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损毁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7 23:13: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水损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路路面水损毁治理

国内公路路面以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主要形式,在其施工完成后,水和空气通过混合料内孔隙和外界的连通空隙进入混合料内,一旦其不能及时外排则会滞留在混合料内,在后期车辆荷载的动水压力及温度的共同作用下将会导致沥青和矿料发生剥离现象,导致强度下降,即产生了水损毁现象,若其进一步发展将会导致裂缝、唧浆、松散、坑槽等多种破坏形式。导致沥青路面水损毁现象因素多种多样,对该现象应提高认识、深入研究,从各个环节进行控制,才能有效降低和防治水损毁的发生与发展。

水损毁现象表层坑洞。表层坑洞是路面水损毁中最为普遍的现象,该种现象几乎每条公路都存在,其差别主要为单位面积内坑洞的个数和面积,通常半开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坑洞现象最为严重,其生成原因主要是水透入表层后滞留在表层下部与下层的交界面上,沥青剥落现象从底层开始逐步向上扩展,一旦底层较大石子被剥落下来则会导致混凝土失去强度,其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将产生网裂和形变。深度水损毁。若表面层为半开级配、中面层为密实式沥青混凝土则当自由水透入表层后会有较长时间从中面层的薄弱部位渗透到中面层,并在其中滞留,路面车辆荷载将使两层沥青混凝土内部分碎石表层的沥青剥落,最终导致表面网裂、形变及向外侧推挤,最终生成坑洞,尤其是在冰冻地区,在冰冻期内将会发生多次反复冻融,在化冻期间面层内的自由水会导致深度水损毁,因此说深度水损毁的产生是水与重交通对较大孔隙内沥青面层的共同作用,水滞留在中面层内,在荷载作用下面层受到强烈的水损毁。基层水损毁。水透过面层滞留在基层顶面后,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基层混合料表层的细料在自由水所产生压力的冲刷下会形成白色浆,浆体在车辆荷载作用下通过缝隙渗透到路面表层,若灰浆数量足够大则会产生坑洞。若基层表面形成大面积唧泥则会导致基层顶面松软,路面面层出现变形或网裂,最终导致路面破坏。水损毁是指降水或地表水在存有缝隙或不密实的路面进入路面结构内,导致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现象,水进入路面后在车辆荷载不断产生动水压力及抽吸的反复作用下,水分会逐渐穿透沥青膜进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由于水的极性作用使其较沥青更易吸附在集料表面因而会降低沥青的黏附性,最终导致沥青逐步从集料表面剥离,并使沥青与集料间的粘接力逐步丧失,最终导致沥青路面混合料松散、脱粒并继而形成坑槽现象。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过程:沥青膜从矿料表面剥离的过程。因水较沥青更容易侵润矿料表面,当水分穿透沥青膜将沥青置换出来并进入沥青与矿料界面时则会降低沥青的黏附性最终导致沥青膜剥离;沥青膜从矿料表面剥落的过程。沥青膜剥离后将沿着矿料表面发生收缩和移动,最终形成小油皮或小油条,而矿料表面此时已被水侵润,导致沥青和矿料间形成互不相干的分离物,因此沥青混合料变的松散而降低混合料的整体性并降低强度。

水损毁的影响因素沥青性质粘性大的沥青内存在较多的极性物质,该物质使沥青对集料有良好的侵润性,因此粘性大的沥青对集料有更好的黏附性,其抗剥落能力强于粘性小的沥青,生成的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水稳定性,此外沥青中羧酸等成分对水损毁的产生极为敏感,说明即使粘性相同的沥青因其化学成分不同导致其黏附性能有较大区别。集料性质沥青拌合物内每种矿料均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拌合料能否产生剥落现象关键在于集料的亲水性,亲水性强的集料其对水的吸附能力则大,集料表面的沥青膜则容易被水置换,而憎水性集料则正好相反,通常硅质含量高、呈酸性的材料多为亲水性材料,而硅质含量低的材料则呈碱性,由于酸性材料与沥青的黏附性不如碱性集料,且酸性越大与沥青的黏附性也越差,同时,集料表面的化学性质、纹理构造、表面积以及清洁程度等对其与沥青的粘附性能有影响。孔隙率混合料孔隙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沥青路面的透水性,研究表明,8%的孔隙率是控制路面透水性的临界点,当路面孔隙率在8~15%的范围时,一方面水容易进入面层内部,但却难以迅速排除及蒸发,因此水会长时间滞留在面层内,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则会产生较大的水压力并形成动力水,继而会产生水损毁破坏。

