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8 14:51: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硕士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硕士教育

工程硕士教育的反思

一、工程硕士教育的背景

1.全国工程硕士教育现状工程硕士是我国专业学位硕士中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照学科设立,主要以科学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研究,以培养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大学教师为主要目标;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应用和实践,主要培养在专门技术上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设立为社会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截至2010年,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数共计241家,涵盖40个工程领域。在1997年,我国仅有14个按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的试点高等学校,共招收1525名工程硕士研究生。到2009年,招收89244名工程硕士研究生,是1997年的58倍。目前,工程硕士教育已发展成为我国专业学位中涉及专业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一种学位类型。

2.河南省工程硕士教育现状河南省自2001年郑州大学开始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经有13家培养单位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涵盖工程领域32个,分别是安全工程、材料工程、测绘工程、车辆工程、地质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动力工程、纺织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工程、光学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控制工程、矿业工程、农业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水利工程、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冶金工程、仪器仪表工程、制药工程。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工程硕士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工程硕士教育提供巨大动力2006年1月9日,国家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未来15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为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发展带来旺盛的需求,也必将成为工程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

2.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新兴产业为工程硕士教育提供巨大动力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在河南省即将积极培育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和节能环保产业。人才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关键要素。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制造业,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非常高。在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的不再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是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智能型人才。缺乏人力资源的持续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无疑是纸上谈兵。河南省人才队伍长期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分布不甚合理等现象。注重人才培养,必需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配套体系,培养大量掌握最新工程科学技术知识、具有跨学科与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查看全文

教育硕士进修合同书

协议方:甲方(接受进修单位):*师范大学

乙方(丙方所在单位):

丙方(*师大录取考生):

为满足中小学教育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根据*师范大学和*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协商,南师大同意接受*师大2004级部分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进修课程。经*师大、*师大、考生所在单位及考生几方协商,现就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丙方在甲方进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累积时间一年半到二年,该阶段的学习和管理按甲方的教育硕士相关专业培养计划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丙方付给甲方进修学费总额为壹万壹仟元整(¥11000.00),其中第一年进修费柒仟元(¥7000.00),第二年进修费肆仟元(¥4000.00),每学年开学报到时付清。如丙方不能在报到前付清进修费,甲方可拒绝丙方听课。付给*师大的学费(含论文指导费和答辩费共计柒仟元¥7000.00),由丙方赴*师大报到时缴纳。

查看全文

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现状与优化思路

摘要:我国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具有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特征。审视教育硕士培养高校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现状,还存在规范性不足、应用性缺乏、专硕与学硕课程设置雷同、选修课程偏少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改革应以实践性、跨学科性和研究性为基本取向,并合理把握学位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的门类和相应的比例关系。

关键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高校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托。我国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带有较明显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印记,“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指导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性组织,虽不具有教育行政权,却是具有半官方性质的专业团体机构,在我国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发挥着顶层指导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审视我国教育硕士培养高校的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必然会有明显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特征。从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出发,我国现有的教育硕士课程体系还普遍存在规范性不足、应用性缺乏、专硕与学硕课程设置雷同、选修课程偏少等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推动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举措。

一、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顶层设计

为规范教育硕士培养,不断提升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对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进程进行指导性的规定和安排。依据《指导方案》的规定,我国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划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四类。首先是学位基础课程,即所有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共同修习的课程。在《指导方案》中,学位基础课程共有6门,其中公共课程2门,分别是外语和政治理论(包括教师职业道德);专业课程4门,分别是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以及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位基础课程每门2学分,总共12学分。其次是专业必修课程,即根据专业领域的划分,教育硕士的某一个专业领域必须开设、所有该领域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在专业必修课程中,有2门是指定课程,分别是学科课程与教材分析、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这两门课程要求根据具体的学科领域进行设置和教学。除此之外,还有3门课程由培养高校自行设定,同时也给出了课程的类别和范围,分别是学科素养类课程、教学评价与反思类课程、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一共5门,每门课程2学分,总计10学分。再次是专业选修课程,即某一专业领域所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及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性学习的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规定,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教育教学管理类课程。培养高校每一类选修课程至少应开设2门课程,每一门课程为1~2学分,总学分不少于6学分。最后是实践教学课程,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两种形式,校内实训主要有专业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校外实践主要是见习、实习和研习。校内实训通常为2学分,校外实践共计6学分,其中实习为4学分,见习和研习各为1学分。从管理逻辑看,《指导方案》是我国各培养高校制定自身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蓝本,对培养高校的人才培养活动起着规约和保障作用。从现实情况看,目前我国的教育硕士培养高校也多以《指导方案》为基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科专业特点进行本校的教育硕士课程架构。

