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8 23:28: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数字经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数字经济

小议迈向数字经济营销变革

企业加入想在数字经济中成功地营运,就必须在业务和营销思维上做出九大重要的转变:

1.从资讯的不对称性,改为资讯的民主化;

2.从替精英分子制造商品,改为替每个人制造商品;

3.从先产后销,转变为“先感应后回应”;

4.从本土经济转变为全球经济;

5.从报酬速减的经济,转变为报酬速增的经济;

查看全文

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

摘要:文章从数字经济的协同渗透效应和挤出效应出发,结合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利用2016—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相关数据,验证了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适度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并以此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且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关键词: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区域异质性

引言:近年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信息通信技术高速发展,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经济的衡量测度、发展路径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1,2]。从经济形态出发,政治经济学认为数字经济具有可持续性[3]。数字经济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长尾效应等对企业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产生显著影响[4]。从微观企业层面出发,学者们分别从经典企业管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关系嵌入视角出发,探究数字经济对企业管理、企业价值、企业生产率、企业转型等方面的影响[5]。例如,何帆和刘红霞(2019)[5]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增强创新、降低成本等方式实现数字化变革,最终发挥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作用。从宏观经济层面而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两端极化”需求格局[6];同时,数字经济可能增加开放型经济复杂性,引起世界市场同质化及逆向全球化等负面效应[7]。从博弈论角度出发,许恒等(2020)[8]提出数字经济具有技术溢出效应和技术冲击效应,借此构建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非对称竞争博弈模型,认为“竞合发展”政策有利于创新和社会利益均衡。从实体产业角度出发,数字经济为制造业转型提供强劲动力,以制造业数字化为起点,以数据、创新、需求和供给为路径,逐步实现实体经济数字化、产业结构高级化[9]。石涌江(2021)[10]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出发,认为数字经济发挥协同效应、成本节约效应、价值创造效应,对制造业产业升级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单门槛效应。肖远飞和周萍萍(2021)[11]认为数字经济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产业升级,并以此为中介实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区域经济层面而言,部分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创新绩效,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存在区域异质性[12]。然而,亦有部分学者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例如:姚志毅和张扬(2021)[13]发现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是周期性波动的,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显著为负,已产生“挤出效应”;姜松和孙玉鑫(2020)[14]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呈“倒U”型曲线关系,且存在区域异质性。根据现有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等可能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积极影响;与之相反,数字经济的自我膨胀性和挤出效应可能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那么,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到底是发挥协同渗透效应还是挤出效应?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路径为何?厘清以上问题有利于对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路径进行合理规划,有利于提升落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本文提出数字经济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模型,通过对2016—2019年31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1研究假设

1.1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

在数字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其网络特性,自身需要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特征,同样需要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和社会资源等;同时,研发创新还需要一定的周期实现收益。因此,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其对该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有限的。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会不断通过高额投资和技术创新获得市场优势,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逐步得到体现。数字经济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研发资金和人员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数字经济边际收益不断提高,对数字经济产业的技术创新发挥直接的促进作用,并通过溢出效应逐步向相关产业和传统产业传导,对区域内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起到促进作用。在数字经济时代,边际收益递增导致“强者恒强”的现象普遍存在[15]。因此,当数字经济经过萌芽期和高速发展期,发展速度和规模逐渐趋于稳定时,容易出现寡头或者垄断现象,数字经济的自我膨胀性得到更多体现,广大企业对头部企业高度关注并快速模仿跟进,头部企业从技术创新中获取的实际收益可能低于其研发创新的成本。因此,可能导致企业研发创新积极性降低,则其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减弱。据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呈“倒U”型曲线关系,相比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适中的地区,若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过高或过低,则区域技术创新水平较低。

查看全文

数字经济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

摘要: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的发展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正推动零售企业进行数字转型发展。新零售是数字技术深入发展的新结果,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重构零售活动的各个环节。本文分析长三角地区的数字经济环境和零售企业发展现状,阐述了数字经济驱动下的长三角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打造零售智慧门店、开设线上零售网店、融合线上线下零售业态等发展策略,以期为零售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数字经济;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数字经济在中国迅猛发展,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推动着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变革,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零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时,必须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的企业创新转型。长三角地区具备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这种外部环境会倒逼零售企业去应用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而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

