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8 14:55: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硕士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硕士生

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论文

一、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的理性思考

(一)“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外在合理性与内在合法性危机

1.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外在合理性危机。我国的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一直以来采取的是“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理论型人才相对缺乏,因而成人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在起始阶段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促进了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是,随着近几年成人教育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社会对该专业硕士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以成人教育教学、科研岗位为主转向以行政管理岗和教学辅助岗为主,这些岗位对就业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学术能力,对目前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能力本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成人教育硕士生培养仍旧采取“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所培养的人才便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出现成人教育学人才供需不平衡、适销不对路的问题。因此,成人教育硕士生教育“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外在合理性危机。

2.从导师队伍现状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内在合法性危机。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大多数承认教育学硕士点并不具备这一条件。一方面,我国80年代初才开始把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加以研究。相关的理论人才和师资本来就很缺乏;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师资队伍更显不足,许多硕士培养单位不得不聘请大量兼职导师,以致兼职导师成了导师队伍的主体。兼职导师大多是学校各职能部门领导,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成人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这种以管理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应用型导师队伍现状与“知识本位”培养目标不相契合,从而使“知识本能”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内在合法性危机。

(--)传统的培养模式使教育功能弱化

1.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和封闭性。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一是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多以教育类课程为主,而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类、管理类、经济类和社会学类课程较少,因而学生选择的范围较小;二是表现在培养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学术报告等,而具有个性特征的实践教学、专题科研、导师指导等培养方法则成为点缀品。另外,当前的培养模式还具有封闭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培养一般都是在所在学校内或学院内独立进行,很少让学生走进社会或与外单位联合培养。

查看全文

硕士生党员对未来的一些思考

敬爱的党组织,

我是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2010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生新生。自从我2009年转入正式党员以来,我就一直想向党组织汇报我的思想状况。但是由于我的党组织关系从师范大学的本科生党支部转到大学的研究生党支部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几个月来都没能向党组织汇报我的思想状况。现在终于有这个机会了,我想向党组织汇报下,近来我的思想变化。

经过我一年的努力,终于考上了我理想中的大学的研究生。这个目标支撑了我过去一年的学习生活。但在我达到了我的目标,拿着录取通知书踏入大学的校园时,我却迷茫了。我为何而来?我该走向哪里?我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社会学大师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或许能真切的反映我现在的状况。生活根本不允许我为未来做任何的假设,唯有当下的一个一个问题需要我去解决,把我推向未来,推向了年末。回顾这如同车窗外的梧桐而匆匆退去的研一上学期,眼前浮出的是坐在图书馆阅读理论课的参考书目、对着网络课的英文文献而焦头烂额、凌晨一点钟还在做政府组织课的PPT展示文稿·····

不知不觉这一学期已近结束。我又问起了来时的问题。我为何而来?我该走向哪里?我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公务员之家

虽然现在我的心中还没有一个完全清楚的答案,但有一句话已然铭刻在我心,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只要我认认真真的过好每一天,努力学习、生活、锻炼能力,那条路、那个目标不在飘渺的未来,它就在我的身边!

查看全文

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探讨论文

一、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的理性思考

(一)“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外在合理性与内在合法性危机

1.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外在合理性危机。我国的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一直以来采取的是“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理论型人才相对缺乏,因而成人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在起始阶段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促进了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是,随着近几年成人教育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社会对该专业硕士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以成人教育教学、科研岗位为主转向以行政管理岗和教学辅助岗为主,这些岗位对就业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学术能力,对目前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能力本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成人教育硕士生培养仍旧采取“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所培养的人才便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出现成人教育学人才供需不平衡、适销不对路的问题。因此,成人教育硕士生教育“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外在合理性危机。

2.从导师队伍现状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内在合法性危机。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大多数承认教育学硕士点并不具备这一条件。一方面,我国80年代初才开始把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加以研究。相关的理论人才和师资本来就很缺乏;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师资队伍更显不足,许多硕士培养单位不得不聘请大量兼职导师,以致兼职导师成了导师队伍的主体。兼职导师大多是学校各职能部门领导,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成人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这种以管理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应用型导师队伍现状与“知识本位”培养目标不相契合,从而使“知识本能”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内在合法性危机。