压实度未进行良好压实的混合料的孔隙率将加大,因此为水的侵入提供了条件,压实度不足的直接原因包括集料粒径偏大而面层厚度相对较小,并与路面压实中采用的机械及施工工艺相关,同时压实温度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存在很大影响,混合料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才能真正压实。结构内部排水效果目前人们对路面基层及地表排水采取多种措施,但却忽视了对结构层内部的排水,最终加剧了水损毁的发生。其主要原因是人们一直将水导致的路面结构破坏归咎于地下水的侵入,而忽视了降落在地表的水侵入路面面层的部分,导致地表水渗入的原因主要有路面材料过于松散,面层混合料空隙较大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裂缝等原因。

控制拌和料的空隙率公路路面面层多数为两层或三层,预防水损毁应考虑阻止水侵入路面结构层,因此面层本身防水性能非常重要,大量试验表明在沥青面层混凝土内仅设一层密实型沥青混凝土或增设一层沥青砂来进行预防水损毁远远不足,因为每一层中有水侵入则该层就会产生水损毁,因此面层内各层均应采用密实型沥青混凝土,而不能完全寄托于排水层。提高集料与沥青的粘接力影响混合料的粘接力的因素主要有沥青与矿料的性质、沥青用量及矿料的比表面积,因此严格控制沥青用量以保证在集料表面被沥青充分裹覆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沥青膜的厚度;矿料的比表面积对混合料的粘接力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矿粉不仅会起到填充料的作用,也会增加其比表面积,而用于面层的混凝土集料需保证其既耐磨又有高磨光值的硬质性。提高压实标准可通过改善施工工艺来保证混合料能充分压实,尤其是当面层较薄、采用的混合料粗集料较多时,由于混合料温度下降较快,可供碾压的时间更短,因此提高了压实要求,为尽可能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不透水性应尽量提高其压实度,减小路面空隙率,具体可通过采取对碾压工艺重点控制,主要从压路机的配置、机械排列及碾压方式以及压路机与摊铺机的碾压距离、碾压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控制,确保压实度能满足要求。

设置排水层、防水层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中是路面面层内的排水,避免进入面层内的水分不能外排而导致水损毁现象,从实际水损毁现象分析往往表面水没来得及渗透到中层或下层,此时表层或中层则已经开始发生破坏,因此若在面层下面设置排水层则不能起到明显效果,因此应在面层内设置适当的排水结构方可及时排放进入路面的水分,减少水损毁现象。结语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毁的发生与路面设计、施工、使用及养护管理均有紧密的关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最大限度的避免水对路面面层产生不良影响,方能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实现沥青路面的安全、稳定高速运行的目标。

查看全文

灾区公路抢通优先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震后交通损毁信息调查;公路抢通方案与组织管理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随处可见的大规模山体滑坡导致道路交通、通讯、电力等全部中断、许多建立在通讯电力通畅条件基础之上的现代监控与信息采集方法无法进行、为道路抢修决策人员进行快速预判和决定初步的抢修方案提供原始资料、调查小分队进行徒步实地调查是一项危险并且专业的工作、灾区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大多沿河修建、震后灾区公路抢修应以抢通作为优先,以利于抢险设施和人员物质的运输、震灾带来的公路损毁类型及其抢险方案、桥梁梁板折断损毁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5•12”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过程中,道路交通作为整个救灾工作的基础,本身又是被抢险对象,需要格外的重视。对灾区公路的抢修应强调抢通优先,并加强总体灾情与局部损毁情况调查,努力增加机械施工工作面,合理选择施工方法与设备等。

【关键词】地震;公路;损毁;修复

四川“5•12”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震后灾区山崩地裂,随处可见的大规模山体滑坡导致道路交通、通讯、电力等全部中断。抗震救灾过程中,山区公路的抢通遇到极大困难,中心震区映秀镇与汶川县城的直接交通联系317国道震后1个月均处于完全中断状态、与都江堰的213国道5天后才得以修通,凸显公路抢通工作已经成为众多抗震救灾工作中的瓶颈和薄弱环节。根据作者多年的道路设计与维护施工经验,本文从灾后调查与管理、有针对性的道路抢通方案与技巧等方面,做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1震后交通损毁信息调查

