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系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8 19:33: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数学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数学系

市数学系工会工作筹划

数学系工会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宣传、贯彻《工会法》,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届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配合系抓好中表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活动。

二、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工会法》,努力实现工会工作的法制化。

三、要把“依法维权”工作落实到实处,为教职工办实事。

四、为召开第三届“双代会”做好献计献策准备。

、努力做好女教职工和离退休老干部的工作。庆祝三八妇女节。

查看全文

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研究论文

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联大”)数学系是抗战时期由北京大学数学系、清华大学数学系,以及南开大学数学系组建的高等数学教育机构。在战时教学、科研,以及生活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这个新建的数学系取得了同期其他高等数学教育机构与之难以比拟的成绩,较为出色地完成了战时国立高等数学教育机构的使命,并成为那一时期中国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目前,学术界对联大数学系的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的概况,已经进行了介绍与研究。[1-4]但联大数学系教育工作的细节及特色,尚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讨。徐利治教授的访谈录,对此提供了一份史料。

徐利治,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教授。1920年出生,祖籍江苏,早年就读于江苏省立洛杜乡村师范学校。抗战爆发后,避难到西南,后于1938年考入贵州铜仁国立第三中学师范部。1940年毕业后,考取联大数学系。入学不久,迫于经济拮据,休学一年。在联大复学后,悉心钻研数学名著,参加数学讨论班,接触到数学研究工作的前沿。1945年大学毕业前,在国际数学杂志上发表了4篇专业研究论文。[5]1945年毕业后,经华罗庚举荐,清华数学系主任杨武之首肯,留任华罗庚的助教。1946年联大结束,随清华返回北京(时称北平),遂后不到三年,便由助教提升为教员。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赴英国阿伯丁大学和剑桥大学访问。回国后,继续在清华任教,旋晋升为副教授。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同王湘浩、江泽坚等一起在原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组建数学系。此后,长期致力于多维渐近积分、无界函数逼近,以及高维边界型求积法等方面的研究,且在国内倡导数学方法论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6]

访谈录基于2003年4月初郭金海、袁向东对徐利治的访问,郭金海于同年10月20致徐利治的信。徐利治于同年8月26日、10月1日,以及11月4日写给郭金海的信函。

1招考

问:您报考联大时,清华、北大、南开三个学校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招考,还是这三校单独招考?

徐利治(以下简称“徐”):不是联大招考,也不是清华、北大、南开这三校单独招考,而是国民政府教育部在全国抗战时期的大后方统一招考,分文科组与理工组。考文科组数学简单一点,考理工组数学多一点。我1940年考大学时,报考的是理工组。考试科目有数学、中文、英文、历史、地理等。其中,数学要考大代数与解析几何。大代数为高中代数,比现在的高中代数内容深。文科组数学不考大代数和解析几何,考一般的中学代数和一点平面几何。那时学生也需填报志愿,分第一,第二志愿等。后来我被联大录取。

查看全文

数学系工会师德建设工作汇报

年数学系工会在院工会和系党支部指导下,工会工作有很大提高。

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职工,以的“八荣八耻”教育全体职工。积极配合支部按计划搞好学习,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有完整的学习记录,全年10次以上;加强师德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在业务素质方面:配合支部先进性教育开展了开展教职工的岗位练兵活动,讨论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考研率。开办了研究生辅导班,提高教职工的业务素质。积极参加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的录像,并于十月二十八日组织了比赛选取了参加院级技能大赛的队员。

在民主管理方面:工会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系领导反应,寻求解决的办法。参与系、部管理并有“系务”公开制度。有健全会员档案,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材料文件齐全、记录完整。

重视女职工工作。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关系女职工的生活、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积极参加并组织有女职工特点的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妇女发展纲要》。重视计划生育工作,无早婚、早育、超生现象。如帮助张桂芝找家教;李跃武副主任进修期间,工会派人解决家中的实际困难;给教职工福利400多元。敖丽娜婆婆去世,工会组织人员帮忙。宋旭霞、苏杰生小孩,工会组织人去看望。

关心离退休教职工,做好慰问工作。尽量帮助离退休职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部门活动时主动邀请离退休职工参加。如帮助宁长城安装软件及电子教案;多次到周学礼家帮教。

查看全文

数学系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小结汇报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年暑假我系团总支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在全系同学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我系向全系广大同学传达了学院《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各班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了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我系在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班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形式是:分散活动。

查看全文

宣传部履职汇报

本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宣传部始终如一用积极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展板及相关宣传布置。保证宣传工作的及时、到位,充分发挥宣传部的窗口作用。让数学系的各项工作以更好、更快的方式展现在全校师生的面前,提高其影响力。

