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8 05:20: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水源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谈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办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内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经济落后、水土流失严重、面源污染突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京、津及华北地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系统、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输水区域数十座大中型城市的饮水质量问题。因此,该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可以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期调水的关键所在。鉴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其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目前广为关注的热点。水源区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特殊性、重要性,用单一学科、单一方法、单一技术手段难以实现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需要进行多学科交叉、多技术手段融合与系统集成研究。生态旅游是一种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依据生态旅游理论探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对实现水源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目前,生态旅游正以全球最快的旅游发展方式迅速壮大,并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的“生态旅游”热潮。国外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早并广泛受到学术界所关注。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首先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1986年被正式确认并受到各国学术界的关注;1996年世界旅游组织制订了《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21世纪议程》,国际上很多国家开始实施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国内生态旅游发展起步晚发展快。1993年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1994年中国成立了生态旅游协会(CETA);1995年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书;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此后,生态旅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并成为中国广为倡导的一种旅游方式。近些年,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重研究轻实践、重宣传轻开发、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的泛化问题等。依据生态旅游的内涵可以总结出生态旅游至少具有下列几方面特性[2]:首先是自然性,即旅游活动的原始自然性,旅游活动的动机是满足“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其次是参与性,指旅游者、旅游管理人员与旅游地居民共同参与到旅游业活动中。第三是保护性,即旅游发展过程中遵循自然景观保护第一,注重环境容量,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第四是普及性,即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在旅游活动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不断扩大,并得到普及。第五是专业性,即涉及生态旅游的旅游者、管理者与当地居民都要具备专业的生态旅游知识,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加强与回归大自然怀抱的结果。生态旅游作为当代旅游业的转折点,代表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方向。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一支生力军,其发展每年以10%~30%的速度进行(整个世界旅游业发展速度每年为4%)[3]。综上所述可见,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方式,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方式。旅游者旅游动机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接受教育,去学习、体验自然,以获得某种特别感受。因此,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具有本质区别,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如表1。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生态旅游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及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2006年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在四川联合召开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围绕“发展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有近3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4];在撰文研究方面,王尔康、郑本法研究了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生态旅游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5~6],庞少静、李玉文等研究了生态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7~8],明庆忠等总结了生态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保护教育的对策[9],宋珂、杨春宇等不少学者近年来对生态旅游的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判断依据[10~11]。这些研究都为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但从资料检索研究表明,目前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研究还较少,将生态旅游理论应用到水源区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还未曾出现。积极发展水源区生态旅游产业,对水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水源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无论是自然环境或是文化背景都适合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应该成为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性选择产业。因此,积极开展本研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旅游是促进研究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性选择产业
