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管员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7 11:13: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税管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税管员述职述廉报告

我是××税务所的一名税收管理员,岗位职责是所内综合管理岗。今天,就自己2009年的工作和廉洁自律情况向大家做一汇报。

今年以来,我能够在县局党组的正确指导下,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为龙头,从深化“效能建设”活动入手。自我约束。严格自律。强化社会纳税人对税务干部的监督制约,通过述职述廉工作的开展。使我们初步形成了“行为规范、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税收管理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立德、修身,为构建和谐地税尽力。

子曰:“人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荣。”也就是说万事德为先。作为一名税务所综合岗,我懂得自己的特定地位,也深知要把自己分管的事情干得更好,如何把与别人共有的事情干得更能体现出特点和优势,必须懂得团结。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而宽容是维系团结最好的纽带。懂得欣赏别人多姿多彩的个性,谅解和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揽权、不争功、不诿过,使自己有一个坚实而和谐的工作环境。始终做到尽职尽责不越位、真诚帮忙不添乱、着力切实不表面。为此,我恪守:“对工作认真一点、负责一点;对同事宽容一点、谅解一点;对待遇豁达一点、糊涂一点”的处事方式。注重自己的角色认识和角度定位,怀着一个共同的信念,坚守一个共同的目标,展望一个共同的未来,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主动当好税务所长的参谋与助手。

二、敬业、奉献,为创建一流工作尽责。

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作为一名税干和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一样,要求具备许多基本的条件,如思想觉悟、文化素质、办事能力等等,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还应当具备一些特殊的条件,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形象好、人缘好,富有人格的魅力。为此,我坚持做到:1、对纳税人不以领导自居。2、对领导不做断线的风筝。

查看全文

税管员廉政先进事迹材料

有着20年军旅生涯的正营职军官,在基层税务管理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而且令领导们赞扬、同事们钦佩、税管户们敬重。他就是在学习王大宝活动中,××地税局树起的学习楷模——××。

面对新的岗位,他孜孜以求,努力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1999年,××从部队转业到××县地税局工作。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现代化的办公系统,尤如走进一个陌生的世界,对如何当好税收管理员没了主意。

然而,多年的军营历练,使他养成了不怕困难,知难而上的过硬品格。他克服岁数大记忆力差的缺陷,借来有关税收工作的书籍,抓紧一切时间进行研读;县局组织的各类学习讲座,他次次不落;为了使学到的知识记得牢,他制作了许多业务小卡片,一有时间就学个不停。

就这样,他很快熟练并掌握了税收政策、征管流程、计算机软件应用、网上办公等技能。2008年,县局推广《电子版税收管理员手册》,他同样夜以继日加紧学习,对税收管理员手册的17个表格能运用自如。同年8月,他以其登记齐全、数据准确、认定合规,被省局授予全省地税系统

“优秀税收征收管理员”称号。

查看全文

现代税收中期监控纳税评估开展分析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明确纳税评估法律地位,促进纳税评估工作健康发展;建立专业化的纳税评估队伍,提高纳税评估质量;评估与征管查的有效互动,才能真正发挥纳税评估作用;合理测算评估指标预警值,使评估参照标准更具科学性;纳税评估工作要做好,必须有其他部门的密切配合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纳税评估作为改革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得以逐步发展并成为税收中期监控的有效手段、对于一线操作人员而言,最关心的是纳税评估的法律效力、税收管理员是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主体,科学配置税收管理员成为纳税评估最关键的保障基础、专业化评估机构建立起来以后,纳税评估工作并不是评估部门一个科室的事情、企业有些数据信息通过企业账目和实地核查并不能真正取得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纳税监控体系的日益完善,纳税评估作为改革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得以逐步发展并成为税收中期监控的有效手段,在现代税收征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和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使其更有效地为税收征管服务,是当前征管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税务纳税评估实践

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纳税监控体系的日益完善,纳税评估作为改革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得以逐步发展并成为税收中期监控的有效手段,在现代税收征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提高征管质量,优化征管模式方面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但随着经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和税收征管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纳税评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使其更有效地为税收征管服务,是当前征管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对纳税评估工作运行初期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明确纳税评估法律地位,促进纳税评估工作健康发展

