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8 11:49: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数控机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数控机床与数控加工发展论文
1.国内外数控系统发展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探讨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electron、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运用。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在网络化基础上,CAD/CAM与数控系统集成为一体,机床联网,实现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群控加工。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控系统为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CNC只能作为非智能的机床运动控制器。加工过程变量根据经验以固定参数形式事先设定,加工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通过CAD/CAM及自动编程系统进行编制。CAD/CAM和CNC之间没有反馈控制环节,整个制造过程中CNC只是一个封闭式的开环执行机构。在复杂环境(environment)以及多变条件下,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组合、工件材料、主轴转速、进给速率、刀具轨迹、切削深度、步长、加工余量等加工参数,无法在现场环境(environment)下根据外部干扰和随机因素实时动态调整,更无法通过反馈控制环节随机修正CAD/CAM中的设定量,因而影响CNC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由此可见,传统CNC系统的这种固定程序控制模式和封闭式体系结构,限制了CNC向多变量智能化控制发展,已不适应日益复杂的制造过程,因此,对数控技术实行变革势在必行。
2.数控机床发展趋势
2.1性能发展方向
2.1.1高速高精高效化速度、精度和效率是机械制造技术的关键性能指标。由于采用了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以及带高分辨率绝对式检测元件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同时采取了改善机床动态、静态特性等有效措施,机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已大大提高。
数控机床机械加工论文
1机械加工误差的分析
(1)加工原理误差。加工原理误差是在实际的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使用和理论加工方法类似的技术、刀具轮廓以及传动比等使得产生的零件参数与理论有所偏差。这也是数控机床机械加工中最常出现的精度误差原因。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有两种:a.实际的加工中使用类似的加工方法,在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中,为了使加工的流程看起来和理论相似,使用的加工方法和理论上有所差距,这必然会造成加工原理上的误差。b.实际机械加工中使用的工具和理论模具不一样,比如刀具轮廓的使用,理论上机械加工要求刀具应当具有很高精度的刀具曲面,但是实际操作中,机械加工的刀具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一般会采用近似的刀具曲面,像弧线、直线等线性进行替代,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刀具轮廓加工过程中带来的加工理论误差。(2)工艺系统误差。a.机械零件受力点位置变化引起误差。在机械加工工艺的生产中,工艺系统的切削着力点通常会伴随着切削的位置进行变化,两者之间位置的变化,使得加工零件受力点在不断变化,在位置的交错中,会造成一定的误差。b.机械加工受力程度的变化引起误差。在机械加工中,零件受力点在不断变化过程中,点受到的切削程度也会不一样,由于被加工的零件本身就存在材质、形状和尺寸的不均匀情况,在加工的过程中就会形成不同受力点切削的力度不一,形成加工工艺中的误差。
2数控机床机械加工精度提升的误差补偿技术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中,保证机械加工的精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提高数控机床的质量,二是采用误差补偿技术,本文着重从误差补偿技术进行精度提升的研究。误差补偿一般又可以分为误差预防和误差补偿技术,在误差补偿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是误差建模、误差测量、误差补偿实施。(1)硬件静态补偿法。在机械加工精度控制中利用硬件静态补偿法是指通过添加外部硬件机构,在外力的作用下让机床运用副位置产生与误差方向相反的运动来减少加工中的误差。在加工螺丝时由于加工机床丝杠之间存在误差,通过螺距校正尺来进行丝杠之间的螺距,就属于是静态补偿法。由于静态补偿法的局限性,只能在停止时进行数值或者是硬件的参数调整进行补偿,在运动时不能进行实时的补偿,这种硬件静态补偿法被使用的频率相对较低,一般会和其他方法进行综合使用。(2)静态补偿法和动态补偿法综合使用。上面已经给提到静态补偿法是在数控机床加工的静止时,通过调整参数进行误差补偿,这种补偿法可以对精度进行系统补偿提高,不能在运动中进行随机的误差补偿,通过和动态补偿法的相结合可以实现加工精度的大大提高。动态补偿是在加工的切削情况下,依据机床的工况、环境条件和空间位置的变化追踪进行补偿量亦或参数补偿,通过运动的实时现状进行反馈补偿,例如在轴承的机床加工中,通过对热量、几何形状、切削程度的监控进行及时的参数修改补偿,是一种具有现实实际意义的误差补偿法,但对于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投入的成本很大。(3)进给伺服系统补偿法。伺服系统是驱动各加工坐标轴运动的传动装置。这种补偿系统可以正反两个方向运行,能够根据加工轨迹的要求,进行实时的正向或者反向运动,其加工控制精度可以达到0.1微米,另外它的调速范围宽、快速响应并无超调、低速大转矩。