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8 12:39: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数理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数理化

作文订正意识管理论文

数理化作业做错了,教师会让学生订正,学生也会自觉去订正。这种学习习惯有效地防止了做错的习题再发生错误的现象产生。学生作文也有错误发生,或审题错了,或主题错了,或材料处理错了,或字写错了,或句子有语病了……一篇作文,教师批改讲评之后,教师也好,学生也好,都觉得万事大吉了,其中的错误和缺憾,学生自己恐怕都没有想,便束之高阁了,最多写几句“作文后记”,大多也是应付之作。下次作文,同样的毛病照出不误,几次作文,甚至几年作文下来,作文水平未见明显提高。笔者以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滞后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忽视作文的订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每次作文要求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作文技巧,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这些技巧不可能完全掌握,作文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之后,教师虽有详细批语或作认真讲评,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所在,但是由于没有重新实践(即订正)环节,学生还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并准确运用作文技巧,形成自己的作文能力,以后仍有可能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我相信许多语文教师都会遇到这种现象。

我们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修改在学生作文训练中的地位是谁也不能否定的,但由于我们忽视、甚至是放弃了作文订正这一环节,作文修改这一训练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被放弃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向数理化教师学习,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养成认真订正的好习惯。

学生要订正好作文,就必须认真听教师的讲评,仔细研究自己的作文,这样就能养成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不至于写一篇扔一篇,连教师的批语和讲评也不认真看,不仔细听,每次作文都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培养和强化作文订正意识,还可以有效地杜绝少数同学马虎作文的坏现象,因为写不好要订正,“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唯有认认真真写好每一篇作文。

作文的订正当然不能像数理化那样,把错题从头至尾做一遍。照搬这种方法,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都不允许,而且还会淹没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我们可以把作文订正内容分成:①常规内容,包括行款格式、错别字、标点符号和病句等,这是每次作文都必须订正的内容。②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③材料处理,包括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处理等。④结构安排,包括过渡衔接、记叙顺序、说明顺序、论证结构等。⑤开头结尾。⑥表现方法,包括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

查看全文

中学学习经验交流会总结稿10

如何学习理科

按照高考科目的规定,高中的理科特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四门学科。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说的是理科的重要性。谈到如何学习这四门课程,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在此我只能结合我自身的学习经验来和大家分享。

客观的讲,理科学习是需要一定的天赋的。有的人天生就是学习理科的材料,比如大家最早都学数学,在初等算术的层面上大家差别其实并不大,而到初中有的人一接触到物理、化学这些学科就非常的喜欢,这些都是和人的天赋有关的。再比如,学习立体几何,男生普遍比女生感觉容易,因为男生的空间想像能力一般都比较好。还比如,曾经小学老师会问大家,用剪刀在一个正方形纸板上沿任意直线只剪一刀剪去一部分,剩下的图形是什么图形?我想大部分小学生都会不假思索地答出一个答案,但是这些答案不唯一,有的说是三角形,有的说是四边形,有的说是五边形。其实这些答案都对,因为在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结果。这其实就是我们高中数学中最最要的分类讨论思想。其实这种数学思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逐渐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的。所以天赋平平的同学也不用担心,通过一定的学习方法是可以实现理科进步的。