到目前为止,对纳税评估作出最高法律解释的文件是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按照法的渊源来看,属于部门规章。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主要是针对税务机关内部衔接和工作要求所做的规定,不涉及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对于一线操作人员而言,最关心的是纳税评估的法律效力。虽然有许多人认为其适用《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但实际上并没有法律依据,只能是一种推测而已。纳税评估缺乏法律层面的支撑,工作开展缺乏法律保障,而《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六条却规定,从事纳税评估的工作人员,在纳税评估工作中徇私舞弊或者滥用职权,或为有涉嫌税收违法行为的纳税人通风报信致使其逃避查处的,或瞒报评估真实结果、应移交案件不移交的,或致使纳税评估结果失真、给纳税人造成损失的,不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纳税评估人员很难把握其尺度,从而造成纳税评估人员对纳税评估工作产生一种困惑。虽然《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纳税评估分析报告和纳税评估底稿是税务机关内部资料,不发给纳税人,不作为行政复议和诉讼的依据。但是如果纳税人真正提出复议和诉讼,我们又拿什么应对呢?在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有偷税嫌疑的,由于取得的是评估数据,而没有确凿的证据,纳税人不承认则税务机关很难予以确认,使纳税评估人员左右为难,移交证据不足,自查补税又怕日后通过其他检查方式确认为偷税行为,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可预见风险,产生对纳税评估工作性质的怀疑,很容易损伤纳税评估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想使纳税评估工作真正发挥其效能,就必须在《征管法》中明确其法律地位和适用的法律条款,使纳税评估人员真正知道纳税评估工作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哪些方面是评估人员不该做的,做到责权利的有效统一,从而使纳税评估人员有的放矢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充分发挥纳税评估工作的职能作用,促进纳税评估工作健康发展。

查看全文

有关纳税工作评估与操作思考

[论文关键词]税务纳税评估实践

[论文摘要]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纳税监控体系的日益完善,纳税评估作为改革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得以逐步发展并成为税收中期监控的有效手段,在现代税收征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和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使其更有效地为税收征管服务,是当前征管改革的重要课题。

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纳税监控体系的日益完善,纳税评估作为改革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得以逐步发展并成为税收中期监控的有效手段,在现代税收征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提高征管质量,优化征管模式方面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但随着经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和税收征管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纳税评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使其更有效地为税收征管服务,是当前征管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对纳税评估工作运行初期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明确纳税评估法律地位,促进纳税评估工作健康发展

到目前为止,对纳税评估作出最高法律解释的文件是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按照法的渊源来看,属于部门规章。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主要是针对税务机关内部衔接和工作要求所做的规定,不涉及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对于一线操作人员而言,最关心的是纳税评估的法律效力。虽然有许多人认为其适用《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但实际上并没有法律依据,只能是一种推测而已。纳税评估缺乏法律层面的支撑,工作开展缺乏法律保障,而《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六条却规定,从事纳税评估的工作人员,在纳税评估工作中徇私舞弊或者滥用职权,或为有涉嫌税收违法行为的纳税人通风报信致使其逃避查处的,或瞒报评估真实结果、应移交案件不移交的,或致使纳税评估结果失真、给纳税人造成损失的,不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纳税评估人员很难把握其尺度,从而造成纳税评估人员对纳税评估工作产生一种困惑。虽然《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纳税评估分析报告和纳税评估底稿是税务机关内部资料,不发给纳税人,不作为行政复议和诉讼的依据。但是如果纳税人真正提出复议和诉讼,我们又拿什么应对呢?在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有偷税嫌疑的,由于取得的是评估数据,而没有确凿的证据,纳税人不承认则税务机关很难予以确认,使纳税评估人员左右为难,移交证据不足,自查补税又怕日后通过其他检查方式确认为偷税行为,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可预见风险,产生对纳税评估工作性质的怀疑,很容易损伤纳税评估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想使纳税评估工作真正发挥其效能,就必须在《征管法》中明确其法律地位和适用的法律条款,使纳税评估人员真正知道纳税评估工作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哪些方面是评估人员不该做的,做到责权利的有效统一,从而使纳税评估人员有的放矢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充分发挥纳税评估工作的职能作用,促进纳税评估工作健康发展。