在自然条件恶劣、震区电力通讯全部中断的情况下,许多建立在通讯电力通畅条件基础之上的现代监控与信息采集方法无法进行,必须也只能依托原始的人工调查。人工调查宜组织成若干小分队,合理分工与调配,尽快到达震区采集并初步分析震后损毁信息、迅速将信息传回救灾指挥部,供决策人员使用。

查看全文

公路养护技术对现代公路养护的应用

摘要:探讨公路养护中的现代预防性技术,及时修补公路的损毁、老化问题,避免损毁愈加严重甚至引发交通瘫痪。

关键词:公路养护;降低成本;增加安全;延续寿命;技术支持

公路质量与人们的出行安全密切相关,只有公路的养护质量良好,才能保障顺利出行。公路养护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同公路完全损毁再重建相比,养护的成本优势显而易见,因此对公路进行良好的预防性养护非常必要。

1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特点

(1)养护成本有所降低。预防性的公路养护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养护工作的综合成本,还能增加现代公路的整体性工程效益。预防性养护首先要认真查看公路路面,发现公路路面的细小裂痕后及时进行养护,以免裂缝持续扩大提高公路养护成本。大型公路建设工程的养护工作难度也随之提升,预防性的公路养护技术可以降低养护难度,并在有效养护期限内避免公路产生大面积毁损,有效保障各类车辆在公路上的行驶安全[1]。(2)增加公路的安全性。安全是人们出行的首要条件,预防性的公路养护技术可以稳定公路路面结构,保证车辆在路面上行驶的安全性,持续为各类车辆提供安全且稳定的行驶环境。现阶段对公路进行养护的难度很大,从事公路养护的人员应该逐步调整并增添契合的养护手段,强化公路结构的稳定性,控制路面的变形程度,增加公路的安全性[2]。(3)延续公路的实际应用寿命。同传统式公路养护手段比较,预防性的公路养护技术可以有效延续公路的实际寿命,降低公路养护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养护效果。养护人员要根据公路应用时间和发生过的问题,积极判断,制定契合、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延续公路的使用寿命[3]。