在典型的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中由步进电机构成的开环控制系统,步进电机的角位移或者线位移与脉冲数成正比,其转速与脉冲频率成正比,它将指令脉冲变成步进电机输出轴的旋转运动来控制机床加工;闭环进给位置伺服系统,它主要是采用直流伺服电动机或交流伺服电动机驱动,机床工作台的实际位移可通过检测装置及时反馈给数控装置中的比较器,以便于指令位移信号进行比较,两者差距有作为伺服电机的控制信号,进而驱动工作台消除位移误差;半闭环进给位置伺服系统,该系统由位置控制单元和速度控制单元构成,光电脉冲编码器发出的脉冲,一方面用作位置的反馈信号,另一方面用作测速信号。当点击的负载变化时候,反馈脉冲信号的频率将会随着变化,在实际的机床加工中,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进行精度误差的减小。(4)修改G代码补偿法。G代码是编制机床加工程序的语言,G代码中有刀具的补偿功能,像G44、G43是刀具长度补偿。G代码的补偿原理是通过对刀位信息的修改来补偿误差的范围。这种补偿也被广泛用于数控机床的机械加工误差补偿,例如Hsu等人建立的五轴机床误差补偿模型,根据对模型对CAM软件生成的初始刀位进行修改,用修改G代码的方法完成数控机床机械加工误差补偿。这种补偿方法需要G代码的编程人员进行工件的几何形状确定,确定工艺过程和刀具轨迹,在进行实际的运行中,如果出现位置偏移就需要通过修改G代码进行误差补偿,一般运用于比较简单的加工零件,其形状不复杂,主要是直线和圆弧组成的轮廓,数据的处理量不大,在遇到工作量大,复杂的零件时候,就需要通过计算机的G代码控制进行修改,程序员通过计算机辅助进行编程。(5)坐标偏置补偿法。坐标偏置补偿法是利用数控系统的坐标原点偏移,参照位置等信号的反馈进行机床误差的补偿。在程序员进行操作时候,可以通过数控系统的直观显示进行零件加工的误差校对,对于出现误差的,可以通过操作数控系统对原点坐标进行重新设置,使其对出现的误差进行补偿,这种补偿方法适用于三轴坐标的数控机床。这种补偿法一般在使用侧头时候用的是固定侧头,同时还需要一定的软件补偿,保证地基的稳定。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误差补偿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数控机床机械加工精度,并能够给数控机床带来经济效益。误差补偿可以有效的控制数控机床机械加工过程的零件精度,有助于提高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能够适应数控机械加工企业的高级精度、高级质量水平化发展方向。误差补偿法是在原有数控机床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技术和手段,来实现零件设计的理论值,目前误差补偿的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和被相关学者所关注,并且在通过不断完善和更新误差补偿技术,使其成为现代社会精密工程的主要技术。
数控机床机械结构设计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使得数控机床一定要与新型制造技术相结合,才能发展得更好。对此,国家和相关企业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数控机床在技术的引进和完善相关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而有相关研究表明,只有在充分了解机械自身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将其结构进行优化,并引进新制造技术,把握其发展方向,才能满足各个领域对数控技术的需求。:数控机床;结构设计;制造技术目前,我国数控机床利用率比较低,对比西方国家来说起步晚、技术不完善,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与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数控机床一定要引进新技术,并对结构上的优化予以高度重视。
1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特点
1.1自动化。数控机床可以进行自动化的操作,生产效率相对较高。除切割、成型的生产过程可以由工作人员进行控制以外,大多情况下都不需要人力的参与。而通过自动化,能够准确生产出所需要的工业产品,能够在保证生产安全性和高效性的同时,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1.2高技术化。数控机床通过操作计算来进行工作,其优点主要体现在运作相对稳定、安全、精准等,通过高技术应用,使生产过程变得更加简单。这就要求数控操作人员的技术随之提升,确保熟练掌握操作方式方法。企业可以聘请专家学者给操作人员讲解最先进的技术知识,使操作人员能够适应数控机床结构上的变化、升级、创新。1.3智能化。在生产产品过程当中,数控机床直接在机械内部设计相关生产程序,只要掌握操作程序就能够进行智能化的操作,使数控机床的集成功能得以充分发挥。通过将产品加工程序进行升级,逐渐使人力脱离数控机床操作。智能化也能够适应高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智能化的操作需要与相关高技能人才相匹配,只有在两者有机结合的情况下才能给数控机床提供有力支持。
2数控机床机械结构优化的策略
2.1提高数控机床的稳定性。从机床运转和结构设计方面来看,数控机床由于长时间的运行,往往会受到损害,导致在后期生产过程当中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影响产品质量和标准。在了解内部结构设计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方式减小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和不必要的波动。可以采用新型材料将其内部升级,对于提高稳定性有很大帮助。例如,可以采用刚性结构设计,减轻相关材料的重量,对于机械自身则可以选用防震效果较好的材料,从而增加数控机床的稳定性。2.2提高数控机床的精准性。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有时候并不符合标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机床在生产过程当中的精准性逐渐下降。影响精准性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自身结构因素等。对此,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从机床的自身情况出发,通过定期检查、维修、养护工作,提高机床精准性。2.3引进新技术。为了使数控机床得到更好发展,企业要大胆引进新技术。其中,三维稳定性仿真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机床的操作技术,通过产品模型的具体测算和设计,建立信息电路的操作流程。通过贪婪算法能够准确快速的计算出所需要产品的相关数据,从而有效减少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为机床的具体操作流程提供有效指导,使其在高效运转当中达到理想的生产目标。