二、建立专业化的纳税评估队伍,提高纳税评估质量

查看全文

浅议税收管理员考评体系

在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过程中,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十分重要,是各项征管制度和措施能否顺利落实到位的关键环节。自税收管理员制度推行以来,各地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管理员考核制度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谈谈个人对建立税收管理员考评体系的思考。

一、看法和认识

科学的税收管理员考核评价体系,应体现考评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考评的范围和指标设置、考评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办法等几方面内容,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第一,考评的指导思想要突出,目的要明确。为了更好地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必须建立税收管理员考核评价体系,考评的指导思想要围绕税管员制度展开,能够准确体现各级领导机关意图。考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和调动大多数人的工作积极性,达到提高征管质量、及时查错补漏、完成工作任务的目标,而不是单纯的扣分扣款和责任追究。要以人为本,把强化考核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考评内容要完整,指标设置要科学。由于税收管理员承担着所有纳税人的日常管理任务,其业务范围几乎覆盖了税收工作的全部。税收管理员的考评内容应涵括整个税收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在考核指标设置方面,要尽可能切合实际,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纳税人整体素质、税务干部业务水平相适应,设置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指标,而不能脱离实际,将指标确定得太高。

第三,考评方法要力求多样化,手段要实现自动化。由于税收管理员的职责比较繁杂,其管理的客体——纳税人又是经常变化的,因此其考评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多样。在时间要求上,既有定期考评,又有不定期考评;在考评范围上,既有全面检查,又有随机抽查;在考评方式上,既有室内考核,又有实地考核;在考评组织上,既有上级督导检查,又有本单位内部户查,还可以进行个人自查;在考评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全系统计算机网络硬件配置的优势,切实发挥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两权”监督考核软件功能,尽可能减少手工考核,实现考评手段自动化。

查看全文

税收管理员考评调研

在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过程中,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十分重要,是各项征管制度和措施能否顺利落实到位的关键环节。自税收管理员制度推行以来,各地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管理员考核制度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谈谈个人对建立税收管理员考评体系的思考。

一、看法和认识

科学的税收管理员考核评价体系,应体现考评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考评的范围和指标设置、考评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办法等几方面内容,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第一,考评的指导思想要突出,目的要明确。为了更好地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必须建立税收管理员考核评价体系,考评的指导思想要围绕税管员制度展开,能够准确体现各级领导机关意图。考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和调动大多数人的工作积极性,达到提高征管质量、及时查错补漏、完成工作任务的目标,而不是单纯的扣分扣款和责任追究。要以人为本,把强化考核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考评内容要完整,指标设置要科学。由于税收管理员承担着所有纳税人的日常管理任务,其业务范围几乎覆盖了税收工作的全部。税收管理员的考评内容应涵括整个税收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在考核指标设置方面,要尽可能切合实际,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纳税人整体素质、税务干部业务水平相适应,设置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指标,而不能脱离实际,将指标确定得太高。

第三,考评方法要力求多样化,手段要实现自动化。由于税收管理员的职责比较繁杂,其管理的客体——纳税人又是经常变化的,因此其考评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多样。在时间要求上,既有定期考评,又有不定期考评;在考评范围上,既有全面检查,又有随机抽查;在考评方式上,既有室内考核,又有实地考核;在考评组织上,既有上级督导检查,又有本单位内部户查,还可以进行个人自查;在考评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全系统计算机网络硬件配置的优势,切实发挥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两权”监督考核软件功能,尽可能减少手工考核,实现考评手段自动化。