本学期宣传部开展的主要工作有:

1、月份,联合组织部组织全系大一同学观看“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视频,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使大家理解、熟悉周围的感人事迹,提升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充实了精神文化生活,促使其立志成为一个利于人民利于社会的人。

2、月底,进行数学系第二届记者小组的招募活动,为记者小组注入新鲜的活力。通过层层选拔,吴丽施、谢鹰凤、郑海燕、吴庭、谭小兰、金菊香、雷静、黄林八位同学成为记者小组成员,他们积极关注学院以及数学系开展的活动,踊跃投稿,广播台和湘南学院院报上经常出现数学系的活动介绍,增强了数学系在全院的影响。

3、月,开展“珍惜每一天,享受每一天”和“新中国成立周年光辉成就”等主题班会和黑板报评比。大一各班积极准备,班会上气氛异常热烈,同学们争相发言,讲台上慷慨激昂。不足之处是班会形式单一,以后宣传部在这方面应注意提醒各班改善。黑板报评比更是竞争激烈,各班宣传委员认真负责,完成的都很好!

4、制作主题为“学雷锋,树新风”、“珍惜每一天,享受每一天”,“消防知识”、“关于就业”等宣传栏。尽管制作一块宣传栏,花费的时间较多,但是每一次我们都用认真的态度对待,“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换来了老师、同学们的关注与赞赏。

查看全文

统计类宏观经济学教学思考

1宏观经济学理论和实验课程设置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都非常强的学科。相对于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部分而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的行为及其后果。因为其研究的对象是宏观的、用于分析的输入和输出的数据是总体的、长期的,因此在分析经济总体运行规律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统计概念和统计工具。对于数学系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运行趋势的预测,可能是他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所能接触和感受到的统计学的最重要的使用场景之一。高校宏观经济学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等等。除了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内容,现在大学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角度出发,普遍设置有经济学实验课程。在宏观经济学实验课程中,通常利用可以获得的宏观经济数据,如GDP、CPI、城镇登记失业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运用相关工具软件加以运算和分析,以对宏观经济学中的某一定律或者论断进行验证,增加学生对宏观经济学规律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宏观经济学规律的理解,提高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能力。

2宏观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的核心是国民收入,即研究如何使得国民收入以稳定的、合适的速度增长,避免经济波动,其相关的问题包括在就业与失业问题、价格水平与通过膨胀问题等。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指标加以测度,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失业率等。这些指标和变量之间有没有关联关系,一个变量的变动是否会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动,这些都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宏观经济学不像微观经济学那样运用个量进行分析,而是要用总量分析方法,不难理解,这些宏观指标的获得依赖于统计手段和方法,这些指标的释义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依赖于统计手段和方法。统计学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本身是一门工具科学,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国民经济核算、人口统计、生物统计、医疗统计、社会学统计等。统计学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做出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3数学系统计学专业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