2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有效应用

查看全文

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文化保护

一、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南北差异大。受自然环境影响,传统村落的分布体现出南方较多,北方较少,东部较多,西部较少的特点。自然环境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则是传统村落的建筑样式,南北方虽然都是传统农业社会,但地理、气候、地质不同,南方要么地处沿河地带,临江而建,多石木结合,以石夯基、以木建房、以瓦遮挡,多一、二层厅堂式住宅,顺水流向依势而建,形成错落有致、水乡如画的村落景致;而丘陵地带则傍山靠地,适应农业生产需要,多吊脚楼和富有民族风情的村寨。北方传统村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山西和北京,历史上,山东、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带是农耕文明最昌盛的地方,即使是今天,中原地区农业生产在三产中仍占据约1/3的比重。传统村落必有其不同于南方也不同于山西和北京所代表的北方村落特点,它们形成了中原风格的传统村落,孕育了传统村落里的文化。目前,对中原的村落研究少之又少。虽然中原的村落无论是布局还是建筑风格都不及江南的诗情画意,从北方来讲,则少了几分家族式聚居氛围,但通过研究,从中能看出中原传统村落对中原璀璨文化的承载是以不同于南北两种风格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基于传统村落的地域特色,当前对传统村落保护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传递出对传统村落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解、方式方法都存在值得反思的现实问题。(一)损毁的速度快于保护的速度。截至2014年,我国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不超过5000个,目前还在减少。如果不对传统村落保护量身定做一套合适的设计方案、法规制度,别说是没有被列入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即使是已经列入保护名录的,也会因为保护措施不当导致传统村落消失。传统村落的损毁包括自然性损毁和社会性损毁。自然性损毁指村落建筑经历风吹日晒雨淋虫蚀等自然现象造成的部分损毁或全部损毁,属于传统村落消失的不可控因素。传统村落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种环境:一种地处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人口流动性大、文化交流频繁之地;还有一种散落在相对偏远、贫穷落后的山区,人口流动性小、文化交流稀疏。前者从自然性角度考察,损毁的可能性极小,而后者则因地势地形、经济条件限制导致村落容貌自然性恶化,后期不能及时修补,不少自然村落悄悄地消失了。但相对于自然性损毁,社会性损毁的破坏力度远不止此。之所以用社会性损毁而不是“人为”性损毁,是在将传统村落视作一个微型社会,在其与村落外的大社会碰撞时做出的选择这一角度界定的。包含当前学者关注的几大问题:1.村落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导致村落消失这种现象在偏远(山区内陆的传统村落)村落普遍存在,青壮劳力离开土地,留下妇孺老弱守着村落。外出人员的离去,既切断了与以农耕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连接,也切断了他们乡愁的根,对失去农耕后续力量的传统村落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毁灭。2.自然村落合并导致村落消失一份来自《2016年山东新农村建设政策规定,山东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的数据可以说明这个问题,1996—2013年,山东省城市建成区外乡数量从1022个减至89个,行政村数量从8.3万个减至6.5万个,自然村数量从9.8万个减至8.6万个,许多村庄呈现“空心化”态势。比较小的几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大的行政村,几个小的行政村合并成更大的行政村,如此既能节省管理成本,又为农村扶贫脱贫提供自然条件。在合并自然村时若不注意传统村落的重要性而盲目合并,导致传统村落的消失。3.现实生活迫使村落居民迁出导致村落消失村落原居民迁出村落,并非出于本意,但又迫于生计不得不迁,迁出后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却无法保留住原有的生活样态而导致传统村落的消失或“空壳”化,使其成为一种展示品。然而,被记住的乡愁恰恰是嵌入当时那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之中并滋润着原居民,并非从外部强行灌输,这也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极易采取的便捷思路,以为用现代化的手段搞出一个田园式的村庄,继而旅游开发,观光采摘,再辅以各种名目的采摘节、娱乐节就是在做留住乡愁的大文章。这给人们留下一个现实困境:如何保持村落居民物质与精神两种财富的平衡?(二)保护不当导致传统村落文化的流失。自然性损毁和社会性损毁导致传统村落的消失,而保护不当等人为破坏行为则导致传统村落文化的流失。一种情况是对传统村落的漠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从规划设计到执行实施,缺乏科学的判断和衡量,一味“求新”,搞大拆大建,将传统的建筑拆除而后兴建一批现代材料的仿古建筑,美其名曰“古镇”“古村”。设计者茫然不顾南北地域差别,一律沿用江南白墙黛瓦、花园庭院。另一种情况则打着保护传统村落的旗号,违规开发村落,搞成“千村一面”的旅游景点,将原居民整体迁出村落,另选地址安居,甚至租用原居民住回原村落,扮演着以往的角色。村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首先被打破,继而形成的历史性的村落也难逃其掌,尽随“落花流水去”。(三)缺乏专业人士对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目前,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话题成了学界研究的热点,各省纷纷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挂牌明示。而地方传统村落保护,缺乏相关专业人士的参与。不少地方的政府为了追求GDP与开发商合作,盲目对传统村落乱开发、滥开发,而政府把管理权让渡于开发商不再过问,只管收税。到头来,开发商怎么开发、如何保护都不是政府关心的问题,受害的是传统村落。专业人士参与的保护不再是单纯的开发式保护,而是具有研究性质的保护,目前这一块仍是短板。(四)各省关于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不够健全。2014年4月25日,国家出台《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旨在防止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出现盲目建设、过度开发、改造失当等修建性破坏现象,高屋建瓴的指明传统村落保护的方向、尺度、惩罚、监督等细节,确保传统村落“见人见物见生活”。然而,全国传统村落分布范围广、历史跨度大,具备传统村落保护价值的省份和地市应尽快制定适合本省、本市的法律法规,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法律保障。(五)传统村落居民对传统村落的认识有待提高城市化步伐加快,相对于村落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进城务工人员更希望留在城市。许多打工子弟乃至他们的下一代,已在城市扎根,脱离农耕文明时间与定居村落的意愿成正比。对于留守村落的居民而言,摆脱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现有生活水平是最紧要的事情。然而,村落的现有建筑、文化等却成了他们达成诉求的障碍,他们不关心传统村落问题,不关注保护问题。传统村落文化不仅存留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精神,而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家风传承、家族荣誉、个人理想等人文精神最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文化依托。正是村落里走出来的人世世代代把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形成了特有的民族精神。保护传统村落是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通过兼顾保护与管理,实现“乡村记忆”的美好愿景。

