大众认为传媒舆论的评价比法院的判决更加公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虽然在审判时独立,但审判前后却处处受牵制,外界的压力和不良影响对案件审判的公正性有着巨大的冲击。法官作为审判者,尽管其自身应坚守职业道德,但作为一个社会人,出于舆论压力,在审理案件时,有时会不得不考虑判决的社会认可度,最终难免影响司法公正。2、司法对媒体进行限制,影响言论自由媒体在对司法权进行舆论监督时,往往会超出合理界限,对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乱加评论,干扰司法机关独立办案,影响了司法独立及司法的权威性。因此,司法机关对媒体报道是既“怕”又“烦”,“怕”的是媒体出于“眼球经济”的考虑对案件妄加评论,从而对法官审判案件造成巨大压力;“烦”的是媒体通过各种方式,甚至是采用跟踪、偷偷录音、录像等方式获取案件信息并片面进行报道,从而对案件审理造成不良影响。针对媒体的不当报道,司法机关出于维护司法权威、司法公正的考虑,通过采取各种方式对媒体进行限制,比如本来可以公开审理的案件,为了避免媒体报道,就不再公开审理;法院以媒体的不当报道侵犯其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媒体承担法律责任等等。从维护司法独立的角度讲,司法机关采取的这些限制措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作为一个民主、法治国家,此种过于绝对的限制措施既不利于公民言论自由权的实现,也不能避免媒体通过变相的手段获取案件信息或者基于自己的主观猜测去报道、评论案件,这样最终还是会影响到司法的公正。(二)传媒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冲突的原因分析1、对“正义”追求的差异虽然司法活动和传媒舆论监督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但是这两者在追求“公正”的实现标准上是有差异的。司法活动是行使国家司法审判权的专门活动,它的目标是实现司法公正,这一公正包括了程序上和实体上的公正。在程序上司法活动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运作,运用特有的法律语言、法律原则对案件进行评判;在实体上必须做到对案件事实的正确认定、裁判依据的证据确凿,对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都一视同仁,不能偏向其中任何一方。而传媒报道则更多关注的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公正,顾及的主要是普通社会公众的感受,所以媒体是以一般的社会道德水准和知识水平来评判社会事件。它所追求的是自己的报道在播出后能否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获得广大公众的共鸣,因此在进行报道时往往会向社会大众所同情和支持的弱者发生倾斜,报道也会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另外传媒所表述的事实要么是记者在现场自己发现的,要么是经过采访、谈话所获得的第二手资料,由于新闻的时效性使得他们并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核实这些所见所闻的真实性,不像司法活动中认定事实一样要经过举证、质证等众多严格的步骤。2、工作方式上的差异司法审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从事司法活动的法官要求掌握专业的法律知识,而且由于法律调整的是各种社会关系,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审查,全方位加以考虑。传媒报道通常只是用道德化、印象化的观念来代替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因此,对运用法律这种专门的社会控制手段所进行的司法活动就缺少足够的理性分析和法律评判。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记者们通常会在文章的标题和行文上标新立异,带入浓厚的感情色彩以引起广大公众的强烈反响。这样的报道往往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倾向,报道内容易受自身情感影响而偏离了客观真实的轨道,不能够确保新闻的真实可信度。更有些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为了追求不正当利益,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这样素质的新闻舆论监督如何能够维护司法公正不免让人在心中大打问号。3、是非准则上的差异法官判断是非的标准是法律原则,而新闻记者的标准是道德伦理准则。前者有严格的法律规范规定,后者则没有。一个记者对是非的判断,全凭他对新闻职业道德的理解和个人的良知;而司法判决所依据的必须是现行的法律,依据法律所认可的、本案的事实,不仅要考虑实体法,而且要考虑程序法。是非准则不同的矛盾必然引起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冲突。4、传媒监督在制度上缺乏法律规范在制度设计上,司法有着严密的程序规范,但是媒体对于司法的舆论监督缺乏独立的、专门的规范。传媒的舆论监督没有其他监督所具有的制度性条件,没有具体的规范明确传媒舆论监督的权限以及程序,所以舆论监督所产生的效果很难产生特定的法律后果。5、司法缺乏抗干扰能力司法实践中,传媒的舆论监督对于司法的干扰是现实存在的,在英美法系,通过采取措施使法官、陪审员与外界隔离,避免受到外界的影响,尽可能维护司法独立、实现公正审判。但是,在我国,没有设立审判人员隔离制,审判人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法庭外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法官造成压力,从而不利于公正审判。另外,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司法权难免会受到行政权的影响,影响司法独立及司法公正。

