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机关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8 02:15: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税务机关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税务机关依法治税调查报告
一、基层税务机关依法治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不强。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几乎一提到依法治税存在的问题,都要涉及到这一话题。通过10多年的普法教育宣传,这个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笔者认为,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强只是问题的表象,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现行制度没有从根本上理顺征税与用税之间的关系。
原因分析:纳税人缴税后,不知道自己缴的税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和自己有什么样的利害关系,纳税人纳税积极性自然不高。现代社会是以“权利”(权力+利益)为本位的社会,人们的思维模式首先是考虑我能得到什么样的权利,然后才是思考为拥有这样项权利我应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和义务。纳税当然可以说是一种权力,但它更重要的体现的是一种义务而非利益。在实际的宣传和工作中,我们税务机关更多的注意力是集中在监督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强调纳税人的义务上,而不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维护纳税人的利益上。它意味着税务机关投入到企业居民交钱和税务机关收钱两个环节的精力多,对于构成税收运行全过程的政府部门用钱环节的关注少,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解释税款使用情况时笼统陈述为“取这于民,用之于民”,运用事实并细化到具体项目的分析少。这必然给纳税人思想上造成我知道必须缴税,但为什么缴税我不清楚或者缴的税用到哪去了我更不清楚,以及我缴了税只承担了义务,却没有享受对应的权利的思想误区。给形成诚信纳税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障碍。
收税是国家运用强制力将一部分私人财产收归国有,以用于公益需要。由私而公的强制性转化过程,必然容易导致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利益对抗冲突。化解这种冲突需要在执法过程中贯彻民主参与精神,将对抗性有效转化为自主性。从法理上讲,公民有权参与对自己财产的分配。执法的内容只有体现民情,顺应民意、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才能更好的达成社会诚信征纳的共识。但现实是,我们征税过程本身是不透明的,公众的参与程度极低,征纳双方在实际的税收法律关系中,作为征税机关,主要是将自己看作行政权力的行使者,没有认识到税收的本质属性,漠视纳税人的利益,责任意识淡薄;作为纳税人,也没有树立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纳税人税收观,还是从传统的角度看待税收,将税收看作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一种负担。这样导致的后果是,税务机关的征管手段不断强化,严厉打击偷漏税等违法行为,使税收征纳关系在总体上处于失衡状态:一边是纳税人消极义务观念下冷漠的面孔,一边是税务机关片面强化权力下疲惫的身影。这种状况的存在影响了税收职能的发挥,破坏了纳税人和征税机关之间应有的法律关系,没有形成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税收法治观念。
(二)税法宣传效率不高。税法宣传工作是提高税收法治观念的重要手段。强化税法宣传,对做好依法治税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有些地方税务部门为了扩大税法宣传影响,热衷于出新招、出奇招,有的动辄组织税务干部统一着装,身披绶带,悬挂横幅,散发宣传资料,而花费很大精力和财力印制的宣传材料却很少有人看,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有的单位热衷于在大商场、大广场、大市场搞所谓的大场面、大制作、大声势,看似轰轰烈烈,但由于宣传内容与纳税人的实际需求脱节,与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关系不大,因此,纵使形式再新、声势再大,也难以引起纳税人和老百姓的兴趣,其最终结果也只能是叫好不叫座。同时为了配合政治形势需要,每一个时期的税法宣传工作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但从基层情况看,有些人员对税收宣传主题的理解存在概念化、表面化倾向,有时甚至出现导向偏差。如一提宣传税收支持发展,就片面地理解为宣传税务部门落实了多少税收优惠,办理了多少出口退税,扶持了多少下岗职工,而对如何发挥聚财职能服务国计民生的宣传却很不够。这样过度宣传的结果,厚此薄彼,对纳税人和社会公众其实是一个误导,对公平合理的税收秩序毫无益处。而各级税务机关对税法宣传的职能认知普遍存在误区,自我定位不准确,没有把税法宣传放到整个社会法治建设的高度来考虑,尤其是不注意向党政领导做好宣传解释,有的同志甚至认为税法宣传是税务机关自己的事,举办税法宣传活动大都是唱“独角戏”。
原因分析:税法宣传是税务机关的重要职能之一。税务机关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做这件事情。从实际情况来看,税务机关在税法宣传上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其优势在于,掌握着大量的税收行政管理资源,这是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劣势主要表现在我们不是专门的宣传机构,无论是宣传渠道、宣传手段、都不具备长期宣传的能力,也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税法宣传中,容易形成“风过景依然”、“雨过地皮干”的现象。由于始终没有建立一套具体完整的操作模式,特别是没有形成完善的效果评估体系,出现宣传偏差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也就再所难免。