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现实路径

文化是“历史性的存在”,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即是要保护村落的历史。如果说建筑物是传统村落的生命线,历史文化要素则是传统村落的灵魂,既要保护生命线更要保护灵魂。如此才能留住乡愁,留住乡村记忆。(一)澄清传统村落保护理念,科学规划。澄清传统村落保护理念,科学规划,如表所示,领导干部决策层更希望对乡村建设做科学的调查、预判和设计方案,美丽乡村建设首要的是具备科学的规划。这就要求地方政府首先要吃透城镇化的主旨、目的,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市、本乡镇的规划设计方案,兼顾保护传统、历史、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好本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就是一种特色,是开启特色小镇建设、宜居乡村建设的便利之门。表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要防止保护措施的雷同,比如美丽乡村建设的“千村一面”。政协代表冯骥才提出不少传统村落因为“空巢化”和“全面旅游化”变得面目全非,正朝着“千村一面”的雷同化方向发展。这里的雷同不是村落历史景观的雷同,而是村落保护的措施雷同,为增加收入、展示历史文化,统统趋向于搞旅游开发。这里应澄清以下几个问题:1.村落经济来源是否困难无以为继的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搞旅游,但不意味着所有方式的旅游都能达到保护的目的,有些低端旅游只会破坏村落的文化和环境。2.旅游是否是唯一的来源诚然,旅游是增加居民收入的最快方式,也是最佳宣传手段,但是不是唯一方式呢?社会老龄化问题和农村“空巢化”问题的是否有交集?传统村落保护能否成为解决农村“空巢化”和社会养老的一种可行途径呢?传统村落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当下最现实、最直观、最具体的载体,利用好传统村落“历史性存在”的价值主体应是上述难题的一个突破口,更是当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之一,对“留住乡愁”“乡村记忆”都是最鲜活的实践。3.是否所有“节庆”都有文化乡村旅游热衷于打各种“节庆”的牌子招揽游客,于是乎,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相亲节”“花卉展览节”“美食节”等纷纷亮相。直观下,这些似乎都是与文化相关的“产业”,但深层的却是缺乏对文化的真切认识和真情实感。文化不是需要深层次的挖掘。(二)健全完善有关传统村落保护相关法律制度。传统村落顾名思义因传统得名,这些村落经历无数风雨,具有浓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由于村落建筑(自然景观)取材和设计与现念存在一定差别,如何妥善保护、维修和管理是研究传统村落的前提,即自然生态环境是传统村落的生命线。目前为止,大部分省份还未意识到本省的传统村落的意义和价值,未意识到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在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乃至农村发展的趋势中的重要性,因此缺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最基本的法律条文。首先,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条文中需明确传统村落的归属。化解居民与村落保护的矛盾是其中最棘手的问题,需要从法律上给予澄清,以现实的物质或精神手段给予解决。其次,制定严明的奖惩规则,对保护有力者施以褒奖,对破坏者进行严惩。破坏行为包括对有形和无形文化的破坏两种。再次,综合平衡招商引资项目,拒绝对传统村落的人为破坏。让古村落的物质形态的文化得到善存,精神形态的文化得到传承。最后,严格落实国家四部局《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尽快落地成法。各地市尽快拿出本地市的法律条文。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三)统筹解决修缮资金难的问题。传统村落的维护和美丽乡村建设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传统村落的建筑和自然景观都是历史遗存的,一旦损毁,修缮资金不是小数目。况且缺乏专业的工匠从事修缮事宜。另外也要注意,不少传统村落大多闭塞、落后,居民掏钱自行修缮的可能性较小。针对这种情况,也有学者反驳现在保护思维中的“亮化、绿化、硬化、白化”,在这方面投钱反而是舍本逐末,还不如保持原有的风貌,还原农耕生产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延续传统文化,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修缮资金的浪费。(四)加大技术人才的梯级队伍培养。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体现在有形无形中,有形的需要专业工匠进行维护,而现在的青壮年热衷于脱离农村入住城市,现有的工匠手艺传承成了文化传承的难题。非物质文化传承同样面临尴尬局面,传统的酿酒、打磨、雕刻等手艺在工业生产方式的对照下,日薄西山。传统酿酒方式,纯手工加工工艺的丧失就是传统生活的丧失,传统文化又从何谈起?加大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刻不容缓,更要注重梯级队伍的培养,做到上传下达,代代相传。(五)传统村落管理的创新思路。从管理模式上看,大部分采用招标旅游公司开发,未开发旅游的也在酝酿旅游产业。诚然,传统村落文化传承需要借助旅游的方式,向外界宣传,让游人通过参观、体验的方式带走传统文化。但旅游管理模式需要创新,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村落管理权和资金支配权,应属于开发公司与村落居民一起管理,而不是全部交由开发公司。让居民参与,一是提高居民参与保护的意识,二是挽留居民增进对村落的依赖,三是对开发公司的开发行为起到监督作用,四是对投入与收入资金有支配权。针对传统村落的“空巢化”和“亮宝式”现象,应广泛征询社会意见,激发社会合力,使社会群众由看客变为参与者,这其中更要注重听取原居民对村落保护管理的意见。本地政府应起到统筹、规划、监督作用,发挥史料馆、文化站的作用。目前山东省枣庄市各村还不具备编纂村志的能力,只在各区统一编纂村名志。下一步应加快补齐这个短板,尽快组织人手编纂村志。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村的简介、村名由来、何时建村、是否搬迁、村中姓氏;建筑样式、年代、村中景观(河、湖、溪、水库、沟渠、山、林、庙、寺、学校以及医疗);经济来源,靠什么维持生计、生产方式;文化,村中名人贤士,高学历人士,人口流动等。把村落由来和变迁一一记录成册,以便研究和管理。传统村落蕴含着和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人的交往艺术,人与社会的共生关系等,人们到传统村落感受的不仅仅是乡愁,更重要的是能从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以,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作者:王桂娟 徐铁权 单位:枣庄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全镇洪涝灾害工作汇报

