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8 09:23: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书籍设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书籍设计

书籍设计形态与表达

一、引言

形态,顾名思义就是造型和神态,书籍的形态就是外形美和内在美的结合。有很多人对书籍形态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外形设计,即书的物性构造,这就是造成观念老套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书籍的设计,除了外在构造,从书的整体形态来看,它还应注入内在的理性构造,即内容传达的表现力。这两者,一内一外,一静一动,只有完美融合起来,才能构成书籍设计整体的美感,使其形神兼备,具有生命力和保存价值。

二、书籍设计中诸要素的实际运用

(一)文字的内在潜力

文字是语言的姿态和形体,作为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同的语言用不同的文字来表现就会给读者不同的感受。例如宋体柔美,适合较女性化的设计,黑体则适合较男性化的设计,书法体就适用于一些有历史性跨越的设计。红色旅游系列书籍设计,书籍封面地区的名称采用了魏碑体,富有怀旧色彩,使读者不由得肃然起敬,缅怀革命先辈(如图1)。书籍,本身就是以语言来表达作者思想的一个导体。而文字的设计就是要给予语言传达和感受意念的双重功能,在书籍设计的文字运用中,同样的文字运用不同的字型,也能产生不同感受。在设计中,运用多种手段制作成各种各样形态的文字,同样可以产生丰富的表情。

(二)图像的可视表达

查看全文

书籍设计对编辑设计的启示

【摘要】编辑设计概念的提出打破了装帧概念的时代局限性。日本书籍设计实验《我是猫》引发了有关书籍信息分解重组、符号提取、书籍语言与书籍的信息、风格、形态间的内在关联研究。文章提出信息分解是思维在多维度的拓展、信息重组是信息取舍之间的博弈、符号提取是风格形成的关键、书籍语言传递着设计者的审美趣味等观点,旨在提升“以人为本”认知维度下的编辑设计能力,推动当代书籍语言表达中的内容和形式创新。

【关键词】编辑设计 ;信息; 符号 ;书籍语言 ;创新

《说文》序云:“书者,著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传统阅读中,书是文本传播的媒介,是文化符号依附的物质载体。中国出版界长期以来把书籍设计视作封面设计的代名词,做书似乎就是为书做个“嫁衣”,缺少对书籍整体设计的思考和实践。这种观念导致大批优秀设计师为海量的设计和滞后的装帧观念所累,渐渐失去创新动力。浮躁的出版心态致使不少优秀文本流于平庸,甚至出现一些出版物面世便滞销,迅速沦为废品的现象。与此同时,一批有良知的出版人和先锋设计师开始重视设计的重要性,设计了一批备受消费者青睐的优秀出版物,他们的实践工作使这一行业有了更多共识:书不仅要有一件漂亮的“嫁衣”,还要有书籍设计整体概念的倾注。一本好书,应呈现出图文层次分明、空间布局巧妙、文本编辑合理、材质印质精良、阅读舒朗愉悦的视觉效果,尤其是编辑设计思路与文本结构的出人意表。而编辑设计恰是对书籍整体设计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立体的思维,它不仅规划一本书籍的形态,且思考如何将空间、时间的概念注入书中,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书产生互动,获得更佳的阅读体验。编辑设计,指将信息进行有序组织的逻辑思维过程,是掌控信息在阅读空间中的流动轨迹,做到既准确还原文本,又提升文本阅读品质的设计过程。吕敬人曾将书籍设计分为三个层次:装帧设计,编排设计,编辑设计。“装帧设计,指封面、选材、印制工艺阶段,主要功能是保护和宣传书籍;编排设计,指图文元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设计驾驭;编辑设计是将已有的东西以视觉传达的角度进行重新编排的作业,并注入一种秩序的存在,同时添加上设计者对这个事物的看法,完成逻辑思维和视觉审美相结合的理性创作活动。”[1]按照书籍设计程序,编辑设计应是首先着手的工作,其次才是装帧设计和编排设计。因为编辑设计要求编辑深入分析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逻辑分辨,并进一步组织一个整体内容传达的视觉化结构系统,然后将装帧设计贯穿于文本的信息传达过程,并通过编排设计,形成层次、节奏、时间、空间的合理布局。总之,编辑设计是结合阅读设计、文本解读分析与重构、文本信息视觉化构架、视觉信息传达语言的构建等一系列工作的系统工程,有关编辑设计的问题研究已成为编辑工作的迫切需要。为进一步探讨编辑设计在传统书籍设计领域的应用,本文借助日本Graphic出版社开展的《我是猫》书籍设计实验,展示设计师构建书籍信息时空传递逻辑关系的系统工程。《我是猫》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以猫作为故事叙述者,用风趣幽默的手法描述了其主人苦沙弥一家平庸琐碎的生活以及他的朋友们嘲弄世俗、故作风雅的无聊世态,对日本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为做好这本书的书籍设计,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Graphic出版社邀请了28位日本设计师为该书设计了28种不同风格的书籍样本,并于2014年结集成《装订道场:28位设计师的〈我是猫〉》一书出版。本文截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八位设计师的设计样本,以编辑设计为切入点,展现这八位设计师设计思想的碰撞,旨在激发有关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的理论构建(见图1)。