税务机关依法治税研究论文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依法治税是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有利保障。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将全方位、多领域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中,这将对我国税收工作提出挑战、带来机遇,依法治税问题更摆上了重要位置。依法治税作为税收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税收事业发展的根本方面既是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也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逐步推进,各地税务机关都实现了从分散征收向集中征收、从手工开票向微机开票、从管户制向管事制的顺利转变。逐步建立起“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新模式。征、管、查之间逐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联系的运行机制,税务人员执法的随意性大大减少,特别是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在税收征管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手工操作而导致收“人情税”、“关系税”的现象进一步减少。随着新《征管法》的颁布实施和ctais的全面运行,依法治税工作也将得到长足发展。各级税务机关以税收法律法规为准绳,认真履行税收职责,坚持“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的治税方针,不断深化征管改革,大力加强规范化管理,不仅有力地推进了依法治税,而且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但是,依法治税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从我国的税收实践看,近几年来,每年因各种偷税、逃税、骗税、越权减免以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造成的税收流失已经相当严重。可以肯定,税收流失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营造依法治税的环境非一日之功,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讨。
针对如何推进税务系统依法治税,笔者认为当前应完善以下措施:
一、加强培训,提高税务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素质
首先,各级税务机关领导要学习和熟悉履行领导职责所必须的基本法律知识,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税务行政法律事务的能力。一是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凡事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搞狭隘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二是树立公平观念。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型企业都是平等竞争的市场主体,权利平等,义务平等,违章受追究平等。任何不符合政策的对个别企业的“特别关照”都是对其他企业的歧视,也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格格不入的。三是改善服务观念。税务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代表国家执行公务,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义不容辞,任何特权思想和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工作作风都是不可取的。
其次,要提高税务干部的整体素质。税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关系到税收执法行为是否公正,关系到税务机关的地位、形象,关系到税务行政执法质量。鉴于部分税务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必须通过学习培训来解决。一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税务执法人员树立坚强的政治责任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刻认识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性和不执法的危害性,牢固树立为税收事业献身的崇高信念。二要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税收法律法规的学习,除了业务方面外,还要组织学习《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等,使广大税务干部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能够正确执法。三要开展具体执法操作程序的培训,狠抓岗位练兵,培养征管查能手。四是实行培训考核与执法资格挂钩办法。对不参加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不发给对外执法证,决不能心慈手软,偏袒放任,对那些严于律己、秉公执法者则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树立先进典型,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税务机关信访工作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持各级税务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促进各级税务机关的工作,根据《信访条例》(国务院令第431号)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税务机关的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税务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各级税务机关处理的活动。
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第三条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畅通信访渠道,为信访人采用本规则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
