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费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7 10:01: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税费改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税费改革

农场税费改革意见

国有农场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年以来,各地区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逐步将国有农场(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农垦企业、华侨农场、国有林场、地方国有农牧渔场等,下同)纳入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通过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等措施,减轻了国有农场农业职工(以下简称农工)负担,促进了国有农场发展和农工增收。但是,由于一些地区国有农场管理体制不完善、农场与农村地区税费改革不同步等原因,农工负担偏重的问题仍很突出。为切实减轻农工负担,进一步发挥国有农场的作用,促进国有农场改革、发展和稳定,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消除束缚农场发展的体制障碍,规范国家、国有农场与农工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工负担,推动国有农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

(二)基本原则。坚持统一政策、规范分配的原则,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各项政策规定,规范国有农场与农工的分配关系,切实保障农工合法权益。坚持各负其责、适当补助的原则,按隶属关系由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国有农场由于税费改革而减少的收入,由中央和地方财政予以适当补助。坚持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原则,各地区可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改革措施和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三)总体要求。各地区要在20*年内全面实施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并实现“三个确保”:一是取消国有农场的农业税,并将农工承担的土地承包费(管理费或租金,下同)中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即九年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和乡村道路建设等五项)的收费全部免除,确保将农工较重的负担减下来。二是推进国有农场内部管理体制和各项配套改革,确保农工负担减轻后不反弹。三是逐步理顺国家、国有农场与农工之间的分配关系,确保国有农场经营有序、生产发展、社会稳定。

二、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

查看全文

农场税费改革方案

一、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国家、国有农场与农工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工负担,推动国有农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

(二)基本原则。坚持统一政策、规范分配的原则,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各项政策规定,规范国有农场与农工的分配关系,切实保障农工合法权益。坚持各负其责、适当补助的原则,按隶属关系由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国有农场因税费改革而减少的收入,由省、市、县财政予以适当补助。

(三)总体要求。在20*年内全面实施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并实现“三个确保”:一是将国有农场农工承担的土地承包费中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收费全部免除,确保将农工较重的负担减下来;二是推进国有农场管理体制和各项配套改革,确保农工负担减轻后不反弹;三是逐步理顺国家、国有农场与农工之间的分配关系,确保国有农场经营有序、生产发展、社会稳定。

二、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范围和内容

(一)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范围

查看全文

税费改革的调研报告

被喻为农村第三次生产关系革命的税费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实施效果仅止于降低农民有限的负担,其改革的核心和难点——机构改革——离设定的目标还很遥远,因而税费改革工程还远没有完成。但对税费关系的初步整治,对巴音陶亥乡这一农村乡仍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本文只就税费改革对村级党组织的影响作一肤浅的探讨(由于事实上的党政不分,对村级党组织影响与对村级组织的影响是同义语)。

一、村组干部从催粮要款中解脱出来

税费改革前,征收农牧业税费和水费是村组干部最困难最经常的工作,一年四季大部分精力耗费于此,正月十五开始清理旧欠税费,开始一年一度的税费催缴一直到腊月二十九日,村民常说社长就是管税费征收,乡村对社长的要求也非常简单:把税费收上来就行了;笔者曾在乡财税所工作,每年为征收牧业税跑到腊月二十九日。乡政府还经常召开税费征收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征收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好办法没有,总是要求加大工作力度。

农业税费征收困难的根本原因是农民贫困无力负担,税费改革后加上农牧业税及附加由市财政代缴,农民负担大幅下降,现巴乡农民负担的与农业直接相关的费用只有水费一项,虽然还存在大量拖欠水费的问题,但总体上工作难度有了很大的缓解。

工作难度的降低,解放了村组干部的精力,使村组干部能把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水利、村级公路、种养植调整、党建等工作。

二、有力地改善了村组干部与村民的关系

查看全文

税费改革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建立完善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和规范的交通税费制度,促进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公平负担,依法筹措交通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资金,国务院决定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现通知如下:

一、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成品油价格和交通税费政策,对保障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石油需求不断增加,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以费代税、负担不公平等弊端日益显现;二级收费公路规模过大,结构不合理,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出行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迫切需要理顺成品油价格和交通税费机制。

近期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回落,为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及时把握当前有利时机,推进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对规范政府收费行为,公平社会负担,促进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依法筹措交通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资金,促进交通事业稳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查看全文