(--)传统的培养模式使教育功能弱化

1.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和封闭性。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一是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多以教育类课程为主,而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类、管理类、经济类和社会学类课程较少,因而学生选择的范围较小;二是表现在培养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学术报告等,而具有个性特征的实践教学、专题科研、导师指导等培养方法则成为点缀品。另外,当前的培养模式还具有封闭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培养一般都是在所在学校内或学院内独立进行,很少让学生走进社会或与外单位联合培养。

查看全文

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学硕士生求职自荐信

编者按: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三农政策的实施,农林业大学毕业生己成为一个热门专业,现拟一篇农药学硕士毕业生求职自荐信,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

我是Xx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届农药学专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Xx。素闻贵校任人唯贤,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温馨的工作氛围令我神往。所以,怀着一颗激动的心和满腔热情,我向您走近!

我的信心来自多年学习和生活的积淀:良好的品格作风学习上认真刻苦、勤奋好学,生活上乐观、待人热情、性格开朗的我,有着诚恳严谨求实、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四年本科和三年研究生的踏实学习使我获益匪浅。本科期间,我全面学习了植物保护专业各方面的知识,研究生阶段则系统深入地学习了天然产物化学、天然产物农药、农药学原理、农药毒理学等专业方面的课程,成绩优秀,具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先后从事“丙烷脒合成工艺优化研究”、“丙烷脒杀菌作用机理研究”以及农药生物测定、田间药效试验等工作,锻炼了专业技能;同时,我学会了操作高压液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光谱仪等大型仪器;发表一级期刊论文1篇,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广阔的知识体系英语和计算机是现代社会必备的工具。本科期间辅修了计算机专业课程,可以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Photoshop等软件;硕士期间,一直从事Xx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网站和无公害农药论坛的制作和维护工作。同时,英语“读、写、听、说、译”能力较强,已顺利通过Xx省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统考(GET)和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具备了阅读英文专业书籍和运用专业术语的能力。丰富的社会经验我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培养自己,自己提高自己,自己养活自己”为标准,认真学习知识,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校期间,我连续7年从事学生干部工作,有意识的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工作和组织能力,组织并参加了学校及院上的各项活动,培养了我严谨求实、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组织管理、协作共事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我还多次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社会调查,做兼职家教,这些都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研究生期间还参加了“三下乡”服务队,深入XxXx进行社会调查,并完成了一系列科研工作。我渴望能够有一个舞台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我将全力以赴为之奋斗,同团队一起进步,共创辉煌!诚挚祝愿贵校事业锦上添花,热切希望能够为贵校的事业添砖加瓦。恳切的等待贵校的回音!

查看全文

硕士生党党支部工作汇报

上级党组织:

硕士研究生党支部成立于200*年9月8日,在协理员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积极开展工作。现将成立近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做以下总结并向组织汇报:

党支部成立以来,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认真地分析了研究生的特点。同本科生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主性、独立性增强;

2、思想较为成熟;

3、相对社会化程度比较高;

查看全文

硕士生党支部工作汇报材料

上级党组织:

硕士研究生党支部成立于××年月日,在协理员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积极开展工作。现将成立近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做以下总结并向组织汇报:

党支部成立以来,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认真地分析了研究生的特点。同本科生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

⒈自主性、独立性增强;

⒉思想较为成熟;

⒊相对社会化程度比较高;

查看全文

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机制

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要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为中心,校企协同是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通过阐述专业硕士层面的校企协同内涵,梳理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校企协同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校企协同培养长效机制的建议,以期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校企协同”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校企协同趋于形式化

纵观北部湾经济区承担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的高校院系与经济区内物流、贸易等行业企业的合作,形式过于简单,企业参与或重视“校企协同”程度不高、合作深度和广度不够,校企合作甚至浅尝辄止、有名无实,企业与高校经济管理类院系互动性较差、双方合作制度缺少规范性,致使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不能得到企业的有效支持和反馈,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生在企业生产运营中并没有实际参与其中,使校企合作与协同培养趋于形式化。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生进入企业实习时,很难适应企业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岗位要求。更为重要的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生被局限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商业经验之外,其科研成果缺少企业生产经营的商业实践项目支撑,不能实时了解物流、贸易等情况,难以达到经济管理类职业发展要求,并未真正做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实践育人。

