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素质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8 19:29: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数学素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数学素质

数学素质与数学素质教育

一、数学素质的涵义与特征 素质是指人的自身所存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及其结构,是决定其主体活动功能、状况及质量的基本因素。数学作为一种客观抽象出来的自然科学,属于社会素质的范畴。人的数学素质是人的数学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双重体现,按照当前数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公论,数学素质大致涵义有以下四个表现特征。

1.数学意识。即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进而达到用数理逻辑的观点来科学地看待世界,人的数学意识的高低强弱无时无刻不反映出来。如数学教育家马明在观看电视转播的世界杯排球比赛时,从场地工作人员擦地一事想到,如果用一米宽的拖布把整个场地拖一次至少要走多长路程的问题,并用化归法原理把所走的路程(长度)转化成了场地面积来计算,这是一般人很少注意或不屑一顾的事,却是数学家运用数学的良好机会。足见一个高素质的数学工作者具备不失时机地应用数学的意识。

2.数学语言。数学语言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数学的载体,具有通用、简捷、准确的数学语言是人类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

3.数学技能。数学的作图、心算、口算、笔算、器算是数学最基本的技能,而把现实的生产、生活、流通宜至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达到问题解决,形成数学建模的技能,这是数学的创造,在数学技能解释、判断自然或社会现象及预测未来的同时也发展与创造数学本身。众所周知的欧洲十七世纪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无解的结论就引出了一个新的数学分支——图论。

4.数学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抽象、概括、归纳与推理等形式化的思维以及直觉、猜想、想象等非形式化的思维,都是数学思维方法、方式与策略的重要体现,数学直觉思维、数学逻辑思维、数学辩证思维都是人的高级思维形式。

综上所述,数学意识是数学素质的基本表象,数学技能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数学思维与数学语言存在于数学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之中。数学素质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常常是潜在的,而不是急功尽利的,数学素质具有社会性、独特性和发展性。时至今日,数学的知识和技术有逐步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一种通用技术的趋势,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生活是高度社会化的,而高度社会化的一个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就是定量化和定量思维,定量化和定量思维的基本语言和工具就是数学。由此可见,未来人的数学素质将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

查看全文

本科生数学素质提升及数学德育研究

摘要:大学很多专业课程里都渗透着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提高本科生的数学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由大学的办学宗旨决定,也是大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本文就如何提高本科生的数学素质以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数学德育工作展开讨论。

关键词:数学素质;德育教育;大学数学

素质是一个人的品格、精神、知识、能力、学识、言谈、行为举止等的综合。提高大学生数学素质是提高民族素质、丰富人才资源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大学数学作为绝大部分专业的基础课,承担着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德育的双重责任。本文就如何提高本科生的数学素质以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数学德育工作展开讨论。

一、教师、学校要与时俱进,突破自我致力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作为一名大学数学教师,首先,在每学期教学任务开始之前,要对自己所要教的专业班级做一个详细的了解,还要对本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做了解。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出适合本を业学生的学期总体教学计划,包括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等等。比如说财务管理专业,仅仅会做凭证,会报税、出报表这类纯粹的会计是远远不够的,这在财务领域来说是属于较低层次的,唯有从财务管理、预算、分析,决策等全方位提升,注重沟通能力,培养管理视野和全局观念,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一个层次。而以上提到的预算、分析、决策,哪一个不是数学的理念和思想呢?可能大一、大二的学生根本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特别是第一次课的时候给学生讲清楚他们将来的就业方向以及为就业所需要储备的却识,所以在学期第一节课最好不要太快进入具体数学知识的讲授。不要觉得课时不够或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其实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学习数学是重要的,特别是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和自己的所学的专业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点非常重要。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不是数学系的学生,教学内容应有适当的取舍,教学的内容可以打破以往传统的条条框框,将一些深奥难懂的纯理论,纯推理的知识可以忽略。在内容的讲解上也可打破传统的教法,比如说经管类高等数学第一章第一个主要内容:函数。所有的课本部是先介照函数的概念和一些抽象的函数,最后再介绍经济学中常见的一些函数,其实我们上课的时候可以一开始就介绍经济学中常见的一些函数:总成本函数,总收入函数、总利润函数、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等,井且举一些实际的相关例子,这样很快就可以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知识点的引入最好是用和本专业相关的问题去引入。引人的好,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接下来所要讲解的知识。相反,引入的不好,不贴近实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后面的知识肯定学不好,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做足功课,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要求老师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大学,其办学宗旨是培养对社会各个领域有贡献的人。要培养出一个合格、优秀的大学生,对大学生的数学修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学校对师资力量的建设要放在重中之重。前面也提到过了,要提高大学生的数学能力,除了需要老师对自己所教授的数学知识有很深的造诣以外,还要求老师对所教的学生的专业以及他们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有所了解,这就需要学校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师的学习、进修的机制。比如说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校企合作,让老师到最前沿的一线去学习等等。学校还应鼓励老师创新、鼓励老师做科研。很多数学教材还都是传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已经不太适应现阶段的教学和学习,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授课经验,针对不同的专业,编写出有针对性的教材,比如国际贸易、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专业主要需要的数学知识是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和概率论论与数理统计,工程造价专业需要的数学知识是函数的微积分,级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运筹学等。针对不同专业的需求编写出合适的教材,这对于老师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学校得针对不同的专业,制定出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除了传统的数学课程,比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要合理的设置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供有需求和感兴趣的同去学习更多地数学知识。比如说数学建模课程,将数学建模于实际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经贸类数学模型有与极限相关的经济模型;连续复利应用模型;与导数相关的经济模型;考虑一个企业总成本最小、总利润最大、分析商品的需求供给的模型;与积分相关的经济模型:由边际函数求最优化问题等。还可以开设线性规划类的课程,线性规划在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据美国《财富》杂志对全美前500家大公司的调查表明:有85%的公司频繁地使用线性规划,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总之,要让学生感觉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学有所用,让数学变得既生动又符合实际。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开展数学德育工作

