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8 17:35: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数学活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数学活动

创设学校数学活动应用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在已有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活动过程得到培养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通过富有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活动去发现知识或“创造”知识而教师则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引导与帮助学生进行发现或创新。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终极目标,创设各种有效活动情境,如问题情境,交流情境等,使学生逐步形成探索性的学习方式以及创造性的思维习惯,感受到数学创新的乐趣,同时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引导和激发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探究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但是,传统数学教学只把知识的记忆与重现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而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终极目标。学生被束缚在教室、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传统模式显然不利于探究精神的培养。在创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1、设疑引问、导入新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知时,教师可以抓住新知生长点,巧妙创设生活情境、动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等问题情境。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他们一开始就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能被3整除的特征时,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首先让学生随意报一个两位数(如18),一个三位数(234)。要求都能被3整除。这一时难住了学生,学生报出的数有的能被3整除,有的却不能。而教师随口说出了一连串能倍整除的数。学生即惊讶又佩服,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并很快转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个个跃跃欲试。显然,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不仅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学习新知最佳心理状态,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查看全文

数学活动如何激活小学数学课堂

摘要:数学活动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新增的一个内容板块,也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特色、一个亮点,这个板块没有增加新的知识,只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解决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具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的问题,注重的是数学知识的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现行的各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每一册都编排有数学活动内容,促进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内容相互融合,成为整体。为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平台,教师借助这些活动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促使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践性、综合性的数学问题,在活动中进一步体悟、理解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去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数学活动;小学数学;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中,数学总是和抽象、逻辑推理联系在一起,是理科学习的基础,似乎和文科知识的融合度并不高。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纵观数学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伟大的数学家往往还是文化发展的助推者,文化和数学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数学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泰勒斯和达·芬奇;较晚一些的,如爱因斯坦、希尔伯特、罗素、冯·诺依曼等文化名人也都是20世纪数学文明的缔造者。数学活动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数学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误区,即数学知识主要是用来解题的,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机会并不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数学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看待问题的数学视野,这就是数学活动所包含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若干年后,你可能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但是长期在数学活动中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会使你终身受益。

一、数学活动课的内容要尊重教材

由于数学活动课没有特定的教学模式与套路,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不一,且教材内容灵活,这给广大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数学教师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提升能力的契机。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部分教师思维偏激,全盘否定传统的教育思想,一味追求所谓的“创新教学”而盲目摒弃教材内容,或随意拼凑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将完整、系统、有序的教材内容分解成残缺不全而无重点的零碎片段知识,将教材上很好的素材、例子一并处理掉,且美其名曰“创造性使用教材”和“优化重组教材内容”。其实我们应该在尊重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编排的思想,理解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数学思维、数学原理、数学方法,实现对教材内容、素材例题全面而整体的掌握,必要时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再创造。其次,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推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已有数学及学习的活动经验、生活经验的同时,分析他们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结合点,全盘考虑教材内容、素材、例题的取舍、整合与优化,做到能够保留的尽量保留,这样才能确保教学不偏不倚,才能实现“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孩子们的应用意识,注重发展孩子们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课程目标。

二、数学活动课要让学生“动”起来

查看全文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论文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的重要信息途径。”由此可见,新课程是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可以这么说,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实践”或实践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不能形成技能,数学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鉴于此,我校参与了市《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课题研究活动。我们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也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课的区别与联系

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老师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对实践活动课的认识问题。如有的认为,数学实践活动就是以往学校开展的数学课外活动;有的认为,数学教学中的直观性教学活动,如实验、演示、操作、测量等就是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这实质是对什么是数学实践活动课,它与数学课及其它数学活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认识不清楚。

数学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特长为主的课程。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课的联系与区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1.从课程设置地位看,数学课处于主导地位,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处于辅助地位。

2.从教学目标看,数学课有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其具体教学目标统一且稳定,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达标。而数学实践活动不对学生个体作统一的要求,一般不要求人人都懂,个个都会,只要求积极参与,尽情投入。因而,数学实践活动的考核评定不像数学课那样严密和定量化,主要是让学生的自我和相互评价,引导学生关注和认识自己及他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查看全文

如何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他所著的《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这种提法,是符合数学教育发展要求的,在数学教育改革的今天,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非常必要。

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按这种解释,数学活动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儿童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

那么,要想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主要应考虑哪几个问题呢?下面谈谈笔者一些想法。

一、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

知识和思维是互相联系的,在进行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之前,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