简述农村税费改革调查

龙泉驿区地处川西平原东部,属成都市近郊区,总人口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0%,农民人均耕地0.8亩。经多年努力,该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加上近两年又成为成都市城市扩展东移战略的重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75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6826元,财政收入3.02亿元。尽管如此,龙泉驿区毕竟农业人口占多数,内部区域发展亦不平衡,其农村税费负担及其相关问题仍然具有一般农区的特征。从另一个角度看,正因为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在农村税费改革中所产生的问题才更具有代表性。

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基本内容

按照四川省、成都市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部署,龙泉驿区从2002年4月起开始进行改革,到8月下旬进入由村组张榜上墙公示每个农户改革前后减负情况,待农民认可签字,即可向农民送达纳税通知单,新的农村税费征收制度即基本建立。其改革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是取消项目。包括取消了乡镇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及其附加基金;在3年内逐步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二是改革村提留收取使用办法。村范围内举办公益事业,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由村民大会民主协商,通过“一事一议”解决,并且,非特殊情况和经乡、区政府批准,向农民每人每年筹资筹劳不得超过15元。

三是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征收政策。向每户农民征税只能征一种税,不得重复征收;取消原来一个应税品目两道环节征税,实行一个品目只在生产或收购一道环节征税,龙泉驿确定在生产环节征收;农业税率为7%,农业特产税税率为8%,两税附加均为20%;农业税计税价格按2000年中等稻谷收购价1.07元/公斤执行,一定3年不变;农业特产税实行核定征收,全区亩均产值按772元/亩,一定3年不变。

查看全文

税务局税费改革农业特产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经国务院原则同意,现就20*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农业特产税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20*年,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为单位实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地区,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中的农业特产税政策。认真扎实地做好合并征收环节、降低税率等工作。

二、20*年,关于取消农业特产税的问题,根据统一政策,分散决策的原则,由各省自主决定。条件成熟的省,可结合本地实际,在自行消化财政减收的前提下,对部分农业特产品(除烟叶外)不再单独征收农业特产税,改为征收农业税。具体品目各地可自行选择,选定品目后,税目的转换、税率的确定、计税依据和征收方式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税目的转换。将现行农业特产税应税品目中的水果、干果、药材、果用瓜、花卉、经济林苗木等园艺作物收入,水产品收入,林木产品收入,食用菌收入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收入,改为征收农业税;将园艺作物收入中的蚕茧改按桑叶,毛茶改按茶青征收农业税;将贵重食品中的海参、鲍鱼、干贝、鱼唇、鱼翅并入水产品中征收农业税;对牲畜产品(猪皮、牛皮、羊皮,羊毛、兔毛,羊绒、驼绒),不在土地上生产的农业特产品(如蜂蜜、燕窝等,但不含水产品),零星、分散地块上生产的农业特产品,既不征收农业特产税,同时也不征收农业税。征收牧业税的省份,继续对羊、牛等牲畜产品收入征收牧业税。

(二)税率的确定。水果、干果、茶青、桑叶、药材、果用瓜、花卉、经济林苗木等园艺作物收入,水产品、林木产品、食用菌收入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收入的税率,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在农村税费改革中规定的农业税税率执行。对个别省区的原木、药材、经济林苗木、天然橡胶等品目收入,原农业特产税的税率低于当地农业税税率的,仍按原税率征收农业税。是否随正税征收20%的附加,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但正税附加的总体负担水平应低于原农业特产税(含附加)的负担水平。

查看全文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政税收变革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税费改革的推进,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活,加快我国建设新农村的步伐。然而也使得乡镇政府传统上高度依赖于税收的财政体系面临巨大的考验,在收入来源不断减少的同时,财政支出却在同步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原有的财政税收制度无法适应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乡镇政府在行政管理以及财政控制方面效率低下,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因此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现行财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和行政效率,充分结合本地区经济的实际情况,对原有财税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增强乡镇政府的财政能力,从而保证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