税务机关依法行政调研报告
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后,各级税务机关越来越重视依法行政工作,税务系统法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税系统自全面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来,大力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依法行政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推进税收法治建设的同时,各级税务机关特别是基层税务机关在依法行政工作上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我国税收法规的贯彻实施和依法治税的进程,一些执法难题和困境仍有待破解。
一、当前税收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外部法制大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税法立法上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的内容,或不够完善或重叠交错,法律用语过于简单,模糊概念使用较多,立法前瞻性不够,造成税法修改补充频繁、稳定性较差。二是税收计划管理与推进“依法治税”之间存在矛盾。由于制定税收计划任务的主要依据是上年税收完成数和计划年度预计的经济增长速度,客观上形成税收计划指标与客观经济发展和税源变化保持协调和一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使税收计划管理与推进“依法治税”之间存在着矛盾。三是社会综合治税机制尚不成熟,部门配合不力。主要表现为相关执法部门各自为政、信息交流不畅、协作不力。一些相关部门对税务部门在税收执法的配合协作上推诿、拖延,难以形成行政执法的整体合力。
(二)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一是思想认识问题没有根本上解决,依法行政意识有待加强。二是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缺乏统一的税收执法质量考核标准。另外,税收执法监督的手段仍难以跟上发展的需要。三是专业法制人员力量薄弱,结构不尽合理,不能满足当前税收法制工作的需要。从知识结构看,税务系统法制机构的工作人员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法律教育,在法学理论、法律理念和法律知识等方面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法律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依法行政的要求;从年龄结构看,尚未在总体上形成梯次的年龄结构。四是税法执法部门执法权有限影响法制权威。税务部门对于违法执法人员的处理只有“建议”权而没有直接处理权,严重影响监督效果和法制机构的权威,对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三)税务机关执法存在的问题急需进一步改进。一是重人治,轻法治。收“人情税”、“关系税”,该免的不免,该罚的不罚;有的擅自变通税法,有的权限范围掌握不准确,越权处罚等等。二是重实体法,轻程序法。许多税务人员对各税种的税收政策法规掌握得很熟练,但对《税收征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运用却相对生疏。在执法过程中有重口头告知、轻执法文书现象。在日常税收活动中,许多基层单位和税务人员不重视税收执法程序,凭感觉和经验办事,随意简化税收执法手续,人为造成执法失误。三是纳税人的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操作中存在纳税人的义务多于权利,税务机关的权利多于义务,即现行税收法制还没有充分又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权利。对纳税人的行政救济制度也不完善,重执法轻救济。四是税收执法风险加大。就政策原因来讲,表现在:税收法律体系不健全。税法与相关法规衔接不够,造成税务机关执法依据不完备,给税务机关的执法带来隐患。政策出台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活动的需要。一些税收实施办法和操作规定对可能产生的税收执法风险认识不够,易引发税收执法风险。就税务机关及执法人员来讲,表现在:税收政策调整频繁而培训不到位,加之部分税务干部缺乏学习税收政策业务的自觉性,导致一部分税务人员对税收政策的熟悉和掌握不够。部分税务执法人员存在凭经验办事的现象。部分税务干部法律素质较差。往往只重视学习和掌握税收税种知识、财务会计知识,而不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而使其法律知识,特别是法律基础知识以及同经济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欠缺,以致使执法权发生异化或弱化现象。个别税务执法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执法能力较差。在执法过程中,不会应用法律武器,正确行使依法治税的权力,从而造成执法偏差,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性。从而引发执法风险。
二、税务执法问题的根源探析
税务机关监督环节分析
要切实强化对“两权”的监督,各级税务机关尤其是各级领导必须首先确立大监督观,即教育是监督、检查是监督、考评是监督、追究也是监督,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宽内部监督渠道,强化内部监督功能,真正将监督贯穿于“两权”行使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
一、“两权”监督中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1、监督与效率的关系。效率是现代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对税务机关来说,一方面要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使权力,另一方面又必须兼顾效率。因此,在建立有关监督制度,进行权力分解、职责细化,强化“两权”监督的同时,必须坚持简明规范、便于操作的原则,把提高办事效率和为纳税人服务的目标一并考虑进去,不能因为实施对权利的监督,而发生互相扯皮,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2、权力监督和效能监督的关系。“两权”监督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廉政建设、惩治腐败,但其功效并不仅限于此,还包括促进税收管理效能的提高。在“两权”监督过程中,既要从规范、制约的角度,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也要通过上下级的层级监督、专门监督等,及时发现并调整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和补偿管理过程中的偏差与失误,防止怠于职守、该干不干、消极应付的作风和行为,促进税务干部勤政、优政。