1长三角数字经济环境现状分析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据世界银行分析,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0.62%。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我国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6.2%。2018年我国江苏、浙江数字经济规模均突破2万亿元,在规模、占比、增速方面均引领全国发展。2019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签署《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备忘录提出将建设世界领先的人货场一体化新零售网络,由此可见长三角地区数字技术在零售业运用的趋势。数字经济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性日益凸显,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这其中,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处于领先位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与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等多家联合的《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出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家GDP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地区具备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数字人才推动长三角数字经济规模发展和增长速度领先全国。美国商务部编写的研究报告《浮现中的数字经济》最早提出了数字经济的出现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严峻挑战,反映出信息技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数字经济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而我国长三角地区在数字经济增长速度和数字经济规模上居全国最高水平,属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引领区域的长三角地区,需要重视跨区域人才战略的整体规划。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其他实体行业深度融合,推进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一体化发展。我国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一定是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产业升级转型。

2长三角零售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查看全文

数字经济与数据流动合作框架分析

摘要:“一带一路”官网显示,在过去的6年间,我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已由亚欧延伸至南太平洋、非洲、拉美等区域。“一带一路”逐渐扩大的影响力,为我国大数据企业的数据跨境合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关键词:“一带一路”;保护水平认定;大数据企业

1.“一带一路”策略带动我国经济体量的持续增长

2015年3月,中国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倡议距今已有6年的时间,当初“一带一路”所描绘的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10.8%,达92690亿元,其中,出口增长13.2%,进口增长7.9%。欧盟统计局日前数据称,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与此同时,欧盟与美国之间贸易萎缩,欧盟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0%,进口同比下降11.4%。另外,数据显示,中国商品在英国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上升到13.4%,达110亿英镑,首次超过了从其他任何国家的进口。如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边进出口总额的不断增长,使得“一带一路”以其庞大的经济体量,在世界经济关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欧盟、美国、中国数据跨境保护水平合作框架契机

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策的倡议下抓住了和世界经济互动的绝佳机遇,而以美国政府为首的发达国家对此并不是抱着喜闻乐见的态度,相反,近来出海的中国企业频繁被以美国政府为首的国家——以中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对其造成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隐私安全”等方面的威胁为由,对中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各个渠道的打压。从立法的角度,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之间,和欧盟之间,和美国之间,确实存在隐私保护和数据跨境保护水平政策的缺失。如图1所示,欧盟和美国,以及除美国外的12个国家和地区之间,通过GDPR充分性认定来解决隐私保护和数据跨境的保护水平互通;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地区,分别有USMCA和CBPR协议实现数据跨境转移的合规性和合法性。而中国并没有参与或加入同欧盟、美国所代表的经济体之间,任何国家层面的保护水平沟通。甚至中国和响应了“一带一路”倡议的65国之间,也未有明确的数据跨境保护水平合作框架。

查看全文

数字经济背景宅经济催生新业态模式

【摘要】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宅文化现象的潮流引导,使得数字经济与宅文化巧妙融合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宅经济”。疫情的影响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为“宅经济”提供了源动能。论文从驱动“宅经济”的因素出发分析推动其发展的客观因素,从教育、生鲜供应链、医疗平台、办公这4个方面对基于“宅经济”的新业态发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数字经济;“宅经济”;新业态

1“宅经济”加速数字化进程

随着中国在21世纪初开始的信息化建设,企业的经营模式与数字化正呈现密切联合的新趋势,数字经济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其占GDP的比重连年攀升,从2005年到2020年的16年内,占比从14.2%升至38.6%,涨幅达到24.4%。由此可见,数字经济已是势不可挡的潮流,也是企业未来经营战略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数字经济的规模效应也促成新经济产业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崛起和转型。近年来,年轻人的宅生活理念的兴起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催生了以互联网和现代物流为基础,涉及娱乐、在线教育、线上金融、在线医疗、云办公等多个领域的融合发展的“宅经济”新业态。受疫情的影响,传统商业模式的单体构架让许多企业陷入困境,迫使企业认识到单一商业模式的局限性,迅速建立数字化的云生态进行自救。居民受到的影响,不得不采用居家的隔离措施,催生了消费者的“更新换代”。消费者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上,这二者的巨变让他们逐渐培养或更依赖新的线下线上消费习惯,为“宅经济”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目前,无论是从市场需求,还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都为“宅经济”开启数字化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宅经济”的驱动因素

