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源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8 05:06: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税源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方税源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县地税局自1994年7月成立以来,地方税收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5年累计征收地方税费105362.88万元,税收年平均增幅达28%以上,地税收入占本级一般预算收入近70%。去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地方税源急剧萎缩,而努力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的奋斗目标,又对地税收入增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成功破冰,促进地方地方经济和地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是检验地税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效果的唯一标准,也是决定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成败的关键。
一、地方税源的总体概况
(一)年度地方税费征收的总体情况。
年,全年共征收地方各项税费收入24382万元,同比增长34.23%,增收6218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5339万元,同比增长28.57%,同比增收3408万元;社保费入库7983万元,比同期增收2596万元,增长48.21%,其他收入完成1060万元,,同比增收213万元,增长25.1%。
(二)同比分税种增减情况。营业税3247万元,同比增长55.05%,企业所得税2934万元,同比增长7.35%,个人所得税2059万元,同比增长7%,资源税4391万元,同比增长69.05%,城建税645万元,同比增长179万元,印花税120万元,同比增长43.31%,车船使用税97万元,同比增长265.81%,契税、耕地占用税111万元,同比增长218.02%,房产税763万元,同比下降8.77%,土地使用税919万元,同比下降22.55%。
从以上征收数据看,全县地方税源在税种上主要集中于营业税和资源税,在地域上集中于荷花镇和茅坪场镇,在增幅上高于市内其他县(市)。具体来讲,我县地方税源呈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流转税支撑作用明显,比重呈上升态势。从近三年的征收数据分析,2006年至年分别征收营业税1581万元、2700万元、3247万元,分别占地税收入的16.56%、18.06%、21.17%,征收资源税2589.51万元、2597.67万元、4391.46万元,营业税和资源税分别占地税总收入的25.93%、18.4%、30.03%。二是区域性分布突出,层次分明。全县地方税收主要集中在荷花镇和茅坪场镇。2006年至年,区域内提供地方税收21645.65万元,占全县地税收入56%以上。其中荷花镇16177.48万元,占41.77%,茅坪场镇5468.17%,占14.12%。三是全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算收入高幅增长,据县统计局资料数据显示,我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4.3%、39.6%,高于其他八个县(市)增长幅度,在全市财税增幅比例中排名第一。
地方税源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县地税收入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建筑及房地产等行业,地税收入增长途径较为单一,增收形势比较严峻。因此,我们今后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一个税收与经济结构相互协调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地方税源建设,进一步提高地税收入对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保障能力。
一、地税收入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一)地税收入总量持续增长,但增幅明显回落。2007年全县地税收入首次突破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76%。虽然今年上半年仍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但下半年地税收入增幅明显回落,有的月份甚至出现负增长。截止9月底止,全县入库地税收入8786万元,比上年同期仅增长25.3%,比2007年少增长5.46个百分点,也落后全市平均增速4.3个百分点,列全市十个县(市、区)倒数第三位。
(二)县直地税收入占地税收入比重有所上升。今年1-9月,全县入库地税收入8786万元,其中:县直地税收入为5461万元,占地税收入比重的62.2%,在2007年占地税收入比重41.3%的基础上持续增长,剔除武吉高速及大万公路的收入,仍占税收总收入的57%。主要增长体现在县工业园区及万国矿业有限公司,其中县工业园区今年1-9月入库597.6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07%;万国矿业有限公司今年1-9月入库177.3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4.9%。
(三)交通运输、建筑和房地产业税收起支撑作用。从地税收入分产业看,与地税收入关联程度较高的交通运输业、建筑及房地产业税收已经成为地税收入的主要来源。2005年、2006年、2007年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实现的地税收入分别为2444.09万元、4067.86万元5276.07万元,平均每年增幅均在1000万元以上,占地税收入比重也分别达到40.7%、62.7%、62.1%。今年1-9月,交通运输业、建筑及房地产业税收入库共计5509.9万元,占地税收入比重也达到了53.5%,显示出在税收总收入中的支柱地位。但具体分析上述产业税收走势有较大差异,由于县持续加大运输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地税收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今年1-9月交通运输业入库地税收入1641.1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建筑业入库地税收入3083.1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56%,剔除武吉高速仍增长55.6%;而房地产业由于受市场行情的影响,实现的地税收入也呈现出有起有落的状态,今年1-9月房地产业入库地税收入785.6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2.5%,仅达到2006年的水平。