查看全文

简析数学标准之素质思想

教学目标要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笔者认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处理好“两个关系”,注意体现“四性”。

一、处理好三类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之间的关系。

根据素质教育的思想,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教养目标、发展目标与教育目标。教师在结合数学自身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要求,处理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三类目标的关系时,应遵循“将智能发展目标放在首位,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教养目标为主线,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情感教育等非智力因素教育目标”的原则。前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经指出:“在列举数学教学目标时,我们把学生的发展(思维的、智力活动的)放在首位。”“一定的发展只能是特别设计的有目的的教学的结果,所以我们把用‘数学思维’这个名称统一起来的思维活动结构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特殊的首要目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将学生培养成为“会认识、会做事、会做人”的合格公民。这无疑也要求我们将发展目标放诸首位。小学数学教材是根据数学知识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来编排的。这些知识是小学生将来作为劳动者所必须掌握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应以教养目标为主线,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使学生在认识、理解、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感受数学的美,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使得探索精神、合作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各种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以形成健康的个性。

教学目标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目标是指《大纲》明确提出来了的教学要求。一般地说,教养性目标是显性的。隐性目标是指那些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认真思考才能确定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讲,智能发展目标和思想品德教育、情感培养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目标是隐性的。处理好这两种目标之间的关系,一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领会《大纲》精神,制订好显性目标;二是教师要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过程的设计,将隐性目标显性化,形成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师施教的三类素质教学目标就会清晰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明确指挥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有位教师是这样组织《奇妙的幻方》(活动课)的教学的(1)老师讲解洛书神话,并给出彩图(图1)。(2)学生就图1进行观察、发现,揭示出图2。(3)学生观察图2,说出自己所发现的秘密,老师有选择地板书:①这个图中有9个方格,每个小格中有一个数字,这些数字分别是1、2、3、4、5、6、7、8、9;②每行、每列、对角线上三个数字之和都是15;③5在正中央;④每行、每列、对角线上,5两端的两个数之和都是10,……(4)老师揭示课题,给出幻方、中心数等名称,并加以说明。(5)老师拿走九宫格中的数,学生拿出学具尝试编幻方。老师巡视指导,并让5个学生将自己的结果写在黑板上。(6)学生评价结果,说说自己的编排方法。师生共同总结编排规律:先定中心数→再配对→最后定位。(7)学生练习:①用2、3、4、5、6、7、8、9、10编幻方;②编一幻方和是27的幻方。从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明确了三类目标,并很好地处理了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认识幻方的特征,探求幻方的编排方法的过程中,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探索精神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教师对洛书神话的讲解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表扬、激励性语言还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学生在不断地发展、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并感受到了洛书、幻方的奇妙美。

二、体现全面性、针对性、过程性和明确性。

查看全文

数学素质思想训练论文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数学本身的论证、运算以及应用的思想、方法和手段。实践证明,教师依据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非常有益。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仅就几种综合性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一探讨。