一、设计信息分解重组:书籍设计思维的颠覆

1.信息分解是设计思维多维度的延展。设计师原研哉提出“设计师的任务在于控制信息的品质”的观点。[2]书籍设计的任务便是控制和传播优质信息给读者。信息分解指将信息打散、分解,使每一环节具有清晰的轮廓,这是思维发散的过程。欧格雷迪在《信息设计》一书中提出:“信息的密度,分为高信息密度和低信息密度两个方面,信息密度的不同意味着信息复杂性的不同。”[3]信息密度增加,意味着思维在多维度实现信息拓展。为更清晰展示信息分解的思维过程,本文设计了信息分解图,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模拟了八位设计师信息分解的过程(见图2)。由图可见,设计师从“《我是猫》”出发,信息分解打乱了“《我是猫》”的信息指向,产生多种信息分解路径,并继续分解出更多的信息量,这是信息密度由低至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信息的分解不仅建立在设计师对文本内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且建立在设计师与著作者、编辑、印制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如果将信息分解看作一场信息革命的开端,设计师便是这一场信息革命的先行者,著作者、编辑在提高信息分解的准确性上发挥着引领作用,而印制者则在信息分解的多样性上发挥着促进作用,信息革命的导向是实现思维在更多维度上的延展。2.信息重组是信息取舍之间的博弈。重组指寻找信息的相互内在关系,在归纳中梳理每一个环节的线索,以组织出有逻辑关系的组织结构,进而创造出可传达的信息元素,这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4]八位设计师在大量信息分解中,分别根据自身对文本的理解,获得了不同的信息组合,并将信息整合为单一的信息符号,这是信息密度降低的过程。为更直观地展示信息重组的思维过程,本文设计了信息重组图,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模拟了八位设计师信息重组的过程(见图3)。如图可见,设计师从繁杂的书籍信息中,人为地按照受众意图选择并组织相关内容,强调设计要点,呈现给受众确凿可信并具有亲和力的视觉效果。八位设计师从受众不同的需求角度出发,选取了不同的信息组合方式,如池田进吾将“顺滑”“细细的猫毛根根分明”“蘸水笔书写的时代”重组为关键词“钢笔线条绘制的猫毛”;樱井浩将“猫视线所及之处”“批判现实主义”组合,重组为关键词“有市井气息的小院”。这一过程中,信息的整合并非偶然行为,而是设计师对书籍形态、工艺、素材、材质、阅读方式等因素进行整体思考后做出的判断。信息组合过程是信息取与舍之间的博弈过程,取舍的参照标准包括该信息组合在实现符号化进程中的难度大小、编辑的发稿要求、印制工艺对设计样本实现的支撑度等因素。设计师尝试多种信息组合,并做出一一考量,最终提取最合理的方案。信息重组实现了设计师对书籍的初步规划,是一本书根植于设计师头脑的草图,也是一本书最原始的模糊形态。

二、符号提取:书籍设计风格形成的关键环节

查看全文

书籍设计实验过程分析

内容摘要:书的概念不断变化,围绕书籍设计的讨论也一直在进行。文章围绕书籍设计展开讨论与试验,试图通过浅析历史以及实验文本来探索书籍设计在形态与结构上的可能性。同时,实验一些非常规书籍设计的方法来获得新的视角,从而扩展人们对于书籍设计的认识;探究新的视觉技巧运用,开拓新的视觉语言形态。因此,如何认识新媒介和利用新载体,成为设计师的新课题。

关键词:书籍设计;文本;《看不见的城市》

当前,纸质书不再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由传统印刷书到电子书的转变,已经是不能忽视的现象和不可避免的趋势。这种巨大的转变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普通读者的阅读习惯,从而敦促书籍设计师去思考数字化对书籍设计所产生的影响。从目前的电子书来看,大多在仿造传统书籍的样式、模拟传统纸质书本的阅读体验,所呈现出来的形态与传统书籍并无根本区别。在纸本上,文字拥有一个“专有”的空间,是一个被制造出来的有体系的世界。文字因为纸张与印刷术转化成为物质而得以长存,但也正是物质存在让传统书籍既要考虑生产成本以符合工业化的生产要求,也要考虑人与书本的尺度关系以保证阅读的舒适性。所以纸媒介书本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而在数字化时代,物质存在完全虚拟化,原本限制书籍设计的硬性条件退居其次,计算机算法和设计软件也有效地辅助设计师去分析数据和展现效果。那么,新媒介带来的是什么?它是否可以展现出传统纸本媒介未能表达的内容?

