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灌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7 12:42: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水库灌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分析论文

1、灌区建设的思路

(一)明确建设与节水的关系,确立高标准除险加固配套,合理兼顾防渗的建设思路。

灌区建设主要是渠系防渗加固及建筑物的配套改造,节水增效是最终目的。然而,由于合浦水库灌区地处东南沿海,降雨量大,多年平均降雨达1700mm,灌区水源比较充足,水资源在总量上的矛盾并不十分突出,属补充型灌溉。而进行工程加固改造建设,维持灌区的正常输水在近期内比节水要求更为迫切。

1.灌区的除险加固、更新改造已到非建不可的紧要关头。(1)灌区13条主要干渠有60%的渠段不通水,灌区范围萎缩了45%,渠尾灌区地下水位下降了20多米。灌溉面积不断下降,1980年实现自流灌溉79万亩,1989年下降到69万亩,1993年下降到30万亩,至1998年均维持在30万亩左右,渠系水利用系数0.42,有效灌溉面积42万亩。(2)工程建设标准低,有些渠段开挖不够,大部分堤坝均未清基,工程投入运行后,渗漏水现象严重,不但使下游耕地受渗漏影响而成为沼泽地,每座土坝均出现管漏和流土现象,险情严重。危及主干渠的安全,威胁灌区的正常运行。(3)工程原建设质量差,建筑物老化加剧,启闭及挡水设备残缺不全,处于常开状态,无法调控水量,浪费水严重。(4)灌区土质含沙性大,加上地处沿海,受热带气旋影响,强降雨和山洪造成渠道崩岸淤塞严重,渠道的过流能力剧减,上游水漫顶下游不见水。如福成西干渠设计流量8m3/s,现放水3m3/s就漫顶缺堤。(5)还山渠道多地势高,还山渠道占了40%,渠道高出堤外民房最高的达20米,加上渠基多为强风化岩石和砂土,极容易崩塌毁房屋和农田,因此,疏通、加固、配套主要干渠及建筑物、恢复灌溉面积,解决灌区下游的用水是当务之急。

2.水量充足、节约的水量使用效益目前未有发挥。合浦水库灌区原设计任务包括沿海城镇的工业和生活用水1.25亿立方米,但目前沿海城镇尚未使用,节约出来的水只用于发电和环境用水,而电站水头低产生的发电效益较低。另一方面,灌区下游大片农田由于渠道建筑物的损坏,输水能力不足,供水失控而受干旱的威胁。

灌区的加固更新改造,提高输水能力,恢复灌溉面积摆到了首要位置,从而确定了灌区建设以渠系除险加固提高输水能力为主,以建筑物的配套改造为次,以堵漏作为节水防渗措施的思路,即高标准除险加固和改造配套,合理兼顾防渗的建设思路。

查看全文

水库灌区信息化建设论文

[摘要]水库灌区灌溉管理是水利灌溉工程中重要的工作环节,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水库灌区灌溉管理工作已经逐渐走向信息化管理模式,基于此,对其信息化管理及建设提供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库灌区;灌溉管理;信息化建设

1水库灌区灌溉管理模式

1.1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

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方法主要是针对灌区支渠以下的渠道或者田间工作进行管理。由于我国投资政策及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利用此种灌溉管理方式不但可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更可以利用农民力量来降低小型灌溉投资成本。而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小型的灌溉工程,因为小型灌溉工程具有工作人员少、设施简单化、便于管理的优点[1]。

1.2租赁或承包模式

查看全文

水库灌区配套项目分析论文

1项目前期工作

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及《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并从沈家河水库灌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并结合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先后编制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经有关上级部门审查批复后,项目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2项目资金筹措与管理

沈家河水库灌区项目投资来源为中央国债资金、省级配套以及地方自筹。为了确保自筹资金到位,灌区建设项目部要求在工程开工前各县(市、区)项目管理单位必须将自筹资金全部汇入项目部专项帐户存储,集中管理,否则不得办理开工手续。

在资金使用上,为确保工程资金的专款专用,作为项目建设的法人,灌区建设项目部从一开始就实行单独开立帐户,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从而杜绝了截留、挤占和挪用现象。总经费基本上按照上级批复的工程总投资进行控制,单项工程经费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3项目的建设与质量管理