二、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硕士教育论文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对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土3次会议批准,在我国设置并试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国家教委与司法部决定自1996年起招收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确定的首批试点招生单位有8所高等院校,1998年扩大到13所高等院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4次会议的有关要求,将“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改称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创办法律硕士教育是中国法律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也由于法律硕士教育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有许多问题要明确和探讨,本文对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法律硕士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一)什么是法律硕士教育

法律硕士教育旨在培养从事法律实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招收的对象是45岁以下,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通过入学考试的在职人员。以前,各招生单位可以采取单独考试的办法,自1998年起,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实行全国所有试点院校统一的入学联合考试。学习期限3年左右,教学方式采取全日制脱产、半脱产及在职兼读并存的灵活方式。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即授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二)创办法律硕士学位的意义

1、市场经济的需要

查看全文

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思考

1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

1.1壮医专业建设与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条件之一。我校在推进中医药教育的同时不断地对特色少数民族医学进行研究与挖掘。对壮医学教育开展相对比较早,早期主要以讲义的形式开展壮医学有关课程的选修课。自2002年起就开展了中医学(壮医方向)的本科教育,该方向学生在修读中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还增设了《壮医基础理论》《壮族医学史》等12门壮医药特色课程[1]。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将壮医药的各项科研成果以及诊疗技术渗透到中医学本专科各专业的教学之中,在学生当中广泛传播壮医药知识,吸引了大批热爱壮医的学生。2005年10月壮医药学院成立,配备了专业的教师队伍、独立的特色诊疗教学实验室等,从此壮医学教育开始步入正轨。经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壮医学本科专业于2011年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使壮医学进入医学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实现了壮医专业独立招生与培养。至今已经培养了包括中医学(壮医方向)和壮医学本科生近300人。目前我校壮医学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将近300多人,这不仅极大地促进壮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也为开展民族医学硕士教育打下了扎实的生源基础,是未来振兴壮医药文化的中坚力量群体。1.2师资队伍。广西中医药大学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壮医药教育起就积极地建设壮医药的师资队伍。80年代中期,班秀文教授作为壮医药教育与教学研究的先行者及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开始招收中国医学史壮医药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开启了我校民族医学硕士教育的先河[2]。壮医药学院成立后更是加强了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涌现了黄瑾明、黄汉儒等壮医名师。2006年经国务院教育部学位办的批准,广西中医药大学获取了民族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增设民族医学(瑶医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前,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人,博士生导师2人,他们当中有不少是广西名中医、广西优秀青年中医、广西十百千人才等,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的民族医学硕士生导师队伍。1.3教学条件。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成立了壮医药研究室、壮医门诊部,并在此基础上于1994年成立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研究所,成为了壮医药教育教学中心。自2005年壮医药学院成立以来更是建成了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中心,包括壮医诊疗实验室、壮药实验室、壮医药标本室等。2011年政府出台了壮瑶振兴计划政策,我校顺应形势成立了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教学研究条件日臻完善。这也极大地满足了民族医学研究生教学与教育,从此民族医学硕士生教育更上了一个台阶。