3数控机床机械制造技术新动态
数控机床外观造型设计论文
一、数控机床外观造型主要结构
工作台是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最危险的区域。加工过程中各种刀具的高速运动,冷却液、加工废屑不停飞溅,都会影响着操作人员的安全,所以,在这一区域添加安全防护功能的隔离板,是降低安全事故,也是保护操作员的必要措施。导轨式数控机床加工工件的必要组成部分,防护导轨是为了降低生产损耗,增加使用寿命,保证产品精度,所以,加强对导轨的防护非常重要。另外,可以加装刮屑板来清理导轨上的废屑,也可以加装金属盖来阻挡外界的灰尘。
二、数控机床外观造型设计
在数控机床外观造型设计过程中,坚持下列基本原则:
(1)数控机床的色彩设计要满足以下特点:第一,色彩的表达要与机床的相应功能相统一,在不同功能部位设计不同的色彩进行区分。第二,根据人机协调的原则,采用偏中性的色彩设计,降低工人的疲劳感。第三,色彩的设计要与相应的工作环境协调,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色彩,比如在寒冷的环境用暖色调,高温环境用冷色调。第四,美学原则,在外观色彩设计时要搭配适当色彩带给人美得心里感受。第五,符合企业的品牌形象,对同一品牌机床的色彩设计要大体上同一并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有利于建立长久的品牌形象认知。
(2)形态设计的原则,数控机床的设计要符合单纯化原则,坚持简洁、大方的形态设计。首先,在加工制造中均衡与稳定的形态更容易让人产生安全感。其次,机床形态设计要在单纯、稳定和均衡的基础上,做到变化与统一相互结合,减少单调、刻板的感觉。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论文
1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技术
①数控系统自诊断。开机自诊断数控系统在通电开机后,都要运行开机自诊断程序,对系统中关键的硬件和控制软件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在CRT上显示出来。运行自诊断运行自诊断是数控系统正常工作时,运行内部诊断程序,对系统本身、PLC、位置伺服单元以及与数控装置相连的其他外部装置进行自动测试、检查,并显示有关状态信息和故障信息。
②在线诊断和离线诊断。在线诊断是指通过数控系统的控制程序,在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实时自动地对数控装置、PLC控制器、伺服系统、PLC的输入输出和其他外部装置进行自检,并显示状态信息、故障信息。脱机诊断当数控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停机进行检查,这就是脱机诊断。脱机诊断的目的是修复系统的错误和定位故障,将故障定位在最小的范围。
远程诊断实现远程诊断的数控系统,必须具备计算机网络功能。因此,远程诊断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诊断技术。数控机床利用数控系统的网络功能通过互联网连接到机床制造厂家,数控机床出现故障后,通过机床厂家的专业人员远程诊断,快速确诊故障。
2数控机床故障的实用诊断方法
①诊断常用的仪器、仪表及工具万用表-可测电阻、交、直流电压、电流。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探究论文
1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技术
①数控系统自诊断。开机自诊断数控系统在通电开机后,都要运行开机自诊断程序,对系统中关键的硬件和控制软件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在CRT上显示出来。运行自诊断运行自诊断是数控系统正常工作时,运行内部诊断程序,对系统本身、PLC、位置伺服单元以及与数控装置相连的其他外部装置进行自动测试、检查,并显示有关状态信息和故障信息。
②在线诊断和离线诊断。在线诊断是指通过数控系统的控制程序,在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实时自动地对数控装置、PLC控制器、伺服系统、PLC的输入输出和其他外部装置进行自检,并显示状态信息、故障信息。脱机诊断当数控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停机进行检查,这就是脱机诊断。脱机诊断的目的是修复系统的错误和定位故障,将故障定位在最小的范围。
远程诊断实现远程诊断的数控系统,必须具备计算机网络功能。因此,远程诊断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诊断技术。数控机床利用数控系统的网络功能通过互联网连接到机床制造厂家,数控机床出现故障后,通过机床厂家的专业人员远程诊断,快速确诊故障。
2数控机床故障的实用诊断方法
①诊断常用的仪器、仪表及工具万用表-可测电阻、交、直流电压、电流。
五轴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研究
1五轴数控机床精度建模
为进一步了解五轴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建模,本文选择了某机床集团生产的五轴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床身、工作台、工件、横向溜板、竖向溜板、绕轴摆动头等多个部分。首先把集层抽象成纤维多体系统后对基层的各个零件的误差量进行了解,清楚每个部件之间的误差量,以此为具体建议五轴数控机床精度模型提供理论上的基础。五轴数控机床的特征:五轴数控机床具有很强的几何特点,主要体现在几何误差项中,即以轴为例时,沿着轴移动就会产生相应的定位误差—(),方向产生的直线度误差—(),方向产生的直线度误差—();另外,滚动时,相应的位置也产生了误差,即滚转误差—(),偏摆误差—(),俯仰误差—()。所以在对五轴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模型建立前必须分析轴和轴的几何误差,以便于更好地掌握各个部件间的运动关系,从而确定出正确的空间点,最终建立标准的模型。
