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7 23:24: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水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水土保持会议讲话
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一年来的水土保持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水土保持工作,共商水土保持改革与发展大计。前天,第十二届国际水土保持大会在北京开幕,从会议的进展情况和外宾的反映来看,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通过这次会议,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介绍了中国水土保持的成效和经验。同时,大家与世界各地的水土保持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为我国水土保持全面登上国际舞台奠定了基础。
今天的会议也十分重要。刚才,刘震同志代表水土保持司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详尽的工作报告,既回顾总结了一年来调整水土保持思路、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深化水土保持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又对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北京、重庆、山西、江西、陕西、广东等六省、市的典型发言,内容丰富,经验宝贵,有新意,有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介绍了利用新的机制和措施,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和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做法和经验,听了很受启发。概括起来,这些发言的特点一是思路好,二是做法好,三是措施好,四是效果好,五是经验好。去年以来,各地积极调整思路,深化改革,真抓实干,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效十分显著,这是水土保持战线广大同志们认真实践水利部党组新的治水思路,励精图治,拼搏进取,扎实工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下面,我就当前形势下进一步调整水土保持思路应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讲几点意见。
第一,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和植被恢复,尽快改变生态恶化的局面,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对此,**中谈到生态建设时,特别强调指出"要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汪恕诚部长多次强调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改善。这些指示精神为我们开展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指出了方向,明确了思路调整的重点。为抓好贯彻落实,去年水利部专门下发文件,强调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过去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偏重于人工治理,对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重视不够,尽管做出了许多艰苦的努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治理进度缓慢,很难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成果表明,我国的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很多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近几年沙尘暴频繁发生,就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重要信号,按现在的治理速度和投入水平,仅仅依靠人工治理,要在短期内改变这种状况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调整工作思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通过大面积的封育保护,加强管理,才有可能尽快改善生态环境。
当前各地要把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我国水土流失的严重性、防治的艰巨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注意处理好依靠自然力量和进行人工治理的关系,在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发动群众积极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封育保护,促进大面积的植被恢复。二要积极进行探索,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水利部决定今年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第一批试点工作,如何开展,在什么地区合适,效果如何等都需要经过探索,逐步积累经验,然后再大范围推广。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开展试点,丰富工作内容。要重点抓好有关封育保护法规和规划的制定,加强部门协调,搞好效益监测等工作,明确不同类型水土流失区的修复模式,探索出一条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新路子。三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控制人为破坏和对自然的侵害,减少对自然的过度干扰和索取。当前要抓住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等一切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机遇,大力转变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为生态的自我修复创造条件。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论文
摘要: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
关键词:水土保持规划研究
一、我国水土保持的现状
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水土保持应该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水利方面,我国存在着水多、水少、水污、水浊的四大问题。其中水浊既独自为害水体,又增加其他“三水”对河流的不利影响,处于关键地位。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结构,降低植被质量,影响流域对径流的调蓄能力,增加水多水少的矛盾。泥沙增多既降低河流质量,影响水生物活动,又作为污染物的载体,提高污染的浓度与防治的难度。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似不应就问题论问题,而应当追根溯源,将水土保持作为水利的中心环节与战略措施,提高其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水土保持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用问题,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既注重于经济发展,更关注生态环境,既要有辩论思维,又要考虑政策法规。从人与自然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是水土保持的最高理想。当然,这既是很高的要求,也是很艰巨的任务,既限于科技水平,也限于政经条件。但是只要我们努力研究,积极争取,总有一天能够达到或部分达到这一艰巨而伟大的战略目标。
二、土壤侵蚀量与输移比防治的方向与对策
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编制研究