2民族医学研究生教育迎来的机遇

壮瑶医学作为广西的特色民族医学,近年来也不断迎来了其发展的机遇。2.1社会认可度及需求不断提高。首先,随着近年来不断地对壮瑶民族医学进行挖掘整理和积极推进研究,壮医学从理论到科研均趋于成熟,在临床方面,不仅壮医学的药线点灸、经筋疗法凭借其显著的疗效受到患者的肯定,而且瑶医也凭借其独特的医理用药理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痛风、不孕不育等疑难杂症方面的疗效也不断得到患者的认可,壮瑶民族医学的社会认可度正在不断地提高。其次,广西拥有丰富的壮瑶医药资源,“医药不分家”不管是医药的理论挖掘整理还是临床研究应用都是一项任务繁重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民族医药人来完成。近年来壮瑶医特色专科门诊或病房从市级三甲医院到各县级医院也逐步兴起,如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其仁爱分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玉林、梧州市等中医院均有壮医瑶医专科门诊或特色医学门诊等等,社会对各层次民族医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高层次的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更是紧缺。此外,为做好老一辈专家学术传承也需要更多的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人才,不断重视及加大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是实现壮瑶民族医学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举措。2.2各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在学校层面上,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医学的学科建设,在加大对民间优秀民族医学文化调研整理与总结的同时,也积极进行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合理化探索,立志打造我校以壮瑶医药为特色的民族医学品牌。当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瑞康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柳州、桂林、玉林、梧州市中医院等十几家医院均设有壮医(民族医)特色专科门诊或病房,极大满足了本科乃至民族医学硕士生的实践教学。政府政策层面上,广西区政府大力支持壮瑶医药的发展,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并出资兴建作为我校第三所直属附属临床与教学医院的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是以壮瑶医为特色的医院,也是继金秀瑶医医院、武鸣区中(壮)医医院、崇左市中医壮医医院等县、地级市医院以来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民族医医院,将于2018年8月投入使用。该院的建设不仅体现了学校及政府加大建设我校特色民族医学学科建设的决心,也进一步为我校民族医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方向,同时,也为民族医学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做了最好的铺垫。只有学科为社会认可,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为社会所接受,才是我校民族医学教育发展的机遇。

3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基于西医在社会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背景下,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存在以下几点问题。3.1生源问题。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亚民族医学专业”(即其本科专业为中医学而非壮医学等民族医学范畴的专业)的学生,这一生源占很大部分;二是本科专业就是我校壮医学专业这一民族医学专业范畴的学生,由于我校壮医学专业学生基数比较低以及学生报考兴趣等方面原因,这一部分生源只占一小部分;三是“亚医学”专业(即其本科为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跨专业报考,这一生源也占一部分。结合往年报考数据统计可知,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往往大于报考人数,特别是在民族医学(瑶医方向)表现更加突出,与报考激烈的内科学专业相比,民族医学生源间的竞争几乎没有,相当比例的招生人数还需要靠调剂来完成。综上可知,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不仅生源数量少,而且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不容乐观的。3.2导师队伍存在的问题。硕士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导航”“引路人”的作用,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也要指导科研活动、探讨学科学术问题等[3],其学术素养等时刻影响着学生。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广泛推行导师制[4],“导、学”关系是学生与导师在这一制度下建立的[5]。目前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有19名,笔者通过与在校部分民族医学研究生交流发现部分导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导师忙于行政或科研项目,学生有时对自己的导师“难得一见”;②学生读研期间需听取一定数量的报告或讲座是学校倡导的,而自己导师却很少给自己上课或做报告讲座;③导师对学生撰写论文不能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或指导等。3.3培养存在的问题。目前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研究方向与内科学专业的差异不是很明显,呈现出一定的“内科化”现象,平时课程大多是各专业一起上的公共课为主,除了学术学位学生有一些自已本专业特色的课程,如民族医学基础理论、民族医学现代常用药物及方剂、壮医特色疗法、瑶医特色疗法等课程外,专业学位学生基本是没有这些课程的,这就体现不出民族医学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应有的自身的特点,其自身特色的研究方向仍亟待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此外民族医学也面临着中西医学边缘化的危机,社会认知度及认可度也有待提高,尤其是民族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相对面较窄,就业压力仍较大这一社会因素,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惑,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产生怀疑,觉得学习它根本用不上,从而消极对待民族医学的内容,这也不利于专业的培养及自身素质的提高。

