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设施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7 15:26: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水利设施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田水利设施投融资分析
水利设施建设具有公益性,属于城市基础设施产业,主要靠国家和省市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所以水利自身的融资能力相对较差。水利事业的建设通常都是周期长、投资大的工程,其社会效益明显,但经济效益却并不突出,过低的投资经济回报率造成了水利投资事业对外国资金和社会资金吸引力较差。例如,防洪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及灌区改造、节水灌溉等纯公益性项目,社会效益确实很好,不过经济效益却是几乎为零,而且这些项目也不能用财务利益最大化来衡量。供水、小水电等带有经营性的项目,由于受特许经营、价格、上网困难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也很难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在水利设施修建过程中,还存在无偿使用农民劳动力的现象,一些地区要求农村劳动力每年要无偿提供30个工作日的无偿劳动,如有到特殊情况,农户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大部分无偿劳动用来从事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在少数地方,农村劳动力如未完成规定劳动量,农民还要向国家或集体缴纳一定费用。一些水利设施建设者为了节省资金,用人工劳动代替机械化,不仅增加劳动强度,使得工人工作危险程度上升,导致工程建设效率低下。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工程投资主体为国家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户等,但完工后工程产权主要由政府掌控,农户虽参与投资、建设,但未获得产权和收益权。这种产权制度一定程度上损害农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减少了农民收入,削减农民购买力,也影响农村市场消费水平。部分地区为增加政府可支配收入,调高水利工程的使用定价权,人为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价格,致使农户使用水利工程设施的成本居高不下。据2011年12月在木兰县东兴镇的调查,农民每亩地交水费在30~100元之间,并且在后续的使用水利的过程中,每亩地每年还需要缴纳40元的使用费,这无疑提高了农户使用水利设施成本,加重农户负担。
水利基础设施必须在正确界定水利设施的类型和性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行为和公共财政的双重作用,使水利资金的使用结构随工程项目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公益性项目,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其建设、运行和维护资金,地方政府和各级财政部门要适当对水利投人给予政策倾斜,确保水利资金的安全和落实。对于经营性(非公益性项目,因为其投资是讲求回报的,所以,项目建设资金主要通过非财政性的资金渠道筹集,因项目投资而形成的经营性资产,要促使其保值增值。由于经营性项目可以产生一些私人利润,在利益驱使的情况下,非政府资金也是愿意进入的。对于已建经营性水利工程,可探索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以加大水利设施投人力度。为了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水资源,要适当考虑水环境容量和资源承受能力,坚持标本兼治、统筹兼顾、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以水定发展、以水定规模;要仔细地按照国家政府编制的《节水灌溉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中长期供水规划》、《十五期间水利发展规划》和《黑龙江垦区水利现代化实施方案》等来扩大水利投资规模,组织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兴利除弊,为人类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活力。资本的供给与投资是水利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同时,科学有效的融资是推动水利发展的有力保障。在当下水利事业自身融资能力差的不利情形下,我们必须尽快完善相关融资体制,建立灵活、高效的融资机制。其方法主要是:1调整融资政策,形成标准的、有效率的水利融资政策;2改善投融资环境,首先要规范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适当发挥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作用;其次是积极利用外资和私人资本,鼓励有条件的国内外投资者以多种投资方式参与水利建设;3创造新的融资方式,以独资、TOT、合资合作、BOT等多种方式参与水利建设。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农村劳动力可以创造价值,农村劳动力也是商品,如果能建立合理的用工制度,充分调动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更明确地体现投资者投入的工作量和货币额,适当引入激励机制,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和施工进度将会大大提高。由于劳动力的有偿使用,投资者比人减少人工成本,采用机械化方式作业,这能促使生产力水平提高。劳动力会活得一定收入,相应会增强了城镇居民购买力,将改善农村消费结构和水平。在产权方面存在“谁受益谁投资”的做法,没有从产权角度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问题,单纯的从社会效益角度考虑问题,政府也以此原则强制要求农民集资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不符合基本建设法则和市场经济规律,结果是农民仅仅获得了工程建设带来的社会效益,却完全丧失了因参与投资而理应获得的投资收益权和财产所有权;政府则以少量投资甚至零投资就获得了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全部产权和收益权,真正的受益者还是政府。通过规范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不仅能够保障每个农民投资者的财产所有权和投资收益权,而且能够保证农民投资农田水利工程同时得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规范而健全的产权制度还能增强农民投资者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鼓励更多的投资者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建设效率,提高工程使用效益。水利设施建设是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内容之一,是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黑龙江省应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明确产权,建立规范的投融资渠道,保证水利设施建设顺利进行,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作者:张国富工作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水利设施管理思索
