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9 02:23: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斯大林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从斯大林看革命与独裁

斯大林之死给了所有的共产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一个沉重的教训——“在人类历史上曾有许多暴君非常残酷,但是,他们都是死在刀斧之下,正象他们自己用刀斧掌握政权一样。”(赫鲁晓夫语)[1]

革命政权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民主制度的来临,革命尤其是共产主义革命其本质是弱者与穷人的反抗与复仇。为了打倒全副武装与十项全能的统治者,需要有“狂热的信念、严酷的纪律与极端的行动”,[2]为的是向人性挑战,泯灭人性中天然的怜悯心与种种道德禁忌。为了伸张正义,不惜让全世界毁灭!反动派是怎么对付我们的,我们就要加倍偿还!“不惜把世界浸泡在血泊之中,要把敌人斩尽杀绝,连他们的孩子也不怜惜……劳动者早已为此付出了代价。”[3]

极端的行为一旦被采用,将形成行动惯性、行为模式与历史惯例;巨大的权力一旦被渴望复仇的人们所铸就,将吞噬无数的生命,连革命者也未能逃脱劫难。

革命者一定是独裁者

顾准说过,“唯理主义者,尤其是革命家们,是革命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唯有坚持“理想”是唯物的,有根据的,同时又是绝对正确的[或者谦虚一些,是组成绝对真理的某个重要部分],他们才心有所安……才能理论与实践一致地勇往直前。”[4]根据这种特性,可以更进一步地指出,革命者尤其是他们的最高领袖一定是独裁者。不仅仅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一切言行都是绝对正确的,不容旁人置喙不要说反对;还因为,不掌握绝对的权力来指挥一个以最为狂热的信念与最为严酷的纪律所造就的暴力组织,就不能推翻反动派的统治,更不要说按照自己的理想蓝图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造了。

这些道理,列宁在其著作《怎么办?》[5]里已讲得很清楚了并且身体力行。共产主义后人要否定斯大林,就刻意隐瞒列宁的这一面,把列宁打扮成为一个温柔敦厚的民主领袖。其实斯大林的见识与所作所为尤其是外交战略的头脑与手腕,都与列宁一脉相承。

查看全文

评价斯大林分析论文

一、评价原则

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实践,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贯倡导和身体力行的。在起草和讨论“两论”时,高屋建瓴、以勇于创新的理论品格和大无畏精神,开创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否认存在矛盾就是否认唯物辩证法。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斯大林的错误正证明了这一点。有矛盾就有斗争,只不过斗争的性质和形式不同于阶级社会而已。[1]在我们共产党人之间,在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和人民之间,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共产党和共产党之间等存在着矛盾,这是人民内部矛盾。“一个人只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就决不应该把人民内部的矛盾同敌我之间矛盾等量齐观,或者相混淆,更不应该把人民内部的矛盾放在敌我矛盾之上。”[2]由此分析,斯大林的思想和观点基本上是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虽然其中有些错误,但主要方面是正确的,错误是次要的。斯大林所犯错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需要采取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方式。基于这样一个根本立场,“两论”由此确立了具有卓越政治智慧和强大理论力量的评价原则和方法。

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修改《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时特别加上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应当用历史的观点看斯大林,对于他的正确的地方和错误的地方做出全面的和适当的分析,从而吸取有益的教训。不论是他的正确的地方,或者错误的地方,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种现象,带有时代的特点。”[3](p65)所谓历史的观点,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将历史人物置于其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不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从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出发,说明其所属时代政治、哲学和宗教的观念和历史事变。

首先,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去看待错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自在走向自为的过程。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就是一个探索与前进的过程,其中存在着挫折、失误和某种暂时的倒退。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经起过一定进步作用的剥削阶级,总是在很长的时期中犯过无数历史性的错误,而且是反复地一犯再犯才能积累其统治经验。任何一个民族,不可能不犯错误,何况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马克思主义者应该自觉理解和掌握这一认识规律。勇于正视错误和改正错误,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备的理论品格。