查看全文

水库灌区运营体制管理论文

一、灌区基本情况

高州水库灌区位于广东省粤西沿海的最大河流——鉴江中下游平原上,是广东省三个大型灌区之一。处于高州水库之西南部,北起高州市东岸镇、南至湛江市坡头区乾塘镇,东至电白县霞洞镇,西至吴川市塘缀镇,灌区包括高州市中、东南部、茂南区,电白县西部,吴川中南部及湛江市坡头东部56个镇。1954年动工兴建,1960年陆续发挥效益。1998年灌区总人口305.59万人,农业人口248.7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202.14亿元,农业生产总值107.55亿元。灌区1954年动工兴建1965陆续建成并发挥效益。高州水库灌区分总干渠、干渠、支渠、斗农毛渠等,灌区总干渠长83.35km,干渠长433.35km,支渠长1172.67km,斗渠长1593.37km,合计3282.74km。由鉴江中下游的6座拦河坝以及渡槽、隧洞、涵闸等引水、输水、泄水建筑物及桥涵等,由11647座建筑物组成。设计灌溉面积118万亩、现实灌98.63万亩。工程建成运行以来从根本上改善了原苦旱的生产生活条件,使灌区的农产品质量好、产量高,水稻(两造)均亩产828kg,灌区改革开放后作物结构大变,尤其市场经济发展,北运菜、香蕉、荔枝、龙眼迅猛发展,是广东三高农业发展最快之区域。

二、高州水库灌区管理体制、人事管理的现状

1、管理体制

高州水库灌区由茂名市鉴江流域水利工程管理局和各市(县、区)的管理工程机构联合管理,管理局设址高州水库,行政隶属茂名市政府,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工程业务委托茂名市水利局管理。茂名市鉴江流域水利工程管理局机关设12个科室基层管理单位,2个库区管理所,5个灌区管理所,管理库区工程及跨县(市、区)引水及渠道工程,包括水库调度、调配分水等,局灌区管理所下设21个中心站,49个小站,管理跨市(县、区)总干、干、支渠共16条201.15km。市(县、区)有11个管理处,34个管理所180个管理站,管理市(县、区)各自境内渠道。现灌区共有管理人员1317人,共有技术人员105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人,中级职称10人,职工人均收入7547元/年。

2、运营机制

查看全文

水库灌区配套项目建设管理论文

20090

论文关键词:中小型水库;灌区;配套项目;建设管理

论文摘要:以沈家河水库灌区配套工程为例阐述了中小型水库灌区在配套项目建设中,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才能确保工程按计划实施,从而促进了灌区良性发展。

沈家河水库灌区配套工程设计灌溉面积5万亩,是一座以灌溉、防洪、排涝为主的中型灌区工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但由于灌区配套不完善,已配套渠道年久老化失修,大部分渠道破坏严重,变为土渠,甚至丧失输水能力,致使灌区1.80万亩土地重新成为旱田,其余1.50万亩土地也由于灌区水利用系数低(40%左右),水资源浪费严重,农作物产量低下,灌区效益甚微,极大地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重要精神,减轻农民负担,节约用水,理顺农村供水体制和价格机制,确保灌区持续良性发展,根据国家水利部关于发展节水改造库灌区的有关通知。经国家计委与水利部有关负责人来宁夏调研考察,认为该灌区急需改造。灌区改造结合自治区有关指导思想和“以水定产,以调增效,以节保供、以联补缺”的新的治水思路,通过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和灌区布局,完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管理工程设施技术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节水型社会生产力为建设目标。灌区改造以发展节水灌溉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为动力,重点对年久失修干支渠和支渠以下斗农渠道进行改造砌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扩大灌区面积,减少农民水费支出和增加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为推进全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提供示范带动和指导。

1项目前期工作

查看全文

智慧水库灌区信息系统建设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智慧水库灌区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建设项目,对灌区的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包括管理模式、技术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灌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灌区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我国智慧水库灌区信息系统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智慧水库灌区;信息系统建设;措施

智慧水库灌区的信息系统建设就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手段,把灌区的可利用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以及信息采集的正确性与时效性,并及时做出反馈与推测,为灌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全面提高灌区的工作效率。大部分的水库灌区多数建立于20世纪,受历史因素与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在灌区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要提高灌区科学管理水平,为灌区的良性运用提供信息支持。

1我国灌区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1.1灌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足

灌区信息化建设具有持续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各级政府投入力度不足,系统工程的相关设施不配套,不能把已建工程的优势和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例如一些地区的灌区建立了较好的信息采集和闸门控制系统,但是因为资金不足而无法进行配套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使得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得不到充分地利用;还有的地区仅用很少的资金就建立了运行软件,勉强应付使用。灌区的良好发展是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受到资金的限制而无法进行建设与完善,对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碍作用。