查看全文

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论文

一、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的理性思考

(一)“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外在合理性与内在合法性危机

1.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外在合理性危机。我国的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一直以来采取的是“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理论型人才相对缺乏,因而成人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在起始阶段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促进了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是,随着近几年成人教育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社会对该专业硕士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以成人教育教学、科研岗位为主转向以行政管理岗和教学辅助岗为主,这些岗位对就业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学术能力,对目前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能力本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成人教育硕士生培养仍旧采取“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所培养的人才便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出现成人教育学人才供需不平衡、适销不对路的问题。因此,成人教育硕士生教育“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外在合理性危机。

2.从导师队伍现状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内在合法性危机。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大多数承认教育学硕士点并不具备这一条件。一方面,我国80年代初才开始把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加以研究。相关的理论人才和师资本来就很缺乏;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师资队伍更显不足,许多硕士培养单位不得不聘请大量兼职导师,以致兼职导师成了导师队伍的主体。兼职导师大多是学校各职能部门领导,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成人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这种以管理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应用型导师队伍现状与“知识本位”培养目标不相契合,从而使“知识本能”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内在合法性危机。

(--)传统的培养模式使教育功能弱化

1.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和封闭性。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一是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多以教育类课程为主,而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类、管理类、经济类和社会学类课程较少,因而学生选择的范围较小;二是表现在培养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学术报告等,而具有个性特征的实践教学、专题科研、导师指导等培养方法则成为点缀品。另外,当前的培养模式还具有封闭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培养一般都是在所在学校内或学院内独立进行,很少让学生走进社会或与外单位联合培养。

查看全文

农业硕士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摘要:教育高质量保障了社会需求性人才的有效供应。保障农业硕士的教育质量,能够有效地提升服务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基于过程管理视角,构建农业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厘清在农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如何做到有效管理,提高农业硕士教育质量。

关键词:农业硕士;过程管理;教育质量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关的专业性学位,是一种职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推广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相关人文、管理和社会知识,能够从事农业推广、技术服务、农村发展、行政管理及农业教育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农业硕士的教育存在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和指导教师三个方面的特殊性[1-3]。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农业硕士均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桑冬平(2013)指出教育理念滞后,对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认识模糊,胜任专业学位教育的师资力量匮乏,教育培养“理论化”色彩明显,实践教学难以落实,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随意性较大等是导致农业硕士教育质量低下的根本;李茜(2012)也指出当前我国农业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不能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内容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管理现实存在差距,课程教学环节的管理流于形式和考核不够严格。同时,农业硕士研究生较多属于在职培养,因此,学生群体共性少,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水平偏低,专业理论知识相对陈旧、薄弱,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时间与工作的矛盾突出,用于学习的精力较少,以及学生分散等。这是农业硕士生源方面的主要问题。总体来说,我国现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仅得到社会“基本认可”,与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距离(李茜,2012)。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研究成为当前教育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了实现教育质量的终极目标———提升教育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教育质量监控、质量过程管理、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质量保障评价机制等方面成为当前提升教育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针对农业硕士这一特殊的研究生教育类型,较多学者(如朱启臻等,2010;陈秉谱,2012;程广斌,2013;陈秉谱,2012)从不同角度对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应的提出了优化师资队伍、构建培养环境、强化考核管理、创新教育观念与模式以及建立基地教育等多种保障农业硕士教育质量的观点。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过程的质量管理能够保障教育总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主要立足于当前农业硕士教育的现状,从过程管理角度,深入探究如何实现农业硕士培养的教育目标。