(四)民营经济税收贡献更加凸显。从全县地税收入分经济类型看,来自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税源日益萎缩,今年1-9月入库地税收入1042.4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3%;个体经济税收呈现稳中有升趋势,今年1-9月入库地税收入1180.1万元,比上年增长48.7%;外资经济地方税收贡献力仍然很有限,今年1-9月入库地税收入仅202.14万元,比上年增长49.5%。与此相反,由于构成县主要税源的交通运输、建筑及房地产等企业大多注册为有限公司或私营有限公司,上述企业已逐渐成为县地方税收的主要税源。2007年及今年1-9月,民营企业分别入库地税收入5041.16万元、4549.65万元,分别占地税收入比重的59.4%、54.2%,远远高于其他各种企业类型所占的比重。
全乡税源建设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税工作机制,全面加强税源信息建设,及时准确掌握我乡范围内的税源结构及其增减变化情况,切实做到依法征管、应收尽收,防止税收流失,根据县政府办政办秘〔2012〕2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并报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同意,制定我乡税源信息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摸清情况、分清类型、动态管理、资源共享”的总体要求,对我乡范围内的工商企业、个体工商户税源信息进行调查摸底,全面建立税源信息动态资源库,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税源信息管理机制。
二、工作重点
(一)开展基础税源信息调查摸底。以2012年2月底为时点,对全乡范围内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工商企业、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纳税情况开展调查摸底,分类统计汇总。具体如下:
1、乡税源信息中心对辖区内工商企业、个体工商户2011年以来生产经营情况、纳税情况逐一进行调查摸底,并分类统计汇总。
六靠税源建设调研报告
今年4月份,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全面把握**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发展靠经济、经济靠工业、工业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靠环境、环境靠作风”发展思路。如何落实“六靠”发展思路,笔者结合我市地方税源情况,就推进我市地方税源建设作粗浅探讨。
一、**市地方税源结构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地方税源结构状况
20**年,**市地税部门组织地方税收收入65963万元,比上年增收2853万元,增长4.52%。从不同角度看,地方税源构成如下:
1.从税种上看:占收入比重较大的地方税种主要是营业税31100万元,个人所得税10201万元,企业所得税7225万元,分别占收入总额的47.95%、15.46%、10.95%。以上三税种收入为48526万元,占地方税收入73.57%,是地方税收增长的主体税种,在地方税中收入中举足轻重。其余较大的税种是城市维护建设税4532万元,占6.87%,资源税3645万元,占5.53%。
2.从预算级次看:中央级收入10455万元,占16.21%;省区级收入3451.7万元,占5.235%,县市级收入50593.2万元,占7.84%。
税源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年,我局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省、市财税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亚洲锂都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围绕“两个准确把握、三个强力推进、四个有所创新”的工作思路,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10月20日,省局张贻奏局长在视察我局时指出:今年以来,国税在新班子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收入质量、服务发展、信息管税、经费保障、效能建设“五个新突破”。
一、服务科学发展,国税收入在加强税源建设中再攀新高
一年来,全市国税系统咬住目标不放松,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向项目要税收、向政策要税收、向管理要税收的共识基本形成。年,全市国税系统累计组织税收收入54.7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22.29%,比上年同期增收14.36亿元,增长35.59%。完成财政口径收入46.02亿元,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数超1.57个亿,增长34.89%,为全市财政收入过百亿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加强税源建设。开展税源建设专题调研。围绕市委、政府年初确定的财政收入过百亿元目标,我局把加强税源建设确定为今年组织收入的首要工作,由市局主要领导牵头开展了“加强税源建设,做大财政‘蛋糕’”的专题调研,深入全市28户重点企业,走访10个工业园区。通过调研,就我市税源建设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市委谢亦森书记作出了重要批示,市委办以参阅件印发各地。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将230户“两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重点税源企业纳入市局重点税源监控网络,准确掌握重点企业税源情况。密切关注工业园区税源变化,加强园区税源新增长点的跟踪管理,按季进行税收分析,提高税源监控力度。
(二)提高收入质量。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认真执行省局张贻奏局长在全省加强再生资源税收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的“三个严禁”,即严禁有税不收、严禁预收税款、严禁应抵不抵的组织税收收入工作要求,制定并落实强化税源管理的有力举措,严格控制欠税、严格延期入库审批、严格禁止越权减免税,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实现均衡入库,切实提高收入质量。坚持收入督导机制,加强对基层组织收入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牢牢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