当今世界,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方兴未艾,已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产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随着全球及我国旅游的不断升温,旺盛的旅游需求及其产业拉动会大大促进水源区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的发展。可见,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产业将成为未来水源区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已不再满足于观光游、健身游等传统的旅游项目,而需要新型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是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旅游方式,它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活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形式。旅游者旅游动机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接受教育,去学习、体验自然,以获得某种特别感受。因此,生态旅游是一种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新兴旅游方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京、津及华北地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系统、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输水区域数十座大中型城市的饮水质量问题。因此,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期调水的关键所在。要想做好水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并开展多方面的工作。大力调整水源区的生产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水源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从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征来看,生态旅游是促进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产业选择形式。首先,生态旅游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者旅游的出发点是到旅游目的地体验自然、保护自然并接受教育与学习,生态旅游活动重视可持续发展,注重原始生态环境保护,杜绝短期旅游经济行为。因此,生态旅游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还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第二,生态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生态旅游能有效地促进当地旅游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政府与居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可为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大量的资金收入。第三,生态旅游有利于教育当地居民,提高环保意识。生态旅游的过程会使旅游者、管理者与当地居民受到很大的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综上所述,发展生态旅游是加强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源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性选择产业。
水源区补水工程管理论文
1前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太行山东麓北上,经河南、河北,自流输水到严重缺水的京津华北地区,以解决干渠沿线北京、天津等20座大城市,100多个县市的用水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期调水95亿m3,远景调水130亿m3,丹江口水库下泄水量减少,水位降低,势必会改变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和生态环境条件,加剧该地区日趋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为了既有利于实现向北调水的任务,又无损失水源区的根本利益,必须采取相关补偿工程措施,消除调水带来的不利影响。
引江济汉工程(也称“两沙运河”)作为汉江中下游水源配套工程措施之一,是从长江荆江河段沙市附近取水补充汉江干流兴隆梯级以下地区的灌溉、航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用水需求,以及东荆河地区的灌溉、生态环境用水需求,(如图1所示)。引江济汉工程的供水对象包括:
(1)东荆河灌区、谢湾灌区、泽口灌区、沉湖灌区、汉川二站提水灌区和江尾提水灌区等六个灌区,现有耕地面积39.9万hm2,有效灌溉面积3.79万hm2,人口555.24万人;
(2)武汉市城区、仙桃、潜江、汉川、孝感、东西湖、蔡甸等7个城市(区),供水人口333.7万人,工业总产值达534.75亿元;
(3)汉江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用水: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江沙洋以下约300km的河段发生过5次“水华”事件,使汉江中下游河道维持一定的流量保证河道生态环境的稳定;
水源区水土工程建设论文
一、南部山区泉水补给区概况
南部山区泉水补给区属玉符河流域,是玉符河上游三川汇集地。该区山峰连绵起伏,属山地丘陵地形,山顶岩石裸露地表有石灰岩及砂石岩丘陵地带,遍布石渣、砂岭土、山麓坡地分布黄土及红土,植被稀少,荒坡凸现,沟川地旁经济林遍布,树种老化,果质较差。该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698mm,年最大降水量1273mm(1964年),最小降水量396mm(1989年),年际降水变化极不均匀,年内降雨分布也很不均匀,每年在6~9月份的汛期年均降水为527mm。区内多年平均径流深120mm,6~9月份汛期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0%。
南部山区补给区人口密度408人/km2,人均土地0.245hm2。基本农田占60%,人均耕地只有0.04hm2。果园约有50%的品种老化,大多数园地蓄水保土功能低,主要果品有苹果、梨、杏。林地多为疏残林或幼林,水土保持功能较低;牧业用地主要为田间隙地或林下草地,生长以禾本科为主的草类,优势草种有黄草、白草、狗尾巴草等。经过对泉水补给区的实地查勘、调研、统计分析、发现区内土地利用率较低,土地利用结构比例不合理,林木品种老化,生态功能较低,经济水保林少,造成农业生产值较低,水土流失严重。