一、书籍形态演化过程

谁设计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书的模样?纵观整个书籍发展历史,其形态的演化是一个缓慢的、渐变的过程。书虽然有很多种开本和装订方式,但它的常态、翻阅的方式都是在适应高速复制的机器生产要求。最早的书籍形态的产生要追溯到厚重的两河流域的泥板,后来发展为可携带的卷轴——古埃及纸莎草卷轴。在公元前3世纪后,罗马时期出现由绳子连接的木板制作的蜡板书,这也是现代书籍的雏形。书籍装订形式在公元1世纪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薄且结实的材料——羊皮纸。它方便折叠,可以两面记载并可涂染颜色。修道院的僧侣把折叠好的羊皮纸页缝在一起,再将其放在起保护作用的皮革面木板中捆起来。在公元3世纪左右,册子形式的书籍得到普及。折叠的形式出现在书籍形态历史上是标志性的,从此书本有了“页”的概念。从5世纪开始到现在的1700多年中,书的立体形态再没有发生更大的改变。但在版式方面,6世纪,由于鹅毛笔的普及,取代了芦苇笔,版式出现华丽的插图与精美的字体设计,特别是首字母往往被描绘成复杂的图案作为装饰,这成为后世西方书籍排版的重要特征之一。1150年,造纸术传播到西方,在西班牙建立了欧洲第一家造纸作坊。手抄本时期就出现了文本复制系统,后来印刷机器的出现不过使得文本复制工作更加便利、迅速和精确。随着印刷机和印刷术普及,5世纪末,中世纪的手抄本艺术逐渐走向终结。随后,版式面貌发生改变:1475年至1480年间诞生书名页;15世纪末开始在末页呈现出版商详细信息;1526年至1550年间真正普及了页码系统。与此同时,为了方便阅读,加大了行间距,通过页面的留白,标题和正文的区分也清楚起来。正文开始有分段,在章节和段落使用数字标注和细分法。直至16世纪初,印刷书最终摆脱了手写书的束缚,和我们现在手上的书所差无几。书本也不再是特权阶级的专利,16世纪上半叶出现“随身本”和以通俗故事内容为主的轻松读物——歌特风小册。18世纪末,书籍还出现了印制的彩色插图[1]。真正的现代书籍设计是从19世纪发展起来的。“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开创了“书籍之美”的理念,推动了革新书籍设计艺术的风潮。在书籍的装饰层面,基本的脉络是从对中世纪歌特风格的推崇发展到以良好的传达为前提去追求设计的美观;从追求繁复的装饰发展到运用抽象的直线和几何图形。1919年,包豪斯学校成立。包豪斯对书籍排版设计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与19世纪之前相比,书籍设计开始放弃了豪华装帧。如果说书籍设计是指通过材料、工艺、结构等多方面考虑,出于满足阅读功能和传达信息的需要做的一种综合设计,那应该是立体、全面的系统设计,但在设计史上,书籍设计的理论都着重于页面的版式设计。1923年,构成主义重要书籍《艺术的主义,1914-1924》出版,这本书为日后的现代书籍版面设计系统奠定了基础。1930年,设计师比阿特利丝·沃德持在英国字体排版协会的演讲中提出“水晶高脚杯”理论,即酒杯越透明,就越能看清楚酒杯中的液体。强调设计师不必拥有个人风格,设计的初衷始终是清晰地传达内容、信息,有效地理解内容,它应该是一个透明的容器,是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理解。版式应该摒弃过多的干扰元素,达到清晰易读、精致的目的[2]。1957年,英国设计家安东尼·佛洛绍提出的高度的理性化、模数单位的方格网络、纵横排列方式以及全部的无衬线字体标志着国际现代主义风格完全形成,并开始影响世界各国的版式设计。网格成为设计师组织页面的最有效手段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杉浦康平为代表的日本设计师从版式设计思维中跳脱出来,提出多感官体验的书籍设计,让观众了解书籍带来的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五感特征,开创书籍设计新时代。在20世纪70年代晚期,“ElectronicBook”一词揭开电子书籍的序幕。载体从纸张到屏幕,是数字时代阅读发生的最根本变化。根据阅读设计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数字阅读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基于纸媒的封闭式平面静态的电子书籍设计;二是独立APP电子交互书籍设计,在文字图标等平面静态符号外,集成音视频、即时信息与交互模块的多媒体读物;三是多元细化的交互体验式阅读设计,如基于社交服务化的阅读设计、知识图谱的纵深式书籍设计、基于情境化的五感式书籍设计。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平面设计师大卫·卡森的著作《印刷的终结》为代表,书籍设计百花齐放。这一时期,强调个性,在设计中加入与文本无关的标记,在可读与不可读之间游走。