一、联想能力的训练联想

是由一种事物的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观念的心理过程。教育心理学认为,联想既是一种记忆方法,也是一种思维能力。其种类包括纵、横向的单维联想和立体交叉式的多维联想。多维联想是指对眼前呈现的问题,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以寻求问题解决的联想方法,它又包括条件的多维联想和解题方法的多维联想。例如,我们由完成与未完成工程量的比是"5∶6"这一条件,可以联想到下列可做逆推的其他条件:已完成的占总工程量的511,未完成的占总工程量的611,未完成的是已完成的115倍;已完成的是未完成的56,未完成的比己完成的多16,已完成的比未完成的少16等。此关不过,学生解分数应用题难的现状就不易解决。现在用上述条件组编一个应用题:"一个建筑队20天完成一件工程的511,再干几天可以完成该工程?"我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联想,可得到以下解题方案:(1)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每天的工作效率,列式:(1-511)÷(511÷20)或(11-5)÷(5÷20);(2)先求出完成该工程的总天数再减去已干的天数,列式:20÷511-20;(3)看剩下的工作量是已完成工作量的几倍,就有几个20天,列式:20×〔(1-511)÷511〕;(4)看已完成的工作量是未完成的工作量的几分之几,由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算法可列式为:20÷〔511÷(1-511)〕。进行多维联想的能力训练,要围绕一定的目的,要做到适时、适度、因人而异,要善于发现最佳解题思路,使其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转化能力的训练

转化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与学的策略。常见的转化思维方法有量的转化、式的转化、类比转化等,考虑到数学的研究对象--数与形,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数形转化能力的训练就显得尤其重要。所谓数形转化观是把数、形问题从一种表示形态转化成另一种表示形态或数形相互转化的思想和方法。从这一表述可以看出,数形转化有数的转化、形的转化和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三种具体形态。数的转化要通过恒等变形,借助数的分解、变换数的位置或对数进行重新调整组合以及利用相关关系等方式进行。如,0.25根据需要可转化为25%,可以转化为14,还可以转化为1∶4。

通过数的转化可使运算过程简单明了,达到计算对、快、巧的要求。形的转化要通过割、补、拼等操作技能,主要借助等积变形来实现转化。既可以把整体转化为部分,又可以把部分拼成整体。如,在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可制作转动式幻灯片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两个全等的梯形拼补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造成一种动态的视觉形象美,使演示过程更生动、有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是深刻的。又如,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此题若按常规解法,不但计算繁琐,而且因π取近似值,存在计算误差。若把它看成是一个以内外圆周长为上、下底,以2厘米为高的梯形,即利用"把曲线看作直线的思想",其计算量不但减少,而且提高了答题的准确率。

查看全文

大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具体应用于大学数学教学就是大学数学素质教育。高校学生的数学素质主要包括数学能力和数学意识。数学能力是指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原理,对数学的定理、公式熟练运用,能够进行数学专业的基础研究,并形成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在数学意识方面,形成学生自主用数学知识来处理问题的意识。2.高校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1)学生学习观念存在问题。很多高校的本科生,尤其大一的新生,以为“大学比高中学习轻松多了,没有那么大压力了。考试只要达到60分就万事大吉了”。因此,有的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听,只是到期末的时候拿出课本或者别人的听课笔记,背一些公式和课后题。2)高校教材内容偏重知识的传授,大多不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造成教材与时展有些脱节,这样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为了学习数学而学习,根本不知道自己学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3)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数学太枯燥了,整天跟数字和数学符号打交道,因此,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讲台就是授课老师一个人的“表演舞台”,学生是“台下的观众”。每当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们都赶紧低下头,不敢跟老师有任何的“眼神交流”,唯恐老师让自己回答问题。这样一节课下来,听课的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就很难说了。4)应付作业的问题。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基本就那么几个“版本”,都是大同小异,存在作业抄袭的现象;再有,教师花了很大心血批改的作业,学生拿到手后,却很少有人认真去修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3.高校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1)老师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大学较之中学虽然有了更多可供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很轻松,要想真正把数学学好并不是那么容易;学学数学的目的,不仅仅要学会数学的基本知识、记住书上的定理和定义,更主要的是为了增强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老师在出试卷的时候,尽量不出课后题的原题,题型可以相似,但是一定要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就不会有单凭死记硬背就能及格的侥幸心理了,也能激发他们认真去真正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再者,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巧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2)数学的强大生命力不仅在于其深刻的理论,还在于其广泛的应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它的理论性是必要的,只有学习并深刻领会了其思想方法才能提高能力,但是同时也要注重数学的应用。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时展的脉搏,课前充分备课,加强对所授数学专业课中相关知识的应用性的讲授。例如,在讲授常微分方程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一强大的工具,向学生介绍常微分方程除了传统的应用以外,还包含许多生动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生物共生问题、医学问题、交战问题等都可以转化为微分方程来解决。这样,在讲课的同时,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要想在自然科学、社会、经济等任何学科中取得成就,必然需要良好的数学基础及熟练的数学思维方式,无论是理论上的创新,还是实务上的进展,离开了数学的支持,都是缘木求鱼,可望而不可即。3)学生总是认为写作业是项任务。只有让学生改变了这种错误观念,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学生应付作业的情况。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平时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老师之所以留作业,是想通过作业了解学生以及教学效果,从而及时调整上课思路;对学生而言,老师对作业的反馈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知识掌握的情况。如果不认真写作业,或者干脆抄袭,那么,老师就不可能知道学生哪里学会了,哪里没学会,久而久之,最终吃亏的还是学生自己。另外,老师对于作业的批改要认真、及时。现在有些老师作业只批改一部分,还有些老师让研究生代替自己批改作业,这些行为都会让学生感觉自己的劳动没有获得老师的充分尊重。再有,老师应尽量不要让学生的作业本上出现红“×”,学生的错误可以用较委婉的方式指出,比如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或者仅仅指出错在哪里等方式。此外,老师也尽量避免用打分数的形式来衡量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比如当某学生作业完成得不好的时候,可以写“希望下次作业好好完成”;某位同学作业较之上次有进步时,就可以鼓励“再接再厉”等等,要多给学生鼓励性的评语。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真正地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倪中华.论高校数学素质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0,11:57-57.