什么是知识结构?一般人们认为:在数学中,包括定义、公理、定理、公式、方法等,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人们从一定角度出发,用某种观点去描述这种联系和作用,总结规律,归纳为一个系统,这就是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进一步了解思维水平,考虑教新知识基础是否够用,用什么样的教法来完成数学活动的教学。

查看全文

如何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他所著的《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这种提法,是符合数学教育发展要求的,在数学教育改革的今天,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非常必要。

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按这种解释,数学活动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儿童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

那么,要想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主要应考虑哪几个问题呢?下面谈谈笔者一些想法。

一、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 知识和思维是互相联系的,在进行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之前,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

什么是知识结构?一般人们认为:在数学中,包括定义、公理、定理、公式、方法等,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人们从一定角度出发,用某种观点去描述这种联系和作用,总结规律,归纳为一个系统,这就是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进一步了解思维水平,考虑教新知识基础是否够用,用什么样的教法来完成数学活动的教学。

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时,讨论它的解,须用到配方法,或因式分解法等等,那么上课前教师要清楚这些方法学生是否掌握,掌握程度如何,这样,活动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查看全文

数学教学学生的实践活动探究

一、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识。在“秒的认识”教学中,我通过两组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正确体会1秒和几秒。在体会1秒时,先让学生听秒针走的“滴答声”,然后跟着滴答声做拍手游戏,最后学生自己根据对1秒的体会,数10秒。在体会几秒时,先让学生30秒钟口算比赛,然后30秒中测自己的脉搏跳动次数,接着看自己深呼吸一次是几秒,最后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一件有意义或最拿手的事看看要几秒。这些丰富的实践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秒”这个抽象的时间概念。

二、实践活动有利于发觉每个学生的潜能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其差异之一仅仅是某人在这几个方面的智慧占优势,差异之二是某些智慧已被某人所显示,被称为显能,某些智慧还没有被某人所显示,被称为潜能。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智慧,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创设五彩缤纷的舞台,已使每个学生的智慧得已发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创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自主探索机会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己发现或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创造性地解决,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在认识了圆锥以后,老师安排学生将圆柱和圆锥进行比较。许多同学都发表了意见,基本上大同小异。有一位同学提出了异议“:我认为圆柱和圆锥滚动方式不一样。圆柱是朝一个方向滚,而圆锥绕着顶点,以高为半径画圆滚。”他的见解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共鸣,但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反对:“圆锥不能以高为半径滚动,高在圆锥内部。”同学们议论纷纷,很多学生都自觉地用模型反复进行实验。最后大家得到了共识:“圆锥是以顶点为圆心,母线为半径的”。这是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研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始终借助实践活动———对圆柱、圆锥模型把玩来探究问题。看来,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给予一些支持帮助,他们的潜能就能发挥。所以,课堂上时时会有一些学生的奇思妙想“:圆柱体体积是无数个等圆面积之和。“”圆锥体体积是无数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

三、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能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简单的数据整理”教完,老师给学生布置一道作业是:请你调查统计一组来源于生活中的数据,并制成统计图表。学生的作业精彩纷呈,有的展示学生多彩的学习生活:一小组同学口算得分,家中各种儿童读物的本数,体育课一分钟跳绳的成绩……有的显示了他们丰富的课外知识,如,中国三大河流长度,世界五大山峰的高度,几个国家的人口情况,有的可以说是一份小小的社会调查报告,五分钟内家门口通过的车辆,从学校到丽丰苑一路上的商店……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查看全文

小学数学活动式教学实践探讨

一、活动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含义和意义

1.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概括教材内容,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逐步提出研究的问题,由此展开,在学生之间进行分析、讨论、计算、归纳等学习过程,教师采用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优而精讲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学生自主把握学习规律,课后总结思考。

2.活动式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激发课堂学习气氛,带动对教材认知程度低的学生一起学习,培养学生意识品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学习的懒惰性,激发对数学好奇心理,主动积极探讨数学问题,进而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二、活动式教学在小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活动使教学流程顺利进行

1.教师进行课前准备。开课前引用幽默笑话,或是采用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导入与教学内容贴切的问题让学生质疑,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例如,在开课前对学生说:“现有一件令人兴奋的消息公布,不过前提是你们认真听课,课后将告诉你们。”一般学生在这一情况下,因为想知道那个消息会集中听课,课后教师再对学生说“:这消息就是你们这节课认真听讲,你们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这时学生会感觉“被骗了”,但是确实学到知识是令人开心的事。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言语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听课的质量,教师授课幽默风趣,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