在历史的车轮里,我国封建社会的农业一直以小农经济著称,这样的历史传统和我国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致使我国的农业方式转变起来很难,想要推进农业的机械化、农业产品的商业化、农业生产的集体首先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农业工程,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业工程系统是推动我国农业转型的前提条件,其中建立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水利建设当中处理好水利设施的运营管理是做好水利工程的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联系农业生产与水利建设的桥梁。
1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意义大
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内容之一,也是提高水田粮食产量,加大水田建设力度的基本保障之~。近年来对于小型农田的水利建设可谓是各个地区各级政府所重视的推进农业改革与创新的基本工作之一。
1.1依我国农业国情水利建设凸显重要作用就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是由一个农业大国向工业国的转变时期,在全国范围内的我国的农业生产较新时期以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以称之为奇迹,然而由于我们的历史原因:农田基数大、部分土地质量差、全国的降水量不均、农业机械化程度水平低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就造就了我国目前的农业转型存在困难。对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是基于这样的现状而展开的措施,它有利于我国目前农业建设存在的困难的解决。例如:在农业灌溉问题的解决,粮食产量的提高,满足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等等重大问题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1.2“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概念准确而具有高度的概括了水利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更是如此。我国的水资源紧张、一年四季的降水量分布严重的不均,南涝北旱的事情经常发生,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严峻的自然那环境的挑战之一,因此建设水利工程尤其是以小型农田的水利设施是值得我们探究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因为小型的农田水利设施可以便捷的建设在田间地头,耗费的资金较小,如果只是小水库,小的池塘,或者水坑等等易于建设。这样一来农村的农业就会发展的比较顺利,能够大力的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为我国的农业转型奠定基础。
2小型农田水设施利建设与运营管理问题
农村水利设施考核实施意见
为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管护工作,促进农村水利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经市政府研究,现就我市农村水利设施管护人员考核提出如下意见:
一、人员聘用
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等6座水库为市管水库,其他农村水利设施由镇(街、区)、村负责管理维护。农村水利设施管护采用农村水务员、灌区管委会、管理小组和农民用水者协会四种形式。管护人员分别由行政村(经济合作社)、灌区管委会、管理小组和农民用水者协会(专业合作社)自行聘用管理,报市水务局和镇(街、区)备案,不列编。管护人员应热心水利事业,具有一定的水利业务知识,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和管护能力,在群众中威望较高。
市水务局和各镇(街、区)要做好农村水利设施管护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学习水利管理基本知识,提高管护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职责要求
(一)农村水务员。在全市行政村中设农村水务员,农村水务员在村两委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工作职责如下:
试析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现状与修建措施
【摘要】农业是基础产业,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支持。本文以雍县的水利工程发展现状为例,简述当前农田水利设施运行存在的问题及确保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修建措施,主要目的是解决农业灌溉难问题,为提高农田种植产量与质量、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农田水利设施;农村经济;供水能力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速,有利于增加作物产量,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步具有积极影响。现阶段,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应用存在设备老化严重且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农田水利设施作用的发挥,阻碍了农村繁荣发展,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修建高效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要性,加大经济支持力度,革新管理方式。
1雍县经济水平与水利工程发展现状
1.1经济状况。雍县全县总人口数为98.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94.6%;辖区总面积为2448.2km2,其中粮食种植面积为114.92万亩,以种植水稻、油菜、玉米、土豆等作物为主。雍县属于我国国家级贫困县,全县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种植,但据调查显示该县农业总产值仅占生产总值的14.5%,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雍县农田水利设施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故而作物产量较低,限制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1.2工程现状。现阶段,雍县已建水利工程共有1566处,有效灌溉种植面积为11.97万亩;水库以小型为主,其中小(一)型有5座、小(二)型为3座,可供水1795.02万m3,工程完好率为40%,使得上述水利基础设施价值无法全面落实。此外,还有堰坝共82处,完好率为45%,可供7.1万亩农田灌溉;水窖类工程1326处,尚有82%的工程完好,年供水11.94万m3,能够补灌4.86万亩的农田。雍县的田间渠道极少,多采用为干渠灌溉,无法保证覆盖所有农田作物,使得农田作物产量与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阻碍该县繁荣发展。