查看全文

纳税评估监现代企业税收征管分析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明确纳税评估法律地位,促进纳税评估工作健康发展;建立专业化的纳税评估队伍,提高纳税评估质量;评估与征管查的有效互动,才能真正发挥纳税评估作用;合理测算评估指标预警值,使评估参照标准更具科学性;纳税评估工作要做好,必须有其他部门的密切配合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纳税评估缺乏法律层面的支撑、纳税评估人员很难把握其尺度、税收管理员是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主体、税收管理员日常忙于事务性工作,把主要精力用于税款征收上、对复核时发现的有问题的评估报告,认真开展复评、纳税评估工作并不是评估部门一个科室的事情,而是各个税务部门相互配合的事情、创新并不能丢掉我们过去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企业有些数据信息通过企业账目和实地核查并不能真正取得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纳税监控体系的日益完善,纳税评估作为改革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得以逐步发展并成为税收中期监控的有效手段,在现代税收征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和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使其更有效地为税收征管服务,是当前征管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税务纳税评估实践

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纳税监控体系的日益完善,纳税评估作为改革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得以逐步发展并成为税收中期监控的有效手段,在现代税收征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提高征管质量,优化征管模式方面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但随着经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和税收征管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纳税评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使其更有效地为税收征管服务,是当前征管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对纳税评估工作运行初期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明确纳税评估法律地位,促进纳税评估工作健康发展

到目前为止,对纳税评估作出最高法律解释的文件是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按照法的渊源来看,属于部门规章。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主要是针对税务机关内部衔接和工作要求所做的规定,不涉及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对于一线操作人员而言,最关心的是纳税评估的法律效力。虽然有许多人认为其适用《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但实际上并没有法律依据,只能是一种推测而已。纳税评估缺乏法律层面的支撑,工作开展缺乏法律保障,而《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六条却规定,从事纳税评估的工作人员,在纳税评估工作中徇私舞弊或者滥用职权,或为有涉嫌税收违法行为的纳税人通风报信致使其逃避查处的,或瞒报评估真实结果、应移交案件不移交的,或致使纳税评估结果失真、给纳税人造成损失的,不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纳税评估人员很难把握其尺度,从而造成纳税评估人员对纳税评估工作产生一种困惑。虽然《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纳税评估分析报告和纳税评估底稿是税务机关内部资料,不发给纳税人,不作为行政复议和诉讼的依据。但是如果纳税人真正提出复议和诉讼,我们又拿什么应对呢?在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有偷税嫌疑的,由于取得的是评估数据,而没有确凿的证据,纳税人不承认则税务机关很难予以确认,使纳税评估人员左右为难,移交证据不足,自查补税又怕日后通过其他检查方式确认为偷税行为,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可预见风险,产生对纳税评估工作性质的怀疑,很容易损伤纳税评估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想使纳税评估工作真正发挥其效能,就必须在《征管法》中明确其法律地位和适用的法律条款,使纳税评估人员真正知道纳税评估工作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哪些方面是评估人员不该做的,做到责权利的有效统一,从而使纳税评估人员有的放矢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充分发挥纳税评估工作的职能作用,促进纳税评估工作健康发展。