2.1宅文化的共鸣效应

查看全文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理论分析

【背景材料】

数字经济,主要是指将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当前和今后,数字经济的理念和生产方式应被应用到各个领域,这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产业是经济的核心,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必须落脚在产业的深度融合上,把重点放在提升产业层面的经济功能上。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使产业由原来的上下游、产供销的线性关系向立体的、多维的网络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实体经济“融”出新动能。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变量。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融合,以创新赋能实体经济制造业,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创新和实体制造业融合的方式,缔造中国全新的发展模式,优化中国经济的结构,促进中国经济稳步增长。3.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提速,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数字化浪潮正在带动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以网络购物、新零售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也推动了国内消费恢复,促进经济企稳回升。4.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助企纾困、提振信心,注入发展新动能。202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相继《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激发企业新动能,力促经济向好发展。5.提高生产效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本质功能在于通过实体经济数字化变革带来全社会、全产业、全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价值创造模式的改进,以实现经济整体效能的放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产业生态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路径,平台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要不断推动企业与企业之间从竞争转变为相互连接、相互赋能,放大经济效能。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查看全文

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融合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说明当前农村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情况。目前在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下,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相融合已经成为了改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本方式,也是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发展阶段来看,还存在着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共享、人才培养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根据相关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力争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多的理论和指导经验。

关键词:数字经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是利用数字化的技术和相关数字化的知识作为重要的生产角色,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及因特网作为发展的基石,从而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重新注入活力。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而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更是重中之重,农业经济是农业中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土地和劳动力优势,但是发展过程中缺少信息支持和相关人才支持,所以要通过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相融合来改变现状。农业经济与数字经济相融合可以解决相关信息不对称,使农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状况,建设新型城镇。然而,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融合发展的模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数据信息的基础建设方面,数字经济的科普、人才的储备、工薪待遇、相关法律规定的制定等方面,还需不断完善。目前,按我国发展趋势来看,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模式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2020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指出,在未来几年数字农业农村经济将为现代化农村的建设提供蓝图。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融合发展的问题和阻碍,总结相关经验,进一步为农业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提出建议,为实现农业经济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多的理论和经验。

一、农业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背景

目前,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相融合发展是农业经济向着现代化转型的关键。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数字化已悄然融入各个领域和行业,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9.89亿,手机网民9.86亿,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基本上实现了人人有网,农村网民更是占据30%左右,且网民数量还在继续增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对于农村农民来说可以从农产品销售、教育、医疗等各种方面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与好处,农业经济与数字经济相融合下的新产物,农村电商,直播+卖货等网络交易新产业开始蓬勃发展,手机成为新型“农具”,做电商直播卖货也成为农民的新职业。这种形式就是农业经济与数字经济相融合发展模式中的新兴产物,更是一成功举措。另外,数字化技术在农村医疗保险、养老服务、农村农业环境治理保护、新农村教育等方面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全民朝着数字化时代转型将会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十四五”规划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都为农业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融合发展是数字化时代在农业经济方面相应产生的新模式,是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中国、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关于农业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模式下的实践

查看全文

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从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论述了我国当前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模式,就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数字化基础设施、数据共享体系、人才体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障碍。因此,根据存在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突破方式,为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数字经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创新模式