二、作者、设计师与读者的关系

查看全文

书籍设计的语言特点

书籍伴随着漫长的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也是人类文明的见证。书籍设计作为一门设计艺术,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相对书籍几千年的历史形态,书籍设计语言有着自己特定的时代特征。书籍设计语言千变万化,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书籍设计语言的多元化

1.书籍设计无法脱离新世纪的多元设计文化背景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以及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与现代主义一脉相承的风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国际主义设计,是近百年来主导性的设计风格,从建筑设计到工业设计再到平面设计,都推崇这种功能主义、理性主义。早期的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精英主义、民主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后来过分的形式简单,反装饰性,强调功能,高度理性化、程式化、系统化的设计语言,抹杀了多元化,造成了一元化的设计形势,无文化个性可言。特别是战后发展的国际主义,与战前的现代主义从意识形态上看已经面目全非,民主色彩、社会主义色彩、乌托邦色彩已经荡然无存,单单剩下一个减少主义、“少则多”的形式躯壳,于是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登上历史舞台。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对历史动机的折衷主义立场和它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的含糊性”打破了现代主义的单调、乏味和沉闷,使得设计语言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如解构主义设计语言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导致了达达主义风格的复兴。达达风格在书籍版面中是以简单的字体和插图布局的零散乃至零乱的方式,表达对国际主义、现代主义平面风格的反叛,虽然没有成为引导性的风格,但它一直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探索,具有强烈的试验气息。新世纪的书籍设计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在新技术、新媒体层出不穷,新观念、新思想不断更新的影响下,观念上更为包容,技术上更强调跨学科的融合,鼓励创新,呈现良好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2.国际化语言的盛行与有地域特色的传统语言的复苏随着国际交往、国际贸易的增加,国际对话的与日俱增,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造成了视觉传达的同一要求,设计上日益趋同,促进了国际视觉语言的形成,使国际主义设计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书籍装帧设计方面,瑞士发展起来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theInternationalTypographicStyle)和美国的平面设计风格就在较长时期对许多国家有深刻的影响。同时,通过这个“地球村”的频繁密切的交往,也促进了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设计文化的综合与交融,每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地理环境、气候、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构成当地独有的文化标识,是斑斓的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前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特色、传统艺术显得尤其珍贵,为各领域的设计师所推崇。所以,当今我国的装帧设计界和其他设计界一样,一方面如饥似渴地汲取国外现代设计成果的新鲜营养,学习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形式,另一方面,注重设计的民族化、传统化,注重吸取中国传统书籍的艺术精华,追求返璞归真的书卷韵味和文化气质,强调本土审美意识。近年来,国内许多知名设计师都在积极探索,锐意创新,有的走现代设计之路,有的将中国传统书卷美和现代书籍工艺完美结合,有的则颠覆传统,新锐前卫。如王序的《意匠文字》《土地》,吕敬人的《朱熹榜书千字文》《梅兰芳》,欧宁的《北京新声》《创意入侵》,吴勇的《画魂》《用镜头亲吻西藏》,宋协伟的《乃正书》等,都是艺术性和商业性俱佳的好作品。

二、书籍设计语言的整体性

中国传统的书籍形态、制作、设计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样具有深厚的历史,从甲骨装到竹简装、卷轴装、蝴蝶装、线装,文字、材质、工艺、版式都很有造诣。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印刷术的传入,我国用机器印刷代替了雕版印刷,产生了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装订工艺,出现了平装本和精装本,由此产生了装帧方法在结构层次上的变化,纸张、装订等成为新的书籍装帧的重要元素。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更引起印刷业的日新月异的变革,随着现代设计观念、现代科技的积极介入,书籍从只注重封面的外在包装的“书籍装帧”过渡到重视书籍整体操作的“书籍设计”。最早提出“书籍设计”这一概念的是杉浦康平先生,他说:“我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已经着手于书籍整体设计,包括内文编排、文字、字体、字号、标题、目录、扉页、封面、函套、腰带到版权页的设计,并对所有用纸、材料进行选择,设定印刷装订工艺,进而连书籍的宣传品种也成为设计的对象。”书籍设计是一个包括书籍形态、书籍版面、印刷材料、装订工艺等设计的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包括了从书稿到成书的全过程。设计师在设计时不仅要突出书籍本身的知识源,更要巧妙利用装帧设计特有的艺术语言,为读者构筑丰富的审美空间,通过读者眼观、手触、味觉、心会,在领略书籍精华神韵的同时,得到连续畅快的精神享受。现代的书籍设计师很多都在自觉地实践着,勇敢地跳出书籍固有的以绘画式封面和永远不变的正文版面为基点的装帧模式的束缚,在传统和创新之间寻找平衡,研究读者的心理、阅读习惯和阅读行为,如有的童书设计,媒介的选择利用儿童对柔软棉布的亲近和棉布不易撕烂的特性,将图文印刷在棉布上,造型也跳出方形的框架,做成圆形或简单的动物造型。有的纸媒体书则将立体折纸引入到书籍设计中,随着书籍的开合,各种立体造型呼之欲出,很好地将其与读者的互动注入到书籍设计之中。