查看全文

关于企业所得税管理论文

一、税务机构合并后企业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

2002年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国家税务总局对原国地税所得税征管范围做了明确划分,二者看似互补,权责明晰,但也存在征管界限判定模糊、漏征漏管现象频发、重征重管等突出问题。由于原国地税部门之间相对独立时间较长,征管范围涉及较广,合并后企业所得税管理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一)数据口径不同。1.户管信息准确性有待比对。企业所得税统一管理后,税源基数、征管范围扩大,税源结构呈现各行业共存的复杂趋势。在实际征管工作中往往存在原国地税部门同时维护企业所得税税种或对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难以界定等问题,对归并管理的税源情况、行业状况、税收收入等难以全面、真实、快速掌握,现有征管档案难以准确反映税源状况,需要进一步做好税源比对,以确定税基的准确性。2.重点事项真实性有待核实。受地方经济及管理因素影响,原国地税双方政策执行力度有所不同,改革后税务机关对双方辖区内税收优惠、医疗机构、房地产建筑企业等重点事项情况的掌握缺乏全面性,重点事项涉及企业经营核算真实性及自身税负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核实。3.税收数据整合有待完善。目前,金税三期系统尚未完全实现原国地税所得税业务互通,在税源信息、纳税申报、后续管理方面难以实现全部整合。(二)政策把握不一。1.政策执行口径需要统一。以棚户区改造中的计税毛利率为例,山东省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鲁地税发〔2009〕37号),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的计税毛利率,由各市原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局按照《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进行确定。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属于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及危改房的,计税毛利率为3%,而在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范围认定上,有些市原国地税双方存在不同程度的争议,一方全部按照经济适用房3%计税毛利率预缴所得税,另一方按照区分棚改区中的商品房适用15%的计税毛利率预缴所得税,同一地区同一行业所得税税负不一。2.业务流程需要整合。原国地税部门间业务流程重复性与差异性并存,极易造成业务混乱,影响办理效率。如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原国地税双方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整、有效的具体操作办法,涉税风险及评估指标依据存在差异性,个人经验及单一性指标判断往往占据主要地位,风险事项识别、纳税评估发起及评估流程尚不统一。3.管理理念需要认同。税务部门对原有习惯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改革前双方在工作习惯、人员管理、自我约束方面已形成了共同的管理理念,新理念的推行以及管理方式的改变需要层层递进,逐渐适应。(三)人员匹配不足。企业所得税统一管理后,税源基数大幅增加,现有的征管能力难以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1.业务素质与管理要求不匹配。面对各行业企业所得税相关税收政策,税务人员普遍存在“常干业务基本会、偶发性或无接触性业务浮于皮毛”,政策把握倚轻倚重,全面性人才、专业性人才、精尖性人才缺乏等问题。由于改革前双方业务独立,所得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面对合并管理后的新增税源,双方业务人员难以适应对方税源管理要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征管工作效率。2.人员规模与业务总量需适应。税务机构改革前,企业所得税是现行税种中唯一的国地税共管税,原国地税各自配置了独立的企业所得税管理部门。营改增以来,金融业、现代生活服务业等所有新增营改增行业的企业所得税按主税种判定由原国税部门管理,双方业务此消彼长,但原国地税双方征管人员规模相差无几。税务机构改革后,如何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作用,真正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将是我们在实践探索中要破解的问题。

二、税务机构合并后企业所得税管理面临的形势

(一)企业所得税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9年我国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近年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党中央、国务院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部署实施了一系列力度大、内容实、范围广的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而企业所得税在税收服务经济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统一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75%、取消委托境外研发加计扣除限制、小微企业普惠性所得税减免政策等一揽子优惠政策,有力促进了各界创业创新,有效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所谓“民所盼、政所向、利所谋”,更大力度、更广范围的减税举措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求税务系统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从讲政治的高度,从服务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落实好减税政策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确保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地、落细、落实。(二)“放管服”改革等工作对企业所得税。要求更加严格无论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还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无论是支持发展“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还是支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税收都被赋予了重要使命,企业所得税更是重要的“政策金矿”之一。政策覆盖范围广,各项优惠力度足,递延纳税、企业重组、资产损失、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对于优化股权结构、鼓励企业创新、支持投融资等都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政策掌握好、辅导好、落实好,在前期良好势头的基础上助推能动转换,绝不能有丝毫松懈。“一次办好”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成功实践,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的重要政治任务。税务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放管服”改革和“一次办好”的认识,将税制改革与企业所得税工作有机统一起来,“放出实效、管出秩序、服务优化”,尽快把企业所得税管理服务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三)征管体制改革使企业所得税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国地税合并后,管理机构新、服务对象新、税务人员新的形势使企业所得税工作面临诸多挑战。(1)队伍融合意识有待加强。县区局“三定”后,企业所得税管理队伍重新组建,基层县区当前情况也各不相同,双方对合并后的整体情况掌握不够清晰,考虑事情的角度还不够全面,工作的主动性、思想的全局性还有待加强。(2)户管信息准确性有待比对。企业所得税统一管理后,税源基数、征管范围扩大,税源结构呈现各行业共存的复杂趋势,现有征管档案难以准确反映税源状况,短时间内难以全面、真实快速掌握整体的税源底数、行业状况、税收收入等情况。(3)重点事项真实性有待核实。因人员、事项调整,致使重点事项信息对接不完全,各所得税管理部门对当前辖区内的非营利组织、房地产建筑企业、跨区域汇总纳税企业等重点事项情况的掌握缺乏全面性,存在管理漏洞。