2农田水利设施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研究进展
摘要:使水利设施能够在小型农田中长期正常使用,并在作业中发挥作用,就要对小型农田中的水利设施做到有效管护。文中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进行研究,发现其管理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在农田水利管护过程中,预警和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在对水利设施进行管护时都是“一刀切”,缺乏针对性和分区性。另外,在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进行研究时也仅仅停留在定性探讨上,而在其它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基于以上原因,对现阶段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做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研究进展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治国兴邦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在当前强调国家粮食安全的背景下,注重并加强农业发展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影响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与维护。
1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中的突出问题
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实施农业生产发展服务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水利工程技术措施,在改变农业生产发展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进而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农田水利设施主要包括水田灌溉、排水除涝、防治土地盐渍化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田的正常生产与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其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相对久远。早在古代,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就得到实施,并在今天的农业发展中得到继承与发展。尽管我国在农田水利设施方面的历史经验相对较多,也取得较大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管护中之所以存在问题,是因为其管理还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处境,由于工程性质,农民管不了,相关工作对其进行集体管理时又出现管不好的现象,对于国家而言,对这一块又管不到。有的地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立之后,就对其“放任自由”,对于一些设备不能及时保养,对于设备的损毁也不能及时维修,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3点:政府资金的二元分配致使基层资金的不到位,会导致农田水利设施使用时不能及时修护和保养,在对农田水利设施安装时,仅仅安装了一些基础设施,设施配套不到位;滞后的治理制度,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中,其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导致管理分工不明确和责任分工不明,导致在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责任;运营管理机制不健全,这一情况的出现可能会导致在管理中资金分配的不均等。例如,在前期的建设投入过多,后续维护资金跟不上;再如在对灌溉设备评估购买时,侧重数量的投入而不关注设备的质量等。由于管理分工的不明确导致水利设施的管理处于一个“三不管”的境地,另外,有关部门在对政府政绩进行评价时,仅仅侧重“看得见的”,这一扭曲的评价标准也是使水利设施管护不周的原因之一。
2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模式
财力支持水利设施建设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进一步明确政府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进一步丰富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形式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长期不足,不能满足建设需要、一旦停发国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又会大幅度下降、我国政府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在重心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全国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仅为44‰在有效灌溉面积中、财政对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比重偏低、我国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不高、推行农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资金问题、劳动力问题、组织的问题、中央把建设主体下移到地方,省、市级地方政府又继续将其下移到基层等,具体请详见。
我国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长期不足,不能满足建设需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瓶颈”。1998年以来,国家增发大量国债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国债资金K占年度间中央预算内农业基建投资的70%以上。但只靠发行国债筹集资金不是长久之计,一旦停发国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又会大幅度下降,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平稳。实际上,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已使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收入继2003年突破2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以来,2006年又接近4万亿元达到39343.62亿元,2007年更是史无前例地突破5万亿元。这表明,我国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财力条件。