1过程管理在农业硕士教育中的重要性

管理的目的是要实现预期制定的总目标,总目标是由多个不同的分目标组合而成,是一个目标实现的过程统一。保障每个过程的质量才能有利于综合质量的提升,也即是最终质量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过程链”来完成的。过程质量,决定最终的综合质量,要控制质量,就一定要控制过程。过程管理覆盖所有活动,涉及所有部门与人员,聚焦关键与主要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测和改进(反馈)等。过程管理是针对目标管理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管理概念,是目标管理的基础,它能有效地弥补目标管理的不足(韩国防,2010)。农业硕士培养过程管理的量变决定了质变,根据专业特点,对每个环节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目标和实施措施以指导培养工作。强化过程管理,抓好培养过程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是提高质量的关键。陈艳慧(2016)进一步指出:农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加强“过程控制”是指在每个环节都要设置预定的目标和标准,而并非只关注最终的结果,管理部门也要更加关注完成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否有效、合理,不断地改进和修正政策制度。同时,韩国防(2010)也指出要强化农业硕士培养的过程管理,是对整个培养过程各环节的状态进行管理,由此,才能够由过程管理的量变转化为最终目标实现的质变[4-5]。

2农业硕士教育的质量保障过程

查看全文

新时代艺术硕士教育论文

党的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成为当下发展的新的历史定位。同时,报告针对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新时代艺术硕士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保证。随着科技高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到来,强化专业型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模式优化与变革,提升教育引领能力和时代创新能力,是我国新形势、新变化和新需求状态下艺术硕士教育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国家教育决策部门、教育实施单位和教育从业者们都应该共同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开展艺术硕士教育最早始于美国。美国艺术院校协会[TheCollegeArtAssociation,CAA]和美国专业艺术和设计学院联合会[TheAssociationofIndependentCollegesArtandDesign]两大组织详细规定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的标准,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拥有不同类型的艺术硕士教育项目。作为全球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引领者和先行者,美国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模式较为灵活而具规范性,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采取课程学分制度,注重专业性和应用性交叉,遵循导师团队的集体指导制度和社会实际课题的检验机制。1美国艺术硕士课程教育模式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展艺术硕士教育的标杆与范本。我国自2005年开展专业型艺术硕士教育,其课程模式主要借鉴了美国艺术硕士教育培养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体现中国特色。

一 新时代下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模式优化改革的必要

“新时代”是一个时间概念,其内涵本身是事物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在历史发展到新时间段内所呈现出的时代特征与规律性变革。新时代本身经历了自我更新、重塑、发展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特征,社会各个业态应准确把握新机遇,应及时调整思路积极应对新机遇、新挑战。2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就强调指出,在新时代“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表示,研究生教育应当“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是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和紧迫任务”。所以,优化改革当前研究生教育课程模式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而艺术硕士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优化其课程模式成为当下艺术硕士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新时代下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模型进行优化改革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新时代下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专业型人才需求缺口变大,但目前教育体制内的艺术培育体系并未给予有效供给,与时代需求产生了较大的分野。其原因之一在于我国大部分艺术院校艺术硕士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是借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通硕士或本科学科式课程体系而建立起来的,基本按照学科教育要求与培养逻辑进行递进设置与实施。这种课程模式受应试教育思维影响,主要采用“学科中心型”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以学科发展为主,注重课堂型专业知识的接受与考核,强调基础知识的被动受领,这种教育范式虽然有助于学生有效的掌握基础理论,也方便学校组织教学和课程评价,但往往忽略了社会演变动态需求,也忽视了学生创新性和技能实用效果,已显然不适应当下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诉求。3新时代要求艺术硕士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必须为之变化,以应对社会对艺术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要求艺术人才不仅懂硬件,还要懂软件,甚至还要懂协作和管理,新时代下艺术人才培养需要全新的课程应变思维和知识体系予以支撑。