查看全文

水库及灌区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探讨

[摘要]针对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大,技术复杂,涉及专业较多,管理难度大,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结合驮英水库及灌区建设实践,从项目法人的角度对水利工程建设期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探讨,提出具体的管理策略,以提高项目法人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安全管理;驮英水库及灌区

1工程建设期安全管理现状

1.1工程建设内容广管理难度大。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广西当前最大的由地方政府建设管理的国家大型水利工程,总投资66.56亿元,工程涉及崇左市江州区、扶绥县、宁明县3县(区)21个乡镇127个行政村,由新建驮英水库和驮英灌区组成,其中驮英灌区总干渠总长41.26km,宁明、驮英东、驮英西及客兰4条干渠总长202.1km,64条支渠总长442.67km。本工程建设内容涉及深基坑、高边坡、高大模板等高风险点,客观上安全管理难度大。一方面水利工程因其作业内容综合,点多面广,所需要的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较多;另一方面而当前大型水利工程多由政府部门成立项目法人主导兴建,在编安全管理人员编制较少,直接导致了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偏少,难以对工程进行有效监管。1.2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使用不规范。安全生产费与工程成本具有密切的关系,参建单位多从经济效益单纯性将二者对立看待,即增加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就会增加成本,片面追求利润,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减少安全投入,导致安全施工缺乏保证,施工隐患重重。更有部分企业将工程其他费用列入安全生产费用,挤占安全生产费用;另一方面,部分项目法人在概预算阶段对安全生产费用预估不足,在工程招投标阶段,未对安全生产费用进行明确单列,未明确提出工程创建标准,如创建标准化工地、省市级平安工地等,在承包合同中未明确安全生产所需费用、支付计划、使用要求、调整方式等,导致建设过程中,安全文明施工标准与投入计划不符,增加的投入超过预期,调整安全费用无门。1.3安全风险防控力量分散。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专业内容多,作业场所多,条件恶劣,作业面随工程进度变化,作业人员普遍安全意识低以及流动性大等特点,安全风险多且分散。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对于重大风险、一般风险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互相推诿。部分施工、监理单位片面以进度和质量为重,忽略风险防控。导致风险管理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重大风险听之任之,一般风险做做样子。

2安全管理策略

2.1引入第三方安全技术服务,充实项目法人安全监管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第二十八条提出“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纳入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建立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制度”。第三方安全技术服务在建筑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水利安全第三方技术服务以水利工程为对象,针对各相关单位建立适用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其安全管理职责,从而确定其安全管理目标、制度、管理方案,以实现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引进武汉博晟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安全管理技术服务管理模式,成立广西驮英工程安全管理站,由武汉博晟派驻专家团队,对驮英工程开展专业的现场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有效改善了工程安全生产现状,违章作业频率大幅减少,呈现出事故隐患和违章作业行为连续下降的良好局面,理顺了工程安全管理的安全职责,使管理中心在日常安全管理、安全考核等方面有了长期的安全管理技术支持,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向好。2.2提前规划安全生产费用,严格审核,专款专用。项目法人在概预算阶段,要明确工程建设标准,是按照标准化创建还是一般标准,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水利部关于《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的通知(水总〔2014〕429号)文件要求,计列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针对高边坡、深基坑等危险性较大部位,要适当考虑增加专项安全防护措施费用。在建设过程中,项目法人要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监督服务职能,加强对安全生产费用的核查,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实报实销,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具体范围参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第6.2.3项),每一笔费用应明确使用时间、使用单位、使用内容以及安全费用的取用人等,做到票据完整、用途金额清晰,不得挤占、挪用,且至少每半年组织参建单位和专家对安全生产费用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意见通知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完善。2.3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项目法人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试行)》组织参建单位、相关机构每年全方位、全过程从施工作业类、机械设备类、设施场所类、作业环境类、生产工艺类等几个类型开展一次危险源辨识,查找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亡、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列出危险源清单,并按重大和一般两个级别对危险源进行分级。重大危险源和风险等级为重大的一般危险源,由项目法人和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盯控,建立专项档案,明确应急措施,报属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危险物品重大危险源要按照规定同时报有关应急管理部门备案。一般危险源由责任单位自行监控管理,监理单位、项目法人定期核查。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中,做到重大危险源由关键人物“特殊照顾”,一般危险源由各级管理人员随时防护,形成既有主次,又全面的安全风险防控局面,将风险牢牢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查看全文