2五轴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模型建立
根据五轴数控机床结构设计精度模型,并建立相应的控制坐标体系,然后根据五轴数控机床特征分析并确定旋正卡尔坐标,最后设定卡尔坐标系,即“(,,……)”。将其中刀具的坐标设为,然后以点为基础建立坐标体系,即:,,刀具形成的点坐标轴体系函数分析结果为:通过对上面坐标的分析得到机床在实际成型运动中,会针对点形成相应的坐标,即:,,从上面的数据坐标关系我们了解到建立机床加工精度模型时,要注意模型的坐标范围,并明确刀具形成点和位移点之间的变换关系,以保证测量效果。另外,还需要控制刀具成型点的位置,最好提前根据坐标设定刀具位置,然后在建立模型时将刀具的位置严格控制在提前设定好的位置范围内,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刀具组装误差距离。最后,还需要根据刀具应用需求确定测量标准及要求,然后在该要求及标准基础上构建五轴刀具精度模型,并分析精度模型控制要素的数据坐标位置关系,以保证坐标模型得到高效应用。
3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分析
五轴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模型建立过程中还需要分析五轴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几何误差,包括几何误差、热误差、载荷误差和伺服系统误差等。其中几何误差最容易测量,并且任何几何误差都可以通过运动建模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受到的环境因素影响最小。而热误差、载荷误差和伺服系统误差等的测量及分析难度较高,所以相比较而言,本文还是选择几何误差进行分析。本文选择的五轴龙门数控机床拥有个关键运动部件,各个关键零部件都可能存在静态和运动误差个部分,其中运动误差又分为项线位移和项角位移误差,这里可以根据刚体六自由度假设理论分析出每个轴运动都会产生项种误差,所以个轴就有项运动误差,以此为基础分析出五轴数控机床几何坐标体系中轴与轴、轴及轴、轴和轴之间,垂直度误差及静态误差分别存在项和项,所以五轴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参数一共有项。
深究数控机床的管理与维护
摘要:从教学机床与生产机床的工作特点方面、从管理和维修方面,指出了教学数控机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数控机床管理维护
数控机床是利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进行控制的机床,是数控技术与机床技术相结合的产物[1,2],它有加工精度高、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对零件加工的适应性强等优点,使其应用日益扩大,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业的标志性装备。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3]:国内数控技能人才严重缺乏,阻碍了我国制造实力的提高,教育部等六部委启动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方案。许多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市场需要,开设了数控技术专业,为满足实践教学,除设置实训基地外,还相继配备现代化的数控机床等设备。数控机床是精密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价格昂贵,其管理和维修要求严格,如何管理和维护好这些数控机床,使之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已经成为各个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经对各校教学实训基地的调研,根据数控机床的结构原理及使用特点,结合设备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教学用数控机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一、教学用数控机床的特点
教学用数控机床与生产用数控机床相比主要有下列特点:使用目的不同。生产用数控机床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以生产为主。教学用数控机床主要是用于满足教学工作,将学生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际操作转变为直观认识的机床,是一种以试验为主的机床。操作人员不同。生产用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一般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教学用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大部分是新手——学生,第一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操作,经验很少,所以故障率较高。维修和管理方式不同。生产用数控机床往往配有专业的维修人员,一般都是有计划、系统性的管理和维修。教学因数控机床缺少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预防性维护,往往是故障发生后再去弥补,很少将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使用效率不同。与生产用数控机床相比,教学用数控机床作为一种演示型机床,大部分时间处于停工状态,机床的利用率不高,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故障故障诊断诊断内容诊断原则诊断方法