(二)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不合理

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本应由专业硕士点所在学院、校内外导师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生共同制订。然而,现实中北部湾经济区多数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仅由学院主要领导(团队)制订,缺少了校内外导师及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生的参与,既不能全面考虑“校企协同”培养目标的要求,也不能顾及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生的意愿。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环节,又往往存在“重理论课、轻实践(实训)课”、缺乏行业企业或区域产业特色等问题,仍设置较多的经济管理类理论基础课,仅设置少量企业生产经营实务类课程,基本没有商业实践(实训)课,并且缺乏中国(广西)自贸区发展、北部湾港航物流和中国—东盟产业转型升级等特色课程。尤其是部分高校的一些软硬件设施,如经济管理类专业师资力量、校内外实践基地及资源配置等尚不完善,未完全达到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制订和实施所应具备的要求。此外,受传统教育特别是学术硕士人才培养的影响,大部分北部湾经济区高校经济管理类院系在进行校企协同时,未能树立正确的专业硕士培养理念,过于注重理论研究,没有重视校企协同的重要性,而且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与导师之间的沟通也不顺畅。

查看全文

跨专业医学教学论文

1跨专业医学硕士生进行核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及目前教学内容的不足

自1895年WilhelmRoentgen发现X射线以来,人类对生命规律的每一次重大揭示几乎都离不开核医学技术的应用,如证实DNA为遗传物质、验证半保留复制假说、DNA→mRNA的观察、遗传密码的发现以及细胞周期、胆固醇的合成与代谢研究等。由于仪器设备和放射性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现代核医学已经从体外放射分析技术和单纯的器官功能测定,发展到利用SPECT/CT和PET/CT进行功能融合显像阶段,并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形成了分子影像学。可以说,当今核医学技术已涉及几乎所有的基础和临床学科,并在肿瘤个体化治疗、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和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无论从提高医学硕士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还是培养其科研创新思维方面,对跨专业医学硕士生进行核医学教育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本科化”倾向,具体表现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仍占教学内容的大部分,部分专业基础课与本科教育阶段相重叠,不少研究生读研之后又重新学习本科阶段的课程,并且其教学内容也相差不大。具体到研究生的核医学教学中,许多院校沿袭了多年不变的教学内容,侧重于核医学专业基础知识的介绍,与本科阶段的核医学课程近似,而核医学技术的应用及最新进展讲授不足;教学内容依然来源于现成的教材,适用于研究生的核医学教材缺乏,多为十年以前所编撰,如《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和《实验核医学》等,欠缺近期文献资料的支撑;在授课教师方面,部分教师自身知识更新较为滞后,过度偏重于基础研究或临床应用的某一方面,难以从学科交叉的角度进行讲解。这些不足限制了跨专业医学研究生对核医学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不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整合多重教学内容以适应跨专业医学硕士生的培养要求

为适应医学生培养模式的转变,近年来,大多数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参照国外医学教育模式,在临床医学本科各专业中逐步推行医学课程整合,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我们认为可以突破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界限,加强学科与专业间联系的教学模式,以进行跨专业医学硕士生的核医学教学改革,并为此构建了新的硕士生核医学教学内容体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与博士研究生不同,硕士研究生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而非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所以,在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中,我们以核医学技术在科研与临床中的应用为中心,分为核医学实验技术及科研应用、核医学技术临床应用和应用中的辐射防护三大模块。由于核医学课程同样为医学本科生的必修课,因此,在上述硕士生教学模块建设中,我们更加侧重于核医学技术应用的教学,基础知识不作为重点内容。为满足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要求,核医学实验技术及科研应用模块侧重于进行基础研究中各项核医学技术的应用介绍,并在各项技术的介绍中贯穿应用原理的讲述。考虑到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今后的临床实践应用,核医学技术的临床应用模块又分为核医学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核医学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2个子模块。在子模块中以系统为中心,突出核医学技术在具有诊治优势的疾病中的应用介绍。应用中的辐射防护模块则充分兼顾实验室安全和临床应用安全的两方面问题,整合了放射生物效应、辐射防护的特点、实验室和临床科室放射性安全管理以及多个相关国家法规和标准进行讲解。这种基于核医学技术在科研与临床中的应用为中心的教学内容整合形式,提取并精炼了相关内容,突出了核医学的技术优势,体现了核医学在不同专业中的适用范围,对于跨专业医学硕士生了解并应用核医学技术具有较大帮助。