泉水补给区域的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现有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69.4%。其中轻度侵蚀占34.08%,中度侵蚀占35.32%,重度侵蚀占19.28%、极重度侵蚀占11.32%。水土流失造成地表土大量流失,土层的土逐渐被水带走。土壤母质裸露、肥力低下,土壤团粒结构破坏,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土地生产力低。水土的流失还使沟系不断扩张,沟道下切,沟头不断前进,从而蚕食耕地,破坏宝贵的土地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与济南近郊区的发展极不协调,通过对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一个山青水秀、林茂粮丰、的济南后花园。优化投资环境,以实现由传统的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的转变,为济南城区的南部山区的开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泉水补给区示范区原有的治理措施缺少系统的综合规划,多是单项、分散措施,形不成综合的防护体系,水土保持工程也不系统,不完善,有些工程年久失修,水土保持功能降低,原有的林地中疏残林面积仍较多。另外,由于农业不合理的种植模式,使现有的梯田可耕地、水土保持功能下降、保土不保水,对以上问题我们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研究。
二、治理措施的研究
水土流失现状防治论文
一、自然和经济社会概况
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即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亦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期水源区(以下简称水源区),地处我国南北过渡、东西交替的秦巴山区,土地总面积为9.73万km2,涉及陕西、河南、湖北、甘肃、四川、重庆6省(直辖市)12个地(市)48个县(市、区)。其中陕、鄂、豫3省的水源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6.89%,而甘、川、渝则都只有1个县的一部分在其中。
水源区地貌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一般高程为500~2000m。地质构造复杂,褶皱强烈,岩体风化层较厚,主要有石灰岩、片麻岩、石英岩、花岗岩和页岩。土壤主要有黄棕壤、棕壤、黄褐土、水稻土等,土层一般厚20~40cm。气候温和湿润,多年平均气温12.2℃,多年平均降水量987mm,年内分配不均,5~10月占全年的80%,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植被以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为主,主要树种为栎树、松树、柏树、杨树和刺槐。
据2000年调查,水源区耕地总面积135.7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96%,其中,水田面积17.87万hm2,梯平地29.56万hm2,两者占耕地总面积的34.94%。区内森林覆盖率为23.15%,但分布不均;适宜生长的经济林果种类多,但名优品种少。矿产种类较多,但分布零散且品位低。多年平均径流量286.6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为1284.53万kW,已开发165.61万kW,占总蕴藏量的12.89%;其中小水电蕴藏量为613.48万kW,已开发57.44万kW,占小水电蕴藏量的9.36%。
水源区总人口1293.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2.2%。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据2000年统计,区内农业总产值179.37亿元,粮食总产量41.46亿kg粮食基本能实现自给;农民人均纯收入1198元,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值一半;财政总收入为28.03亿元,人均财力为216.71元,48个县中,有32个县为国家级贫困县,有7个县为省级贫困县,是相当贫困的地区。
二、水土流失及其特点
农村饮水水建设安全工程论文
1工程建设背景及区域饮用水概况
1.1工程建设背景
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的惠民工程,是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工程。国家“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工程的提出,可以彻底解决盘山县部分农村群众长期饮用苦咸水的问题[1]。全县在建设和管理方面采用了独特和具有推广价值的模式,被称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胡家”模式。工程位于盘山县西部胡家镇、305国道以南的6个行政村。南部濒临辽河,属沿海平原海水入侵地区,面积40.6km2,人口18320人。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33.6mm,全年雨量分布不均,汛期(7—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60%以上,并呈短历时暴雨特征,降雨量年内、年际变化均较大,年均蒸发量1612.3mm。
1.2区域饮水概况
盘山县地处辽河平原的南部,地面高程多在2.5~5.0m。根据地层形成时代,分为上第三系地下水和第四系地下水。因境内第四系地下水(浅层)大部分为苦咸水,无法饮用,盘山县现状饮用水源为上第三系地下水(深层)。水源以每个乡镇开凿1~3眼上第三系水源井为主,每个乡镇独立供水。由于最近几年受气候干旱、辽河油田集中开采、工业、生活用水量逐年加大的影响,该区域地下水呈逐年减少趋势。根据2001年水位资料,上述水源共开采馆陶组地下水19.15万m3/d,明化镇组地下水11.69万m3/d,盘山县上第三系开采量总计为30.84万m3/d。而经计算的地下水补给量仅为1.19万m3/d,已超采量达29.65万m3/d,上第三系地下水流场已形成以兴隆台区、盘东水源等几个水源地为中心的大型降落漏斗,漏斗中心水位最大达-39.61m。如果水位约束条件以60m计(一般深井水泵下潜深度),地下水位下降速率以1.50~2.00m/a的速度发展,照此发展速度,30a后,全县生活用水,依靠现有的取水设备将无法取水,人民生活将处于无水可饮的尴尬境地,而且地下水位下降,极易造成区域地质灾害。这是因为上第三系地下水,因补给量不足,开采地下水以消耗储存量为特点,随着开采量的增加而使地下水位下降,这是必然趋势。
2胡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模式的具体做法
水源地生态环保推进新农村建设思考