一、进一步明确政府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
我国政府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在重心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财政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比重偏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包括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既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又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心主要偏向大江大河治理、大型水利建设等,加之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较多,底子薄、基础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还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河流缺乏必要的调蓄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要,大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还不健全,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数据显示,2000-2006年各年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增长速度均低于1%,截至2006年底,全国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仅为44‰在有效灌溉面积中,节水灌溉面积又仅占到41%;已建成的8亿多亩灌溉面积,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全国农田平均每年受旱面积达3亿亩以上,灌区中等干旱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因旱减产粮食数百亿公斤。
财政对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比重偏低,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财政用于带有广泛社会性的大型水利建设(如大江大河治理、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的支出比重偏高。“九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大型水利建设资金达1100多亿元,约占我国“九五”期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总量的70%左右,而且大部分大型水利建设资金又被应急投入到了防洪、抗旱、灌溉等救急性工程项目上。同时,林业生态建设投入资金所占比重也较高,2000年所占比重达到18.2%。大型水利、林业的特点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其受益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农业,而在统计数据时,这部分投入都是计入对农业的投人中的。因此,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真正直接得到的财政支持,以及在建设中农民真正直接得到的切身实惠被放大了。
二、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
农田水利设施维护工作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保证工程完好和安全,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防洪、灌溉等效益,促进我县经济、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省小型农田水利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的小山塘、小泵站、小河坝、小渠道及其附属建筑物等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本办法所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体是指塘容在10万m3以下的山塘、装机在1000千瓦以下的灌溉泵站、排灌流量在5m3/s以下的农村排水渠、引水流量在1.0m3/s以下的河坝、灌溉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
第三条县水利局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小型农田水利工作,发展和改革、财政、国土资源、农业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小型农田水利的有关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省小型农田水利条例》的规定和县水利局的委托,具体组织、指导、协调本辖区内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
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应当组织和动员村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
水利系统设施重建方案
为保障人们生活,生产和经济发展需要,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我县水利设施灾后重建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克服气候、物质、资金、人力条件的制约,扎扎实实做好水利设施灾后重建各项工作,保证最大限度、最短时间、最优质量完成水毁水利设施灾后重建工作,促进受灾地区早日恢复生产,进行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二、目标任务
7月25日前,全面完成全县范围内的溃坝山塘、塌方毁损水渠、人畜饮水工程、引水坝、河堤等水毁工程的应急处理和工程修复。
三、实施步骤
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探析
[摘要]运城市水利设施的产权、后续管理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农田水利发展的主要瓶颈。2015年1月,水利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的通知》,将运城市的临猗、稷山两个县列入全国100个试点县。文章从运城市两个改革试点县的水利实施建设、典型经验、存在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对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运城市