其次,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特殊性质中去看待错误。“无产阶级的专政和以前任何剥削阶级的专政,在性质上根本不同。它是被剥削、没有贫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专政,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也是最后一次的专政。这样的专政,担负着历史上最伟大、最困难的任务,面对着历史上情况最复杂和道路最曲折的斗争,因而它的工作──正如列宁所说的──也不能不犯很多错误。如果有些共产党人发生骄傲自满和思想僵化的情形,那么,他们甚至也会重犯过去自己犯过的或者别人犯过的错误。”[4]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只是为未来提供宏观意义和发展方向上的指导,理论与现实间必然存在距离,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必须是结合本国国情和实际的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因此,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误,甚至发生严重错误。如所说:“因为我们走的是前无古人的道路。我历来是‘难免论’。斯大林犯错误是题中应有之义。赫鲁晓夫同样也要犯错误。苏联要犯错误,我们也要犯错误。问题在于共产党能够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克服自己的错误。”[1]充分认识到犯错误的不可避免性与具备自我纠正错误的能力、勇气和信心,对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查看全文

对斯大林的评价论文

摘要:在领导起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文章中,在关于如何评价和对待斯大林及苏联经验问题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阶级分析的评价原则,运用把握本质、总体评价,一分为二、辩证评价,功过分明、量化评价,区分主次、侧重评价,成绩错误、分别评价等唯物辩证方法,成功解决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评价方法及目的,为后人树立了光辉典范,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两论”斯大林苏联经验评价原则和方法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苏共20大后,就如何评价斯大林已郑重作出了结论,表明了我们的态度和立场。其标志就是1956年4月5日和1956年12月2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这两篇文章是根据的提议,中央政治局组织撰写,以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名言发表的。文章起草过程中,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或扩大会议进行讨论和修改。“两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着矛盾的重要论点,并对矛盾性质的区分和不同性质矛盾的转化作了论述。[1]这一重大理论突破,为科学确立评价斯大林及苏联经验的原则和方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也为后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法则和标准。《建国以来文稿》第6集收入了审阅两篇文章三、四、五、六稿时的批语和许多修改意见。后来,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也多次谈到对斯大林及苏联经验的评价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意义。这些重要言论和评价尽管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特点和时代局限性,但是,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态度以及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原则,永远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光辉典范。

20世纪末苏东剧变,西方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趁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行大肆抵毁,尤其是戈尔巴乔夫时期对斯大林的妖魔化,给予西方以极好的恶毒攻击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苏联社会主义的口实。我国学术界在苏联剧变研究问题上,关于对斯大林的评价也出现了一些分歧,有些分歧还比较严重。值此十月社会主义革命90周年到来之际,认真学习评价斯大林及苏联经验的理论品格以及原则、方法和意义,对于深入探究苏联剧变根源和记取教训,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评价原则

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实践,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贯倡导和身体力行的。在起草和讨论“两论”时,高屋建瓴、以勇于创新的理论品格和大无畏精神,开创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否认存在矛盾就是否认唯物辩证法。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斯大林的错误正证明了这一点。有矛盾就有斗争,只不过斗争的性质和形式不同于阶级社会而已。[1]在我们共产党人之间,在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和人民之间,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共产党和共产党之间等存在着矛盾,这是人民内部矛盾。“一个人只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就决不应该把人民内部的矛盾同敌我之间矛盾等量齐观,或者相混淆,更不应该把人民内部的矛盾放在敌我矛盾之上。”[2]由此分析,斯大林的思想和观点基本上是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虽然其中有些错误,但主要方面是正确的,错误是次要的。斯大林所犯错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需要采取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方式。基于这样一个根本立场,“两论”由此确立了具有卓越政治智慧和强大理论力量的评价原则和方法。

查看全文

斯大林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比较研究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49.1;A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254(2000)03—0005—04

斯大林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两个划时代人物,他们的经济建设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共同富裕”是他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和研究他们这个思想,对于我们深入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斯大林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理解

如何认识和理解共同富裕直接关系到如何进行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斯大林邓小平在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所采取的种种不同做法除了国情不同导致做法相异外,认识和理解方面的差异乃是问题主要所在。