传媒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平衡策略

在我国依法治国进程中,强调传媒舆论对司法的监督是非常必要的,尽管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但该冲突并非不可调和,我们应在充分分析二者冲突原因的基础上,找出使二者和谐共处的具体办法,从而确保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的价值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一)完善传媒舆论监督规则第一,制定传媒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保障传媒监督权目前关于舆论的监督,大多散见于《宪法》、《民法》中的一些相关条款,并没有专门针对传媒舆论监督的立法,但这些法规都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有必要尽快出台《新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新闻媒体的活动,合理确定传媒舆论自由的边界。在制定这些法律法规时,应对媒体采用保护为主、限制为辅的总原则,使媒体享有的言论自由能最大限度得以实现,最大限度满足媒体与公众的知情权。第二,规范媒体的监督行为,避免“媒体审判”媒体在进行报道时应当秉持“专业主义”精神,坚持客观公正原则,牢记是法官在审理案件,而非记者在审理。并且,由于传媒报道要求时效性与司法审判要求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性的差异,应限制媒体进入司法审判的时间,可以借鉴国外立法,赋予司法机关一定的推迟媒体报道时间的权力,来防止媒体的不适时报道。总之,对法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媒体不应报道或不应详细报道案情,以免使这种案件变相成为公开审理;对司法机关尚未认定的案件事实,媒体不得公开报道,以免对司法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对可以报道的案件,也应只报道案件的基本事实,而不应有过度的倾向性评论,以免误导公众和舆论;在任何时候,新闻媒体均不得刊载或播出对司法人员有人身攻击或人身侮辱内容的报道或评论,以保护司法人员的人格尊严。第三,加强媒体自身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媒介的构成主体,是开展舆论监督工作的执行者,担负着客观真实地报道事实真相,发现和揭露社会黑暗面的重任,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过硬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除了法律法规的约束,新闻媒体应加强行业管理,依靠行业自律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强化其法律意识,尤其要把握现代司法的基本原则和审判工作特点,尊重审判独立,遵守法庭秩序,要本着对法律负责对社会公众负责的态度,在充分了解法律精神和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报道。(二)完善相关的司法制度第一,落实公开审判制度,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审判公开是遏制司法腐败的重要手段,也为新闻媒体监督审判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审判公开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具体要求就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除向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允许其公开陈述、作证、进行辩论、行使其诉讼权利外,还应当允许群众参加旁听,并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发表有关审理过程的报道。司法机关自身活动的封闭性和特殊性使得新闻媒体会将更多的力量聚集于对司法案件的报道上。新闻媒体最大的特点在于需要在第一时间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如果这个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很多传媒便会开始自己的主观猜测。因此,为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法院可主动公开审判。第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法官整体素质。避免舆论监督对司法的影响,除了规范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为,还应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素质。舆论监督对司法工作的干扰,固然有媒体滥用监督权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司法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在审判时不以法律为准则,而是过多考虑社会公众对判决的接受程度,从而导致司法不公。因此,从法院自身建设方面,应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坚定自己的中立立场,远离媒体干扰,秉持法律至上的观念,真正做到依法审判,维护司法公正。第三,完善法院信息制度,加强与媒体的沟通按照司法审判公开的原则,法院系统自身可以建立一定的信息公开制度,就某些社会焦点案件的具体案情和审理进度,裁判结果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认定事实所需要的证据等加以详细说明,这样既可以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提高公民监督司法权行使的能力,普及法律常识,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又可以防止新闻媒体的不正当报道,以达到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协调发展。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参照国外的有关做法,在司法系统全面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或者固定审理案件后的记者招待会等方式,由专门机构和个人负责定期司法活动的相关信息,使大家能及时了解审判案件的诉讼过程和结果,从而为司法机关和新闻媒介搭建信息沟通的桥梁。第四,完善现有法律制度,最大限度消除传媒报道的负面影响借鉴西方经验,如果可能遭遇强有力的社会舆论的影响而妨碍案件的公正审判,法院可通过改变管辖异地审理、延期审理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消除媒体报道的负面影响;禁止案件当事人或其辩护人、人向传媒作倾向性的陈述及提供资料;对干扰审判活动的传媒及有关责任人予以处罚;被传媒广泛报道的案件,不能适用简易程序等,以最大限度消除传媒报道对司法权的负面影响,维护司法公正。

司法权的良性运行需要舆论的正常监督,但是这种监督需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在协调传媒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时,既需要依法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媒体的新闻自由,也要重视司法权威的不可侵犯性;既需要充分发挥媒体对司法行为的监督作用,也要避免媒体监督演变成为“媒体审判”。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传媒及司法审判自身的制度建设,可以充分发挥传媒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价值,从而促使二者的良性运行。

本文作者:贾忠工作单位: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查看全文

中外司法独立原则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司法独立法官独立审判司法制度

[论文摘要]法独立最早是作为一种观念被用作对抗王权的专横和对民众权益的保护。司法独立原则在现代各国宪政中得到普遍尊重和确认,作为一项现代法治原则,尽管各国的立法和制度设计有所不同,但基本认为其指法院、法官独立地行使司法权,法院、法官的审判活动只服从法律与良心,不受外来干涉。