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单单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谓新农村的“新”,应该体现在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上。竹山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引入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推进和提升新农村建设,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环境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竹山县位于鄂西北边陲,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特困县之一。3586平方公里贫瘠的国土,“八山一水一份田”的自然环境,养育着上庸45万人民,发展不够是最大的县情。一是工业发育不全,工艺落后,设备老化,市场竞争力弱,结构调整困难重重。全县较具规模的23家工业污染企业,由于大多属老污染企业,布局不合理,当时“三同时”制度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超标排放十分严重,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特别是水污染的部分指标有的已超过市政府下达的总量指标,工业点源治理任重道远,水环境问题已开始凸现;二是生态环境脆弱。竹山通过近几年生态示范区的创建和退耕还林等措施,水源区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植被不断增加,水土流失逐步减少,水源区群众认识到了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并且从中得到了实惠,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很高,但水源区退耕还林的实际需要与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计划有很大的缺口,全县25度以上的坡地有20.6万亩未纳入退耕还林计划。竹山十年九旱,实施退耕还林,造林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适合种植经济林的较少,大多以生态林为主。对退耕还林政策,国家规定生态林补助8年,经济林补助5年,竹山土地资源本来就少,加之大量土地退耕,农民只能维持基本生活,眼前生计和补贴期过后的生活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水源区经济发展滞后,或者发展不够,想必会对环境造成新的破坏;三是面源污染日益加剧。竹山县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正面临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形,年使用农药达109.5吨、化肥达3471.2吨,桔杆综合利用不足30%,畜禽粪便资源化的不足20%,农田地膜回收不足30%,致使种植业的农药、化肥污染,畜禽养殖业的粪便污染,农田地膜的“白色污染”等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已开始影响农作物安全和水环境质量;四是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大,全县17个乡(镇),没有一个较规范的生活垃圾填埋厂和生活污水处理厂,每年1180.81万吨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堵河,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全县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0%。城镇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现年排放量达3万吨,年增长率在5%以上,无害化处理率为零,生活垃圾顺河而倒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成水污染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我们解决现有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提供了平台和载体,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入手,保护好水源区生态环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1、树立建设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理念。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长期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把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高境界,在规划中始终坚持以生态为主线,突出和谐这一主题,严格制定各种生态指标,将生态环境建设指标纳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范围,建立严格考核机制,推行生态环境目标审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始终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应将水源保护区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总体规划与工程建设同步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使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和恢复,把竹山这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的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2、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发展经济是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竹山资源比较丰富,以水资源、矿产资源和绿色植被居水源保护区之首,为了在水源保护区实现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达到“双赢”的目标,发展新型工业、绿色产业、生态旅游是必然选择。为此,一是要探讨建立供水区与水源保护区经济社会发展“双赢”政策。南水北调不是朝夕工程,供水区和水源保护区应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实现共同发展,才能达到互惠互利,探讨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就是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通过国家立法等形式,将供水区向水源保护区的补偿政策通过一定是有约束力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长期对口扶持机制,将供水区高新科技嫁接到水源保护区,改造原有的传统产业和老工业企业,发展新型工业、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解决水源保护区发展之忧。通过供水补偿解决农民生存之忧,使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能真正实现持续建设,逐步恢复、不断完善的良性循环;二是要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一方面是加强对老企业环境监管,对工艺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污染严重而治理无望的污染企业,实施依法关闭,把关闭企业纳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综合整治范围,给予一定补偿的方式,使这些企业关得了,还稳得住。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开发区建设,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劳动密集型大企业、大项目,通过环评把关,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形成企业之间互为关联、资源共享、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源区。依托水能、矿产、林特等资源优势,加大传统骨干企业的技改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全力促成潘口电站项目上马,实现以潘口电站为龙头,各梯级电站为依托,努力打造鄂西北第二大水电基地。