3、人机结合的关系。随着税收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税收权力的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改变,传统的手工监督方式和人盯人的滞后监督显然已不能适应要求,加强信息化手段在“两权”监督中的应用成为必然。近年来,税务机关已经以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为载体,逐步建立起机器管人的机控防线。但实践表明,过于依赖机控并不可取,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的初始阶段,要确保“两权”监督的深度和效果,必须坚持人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使两者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二、“两权”监督的几个环节
税务机关行业化知识创建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以“依法治税”和“以德治税”为基本要求,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体系;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创新、发展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建立“工作——学习——创新”永续循环的良性轨道,实现工作与学习巧妙融合,培养干部独立思考、系统思考能力,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良好氛围,以知识推进税收工作、首先,加强自身财务和税收理论知识学习,使税务干部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其次,是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体税务干部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再次,加强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根据本职工作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学习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最后,加强岗位技能知识。包括征管软件应用、办公自动化等、整天学习而不创新的行为只能是空泛而无意义的重复,学与思、学与用、学与时、学与效率、学与创新的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强化,扬弃旧义,探求新知。创建学习型的税务机关,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现念,打造“终身学习”平台,这不仅是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的内在动力,更是目标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目前企业行业种类繁多,不同行业各具专业性,相对的是基层税务人员对财务知识缺乏,没有机会得到专门的培训,这就大大制约了基层税务机关在日常税收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工作的效果。更有甚者,当企业财务人员向税务人员询问税务知识时,税务人员不知其理,无法回答,造成了工作当中的被动,甚至被企业财务人员所耻笑。
针对以上现象,加强基层税务机关行业化知识、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应势而生。这是一次学习的革命,通过树立先进的理念、系统的学习,促进观念更新、思想解放、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加强基层税务人员行业化知识、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必须确立一个系统、全面、正确的思想。
一、以“依法治税”和“以德治税”为基本要求,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体系。建立“工作——学习——创新”永续循环的良性轨道,实现工作与学习巧妙融合,培养干部独立思考、系统思考能力,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良好氛围,以知识推进税收工作。
二、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首先,加强自身财务和税收理论知识学习,使税务干部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其次,是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体税务干部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再次,加强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根据本职工作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学习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最后,加强岗位技能知识。包括征管软件应用、办公自动化等。
三、学习、创新、发展。整天学习而不创新的行为只能是空泛而无意义的重复,学与思、学与用、学与时、学与效率、学与创新的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强化,扬弃旧义,探求新知。创建学习型的税务机关,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现念,打造“终身学习”平台,这不仅是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的内在动力,更是目标。