查看全文

书籍设计插图应用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沉淀,也是插画延续生命的母体。我们手中翻过的书籍大多离不开插画的衬托,它不但能突出书籍的主题,而且还会增强书籍的艺术表现力。随着“图”书时代的来临和印刷技术的进步,插图将找到更多的生存空间,在书籍设计中的作用将日益明显。

书籍插图作为文字的补充,是再现文章情节、体现文学精神的可视艺术形式。在书籍设计中,插图帮助人们理解书籍内容,丰富想象的空间,并且可以增加书籍设计的层次,增强书籍的视觉冲击力和趣味性,吸引读者“放松”的读书。故此,对书籍插图的用心绘制是书籍设计过程中必须重视的环节,这关系到书籍内容的良好传达,对书籍的销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纵观书籍插图的发展历史,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我们将书籍插图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装饰性插图和写实性插图。装饰性插图,是指不同于写实风格的一种插图类型,它偏重于表现、写意,强调主观感受,富于浪漫主义,多表现主观时空。注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平面元素如点、线、面在画面上的运用占主体,在表现手法上与一般的写实绘画不同,在书籍思想的表达上因为突破了写实的限制,颇具独到性。

装饰性绘画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一直以装饰性为主,这种特点在现代得到继承与发扬。而西方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阶段,也开始接触东方艺术,如日本的浮世绘和中国的装饰性绘画,并把其与西方绘画形式相结合,形成了绘画领域的一股新风——装饰性绘画,这种装饰性绘画风格逐渐在设计领域蔓延开来,比亚兹莱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书籍装帧插图艺术家。

奥勃利•比亚兹莱(AubreyBeardsley)生活于19世纪末的英国,他的插图以平面装饰性风格,清晰优美的线条和强烈的黑白色块而闻名于世。1892年,比亚兹莱开始对日本的版画感兴趣,东方艺术线条的简练、醒目使它大受启发,比亚兹莱很快发展成一种独特的、富有创造性的黑白画装饰风格。在比亚兹莱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很多经典的插图作品,为当时的书籍装帧界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风貌,其中有代表性的为书籍《亚瑟王之死》《莎乐美》和《黄面志》。(如图1)

比亚兹莱为《亚瑟王之死》做了封面,以及20幅黑白插画等,采用了仿木刻的手法,用黑白线描来完成,这种利用线条和块面表现的完美画面,充分发挥了作者的想象力,富有很强的装饰性特点。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浅析书籍装帧设计

摘要:近几年,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人都是追求外表的包装,例如什么月饼,那么一大个的饼盒,那么漂亮的饼盒里面竟然是那几个小饼,这就是人们为了追求包装的原因。特别的,书籍也不例外,以前的教科书与现在的教科书,如果让你选择,我想你也会想现在的,怎么说呢?以前的除了一版文字还是文字,看现在的既有内容又有图片,也就是说既丰富了头脑又丰富了精神。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内容。体现书的内容、性质、色彩要考虑读书对象、文化层次,装帧设计给人以美的感觉,所以我们要加强书籍装帧的设计。

关键词:装帧,精神,设计,封面,整体性

引言:本文从美的角度出发首先说明书籍装帧的含义和一些见解,然后阐述书籍封面装帧的一些问题,着重的分析到封面装帧的重要性与作用,再而阐述装帧的整体性。最后总结了一些看法。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这是在社会上流传的一句话,今天它依然是社会上主流。美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高,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人们都在追求一种美的感觉,在这里我先以书为主题,阐述一下,书的装帧之美。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给人以美的感觉,促进了社会的信息传达,刺激了思想的沟通和交流,也同时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范畴。书装艺术在新的交流前提下出现了统一中的变化,产生了设计在基本视觉传达良好的情况下的多元化发展局面,个人风格的发展并没有因为交流的增加而减弱或者消失,而是在新形式下以新的面貌得到发展。