我的学习经历告诉我,理科学习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到中学,老师都告诉我们,要认真复习预习。很多同学都逐渐把这句话当成了一句口号。事实上,预习理科内容非常的重要。某种程度上讲,你的预习水平甚至可以决定你这一科的学习水平。我认识很多数理化学习非常优秀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走在学校教学进度的前面。有的在寒暑假开始看下一学期的学习内容,有的高一就自学完了高中的学习内容,还有的在高中阶段自学完了整个大学的高等数学。其实这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如果你有恒心,仔细看看课本,不用老师讲,你是能够看明白的,关键是你有没有这个决心。我在高一的时候理科成绩很不好,往往是数理化统统不及格。为了能够在高二迎头赶上来,我决定把高一还没有开设的生物课作为我提前预习的科目。我在高一那年暑假自己看完了高二一年的生物教材,学习到什么程度呢,对书上的内容消化七成以上,能够做会基础题目。这其中,由于生物涉及到有机化学的相关内容,我当时看不懂,就找到高二的有机化学教材自学。当高二开学上课的时候,我猛然间发现,由于我提前看过书,上生物课就会异常轻松;同时,我的化学由于预习过,也瞬间有的质的飞跃。往往在学习中,如果一科学习在班里名列前茅,自己的自信心就会增强,这样自己在学习其他科目的时候就会更有劲。我的高中余下的时间,便是在这种自学的指导下完成的。有了预习,再听课,就会很轻松,而且往往你预习中觉得不懂的,在课堂上就会得到老师更好的指导。从生物一科的转变,改变了我整个高中理科的学习状态。高考的时候,我的理科综合是273分,其中生物和化学都是满分。回想高一我数理化不及格的时候,真实感觉到“走在老师前面”这句话的力量有多大。

以上说的是大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学习中,虽然预习很重要,但一定不能忽视课堂效率。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你上课没有听懂,那么下课后花上几倍的时间也难以补回来。这是因为,老师上课讲的都是重点难点,而单纯靠自己摸索,不容易把握住这些内容。往往有一章内容不懂,就会影响自己的信心,越往后学,觉得落下的知识越多,就越来越差。所以,我所讲的“走在老师前面”和“注重听课效率”都是为了避免自己落在老师后面而影响自己的学习信心。

查看全文

语文评估教学管理论文

从1997年开始的那场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大讨论,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恐怕至今还记忆犹新。随着新大纲的修订、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讨论和争议现在已基本趋于平静了。尘埃落定后,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批评和非议似乎已不复存在,社会各界对这一改革的结果好像还比较满意,给人的感觉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全部解决,弊端已完全消除,从此“天下太平”,皆大欢喜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旧话重提,似乎不合时宜。但笔者作为一个长期在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切的感受和清醒的认识。多年来,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弊端及产生的根源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在此,不揣冒昧,将一些粗浅的看法形诸于文,与教育界的专家和同行们共同探讨,以期找到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现状的真正出路。那么,新大纲出台、新课程标准实行后,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呢?笔者的感觉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理由如下:

其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语文学科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也没有随之提高。

据笔者平时的观察和了解,无论是过去的“3+2”,现在的“3+x”,还是将来的“3+大综合+x”;无论是高中文科班,还是理科班的学生,对语文课的态度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对于理科班的学生来说,数理化和英语是他们心目中的主课和得分的重要保障。学生在这几门学科上花费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至少是语文课的几倍。而文科班的学生则苦攻他们“又恨又爱”的数学、英语,狠背能让他们得高分的政、史、地。谁都忘记了语文这门课的存在。不管语文教师对学生费多少口舌,讲多少道理,也无法改变他们的选择。因为班主任、课任教师和家长和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文科生能否考上大学关键在于数学和英语两门课,谁能把这两门课的成绩考上去,谁就是高考的赢家。

在教育部门的课程标准中,语文始终是排在“大三门”之首的主课,可在学生自己的课程表上,却无情地把它排在了所有高考学科之尾。在平常的学习中,语文课既不属于学生爱上爱学的“小四门”──音、体、美、计算机,又无法和“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数理化以及最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他们怎么会有热情去学习它呢?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多大的工夫也不见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多学少学、学好学坏、学与不学都一样。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学了90(分),不学也90(分)”。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连“鸡肋”都不是,哪能算得上主课呢?