摘要:广东省水土流失点多、面广且易发,是我国水土流失较大、危害较重的省份之一,为进一步提升全省水土保持监测服务能力,发挥水土保持监测在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考核、行政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作用,需迫切推进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编制研究工作。结合广东省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需求,在分析水土保持监测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科学有效的监测支撑体系,优化监测站网布局,建成监测内容全面,覆盖全省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监测站网,持续开展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尝试开展城市水土保持定量监测,继续推进重大项目监督性监测等监测规划内容;研究成果可为全省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水土保持公报发布以及水土保持行政管理决策等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监测规划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具有降雨强度大且分布不均,土壤抗蚀性弱、母岩易风化等特点,特殊的自然条件加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造成了境内水土流失点多、面广且易发的特点,是我国水土流失较大、危害较重的省份之一[1]。新的历史时期广东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发展与改革的现状,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投资严重不足,制约水土保持监测的问题和瓶颈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本文结合广东省新形势下水土保监测工作需求,探讨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目标、任务,分析优化监测站点、加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开展城市水土保持定量监测等水土保持监测规划建设内容,同时规划监测设备配备,提出监测成果管理及应用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全省水土流失预防及治理、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以及其他水土保持行政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1监测现状及存在问题
广东省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以2001年成立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站为标志,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得到逐步开展。一是依据全国水土保持监测规划,于2008年组建了省级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省级站下设7个监测分站和28个监测点,开展定位监测和信息收集工作;二是开展多期次的全省水土流失遥感普查,掌握了各阶段全省水土流失情况;三是开展了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从2018年起连续4a开展广东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定量掌握全省水土流失分布及侵蚀程度。部分地市级监测机构、监测站点尚未建立,难以有效开展监测及其管理工作,无法适应水土保持工作需要;总体上,大部分监测站缺乏专业监测人员,难于满足监测工作的需要。此外监测信息采集体系不够完善、水土流失时效性有待改善提高、社会化服务未正式开展。存在监测网点配备和信息采集体系不够完善,水土流失普查时效性有待改善提高、社会化服务未正式开展等突出问题。
2监测目标与任务
水土保持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预防和治现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等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根据有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一切单位和个人均有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的义务,都应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水土保持应同国土整治、产业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坚持开发利用者负责保护,造成水土流失者负责治理,损坏水土保持设施者负责补偿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两级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
(二)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并组织实施;
济宁水土资源持续利用研讨
济宁市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为鲁苏豫皖四省结合部。东邻临沂,西接菏泽,南面是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面与泰安市交界。辖市中区、任城区、兖州市、曲阜市、邹城市、泗水县、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梁山县,共计2区3市7县。济宁市处于鲁南经济带的中部位置,是山东省重点打造的区域发展新高地和山东向南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战略支点。农业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由于水土流失、非农占用等问题严重,全市耕地面积锐减。
1济宁市水土资源概况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和影响最广泛的因素,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同时,水土资源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因而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保障。
1.1济宁市水资源现状
1.1.1济宁市水资源总量
济宁是山东省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微山湖水面1,260km2,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储水量达30亿m3。另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淡水资源占全省的1/6。济宁市属南四湖水系,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50km2以上的河流共91条,总长度1,516km,均流入南四湖。
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学理和法理的角度阐述比较了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的不同概念表述,进而对执法中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水土保持功能”这个专门的法律概念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功能
《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中没有出现“水土保持功能”的术语,但是在水土保持法律文件中,水利部《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解释问题的批复》第一次采用了“水土保持功能”的术语,表明了“水土保持功能”正式从一个学理概念转变和提升为一个专门的法律概念。该批复规定,水土保持设施是指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一切设施的总称。《实施条例》第21条第2款中所称的‘补偿’,是指对损毁或侵占水土保持设施所造成的水土保持功能的丧失或降低所必须给予的补偿。正确理解和适用“水土保持功能”这个专门的法律概念,对于开展水土保持执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解释水土保持功能必先解释水土保持
1.1水土保持在学理上首先指一种自然状态或自然规律
在学理上,水土保持首先是指岩石土壤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和保持生态平衡下的水和土相互依存、自我更新的一种健康和谐的正向演替的状态和规律。从岩石到成土母质,从成土母质到土壤,都是在光、水、生物的作用下的一种健康和谐的正向演替的状态,最终土壤厚度不断增加,土壤肥力不断提高,给植物提供源源不断的养份。大气水、地下水、土壤水、地表水之间保持循环和相互补充,最终通过土壤水源源不断地给植物提供生态用水和养份。1957年颁布的《水土保持暂行纲要》有“…禁止滥伐林木,破坏水土保持”的表述,1982年颁布的《水土保持工作条例》也有“严禁滥伐林木破坏水土保持”的表述。这里的“水土保持”都指一种林木被覆下的水土资源不断自我维护和提高的自然状态或自然规律。
加强水土保持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水土保持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举措。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下简称《水土保持法》)和《**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颁布施行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逐步健全,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据测算,全市因城镇建设、道路交通、资源开发、房地产开发和其他生产建设活动,每年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左右,不仅抵消每年国家投资的部分治理面积,而且其土壤侵蚀强度是全市平均值的3倍左右,大量水土流失,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危害,也直接影响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为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建设巴渝秀美山川,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