3不断补充和更新核医学技术的进展内容以提高硕士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原始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而加强交叉学科的知识教育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医学硕士生能够将先进的医疗技术手段应用于本专业疾病诊治,并且从不同的专业角度研究和探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因此,熟悉和了解核医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应用于本专业的研究之中,能够提高跨专业硕士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出现了一门新的边缘性交叉学科,即分子影像学,其主要内容就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核医学显像结合形成的核医学分子成像,这项技术在研究不同系统的复杂性疾病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利用核医学分子成像进行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和评估;通过不同的放射性乏氧显像剂研究心肌细胞、肝实质细胞或中枢神经元的缺血损伤等。通常情况下,这些新近的研究进展仅见于各类文献报道,而现行的教材中几乎没有体现,成为研究生核医学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在我们的教学改革中,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

查看全文

高校图书馆学论文

1我国高校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申请与建设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迅速发展起来,但无论是从办学机构数量或是质量方面,发展水平还是明显低于国外发达国家。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的设立,一方面有利于图书馆参与研究生培养教育,与院系培养相辅相成,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培养选拔,也为图书馆提供了优质的人才。

2高校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人才培养模式及现状分析

2.1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培养模式

目前,图书馆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独立培养、联合培养、参与培养。独立培养是图书馆硕士教育的主要方式。

2.1.1独立培养

查看全文

硕士学位高等教育学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对近三年32个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的1178篇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得知选题集中在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高等学校内部管理、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等领域,论文选题从学科理论转向问题实践,认为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注意问题意识与创新性、信息对称与价值性、导师指导与时效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

一、选题缘由及样本选取

自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起,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正式建立了学位点[1]。从厦门大学1984年正式开始招收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有35年,其间,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活跃的一支重要力量,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学位论文产出,其中一些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显现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学科研究的繁荣。对近三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与分析,不仅有助于较为全面地反映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也能把握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二、选题概述及分析