一、引言

近几年,数字经济在我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数字经济具体是指利用数字化的技术及知识作为某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并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及网络作为其发展的载体,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经历了高速发展,代表着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时代将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引发一场重要的结构性经济变革。联合国的《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中明确说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截止到2018年底,数字经济的规模已经达到了31.3万亿元,并且其对我国GDP的贡献率达到了55%①。从已有的数据可以看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速的新引擎。从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模式逐渐成熟,所需要的技术条件也愈发成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农村网络用户的数量在2018年底达到了2.22亿,占比6.2%,年增长率为22.57%。2020年,农村农业部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指出,在未来几年中发展数字农业农村经济将会成为农村建设的发展蓝图。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有其特殊的地域性、周期性以及季节性等,并且从弹性的角度来看,其弹性较小。虽然,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劳动力和土地这两种生产要素,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缺少企业家才能以及资本、数字技术等作为支持,从而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落后于城市经济。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经济面临着信息不对称、金融排斥等现象,金融资源与需求缺位、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数字经济具有非竞争性、普惠性、非排他性等优势,可以通过与农村经济进行融合发挥其优势,帮助其对缺失的其他生产要素进行增效,产生1+1>2的效果,帮助农村地区解决当前的困境。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路径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形成了一系列可以使用的模式。例如,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发展的精准农业模式、通过提高技术进而降低交易成本的“三农”金融服务模式、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等。通过实践证明,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可以极大的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规模效应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幸福感,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然而,我国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模式依然存在很多薄弱的环节,在数字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数据建设体系以及相关法律方面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目前,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客观条件是根据数字经济作为生产要素解决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成本等问题,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因此,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需要进一步探索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的发展模式,找出两者发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数字经济是我国近几年来需要大力发展的新兴产物,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目前,关于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模式也在学术界引起大量研究,在我国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很少有学者涉及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因此,本文将数字经济与“三农”领域进行结合,研究两者融合发展的路径,理清两者之间的现实障碍,从而提出解决的策略,为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应有的帮助。

二、实践模式

国际上关于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研究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发展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我国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为我国特有的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2017年,在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促进数字经济快速成长”的书面报告,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19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为我国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因此,随着这些文件的颁布,我国对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最主要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

查看全文

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

摘要: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主题。基于此,文章对部分农村地区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整理和分析,阐述了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模式,并针对目前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存在的现实障碍,从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基础设施完善、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角度提出一些推动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引言:数字经济是依托于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处理数据信息,用以引导和实现资源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从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一种全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诞生无疑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在农业生产领域,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将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相融合,可以解决许多传统农业中存在的发展问题,突破传统农业的发展瓶颈。然而现阶段部分农村地区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仍面临许多的现实障碍,如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未彻底落实、农村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基层数字化人才稀缺等。信息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的兴起赋予了农村经济发展新的驱动力,有关部门必须牢牢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脉络,扫清农村经济与数字经济相融合的现实阻碍,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优势,积极探索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

1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推动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我国早在2017年便提出了“数字经济”的概念,开始着手规划和落实数字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后,我国重新部署了数字经济的发展点,确立了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地位,将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相结合,希望借助数字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完成转型升级。因此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是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必然举措,应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信息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渗透社会各个领域,推动许许多多的产业走向信息化发展的道路。而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借着信息技术这阵东风,我国极力推进农业朝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通过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与时俱进,可以有效挖掘农业领域中数字经济的价值,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重构农业生产链,驱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模式

查看全文

数字贸易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数字时代。数字贸易也随数字经济发展而出现成为极具竞争力的新型贸易形式,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数字经济全球化作为研究背景,深入研究了中国数字贸易的发展现状,并从生产、消费、外贸及国内经济等角度分析了中国数字贸易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得知数字贸易是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因素之一,其将在中国对外经贸发展中发挥战略性作用。

[关键词]数字贸易;数字经济;经济效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也使得全球生产力发展方式和全球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数字经济国际化最直观和最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数字贸易,它是数字经济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数字贸易也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因素之一,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具有深远意义。

一、数字贸易的概念及特征

数字贸易是随着数字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型贸易形式,其对于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目前为止,还未有具有公信力的国际组织明确地对数字贸易的概念及内涵进行定义。因此大部分国家采用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来规范数字贸易市场秩序(数字贸易产品归类于商品时适用GATT,数字贸易产品归类于服务时适用GATS)。2013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首次提出数字贸易的定义,即数字贸易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输产品和服务的国内商务和国际贸易活动。具体又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数字化内容,如电子书籍、网络游戏、音乐视频等;二是社会媒介,如社交网站、购物网站等;三是搜索引擎;四是其他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如软件服务、通过云计算提供的数据服务。中国目前对数字贸易的概念还尚未进行过官方定义,但在2016年举办的G20峰会中明确了数字经济的概念,即“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1]数字贸易虽然没有明确的权威定义,但是它是一种依托互联网产生的,通过数字交换进行的贸易方式。与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相比,数字贸易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特征:一是贸易方式数字化。电子信息的高速发展减少了贸易中间环节,使数字贸易成本低于传统贸易,极大地提高了贸易效率;二是贸易产品数字化。数字贸易交易的产品多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数字产品和服务,具有高新科技、高创新、高专利化的特点。

二、中国数字贸易发展现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