相信大家对书籍已经不陌生了吧,书籍几乎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书籍装帧艺术,这是不是就像人们天天都住在房里而不是每个人都理解建筑艺术一样,比较实用的东西往往都被忽视其艺术价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不是一个爱美的人,但我也喜欢美,记得上小学时,我的书不愿翻角,不愿弄脏,每当上课时,我都是看同学不想看自己的(生怕我的书会弄脏),除了这样,我还给我的书穿上了“衣服”,这样多重保护。可能在别人的眼里我是那么的幼稚,可是他们哪知道我是为了保护书,虽然那只是小时候,可那是我已经是爱上了装帧。现在大了,依然是喜欢装帧,虽然没有了以前的钠那样,但是我还是在我的课本上装帧上了我最喜欢的东西。其实装帧不仅仅是外表上的包装,实际上它给人一种说不上来的美,装帧书本既可以是书本漂亮,而且还可以给人一种无暇的陶醉,每次逛街或到同学家里看到美丽的书本装帧,我都会停下脚步靠近看一看,没钱买时就看多一眼,有钱时,就算不吃饭也要买下它,然后回去慢慢的享受它给我带来的美。简单的说我喜爱书,也喜爱漂亮的书籍装帧,下面容我拙论自己一些关于书籍装帧艺术方面的认识,抛砖引玉。

书籍装帧需要怎样:

查看全文

书籍设计教学模式改革

在书籍设计课程教学当中,相信大多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学生的要么收到书籍实用功能的限制,创意思路打不开,要么单纯的追求怪异而没有和书籍内容想协调,创意流于表面上的标新立异。如何在教学模式上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使学生的创意设计既能被大众接受,又能令人耳目一新。

本文讨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施了先学后教、创新思维方法训练、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学与社会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工厂实践等多种开放式、多样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目前,在书籍设计课程教学当中,相信大多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触:书籍设计涵盖了多门课程的综合内容,版式设计、字体设计、印刷设计、插图设计等,在教授当中既要考虑到书籍的实用功能性,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创意创造的表现和鼓励。学生在老师的这些要求和限制下,很难放开手脚和思维,并且在通常72或64课时下要完成一本书的构思、设计和制作,学生往往各种细节不能仔细推敲,最后应付了事。最后的作业中加入各种花里胡哨的装饰、单纯的追求怪异而没有和书籍内容想协调,创意流于表面上的标新立异。老师们看到这么一摞书籍设计的作业,既感到可笑也同时感到无奈。这单纯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教师的水平问题?或者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上不适合?我认为书籍设计的教学过程应该重新进行安排、教学模式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一、先学后教

书籍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东西,但是我在最初介绍书籍结构、材料等表面日常可见的知识时,学生仍然一脸茫然,像新鲜事物一样。其实是大家在看书时只注意文字内容,不曾注意到书籍设计的相关问题,如果一上课先进行市场调研与考察并不合适,学生并不知道需要注意看些什么,而如果先大量的讲授专业知识不结合市场调查,往往学生又没有直观的感受。并且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研究的能力,在枯燥的课堂讲授中学生会出现烦躁、听不进去的现象。所以需要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首先讲一下书籍的结构、装订方法、材料等,然后通过对书籍调研,了解市场情况、消费者对书籍的认识和选择情况、精装书籍的构造、纸张等,从课程内容的几个方面对各类书籍的装帧设计进行思考。其次,考察不同书籍的形态带来的书籍翻阅的感受,然后分析书籍装帧设计的创意产品在创意产业的发展,感受现代书籍设计的新理念。这个环节是自学的过程,我认为也是必须的环节。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学生是能动的主体,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这是他们发展的内在动力。但这需要教师去唤醒、引导和调动。在先学后教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水平不同的问题,积极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方法等。启发学生创意思维的潜在能力,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书籍的装帧、插图、制作、成型的设计表现能力。

二、创新思维方法训练

在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引导学生具有更加开阔的的思维,培养学生突破常规、训练学生思维创新的方法,是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和重要的环节。学生普遍习惯于用常态逻辑思维方式看待要设计的内容和思考问题,总是拿出脑海中已看见过的千百遍的影像去设计书籍,缺乏有效的开拓新思维的方法。为了快速解决学生思维创新训练问题,让学生用草图、文字快速记录下来最初的灵感,再经过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不断地提问自己可不可以把现有的单个元素增加?删减?重复?倒置?局部替换?材料替换?等等问题,来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在草图上不断用联想、推理、添加新的想法内容,并把单一的图形进行延展和变化,将自己想法在反复变化中进一步完善。并用“图文”的方式快速记录自己构想过程的训练,以此可以快速展现思维发展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突破习惯性的束缚,在思维方向上进行指导。在训练中,组织学生互相观摩作品,并相互提出问题,用别人的思维方式再进一步打开学生固有的模式。

查看全文

试论书籍的色彩设计

【内容摘要】书籍色彩与内容、结构,功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文章通过三个方面说明色彩在书籍设计中的作用,并认为书籍的美不在于表象,而在于对内容的诠释和阅读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书籍色彩;内容;结构;功用