水土保持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要大力宣传和推广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好的作法,同时,也要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依法追究责任,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基本国策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
水土保持工作要坚持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各级政府在安排工程建设时,要正确处理水土保持与资源开发、生产建设和发展经济的关系,严格依法办事。要坚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彻底转变过去急功近利,重治轻防,重建轻管的思想观念;要落实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经费,各地要严格按照《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落实专项经费用于水土保持的预防、监督、管护工作。
水土保持与休闲农业构思
1水土保持的意义与功能
1.1水土保持的意义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一条阐明了水土保持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广义上讲,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从狭义上讲,水土保持是保障某区域内的山、石、土、田、林、路不被破坏,水土不流失,自然景观良好,生态平衡,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生存,这就是水土保持意义之所在。
1.2水土保持的功能
水与土是水土保持的中心内容,而水资源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不可替代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土是农业生产资料,无土何有植物,何以生长。水土保持的作用重大。
1.2.1水土保持涵养水源茂密的森林,丰厚的植被,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提高土壤的入渗能力,保障地下水资源补给涵养水源的功能。在南方,拥有100hm2森林覆盖面积相当于建造一座小(二)型水库[2]。
水土保持生态问题研究
【摘要】水土流失作为山区、丘陵区一种渐进性灾害,被列为人类十大环境问题之一,大量水土流失呈现的“石漠化”,则被称为“地球癌症”。水土保持作为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举足轻重,是保护生态安全的主体工程和根本性措施。威远县是四川水土流失严重县和石漠化危害严重县。本文回顾了建国70年来,全国和我县水土保持的发展历程,从习“两山”理论入手,结合两个典型地区水土保持治理前后的变化,得出“治理水土流失,就是建设金山银山”的启示,由此提出了“栓住生态问题的牛鼻子,创造威远经济发展金山银山”的水土保持强县新思路。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问题;生态文明;新时期;威远县
1抓水土保持就抓住了生态问题的“牛鼻子”
“水土流失是各类生态退化问题的集中反映,抓住水土流失防治问题就抓住了生态建设的关键。”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孙鸿烈院士提出:“抓水土保持就抓住了生态问题的牛鼻子。”国务院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批复中,明确要求水土保持要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可以看出,水土保持是消除生态文明建设障碍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更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保护使者。抓水土保持就抓住了生态问题的“牛鼻子”。
2水土保持是基本国策,“保”出“绿水青山”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在全球愈演愈烈,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每年流失土壤厚度1cm左右,但要自然生成1cm厚的土壤,却需要300年左右。因此,水土保持,刻不容缓。从古代的“平治水土”,到今天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水土保持始终是人类同水土流失作斗争、调解水土要素矛盾、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294.91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0.72%。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搞好水土保持十分重视,把水土保持放在山区发展的生命线、国土整治和江河治理的根本、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战略高度,带领人民群众开展了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工作。1982年,国务院颁发《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改过去的单项治理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林田路综合全面治理;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中国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1993年,国务院在国发〔1993〕5号文件中提出“水土保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201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进一步强化了水土保持的法律地位;2015年,国务院批复首部国家级水土保持规划《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中国水土保持建设从此走进新时代。2016年3月,我县通过了《威远县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伴随着无人机和卫星航拍绘制出的一张张威远县水土流失现状图和全县水土流失图斑库,一幅幅威远水土保持“保”出“绿水青山”的生态发展蓝图徐徐打开。我县水土保持工作正为威远县的经济腾飞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
有关水土保持计划
一、工作重点
1、进一步深入宣传,提高水土保持意识。年继续抓宣传,让《水土保持法》进一步深入人心,重点结合今年市人民政府出台的《市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各有关单位和重点工程领导干部的宣传,减少工作中由于领导干部的不支持不理解而产生的阻力。只有让领导干部进一步转变观念,才能使水土保持工作更上一层。
2、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特别是城市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已经成为水保工作的一个重点,近几年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审批数量急剧增加,但部分开发建设特别是城市开发建设项目存在着不编报水保方案、不采取有效防水土流失治措施等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百姓切身的利益。如何有效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管理,防止人为水土流失带来的新危害,是水保工作的新课题。
3、继续加大治理力度。根据省、市长签定的《建设生态省任务书》和建设生态市的要求,继续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水土流失治理是生态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对水土保持的投入,确保全市每年完成治理任务50平方公里
4、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对全市水保监督执法人员实行每年一次的培训考核制度,建立一支懂法,懂政策,熟业务,敢抓敢管,能打硬仗的水保监督执法队伍。希望能引进一些水土保持的专业人材,使水保技术人员专业化。
5、加大力度,进一步落实水保四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各项制度,即:审批制度、“三同时”制度、验收制度和水土保持“两费”征收制度,从而使市的水土保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增强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