1乡镇财税制度在农村地区推进税费改革后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1.1没用明确划分税收权限。在我国进行分税制的改革后,财政权力向上转移,中央政府基准的财政权力。但预期同时,在省级以下的各级地方政府的税收权限却没有得到明确的划分,普遍存在上级政府截留了一些税收收入较多且征收成本较低的税种,而将其他难以征收且金额较小的税种下放给下级政府。因此在全国财政税收增长的同时,乡镇政府的财政状况却在恶化,特别在税费改革后,这一情况更加严重。1.2农村的地区的公共支出长期被忽视。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城市,而为农村地区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都十分有限,而乡镇等基层政府依靠自身的财政收入难以承担这部分支出,使农村地区长期缺乏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同时也造成乡镇政府的财税制度无法实现其预期目标,而这一问题在长期积累后形成了一定的恶性循环,在税费改革后进一步突出了这一问题。1.3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转移支付是平衡分税制改革后地区以及部门间财政情况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专项拨款的资金额远大于一般性的转移支付,而且在平衡不同地区间财政能力方面也仍有很多制约因素。特别是省级以下的地区政府部门间,分管、分级以及分税的格局尚未全面实现。同时,对于转移支付的测算目前也只能在省级政府实现,市县乡镇等政府部门仍未落实相关支付制度,其后果就是乡镇政府无法从转移支付中获得比较稳定的财政收入,使得乡镇政府的财政状况在税费改革后不断恶化。1.4税收收入减少与乡镇政府的行政机构膨胀并存。在税费改革的同时,一些乡镇政府在机构上的膨胀加重了乡镇财政的压力。依赖财税供养的政府机构人员数量超出了财政合理的支付能力,影响了乡镇政府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撑。目前我国的乡镇政府普遍存在机构膨胀的问题,这主要由于一方面乡镇政府需要处理大量的琐碎事物,需要人力资源比较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乡镇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导致机构越来越膨胀臃肿,而过多人员和行政管理方面的财政支出严重地加大了乡镇政府的财税压力。例如某镇政府财政在行政管理方面的开支已经达到了社会福利的两倍左右,增加了财政税收的负担,也影响了对公共服务以及产品的提供。1.5缺乏对乡镇财税制度的有效监管。部分乡镇政府的财税情况缺乏透明性,特别在公共项目的建设中没有公示相关的财政资金收支情况。有些乡镇政府在进行公共事物的决策时未能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建议,而广大农民也缺乏对政府的财税信息进行监督的意识,未能充分认识政府财税信息与自己的利益切身相关。同时一些地方人大对于乡镇政府的监督管理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其监管作用,使乡镇政府的财政资金被浪费或没有的得到有效的利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客观上造成乡镇政府的财税负担在税费改革后加重。

2乡镇政府的财税制度的改革建议

2.1建立健全转移支付。2.1.1应加大一般性的转移支付在乡镇之间的落实。不同乡镇由于实际情况的不同,在经济水平和发展条件上也有所不同,相应的乡镇政府在财政能力方面也存在差异性,因此通过落实执行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对乡镇间的资金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从而保证乡镇政府的正常运作,以及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乡镇政府的财税压力。2.1.2对于一些有中央或者省级政府进行调控的乡镇地区可以采取特殊或者专项的转移支付来解决具有特殊性的问题,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减轻乡镇政府的财政压力。2.2严格控制政府机构的过度膨胀。乡镇政府应对人员加强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精简行政机构,避免政府机构的膨胀。对财税工作要明确岗位职责分工,并将相关责任分解到人,建立健全责任追溯制度,对于出现的问题要严格问责,裁汰政府部门中的冗余人员,对于违反编制管理制度的权钱交易行为要严厉打击,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减轻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的负担和压力。在对机构进行改革后,以前文所提到的某镇为例,其社会福利支出从原来的约287万元提高到了约465万元,占比超过了行政管理的费用。2.3完善乡镇政府的财税制度。在分税制的推进过程中,财政权力上移至中央,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明确划分税收权限,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现实来合理地调整税收情况。各乡镇政府应与上级政府进行协调,并对本地区的实际财政情况进行详细的汇报,积极申请其他税种的征收权来减轻乡镇政府的财政压力。另外还需要上级政府根据乡镇政府的实际财政支出来合理确定乡镇政府的财政开支基准,并明确制定乡镇政府应获得补助或者财政上缴的实际金额,对乡镇政府进行适当放权,帮助乡镇政府缓解财税负担,从而保护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某镇为例,其税收收入在财税制度改革后从原来的376万元增长到590万元,缓解了财政压力。2.4严格监督乡镇政府的财税收支情况。2.4.1乡镇政府应提高财政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以网络或板报广播等形式向公众定期通报在公共项目的建设上使用资金的实际情况,为社会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另外,乡镇政府在进行公共事物的决策时应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2.4.2农民群众应加强对乡镇政府财税收支情况的监督,对于政府的财政支出流向应提高关注程度。2.4.3地方人大应对乡镇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人大代表应深入基层充分了解农民群众的意见以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与乡镇政府的财政报告进行相互印证,科学审核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项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客观上为乡镇政府减轻财税压力。以某镇所在省为例,监管资金达到了96亿左右,扩大了监督范围。