关于司法独立,在以下几个方面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达成共识:司法权由法院、法官独立行使,上下级法院之间在行使审判权时也彼此独立;法官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与良心,不受法院外和法院内部其他法官的影响,在这层面上司法独立也就是法官独立;法官依严格的法律程序任命、升迁、免职,享有优厚稳定的待遇,在审判活动中所发表的言论和所作的一切行为不被追究法律责任,法院的人事、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受到法律保障。

一、德国司法制度下的司法独立

1949年德国基本法规定:法官具有独立性,只服从法律。联邦宪法法院的成员半数由联邦议院选举,他们不得听从联邦议院、联邦参议院、联邦政府以及州有关机构的指示。德国在一系列制度设计上确保法官的独立,在对法官进行选任、培训、监督的同时尽量确保其独立性。法官的独立包括法官职务和人身上的独立性和法官本身的独立性。法官在德国属公职人员,但区别于一般公务人员,1961年德国《法官法》对法官这种特别的法律地位作了确认。确保司法独立的制度设计都建立在这种区分上。

任何人无权以任何方式干涉法官的审判,无论是其顶头上司(法院院长)还是其他国家机关,司法部长或者政府,或者是议会。

查看全文

司法独立研究论文

关键词:司法独立/权力制衡/法治/人治

内容提要:司法独立的理论基础,一是权力分立与制衡原理,二是主权在民的原理与原则。在古代主权在君的政治体制下,有某种权力监督的思想与制度设计,但不可能有近代意义的司法独立的原理与原则。近几十年来,有关司法独立的一系列国际文书的出现,标志着司法独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司法独立与现代意义的民主、法治和人权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价值是多重的。要在中国真正实现司法独立,首先要在观念上进行更新,尤其应在五个问题上走出理论误区。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中国人民的一项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已被庄严地载入我国宪法。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主要标志,是现代宪政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行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制度。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现在,我国的司法改革正在广泛的范围内深入展开。保证司法独立是司法改革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本文拟着重从司法独立的理论层面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学术界和实务界同仁。

一、司法独立的产生与历史发展

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是对某一理论、原则或制度进行历史的考察,看它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的,它经历过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该事物的性质、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司法独立作为国家机构的一项重要原则和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产物。它是建立在“主权在民”和分权理论的基础上的。在古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各项权力,都是高度集中于君主和地方长官一人之手。这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专制主义政治的重要特征。其理论基础是“主权在君”。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即国家”,为了实现君主一人的统治,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随着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没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主权在民”理论应运而生。但是人民很难直接管理国家,而只能通过选举产生政府,由政府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为了防止被选举产生的政府权力腐败与异化,启蒙思想家们建议未来的政府应当实行权力分立与权力制衡,这就是司法独立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这里,笔者需要顺便指出的是,人们通常认为,司法独立的理论基础是“权力分立”理论,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还不够全面。“权力不受制约必然腐败”的原理,具有超时空的性质,因此古代就有了朦胧的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思想。西方古代权力分立理论的出现和中国古代“三省”制度和“监察”制度的设置就是例证。但那时候不可能产生司法独立的理论、原则和制度,这是“主权在君”观念和专制主义政治制度所决定。肯定这一点,对深刻理解“司法独立”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查看全文

司法独立探讨论文

一、司法独立的涵义

司法独立一词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是结构意义上,是指司法机关独立于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因此司法独立是一种“国家权力的结构原则”;二是程序意义上,司法独立的意旨是在司法过程中保障法官司法以维护程序正当性和结果正确性,因此也被称为“技术性的司法规则。”由此,我们可以用一个较为概括的概念——司法独立是指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依据法律事实,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案件作出公正的判决。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司法体制早已无法适应时展的需要。对此,国家最高层领导也有了相当认识,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而笔者以为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司法独立,要实现司法独立,就必须对影响司法独立的种种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二、影响司法独立的外部关系

(一)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实质权力关系上,国家机关必须接受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司法机关与司法工作也不例外。虽然党的领导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司法机关并不享有政治结构即国家权力关系上的独立。在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下,部分地区司法机关与地方党委的关系是不正常的。司法机关基本上受命于党委,成为党委的附属产物,地方法官的任免权掌握党委手中。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党委经常性直接过问案件情况并参与案件的讨论和审理。更有甚着凭自己的主观判断、个人情感给案件打批条,这在表面上看似乎迎合了某些人所谓的“绝对服从党的领导”需要,事实上这种“以党代审”的做法导致的部分办案不公,反而使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大打折扣,严重损害司法机关的独立性,成为导致腐败的诱因之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