水库配套与节水改造意见

一、充分认识小型水库灌区渠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国以来,全市已建成小型水库339座,其中小一型水库69座,小二型水库270座,蓄引提能力达到25796万立方米,有效水量达到14987万立方米,设计灌面61.24万亩,有效灌面45.03万亩。灌区涉及1248个村,7540个社,农业人口86.4万人。2002年以来,在中央和省的支持下,我市大力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投入资金12568万元,先后对180座次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整治,恢复蓄水908万立方米,新增蓄水558万立方米,今明两年还将完成69座病险水库和58座震损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全市小型水库病险状况将得到有效控制。充分发挥水库工程效益,抓紧小型水库渠道建设是解决灌区干旱缺水问题的现实选择。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为小型灌区渠道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小型水库灌区仍然存在渠系配套不完善、渠道衬砌率低、失修失管老化、土渠堵塞倒塌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水库效益的发挥,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据调查,全市339座小型水库渠道设计应配套2829公里,实有渠道1252公里(其中石渠616公里,占49%,土渠637公里,占51%),占应配套的66%,渠道完好率约40%;应防渗2634公里(其中风化石渠420公里),已防渗616公里,占应防渗的23%,小型水库渠系水利用系数0.28左右。小型水库旱涝保收面积仅22.78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1%。灌溉保证率低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家资金主要投向大中型灌区建设,小型灌区国家支持有限,但小型灌区覆盖面广,建设投入相对较少,农户受益直接,加强小型灌区建设,充分发挥水库灌溉效益,将极大改善当地农业基础条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实施小型灌区渠道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改善农业、农村基础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统筹发展的基本内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惠民、利民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小型灌区渠道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小型灌区渠道建设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落实。

二、加快小型水库灌区渠道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提高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受益农户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努力引导和促进小型水库灌区渠道建设深入、持久、健康发展。

查看全文

灌区缺水因素研究及处理方案探讨论文

摘要:通过对石堡川灌区水资源以及对灌区缺水原因的分析,指出石堡川水库灌区解决缺水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实施节水灌溉。灌区也只有实施节水灌溉项目,灌区的骨干工程才能发挥最大效益,灌区才能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灌区缺水解决途径

一、石堡川水库灌区概况

石堡川水库灌区位于东经109.7°~110°,北纬35°~35.5°,居关中平原北沿,涉及延安洛川、渭南市白水、澄城三县。设施灌溉面积40万亩,有效面积31万亩。灌区受益范围包括16个乡镇,180个行政村,人口3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1万人。

灌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常年多风,平均气温12.2℃,多年平均降雨量549.2mm,平均蒸发量1192mm,年日照时数2547h,光照充足,无霜期202d。灌区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夹少量褐色垆土,土壤有机质含量0.883%,酸碱度适中,质地、结构良好,空隙率50%,蓄水保墒能力较肥沃。灌区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油菜、苹果树为主,是陕西省粮食生产基地和苹果优生区。

灌区地下水埋深40~100m。地下水以降雨、河流渠道渗漏、田间灌溉水渗漏补给为主。

查看全文

灌区水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灌区是一个较为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其内布设的水工程不仅具有灌排水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保护功能,建设管理好灌区水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泾惠渠灌区水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灌区;水工程;建设管理;探讨

1引言

陕西省泾惠渠灌区是典型的北方平原灌区,东西长约70km,南北宽约27km,总面积1180km2;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标高350m~450m,地面坡降一般为3.33%~1.66%。灌区西、南、东三面有泾河、渭河、石川河环绕,清峪河由灌区北部自西向东穿越,为一较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地面和地下径流排泄条件较好。灌区承担着咸阳、西安、渭南六个县区140余万亩农田灌溉及城乡供水等任务。灌区灌溉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辖区内水工程体系齐全,灌排工程较为完整。有西郊水库(三等中型)、张家山和贺兰水库(均为小1型),共三座水库,总库容4700万m3,抽水泵站4座,总装机1.33万kW,各级灌排渠道五千余千米。近年来,灌区认真学习贯彻中省治水兴水方针、政策,不断实施挖潜配套、节水改造,加强维修养护等工作,灌区工程设施状况得到全面的改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全省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水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2.1水工程老化突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