(三)强化税务稽查。继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重点对房地产及建筑安装企业、石油化工行业、药品经销、市级重点税源企业等行业开展专项检查。积极会同公安、地税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成功捣毁一起贩卖假发票窝点,抓捕犯罪嫌疑人2名,缴获假发票43624份,票面金额654.36万元;破获贩卖假建筑安装发票案一起,起获空白建筑安装统一发票17000余份,查处非法代开、虚开发票53份,非法开票金额2240.78万。年,全市共查补税款罚款及滞纳金合计8694万元,同比增长34.7%,占同期国税总收入计划总额1.94%;发现和查处大要案14件,受理和查处举报案件11起;发票协查62户次,涉及各类发票461份,涉案金额价税合计9108万元,协查按期回复率、准确率均达100%。市局稽查局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先进单位”。市局“纵深行动”、丰城市局丰杨木材经营部虚开专用发票案被评为全省十大优秀案件,其中“纵深行动”列十大优秀案件之首。
地税局加强税源建设工作意见
一、税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1.税源建设具有基础地位。税源是经济税源的简称。税源建设是税收工作的基础,是实现税收目的的保障。经济税源需要通过强化税源管理来转化为现实的税收收入。近年来我省地方税收管理实践证明,税收管理的基础必须是税源建设。离开税源管理,税务部门就会丧失依法征税的主动权。在现行税收征管模式的框架下,我们必须首先从战略高度提高对税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机构设置、人员安排、工作内容上突出税源管理,并形成一整套的税源监控的制度和方法。
2.税源建设体现现实要求。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税源下滑,其中既有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等导致经济税源减少的因素,又有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等政策性减收因素,保持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任务十分严峻。各级地税部门要从客观现实认识到加强税源建设,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增强各税种、行业税收管理能力和水平对保障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具有的重要意义,切实把税源建设摆到地税工作的突出位置。
3.树立正确的税收经济观。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税收是经济的缩影。要树立正确的税收经济观,正确处理好组织收入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组织收入与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关系,把实现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建立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基础上,建立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基础上,加强地方税源建设,服务好地方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培植好税源、保护好税基,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税源建设的主要目标
4.地方税源发展壮大。落实税收经济观,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培植地方税源增长点,不断促进税源发展壮大,实现地方税收与经济协调持续稳定增长。
税务机关如何加强新时期税源建设
税务机关如何加强新时期税源建设
税源是经济税源的简称,即税收收入的来源,它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当年创造或历年积累的国民收入。所谓税源建设,是指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经济管理部门围绕税源健康、稳定增长而采取的一系列新措施。就税务机关而言,税源建设包括税源管理和税源服务两项内容。税源管理,也称之为税源监控管理,就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以掌握应征税款为目的,通过各种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税源规模、状况、发展变化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的税收管理活动。具体地讲,税源管理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管理、税务检查、税务行政处罚以及协税护税等诸多工作。税源服务,是指税务机关为实现税收目的,无偿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自然人提供的税法宣传、咨询以及办理涉税事项等各种方便措施。
对税务机关来说,新时期的税源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涉及整个税收征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当说,税源建设是税收工作的基础,是实现税收目的的保障,分析和研究税源建设的状况和发展,对新时期税收工作有着极其重要地意义。
一、当前税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税务机关在税源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基本建立起了与税源结构和税源变动相适应的税源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了对税源的有效管理和优质服务,有利促进了税收事业发展。随着新《税收征管法》的出台,税源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要求税源建设不断深入。从目前情况看,税源建设在某些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税源管理和税源服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税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税务机关如何加强新时期税源建设
税务机关如何加强新时期税源建设
税源是经济税源的简称,即税收收入的来源,它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当年创造或历年积累的国民收入。所谓税源建设,是指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经济管理部门围绕税源健康、稳定增长而采取的一系列新措施。就税务机关而言,税源建设包括税源管理和税源服务两项内容。税源管理,也称之为税源监控管理,就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以掌握应征税款为目的,通过各种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税源规模、状况、发展变化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的税收管理活动。具体地讲,税源管理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管理、税务检查、税务行政处罚以及协税护税等诸多工作。税源服务,是指税务机关为实现税收目的,无偿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自然人提供的税法宣传、咨询以及办理涉税事项等各种方便措施。