打造税务机关征管服务实体思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县局征管实体化的初步尝试情况;当前县局征管实体化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推行县局征管实体化的构思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实现人力资源最大化、实现税源管理专业化、实现征管职能科学化、实现征管流程规范化、实现征管手段现代化、实现征管水平高效化、应该说我县的税收征管实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根据二年来运行的情况看,也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业务衔接不畅,机构设置尚有合并的空间、责处理局机关日常政务,起草年度及有关重要工作会议报告、制定全县国税系统人事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调查研究、处理、反馈国家税收政策、法规、规章在贯彻执行中的有关问题、稽查局主要负责:偷逃骗抗税收案件的查处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近年来,我们**国税系统把流程再造理论引入税收管理领域,不断地推进税收管理革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于此同时,根据总局、省局的征管改革目标、思路,并结合流程再造理念和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在全市国税系统进行县局征管实体化建设的尝试。
所谓县局征管实体化,就是把过去作为基层领导机关的县局和过去具体负责征收征管的分局、乡所进行层级压缩,精简以往的机关机构,归并内部相关事务,压缩中间层次的管理人员,,让更多的人充实到征、管、查一线,县局成为直接负责税收征收管理(包括稽查等)和为纳税人服务的基层税务部门。
县局实施征管实体化后,除稽查局外,所有的内设科室都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一个公章对外,便于从总体上规范执法,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税务行政复议和税务行政诉讼。
一、县局征管实体化的初步尝试情况
2002年起,市局部署实施的税收流程再造和新一轮机构改革,使县级国税局已具备了实体化的雏形。我县从2002年11月份开始,撤销所有全职能分局,成立稽查局和11个相关科室,在城区设置一个办税服务厅,纳税人找税务机关办理事务都到办税服务厅来办理,税务机关找纳税人由调查执行机构来执行。企业全部实行网上纳税申报,双定户实行税款预储,划卡缴税,零散税源委托乡(镇)、办事处代征,从而更加有效地对税源实行控管,降低了税收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纳税人。具体体现在:
税务机关绩效管理调研报告
绩效管理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下一层级组织实际业绩及价值效能进行评价、衡量和奖惩的重要手段,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也是管理者引导和激励被管理者取得优异成绩而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措施。将绩效管理理念引入并运用到税收管理领域,实现税收工作效率的最大化,既是新时期税收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是推进税收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基层税务机关实施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市国税局多年来先后致力于税收目标管理、税收征管质量管理、ISO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尝试和实践,在考核的内容上,实现了以征管质量为主体考核内容到税收综合工作全面考核的过程;在考核的标准上,实现了由定性考核为主到定量考核为主不断细化完备考核项目的过程;在考核方法上,实现了由单一的工作组实地考核到采取实地考核、网上考核、日常监控多维考核的过程;在考核深度上,由简单地对照分值项目扣分的粗放型考核评价到发现问题与网上、实地、日常监控比对后研究扣分的精细化过程;在考核面上,由市局对区县单向考核到对区县、市局机关处室,区县对税务分局和办税服务厅的“双轮驱动、全覆盖”转变。应该说,每一次管理实践和考核方式都在总结成绩,汲取教训,评价工作,反馈信息,整改问题,加强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税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部门,以“为国聚财、为民收税”为神圣使命,完成组织收入目标和严格高效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是税务机关的根本任务。但是受制于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制约,国税机关管理效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从宏观层面看,长期把税收收入完成数及一些静态指标作为衡量工作绩效的主要尺度,标准单一且呆板。从微观管理层面看,一是实施传统的下达任务、计划和指标式行政管理模式,管理者与被管理缺乏有效沟通,管理者“推动工作难”、被管理者“执行难”;二是长期计划管理惯性形成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人力资源活力无法有效释放。加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不尽科学合理,在考核项目的设置上,内容太多、太细,淡化了税收工作的目标;三是考核忽视了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工作的个性化特征,不利基层因地制宜发挥创造开展工作;考核过程不够透明,扣分理由不公开,基层对“暗箱操作”意见大,对考核结果不甚服气;考核工作统一设定项目、评分标准和办法,束缚了基层工作的创新。要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对国税工作绩效提升的桎梏,必须立足工作实际,引进以“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为核心的绩效管理理念和行为模式,应用通畅的网络和成熟的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化平台,构建符合国税部门实际的绩效管理模式。
二、市国税局在绩效管理方面的尝试
市国税局结合多年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不懈探索和具体实践,确立了“双轮驱动,无缝隙、全覆盖”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税务机关主任竞选发言
1961年出生的我总是被抛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摔打,这一切磨砺了我的意志,塑造了我的品质,让我懂得了诚实的可贵、责任的重大,也更坚定了我从事事业的信心,这次竞聘上岗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洗礼,我将以竞聘办公室主任这个职位的实际行动支持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