加大林产化工企业的改造,把天新医药化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壮大成林产化工的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把竹山建成全国最大的肚倍之乡,使肚倍基地建设与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实现有机结合,使竹山成为全国最大的单宁酸、没食子酸生产出口基地;三是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竹山是国家级生态试范区,要充分用足用活生态试范区这块金字招牌,依托丰富的山野菜资源和以圣水为龙头的茶叶资源,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做大做强绿色山野菜产业、有机茶叶产业和无公害农产品三块蛋糕,走出就农业发展农业的传统农业模式,逐步实现生态大农业;四是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依托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具有丰厚底韵的女娲文化、堵河文化,大力开发以堵河源自然保护区为龙头,以武陵峡、女娲山为精品,以县城周边休闲娱乐为依托,四季皆宜的旅游项目,打造旅游精品。
3、大力建设生态环境,着力改善城乡整体面貌。环境建设是改善城乡整体面貌,推进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水源保护区治理面源污染的抓手。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是发展经济、保护水源区水环境质量,提高广大群众文明程度的前提。一是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加快以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置场为重点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大力开发利用再生清洁能源发展沼气,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沼气是绿色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重点工程,是切实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抓手,兴建四位一体的沼气,采用“畜—沼—粮(菜、茶、果)”模式,达到“一沼”代“三料”(燃料、肥料、饲料),“三料”促“五业”(农、林、畜、副、渔),“五业”促“三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生态效益,是遏制乱砍滥伐、破坏植被、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化学肥料使用的有效方式,竹山已规划以每年建1万户“四位一体沼气池”,改2万户高效省柴灶、1万户太阳能的速度全力推进农村能源替代建设工程;三是要加快生态村建设,竹山是山区县,各村所处地理位置环境差异大。为此,在建设过程中要突出与生态环境的高度和谐,以构建“清清渠水绕村庄,绿树成荫瓜果香”的山水田园乡村风光为基调,坚持从村镇的山形地势出发,依山顺水,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以道路、用电、用水和农村能源、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在发展特色经济上,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目标,努力建成“两山一岗”(即:大观山、九华山、九里岗)周边区域乡镇生态有机茶基地,建成“三河两库一岗”(即:堵河、霍河、官渡河、黄龙滩水库、霍河水库、宝丰九里岗)为中心的三大果树带。大力发展魔芋、中药材、肚倍等特色产业,推广耕作技术、节水技术、免耕技术等生态农业技术应用,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耕种对水源保护区水质面源污染问题。
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单单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谓新农村的“新”,应该体现在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上。竹山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引入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推进和提升新农村建设,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环境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竹山县位于鄂西北边陲,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特困县之一。3586平方公里贫瘠的国土,“八山一水一份田”的自然环境,养育着上庸45万人民,发展不够是最大的县情。一是工业发育不全,工艺落后,设备老化,市场竞争力弱,结构调整困难重重。全县较具规模的23家工业污染企业,由于大多属老污染企业,布局不合理,当时“三同时”制度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超标排放十分严重,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特别是水污染的部分指标有的已超过市政府下达的总量指标,工业点源治理任重道远,水环境问题已开始凸现;二是生态环境脆弱。竹山通过近几年生态示范区的创建和退耕还林等措施,水源区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植被不断增加,水土流失逐步减少,水源区群众认识到了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并且从中得到了实惠,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很高,但水源区退耕还林的实际需要与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计划有很大的缺口,全县25度以上的坡地有20.6万亩未纳入退耕还林计划。竹山十年九旱,实施退耕还林,造林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适合种植经济林的较少,大多以生态林为主。对退耕还林政策,国家规定生态林补助8年,经济林补助5年,竹山土地资源本来就少,加之大量土地退耕,农民只能维持基本生活,眼前生计和补贴期过后的生活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水源区经济发展滞后,或者发展不够,想必会对环境造成新的破坏;三是面源污染日益加剧。竹山县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正面临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形,年使用农药达106.5吨、化肥达3471.2吨,桔杆综合利用不足30%,畜禽粪便资源化的不足20%,农田地膜回收不足30%,致使种植业的农药、化肥污染,畜禽养殖业的粪便污染,农田地膜的“白色污染”等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已开始影响农作物安全和水环境质量;四是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大,全县17个乡(镇),没有一个较规范的生活垃圾填埋厂和生活污水处理厂,每年1180.81万吨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堵河,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全县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0%。