镇地处区中部,距城18公里,青东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耕地3.35万亩,山地面积16.8万亩,有1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2.3万人。是一个农业大镇。自入汛以来,由于连降特大暴雨,使我镇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灾情十分严重,经济损失巨大。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面积农作物受淹

据统计全镇3.35万亩耕地有2万多亩被淹,其中绝收面积达1万多亩,近万亩减产三成以上。经济作物受灾面积9000亩,其中果园2000亩,菜园5000亩,药材、花卉1000亩。鱼塘受灾面积1800亩。直接经济损失达2800万元。

二、水利设施被毁

我镇小(二)型以上水库14座,其中小(一)型5座,小(二)型9座,小山塘近百座,主干渠道50公里,电排站9座,堤防两条,4.7公里。这次洪涝灾害使我镇水利设施受损严重。水库受损2座,小(一)型和小(二)型各1座,小山塘受损9座,其中2座小山塘被冲毁。电排站受损7座,其中有3座受损严重,现已无法抽水灌溉。水渠冲毁上百处近千米。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万元。

三、公路交通中断

查看全文

城市道路井盖设施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道路井盖设施的管理,保障城市道路畅通和公共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市区内设置在城市道路上的电力、通信、有线电视、交通信号、路灯、燃气、热力、供水、排水等各种地下管线设施的检查井、阀门井等的井盖、井箅及其附属设施(以下简称井盖设施)的管理。

第三条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部门负责本市井盖设施的监督管理和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区市政设施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辖区内井盖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公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井盖设施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井盖设施的维护、更新由其产权单位负责;未办理验收交接手续的工程,其井盖设施的维护、更新由建设单位负责,并确保井盖设施完好。

第五条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本市通用的井盖设施规格标准。

查看全文

护岸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研究论文

摘要:根据堤防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和施工合同环境保护条款,结合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特点和区域环境特征,在进行施工环境保护作业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环境保护措施与方法,指导施工承包商能按其施工项目及工序,直接进行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操作,有利于施工承包商按其施工项目和工序实施环境保护作业,有利于监理人员进行有效地环境监理,有利于业主全面、规范化地开展环境管理工作。

关键词:堤防护岸施工环境保护作业

为指导承包商根据环境保护设计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施工合同环境保护条款及要求,具体地完成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对堤防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进一步分析、分类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可直接进行操作的环境保护作业方法,使非环境保护专业人员也能进行环境保护措施的实际操作,达到执行和完成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的目的。提出的具体操作技术和方法,通过在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护岸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得到了业主、监理人和承包人的认可。

一、施工环境影响

护岸工程是堤防工程中最常见的单位工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工前清场、搭建临时设施、交通运输、主体工程施工和完工清场等,可能发生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产生固体废弃物、损毁植物等环境影响,根据国家对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的要求,必须对这些潜在性环境影响采取相应地环境保护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予以实施和落实。