(一)选题概况。以CNKI“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数据主要来源,设置关键词“高等教育学”,检索时间段为2016年~2018年,选定“硕士学位论文”选项。经仔细筛选去除重复的论文篇数后,检索出全国在该时间段内共有32所上传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高等学校,共计1181篇硕士学位论文,由于数据库的原因,输出结果不齐全,有效样本为1178篇,具体情况如下页表1所示。(二)研究领域。对于高等教育这一研究领域而言,当前国内外学术界仍缺乏一套公认可信的范式。文中所用的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分类,是基于别敦荣教授[2]、李均教授[3]等多位学者的分类方法,综合分类后作出的界定,包括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内部治理、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等18个领域,据此得出表2。从表2看,可将18类选题分为四个方阵。第一方阵主要包括课程与教学、内部管理、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都在100篇以上,比例均超过10%;第二方阵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高等学校德育、教师教育、考试招生与就业、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都超过60篇,比例在5%至9%之间;第三方阵为高等教育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篇数均超过20篇,比例在2%至4%之间;第四方阵为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策与法律、成人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选题、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以及其他选题等6类,比例均低于2%。(三)分析与讨论。从论文研究主题类别分布来看,2016~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相对集中的研究主题分布在第一方阵的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内部管理、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3个主题类别中。这3个主题的学位论文量在整个学位论文总量中占比接近50,说明这3个主题是近3年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比较重视的研究领域,是研究的主流;而第二方阵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高等学校德育、教师教育、考试招生与就业、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等几大主题研究成果也相对比较丰富;但在第三方阵和第四方阵中,高等教育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民办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选题、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等主题的研究相对薄弱。此外,从选题的另一种层面上说,其中不少篇幅对各科类高等教育(如高等工程教育、高等师范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医学教育等)也给予了一定关注。1.第一方阵分析。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这一主题的学位论文所占比例最大(为17.23%),说明这一重要领域受到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的重视。在高等教育学的发展与改革中,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教学理论、学科与课程建设、教学评估与评价、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各学科教学也受到不少硕士研究生的重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民办高等教育这三个选题领域中,共有7篇论文是研究课程与教学方向的。据此可知,在高等教育学硕士点中,以“教学改革”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已是不争的发展趋势。高等学校内部管理领域的研究论文共189篇,在近三年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布中排名第二。经分析,其中教师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高等学校管理理论、科研与学术管理等方面都受到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关注和重视。对这一主题进行总结,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研究选题集中在现代大学制度、学术权力与学术自由、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高等教育的改革离不开地区间、国际间的比较。从这三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研究的选题看,有关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的学位论文占到了10.35%,表明介绍国外高等教育的文章近三年在逐渐增加。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始终持一种开放的姿态,注重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2.第二方阵分析。自1999年我国研究生迈开扩招的步伐起,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便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近年来,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张。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研究篇幅虽然不占主流,但也逐渐引起了关注,其选题主要涉及到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招生,还有关于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术诚信、就业问题等。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体制与结构是一个关键环节,有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在所分析的学位论文选题中,研究的问题有:关于层次结构、布局结构的研究;关于招生制度、教育政策法规(例如免费师范生政策)的研究;关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研究;关于高等教育全球化、国家化的研究;关于教育评估、高校目标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研究;关于后勤管理、学院制管理的研究等。高等教育德育论文,近三年选题篇数近90篇,在整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中占比7.39%。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德育这一主题的研究热点相对其他领域较分散,其中有17篇为德育理论研究选题,除此之外,其他集中在当前的高校德育实践问题研究、德育队伍建设两个领域。另由于“互联网+”浪潮的影响,相关网络德育问题研究也相对较热门。近三年间,关于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主题的学位论文比例是6.28%。从其研究主题上看,有关教师的专业化、教师聘任、教师流动、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评价、教师培养、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教师职称评聘、教师教学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受到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生一定程度上的重视。高等教育改革需要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推动高等教育改革。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越来越为学者们所认识。从上述表格中统计的数据上看,理论方面的研究基本围绕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取向、德育过程问题研究、通才教育、专业设置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理念、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高等教育理论工作仍要进行艰苦地探索和不懈地钻研。3.第三方阵分析。第三方阵的选题中,相对而言,高等教育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等三个领域所占总数比例不大,但随着当前“双一流”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浪潮,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不断深入,此方阵中相关选题的数量与关注热点的范围持续扩宽。高等教育史这一主题的研究主要涉及高等教育家的思想和高等教育制度史料的研究,共42篇,占的比例不多,“论从史出”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应注重考察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并从中获得启示和论据。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占比不多,仅30余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其中是研究的重点。此外,高职发展政策和师资队伍建设也受到硕士研究生们的一定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教育经济学引入我国以来,高等教育经济研究发展最为迅速,进而有了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这门分支学科,主要是对高等教育投资与效益的研究。虽然近三年这方面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并不太多,但涉及面广,高等教育财政、高等教育投资、高等教育产业化、人力资本、教育投资效率研究、高等教育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高等教育个人需求、高校负债经营等问题,都是从高等教育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的。4.第四方阵分析。第四方阵共包括6类选题。高等教育学既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也是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不只是指高等教育学一门学科,也包括各个分支学科群的建设问题。而近三年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却并未将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作为重要问题给予关注。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的理论功底不够深厚,对高等教育学性质、对象、体系、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时显得力不从心。综上可知,2016~2018三年间,高等教育硕士论文的选题多数集中于丰富多彩的实际问题研究领域。从第四方阵中的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策与法律、成人高等教育等选题备受冷落的情况来看,这些重要领域选题仍未引起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足够重视。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在1178篇样本学位论文中,存在12篇非高等教育选题的学位论文(占比1.02%)。这表明近三年来,部分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关注领域在逐渐扩大,并不局限于高等教育问题,研究范围还包括基础教育、教育基本原理、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等领域。除此之外,还有19篇为研究教育领域之外的其他选题(占比为1.61%),如《穿越“次元壁”———大学动漫文化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河北省大学生消费现状及理性引导研究》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