不可否认,在学生中不乏真正爱好语文的学生,但在高考的重压下,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他们都不得不忍痛割爱了。在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年代,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无可指责的。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新大纲的颁布和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大多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没有多大的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也没有根本的改观。如果说,学生对数理化的态度是“又恨又爱”的话,那么,对语文课就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了”。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对数理化老师的课“盯得很紧”,如果对这些老师的教学态度、水平和方法感到不满意的话,他们马上就会做出一定的甚至是强烈的反应;而对于语文课,相当一部分学生完全抱着一种无所谓的甚至是冷漠的态度,觉得语文老师教得好坏都无所谓,甚至不屑于评价语文课。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无所谓。作为我们的母语课,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工具课,作为一门最具人性、最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人文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竟然处于这样的位置,落到了这样尴尬的境地,每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深感失落和忧虑。

查看全文

高中物理课外活动分析

一、引言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物理课程应该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应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物理问题,找出物理问题背后的规律,将其应用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很多学生即使学习了物理知识,也不知道怎样应用,无法将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更谈不上将其应用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了,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物理思维和能力的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有必要在物理教学中组织课外活动。

二、物理课外活动在高中教学中的意义

物理课外活动是课堂的一个重要补充,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模型制作、学科讨论、物理竞赛、现场参观、实验表演,既可以帮助他们进行理解和复习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又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这是学生在物理理论课堂上无法做到的。因此,物理课外活动也属于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传统物理课堂的一项补充,也是物理理论教学活动的延伸。学生对于物理理论的获取主要源于物理教材,但是物理知识的扩展却是来自课外实践。作为物理教师,我们要意识到物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将课堂活动组织好,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亲自参与,提升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1.课外活动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学生在书本中获取到理论知识之后,只有让他们觉得有用,认为自己的学习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他们才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因此,在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讲述照相机原理后,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摄影小组活动中,深刻理解照相机的相关原理;在凸透镜的知识讲解完毕后,鼓励学生在课后自制望远镜;在照明电路的知识学习完毕后,组织学生自己来安装电路。让学生从海量的物理理论知识中了解物理学习的重要意义,强化了他们的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仅仅依靠做题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搞一些小发明、小创作,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课外活动,既提升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2.课外活动可以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但是有着非常强的动手能力。适宜的课外活动对于前者而言,可以有效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对于后者,则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例如,在参与小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成功之后,学生学习到的会比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要更多,既可以体会到科学家的艰辛,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通过小论文的比赛,学生的现象能力可以很好地被调动起来,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会被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对物理产生了无穷的兴趣。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体验,如果学生可以将物理学习作为自己的需求,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致力学生物理学习情感的培养,组织学生参与多元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三、高中物理课外活动的组织方式