[论文摘要]数控机床故障的诊断是数控机床维修的关键。一般来说,随着故障类型的不同,采取的故障诊断的方法也就不同。本文从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的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入手来简要阐述一下数控机床故障的诊断方法。
系统可靠性是指数控系统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故障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失去了规定的功能。数控机床是个很复杂的大系统,它涉及光、机、电、液、气等很多技术,发生故障是难免的。机械磨损、机械锈蚀、机械失效、插件接触不良、电子元器件老化、电流电压波动、温度变化、干扰、噪声、软件丢失或本身有隐患、灰尘、操作失误等都可导致数控机床出故障。
一、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内容
故障诊断的内容:
1)动作诊断:监视机床各动作部分,判定动作不良的部位。诊断部位是ATC、APC和机床主轴。2)状态诊断:当机床电机带动负载时,观察运行状态。3)点检诊断:定期点检液压元件、气动元件和强电柜。4)操作诊断:监视操作错误和程序错误。5)数控系统故障自诊断:不同的数控系统虽然在结构和性能上有所区别,但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在故障诊断上有它的共性。
数控机床光学对刀装置的设计
摘要:应某公司要求,为解决数控机床对刀精度不高引起的零件加工误差以及连接线因对刀装置使用不当在连接处出现断裂,影响数控机床正常使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精准对刀装置,并对其设计细节和改进后所具备的优势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数控机床;对刀装置;精密
1现状分析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有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但对操作人员要求也高,尤其是对刀要求。对刀是指通过刀具或对刀工具确定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将对刀数据输入到相应的存储位置。它是数控加工中最重要的操作内容,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数控加工中的对刀操作分为X、Y向对刀和Z向对刀[1]。对刀装置也称为“对刀仪”或“刀具预调仪”,其实对刀仪和刀具预调仪是两个仪器。对刀仪主要用于机内的对刀,可以看作机床的一个选购附件。刀具预调仪用于机外对刀,是一台独立的机器[2]。
2思路构建及设计细节
现有的数控机床对刀装置,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一般都是针对如何更好地对刀和如何更方便使用者使用这些方面进行优化,往往忽略了是否能够很好地对连接线进行防护,具体而言,在数控机床正常使用时,其连接线会因为使用不当而在连接处出现断裂,从而影响数控机床的正常使用,需要较高频率地更换[3]。光学对刀装置通常采用工业相机与机内对刀的方式进行机床对刀装置的设计,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保护数控机床连接线为目的初步构建了一种新型数控机床对刀装置的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新型数控机床对刀装置在对刀设备本体的内部设计安装了固定稳定柱,在稳定柱的右侧设计环形插接槽,在环形插接槽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设计弧形卡槽,在稳定柱前侧和后侧的右侧均设计圆形通孔,在两个圆形通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挤压装置,在环形插接槽的内部插接环形插接块,在环形插接块的前侧和后侧设计放置槽,两个放置槽的内部固定安装卡接机构,在环形插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在稳定柱的前端安装有红外线探测头。对刀装置设计的核心部位为挤压装置,如图3所示。挤压装置上设计了圆形挡块,圆形挡块的外表面与圆形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圆形挡块的内部滑动连接设计了挤压杆,挤压杆的前侧贯穿圆形通孔并延伸至稳定柱的前侧,挤压杆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提拉手柄,挤压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挤压弹簧,第一挤压弹簧的前侧与圆形挡块的后侧固定连接,第一挤压弹簧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圆形块,圆形块的内部与挤压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挤压杆的后侧贯穿圆形通孔并延伸至弧形卡槽的内部。第一挤压弹簧和圆形块均位于圆形通孔的内部,圆形块的外表面与圆形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圆形挡块的内部设计有圆形配合孔,圆形配合孔的内壁与挤压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卡接机构包括第二挤压弹簧,第二挤压弹簧的后侧与放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挤压弹簧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方形限位块,方形限位块的外表面与放置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方形限位块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卡块,弧形卡块的前侧与弧形卡槽的内部卡接。放置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计有限位槽,方形限位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均与限位槽滑动连接,如图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