查看全文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放性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相对于单纯的数学课程更具有开放性,学生不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成为了活动的主人。活动的开放性,也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更适合于用多样的标准来评价和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开放性;内容;环境;方式;评价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认识更加清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1]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相对于单纯的数学课程更具有开放性,不仅加深和拓宽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途径,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新知的探究欲望。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数学实践活动课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数学课本,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只要有善于发现和善于归纳、提炼的眼光与习惯,总能在教学中发现,许多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内容。

(一)从生活中发掘实践活动内容

查看全文

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途径

【摘要】如何实现数学教学与经验教学相结合,一直是学界不断思讨的话题。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发现,利用阅读活动,积累解题经验,创设情景活动,积累操作经验,借助实践活动,积累应用经验等途径作为提高经验式知识进入小学数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经验;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这一概念中包含了两个关键词:“活动”、“经验”。活动表示经验积累是以数学活动为基础的;经验代表的是数学经验,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建学习构架的经验,而经验并不仅仅指学生的解题经验,而是学生对整个小学数学活动的认识,具体包含学生学到的知识,感悟到的解题思路以及学习体验等。其中数学活动经验可以分为两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部分教师认为其还包含特殊经验。特殊经验指的是学生通过设计数学活动而积累的经验,但是根据其特点,发现其也是包含在直接经验及间接经验中的。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学生生必须要具备基础数学知识、几本书学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科学设置数学活动,让学生积累更获得经验,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成绩。文章从阅读活动、情景活动、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对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途径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给同行带来一点启发。

1.利用阅读活动,积累解题经验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到较多的阅读题目,学生若想将这些题目解出,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审题能力,但是小学生数学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主要局限在抽象思维上,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常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多组织一些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解题经验。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两、三位的加法与减法”教学时,当学生学会三位数加减法后,就可以为学生准备一道题目:小红去超市买糖果时,发现有三种装糖果的袋子,一种能够装50颗,一种能够装100颗,还有一种能够装150颗,如果小红想要买200颗糖,那么可以购买方式具体有哪些?这道题目看着比较简单,学生至少能够想出一种购买方法,但是此题购买方式较多,学生必须要仔细阅读题目,才有可能将所有的购买方式算出来。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发现解题重点是“三种装糖果的袋子”,小红要买200颗糖果需要对袋子进行分配,而且各种袋子都是能够重复使用的,学生只有明确这个思路,才能找出更多的购买方法。

2.创设情景活动,积累操作经验

查看全文

小学数学活动课形式论文

把活动课提高到课程设置的高度来认识与安排,这是国家教委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中关于课程设置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活动在实施与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这就从教学法规的高度明确了活动课同学科课同等重要。如何做到“相辅相成”?我想以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与形式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

原则之一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以小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为宗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方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这个培养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阶段性质和任务而设计的国家要求,也就是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个性发展要求。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国家质量标准就是要求小学生具有初步的运算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四项,这个任务主要由小学数学的学科课(或者叫必修课)来担当。至于发展小学生个性的要求,《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主要由活动课来担当,其教学目标就是“增强兴趣,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特长”。有人会提出,这个要求在学科课所包含的实际活动中就能做到,或者开展课外活动就可以实现。我认为这是误解。诚然,小学数学学科课所包含的实际活动,诸如观察、实验、练习等,也能培养学生某些个性要素,但它服务的目的不同,它只是为学科课的教学目标而服务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学科课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没有具体教学时间的界限;而小学数学活动课应是以发展学生个性要素为首要目标的课型,每节课教学时间与学科课的教学时间相配合。还有,活动课也不同于课外活动:①活动课属于课程的范畴,课外活动则是“在教学大纲范围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它不属于课程的范畴;②活动课有一定的结构性,它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而且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具有层次性,而课外活动则没有这种有序的要求;③活动课的设计和实施要具有一定的规范,那就是活动课必须有教学纲要和活动课指导书,并严格按此规范实施教学进程,而课外活动则不具备这个要求。