通过对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提出的环境影响方面进行复核,根据本工程护岸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施工合同环境保护条款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地域特征和施工特点,我们按施工项目和工序,对护岸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性环境影响进行了分类、归纳,结果见表1。

查看全文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论文

1国内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发达国家的土地整治技术比较成熟,土地整治中所涉及到的技术主要包括生态工程技术、环境影响评估技术、信息技术、规划技术、乡村景观保护与重建技术等。德国的土地工程始于13世纪,在土地整治技术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的巴伐利亚州现已普遍应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建立了土地整治信息系统(LE-GIS),将土地整治的各种数据、图件和权属状况等资料储存于该系统中。俄罗斯的土地工程技术可追溯到15世纪,1996年12月,在莫斯科通过成立“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土地关系与土地整理问题国际研究会”,提出了统一进行研究和判定土地利用与土地整理的理论与标准,研究景观的、生态的土地整理设计理论和技术方法。澳大利亚的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重点是因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土地复垦问题,在土地复垦整治的计算机模拟方面取得了大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重视土地生态系统重建研究。Caya等将模糊专家系统模型(FuzzyEx-pertSystem)应用于土地整治后的土地重新安排中,使土地权属分配得到更多农户满意。使整治前后的所有地块总价值相等,是成功的土地整治工程,因而必须要对地块的价值进行评估,GIS技术在价值评估中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国外土地整治的上述技术已经比较科学、系统、规范,适应了土地整治实践的要求。我国土地整治起步较晚,有关土地整治技术的研究甚少,土地整治实践中非常缺乏技术支撑。我国急需从土地整治技术的工程化、标准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等方面构建土地综合整治技术支撑体系,我国土地整治技术的核心是景观设计与生态化整治技术。胡静等为实现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对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建设监测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从建设一体化监管信息平台出发,构建了“中央—省级—县(区)级”三级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王金满等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原理,借助GIS软件的统计功能,研究了山地丘陵区坡式梯田土地整治工程量测算方法和流程,并为测算土地整治量提供了方法借鉴;叶艳妹等设计了农地整治中急需解决的路沟渠生态化技术和灌排沟渠生态化设计技术。2008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了首个土地工程研究项目“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技术、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土地整理质量与生态监测关键技术、土地整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技术、东部基本农田优质精细型土地整理技术、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技术以及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理技术”等进行了研究,这也充分说明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适应了时展的需要和趋势。

2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

目前,土地综合整治包括:

①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如根据需求和现状将未利用地改良为农地或建设用地;

②对已利用地的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值,如对农地的改良、配套,进行集约化利用,建设高标准农田;

查看全文

计算机网络维护病毒防治技术研究

一、病毒在计算机网络维护中的危害

(一)攻击文件。病毒在计算机网络维护中具有文件攻击的危害,病毒根据文件的理性,随机攻击用户该类型的文件,将整个计算机为该类型文档进行攻击,实现文件损害、获取等方式[1]。在该过程中容易是用户的文件损坏或对视,从而严重影响用户文件安全性。(二)消耗资源。计算机病毒的根本就是利用病毒的运行对计算机的资源进行损耗,从而影响计算机环境的安全。病毒在入侵计算机的过程中会使用户的计算机陷入混乱的状态,并且占用用户计算机自身的内容,影响计算机的整体运行[2]。病毒运行所占的运行内存不仅仅是单一的占内存,其占用内存的时间较长,且无法后台退出,严重影响计算机的运行效率,损耗了计算机的运行资源,限制了计算机运行效能的提升。(三)干扰信息。病毒入侵的过程中会对用户计算机内的文件实施攻击,除了传统的攻击文件外,现阶段的病毒还会对用户计算机的信息实施实时干扰,严重影响计算机的使用[3]。病毒对计算机信息的干扰主要是对键盘的输入信息进行干扰,导致计算机的整体信息输入内容紊乱,影响计算机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干扰信息病毒入侵的直接表现就是用户计算机屏幕内出现临时符号,或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不相符的现象。(四)损毁信息。损坏信息是病毒入侵为计算机网络带来最严重的影响,其是指病毒向计算的文件发出攻击故意导致计算机网络程序受损,对文件的功能实施损毁。病毒入侵本身不容易在网络环境中发现,因此其对文件实施破坏的过程中也不容易被用户发现,尤其是一些高级病毒指对文件的题解和文件的源代码实施损毁,导致计算机文件的原始数据造成损坏,很难被发现。因此,黑客在病毒入侵损毁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在无察觉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的账户、密码等,损毁基础信息,严重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