二 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模式优化改革策略

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模式优化改革是根据时代与社会需求重新规划教学目标,并以此构建系统性与灵活性并重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艺术专业适用”教育思维对课程内容进行布局设置,即根据艺术专业特征构建宽广又极具个性化的自我知识适用教育课程,引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激发学生在课程中的兴趣与主动参与度,使学生在艺术专业范畴内具备创新创意能力、实战应用能力、国际应对能力和文化领悟能力的高素质人才。4结合第三部分对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模式优化改革路径的分析,进一步从五个层面提出具体的优化改革措施,以展现出不同的人才培育特质。1.构建国际化教育课程发展视阈。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教育国际化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国际学术会议、项目合作、课程交流等教育资源在国际间互动交融成为新常态,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的合作程度得到较大提升。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模式基于国际视野进行优化升级,从国际市场需求设定艺术硕士课程培养目标,从专业基础出发,通过跨学科、跨国界构建立体课程知识结构和专业学习应对策略,培育艺术专业硕士的国际化发展视野、国际化创新思维和国际化风险应对能力。5另外,建立艺术硕士课程规范性培养体系,更新时代教育观念,抓住时展机遇,扩大艺术专业人才培育经验国际交流渠道,为打造国际化课程品牌做好应对准备。2.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伴随着时代迅速发展,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单向型求知模式,进而转向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以信息和服务为主要诉求,以教学信息整合和资源服务引导为出发点,注重教学组织、资源配比、求知流程以及课程参与人员的协作关系,并重点关注教学利益者在信息型教学和服务型教学的价值获取。教师的角色从指导转变为教学策划者来驱动学生创新发展,并学会培育平等、开放、互助、协同、包容、共进的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这将是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未来发展的核心变量。3.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体系。新时代的艺术硕士教育课程设置应遵循青年学生个体的标新立异、个性向上、奇特、新颖、追风、反叛等青春科尔蒙特质,树立课程时代应变思维,以科学方式诊断学生学习特质与创意习惯,用时展思维重新审视艺术专业教学内容。6从课程宏观规划和微观实施双层面设置专业知识结构,规范艺术专业基础课程,科学合理构建知识营养配比方案,优化专业课程学时与学分结构,灵活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特质,赋予学生一定比例的学习自主权。另外,根据课题需求重新组织课程学习班组,破除现有的传统班级组合,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年级的课程学习组合,在课题组合中发现问题,在互助协作中研究和解决问题,由此形成个性化教学课程实施体系。4.选择多元化的求知渠道与学习形态。新时代的课程体系应注重多元型、生态型的学习渠道构建。通过移动终端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国际化的自媒体平台,可以瞬间实现全时空性的资源查询与,由此改变过去仅仅局限于通过书本、报刊渠道搜寻知识资源旧的学习形式。高速发达的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广泛普及,极大的方便了学生通过全球性的艺术数据库资源实现创意学习需求,同时结合课程提供的实际案例库、社会课题项目等资源以实现学生的艺术创意灵感发挥,提升创新与创意能力。未来的艺术专业课程教育应学会适时引入社会商业资源与具体课题研究,在“教、学、产、研”教育模式中培养学生的项目创新思维、突发应变思维和学术批判精神,提升学生社会实战应对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7从时展视角来看,多元性的艺术专业课程求知渠道和学习形态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艺术硕士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新常态。5.构建创新课程质量评价机制。艺术硕士教育课程应侧重素质教育考核,结合艺术专业课程采取多要素、多形式的综合测评标准。新时代的课程指导教师应拚弃传统课程中的裁判角色,转换为参与、监督、辅助、指导和合作者角色进行专业课程指导,对课程方案做好解释、观察、提问、引导工作,以公开透明方式拿捏考评标准与尺度,让学生体会到课程考核的公平性与宽容度,学会理性竞争思维。同时,教师应科学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实现自我评价,通过课程汇报、模拟讲解、自问自答等形式给学生一定比例自我考核权利,自主拿捏课程知识接受程度和认知个人专业学习短板,激发其课程学习参与的主动性与创新能力。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开展创新型课程质量评价机制,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不足,并及时调整与改进。