本人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博州师范学校中文班,分配工作后先后在三中、六中任初中、高中语文老师;1984考入伊犁教育学院学习汉语语言专业,1986年毕业,获得大专文凭后回校任教至1995年;1995年下半年调入地税局从事档案、文书、保密、信息工作,1999年竞聘为办公室副主任,分管档案、文秘、信息的管理工作。三年来,自己始终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严于律己,团结同志,尽职守则,勤奋工作,能够与时俱进,努力做三个代表的实践者。三年考核均为称职。
办公室的工作就是紧紧围绕全局工作的中心,以政务工作为重点,以信息工作为突破口,逐步完善全系统办公室业务工作的考核管理机制,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办公室参谋助手、协调服务、监督把关的职能作用,最终实现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基层和群众服好务的目标。这次机构改革新增设的服务中心,就是把办公室工作的重点从事务服务转移到政务上来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把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推向社会的重大尝试,可以预见到,今后办公室的工作一定会从千头万绪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力量更加有效地围绕政务工作做好全方位的服务,为推动全州地税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在办公室工作整7年,曾接受过档案、文书、保密、信息等多种培训,开阔了视野,增加了阅历,提高了能力。在我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工作的这3年中,亲自参加指导策划过以下几项重大工作:1、全过程地参加、指导本系统档案晋升为自治区一级的工作,并均获的优秀等次;2、今年又被州档案局定为全州唯一一家文书立卷改革试点单位,4月25日,在我局成功地召开了全州试点工作现场会,我做了专题经验介绍,使档案工作达到了新水平。3、大力推进新的《全国税务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使本系统内的公文用纸、公文格式达到国标标准,文书运转逐步规范。4、强化信息服务意识,积极推动信息工作上新台阶。经过努力信息工作在州上评为先进单位,全疆16地州中排名第9。5、参与精神文明单位由州级晋升自治区级的工作,在其中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6、税收宣传月连续4年由我担任税收宣传月办公室主任,积极策划宣传项目,为税法的普及工作尽了全力。7、亲自制定完善了系统内办公室业务考核评比办法,使办公室的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8、规范了办公室文件的传阅方法,使文件运转环环相扣。
回想自己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以来的工作、经历,收获很大,体会很深,自己认为能够接受新事物,既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又不等不靠,做到便学便干;不但能指导本机关的档案、文书、信息工作,还能指导和带动县市局的办公室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较强的责任心、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工作中率先垂范、大胆管理是分不开的。
我从办公工作的门外汉到成为办公室工作的一个内行,这其间倾注了我许多的心血和汗水。我不仅热爱办公室的政务工作,而且熟知办公室其他方面工作的职责、要求,绝大部分的工作都能亲自操作完成,可以说是一个称职的内行。我认为自己有资历、更有潜力、也完全有能力胜任改革后的办公室主任工作。如果我担办公室主任,我将承诺:
税务机关如何加强新时期税源建设
税务机关如何加强新时期税源建设
税源是经济税源的简称,即税收收入的来源,它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当年创造或历年积累的国民收入。所谓税源建设,是指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经济管理部门围绕税源健康、稳定增长而采取的一系列新措施。就税务机关而言,税源建设包括税源管理和税源服务两项内容。税源管理,也称之为税源监控管理,就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以掌握应征税款为目的,通过各种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税源规模、状况、发展变化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的税收管理活动。具体地讲,税源管理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管理、税务检查、税务行政处罚以及协税护税等诸多工作。税源服务,是指税务机关为实现税收目的,无偿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自然人提供的税法宣传、咨询以及办理涉税事项等各种方便措施。
对税务机关来说,新时期的税源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涉及整个税收征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当说,税源建设是税收工作的基础,是实现税收目的的保障,分析和研究税源建设的状况和发展,对新时期税收工作有着极其重要地意义。
一、当前税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税务机关在税源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基本建立起了与税源结构和税源变动相适应的税源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了对税源的有效管理和优质服务,有利促进了税收事业发展。随着新《税收征管法》的出台,税源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要求税源建设不断深入。从目前情况看,税源建设在某些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税源管理和税源服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税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