1.开展讲座活动。讲座是一座熔炉,利用讲座,可以将各类专业知识融入其中,还可以渗透德育内容,灌输学生的物理学习方法。例如,在高一人造卫星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就可以举办讲座,这种讲座具有集中性和主题性的特征,学生听起来感觉趣味十足,很快能集中注意力,强化学习效果。教师在讲述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穿插关于我国人造卫星发展的成就,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感,科学家们鞠躬尽瘁的事例也让学生颇受感染,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在讲座的具体形式上,可以邀请校外的专家、教授来校指导,也可以邀请本校中层领导、专业教师来开办,在条件允许时,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操办,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物理素养的锻炼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2.举行科技节。科技节是学生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科技节的内容多是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除此之外,还可以举行知识讲座、科技电影、知识竞赛、科研单位等活动,丰富科技节的内容与形式。科技节的举办规模适中即可,可以根据主题与时机进行把控;也可以以学校为单位进行举办;还可以以年级为单位来举办,这对学生团队精神、合作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在举办主题上,可以针对学生今后学习的内容来调节,甚至还能够对学生提出更高的参与要求,只要是小创作、小发明的内容,都鼓励学生参与。3.组建科技小组。科技小组的类型是非常多样的,常见的多采用如下几个类型:无线电小组:小组成员控制在10人左右为宜,小组成员除了要接受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开展实践,各个小组要提前准备好器材和工具,如剪刀、万用表、螺丝刀、电烙铁、钳子等,由于这些器材属于易耗品,因此,学校需要补贴一定的经费。无线电小组活动的开展需要占用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也需要花费一定的金钱,因此,在组织这一活动时,要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保证活动的成功。如在收音机的调试中,需要提前准备好电源、示波器、信号源等,活动内容集中在收音机装配、电路维修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教具制作小组:教具制作小组的组织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他们深入地理解物理规律,还能够解决实验室教具短缺的问题。小组成员一般为5~7人,各个班级的物理任课教师来负责辅导,两个星期开展一次,可以制作气压机、小天平、气垫、游标卡尺、电路演示板、静电演示器等。摄影小组:摄影小组成员以15~20人为宜,活动时间限制在一年内,定期来组织摄影讲座,将摄影与美育相结合,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之后,可以在校内举行师生摄影大赛,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条件许可时,可以开展平抛运动摄影、自由落体运动摄影等。当然,考虑到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时间紧张,不应该让课外活动占据学生太多的时间,教师要合理引导,避免喧宾夺主。4.开展社会实践。高中生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与社会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马上就要步入大学,很快就要进入社会,社会的竞争环境无疑是非常激烈的,教师要适时地推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适应这个社会。我们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在双休日中走入工厂、农村、街道参与调查活动,自己来完成调查报告。例如,在参与街道摩托车、汽车测速之后,学生们发现,很多汽车和摩托车都存在超速行驶的问题,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来完成《城市交通事故成因》调查报告,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在无形中展开了安全教育。在《光缆通信》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街道通讯线路布局调查活动,看看哪些地方通信线路离照明电路近,哪些电路离高压线近,共同完成《通信线路合理化布局》的调查。为了便于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对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施程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使教师对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和过程控制有据可循,也能使学生对课外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利用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带来良好的效益。上述能力的获取不是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就能够获取的,而是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获得的。5.设计课外小实验在高中物理课本中,除了传统的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还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确定了课外小实验,在高中阶段,实验数量稍显不足,为此,需要根据章节内容适当地增加实验项目。在《光的散射》中,可以设置“室内彩虹形成”的小实验;在《电场》中,增加关于“静电屏蔽现象观察”的小实验,根据教材特点,增设课外兴趣小组,每一个小实验,都要求独立设计、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丰富有趣的课外小实验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动手操作和手脑并用的能力,对学生智力开发大有裨益。无论进行上文中提到的哪一种活动,课外活动的组织者毕竟还是教师,在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不能以我们的思想与看法来决定活动的内容与步骤,这与当前的课改理念是相一致的,必须强化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内容选择方面,我们不要纯粹的理论知识,要更多地结合具体的动手操作与发明创造;在活动程序方面,我们不要过多地注重活动所取得的成果,要更加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激发出来的创新意识与研讨素养。

查看全文

参照对比中了解语文教学

一、许多人对语文教育的片面认识

许多人认为语文教育仅仅是语言文字的教育,学语文就是学会听说读写,认识几个字,会写几篇文。通俗地说,语文就是个工具,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工具,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工具。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工具,这句话怎么看,我没有发言权;语文就是个工具,这句话有很大的问题。说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工具,表面上是对语文的重视一要想学好其他学科,必须先学好语文,语文多重要啊,而实际上是对语文的贬低,因为语文的价值绝不止于工具性,它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我们知道,工具是可以和使用者分离的,镰刀、锄头是农民的工具,粉笔是教师的工具,这些东西都能和使用者分离。但语文呢,它一旦被使用者掌握,就植根在使用者的头脑里、思想中,须臾不可分离。没有语文,人们就不能思考。语文是思想的家园。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人是在掌握母语文的过程中成为真正的“人”的。