书籍不同于其他的设计产品,它是六面体静态呈现和连续多页面的统一。同时,书籍又具有文化媒介载体的功用,其职能在于供读者阅读,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播。因此,如何促成舒适的阅读,成为书籍设计最为基本的动因之一。下面通过三个方面阐述书籍色彩在书籍设计中发挥的作用。

一、书籍色彩围绕功用展开

书籍色彩设计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设计概念问题,它时常要与一种媒介相结合,从而使色彩问题更加具体化。一旦媒介与主题明确,色彩的一切要素都将围绕功用而展开。设计的本质在于解决问题,功能实现是一切设计的首要议题。色彩设计对于书籍的价值,最终在“阅读”这一动态过程中得以实现。色彩设计不在于美,抑或是美不在于表象,而在于对内容的诠释和功能的实现。此外,设计者还需建立书籍色彩设计的整体观念。书籍是一个有机整体,可以从结构上将书籍分解为封面与内页(版式)设计两部分,但很多设计者并不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破坏了书籍设计的完整性。

二、书籍色彩由内容决定

查看全文

符号在书籍设计的作用

书籍是一种精神的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书籍整体设计是对书稿内容、主题及包括塑造形象、构图、色彩、技巧等一切思想性和技法性内容的筹划过程。对书的每一种构思及每一个设计行为都是书籍构成的外在和内在、整体和局部、文字传达与图像传播及工艺兑现的一系列探索过程。书籍整体设计的核心是设计,而设计的核心是创意,创意则需要文化来支撑。“符号”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符号是利用一定媒介来表现或指称某一事物,这个事物是可以被大众所理解的事物,一切有意义的物质形式都是符号。

“符号学”最先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来的。他对符号学的定义是:一种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它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整个心理学的一部分。它告诉我们符号是由什么构成的,受什么规律支配。笔者认为,符号不仅仅是文字、图像的传递,任何东西只要在一定的活动背景下都可以被看作是符号,只要能为当时的社会服务,它就能起到作用。符号承载着信息的传递,书籍装帧设计和图形设计、字体设计都是一种符号的传递,我们就是通过使用一些能突出书籍特色的符号来传播文化,给读者直接的符号信息来传达书籍的信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读者正是通过设计者使用的这些符号更直观地感受书籍的内容,书籍设计也就成为了视觉设计的一种符号形象。(如图1)书籍设计就是这样的一种设计语言,设计者通过对书籍信息的理解,使用非语言的符号传达给读者书籍的符号语言。

以下内容是笔者对符号的理解与研究。笔者将符号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这三种类型的符号对书籍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本好的书籍设计在设计时不仅仅局限于对文字符号的使用,它还包括图形的设计、字体的设计、版面的设计,等等,可见书籍的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设计。

第一,书籍装帧中的图像符号。图像符号的使用是一个将图形视觉化、符号化的过程。图像符号是传达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所表达的信息也能够准确地被读者获得,能更快速有效地传达书籍的内在信息。笔者认为,对于符号来说,声音知觉和内心观念的结合才是最本质的,也是最重要的。书籍装帧设计是没有声音的设计,但是我们应该在书籍设计时既能满足书籍的内容表达需求,又能唤起读者的内心感受,并将两者结合。通过图像符号把设计者想要传达的信息都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装帧的效果。

第二,书籍装帧中的指示符号。指示符号是指具备一定指代功能的符号,它或许和所表达的对象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但指示符号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指向功能。符号是利用一定媒介来表现或指称某一事物,可以被大众所理解的和一切有意义的物质形式都是符号。在书籍设计当中,具有特色的指示符号可以更快、更准地传达信息,使读者能在第一时间明白书籍设计的涵义,也能使读者更快了解到书籍的大概内容。在书籍设计的表现中,使用符号能体现出具象、抽象的风格,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能体现符号在书籍设计中的作用。

第三,书籍设计中的象征符号。象征符号即是它本身与所指的对象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人们取其象征意义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结果,是由大多数人长时间的感受所产生的联想集合而成的。

查看全文

儿童书籍设计与形态异化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是人们对自身成长观察的经验总结。从婴儿时期开始,儿童的感知能力、认识活动及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活动等各方面,都有了初步的形成与发展。书籍作为传达、感受最广泛的存在载体,在人类成长初期起到的支持、教育、引导的作用尤为重要。要做到尊重儿童的权益,支持儿童发掘自身潜能,引导儿童健康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最佳的人生开端,都有欢乐无限的生活空间。因此,儿童书籍设计的核心理念应是健康、有趣和益智的。