城镇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现年排放量达3万吨,年增长率在5%以上,无害化处理率为零,生活垃圾顺河而倒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成水污染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我们解决现有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提供了平台和载体,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入手,保护好水源区生态环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1、树立建设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理念。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长期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把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高境界,在规划中始终坚持以生态为主线,突出和谐这一主题,严格制定各种生态指标,将生态环境建设指标纳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范围,建立严格考核机制,推行生态环境目标审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始终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应将水源保护区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总体规划与工程建设同步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使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和恢复,把竹山这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的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2、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发展经济是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竹山资源比较丰富,以水资源、矿产资源和绿色植被居水源保护区之首,为了在水源保护区实现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达到“双赢”的目标,发展新型工业、绿色产业、生态旅游是必然选择。为此,一是要探讨建立供水区与水源保护区经济社会发展“双赢”政策。南水北调不是朝夕工程,供水区和水源保护区应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实现共同发展,才能达到互惠互利,探讨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就是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通过国家立法等形式,将供水区向水源保护区的补偿政策通过一定是有约束力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长期对口扶持机制,将供水区高新科技嫁接到水源保护区,改造原有的传统产业和老工业企业,发展新型工业、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解决水源保护区发展之忧。通过供水补偿解决农民生存之忧,使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能真正实现持续建设,逐步恢复、不断完善的良性循环;二是要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一方面是加强对老企业环境监管,对工艺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污染严重而治理无望的污染企业,实施依法关闭,把关闭企业纳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综合整治范围,给予一定补偿的方式,使这些企业关得了,还稳得住。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开发区建设,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劳动密集型大企业、大项目,通过环评把关,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形成企业之间互为关联、资源共享、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源区。依托水能、矿产、林特等资源优势,加大传统骨干企业的技改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全力促成潘口电站项目上马,实现以潘口电站为龙头,各梯级电站为依托,努力打造鄂西北第二大水电基地。加大林产化工企业的改造,把天新医药化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壮大成林产化工的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把竹山建成全国最大的肚倍之乡,使肚倍基地建设与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实现有机结合,使竹山成为全国最大的单宁酸、没食子酸生产出口基地;三是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竹山是国家级生态试范区,要充分用足用活生态试范区这块金字招牌,依托丰富的山野菜资源和以圣水为龙头的茶叶资源,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做大做强绿色山野菜产业、有机茶叶产业和无公害农产品三块蛋糕,走出就农业发展农业的传统农业模式,逐步实现生态大农业;四是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依托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具有丰厚底韵的女娲文化、堵河文化,大力开发以堵河源自然保护区为龙头,以武陵峡、女娲山为精品,以县城周边休闲娱乐为依托,四季皆宜的旅游项目,打造旅游精品。
3、大力建设生态环境,着力改善城乡整体面貌。环境建设是改善城乡整体面貌,推进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水源保护区治理面源污染的抓手。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是发展经济、保护水源区水环境质量,提高广大群众文明程度的前提。一是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加快以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置场为重点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大力开发利用再生清洁能源发展沼气,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沼气是绿色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重点工程,是切实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抓手,兴建四位一体的沼气,采用“畜—沼—粮(菜、茶、果)”模式,达到“一沼”代“三料”(燃料、肥料、饲料),“三料”促“五业”(农、林、畜、副、渔),“五业”促“三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生态效益,是遏制乱砍滥伐、破坏植被、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化学肥料使用的有效方式,竹山已规划以每年建1万户“四位一体沼气池”,改2万户高效省柴灶、1万户太阳能的速度全力推进农村能源替代建设工程;三是要加快生态村建设,竹山是山区县,各村所处地理位置环境差异大。为此,在建设过程中要突出与生态环境的高度和谐,以构建“清清渠水绕村庄,绿树成荫瓜果香”的山水田园乡村风光为基调,坚持从村镇的山形地势出发,依山顺水,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以道路、用电、用水和农村能源、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在发展特色经济上,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目标,努力建成“两山一岗”(即:大观山、九华山、九里岗)周边区域乡镇生态有机茶基地,建成“三河两库一岗”(即:堵河、霍河、官渡河、黄龙滩水库、霍河水库、宝丰九里岗)为中心的三大果树带。大力发展魔芋、中药材、肚倍等特色产业,推广耕作技术、节水技术、免耕技术等生态农业技术应用,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耕种对水源保护区水质面源污染问题。