二、我们应有的语文观

语文是言语/文化。语文的表层结构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准确的叫法是言语,包括叶圣陶先生说的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语文的深层结构是文化。如果语文是一只手,那么言语和文化就是手背和手心的关系,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就是我的语文观——言语/文化观。语文是言语/文化,语文能形成一个人的文化心理,是一个人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语文课不能单单进行语言训练,还要进行文化熏陶。

所以。实际上,语文教育除了语言文字教育;起码还包括文学教育、审美教育,甚至包括心理健康、伦理道德、哲学、历史等方面的教育。为什么把语文教育叫做大语文教育,原因在于此。为什么说文史哲不分家,原因在于此。所以我说,语文教育是最大众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母基。当然,我这样说。绝没有以语文教育代替其他教育的意思。每门学科都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但很显然,语文教育体现了多门学科的教育价值。

三、语文教学和数理化教学的本质区别

查看全文

语文教育管理论文

一、窘迫的语文教育

近几年,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批评越来越多。全国人代会上,几乎每年都有代表批评学生写字水平下降。1997年年底,《北京文学》破天荒地发表了一组关于中学语文课的《世纪观察》,名为“忧思中国语文教育”。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许多报刊都作了转载。之后,《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浙江教育报》等纷纷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实不少,由此引发的笑话也够多的。一位作家的文章被收进了与中学语文课本配套的练习册,根据这篇文章编出的“标准化”练习题不只难倒了学生家长,竟也难倒了作家本人。诗人邹静之发现他辅导不了上小学的女儿的作业。根据句子的意思写成语,关于“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女儿答“齐心协力”,老师判错,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注:见1998年3月《南方周末》。)上海一所小学二年级有一考题:天空是(A.青青的,B.蓝蓝的,C.灰灰的,D.白白的)。标准答案只能是“蓝蓝的”。语文教育家于漪气愤地说:“鲁迅活到现在也考不及格小学考卷了,他的作品很多词也都用错了!”(注:《语文教学质量辨》,1997年4月在扬州全国语文研讨会议上的讲话。)

1998年高考结束后,作文题引发的问题又成为传媒关注的热点。小作文题目是“妈妈只洗了一只鞋”,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开头和结尾,补写中间的内容。考的是学生的想象力,可大多数考生都缺乏良好的想象力,没有新意,于是报纸上马上出现一篇标题醒目的文章:“一位教授阅完高考‘小作文’后发问:想象力哪去了?”文章列举了考卷中出现的种种想象力贫乏的表现,又援引了一篇美国小学生的想象作文作对比:“有几个小男孩,到郊外去玩,在芦苇丛中发现了一只蛋,有的说是蛇蛋,有的说是鸟蛋,争论没有结果,他们决定把蛋拿回去放到烘箱中去孵……蛋壳快破了,大家紧张地盯着看,哈,蛋里孵出的是里根总统!”据说这篇作文被推荐到美国全国性的报上登载,受到广泛的推崇。(注:见1998年8月4日《扬子晚报》。)

大作文则要求写一篇表现自己心理承受力的文章,题目是“战胜脆弱(或‘坚韧——我追求的品格’)”。考试后发现了两大问题:一是瞎编故事情节,二是在“战胜脆弱”面前未能战胜脆弱。仅1998年8月9日这一天,笔者就收看到两家电视台对瞎编故事情节的报道。浙江电视台《早间新闻》说:今年安徽省考生中有20%的人瞎编自己的生活经历。一位书法水平挺高的考生说自己早就失去双手,后来靠顽强的意志学会了用脚写字。而省招办负责人说,今年安徽全省考场上没有发现考生用脚写字的。一位阅卷老师说:“刚开始看到这类作文很感动,但改多了就很反感。”同一天的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高三生活》节目里,一位女教师又谈起了阅卷感受:很多考生都编造了差不多的故事——星期天父亲陪自己去新华书店买复习用书,不料被迎面急驶来的车撞死了……考生们为了获得高分,不惜以牺牲父母生命为代价。再是“战胜脆弱”面前未能战胜脆弱。且不说高考前夕因承受不住巨大压力而自杀的江西丰城二中卢某某等同学,单说在考场上,江苏南通市某考点就有一考生,在完成了基础题和小作文题后,仅仅因为手中的圆珠笔无法书写,大作文一字未写就痛哭流涕,匆匆地离开了考场,在“战胜脆弱”这一考卷(恐怕也是人生考卷)面前得了0分,用行动编出了一个世纪性的笑话。(注:见1998年7月25日《浙江教育报》。)