思考相较于经济、管理等专业而言,宏观经济学在统计专业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或者说切入点是不相同的。由此可知,将针对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教材、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生搬硬套到数学系统计专业宏观经济学的课堂上,是无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找到宏观经济学与数学系统计专业之间的契合点非常重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本人深深地体会到,首先要能够很好地回答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之后才能针对“是什么”和“为什么”而顺利地展开宏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对于高校在校学生来说,最耳熟能详的统计学的应用是国民经济核算,即经济统计这一方向。GDP、CPI、PPI这些缩写和词汇,相信同学们在日常的新闻浏览和社交媒体使用当中,都会经常接触,甚至会自发围绕其展开一定的思考和讨论。因此对于大多数有志于经济统计学的学生而言,宏观经济学就是解释和说明其研究对象和工作对象的一门课程。这一准确的定位,很够很好回答学生“为什么要学宏观经济学”的问题。数学系下统计专业宏观经济学的课程设置,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就业预期。数学系的学生相关经济理论功底较弱,同时利用经济理论进行定性分析的能力也比较弱,但运用数学模型及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能力较强。实际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应该更加注重案例教学,从而强化学生定性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强调实验、建模和计算机软件教学,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软件解决宏观经济学问题的定量分析能力。对于数学系下统计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设置、知识体系搭建、教学方法等,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有以下思考和建议,总结起来为八个字原则:承前启后、横向拓展。承前启后体现在与前后序课程和知识点的平滑衔接和过渡上。前序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学科,后续课程包括计量经济学、数理金融等。在课程的安排和知识点的梳理方面,尤其要重视数学系统计专业学生知识储备的特点,即较强的数理逻辑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以及扎实的统计学根底,体现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特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横向拓展体现为重视宏观经济学与统计学的结合,重视利用经济运行现实的命题和数据,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小课题、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展开。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上述原则体现为以下方面:(1)重视导言课。导言课对于一门课程而言,如同文章的第一章节,精彩与否往往决定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投入程度,其重要性不可低估。通常,导言课要着重说明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在同学们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用少量经典而又贴近生活的例子,向同学们说明宏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和解决哪些问题。导言课要给学生画全景、画前景,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是也要“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言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小作业,推荐一些背景阅读和延伸阅读的文章和书单,甚至是有用的网站,对于提高学生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很有好处。(2)重视各种素材和案例的综合利用。学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宏观经济和统计相关的信息有一定的接触,因势利导的教学方式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浏览国家统计局的网站,指导学生阅读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的一些年度统计公报,如经济普查公报、工业普查公报、人口普查公报等。除此之外,我们也会引导学生阅读,并在课堂上讲解国家统计局的一些数据解读,比如CPI/PPI数据解读、工业生产数据解读、投资数据解读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对利用统计工具解释和预测宏观经济现象的理解。在课程设置中,我们至少会安排三分之一总课时进行案例教学,采取堂前预先布置阅读任务,堂上教师讲解、小组讨论、学生演讲展示,堂后撰写小课题报告的方式,针对经典的宏观经济学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我们发现这种形式往往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重视发挥小组讨论的作用,不同背景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取长补短,进行头脑风暴,交换知识和观点,有助于对宏观经济学原理的把握和理解。(3)重视实验课和与统计学的有机结合。从知识体系构建的角度,经济学实验课程是经济学理论课程的有机补充,对于数理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统计学专业学生来说,一定强度和难度的经济学实验,对于加深对宏观经济原理的理解,发挥知识和能力特长,培养一定的学术兴趣,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受到的训练,是让数据讲话,往往不满足于普通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对理论的描述和对经济运行规律的定性的分析和预测,而是希望发挥学识专长,运用擅长的统计学知识和工具,对宏观经济学的现象或者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些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的分析和验证。传统的经济学专业主要以理论课为主,强调的是专业知识面的宽度和知识理解的深度,但是几乎没有考虑去开发和利用经济学实验这一门课程。而在当今实验课程在高校中的作用性越来越得到认可,而数学系统计专业本身的优势就是教师和学生的数理功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经济学实验课与统计学的有机结合,实验课选择的课题和内容的难度,较普通文科专业或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更深。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着重于E-views(计量经济学软件包)工具软件的教学。Eviews预测分析计量软件在科学数据分析与评价、金融分析、经济预测、销售预测和成本分析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4)重视向后续学科的过渡和铺垫。在日常的教学中,许多学生会提出一个问题,“作为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对宏观经济学掌握到什么程度?”其实,这里面涉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区别,以及宏观经济学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其兴趣点和将来的就业前景,在于将统计学的知识和工具,应用到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的分析和预测中,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计量经济学的范畴。从知识体系搭建的角度,我们将宏观经济学定位为从统计学出发,迈向计量经济学的过程中的一级不可或缺的阶梯。我们在导言课中就会向同学们讲解说明宏观经济学课程在本专业的学习路径中的前后向科目,其中也会简要地提到统计学与宏观经济学更紧密结合的另一门课程———计量经济学,以及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计量经济学,是对经济学的作用存在某种期待的结果,它把数理统计应用于经济数据,以使数量经济学构造出来的模型得到经验上的支持,并获得数值结果。

查看全文

社会实践如何融入大学数学系列课程

摘要:文章在阐述相关背景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社会实践与课程育人的联系,然后提出了社会实践融入大学数学系列课程育人的思路,最后论述了社会实践融入大学数学系列课程育人的策略。