3总结

查看全文

农村税费改革培训会议讲话

同志们:

按照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市即将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今天,我们采取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组织培训,召集市农村税费改革协调会议成员单位的领导同志、郊区各区县即将具体从事试点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参加,大家一起共同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目的是认真落实*精神和“*”重要思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指示精神,为搞好我市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高度重视保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实行了,又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使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充分保证,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问题,以富裕农民统揽郊区工作全局。*以后,又确定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方针,从而奠定和不断发展了郊区改革和发展的大好形势。郊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总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负担水平逐步降低,农村社会繁荣稳定。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农民增收较慢、负担较重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1、农村税费制度和征收办法不尽合理。现行的农业税征管办法是19*年制定的,四十多年过去了,作为计征农业税依据的土地面积、农作物产量、农产品价格等情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城市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土地征用、占用的情况比较突出,部分地区还存在有税无地的情况。这些已被占用的土地,仍然需要农民缴纳农业税,而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农民很有意见。再有,农业特产税政策是在粮食紧缺的情况下,为了稳定粮食生产,限制经济作物的种植而制定的。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粮食短缺的情况已经不存在,农业的出路是调整结构,发展特色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再征收农业特产税,显然不利于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相违背。

查看全文

略论史上三次税费改革及启示

一、历史上的三次税费改革

(一)唐代中后期杨炎推行的两税法

公元780年,唐德宗李适即位,以杨炎为宰相。杨炎面临着土地兼并严重,吏治败坏,农民负担沉重,国家财政面临危机等情况,因而上书请作“两税法”。唐德宗采用了杨炎的建议,在全国推行两税法,首开了中国费改税之先河。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包括:(1)“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就是以户为片收单位,不论主户、客户,一律在当时居住的地区登记,编入户籍。按各户土地财产的多少确定应纳税额,这是户税;以公元799年垦田数字为依据,按田亩多少征收田亩税,这是地税。商人是流动的,没有常居地,所在州县纳其财货三十分之一的税。(2)“人无中丁,以贫富为差。”即是不分丁男,中男,都要按拥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来纳税。(3)“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每年的税,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不得超过六月,秋税不得超过十一月。(4)“量出以制入”。杨炎在制定两税法时,明确地规定实行“量出为入”原则,即先预算出国家财政支出的数额,然后量出制入,确定出国家财政收入总额。意在限制滥征苛敛,减轻人民的负担。

两税法归并了税目,把混乱繁杂的税种规并为户税和地税两种,集中了时间,一年分为夏秋两次;收费全部改为正税,一同并入两税之中。两税法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它改变了过去“科敛之名数百”和百姓“旬输月送无休息”的状况,中央统一控制了税费征收大权,强化了中央财政的集中性和控制力,抑制了地方为所欲为的收费行为。

(二)明代中后期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

查看全文

小议税费改革的缺陷及思路

[摘要]我国农民负担沉重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因此,农村税费改革决不能仅仅停留在费改税的层次上,而应该进行综合性制度创新。农村税费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长期稳定且科学合理的农村税费制度和地方公共财政体制。

[关键词]税费改革;制度缺陷;地方公共财政

农村税费改革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和制度创新。它是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日益加重和农村社会矛盾日渐突出的宏观背景下提出来的,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规范农村分配关系从安徽省及全国其他试点地区情况看,本次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在减轻农民负担、规范税费管理体制、稳定税负水平、简化征税方式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加重农民负担的旧体制因素政策设计存在严重的制度性缺陷,因此改革过程中引发了诸如农村基层政权机构运转困难,农村中小学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公益事业难以为继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配套措施和对当前改革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农村税费改革将很难持续,且农民负担客观上存在反弹的可能性。对此应高度重视,因为类似现象曾在中国历史上多次重演,即每一次税费改革在短暂减少税费之后不久,各种税费问题又回潮,并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从而导致所谓的“黄宗羲定律”。

要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跳出“黄宗羲定律”,必须从源头着手,改革原有的制度安排,实施制度创新。

一、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性缺陷

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内容可以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1)通过取消三提五统、各种杂费、逐步取消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建立以税率提高的农业税以及农业税附加为主体的农村税制,可以简称为费改税;(2)通过中央和各级政府配套财政转移支付填补地方财政缺口;(3)村内兴办各种其他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要资金,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由村民大会讨论决定。这一改革无疑具有积极与深远的意义,税改之后,农民负担平均水平确实有所降低。但是,这并不能够掩盖其所存在的以下问题及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查看全文