对税务机关来说,新时期的税源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涉及整个税收征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当说,税源建设是税收工作的基础,是实现税收目的的保障,分析和研究税源建设的状况和发展,对新时期税收工作有着极其重要地意义。
一、当前税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税务机关在税源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基本建立起了与税源结构和税源变动相适应的税源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了对税源的有效管理和优质服务,有利促进了税收事业发展。随着新《税收征管法》的出台,税源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要求税源建设不断深入。从目前情况看,税源建设在某些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税源管理和税源服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税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地税局加强税源建设工作意见
为加强税源管理,大力培植地方税源,保障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省局决定大力加强税源建设。现就2009年税源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税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1.税源建设具有基础地位。税源是经济税源的简称。税源建设是税收工作的基础,是实现税收目的的保障。经济税源需要通过强化税源管理来转化为现实的税收收入。近年来我省地方税收管理实践证明,税收管理的基础必须是税源建设。离开税源管理,税务部门就会丧失依法征税的主动权。在现行税收征管模式的框架下,我们必须首先从战略高度提高对税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机构设置、人员安排、工作内容上突出税源管理,并形成一整套的税源监控的制度和方法。
2.税源建设体现现实要求。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税源下滑,其中既有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等导致经济税源减少的因素,又有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等政策性减收因素,保持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任务十分严峻。各级地税部门要从客观现实认识到加强税源建设,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增强各税种、行业税收管理能力和水平对保障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具有的重要意义,切实把税源建设摆到地税工作的突出位置。
3.树立正确的税收经济观。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税收是经济的缩影。要树立正确的税收经济观,正确处理好组织收入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组织收入与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关系,把实现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建立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基础上,建立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基础上,加强地方税源建设,服务好地方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培植好税源、保护好税基,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税源建设的主要目标
县经济税源建设思考
近年来,随着元氏县经济的发展,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年均增长幅度虽接近20%,但是与其他县市发展水平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必须以全局的眼光审视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矛盾,从战略的高度加快经济税源增长点的培育,以谋求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
一、县域经济宏观运行中优势与劣势、潜力与不足
为了准确把握元氏县经济运行的态势,笔者先后对几年来全县经济诸多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动力和投资环境的不足,使区位优势在经济增长中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县最大的优势是交通优势和地缘优势。毗邻省会,交通发达,这样的优势兴起了巨资投入的蟠龙湖、闻名全国的交通运输业。但由于经营、市场等多重因素,蟠龙湖旅游一直波澜不兴,运输业也几经反复。交通发达是优势,但减少了物流的中转,再加上市场建设的不足,使元氏没有形成大的商品集散地。
(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不足,使经济总量和县级财政的稳定增长缺少依托。首先,从环境竞争力来看,市场发育的初期化和经济环境的不尽人意,使我县缺乏诸如正定板材市场所具有的内在发展动力。表现在宏观上,则是元氏经济的辐射圈狭窄,在大市场中缺乏吸引力。其次,从科技竞争力来看,技术创新能力只集中于化工总厂、热电厂等少数企业。
(三)县域经济“长腿”、“短腿”的并存,使优势行业的进一步扩张受到限制。县办工业作为骨干、支柱行业,在经济增长中一枝独秀。而民营经济(乡镇企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一直处于迟滞发展状态,形成“短腿”。近年县办工业上缴税收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1.1%,而私营经济的税收增长率仅为12%。私营经济的长期迟滞发展使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于县办工业的发展,使优势企业难以得到“休养生息”的时机,长远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