上游流域水土保持管理论文
1.流域概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包括汉江和丹江两大水系,涉及陕、甘、豫、鄂、渝、川6省(市)48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9.73万平方公里,其中河南省7815.34平方公里,涉及南阳市境内面积为6361.94平方公里,包括西峡3131.57平方公里,淅川2821.46平方公里,内乡376.7平方公里,邓州市32.2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6.94万公顷,林地37.21万公顷,人口112.58万人,农业人口103.35万人,2000年农业总产值22.66亿元,粮食27271万公斤,人均收入1280元。区域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秦岭东段余脉,属北亚热带北部边缘,南阳盆地温暖半湿润区的西部,为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全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82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23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033小时,无霜日数232天,光热资源、水资源丰富,适宜南北植物生长,种类繁多。伏牛山主脉老界岭由西向东穿越项目区北部边界,整体地形呈北高南低走势,北部基本上为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区,山高坡陡,层峦叠障,南部为丹江口水库库区及环库丘陵垄岗区,地形破碎,岗岭起伏,中部西峡与淅川两县交界处仍属伏牛山南麓浅山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延伸,其南北两侧均为丘陵岗坡,沟壑纵横,地形十分复杂,区域地质岩性北部以古生代变质片岩、碳酸盐岩和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为主,中部主要分布为沉积岩、变质岩区,在丹江以南仍以沉积石灰岩为主,在丹江沿岸,从荆关—大石桥—马蹬,属淅川县狭长的红色盆地区,为白垩纪第三纪,主要是红色泥沙岩、页岩、砾岩,由于地质构造原因,造成区域中南部大范围石灰岩山地。
2.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2000年全国第三次遥感调查统计区域内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369.01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53%,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2938吨/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程度大致以浅山丘陵区的中、强度流失逐渐向中山区的轻、微度流失变化。大部分发生在丹江口水库环库区周边的浅山丘陵区和人口集中、植被差、养殖和农业种植区以及交通便利,开发建设项目比较集中的区域,强度流失面积446.87平方公里,中度流失1369.7平方公里,轻度流失1552.44平方公里,分别占流失面积的13%,41%和46%。年均土壤侵蚀量990万吨,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可分为面蚀、沟蚀、泥石流和重力侵蚀,又以面蚀和沟蚀面积大,侵蚀量也最多,面蚀多发生在项目区中部和浅山丘陵区,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坡耕地多,覆盖差,不能涵养水分,沟蚀多发生在丹江口水库周围,人多地少,缺粮少柴,土地垦植指数较高,泥石流主要发生在中、浅山区,土质松懈,植被差,坡度陡的区域。流域水土流失强度分级面积及流失量见表1-1。
微度流失区和轻度水土流失区是以土壤平均侵蚀模数小于200~500吨/平方公里·年和小于2500吨/平方公里·年界定,总面积为4545.37平方公里,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1552.44平方公里,微度流失区面积2992.93平方公里。中山区占45%以上,浅山区为28%,丘陵区为27%,主要分布在西峡中山区和淅川西北山区、丹南山区,海拔较高,山体完整,居民少,森林茂密,交通闭塞,植被覆盖率较高,另外大部分水平梯田、水田及建筑区,水域也包括在内,流失形式以面蚀为主,兼有沟蚀。
南阳市丹江口水库及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强度分级面积及流失量
工程虚拟仿真研究管理论文
1背景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从长江上游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上筑坝建水库,采用隧洞穿过巴颜喀拉山,向黄河上游补水,以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是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措施。同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东、中线工程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一定条件和时间内,三条线可相互补充,尤其可通过适当调整黄河水量分配,使南水北调工程与北方东、中、西部水资源相互补偿,共同实现我国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保证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高峰时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用水安全。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改变了原有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状况,相应地引起了调水区、受水区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并产生诸多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同时,在施工和运行调度管理等方面,西线又是一个复杂、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存在着许多世界性的难题。如:如何正确评价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后对促进受水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对调水区可能引起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变化?如何评价西线调水对黄河水资源的补偿作用?如何分析不同调水量的供水目标和供水范围?如何优化确定合适的坝高与洞线长度?如何研究远景规划中的后续水源的战略性问题?等等,对工程的规划决策及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都有着重要意义。未雨绸缪,必须认真研究这些问题。