三、强化企业所得税管理

(一)充分调研走访,建立衔接机制。1.分工合作,确保税源调查符合实际。以机关统筹、管理分局(所)协作为基调,以管理分局(所)为调研单位,成立税源调研小组,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明确责任划分,形成各单位税源调研台账,确保每一户税源真实有效。2.突出重点,确保税源情况真实。对辖区内重点监控税源、规模较大税源、享受优惠税源以及房地产、建筑等重点行业,坚持深入企业,上门走访,对疑点信息入户核实,及时掌握企业第一手真实资料。3.建立税源衔接机制。税务机关应对企业所得税合并前的税源情况有步骤、按行业、分批次做好衔接工作规划,整合衔接双方税源信息,对照税务登记数据,结合基层情况,清理信息缺失项、税源漏管项、重征重管项,及时核实疑点信息,筛选过滤有效数据,查缺补漏,充实完善税源信息。4.建立业务衔接机制。统筹各行业所得税管理专业人员,根据不同业态成立各行业能手小组,开展推行“业务互促共成长行动”,鼓励能手带新手,优势补短板,提升企业所得税管理人员整体业务能力。(二)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全面夯实管理基础。1.分行业模板管理。根据辖区内所涉行业数量及特点,合理调整匹配征管力量,分层级划分征管范围、明确征管职责,使之与行业发展状况相适应;建立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模板,确定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重点,规范税收执法,规避执法风险。2.按规模重点管理。参照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年度财务报表,结合基层掌握情况,按照企业年度纳税总额及生产经营规模,合理划分企业规模等级,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在模板管理的基础上,在政策支持、纳税辅导等方面有针对性的重点管理,发挥专业化管理作用。3.择少数特殊管理。建立特殊事项跟踪管理台账,加强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汇总纳税企业、非营利组织等特殊事项管理;紧跟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时展开政策宣传辅导;加大非营利组织免税收入政策普及力度,完善规范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流程;强化汇总纳税企业监管,提升汇总纳税企业总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信息传递效率。(三)加强信息管税,规范执法标准。1.去粗取精,吸纳外部信息。建立外部涉税信息交换制度,相关部门之间对即时重大事项即时交换,其他事项实行不定期交换,进而过滤外来信息,吸收有用信息,提高涉税信息利用效率。2.深挖一层,消化内部信息。凭借企业所得税管理系统、金税三期系统、数据综合分析平台,结合其他税种纳税申报情况及企业财务状况,做好企业所得税税收收入分析。3.内外合一,强化统计分析。对比内外部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数据处理分析,及时发现企业登记、行政处理、资产状况等涉税风险,全面掌握辖区内税源情况,形成汇集型信息流通渠道、一体化信息管理链条。4.整合业务流程。统一工作流程和管理标准,依法依规去除冗余环节,细化风险环节,抓好重点环节,强化过程管控,实现企业所得税业务流程再造。5.统一执法口径。针对涉税争议事项、自由裁量事项以及自我规范事项,统一政策执法口径,根据征管规范,形成企业所得税规范化执法标准。6.完善考核机制。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完善工作绩效评价及考核机制,激发税务人员赶超争优潜力,约束手中权责,优化征管岗位职能;实施征管执法痕迹化,强化企业所得税管控机制。(四)创新模式,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团队水平。1.完善岗责配置。市、县及基层征收局都要明晰各级的职责和任务,市企业所得税部门要主动担责、协调、创新和落实,发挥好主责主业的牵头领率作用,积极搭建企业所得税政策、管理和服务平台,及时筛查推送汇缴风险疑点、政策落实盲点,开展提示提醒服务,统筹专家团队力量,开展专题性政策调研等;县级局要抓好征收管理、政策落实和组织实施企业所得税预缴、汇缴工作,落实好上级推送的管理风险疑点核查任务;各基层分局(所)要将管理和服务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具体抓好征收管理、政策落实和企业所得税预缴、汇缴等工作,落实好上级推送的管理风险疑点的核查,开展税收政策纳税辅导等。2.调整充实团队。根据企业所得税岗位人员配置情况,采取业务能力考察和考试选拔等方式,组建效应分析、政策管理、风险应对、纳税服务四类专业团队,对现有企业所得税人才库进行调整和充实,进一步优化发挥专家团队作用。3.创新培训模式。依托UMU平台建立的“企税无忧”业务学习交流群,各部门要善于学习、使用和交流,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不定期开展学习效果检验,实现“以检促学、以学促会、以会促用”。4.筑牢勤政廉政思想观念。要依法依规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公平公正开展税收管理,严禁消极怠工、推诿扯皮、权力寻租、以任何理由阻碍企业享受应得的政策红利,把该干的事情干好、干到位,决不能“懒政”和出现失职渎职行为,要尽最大努力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