早在17世纪,欧洲图书市场就已经出现专门销售儿童读物的书店。而我国的儿童书籍专门销售起步较晚,儿童图书市场还不够完善。儿童书籍对人类初步认知感受的回归,在设计幻想、联想、思维、创新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书籍市场出现了形态各异的创意型书籍设计作品,而在儿童图书市场中,由于这部分书籍多是精装书,造成了儿童阅读的不便与潜在的不安全性问题。设计者对儿童内心的传达响应没有足够重视,使书籍整体的内容与形式不统一,对原始传达手段的塑造十分欠缺。当然,对于儿童书籍的形态不只是从内外形态的异化,更是要借助现在科技的发展,完善其在材料、装订、印刷等工艺方面的运用,使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这不只是发挥儿童教育的传达作用,更是对回归自然的一种追求与向往。

1.形态的异化儿童认识形状是从长方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到圆柱形、圆锥形等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不断深化的。同样,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到儿童的认知程度、方法,就如同书籍设计需要内容与形态统一,设计者需要有童心,要在充分了解儿童心理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儿童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下,不受固有形态的拘束。异形开本的儿童书籍较为常见,而异形开本的选择应注意内容的选择及现实局限的控制。书籍的外形在离开技术水平的控制下,出现异样的圆形、扇形等,提高了成本,而儿童学习知识会不断地更新速度,要把儿童书籍的价值定位大大降低,这就如同儿童长高之后衣服要更换一样,其保留价值较之成人书籍要低,因为其更换频率较快。

摆脱平面的束缚,可动的“立体书”早在19世纪就已经推出。在翻阅书籍时,书上的图画呈现三维立体造型。这种图书的优势大大地诠释了儿童书籍的互动性、趣味性,能更好地引导儿童阅读书籍。爱玩是儿童的天性,而玩的工具被称为玩具。学习则是儿童成长的重要过程,学习的工具主要是书籍。因此,玩具与书籍相结合而诞生了“玩具书”的概念。玩具书兼具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跳出了平面书的局限范围,创造了真实直接的三维立体空间。异化的形态增加了读书的趣味性和功能性,让儿童主动动手“玩”书籍,充分体现书籍传达的互动性,使儿童更全面地感受书籍所带来的乐趣。现在的儿童书籍设计有模拟形状类、触摸类、变形类、发声类等,这些都是在儿童书籍探索中得到的成果。这些都在儿童的学习与互动上得到了体现。然而,针对儿童对抽象记忆的特别之处,需要设计能够更直观地引导儿童去识别、想象书籍所传达的信息内容。

2.材料的运用书籍设计中,材料是最主要的感知觉体验的载体,是读者阅读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的“五感”体验的手段。现今书籍设计所使用到的材料种类十分广泛,各种有机材料的加入使其特性在书籍中得以展现。儿童书籍如同儿童玩具,对于成分和质感要更高于成人书籍所要求的,除了纸张的应用,更多的是要选择自然性的纤维材料,如丝织品、布、木、皮革等。其中,特别是棉织品的柔和质感多被应用到儿童接触世界、感受世界的承载体,它安全无害,有益于儿童健康,并且价格低廉。不只是应用于儿童玩具,自然性的纤维材料还被更多地应用到儿童商品之中。在一些儿童书籍中,利用少量的皮毛、化纤等作为辅助材料,在特定的认知世界的地方加以使用,通过“五感”帮助儿童去认知世界、体验世界、感受世界。然而,这样还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书籍传达的信息理解形式更多的是来源于作者、设计者等成人的经验得来的认识理解,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儿童阶段对事物的探索与成长,容易使儿童形成社会群体的固有思维。要想在儿童书籍中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态与儿童心理的统一,就要求设计者需要拥有儿童一样的想象力和幻想力,这样的童心是很有必要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从具体的、真实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物开始的,书籍就是把知识以实物的形态传达给儿童,使儿童得到认知体验。在材料上,书籍多采用儿童感兴趣的有一定固有特征的形象的色彩,根据每阶段儿童对实物材质的认识成果来选择。动手与互助会使儿童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与自然、社会融洽、和谐相处的能力。

3.装订方式儿童书籍设计的装订方式,更多的是要在形态异化中起到一定的可实践手段。在现今异化形态层出不穷的市场中,有各种新颖的装订方式存在。然而,装订更多的是需要考虑到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的生理协调性还没有足够稳定,动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破坏性,这就需要安全且有效的装订设计手段。现今,胶装、线装等方便实用的方法被较多地应用在儿童书籍中,但根据儿童的行为特点,这些装订方式又无法得到安全坚韧的效果。儿童读物的装订方式在迎合异化的创新形态的同时,还要注意适合各阶段儿童的成长特点,可以采用不装订、半装订、圈装订等手法,设计出更加适合儿童的阅读习惯和方法的书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