[2]黄敬频,方丽菁,黄留佳.民族院校数本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探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4(4):87-90.

查看全文

中学数学素质教学分析论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怎样变单纯的“知识输入”为“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如何大面积提高中学的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众多教学改革的原则中,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知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乃是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

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营造、渲染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它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知识,为学好数学、发展智力打下基础。简言之,情境教学以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结合本人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近几年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探索,谈谈情境教学的一些体会

创设情境教学的原则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原则:

①要有难度,但须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

②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

查看全文

中学数学素质教学论文

一、诱发主动性:

传统教育的弊端告诫我们:教育应以学生为本。面对当今新时期的青少年,服务于这样一种充满生气、有真挚情感、有更大可塑性的学习活动主体,教师决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识的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情境教学就是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具体化在优化的情境中产生动机、充分感受、主动探究。如在复习函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的教学情境:

案例:“我”在某市购物,甲商店提出的优惠销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销售,而乙商店提出的优惠方法是凡一次购满500元可领取九折贵宾卡。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我”究竟该到哪家商店购物得到的优惠更多?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活势形成,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曾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和启发。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所以,课堂上不论是设计提问、幽默,还是欣喜、竞争,都应考虑活动的启发性,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何使学生心理上有愤有悱,正是课堂情境创设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强化感受性:

情境教学往往会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矛盾时动机的根源。”课堂上,教师创设认知不协调的问题情境,以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消除剧烈矛盾,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此外,还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更不能运用不恰当的比喻,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查看全文

中学数学素质教学研究论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怎样变单纯的“知识输入”为“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如何大面积提高中学的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众多教学改革的原则中,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知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乃是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

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营造、渲染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它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知识,为学好数学、发展智力打下基础。简言之,情境教学以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结合本人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近几年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探索,谈谈情境教学的一些体会

●创设情境教学的原则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原则:

①要有难度,但须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

②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

查看全文

中学数学素质教学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阐述了中学数学素质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的创设情境的五个原则,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五个方面的特性,创设情境教学的七种主要方式,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分析,揭示了中学数学素质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原则特性方式案例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怎样变单纯的“知识输入”为“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如何大面积提高中学的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众多教学改革的原则中,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知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乃是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

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营造、渲染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它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知识,为学好数学、发展智力打下基础。简言之,情境教学以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结合本人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近几年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探索,谈谈情境教学的一些体会

●创设情境教学的原则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原则:

查看全文

学生的数学素质研究论文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有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的世纪,要使我们的学生从小适应职业周期缩短,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数学将成为整个人未来发展的有力工具。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何其重要,这就意味着数学教育需要培养人的更内在的,更深刻的东西,这就是数学素质。

何谓数学素质?有人认为:数学素质实质是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建立不同水平的数学意识,具有不同程度的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与信息交流的能力,并形成坚定、自信的意志品格。还有人说:数学素质是一个社会化了的人或社会成熟的个性在数方面的特点和基础,它无疑是在人的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质量水平中的数学素质,主要是在数学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素。通俗来讲,一个人的数学素质好,与说一个人有数学头脑的意思差不多,归根到底是指他能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从素质的定义与数学学习活动相结合来阐述:数学素质是学生(主体)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下,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等方面。数学素质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数学推理、信息交流、数学心理素质五个部分。

培养小学生怎样的数学素质?怎样来培养这些数学素质?正是我们作为教育者要探讨的内容。

二、小学生数学素质及培养

本着上述的理念,笔者认为,21世纪小学生的数学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