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项目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7 16:34: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水利项目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水利项目成本管理综述
一般来说,水利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被称为水利施工项目管理的四大控制性管理。在这四大管理中,安全管理是前提,成本管理是中心,进度管理是形象、质量管理是关键。在实施水利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各项控制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为此而付出的管理成本,成本管理与控制始终贯穿于项目目标控制的全过程。对水利施工企业而言,在向业主提交合同规定的产品、达到业主合理需求的同时,为了企业能够生存与发展追求利润是必不可少的。而直接影响利润的,便是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因此水利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中心课题。
1水利施工项目成本的组成
水利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就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费用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管理活动。其目标是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施工成本各项开支中,除保证工程施工所付出的最基本成本外,还有一部分属于追求更高的质量、满足合同外进度要求、提高安全等级等相关的成本。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姑且把此部分成本叫做安全成本、质量成本和进度成本。安全成本是指为保证安全生产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就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必须支付的额外费用。进度成本是指为实现进度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关措施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满足进度、工期而蒙受的经济损失。
2水利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和横向沟通
在某些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各部门间缺乏统一协调和横向沟通的问题。如,负责安全的部门只关心安全措施是否齐全,负责工程的部门只关心工程进度是否能够满足合同要求,负责技术的部门只关心技术和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质量要求,负责设备、材料的部门只关心设备修理的时效、设备的完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负责施工的部门只关心是否按时完成了生产任务。这种现象从表面上看好像是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部门推诿扯皮、各自为政的问题,使得施工总体成本增加、造成浪费。
水利项目造价监管以及调控
如今,为了实现投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工程造价在各行业的应用已是十分广泛。其中,水利工程造价在水利行业的运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水利工程有着周期长、投资高、易受自然与地质环境影响等特点,使得水利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有着一定的易变性,需要水利工程的工作人员时刻关注各个环节的动态,随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措施。所以,如何有效且科学地使水利工程收益最大化,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提出了深刻思考及挑战。而本文就水利工程前期的投资、决策与设计,中期的招投标与施工,后期的竣工验收三个主要阶段进行一一探讨,以求出一套可行性强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方案。
1水利工程前期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1.1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关系着后期阶段能否有效地进行控制,所以,造价人员必须要对技术、经济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制定出最优方案,以便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因此,造价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认真调查清楚工程项目实质所需的资源及环境要素的基础之上,并对所调查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第二,在水利工程项目投资预测前,必须收集好有关工程材料采购地、主要材料与设备及其价格、施工用水与用电设备等基础资料。
水利项目会计报账制
一、当前会计报账制的几种模式及其利弊
1.完全集中型。资金及财务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资金专户存储,各现场管理机构(建设单位)不论承建的建设内容及其规模大小,都向项目法人统一报账,由项目法人统一资金拨付、统一会计核算。资金管理及会计核算类似于各市、县建立的会计核算中心。实行集中核算模式下的优点:一是严格按水利基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方式操作,资金封闭运行,拨付程序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金专款专用,项目资金的调度趋于合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二是配备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并采用会计电算化,从而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三是加强了会计监督,便于监管。杜绝了截留、挪用资金等现象,减少了财务支出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保证了资金的安全。缺点是:
一是增加了工作量。不但项目法人要进行会计核算,报账单位还要建立辅助账或备查账。特别是项目法人财务负责同志审核工作繁重,经常面对若干个报账单位,像简单再生产一样不断地重复同样内容的审核工作;二是不利于提高基层会计工作水平。取消建设单位会计和出纳之后,有些单位领导认为报账会计是打杂跑腿的,有无资格证、有无财务工作能力无关紧要,随意任命,对报账员的地位不予肯定,报账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报账员变成“邮递员”,弱化了财务管理职能。这种管理上的低要求必然造成报账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也不利于项目法人加强财务管理;三是报账不及时,影响价款结算进度。项目法人根据工程进度报账,再拨付资金,有的建设单位因项目实施后手续不完善,迟迟不予报账,形成工程进展和财务支出进度脱节,会计信息不真实;四是部分资产管理账实分离。项目法人只管固定资产及物资账,财产物资由现场管理机构使用管理。这种固定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情况如果不加以解决,既违背了集中核算的初衷,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是财政核算型。指向财政部门报账,会计核算在会计核算中心。项目单位根据批复的投资计划和项目工程建设进度,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有效报账凭据,按规定程序向财政部门申请拨款和报账,等同于预算单位向会计核算中心报账的模式。比如安全饮用水、小流域治理、小水库除险加固及水库移民项目等。采用此种模式进行会计统一核算,会计核算中心及财政有关部门有权对各单位的支出事项和凭证的合理性、合规性进行审查,规范了支出手续。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完全集中核算的优点,还有利于财政部门加强监管,确保了项目资金的安全。缺点是:1、单位的财权与事权管理脱节。由于项目资金纳入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核算,财务管理的权限形式上发生了转移,使单位在管理上的积极性逐步丧失,导致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力度弱化,然而单位仍需对本单位的事权负责;2、核算和管理存在盲区,放松了审核把关。收支业务全部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后,一改过去的“单位批单位”为“单位批中心”,即“单位用钱,财政管理”。报账制推行前,支出只要单位领导“一支笔”就可报销,集中核算后,单位领导签了字还须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后才能报销。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审批权没了,自己说了不算数,产生抵触情绪,放松了财务管理。由于会计责任主体不清,报账员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认识不清,放松了对支出的审核;3、项目资金在财政部门,未专户管理,容易与其他资金混户,造成资金挤占现象,甚至有被平衡预算的可能;4、会计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影响决策。资金支付有时不能及时到位,给施工单位带来影响;5、很难按《会计法》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报账员”的设立,使原来分别由会计、出纳承担的不相容职务变为一人负责,“报账员”等同于“传递员”。此外,会计核算中心一般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与国有建设会计制度衔接存在一定问题;6、存在票据内容不真实现象。为了套取资金和填补招待费以及跑项目支出等,有些项目单位不惜编造假单据、假名单、假签字,从会计凭证上很难发现问题,而财政部门未按规定到现场了解和查勘,仅仅履行资金的报批程序、简单的形式审核就办理手续,存在风险;7、资产缺乏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账物分离,资产有流失可能,一些基建收入有的甚至体外运作;8、工程成本核算不完整,影响竣工决算的完整性。由于会计核算中心基本采取收付实现制,对项目的预留费用及未完工程认定与基建制度衔接还有一些问题,影响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及决算的完整性。
三是主体平移型。项目法人一般不承担项目建设的具体任务。工程建设由各现场管理机构照承建的内容负责,如安徽省驷马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项目法人为驷马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管处,但实际上由工程所在地的市(县)实施,即“大法人”、“小法人”之说。实践中一般是资金由“大法人”拨付到“小法人”。项目法人一般只核算本级发生建管费、勘测设计等独立费用,各个现场管理机构设立会计机构,开设基建专户,按照承建的内容进行会计核算,工程主体支出等大部分会计工作在现场管理机构,日常只以表格形式向“大法人”反映财务情况。项目竣工后,现场管理机构编制单项竣工财务决算报表,最终由项目法人编制汇总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实行此种模式优点是:1、有利于调动现场管理机构的积极性,也便于明确责任;2、资产管理账实、权责一致;3、有利于提高基层会计工作水平;4、减轻了项目法人工作量。缺点是:1、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不全面,不利于项目法人及时掌握完整的财务信息;2、多头开户,资金有风险;3、各现场管理机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费用标准执行不统一;4、不利于项目法人控制。由于项目法人对各现场管理机构的建管情况不完全掌握,对其往来款项和基建收入难以控制,存在一定的风险。这种会计核算模式实质上是报表制,只所以在本文中提出,因为项目法人只要加强监管,完备制度,此种模式不失为一种比较合理的建管方式。
二、几点建议
水利项目勘察设计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活动,提高投资效益,保证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工程建设项目符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计委令第3号)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的,必须依据本办法进行招标。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第四条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政府审批的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项目的勘察设计可以不进行招标:
(一)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
水利项目全程控制论文
一、水利资金运动过程的一般理论
水利资金要实现有效增值,就必须不停地参与水利再生产的价值运动。这种在水利建设中水利资金的投入、使用、回收、增值和分配等有序的价值运动就是水利资金的运动。水利资金运动有两种表现形态,一是水利资金的相对静态表现,它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某一时日上的水利资产和权益的统一。二是水利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它包括水利资金的投入、建设期的消耗与转化、资金在投资回收期的收回和分配,从而形成资金在水利项目中的动态转化过程,即水利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的空间分布并存性和各个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否则资金循环与周转将会中断。但水利资金是在单个水利项目的筹建、投资回收中的独立的价值运动,而且各个水利项目又是由不同建设单位施工的,因而也是相互独立的。
水利资金的运动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即:资金筹措阶段、工程物资准备阶段、建设施工阶段、项目营运阶段和分配阶段。
综上所述,水利资金在运动过程中,表现为项目建设不同阶段资金的耗费、补偿、收回、收入及利润的形成,并以此作为评价水利项目及其资金配置与使用经济效果的依据。
二、不同体制下水利资金的运行机因
水利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及优化