二、症结何在

查看全文

家长代表在高三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编者按:我是高三(1)班某某同学的家长,今天非常荣幸作为家长代表来参加同学们的毕业典礼,和同学们共同回顾三年学习生活的美好时光。我们为孩子能成为一中学子百感到自豪。精传道、勤授业是一中的光荣传统,敬业奉献,爱生如子是一中教师的优秀美德。在三年中,我们看到一中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在高考、中考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全国数理化及生物、信息等学科竞赛中,硕果累累。在加强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当看到你们在辛勤园丁的培育和浇灌下茁壮成长时,作为家长的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无悔于当初的选择。借此机会,我代表广大家长向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高三(1)班某某同学的家长,今天非常荣幸作为家长代表来参加同学们的毕业典礼,和同学们共同回顾三年学习生活的美好时光。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体高三同学的家长们,向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同学们的成长倾注了爱心与热情、汗水和智慧的老师与员工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八桂大地,人杰地灵,**一中更是人才辈出,不愧为莘莘学子求学的圣地和殿堂,我们为孩子能成为一中学子百感到自豪。精传道、勤授业是一中的光荣传统,敬业奉献,爱生如子是一中教师的优秀美德。在三年中,我们看到一中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在高考、中考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全国数理化及生物、信息等学科竞赛中,硕果累累。在加强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同学们在一中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又丰富了阅历,陶冶了情操。当看到你们在辛勤园丁的培育和浇灌下茁壮成长时,作为家长的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无悔于当初的选择。借此机会,我代表广大家长向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知道,通过三年的学习,同学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梦想,但在我们每个人寻梦的过程中,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比如:诚信、爱心、正义感等等。是什么让我们这一路上,即使在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刻,都不会丢下它们呢?我告诉大家,是——“责任”。作为家长,我想和你们谈谈责任感,尤其是在今天,在你们的毕业典礼上。梁启超先生说得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兴盛,的确要靠你们和许许多多年轻人来创造。请你们挺起胸膛、不推托、不搪塞,勇敢担起你们的责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孩子们,你们长大了,请带着责任感,继续前进吧!”再过一个星期,你们就要面临高考,这是你们人生的一次重要考试,在此我预祝同学们一举成功。当然,竞争是残酷的,但就像王安石劝勉后人所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能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成功不在一时,只要你始终把拼搏当成一种习惯,终有一天,你会饱尝收获的喜悦。学无止境,到了大学,到了社会,还会面临各种形式的挑战,无论何时,同学们都要做到无愧于你们的母校。

最后,预祝同学们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谢谢大家。

查看全文

高中数学课堂质量提升途径

1重视推进探究式学习方法,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新课程把“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改革突破口,从根本上改变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落后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式学习,具有使学生学会思考合理性、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的明显优势,对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把探究式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例如,在学习“复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一下初中所学的“平方差公式”以及无理分式的化简方法———“分母有理化”: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乘以分母的平方差的另一半.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仿照得出复数中的“平方和公式”以及复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分母实数化”: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当学生得出结论后,他们不仅深刻体会到了初、高中知识的紧密联系和互相转化,同时还增强了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2重视数学教学的实用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其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教学实用性,满足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基于这一目的,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应把握构建原则,明确课堂教学方法.1)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应保证教学模式符合高效性要求.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符合高效性的要求.2)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应保证教学方法符合高效性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关系到高效课堂构建效果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在构建高效课堂中,应选择适合课堂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满足高效性的要求.3)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应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高中数学与其他科目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满足构建高效课堂的需要.4)教师应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随机事件”的概率问题时,可以以福彩“双色球”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号码的组合情况及中奖的概率,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随机事件的结果的不确定性,同时学生也领悟到生活的许多诸如“买一送一”等抽奖的活动都要理智对待.