二、计算机网络维护中的病毒防治技术优化

(一)数据备份。数据备份优化主要是利用云端数据存储功能,将用户的数据和文件进行备份,有效的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近几年随着云端数据存储技术的逐渐发展在计算机网络维护中可以联合数据云端备份的功能,定期将用户的计算机信息和文件实施休息期间备份。一旦计算机遭到病毒入侵能够及时的从备份信息中恢复用户基本信息和文件,保障用户信息运行的稳定性。(二)杀毒处理。杀毒处理主要是在计算机网络维护的过程中用户自行下载杀毒软件,利用杀毒软件对病毒查杀的作用,维护计算机网络。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目前市场上的杀毒软件数量和功能增加。在计算机网络维护中联合杀毒软件实现对用户计算机的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三)防火墙建立。防火墙的建立主要是在用户计算机网络外围设定病毒防护网,所有进入用户计算机网路的信息和资源均需要在通过防火墙的检测和监控,才能够进入用户计算机的使用网络。防火墙的建立有效的提升了计算机网络维护的水平。(四)局域网防护。局域网防护主要是在现有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增加局域网安全管理,相关网络部门和机构根据计算机网络安全条例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内外网的交替访问进行限制处理,及时的清除内外网信息交流过程中病毒的入侵,实现计算机网络维护。

病毒在计算机网络维护中具有攻击文件、消耗资源、干扰信息、损毁信息的危害,不仅为用户的基本信息和文件安全带来了影响,也会影响用户的心情。因此,在计算机网络维护中需要对其病毒方式技术进行优化,利用数据备份、杀毒处理、防火墙建立、局域网防护等优化病毒防治技术,提升计算机网络维护中病毒防治能力,为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构建和维护奠定基础。

作者:孙远伟 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查看全文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编制质量提升路径

摘要:临时用地复垦方案是对临时使用土地造成损毁后实施有效复垦的重要依据。本文按照复垦方案编制的框架内容,对目前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结合新时期的新要求,对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编制前后各环节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新时期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编制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编制;质量提升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除了大量基建及民生项目等新增建设活动需要在使用批准的用地作为主体工程外,还要另行安排直接服务于施工人员的办公和生活用房、服务于工程施工的辅助工程等配套临时用地,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勘查以及矿产资源勘查、抢险救灾等也需要临时用地。为指导临时用地使用后复垦工作,《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1]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按照土地复垦标准和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规定编制复垦方案。原《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皖国土资〔2010〕119号)[2]要求:“临时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组织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的要求,编制复垦方案,对可能因挖损、塌陷、占压等原因破坏的土地范围、面积、地类和程度等进行科学合理预测,提出土地复垦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明确土地复垦的时间,落实土地复垦费用措施等”。复垦方案应对临时用地损毁后复垦目标、应达到的质量要求和采取的工程措施、投入的费用估算和复垦工作进度等进行总体性安排。本文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对影响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编制质量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路径,以期对未来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编制质量提升有所裨益。

1当前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

2011年5月31日开始实施的《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2011)[3],包括通则、露天煤矿、井工煤矿、金属矿、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项目、建设项目、铀矿等7个部分,该规程是目前指导复垦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复垦方案是一种基于科学预测的超前规划,具有前瞻性、预测性和动态性[4]。在审查临时用地复垦方案中,经常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复垦方案编制内容缺乏整体性,内容逻辑上联系不紧密;二是复垦方案编制背景及选址过程分析对主体工程与临时用地关系及临时用地选址必要性和合理性论证不够,缺少备选地块和复垦方案;三是复垦方案中临时用地项目现状、基础信息与复垦设计、工程措施逻辑不一致,缺乏有效说明及论证;四是复垦目标和复垦地类方向僵化,不能有效满足设计需求和充分发挥复垦方案编制技术指导的主观能动性和现实操作性;五是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中损毁预测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过程易流于形式,无针对性,适宜性评价结论与复垦目标关联性不强;六是临时用地表土剥离、运输、存储管护和后期复垦使用缺乏有效监管,单个临时用地项目均布置表土堆放区,现实施工难度大;七是复垦方案中关于复垦后管护的责任难落实。

2新时期对临时用地复垦方案提出的新要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