1、社会主义不是贫穷,而是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1934年,斯大林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苏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中说:“社会主义不是要大家贫困,而是要消灭贫困,为社会全体成员建立富裕的和文明的生活。”(注:《斯大林选集》第337页。)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使全体人民摆脱贫穷,实现共同富裕。事隔半个世纪,邓小平在我国进行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又提出了同样的问题,“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64页。),“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然而,斯大林邓小平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认识却不一样,斯大林的共同富裕思想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他反对“社会主义可以在贫苦生活的基础上用稍许拉平各人物质生活状况的方法巩固起来”(注:《斯大林选集》第375页。),却没有反对对富裕的拉平。事实上,斯大林始终无法用他的方式去实现共同富裕,因为他的方式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邓小平不同意这类思想,认为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而应该是保持着差异的富裕,旗帜鲜明地反对在共同富裕问题上的均衡论哲学。1986年他在会见新西兰外宾时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5页。),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使他深有感触:“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人民生活永远改善不了,积极性永远调动不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7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商品经济阶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劳动态度始终受着物质利益影响和支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能离开这个事实去侈谈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是格格不入的。搞平均主义实现不了共同富裕,而只能是有害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人的能力差异决定着分配差异,无视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会直接挫伤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必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否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不能成功的。邓小平这些思想,深刻体现了他的辩证求实精神。

查看全文

试评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关键词】苏联农业/集体化/历史意义/深刻教训/启示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799(2001)05-0011-07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在当时苏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成为摆在苏联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在列宁逝世之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大力推进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这一运动始于1929年下半年,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到1933年基本上完成。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大致可概括为:在很短的时期内,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用行政命令将农民使用的土地集中起来,组成劳动组合式集体农庄。消灭富农阶级。国家还通过组织机器拖拉机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派工人下乡,向农村增派管理干部,提高农民文化与技术水平,加强对农庄的领导。以期在不长的时间内实行农业集体化。它是苏联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千百万个体农户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转变的伟大运动。斯大林领导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曾付出高昂的代价,但也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与教训。分析和研究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实践,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斯大林大力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起因

1.为了摆脱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及其战争的威胁,是迫使斯大林推进农业集体化的重要外因

查看全文

试评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内容提要】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第一次开创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发展,为迅速改变当时苏联内外交困的被动局面,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当时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条件是不成熟的,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一场过早过急过快的运动,曾付出高昂的代价,留下深刻的教训。分析和研究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联农业/集体化/历史意义/深刻教训/启示

【正文】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在当时苏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成为摆在苏联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在列宁逝世之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大力推进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这一运动始于1929年下半年,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到1933年基本上完成。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大致可概括为:在很短的时期内,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用行政命令将农民使用的土地集中起来,组成劳动组合式集体农庄。消灭富农阶级。国家还通过组织机器拖拉机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派工人下乡,向农村增派管理干部,提高农民文化与技术水平,加强对农庄的领导。以期在不长的时间内实行农业集体化。它是苏联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千百万个体农户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转变的伟大运动。斯大林领导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曾付出高昂的代价,但也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与教训。分析和研究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实践,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斯大林大力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起因

1.为了摆脱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及其战争的威胁,是迫使斯大林推进农业集体化的重要外因

查看全文

斯大林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理论研究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420(2001)01-0051-08

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大系统。它所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所包含的行为主体也多种多样。列宁在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考察中,对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作了科学的探讨,写下了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名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斯大林坚持和捍卫了列宁的思想,对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最基本的矛盾方面,即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作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论点,丰富了列宁的思想,对后人认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的“中心”与“外围”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斯大林第一次明确地把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关系称作“中心”与“外围”的关系。“中心”意即“欧洲资本主义”,“外围”意即“欧洲资本主义所赖以生存的各殖民地”[1](P185)。“中心”与“外围”的关系,就是欧洲资本主义与它的殖民地在经济上存在的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在政治上存在的危机与革命的关系。斯大林根据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事实,以对帝国主义的内外矛盾的全面揭示为基础,分析了“中心”与“外围”的关系。