3尝试采用问题式导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问题式导学法”的基本流程是:“展标设疑—自主学习—探究拓展—教师指导—训练提升—达标应用”,问题引领、学生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漫无目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解决大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十分必要,构建高效课堂不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能够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为此,应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性有足够认识,并采取多种手段,保证高效课堂的构建取得积极效果.(本文来自于《高中数理化》杂志。《高中数理化》杂志简介详见.)

查看全文

语文教学尴尬解决论文

作为母语,汉语言承载着几千年文明的绵延之责,更是人们日常生活表情达意的交流工具。其美丽的文字和音韵,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迷醉。但在今天,语文却面临着挑战。面对各种多媒体的视觉冲击,现在的孩子们,已经失去了阅读文字图书的兴趣,喜爱电视电脑,厌恶读书的孩子不在少数。导致一些高中毕业生或大学生上了十几年语文课,却无法写出一篇能够真实反映自己思想情感的文章,有的甚至错别字满篇,句子也不通顺。这引起了人们对中小学生的语文课出现的种种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反思,2000年起,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

版本不断更迭,教育部于2001年、2003年先后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新课标”一出台就引起各方密切关注,一些省份开始进行新课标教育改革的试点,继而又向全国推广。但新课标的实施,仍然面临诸多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兰州市有些中学,就中学语文教学及新课标下语文未来趋势等方面,一线教师们有着诸多感受。

新课标教育改革是必然趋势

已有10多年语文教龄的田浩老师是兰州市第五中学的高中教师。他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已引起全国的关注和探讨,这几年,语文教材一直在变化,这是好事。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我上高中时,语文课本还沿用的是五六十年代的课本,很枯燥。那时的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忽略人文性,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品德课,教材方面也是高大全,全是一些与当时政治经济关联密切的典型示范和英雄人物。我之所以还能热爱语文,是因为小时候就看了许多课外书,受了大量文学熏陶的缘故。我觉得,教育本来应该能帮助每个人克服精神上的狭窄、软弱与缺陷,但以前过于功利化、工具化的教育,不但无法补救这种缺陷,而且只会强化这种缺陷。人文教育不只是语文教育,但语文教育应当是核心。因为语文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力。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时,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

今年40岁出头的冯先生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商务工作,他告诉记者,他的梦想曾是当一名作家。他说:“有时翻看孩子的课本,我就会想以前的语文课本到底教了我们些什么呢?我们今天形成的爱情观、伦理观从语文课本中得到的有多少?语文课本上当然是有些精华,但是毕竟是少数,更多对人生的态度和理念还是从自己看的一些书籍上得出来的。我上初中的时候就比较喜欢看外国名著,虽然看不太懂,但是有些情节比较有意思,那时可看的书也不多,一开始就是懵懵懂懂地去看。接触文言文后,我开始喜欢诗经,里面很多词句现在还会背,再大点,特别喜欢宋词,喜欢那种唯美中带点忧伤的感觉。高中时看的最多的是《红楼梦》,大概读了10来遍,每天睡觉前都看,看得很投入。散文我也喜欢,《林语堂散文》《郁达夫散文》都是在这个时候看的。所以我后来人生观的形成很受他们的影响,但我喜欢的这些作品基本上没选入课本中,那时凡是涉及感情伦理方面的文章一律回避,入选的大多是符合政治需求的文章,并没有考虑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觉得,在我们一生最需要精神营养的年龄,语文并没有给我们对美好追求提供帮助,打下底子。”