摘要:水利工程是施工量较大,工期长,涉及到的施工单位比较多,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规范与约束各参与方的行为就需要制定合同。合同在水利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施工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价款支付的法律依据。而高效的合同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文章分析了水利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优化合同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合同管理;重要性;措施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合同:勘察设计合同、施工合同、建设物资采购合同、建设监理合同等,都是业主和参与的各主体之间明确责任权利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文件。由此可见合同管理周期较长,内容复杂,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动。如果合同管理方面出现问题,不但会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还会施工进度。因此要注重并加强合同管理。
1水利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与作用
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合同管理是重要的内容和环节。水利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关于某项水利工程项目过程中各类合同的依法订立过程和履行过程的管理,包括:各类合同的策划,合同文本的选择,合同条件的协商、谈判,合同书的签署,合同履行、检查、变更、索赔以及争端解决的管理。
2合同管理的作用
水利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探讨
1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计划与申报
1.1项目计划的具体申报程序和依据
工程建设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工程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结合工程隐患探测与排查、工程测量、观测资料整理分析情况,按照“先急后缓排序、安全高效运行、提升管理水平”的原则,依据水利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水利行业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性文件,参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组织相关部门建立了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库,同时编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设计书。项目库的内容须根据水利枢纽工程每年实际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完善。每年以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为前提,分清轻重缓急,从项目库中选择维修养护项目计划,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1.2项目设计书内容
项目设计书内容应包括:项目名称、项目位置、工程存在的问题、维修养护措施、维修养护工程(工作)量、工程概算、工程测量资料、工程隐患影像资料等。
2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实施
多渠道促进水利项目融资的建议
摘要:以防洪和灌溉功能为主的水利工程投资大、财务收益率低、回报周期长、公益属性强。传统水利工程的资金渠道一般都是财政专项资金和专项债务资金,市场化融资能力偏低。但部分具有供水和发电功能的水利工程有市场化融资的潜力。在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的试点为水利工程拓宽了融新资渠道。文章主要论述了我国水利工程投资现状,REITs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意义,为探索REITs在水利行业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REITs;专项债;去杠杆;工程融资;水利融资
1我国水利工程投资现状
2005—2019年,我国在水利行业的年均规模达15466.3亿元,年均增长率12.3%,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2014年,国务院规划部署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后,水利年度投资额超过2万亿元。2019年,在建规模增至28166.9亿元,是2005年的4.8倍。2019年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6711.7亿元,是2005年的9.0倍。2005—2019年,我国水利投资累计完成额共计约5.5万亿元,年均增长17.1%。水利行业巨大的投资规模必然需要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和融资支持。长期以来,我国水利投融资渠道单一。政府直接投资是建设资金的主力,利用外资、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市场化融资规模偏小。2005年以来,水利建设完成投资中,企业和私人投资占5.6%,国内贷款约占9.9%,政府投资占比高达81%,受财税体制改革、地方土地财政萎缩、疫情及经济下行的影响,财政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水利工程的压力持续增大。水利建设资金缺口巨大,对市场化融资的需求更加强烈。
2水利工程多渠道融资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保证基本水利投资的基础上,为突破水利建设资金瓶颈,水利行业需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探索多种新型金融工具,多渠道融资将成为必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工作,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随后各级政府相继出台落实投融资改革和规范地方政府举债的文件。水利部门抓住政策契机,坚持政府投资和市场融资两手发力,在完善公共财政水利投资政策的同时,重点强化金融支持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不断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良好的水利投融资政策对提高水利项目融资能力、调动资本市场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局项目推进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区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按照渝党发[2012]2号文件“关于区项目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总体部署,在全局积极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现结合水利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区委提出的“12311”目标,组织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把项目作为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贯穿于水利各项工作,在全局形成人人抓项目的良好氛围,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奠定基础。