关键词:课程育人;社会实践;大学数学系列课程

一、相关背景

大学数学系列课程注重基础应用和逻辑思维培育,是高校非常重要的学科,具体包括非数学类专业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以及数学类专业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实变函数”等课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实际,在培养创新人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数学知识体系繁杂,学科门类多,理论知识抽象、应用广泛,而教材编排往往是先给出概念,引出定义、定理,再结合例子进行佐证,这就导致蕴含在课程内的数学文化知识与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差距,形成割裂态势,这给部分初学者学习数学知识造成了困难,具体表现如下。第一,衔接性与抽象性。由于大学是从全国进行招生,而各省(区、市)生源状况不同,特别是新高考改革制度下各大学依照招生大类进行招生,同一专业中不同生源高中数学学习进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如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没有学习过导数、矩阵等相关内容。同时,由大学数学课程中丰富的定理、定义共同构建的大学数学思维体系对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困难,需要一定时间适应,这彰显出课程知识高度的抽象性。第二,严谨性。大学数学中的一些相关证明和知识点应用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比如,在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时,构造的函数须要符合罗尔中值定理的三个条件;又如,函数的可导性、间断点的判断、级数的收敛性判别等都需要严格依照定义进行,这样才能领悟定义运用的精妙。第三,广泛应用性。大学数学知识的应用非常广泛,与各门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概率论”课程中概率密度计算需要二重积分相关理论知识;偏导数在“数学物理方程”课程中复杂的偏微分方程求解中得到了应用;“线性代数”课程矩阵运算可应用于大数据算法与图像合成;“高等数学”课程中微分的近似计算可应用于“数值计算”课程。因此,学好大学数学既是进行大学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也是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课程育人理念背景下,多位专家学者提出将数学史教育融入数学课堂,引入思政元素,构造丰富的课程思政课堂,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增强学习趣味性,从而提高课程育人效果。比如,叶建兵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数学史驱动的常数项级数教学设计》[6]一文中以伯努利“有趣的悖论”和格兰弟“无中生有”作为引入,展开了以《庄子·天下篇》和刘徽“割圆术”等详细阐述数学史为驱动的教学设计,整个课堂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清晰,也更深入,期间课程思政理念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不失为课程育人的一次成功实践。笔者认为,教学设计是大学数学系列课程育人第一课堂的策略,社会实践是大学数学系列课程育人第二课堂的生动体现,而如何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使大学数学学习与课程育人相结合,实施课程思政是实现大学数学课程育人的关键所在。为此,教师需要深入社会挖掘数学中的思政元素,探索数学的文化价值与育人价值;学生需要在实践创新中探索数学的应用,以发现数学的美并增强学习动能,从而共同建构和发挥非思政类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大学数学系列课程育人的全过程,努力实现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相融相通,使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工作同向同行。

二、社会实践与课程育人的联系

社会实践包含“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思政课实践、志愿服务、毕业实习见习等多种形式,社会实践的开展加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阔了大学生视野,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学习本领。近几年,社会实践整合优势资源,主题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的特征,注重理论宣讲、教育关爱、垃圾分类、美丽乡村、科技支农等相关国情调研,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显著增强。2021年寒假,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开展了红色基因专项活动、“揭榜挂帅”专项赛、黑科技专项赛等,以社会实践的形式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参与课外学术作品的广度与高度。而数学作为高校的基础课程,在培育时代新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促使大学数学课程育人与社会实践相融合显得尤为重要。

查看全文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学论文

一、数学实验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技能;强烈的探索兴趣和创新热情;持续的汲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二)数学实验教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数学实验是指利用数学软件对数学问题、数学模型进行设计、计算、演绎、绘图及优化等各项处理的实验。狭义上的数学实验仅指独立的数学实验课;广义的数学实验是指数学问题、数学理论方法,利用数学软件和电子计算机,在实验室里验证或解决问题的实践课程。例如数学建模,数值分析,几何画法等。数学实验的突出特点为:其教学内容与数学理论数学方法密切相关(否则就无法称作数学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否则就无法称作实验);使用电子计算机(否则就无法完成实验)。数学实验既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化、运用,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环节,是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拓展。全国工科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学校要开设以数学建模、算法设计、数据处理为主体的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是学习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论方法的重要途径。例如,书本上的定积分概念抽象,繁琐,初学者理解起来普遍都会感到困难。但在数学实验中,通过形象、具体的把曲边梯形的面积转化为矩形面积的计算,不仅从概念上很好地理解了定积分,而且对定积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有了真实的体验。数学实验给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提供了最好的时机和平台。实验就是在未知中探索,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思考,验证,探索,研究,发现。应用现代计算、分析、演绎工具,电子计算机辅助解决问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大提高。数学实验过程多人协作,相互沟通,因而成为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长期的数学实验教学实践表明:数学实验是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是启迪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习欲望,培养主动探索,努力进取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有力措施。

二、数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数学毕业论文致谢词17

毕业论文致谢词

院,系数学系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师

学生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全文

贯彻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奥运年团日活动方案

“贯彻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奥运年”团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共青团广东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响应团省委和院团委开展“科学发展青春畅想”团日设计活动的号召,深入查找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解放思想。在此,我们借助奥运年的契机,联系我系团总支及各团支部的实际,积极探索推进各项工作科学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找准我系学生的定位,突出“金院特色、数学特色”,创新活动形式,激发我系团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建设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有活力、有激情”的广东金融学院应用数学系共青团队伍。

二、活动时间:3月25日——4月30日

三、活动主题:贯彻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奥运年

四、活动对象:应用数学系全体学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