教材单一枯燥,那么,语文的教学方式又是怎样的呢?田老师说:“也是填鸭式地满堂灌。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得口干舌燥,学生们听得头昏脑胀。为了应对高考,老师们课前要翻阅大量资料和参考书,在阅读分析上做足了工作,却因为过于琐碎,过于全面而遭致学生的反感。课堂上老师什么都讲了,却让学生失去了想像的空间。但老师还是怕自己在什么方面没讲到,学生在高考中答不准确、答不完整丢了分。老师们更多关注的是语文知识的学习,尤其关注的是如何熟练而准确地完成考卷,取得高分。所以老师在教学的同时会花很多的精力去揣摩各级各类考试的命题方向以及尽可能的教会学生更多的解题技巧。至于如何实现语文知识的学习,如何使语文知识转化成语文能力,如何发挥它的工具性、高效实现它的工具价值等等问题,却被老师们忽略,语文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

查看全文

高中数学德育教育的渗透

1以教学内容为根本,渗透德育教育

对于高中数学教材而言,其中通常会配有很多的应用题、插图以及图表等,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从中选出一些较有意义的插图、说服力较强的统计材料或者数学资料等,作为德育教育的突破口,开展爱祖国教育.例如,在“函数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建模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爱国情怀和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远大目标与理想;在“直线与圆”“二项式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介绍一下祖冲之的故事,他在刘徽割圆术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方法,最终求出了圆周率分数值,其中约率为22/7、密率为355/11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要向祖冲之学习,为国争光.因为祖冲之的这项工作,使中国圆周率计算技术大幅度提升,甚至比西方早一千年;祖冲之还解决了刘徽未能解决的球体积计算公式等问题.通过这些史实的解说,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树立为国做贡献的远大抱负.同时,这也是德育教育工作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的表现.

2具体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首先,高中数学规律认知过程中的辩证思想内涵领悟.对于高中数学而言,其本身是运动的、变化的,甚至矛盾的,其中的很多数学方法都体现出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例如,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待定系数,体现的就是已知、未知之间的相互矛盾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再如,数形结合所反映的是直观、抽象之间的关系,而数学归纳法则对事物从特殊到一般发展规律的认知.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加强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理念培养,这也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次,高中数学图形感受过程中的人文情怀体验.高中数学中的美,在于其和谐性、对称性以及逻辑性.例如,正四面体顶点的射影在底面中心位置,而且其所有的面都为标准的正三角形,四心合一的美感是无与伦比的.正四面体的任何面都可以是底面,而且无论怎么变化,都是一个标准的三棱锥结构;再如,反证法由于其探究的特点,无中生有、否定假设以及制造矛盾等等,都是其魅力的一种体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此进行延伸,从另一侧面教育学生应当保持人民内部的安定与团结,不要无中生有地制造矛盾、或者扩大离心率,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体现.最后,利用数学定理的论证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很多的定理,这些都是前人的实践经验总结,引导学生应当先对这些定理彻底的理解,经反复练习后完全掌握.然而要做好这一点并非易事,不仅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而且要求学生要有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有科学的态度、自律的心志以及自强不息的自主探索精神,而这正是德育教育的要求.

3利用创设教学情境来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渗透德育教育,也要利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来实现.比如,概率中随机事件、小概率事件教学过程中,可引入学生们都耳熟能详的守株待兔的故事,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调查显示,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宋国那位农民的“傻行为”更多的是讥笑.此时,可引导学生从概率的视角,对该故事进行重新审视,随后学生陷入了沉思状态.借此机会,可以向学生发问:“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若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会像农民那样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再教育学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绩,是不能靠运气的,也许一次可以成功,但却不能每次都能成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儿,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实践中,人们更多地认为文科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对于理科,尤其是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思维缜密、严谨.但德育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实践中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方式方法创新,这是一个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来自于《高中数理化》杂志。《高中数理化》杂志简介详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