(一)对“中心”与“外围”矛盾的分析

查看全文

斯大林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理论研究

【英文标题】OnStalin’sTheoryofRelationshipbetweenWorldEconomyandPolitics

【内容提要】在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中,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曾作过精辟的论述。斯大林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心”与“外围”的研究,二是对两大不同社会制度的研究。斯大林的研究,既以其有价值的方面丰富了列宁的思想,也有其不足的方面,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英文摘要】Relationshipbetweenworldeconomyandworldpoliticshasalwaysbeenthefocusofmanyscholars.ItisarecurrentthemeamongremarkableMarxistauthors,too.Stalin’sresearchonthisissueincludestwopoints.Theyare,thestudyof"thecenter"and"theperiphery",andthestudyofthetwosocialsystems.TheauthorpointsoutthatStalin’sresearchfindingshaveenrichedLeninism,butarenotwithoutlimitations,andthattheselimitationshaveleftprofoundlessonsforustodrawon.

【关键词】斯大林/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心”与“外围”/资本主义/社会主义Stalin/worldeconomyandpolitics/"center"and"periphery"/capitalism/socialism

【正文】

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大系统。它所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所包含的行为主体也多种多样。列宁在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考察中,对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作了科学的探讨,写下了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名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斯大林坚持和捍卫了列宁的思想,对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最基本的矛盾方面,即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作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论点,丰富了列宁的思想,对后人认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查看全文

斯大林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评析论文

【内容提要】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第一次开创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发展,为迅速改变当时苏联内外交困的被动局面,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当时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条件是不成熟的,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一场过早过急过快的运动,曾付出高昂的代价,留下深刻的教训。分析和研究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联农业/集体化/历史意义/深刻教训/启示

【正文】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在当时苏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成为摆在苏联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在列宁逝世之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大力推进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这一运动始于1929年下半年,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到1933年基本上完成。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大致可概括为:在很短的时期内,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用行政命令将农民使用的土地集中起来,组成劳动组合式集体农庄。消灭富农阶级。国家还通过组织机器拖拉机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派工人下乡,向农村增派管理干部,提高农民文化与技术水平,加强对农庄的领导。以期在不长的时间内实行农业集体化。它是苏联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千百万个体农户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转变的伟大运动。斯大林领导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曾付出高昂的代价,但也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与教训。分析和研究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实践,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斯大林大力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起因

1.为了摆脱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及其战争的威胁,是迫使斯大林推进农业集体化的重要外因

查看全文

成功与失误:斯大林社会主义国家思想及其实践——读史札记

【关键词】斯大林/苏联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思想/实践

【正文】

〔中图分类号〕A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01)02-0001-05

(一)

1936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宣布:在苏联“所有的剥削阶级都消灭了。”“我们苏联社会已经做到在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又称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的制度。”于是,在苏共中发生了关于社会主义国家问题的争论。当时,苏共党内有人提出:苏联的剥削阶级已被消灭,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为什么不促使国家消亡呢?1939年,斯大林《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中,对这个问题专门作了回答。他认为,恩格斯是说过,国家作为全社会的真正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把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这一行动,将是它以国家资格所采取的最后一次独立行动。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涉,便会逐渐成为多余的东西而自行停止。对人的管理将被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指导所代替。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但是,恩格斯的这个观点是以社会主义大致同时地在一切国家或大多数国家中获得胜利为前提的。然而,现在的事实是,社会主义在单独一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这个国家还受着资本主义的包围和由此产生的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种种危险。因此,不应当忽视这样的事实而照搬恩格斯的观点,那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实质的。所以,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从客观实际出发,明确而正确地提出,在苏联,不仅应当坚持和巩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而且应当坚持和巩固马列主义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同时,苏维埃国家,还应当总结苏维埃政权建设的经验,使国家形式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应当说,斯大林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符合实际的。这是斯大林和苏共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大贡献。如果当时斯大林和苏共不实现这一理论与实践上的突破,不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强大国家政权,苏联的社会主义早就不复存在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