三 结语

查看全文

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现状与分析

一、为全面解决农村教师匮乏问题,2004年国家教育部推行了“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农村教育硕士”培养计划

2006、2010年教育部进一步完善了该政策,继续扩大了培养规模,显示了国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教育部规定“:推荐学校要按照推荐免试条件和程序选拔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1]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选拔过程很公正,就读农村教育硕士的大学毕业生其综合素质都很高。被推荐的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期间大都能出色地完成体育教学计划,无论是上课还是带训练队都能传送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能给学校输送新的血液。但政策要求的“培养高校要对其进行网络跟踪指导学习”落实不到位,多数学生认为,任教期间培养高校完全没有跟踪指导,也没有向他们推荐过书籍、资料等文献,而且网络资源、电话跟踪等规定的落实情况都不到位,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期间没安排导师,造成任教期间没人指导学习,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同时,人们普遍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期限(5年或4年)有些长,多数学生更倾向于三年(含脱产学习一年),即“1+1+1”的培养方式。

二、研究生导师具有知识传递、道德熏陶和创新能力培养三个基本功能

[2]关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导师的选定方面,通过调查发现,2007级、2008级和2009级的农村教育硕士在脱产学习前大多数都没有导师进行跟踪指导,直至进入培养高校脱产学习那年,才由培养高校指定,学生在选择导师的环节缺少自主性。而2010级、2011级和2012级的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前已经由高校安排了导师,甚至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即农村任教学校一个导师,培养高校一个导师,双重指导[3],这样“既有利于农村教育硕士理论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4]”。

三“、培养环节执行情况”中要求最严格的是学位论文的撰写,在选题与开题、评审、答辩环节上,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很严格”;其次是对课程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能否毕业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它是研究生专业知识以及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5]。由此可见培养高校对农村教育硕士在态度上还是比较严谨的,没有对他们敷衍了事。通过调查发现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主要是本人的教学与工作经历,他们在选题时所遇到的困难依次为:选题来源匮乏、专业知识基础差、选题角度难定、导师指导不足。究其原因,首先是教育硕士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其次是对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不能灵活运用;再次是文字表达能力比较欠缺[6]。这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特点有密切关系,本来在写作上就有一定困难,再者由于任教期间没有打下良好基础,必然导致选题时遇到种种困难。农村教育硕士在脱产学习时需学习各科课程、完成各类作业,另外家庭琐事分散一部分精力,写作时间大大减少;其次写作功底不深也是造成“时间紧张”的重要原因。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大多认为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先进,能比较全面地传授该门课程的基本观念,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某些科目的教师不能很好地将课程与农村教学实践紧密联系,与实际工作有些脱节。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依次是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实际操作,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更好地去解决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困难。

查看全文

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新路径。高校一方面应积极思考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开展创业教育,另一方面也应思考如何培养硕士研究生在新媒体领域中的学习和创业能力。

关键字:新媒体;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

随着高校硕士研究生不断扩招,不断增加的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2年,教育部批准9所高校成为全国创业教育试点,拉开各高校探索创业教育的序幕。[1]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高校对创业教育开展了积极探索,全方位推动学生创业。新媒体技术发展,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指导硕士研究生参与创业实践开辟了新路径。

一厘清概念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指出,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学生创业素质为目标,培养其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等,它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人才教育活动。其内涵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任何创业活动都是基于一个可能被别人忽视的机会,创业者要具有敏锐地洞察力和分析力;二是在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者需要突破资源限制,最大程度地利用和整合资源;三是创业活动必须真正付诸实践并创造价值,任何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思维层面的创意都不是创业。[2]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是指通过指导研究生学会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来获得创业知识,并加以运用,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不断突破自己。客观知识、技能的传授和主观精神的培养并存。

二硕士研究生创业现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