原则之二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淡化选拔教育,做到“人人受益”。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的教育,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普及教育,平等教育,应当强调其普及性,淡化其选拔性。”这个要求不仅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活动中要落实,更要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落实。学科类课程的教学活动做到人人受益,比较好操作,因为学科类课程所担负的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各项规定,由统一的大纲和教材所列举,由国家规范的教学、考查等计划予以落实和检查。而活动课是以培养个性特征为标志的新课型,系统的操作硬件尚在建立之中,有一定的难处。但是,我们应当这样理解:小学数学活动课所说的“人人受益”,不应当以分数、成绩的提高来理解,应当从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予以解释。从活动课参予程度讲,不要像组织数学课外活动小组那样,只允许少数数学爱好者参加,而应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从活动课的课程设计讲,在学科课为每个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的条件下,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提供发展空间;从活动课的教学效果讲,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有的学生数学知识、能力和爱好都得到提高,这是受益。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有的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提高不甚明显,但是通过数学的橱窗对观察课外天地,观察实际生活的兴趣产生了,这也是受益。更有甚者,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虽然没有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但这种活动课教学尝试在学生记忆中留下思维印象,能成为今后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参考,这也应该说是受益。纵或阻塞了他们对数学的爱好,但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促使他们去爱好其它学科,也同样属于受益之列。一言以蔽之,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受益,就是指小学生的个性要素,主要指兴趣和情感,通过数学的载体而得到发展。

原则之三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注意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保护“童心”。小学生的年龄阶段(6~11、12岁),在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期(或称学龄早期)。这一阶段,小学生不但身体发育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阶段,而且由于从一个备受家庭保护的幼儿变成必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承担一定社会义务的小学生,这就促使儿童心理特征产生质的飞跃,概括起来,就是产生了在幼儿期没有的“好奇、好动、好胜”的“童心”。这三个“好”只有“好奇”“好动”充分得到发展,“好胜”的儿童价值特征才能得以建立。但是要注意,要使“好奇”“好动”的心理状态健康成长,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控制:①调控环境,促使小学生总是保持向上振奋的心理状态。小学生向上振奋的心理状态的形成是立足于好奇感,而好奇感的永恒程度又依赖于环境(包含教学环境)对小学生接受知识是否有一种愉快感。因此建立一种愉快接受教育的氛围是调控环境的关键。小学数学活动课基于数学学科的抽象特点,愉快教育氛围的建立,特别要注意杜绝成人期望值的强加与过量过高数学材料的灌输。就是说,不要设想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个个都成为数学神童;也不要认为,实施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就是灌输小学数学之外使小学生难以接受的成人处理数学的材料。②树立模仿典型,促使小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能力体系和健康的行为与习惯。小学生的“好动”,是建立在模仿基础上的好动,通过模仿,一旦成为小学生稳定的心理成分,就左右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为了促使小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能力体系和健康的行为习惯,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应当提供学生认为有趣的、益于拓广知识的模仿典型。小学数学活动课所提供的模仿典型,就是根据数学的特征以及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条件,通过游戏、观察、拼图、制作、不完全归纳等思维及操作办法,让学生得到学科课内所没有的、又能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数和形的一些结论(但是不要证明)。这些结论,要求学生都记住它是次要的,掌握得到的过程则是教会模仿的本意。只有这样,“好动”的心理特点才可以说在数学活动课里得到健康地培育。

原则之四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突出具体形象思维,给学生以能力的钥匙,不给知识的包袱,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小学生的思维,在四年级之前,是以认识“具体实例”、“直观特征”为标志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四年级之后,则向掌握“主要属性”、“种属关系”、“实际功用”为标志的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不过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为支柱。作为小学阶段思维训练的一门主课,小学数学的学科课和活动课,责无旁贷地要促使小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为了实现这种过渡,可采取下列措施:①提供充足的有趣的数和形的具体形象材料,让学生拓广知识,扩大眼界。怎样选择这些材料?荷兰数学教育家凡·希勒(VanHiele)认为:人类认识数和形有五级水平,小学四年级以前学生,应选择认识“形象级水平”的材料,就是学生通过图形和数的整体形象,而不是通过性质去认识数和形。四年级之后的学生,可选择“性质级水平”的材料,即通过图形和数的性质去认识数和形。至于后三种水平材料的认识,则是中学以后的事情了。这种认识可作为小学数学活动课选择充足有趣具体形象材料的依据。②通过设悬念,设问题情境,积极启发小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促使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换,同时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以及让学生掌握不完全归纳法之类的数学方法。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活动课的思维材料的选择上,一要“不超纲”,即所涉及知识不应超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之外;二要“不超前”,即活动课的教学进度与学科课的教学进度基本保持一致,知识与能力训练尽量做到前后配合。在活动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为要当学生智慧的启迪者,不要当真理的恩赐者,更不能藉活动课之机,把学生当成“仓库”,拼命向学生灌输他们不愿接受的成人化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压,感到不耐烦。否则,数学活动课就不能促使学生个性要素的发展,增长才能的数学目的就会落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