二、工作原则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的原则。对所有涉水项目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都要主动介入,履行好争项、立项、建项、管项的职能。
第二,坚持诚心服务的原则。深入项目,心系项目,服务项目,以项目推进年为契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水利项目风险管理及控制
1水利项目PPP模式的基本情况
在水利项目建设领域,由于市场化程度尚不高、价格调整机制不够灵活,水利工程长期运行管护水平不佳等原因,迫切需要引入PPP模式,解决仅靠政府财政投入而不能有效满足水利工程建设资金需求的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PPP模式用于水利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规模较大、投资回收期长、有特定收益主体的准公益性水利项目,如水源工程、调水工程、灌区工程等;(2)以BOT、TOT等方式进行的水利项目,如借助水价调整等动态机制可以实现一定收益的准公益性项目;(3)以BOO方式进行的、由政府授权社会资本进行的经营性水利项目,如水电项目、城市及工业区供水项目等;(4)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的,包括防洪、除涝、生态工程等公益性水利项目。
2PPP模式的水利项目风险管理及控制
PPP项目由于参与方众多,不仅包括政府及社会资本,还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及项目具体承建方、咨询方等,不同参与方对风险有不同的偏好。按照风险是否可控,可以将PPP模式下的水利项目风险分为不可控风险与可控风险,详见表1。2.1不可控风险管理及控制。2.1.1政治风险管理及控制。在国际项目中,政治风险往往会制约项目的发展。政治风险是由国家政治环境所决定的,主要受国家政治环境的稳定性及PPP项目的性质所决定。我国PPP模式水利项目受到政府的管理与调控,主要通过政府保证与承诺来控制风险,确保项目建设风险最低化。2.1.2金融风险管理及控制。在国际社会中,金融风险是由国家经济环境所决定的,产生的原因有利率波动、汇率变动和通货膨胀。对于利率风险,一般由PPP项目公司承担,可以采用利率掉期、期权等金融工具将浮动利率转换成固定利率,或者采用带有一系列逐步递增的利率上限的利率期权,以此形成对冲,缓解利率风险。我国水利工程在当前新的经济形态下,容易受到金融风险的影响,进而影响水利项目顺利开展,因此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2.1.3法律风险管理及控制。由于在水利工程PPP项目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属于空白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规,使得PPP项目的建设运营缺乏明确、具体、针对性强的法律依据和支撑,因此应加快政府立法,形成一整套法律体系。为了规避法律变化而引起的风险,PPP项目公司可以聘请法律专家,一同参与PPP项目的设计、融资等各项环节的工作,以确保项目的建设运营符合法律规范要求。2.1.4市场风险管理及控制。在对市场没有做好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市场经营方面的风险。对于水利工程PPP项目市场风险的防范,关键在项目前期策划期应当做好充分的调研,减少项目的盲目性。对于市场风险较大的项目,可以采取回避的措施,不参与此项目,以此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除此之外,还可采取政府担保、制订科学合理的产品与科学设置服务定价等策略来综合防范市场风险。2.2可控风险管理及控制。2.2.1信用风险管理及控制。信用风险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债务人因其他原因无法或者拒绝履行合约条款而使债权人遭受损失。PPP模式下水利项目容易出现信用风险,为了降低PPP项目的信用风险,应当利用各种信息来源和渠道去深人了解项目各潜在参与方的资信状况、资金实力、技术实力、项目经验等情况,选择综合实力强的参与方,将信用风险降到最低。2.2.2完工风险管理及控制。完工风险主要表现为成本超支、工期拖延、质量不合格等种种情况,它主要归结于建筑承包商的责任。因此,PPP项目公司应当重视完工风险的防范,通过公平、合理的招投标程序,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设计和施工单位,以及签订一系列的合同及协议条款,将此项风险转嫁给设计和施工单位,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和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水利项目建设。2.2.3建设与运营风险管理及控制。建设运营风险主要是PPP模式下水利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所遭遇到的其他风险。此类风险能够被PPP项目公司所掌握,可以通过以下风险防范措施来有效控制和管理:(1)建设期,通过对项目施工技术和工艺进行深人了解分析、论证,确保该项技术和工艺能够适合该项目;(2)对PPP模式下水利项目管理运行部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降低项目建设运营风险;(3)PPP模式下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能源与原材料供应应当充足,此风险主要受价格和供应可靠性影响。建筑承包商应当与材料供应商签订固定价格的长期供应协议,来降低能源及原材料供应的风险。2.2.4环境风险管理及控制。一般情况下,项目的环境风险是由PPP项目公司承担。为了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应当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影响以及明晰环保措施与责任,购买环境保险。在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完成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给环境带来的破坏风险。
3通过改善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模式来规避风险
基于PPP模式的水利工程建设特点,还需要采用以下途径来规避项目的风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对PPP项目的宏观引导作用和市场监督作用,确保项目规范运行;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风险共担,降低个体风险;进一步完善PPP模式水利项目建设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以严格的约束力规避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完善对项目建设团队的激励体制和考核体制,从而让项目建设人员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从各个角度考虑水利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加以有效控制,降低整个项目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