为解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中的一些世界性难题,通过全数字化数据平台的构建和数字仿真技术的应用,建立全新的数字化研究环境和虚拟调水工程环境,依靠大尺度、高精度情景数字模拟研究和实际验证,构建复杂系统优化决策模型,为回答西线调水中涉及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以及工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问题提供工作平台。
2目的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虚拟仿真及应用研究的目的:为解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中的一些世界性难题,集成全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三维仿真和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SeamlessIntegrationofMulti-sourceSpatialData)等高新技术,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勘测设计一体化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完成多比例尺、多数据类型资料的数字集成,以功能强大的系统软件与模型为支撑,为相关科学家、工程规划设计人员高效的工作提供详实灵活便捷的数字流域研究环境,通过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区、输水沿线、受水区和后备水源区的数字仿真手段,对调水工程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存在的可能方案进一步予以综合分析与论证。可在调水线路沿线依据其地形、地震、工程地质等条件,对不同调水实施方案的投资规模、工程实施条件进行比选,并初步估计其生态环境影响;依据调水前提对受水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做出分析,提出客水分配与利用的优化模式;通过对后备水源区的相关研究,探讨后续扩大调水的可行性及其影响。为水资源跨流域配置方案的优化选择提供全新的高技术支撑工具,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准备,为规划决策及工程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污水处理环保指标考核研究
1环保指标考核的意义
水资源防治、监管及环保指标考核,是确保水质达标,满足饮用水安全需求的根本措施;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和谐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支撑。环保指标考核的意义主要体现在:(1)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管控污水排放,达到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的目的。同时对水源环境保护的各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实施水源保护、污染治理、强化指标考核等综合措施,达到对污水综合治理的目标。确保水质安全达标。(2)加强水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规范及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建立高效的水资源环境监管协调机制;并能够突出水源质量达标率的控制重点,逐步落实水源环境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措施及二级保护、准保护区的污染控制和监管体系的完善,增强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和技术储备。
2水资源污染的水质特征
按相关数据指标统计:江河类水源地的主要污染因子多为氨氮、溶解氧及铁、锰、CODMn等;湖、库等水源地污染因子多为总磷、总氮、CODMn等;地下水主要污染因子则为氟化物、氨氮、铁锰、硫酸盐等。2.1水资源污染来源。水资源污染物种类包括:死亡有机物、化工、重金属、酸、油等。造成水资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未经处理的生活及工业、农业排污、垃圾渗滤液、面源污染、土壤流失、石油泄漏等。2.2水质评价。据地表水水源环境基本项目和特定项的目的不同,功能水域标准值可分为五大类。地表水环境质量,应采用单项指标分项进行达标率评价技术;对于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需分别对其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进行达标率评价,每期数据不少于两个;对于污染源所含有的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砷、铅、镉等十项指标,各期水质达标率均要达到100%,其他应达到80%。
3污水处理环保指标的设定基础
污水处理环保指标的设定,基于生态环境基础资料的收集,以及数据的有效监测,通过数据分析来设置行之有效的考核指标。(1)基础资料的收集包括:①水位、流量和流向等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水情;河宽、河深、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等水体的水文地质和地貌、气候等资料。②水体沿岸的城镇、工业区分布和排污情况,水资源现状等资料。③历年来水质监测数据、水文实测和水环境研究成果等资料。(2)水质监测采样点的设置:在对水源环境基础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应根据监测目的和项目,布设具有代表性、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水质和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的监测断面和采样点。如:饮用水水源环境区域;排污量大的河流上下游;河流支、干流汇合处的上游及充分混合处;跨国河流的出入境口;湖泊、水库等水资源集中的水域及水源环境的出入口;水利设施所在地及风景游览区;受潮汐影响和严重水土流失区的水源环境等。监测断面和采样点位置应尽量选择水流平稳顺直、河床稳定的区域,避开死水区和回水区环境。再根据监测对象的性质和测定要求等因素,选择相适宜的方法和技术。(3)水源采样时间及频率。饮用水水源年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适时而定;排污渠道年采样不少于3次;河流等较大水系年采样不少于6次,采样时间分别设在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每个时段各采样2次;而沿岸为城镇或工业区的重污染河段及人流密集的景区水域,年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根据实时情况或每月一次;潮汐河流分别设在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三个时段采样,每个时段各采样2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分别各断面涨平时和退平时时采样;河滩底泥则在每年枯水期采样一次;设有监测站点的湖泊和水库等,每月不少于1次采样,全年不少于12次;未设有监测的水源区分别在枯水和丰水期各采样1次;有废水排污染的水源区域,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采样次数。对监测数据,经过科学地计算和分析,来确定、细化考核指标的可行性,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