查看全文

税务局演讲稿,弘扬五四精神 共建和谐地税

五四精神反映着不同于此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时期那一时代先锋的崭新的人格特征。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作为一名税管人员,我时时刻刻将五四精神铭记于心,并充分运用到共建和谐地税事业当中,我从事税管工作的这*年,我始终将五四精神作为我的工作精神,“五四精神“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我们今天讲爱国,讲科学、讲进步,最重要的就是立足本职,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同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结在一起,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到热爱税管、建设税管、振兴税管、发展税管的实际行动中。

为了秉承民族精神,高举“五四”火炬,作为一名共和国的税务人,弘扬“五四”精神,做好一名真正的税务人在新时代下显得如此重要。崭新的世纪大门已为我们开启。每个人都渴望祖国建设的步伐不断迈进。做一名真正的税务人,我们就要赤诚。对国家赤诚,对人民赤诚。如果把祖国比作母亲,税收就是母亲身上的血脉。那么我们——共和国的收税人,就是为伟大母亲献血的孩子,我们就要永远对母亲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今天,我们税务人面对着各种以高科技为背景的经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以聪慧的大脑、广博的知识、睿智的心灵和火一般的激情去为祖国谱下华彩乐章!真正的税务人,便是那巍巍国魂下永不变心、永不褪色的赤诚!

做为一名真正的税务人,我们就要爱岗敬业。弘扬“五四”精神不只是口号,而是一种行动。社会日新月异,不进则退。随着加入WTO后,要求我们掌握更多更新的税务知识。敬业就是要我们热爱税收,踏实肯干,不断学习,不断进取。身穿税服,心系税务。前面收税的道路尽管很崎岖,需要在烈日下我们顶着酷暑下乡,需要在暴风雨中我们迎着狂风深入企业。但是,为了共和国的税收,我们无怨无悔。真正的税务人,便是那不怕苦不怕累日益进取的敬业精神。

展望未来,我们将在“五四”精神的指导下,追求卓越、奋力拼搏、有效执行、不断超越自我。

我们坚信,有“五四”清泉的滋养、有“五四”清风的沐浴,我们一流的**地税人,一定会让**地税更加辉煌!

查看全文

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摘要:文章分析了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的税务风险,包括境外税制环境差异风险、常设机构不合理风险、合同拆分涉税风险、企业自身税务管控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妥善应对境外税收环境差异、科学建立良好的税务管理组织机构、加大项目合同税务风险考量与管理力度、强化企业自身税务管控等一系列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风险;税务管理

受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倾向及有限理性决策的影响,境外工程承包项目中存在多种税务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及时防控这些税务风险,就会直接导致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的经济收益受损,也易引发企业被滞留在项目所在国、遭受项目所在国法律制裁等严重后果。可以说,强化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风险的应对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需深入探究相应策略。

1税务风险概述

当前,可以将税务风险划分为税款负担风险、税收违法风险、信誉损失风险等。其中,税款负担风险会加重企业承担的税款负担,降低项目收益;税收违法风险会增加企业所需缴纳的税款与罚金,还会面临刑事处罚风险;信誉损失风险会降低企业社会征信,影响企业融资贷款或经营业绩[1]。

2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的税务风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