运城市作为山西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和粮棉产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发展和管理,对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工作稳步推进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各类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投入运行,人们对工程权属、管理维护等问题越来越重视。运城市范围内的提(扬)水泵站、自流灌区、机井灌区等农田水利设施,种类较多,建设时间久远。目前,农田水利设施与农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不相协调,农业用水矛盾日益突现。为进一步明晰农田水利工程产权,鼓励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多元化,增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2015年1月,水利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的通知》将运城市的临猗、稷山两个县列入全国100个试点县。
1改革试点完成情况
1.1临猗县
临猗县总国土面积1339km2,下辖14个乡镇375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人。耕地面积10万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8.23万hm2。水利设施有夹马口、泉杜、杨范、元上、回龙、尊村(东下、仁里、郇阳)、大嶷山7个万亩引黄泵站,1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236处小高灌,3384眼农灌机井,5333km固定渠道(含末级渠系2520km)。确定纳入改革范围的灌溉面积8.23万hm2,覆盖全县14个乡镇,375个行政村。水利设施数量3942处,其中:机井3384眼,灌溉面积1.78万hm2;小高灌236处,末级渠系2520km(涉及322个行政村),灌溉面积6.44万hm2。临猗县通过采取“实行建管一体化、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制度、探索完善项目补助方式、改进项目管理方式、产权确权和移交、搞活经营权、建立落实工程管护经费的长效机制、鼓励和扶持‘斗渠管理委员会’为主体的农民用水协会的发展”等措施,有力地推进全县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及管理
【摘要】惠山区位于无锡市西部,全区现有小型灌区63处、排涝泵站291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及管理任务繁重,急需进行系统规划研究。本文设定工程规划水平年,提出设施建设标准,制定工程总体布局,并对重点局部工程进行详细阐述,建立了科学管理机制,以期为同类区域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和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节能;高效;运行管理;防洪除涝
1概况
1.1基本条件。惠山区地处东经120°04'~120°24'、北纬31°~32°46',属长江三角洲腹地,位于无锡市西部。区域总面积325.03km2,平原区面积40.267km2,圩区面积273.257km2。全区户籍人口53.59万,其中农村人口26.03万,人口密度1603人/km2。全区耕地面积10.99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2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18万亩、经济作物6.06万亩。1.2设施现状。区域现有有效灌溉面积7.9165万亩,小型灌区63处,总面积9.2837万亩,主要分布于堰桥街道、前洲街道、玉祁街道、钱桥街道等地。泵站工程可分为单排涝、单灌溉、灌排结合三种,分布于惠山区各镇村,总装机9003kW,其中排涝泵站291座,灌排结合泵站11座。分析泵站运行情况可知,带病运行有426座,占27.22%,报废需重建的有36座,占2.3%。惠山区建有大量防洪排涝工程,圩区保护面积达36.992万亩,占70.7%,堤防长266.14km,固定排涝动力3.1万kW,排涝流量640m3/s,初步形成防洪体系,具有独立排涝设施。区域防洪可达20~50年一遇标准,塘坝8处,有效库容76.282万m3。少数病险闸站渗漏水严重,渗泾长度不足,标准低,设备老化,需彻底改造。1.3运行现状。水利站承担区域内站、闸、河、堤、涵洞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指导职能,根据该镇联圩情况,承担联圩站闸的维修养护、日常运行以及河、堤的管理、巡查、养护工作。目前田间工程和小型灌溉站存在工程维护管理费短缺、用水户参与不积极的问题。多数圩区水利工程按属地由街道管理,承担建设与管理费用,区水利农机局监督指导。以水利站为圩区管理机构,实行长效管理,人员与维修保养费由区、镇两级财政承担,工程运行费由受益单位承担。目前,仍有部分圩区归村委会管理,难以维持长效运行。惠山区现将区、镇、村、组四级河道纳入管理范围,实行市场化运作,公开招聘专职河道管理员,建立管理网络。对破坏水利设施、非法取水用水、违规设置排污口等行为进行监管,有力保护了河道疏浚成果。该管理方式尚属试运行阶段,仍有待于完善。
2现存问题
惠山区通过不断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1],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迫切解决。2.1缺乏统一规划。区域内多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均为解决局部地区的灌溉、排水、防洪排涝需求,仅进行小范围的建设,未统筹考虑流域或惠山区的整体情况,缺乏统一规划与远景部署,使得工程建设呈现点多、面广、线长等特点[2],给运行管理带来不少麻烦。2.2工程年久失修。区域现有水利工程多数修建于20世纪50~70年代,目前已经运行30~40年,运行效率较低,且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工程渗漏问题突出,已成病险工程。由于工程前期设计标准较低,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得灌溉保证率低、灌溉系数小,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工程难以发挥最大效益。2.3重建轻管严重。由于管理制度的区域限制性,跨村以上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受行政安排,带有垄断色彩的经营模式,缺少水务财务公开、民主监督的农户参与管理机制[3],工程养护管理经费财政或集体经济负担不起,造成工程运行中设施老化陈旧不能维护更新、质量下降、效益衰减等恶性循环。因此,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工程运行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其效益的发挥。2.4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各乡镇水利站,直接承担农村水利规划、建设、管理和执法等重任。然而,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缺少专业技术培训,难以应对工程中出现的深层次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